第299章
难怪今天还有不少来刻意添乱找茬的人,看来都是因为这个,但碍于这几个医馆药铺都由长公主亲卫军的人把守,没闹出来什么太大的动静。
“你辛苦了。”李繁漪点点头,“这些地方州府各有各的地头蛇,也都在我意料之中,我等前来也只是来打仗的,不是来替他们肃清民风吏治的,不过……”
她手指抵唇,思索了片刻:“正好差些军费,拿这些人开刀也不错。”
林慕禾顿时意会,笑了笑:“我明白的,殿下,这些东西我再细细整理一番。”
顾云篱清醒了几分,坐到林慕禾身边,支起一条腿,将那本算簿接过,目光扫过一条条记录在册的药材,道:“虽强行将全城医馆药铺都交予药政司接管,但药材还需仔细规划,这仗还不知要打多久,如今城中水源肃清过后,还是有许多感染霍乱的人,光是安置隔离这些人,每日煮药就要用掉不少。”
“嗯,我明白。”林慕禾点点头。
营帐外传来一声通报,几个侍者便带着几个食盒进来。
累了一天的众人总算被吊起来些许饥饿感,搬了张桌子凑过来吃饭。
清霜扒拉着有些粗糙的粟米饭,食不知味地咀嚼着:“唉,也不知何时能结束,这才出来几天,我就有点想在东京的软床了。”
“你们江湖人修行不都讲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艰苦明志锤炼精神□□吗。”李繁漪抬起筷子点了点,“你怎么还惦记起锦绣窝了?果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林慕禾也打趣她:“你这样,若是被白前辈知晓,不知她会怎么教育你了。”
“想一想还不行了?”清霜埋头扒饭,声音含糊,“我也好久没见师傅她们了,也不知道她们回西山做什么去了……”
顾云篱扒拉着碗中的饭,心思却不在身旁人的打趣,把米饭扒干净,她搁下碗筷,看向正夹菜的李繁漪:“殿下。”
见她严肃的表情,李繁漪飞快把嘴里的青菜嚼碎咽了进去,搁下筷子:“怎么了?”
低头思索了一阵,顾云篱抬头,将今日在麦田中遇到收粮的情况告知了李繁漪。
“该有的补偿,自然不会短缺这些农户,”李繁漪抿抿唇,回道,“但现如今对于这些农户来说,粮比钱更重要,这也是无奈之举,我只能尽力补偿。”
李繁漪的苦衷,顾云篱也明白,在得知会补偿这些百姓后,那种有点发紧、酸涩的感受终于消退了几分。
“若有余粮,也会按份例再返回各个农户家中。”轻轻笑了笑,李繁漪向后仰了仰,“龙门卫一概嚣张惯了,连朝中大臣有时都不放在眼里,想让他们态度好些对待这些平民,还是有些不切实际了。”
林慕禾冷冷置评:“这些人的作风,倒是与他不太相像。”
“有靠山自然不一样,”李繁漪点点桌子,意味深长,“今日探子来报,这群龙门卫在后方几县收粮受阻,当地乡绅不愿交粮,险些起了冲突。”
顾云篱很快便明白了她的言下之意:“征收粮草也有一定的指标,若是这回收粮征收不到朝中给出的标准,会如何?”
“问一个罪的事情罢了。”李繁漪道,“久居文官堆里的人,做这些还是稍显生疏了。”
以今日龙门卫在襄阳城外的所作所为,也足够写一本劄子参上去了。
以林胥的城府,果真拿这些人没有办法吗?顾云篱愣了愣,但餐桌上又很快转过了话题,轻松的闲谈很快便被揭过,前线的营帐之中,多了几分迫不得已的沉闷,没闲聊几句,话题便又转回最近的战事上,这个想法飞快从脑海闪过,便隐匿了下去。
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即使夜晚也能听见修理战船与操练声,对江的商王部队受了重创,这几日也在休养生息,两方较着劲儿似的比拼着修养的速度,这些天暗中送过去的探子来报,都是对面也在加紧修缮的消息。
严密的防布之下,甚至又抓了几个叛军派来的探子,一江南北,颇有一种不拼出胜负不罢休的气势。
“叛军打来这么久,一直只见几个阵前领兵的叛将,商王这老狗却不见身影,如今他们大败,他也不欲出现吗?”
“我在成都府时,曾远远瞥见过一回,”乔万万接茬,“只是这人从不以面目示人,没见过真容,从前在庆亲王封地为质时,一直被幽禁于高山别馆,更不知其貌。”
“我也只在幼时见过,只是记忆太稀薄,宫变后他便被贬去西南,再未见过了。”
清霜盘坐着,片刻后,换了个姿势:“明日,我去和师叔一道探一探,看看他们究竟在憋什么损招。”
这几日派出去的探子大多都在敌营周边看过,叛军驻地布了许多西巫人设下的陷阱,很多人都栽了进去,因此这些天来,除了几个叛军在修缮筹备的消息外,就再无别的可用的信息传来了。
李繁漪眉心一跳,反对的话即刻便说了出来:“探子去便罢了,你去凑什么热闹?”
第246章 李繁漪还有一笔账要跟自己算
顾云篱与林慕禾也不太赞成:“到底是敌营,怎会是那么好自由进出的?”
清霜摆手,咧嘴笑道:“殿下,我和师叔两个人前去,定能全身而退的,你们放下心,在这里我也没帮过什么忙,探个消息的事情嘛。”
若是再早些时日,李繁漪说不定就没有现如今这么紧张了,但毕竟眼看着各方筹措地都快要完备,大战在即,敌营守备难免不会增强,危险的程度也不同于往日了。
她还想再争取一下,清霜却先她一步开口:“既然你不放心,让明桃姐姐跟我们一道去吧,她轻功那么好,若是有个问题,还能快点回来通知你们。”
嘴唇动了动,李繁漪拧了拧眉心,良久,像是妥协似的道:“半个时辰,没有结果就回来。”
*
几盏孤零零的风灯在刁斗高处摇曳,昏黄的光晕勉强撕开一小片黑暗,映照出营帐模糊的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脊背。
三道黑影从高树上无声地跃下,紧贴着冰冷粗糙的木栅阴影,无声地移动,快要与夜色融为一体。
为首的人身形蜷缩进黑影中,每一次落脚都异常谨慎,避开地上散落的枯枝碎石,呼吸压得极低,几不可闻。身后紧随的是清霜于明桃,目光飞快地扫视着周遭,将一切风吹草动纳进五感之中。
营寨深处并非一片死寂。远处传来巡夜兵卒沉闷的脚步声、铠甲摩擦的窸窣声,以及更远处营帐内模糊的鼾声。
隐匿在快要半人高的草丛中,隔着木栅向内望去,这里和普通军营驻地似乎没什么区别,乍眼看去,也都是守备着的卫兵。
“前几日探子来报,主帐应当在营内中心。”明桃压低声音,低低说道。
“这狗东西倒是惜命,前了后了都容易被暗杀,摆到正中就安全多了。”常焕依眯了眯眼,一队卫兵正从木栅后经过,她快速闭上嘴,再次隐匿回草丛中。
等了片刻,这队巡逻的人总算离开。
清霜面色不太好看,皱着鼻子立起手掌在面前扇了扇:“你们没闻到什么味儿吗?”
明桃不明所以,嗅了嗅:“什么味道?”
“很怪,说不上臭,但就是难闻……”
闻言,常焕依也皱起眉来,细细嗅了一圈,果真还如清霜所说闻到点古怪的气味:“狗鼻子!”
这味道太诡异了,绝非寻常军营该有的气息。她只是打趣了一瞬,便再次严肃起来:“是这边的。”
明桃嗅觉不如这两人灵敏,虽然有些疑惑,却还是跟着两人朝所指的方向走去。
朝越深处走去,几个营帐挡住了视线,几人不得已,再次跃上了树梢,好在身着夜行衣,加之动作极轻,树叶间的拂动,也只被当作了夜风吹过的现象。
深夜之中,一阵细微的叮哐打铁声从不远处传来,离得近了些,方才清霜说得那股难闻的味道更浓,经由夜风一吹,送到脸跟前,这回,明桃也闻到了,她无声地干呕了一下,眼里闪出几滴生理性的泪花,眯着眼朝声源处看去。
这是营地靠后,几乎要与林间隐没为一体的地方,由于树荫的遮挡,很是隐蔽,但今夜风大,枝叶摇摆,原本被隐藏得很好的景象也随着摇曳的树影时隐时现,露出其中真容。
“啧——”耳边传来常焕依冷不防的抽气声,清霜疑惑了一瞬,紧接着,隔着厚重的树荫,终于看清了这下方的情况。
几盏昏黄的风灯下,数十名工匠的身影被摇曳的灯火拉得奇长,有些诡异,他们赤膊忙碌,汗珠在油亮的皮肤上滚动,却无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咳嗽。
空气中那股古怪难闻的味道浓烈得几乎形成肉眼可见的浊雾,源头竟是几个架在熊熊炭火上的大铁锅。锅中翻滚着浓稠、近乎墨黑的汁液,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浓烟。锅边,堆积如山的箭簇在火光下闪烁着一种不自然的、过于油腻的乌光。
“你辛苦了。”李繁漪点点头,“这些地方州府各有各的地头蛇,也都在我意料之中,我等前来也只是来打仗的,不是来替他们肃清民风吏治的,不过……”
她手指抵唇,思索了片刻:“正好差些军费,拿这些人开刀也不错。”
林慕禾顿时意会,笑了笑:“我明白的,殿下,这些东西我再细细整理一番。”
顾云篱清醒了几分,坐到林慕禾身边,支起一条腿,将那本算簿接过,目光扫过一条条记录在册的药材,道:“虽强行将全城医馆药铺都交予药政司接管,但药材还需仔细规划,这仗还不知要打多久,如今城中水源肃清过后,还是有许多感染霍乱的人,光是安置隔离这些人,每日煮药就要用掉不少。”
“嗯,我明白。”林慕禾点点头。
营帐外传来一声通报,几个侍者便带着几个食盒进来。
累了一天的众人总算被吊起来些许饥饿感,搬了张桌子凑过来吃饭。
清霜扒拉着有些粗糙的粟米饭,食不知味地咀嚼着:“唉,也不知何时能结束,这才出来几天,我就有点想在东京的软床了。”
“你们江湖人修行不都讲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艰苦明志锤炼精神□□吗。”李繁漪抬起筷子点了点,“你怎么还惦记起锦绣窝了?果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林慕禾也打趣她:“你这样,若是被白前辈知晓,不知她会怎么教育你了。”
“想一想还不行了?”清霜埋头扒饭,声音含糊,“我也好久没见师傅她们了,也不知道她们回西山做什么去了……”
顾云篱扒拉着碗中的饭,心思却不在身旁人的打趣,把米饭扒干净,她搁下碗筷,看向正夹菜的李繁漪:“殿下。”
见她严肃的表情,李繁漪飞快把嘴里的青菜嚼碎咽了进去,搁下筷子:“怎么了?”
低头思索了一阵,顾云篱抬头,将今日在麦田中遇到收粮的情况告知了李繁漪。
“该有的补偿,自然不会短缺这些农户,”李繁漪抿抿唇,回道,“但现如今对于这些农户来说,粮比钱更重要,这也是无奈之举,我只能尽力补偿。”
李繁漪的苦衷,顾云篱也明白,在得知会补偿这些百姓后,那种有点发紧、酸涩的感受终于消退了几分。
“若有余粮,也会按份例再返回各个农户家中。”轻轻笑了笑,李繁漪向后仰了仰,“龙门卫一概嚣张惯了,连朝中大臣有时都不放在眼里,想让他们态度好些对待这些平民,还是有些不切实际了。”
林慕禾冷冷置评:“这些人的作风,倒是与他不太相像。”
“有靠山自然不一样,”李繁漪点点桌子,意味深长,“今日探子来报,这群龙门卫在后方几县收粮受阻,当地乡绅不愿交粮,险些起了冲突。”
顾云篱很快便明白了她的言下之意:“征收粮草也有一定的指标,若是这回收粮征收不到朝中给出的标准,会如何?”
“问一个罪的事情罢了。”李繁漪道,“久居文官堆里的人,做这些还是稍显生疏了。”
以今日龙门卫在襄阳城外的所作所为,也足够写一本劄子参上去了。
以林胥的城府,果真拿这些人没有办法吗?顾云篱愣了愣,但餐桌上又很快转过了话题,轻松的闲谈很快便被揭过,前线的营帐之中,多了几分迫不得已的沉闷,没闲聊几句,话题便又转回最近的战事上,这个想法飞快从脑海闪过,便隐匿了下去。
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即使夜晚也能听见修理战船与操练声,对江的商王部队受了重创,这几日也在休养生息,两方较着劲儿似的比拼着修养的速度,这些天暗中送过去的探子来报,都是对面也在加紧修缮的消息。
严密的防布之下,甚至又抓了几个叛军派来的探子,一江南北,颇有一种不拼出胜负不罢休的气势。
“叛军打来这么久,一直只见几个阵前领兵的叛将,商王这老狗却不见身影,如今他们大败,他也不欲出现吗?”
“我在成都府时,曾远远瞥见过一回,”乔万万接茬,“只是这人从不以面目示人,没见过真容,从前在庆亲王封地为质时,一直被幽禁于高山别馆,更不知其貌。”
“我也只在幼时见过,只是记忆太稀薄,宫变后他便被贬去西南,再未见过了。”
清霜盘坐着,片刻后,换了个姿势:“明日,我去和师叔一道探一探,看看他们究竟在憋什么损招。”
这几日派出去的探子大多都在敌营周边看过,叛军驻地布了许多西巫人设下的陷阱,很多人都栽了进去,因此这些天来,除了几个叛军在修缮筹备的消息外,就再无别的可用的信息传来了。
李繁漪眉心一跳,反对的话即刻便说了出来:“探子去便罢了,你去凑什么热闹?”
第246章 李繁漪还有一笔账要跟自己算
顾云篱与林慕禾也不太赞成:“到底是敌营,怎会是那么好自由进出的?”
清霜摆手,咧嘴笑道:“殿下,我和师叔两个人前去,定能全身而退的,你们放下心,在这里我也没帮过什么忙,探个消息的事情嘛。”
若是再早些时日,李繁漪说不定就没有现如今这么紧张了,但毕竟眼看着各方筹措地都快要完备,大战在即,敌营守备难免不会增强,危险的程度也不同于往日了。
她还想再争取一下,清霜却先她一步开口:“既然你不放心,让明桃姐姐跟我们一道去吧,她轻功那么好,若是有个问题,还能快点回来通知你们。”
嘴唇动了动,李繁漪拧了拧眉心,良久,像是妥协似的道:“半个时辰,没有结果就回来。”
*
几盏孤零零的风灯在刁斗高处摇曳,昏黄的光晕勉强撕开一小片黑暗,映照出营帐模糊的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脊背。
三道黑影从高树上无声地跃下,紧贴着冰冷粗糙的木栅阴影,无声地移动,快要与夜色融为一体。
为首的人身形蜷缩进黑影中,每一次落脚都异常谨慎,避开地上散落的枯枝碎石,呼吸压得极低,几不可闻。身后紧随的是清霜于明桃,目光飞快地扫视着周遭,将一切风吹草动纳进五感之中。
营寨深处并非一片死寂。远处传来巡夜兵卒沉闷的脚步声、铠甲摩擦的窸窣声,以及更远处营帐内模糊的鼾声。
隐匿在快要半人高的草丛中,隔着木栅向内望去,这里和普通军营驻地似乎没什么区别,乍眼看去,也都是守备着的卫兵。
“前几日探子来报,主帐应当在营内中心。”明桃压低声音,低低说道。
“这狗东西倒是惜命,前了后了都容易被暗杀,摆到正中就安全多了。”常焕依眯了眯眼,一队卫兵正从木栅后经过,她快速闭上嘴,再次隐匿回草丛中。
等了片刻,这队巡逻的人总算离开。
清霜面色不太好看,皱着鼻子立起手掌在面前扇了扇:“你们没闻到什么味儿吗?”
明桃不明所以,嗅了嗅:“什么味道?”
“很怪,说不上臭,但就是难闻……”
闻言,常焕依也皱起眉来,细细嗅了一圈,果真还如清霜所说闻到点古怪的气味:“狗鼻子!”
这味道太诡异了,绝非寻常军营该有的气息。她只是打趣了一瞬,便再次严肃起来:“是这边的。”
明桃嗅觉不如这两人灵敏,虽然有些疑惑,却还是跟着两人朝所指的方向走去。
朝越深处走去,几个营帐挡住了视线,几人不得已,再次跃上了树梢,好在身着夜行衣,加之动作极轻,树叶间的拂动,也只被当作了夜风吹过的现象。
深夜之中,一阵细微的叮哐打铁声从不远处传来,离得近了些,方才清霜说得那股难闻的味道更浓,经由夜风一吹,送到脸跟前,这回,明桃也闻到了,她无声地干呕了一下,眼里闪出几滴生理性的泪花,眯着眼朝声源处看去。
这是营地靠后,几乎要与林间隐没为一体的地方,由于树荫的遮挡,很是隐蔽,但今夜风大,枝叶摇摆,原本被隐藏得很好的景象也随着摇曳的树影时隐时现,露出其中真容。
“啧——”耳边传来常焕依冷不防的抽气声,清霜疑惑了一瞬,紧接着,隔着厚重的树荫,终于看清了这下方的情况。
几盏昏黄的风灯下,数十名工匠的身影被摇曳的灯火拉得奇长,有些诡异,他们赤膊忙碌,汗珠在油亮的皮肤上滚动,却无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咳嗽。
空气中那股古怪难闻的味道浓烈得几乎形成肉眼可见的浊雾,源头竟是几个架在熊熊炭火上的大铁锅。锅中翻滚着浓稠、近乎墨黑的汁液,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浓烟。锅边,堆积如山的箭簇在火光下闪烁着一种不自然的、过于油腻的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