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是听闻崔小姐的名声才上京来的,崔小姐心细如发,智计过人,我斗胆请求崔小姐帮我妹妹申冤,为此,我愿将家中田宅全部赠予崔小姐,只求公道二字,只求换回我妹妹一条性命。”
说到这里,崔令仪便想起来了。这个案子谢珩日前曾给她讲过,她有印象,谢珩说这案子是屈打成招必有冤情,既然如此,为什么会这么快判决秀姑秋后问斩呢?
崔令仪沉吟片
刻,道:“你先起来,午后随我去趟大理寺,案件的经过,总要向刑官问清才好。”
罗月姑千恩万谢地起身,望着崔令仪几乎流下泪来:“我与妹妹自幼相依为命,虽然如今许嫁两家,但仍然常有往来。倘若秀姑真的做错了,罚她也便是了,可是根本没有的事情却将她冤死,我死也不会瞑目。”
午后,阳光正好,崔令仪带着罗月姑来到了大理寺。大理寺内,谢珩正在审阅案件,见崔令仪前来,无奈之余,又是一哂。
“崔小姐,伤势如何了?”谢珩问。
崔令仪道:“好多了,但我今日是有要事才前来的。是关乎一个大人曾经跟我说过的案子。”
崔令仪将秀姑的案子为谢珩简述,谢珩道:“此案我确实跟你说过。供词前言不搭后语,显然内有冤屈,实疑点重重。可我竟不知竟然已判过。”
“只是若要翻案,还需找到确凿的证据。”
崔令仪点头:“我明白,大人,能否让我查看一下葛二牛的尸检报告?”
“何谓‘尸检报告’?”谢珩问,“是验尸记录吗?”
崔令仪一怔,随后应道:“对。”
崔令仪翻阅良久,月姑称葛二牛的尸身呈青黑色,尸身长满水泡,口鼻内有鲜血流出。比较像是砒霜中毒的情况,但砒霜中毒后尸斑一般呈现出粉红色或淡红色,且一些感染性疾病或者血液性疾病都会导致尸体变成青黑色,甚至长出水泡,不能仅仅通过外在来断定一定是中毒。
而如果要准确判断死因,需要综合考虑死者的病史、生活环境、近期接触史以及全面的尸检结果。古代条件有限,更多是依靠仵作的经验来判断,因此存在错检漏检,是较为寻常的。
且秀姑这个案子,疑点不仅在于葛二牛死状凄惨。罗月姑曾言葛二牛死前并无异样,是突然之间发病的。也就是说,若是中毒,那下毒之人必然是他极为亲近之人,否则难以有机会下毒。但罗月姑又称,秀姑与葛二牛关系和睦,并无龃龉,且秀姑性格柔顺,又胆小怕事,实在不像是能做出此等狠辣之事的人。
案发之后,秀姑第一时间就被县衙抓了起来,哪里有机会与人串供?但偏偏县衙就在秀姑身上找到了所谓“与人通奸”的罪证,这实在令人难以信服。
“此案我会重新审理。”谢珩沉吟片刻,道,“只是若要开棺见骨,还需征得葛二牛家人的同意,且开棺一事,毕竟事关重大,还需上报给大理寺卿,由他定夺。”
崔令仪点头:“我明白,只是事不宜迟,还望大人能尽快。”
谢珩应下,随后又嘱咐崔令仪:“你身上有伤,且又奔波了一日,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崔令仪却道:“无妨,左右我在家中也无事,不如在这里等大人的消息。”
谢珩拗不过她,只好吩咐下属准备茶点,让崔令仪稍作歇息。
大理寺内,气氛凝重。谢珩深知此案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拟写了一份奏折,将葛二牛一案的疑点以及开棺验尸的请求一并上报给了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认可此案疑点,同意开棺复验。随后,谢珩与崔令仪亲自前往葛二牛家中。
葛二牛已经下葬,葛母对开棺一事极为抵触。葛母道:“我儿已经入土为安,你们为何要扰他清静?莫非是想看他死后也不得安宁吗?”
崔令仪道:“我开棺验尸,正是为了还他公道。”
“若因验尸有误、县衙屈打成招,无端端就给葛二牛增添了两宗冤亲孽债!你想过没有,难道秀姑和杨大鼎不明不白地死去,他们在阴间会让葛二牛安宁吗?”
葛母闻言,身子一晃,险些栽倒。她颤声道:“你……你是说,我儿他,他可能真的不是被毒死的?”
崔令仪道:“如今一切尚未有定论,但此案疑点重重,开棺验尸,或可还他一个真相。”
她又循循善诱:“葛二牛是您膝下独子,秀姑也是您唯一的儿媳。儿子去了,儿媳也被枭首,谁来给您养老送终,谁来陪您摔盆送葬?难道您指望邻居,指望侄儿?那怎么可能?只怕到时候,您会沦落到一个曝尸荒野、无处容身的悲惨田地,那真是您想要的么?”
葛母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道:“罢了,若你们真能查出真相,我儿泉下有知,想必也能瞑目。你们开棺吧。”
第22章 第22章不翼而飞
崔令仪道:“如此,多谢葛夫人。”
然开棺见骨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是封建社会,对死者尸身进行复检有着详细的规定。包括要求报检、差官、检验、申牒等完整的环节,也要求检验官和相关人员集体到场,检验过程要记入笔录。
这样一拖,实际又耽搁了两天。
等到另择吉日开棺验尸,四五个青壮年男子共同开棺,空气中隐隐浮动着泥土潮湿的气味,而在棺材打开之后,有一件奇事发生了。
尸体不见了。
尸体下葬至今,也就不过一两个月,自然是不可能这么快就消失的,而棺材没有明确被撬动的痕迹,埋棺材的土本身也是才一两个月的新土,很难察觉有没有被人再翻动过。而葛二牛死于非命,本身就属大凶,所选择的埋骨之地本来就是人迹罕至之所,而他的尸体,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消失了。
谁会闲着没事偷盗一具中毒而死的男子的尸体?
崔令仪百思不得其解。
倘若这是一具年轻女子的尸体,可能会被人偷去配冥婚,可葛二牛非但是个男人,还是个中毒而死的男人,年纪也不轻,不像是被人偷去配阴婚的。
偷盗陪葬品时误将他带出,那更不可能了,葛二牛家境贫寒,没有什么随葬品值得人偷,何况据葛母查验,他也没少什么陪葬品。
听说有偷新死的尸体去器官移植的,可这里是古代,葛二牛又疑似中毒,浑身上下可能只有眼角膜可以用,谁又会去偷他的眼角膜呢。
好像古代有用尸体拿去炼药的,但是那更不该,葛二牛的尸体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下葬的时间又短,即便是什么邪恶的邪教,也没要特意来偷他的尸体。
她只能想到一个原因。
那就是为了掩藏葛二牛的死因。
却还不等崔令仪说什么,就听到在一旁有人高声道:“肯定是葛二牛诈尸了!他此刻说不定已经变成僵尸了,就潜伏在某处……看着我们呢?”
谢珩立即反驳:“鬼神之说荒诞,切莫以此来动摇人心!”
另有人道:“肯定是闹鬼了,除了葛二牛自己,谁还能帮他破土而出?葛二牛,你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我们都没得罪你,你可不要到我家来啊。”
崔令仪道:“他没有诈尸。”
人群中有人问:“你怎么知道?”
“很简单,棺材没有破损。”崔令仪道。她看过很多电影,棺材是国内外恐怖片都很喜欢的题材,唯一一类能随便进出棺材的是吸血鬼,因为他的棺材没钉死。
“倘若葛二牛诈尸,那么不但棺材上有痕迹,泥土也该有被人冲破的迹象。难道僵尸在复活的时候还会自己整理好自己的棺材和墓地?只有人,只有人为了掩盖真相才会这么做。”
“那棺材里为什么会是空的?”有人发问。
崔令仪道:“要么就是有人将他的尸体盗走了。”
她环顾四周,顿了顿:“要么,就是他根本没有被埋在这个墓地里。”
“你这话什么意思?”有人问。
崔令仪道:“这案子尚有很多疑点,尚未经过调查,我还不能直接告诉你们原因。”
说着又在心里跟系统讨价还价:“这案子是帮寡妇打官司,一样的,你至少要算我三天寿命,给我三个积分。”
【系统不明白宿主在说什么】
“我说,我办这个案子,你要给我积分。”
【这个案子并非系统发布,宿主明明可以不接这个案子】
“不是吧,你叫和离系统,就只打和离官司?这个可是生物学和社会学上的双重和离,标准之高举世罕见,你必须给我积分。”
许久之后。
【经过系统与主空间沟通,同意将此案算作支线任务,格外奖励宿主5日休假和5个积分】
“这次这么这样大方?”崔令仪狐疑。
【宿主不接受,系统即将收回…】
“我接受,我接受,谁说不接受了。”崔令仪立即打断,
说到这里,崔令仪便想起来了。这个案子谢珩日前曾给她讲过,她有印象,谢珩说这案子是屈打成招必有冤情,既然如此,为什么会这么快判决秀姑秋后问斩呢?
崔令仪沉吟片
刻,道:“你先起来,午后随我去趟大理寺,案件的经过,总要向刑官问清才好。”
罗月姑千恩万谢地起身,望着崔令仪几乎流下泪来:“我与妹妹自幼相依为命,虽然如今许嫁两家,但仍然常有往来。倘若秀姑真的做错了,罚她也便是了,可是根本没有的事情却将她冤死,我死也不会瞑目。”
午后,阳光正好,崔令仪带着罗月姑来到了大理寺。大理寺内,谢珩正在审阅案件,见崔令仪前来,无奈之余,又是一哂。
“崔小姐,伤势如何了?”谢珩问。
崔令仪道:“好多了,但我今日是有要事才前来的。是关乎一个大人曾经跟我说过的案子。”
崔令仪将秀姑的案子为谢珩简述,谢珩道:“此案我确实跟你说过。供词前言不搭后语,显然内有冤屈,实疑点重重。可我竟不知竟然已判过。”
“只是若要翻案,还需找到确凿的证据。”
崔令仪点头:“我明白,大人,能否让我查看一下葛二牛的尸检报告?”
“何谓‘尸检报告’?”谢珩问,“是验尸记录吗?”
崔令仪一怔,随后应道:“对。”
崔令仪翻阅良久,月姑称葛二牛的尸身呈青黑色,尸身长满水泡,口鼻内有鲜血流出。比较像是砒霜中毒的情况,但砒霜中毒后尸斑一般呈现出粉红色或淡红色,且一些感染性疾病或者血液性疾病都会导致尸体变成青黑色,甚至长出水泡,不能仅仅通过外在来断定一定是中毒。
而如果要准确判断死因,需要综合考虑死者的病史、生活环境、近期接触史以及全面的尸检结果。古代条件有限,更多是依靠仵作的经验来判断,因此存在错检漏检,是较为寻常的。
且秀姑这个案子,疑点不仅在于葛二牛死状凄惨。罗月姑曾言葛二牛死前并无异样,是突然之间发病的。也就是说,若是中毒,那下毒之人必然是他极为亲近之人,否则难以有机会下毒。但罗月姑又称,秀姑与葛二牛关系和睦,并无龃龉,且秀姑性格柔顺,又胆小怕事,实在不像是能做出此等狠辣之事的人。
案发之后,秀姑第一时间就被县衙抓了起来,哪里有机会与人串供?但偏偏县衙就在秀姑身上找到了所谓“与人通奸”的罪证,这实在令人难以信服。
“此案我会重新审理。”谢珩沉吟片刻,道,“只是若要开棺见骨,还需征得葛二牛家人的同意,且开棺一事,毕竟事关重大,还需上报给大理寺卿,由他定夺。”
崔令仪点头:“我明白,只是事不宜迟,还望大人能尽快。”
谢珩应下,随后又嘱咐崔令仪:“你身上有伤,且又奔波了一日,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崔令仪却道:“无妨,左右我在家中也无事,不如在这里等大人的消息。”
谢珩拗不过她,只好吩咐下属准备茶点,让崔令仪稍作歇息。
大理寺内,气氛凝重。谢珩深知此案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拟写了一份奏折,将葛二牛一案的疑点以及开棺验尸的请求一并上报给了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认可此案疑点,同意开棺复验。随后,谢珩与崔令仪亲自前往葛二牛家中。
葛二牛已经下葬,葛母对开棺一事极为抵触。葛母道:“我儿已经入土为安,你们为何要扰他清静?莫非是想看他死后也不得安宁吗?”
崔令仪道:“我开棺验尸,正是为了还他公道。”
“若因验尸有误、县衙屈打成招,无端端就给葛二牛增添了两宗冤亲孽债!你想过没有,难道秀姑和杨大鼎不明不白地死去,他们在阴间会让葛二牛安宁吗?”
葛母闻言,身子一晃,险些栽倒。她颤声道:“你……你是说,我儿他,他可能真的不是被毒死的?”
崔令仪道:“如今一切尚未有定论,但此案疑点重重,开棺验尸,或可还他一个真相。”
她又循循善诱:“葛二牛是您膝下独子,秀姑也是您唯一的儿媳。儿子去了,儿媳也被枭首,谁来给您养老送终,谁来陪您摔盆送葬?难道您指望邻居,指望侄儿?那怎么可能?只怕到时候,您会沦落到一个曝尸荒野、无处容身的悲惨田地,那真是您想要的么?”
葛母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道:“罢了,若你们真能查出真相,我儿泉下有知,想必也能瞑目。你们开棺吧。”
第22章 第22章不翼而飞
崔令仪道:“如此,多谢葛夫人。”
然开棺见骨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是封建社会,对死者尸身进行复检有着详细的规定。包括要求报检、差官、检验、申牒等完整的环节,也要求检验官和相关人员集体到场,检验过程要记入笔录。
这样一拖,实际又耽搁了两天。
等到另择吉日开棺验尸,四五个青壮年男子共同开棺,空气中隐隐浮动着泥土潮湿的气味,而在棺材打开之后,有一件奇事发生了。
尸体不见了。
尸体下葬至今,也就不过一两个月,自然是不可能这么快就消失的,而棺材没有明确被撬动的痕迹,埋棺材的土本身也是才一两个月的新土,很难察觉有没有被人再翻动过。而葛二牛死于非命,本身就属大凶,所选择的埋骨之地本来就是人迹罕至之所,而他的尸体,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消失了。
谁会闲着没事偷盗一具中毒而死的男子的尸体?
崔令仪百思不得其解。
倘若这是一具年轻女子的尸体,可能会被人偷去配冥婚,可葛二牛非但是个男人,还是个中毒而死的男人,年纪也不轻,不像是被人偷去配阴婚的。
偷盗陪葬品时误将他带出,那更不可能了,葛二牛家境贫寒,没有什么随葬品值得人偷,何况据葛母查验,他也没少什么陪葬品。
听说有偷新死的尸体去器官移植的,可这里是古代,葛二牛又疑似中毒,浑身上下可能只有眼角膜可以用,谁又会去偷他的眼角膜呢。
好像古代有用尸体拿去炼药的,但是那更不该,葛二牛的尸体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下葬的时间又短,即便是什么邪恶的邪教,也没要特意来偷他的尸体。
她只能想到一个原因。
那就是为了掩藏葛二牛的死因。
却还不等崔令仪说什么,就听到在一旁有人高声道:“肯定是葛二牛诈尸了!他此刻说不定已经变成僵尸了,就潜伏在某处……看着我们呢?”
谢珩立即反驳:“鬼神之说荒诞,切莫以此来动摇人心!”
另有人道:“肯定是闹鬼了,除了葛二牛自己,谁还能帮他破土而出?葛二牛,你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我们都没得罪你,你可不要到我家来啊。”
崔令仪道:“他没有诈尸。”
人群中有人问:“你怎么知道?”
“很简单,棺材没有破损。”崔令仪道。她看过很多电影,棺材是国内外恐怖片都很喜欢的题材,唯一一类能随便进出棺材的是吸血鬼,因为他的棺材没钉死。
“倘若葛二牛诈尸,那么不但棺材上有痕迹,泥土也该有被人冲破的迹象。难道僵尸在复活的时候还会自己整理好自己的棺材和墓地?只有人,只有人为了掩盖真相才会这么做。”
“那棺材里为什么会是空的?”有人发问。
崔令仪道:“要么就是有人将他的尸体盗走了。”
她环顾四周,顿了顿:“要么,就是他根本没有被埋在这个墓地里。”
“你这话什么意思?”有人问。
崔令仪道:“这案子尚有很多疑点,尚未经过调查,我还不能直接告诉你们原因。”
说着又在心里跟系统讨价还价:“这案子是帮寡妇打官司,一样的,你至少要算我三天寿命,给我三个积分。”
【系统不明白宿主在说什么】
“我说,我办这个案子,你要给我积分。”
【这个案子并非系统发布,宿主明明可以不接这个案子】
“不是吧,你叫和离系统,就只打和离官司?这个可是生物学和社会学上的双重和离,标准之高举世罕见,你必须给我积分。”
许久之后。
【经过系统与主空间沟通,同意将此案算作支线任务,格外奖励宿主5日休假和5个积分】
“这次这么这样大方?”崔令仪狐疑。
【宿主不接受,系统即将收回…】
“我接受,我接受,谁说不接受了。”崔令仪立即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