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你已经见过阎王了。”他见着闻彦之蹙眉,面带疑惑的样子,又道:“你之前不是说我是活阎罗吗?”
“呵——”闻彦之大概是被他这句话逗笑了,“你挺有自知之明,知道就好。”
承垣王胸腔内发出嗯声,俩人对视了一眼,撇笑后并肩而行,不自觉的和好如初了。
在他们身后的樊思远看着方才打架的两位殿下,心都差点跳了出来,他都不知道应该帮谁。
承垣王是他从小敬仰之人,世子又是他的好朋友,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可就在他思考时,人家和好了,他无用武之地了。
但他却不知,调头骑到樊玉清那侧的窗户旁,小声嘀咕了句:“二姐姐,殿下跟世子若是打起架来我该帮谁啊?”二姐姐聪明,问她总归没错。
“他俩打架劝你离远点,别掺和,小心你的小命。”樊思远这话说的令她发笑,大鬼打架小鬼遭殃,多管闲事的人是傻子。
可偏偏他这四弟弟……毛头楞青——
“可是……”樊思远话音未完,便被她截胡:“可什么是,一会儿到了外祖家少说话,途中发生的事尽量咽在肚子里,外祖父外祖母年事已高,经不起这样的风浪。”
“哦——”
听他答应,樊玉清忍不住轻叹一声,早知道这次出门看看黄历了,都碰了些什么事儿啊,还有……她干么带这两个令她窝心的家伙。
她又瞥了眼身侧整玩弄着腰间飘带的樊玉溪,更加无奈地摇了摇头。
*
陆宅。
前中书侍郎陆彰,也就是樊玉清的外祖父,他派手下去城门看看外孙女的马队来了与否,却听手下回来禀报,与外孙女同行的还有承垣王,闻世子。
这俩位可是惊天地泣鬼神般的人物,他尚未辞隐时便已见识过承垣王的狠厉,实在不敢怠慢。
他很庆幸,多亏派去城门的人是经常与他进出宫门的心腹,恰巧认识他们,否则……
所以,他听闻后,立刻携带者家眷提前在宅门口等候。
半柱香后,马队仪仗远远出现在街口,他瞧见打头的正是承垣王和闻世子,旁边那位是?
他深吸一口气,仔细瞧着,还以为又是一位大人物,待他们来近一些后,他松了口气,原来是樊老三家的毛头小子。
马队停下那刻,他便领着全家几十口人跪在了青石板砖上,施以跪拜礼请候承垣王大驾。
马背上的三人轻扯马绳,跨下骏马——
“陆公请起。”承垣王轻抬手,示意他们起身,而樊思远转身掀开门帘,将二姐姐跟五妹妹扶下马车。
樊玉清看到刚刚起身的外祖一家,本要冲过去,好好与他们寒暄一番,可惜有外人在这里,不能失了礼,她只好轻声问候:“外祖父,外祖母近来身子还好?”
“都好都好,良贞信中提到你偶然失声又患有腿疾,这般噩耗,可是将你外祖母折腾坏了,好几日都用不进去膳那,听说你来,方才进食了。”陆彰瞧着外孙女能说话了,先是惊喜一下,看到她如今好好的,竟老泪纵横起来。
听到此话,樊玉清牵过外祖母伸过来的那双满是褶皱的手,不争气地眼泪说落便落了下来,与此同时,原本眼中含泪光的外祖母也收不住情绪了。
她抽出一只手,先是拂去樊玉清挂在面颊上的泪水,又轻轻地拍了下樊玉清的手背,好好的看了下她的宝贝外孙女。
樊玉清也替她抹了泪,哭泣着道:“让外祖母担心了,是玉清的不孝……”
“你这孩子,说这些作甚,你来外祖母便高兴。”
外祖母话音刚落,站于她身后的舅舅,温声提醒道:“好了,还是快些进去吧,人来人往地恐被人看了笑话,殿下还在呢。”
殿下……?
樊玉清见到外祖父外祖父一时喜悦,竟将他给忘记了。
她缓缓从外祖母的手中抽出自己的手,抹了把眼泪后转身,谢道:“多谢殿下世子愿与臣女同往,臣女感激不尽,现如今臣女已到外祖家,便不敢再耽搁殿下与世子了。”
承垣王,闻彦之:“……”
这丫头,他们救她于危难之际,她却急着撇清关系,连盏茶都不打算请他们喝一口。
难道,他们在她的眼中就是一块臭石头吗?用完了,便可随手丢弃。
第36章
陆彰在宫中察言观色惯了,他看到承垣王在外孙女说完话后微微蹙了下眉头,便知道事态不对劲。
他刚要客气一番,却听到樊思远道:“二姐姐,殿下与世子可是救了我们一命,若不是他们我们早就命丧黄泉了,总该好好感谢才对。”
樊玉溪嘟嘴附和了一声:“就是。”
听他这话,樊玉清气打一处来,她进城时便与他说莫要在老人面前多嘴,他是当时还答应了,这才过了半柱香的功夫,竟全给忘了!
简直像扶不上墙的烂泥。
她只求外祖父外祖母没有听见。
可是,她忘了自己还有位精明的舅舅——
“什么命丧黄泉,你们途中可是遇到歹徒了?”舅舅陆槐安往前走了几步,迫切问道。
“舅舅有所不知,我们在徽州差点被马刺史派来的杀手给……”樊思远做了个抹脖的手势后又道:“好在殿下与世子及时出现,这才脱险。”
“竟有此事!”陆槐安无意识的气声加重。
樊玉清瞧见舅舅的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满面怒意,便想着缓和几句,尚未开口,她又听到樊思远的声音了。
“舅舅不必生气,如今的徽州可没有刺史马家了,都是殿下的英明
决策。”樊思远说话时看向承垣王,眼神中尽是崇拜。
听到这话时,陆槐安皱起的眉头渐渐平坦,他立刻作揖道:“多谢殿下与世子救了臣的外甥女,若是殿下不嫌弃,在兖州这段日子里便下榻于陆宅可否?”
陆家向来注重恩情大义,救命之恩可当涌泉相报。
“舅舅……”樊玉清可不想与他同住,本想着再掺和几句,却承垣王被截胡了:“那就多谢统领大人了。”
陆槐安侧身,做了个‘请’的姿势,恭迎承垣王与闻彦之入宅,众人往两边扩散,空出入宅的道路,陆彰也跟了句:“老臣恭请殿下世子入宅。”
承垣王轻快抬步往宅内走去,路过樊玉清时,眼尾瞥了她一下,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这丫头,怎么老想着躲他?
可惜,她躲不掉。
樊玉清看着一行人进宅的背影,瞬间石化在了门口,她这条命……还需继续练那!
“二姐姐……”樊思远本打算与她分享喜悦,毕竟他这些日子都要跟殿下住在一起,便能继续跟殿下学招式了。
他刚喊了个称呼,便被樊玉清突然射过来的凌厉眼神吓缩了一下,也不过瞬间,樊玉清收回眼神,迈着沉重的步伐往宅内走去。
樊思远下意识的咽了下唾液,啊——
他忽然想起之前答应过二姐姐不能将途中发生的事情说出来的,竟然给忘了,怪不得二姐姐生气。
完蛋了,他这蠢猪脑袋,二姐姐肯定不会再理他了。
樊思远苦着脸,叹了口气,耷拉下肩膀,缩着脑袋跟了上去。
*
暮色渐沉,残阳将陆宅正厅镀上了一层金红的余晖。
樊玉清来时便看到承垣王坐于堂上主位,闻彦之坐于堂下左侧,而外祖父他们站于堂中央,低着头微曲着身子,一直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这时,“陆公请主位落座。”闻彦之瞧着承垣王安稳地坐在左侧主位,也没有吩咐陆家人落座,有些替他过意不去。
前中书侍郎,那丫头的外祖父,他这家伙还喜欢人家的外孙女呢,竟然这么没有眼力劲儿。
陆家看起来就比樊家对那丫头的好个百倍千倍,若是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陆公想起他今日之举,定是不会放心将外孙女交给他。
对老人尚且如此,对他的外孙女……又能好到哪里去。
闻彦之轻轻摇头,又示意陆老夫人与陆槐安落座,但他的话彷佛没有承垣王的话管用,他瞧着陆公依旧在那儿候着,家眷们也是如此。
他轻咳一声,看了眼正不知在想些什么的承垣王,瞧他无动于衷,他终是忍不住了,轻笑道:“陆公,府上有些不懂规矩啊,怎么不给我们殿下倒杯茶呢。”
“世子说的极是,是老臣失了规矩。”说罢,陆彰摆手让下人提了壶茶进来,待下人正要给承垣王斟茶时,陆彰结接过了茶壶。
他走到承垣王面前,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给承垣王斟茶,还未斟满时,听到倒茶水声的承垣王终于回了神。
“有劳陆公,这些事交于下人来办便是,怎么好让陆公亲自动手。”说完,他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让陆彰落座于旁侧主位。
“陆老夫人,陆统领。”他一同示意他们落座。
见他醒神,闻彦之轻呼了一口气。
“呵——”闻彦之大概是被他这句话逗笑了,“你挺有自知之明,知道就好。”
承垣王胸腔内发出嗯声,俩人对视了一眼,撇笑后并肩而行,不自觉的和好如初了。
在他们身后的樊思远看着方才打架的两位殿下,心都差点跳了出来,他都不知道应该帮谁。
承垣王是他从小敬仰之人,世子又是他的好朋友,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可就在他思考时,人家和好了,他无用武之地了。
但他却不知,调头骑到樊玉清那侧的窗户旁,小声嘀咕了句:“二姐姐,殿下跟世子若是打起架来我该帮谁啊?”二姐姐聪明,问她总归没错。
“他俩打架劝你离远点,别掺和,小心你的小命。”樊思远这话说的令她发笑,大鬼打架小鬼遭殃,多管闲事的人是傻子。
可偏偏他这四弟弟……毛头楞青——
“可是……”樊思远话音未完,便被她截胡:“可什么是,一会儿到了外祖家少说话,途中发生的事尽量咽在肚子里,外祖父外祖母年事已高,经不起这样的风浪。”
“哦——”
听他答应,樊玉清忍不住轻叹一声,早知道这次出门看看黄历了,都碰了些什么事儿啊,还有……她干么带这两个令她窝心的家伙。
她又瞥了眼身侧整玩弄着腰间飘带的樊玉溪,更加无奈地摇了摇头。
*
陆宅。
前中书侍郎陆彰,也就是樊玉清的外祖父,他派手下去城门看看外孙女的马队来了与否,却听手下回来禀报,与外孙女同行的还有承垣王,闻世子。
这俩位可是惊天地泣鬼神般的人物,他尚未辞隐时便已见识过承垣王的狠厉,实在不敢怠慢。
他很庆幸,多亏派去城门的人是经常与他进出宫门的心腹,恰巧认识他们,否则……
所以,他听闻后,立刻携带者家眷提前在宅门口等候。
半柱香后,马队仪仗远远出现在街口,他瞧见打头的正是承垣王和闻世子,旁边那位是?
他深吸一口气,仔细瞧着,还以为又是一位大人物,待他们来近一些后,他松了口气,原来是樊老三家的毛头小子。
马队停下那刻,他便领着全家几十口人跪在了青石板砖上,施以跪拜礼请候承垣王大驾。
马背上的三人轻扯马绳,跨下骏马——
“陆公请起。”承垣王轻抬手,示意他们起身,而樊思远转身掀开门帘,将二姐姐跟五妹妹扶下马车。
樊玉清看到刚刚起身的外祖一家,本要冲过去,好好与他们寒暄一番,可惜有外人在这里,不能失了礼,她只好轻声问候:“外祖父,外祖母近来身子还好?”
“都好都好,良贞信中提到你偶然失声又患有腿疾,这般噩耗,可是将你外祖母折腾坏了,好几日都用不进去膳那,听说你来,方才进食了。”陆彰瞧着外孙女能说话了,先是惊喜一下,看到她如今好好的,竟老泪纵横起来。
听到此话,樊玉清牵过外祖母伸过来的那双满是褶皱的手,不争气地眼泪说落便落了下来,与此同时,原本眼中含泪光的外祖母也收不住情绪了。
她抽出一只手,先是拂去樊玉清挂在面颊上的泪水,又轻轻地拍了下樊玉清的手背,好好的看了下她的宝贝外孙女。
樊玉清也替她抹了泪,哭泣着道:“让外祖母担心了,是玉清的不孝……”
“你这孩子,说这些作甚,你来外祖母便高兴。”
外祖母话音刚落,站于她身后的舅舅,温声提醒道:“好了,还是快些进去吧,人来人往地恐被人看了笑话,殿下还在呢。”
殿下……?
樊玉清见到外祖父外祖父一时喜悦,竟将他给忘记了。
她缓缓从外祖母的手中抽出自己的手,抹了把眼泪后转身,谢道:“多谢殿下世子愿与臣女同往,臣女感激不尽,现如今臣女已到外祖家,便不敢再耽搁殿下与世子了。”
承垣王,闻彦之:“……”
这丫头,他们救她于危难之际,她却急着撇清关系,连盏茶都不打算请他们喝一口。
难道,他们在她的眼中就是一块臭石头吗?用完了,便可随手丢弃。
第36章
陆彰在宫中察言观色惯了,他看到承垣王在外孙女说完话后微微蹙了下眉头,便知道事态不对劲。
他刚要客气一番,却听到樊思远道:“二姐姐,殿下与世子可是救了我们一命,若不是他们我们早就命丧黄泉了,总该好好感谢才对。”
樊玉溪嘟嘴附和了一声:“就是。”
听他这话,樊玉清气打一处来,她进城时便与他说莫要在老人面前多嘴,他是当时还答应了,这才过了半柱香的功夫,竟全给忘了!
简直像扶不上墙的烂泥。
她只求外祖父外祖母没有听见。
可是,她忘了自己还有位精明的舅舅——
“什么命丧黄泉,你们途中可是遇到歹徒了?”舅舅陆槐安往前走了几步,迫切问道。
“舅舅有所不知,我们在徽州差点被马刺史派来的杀手给……”樊思远做了个抹脖的手势后又道:“好在殿下与世子及时出现,这才脱险。”
“竟有此事!”陆槐安无意识的气声加重。
樊玉清瞧见舅舅的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满面怒意,便想着缓和几句,尚未开口,她又听到樊思远的声音了。
“舅舅不必生气,如今的徽州可没有刺史马家了,都是殿下的英明
决策。”樊思远说话时看向承垣王,眼神中尽是崇拜。
听到这话时,陆槐安皱起的眉头渐渐平坦,他立刻作揖道:“多谢殿下与世子救了臣的外甥女,若是殿下不嫌弃,在兖州这段日子里便下榻于陆宅可否?”
陆家向来注重恩情大义,救命之恩可当涌泉相报。
“舅舅……”樊玉清可不想与他同住,本想着再掺和几句,却承垣王被截胡了:“那就多谢统领大人了。”
陆槐安侧身,做了个‘请’的姿势,恭迎承垣王与闻彦之入宅,众人往两边扩散,空出入宅的道路,陆彰也跟了句:“老臣恭请殿下世子入宅。”
承垣王轻快抬步往宅内走去,路过樊玉清时,眼尾瞥了她一下,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这丫头,怎么老想着躲他?
可惜,她躲不掉。
樊玉清看着一行人进宅的背影,瞬间石化在了门口,她这条命……还需继续练那!
“二姐姐……”樊思远本打算与她分享喜悦,毕竟他这些日子都要跟殿下住在一起,便能继续跟殿下学招式了。
他刚喊了个称呼,便被樊玉清突然射过来的凌厉眼神吓缩了一下,也不过瞬间,樊玉清收回眼神,迈着沉重的步伐往宅内走去。
樊思远下意识的咽了下唾液,啊——
他忽然想起之前答应过二姐姐不能将途中发生的事情说出来的,竟然给忘了,怪不得二姐姐生气。
完蛋了,他这蠢猪脑袋,二姐姐肯定不会再理他了。
樊思远苦着脸,叹了口气,耷拉下肩膀,缩着脑袋跟了上去。
*
暮色渐沉,残阳将陆宅正厅镀上了一层金红的余晖。
樊玉清来时便看到承垣王坐于堂上主位,闻彦之坐于堂下左侧,而外祖父他们站于堂中央,低着头微曲着身子,一直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这时,“陆公请主位落座。”闻彦之瞧着承垣王安稳地坐在左侧主位,也没有吩咐陆家人落座,有些替他过意不去。
前中书侍郎,那丫头的外祖父,他这家伙还喜欢人家的外孙女呢,竟然这么没有眼力劲儿。
陆家看起来就比樊家对那丫头的好个百倍千倍,若是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陆公想起他今日之举,定是不会放心将外孙女交给他。
对老人尚且如此,对他的外孙女……又能好到哪里去。
闻彦之轻轻摇头,又示意陆老夫人与陆槐安落座,但他的话彷佛没有承垣王的话管用,他瞧着陆公依旧在那儿候着,家眷们也是如此。
他轻咳一声,看了眼正不知在想些什么的承垣王,瞧他无动于衷,他终是忍不住了,轻笑道:“陆公,府上有些不懂规矩啊,怎么不给我们殿下倒杯茶呢。”
“世子说的极是,是老臣失了规矩。”说罢,陆彰摆手让下人提了壶茶进来,待下人正要给承垣王斟茶时,陆彰结接过了茶壶。
他走到承垣王面前,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给承垣王斟茶,还未斟满时,听到倒茶水声的承垣王终于回了神。
“有劳陆公,这些事交于下人来办便是,怎么好让陆公亲自动手。”说完,他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让陆彰落座于旁侧主位。
“陆老夫人,陆统领。”他一同示意他们落座。
见他醒神,闻彦之轻呼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