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日的客人温家一家,温大人和史居正喜好味重的,最好能下酒,温一鸣和温一和,小孩子肠胃弱,只可以弄一点清淡的,她立马便决定做两样菜。
  刘青青把牛里脊切下三块,留着准备给杨雪眉母女做一
  个牛排,剩下的弄一个水煮牛肉片,给温如初和史居正下酒。
  牛里脊按着肉的纹理,横断切成大大的薄片,先用清水洗干净血水,用绵纸洗干净水分,然后加入清河沟盐井调制的淡盐姜葱水,一点米酒,撒一点胡椒粉,然后不停的拍打,直到姜葱水全部被牛肉吸收进去。
  然后打入一个鸡蛋清抓匀,倒入淀粉上桨,最后舀入两勺香油拌匀,放油的目的是为了将水分紧紧的锁在牛肉里,煮出来的肉牛才会嫩滑多汁。
  调制好的牛肉需要腌制一刻钟。
  趁着牛肉腌制的时候,刘青青指挥,厨娘操作。
  首先将锅烧热,加入鲜花椒炒干再晾凉,倒入石臼中现舂成粉末。
  锅底烧油,加入辣酱炒香,放入盐巴姜片蒜米香叶调味,浇入一勺高汤,等汤汁沸腾后,盛起一半,剩下的放入洗好的黄豆芽,翠嫩的莴笋,雪白的嫩豆腐,煮熟后装盘。
  剩下的半锅汤汁,爆火烧开,放入腌制好的牛肉片,变色就用漏勺捞起来,码放在适才的蔬菜碗里。
  在牛肉堆上撒上蒜末,舂好的花椒面,葱花。
  锅里再次烧热油,加入辣椒面花椒粒炒香,然后一锅浇在牛肉上。
  瞬间麻辣鲜香便充满整个厨房。
  等她将满满一盆水煮牛肉端到桌子上的时候,宝珠儿已经将大伙带到餐桌前坐好。
  每人一碗碧油油的珍珠米饭,便可以开吃了。
  至于两个小孩,刘青青变戏法一样,又端出两个雪白的碟子,上面整齐的码着,一片片煎熟切割好的牛排。
  第145章 怨恶
  牛里脊是牛身上最嫩的肉,除了用来做水煮肉片之外,还可以做菲力牛排。
  刘青青先在牛排上些微涂抹了一点精盐和胡椒粉,锅里放入少许黄油,将牛排下锅煎至变色,然后翻到另外一面,继续煎,直到六面都变色为止。
  煎好的牛排起锅,因为给两个小孩子吃的,刘青青体贴的帮他们切成大小均匀的片,按照原来的形状,错落有致摆好。
  切开后的牛排,外层是微微发焦的咖啡色,里头处在刚好变色的血红色,从外至里,颜色由粉红渐变成深红。
  刘青青没有发现番茄的影子,不过南安府有一种树酸汤果,约摸乒乓球大小,野外遍地都是,一年四季挂在树梢,味道酸中带涩,颜色或黄或粉。
  成熟的酸汤果从树上自然落下,柔软多汁,和番茄大差不离。刘青青干脆叫它树番茄,其他人也跟着这么叫了起来。
  刘青青采了几个树酸汤果,在火上烤熟,其中的涩味因高温而消散,只剩下酸甜。
  她小心的把裂开的皮剥掉,将果肉压在锅里捣碎,加入黑胡椒、迷迭香调味。
  将调好的酱汁浇在牛排上面,在一旁添几缕蝴蝶面,烫好的秋葵横切成镂空的绿五角星,胡萝卜切成丝,码放在一边。最后在叠上一个金黄色的煎蛋。
  雪白的长瓷里,一边是冒着特殊香气的肉块,另一边是五颜六色的蔬菜蝴蝶面,才端上餐桌,立刻受到了温一鸣和温一和的喜爱,两个孩子矜持的道谢,得了杨雪梅的允许,小心的用叉子插肉快吃。
  肉块鲜嫩多汁,柔软细腻,微微的酸甜中带着牛肉特有的香,那是一种异域风情味道。
  两个孩子满意的开吃后,大家伙将视线落在圆桌中间的菜盆上,虽然只有一个菜,但一个菜就是一盆。
  犹如脸盆大的雪白大瓷汤盘里,油汪汪冒着浓烈的呛香,红汤上面点缀几粒清脆的香葱,雪白的芝麻米,不时有翠绿的莴笋,圆溜溜的鹌鹑蛋,细长的豆芽露出半个身子。
  光是颜色就勾得人移不开眼,不停的咽口水。
  刘青青招呼大家入座,谦虚道:“我手艺不如阿姊,大家今天将就着吃些,过些日子阿姊来了,让她给大家重新做!”
  温如初和史居正因经常在外走访。在老乡家,黑面疙瘩也曾吃过。
  南安府不讲究上京那些餐桌上的繁文缛节,客人吃得越多,主人家越开心,和刘青青客气了两句,熟练的撩起袖子,夹了一筷子到碗里,稀里哗啦吃起来。
  杨雪眉首次遇到这种,一家子吃一盆菜的体验,有一点不自在,还有些新奇,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她身后伺候的温嬷嬷忍不住戚眉。
  忒,青华园的小丫头忒不懂事,竟然只做了一盆菜,自家夫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如何吃这种贫民一锅炖的东西?
  她走上前要帮着布菜,杨雪眉摆摆手,示意她一边候着。
  学着温如初的样子,捡起公筷,夹起了一块肉片。
  咖啡色的肉片战巍巍的立在筷子尖,她小心的操控着公筷,将肉片放到自己碗里,才用私筷夹起,试探的放到了嘴里,立刻惊喜的睁大了眼睛。
  弹韧滑润,鲜美多汁,牛肉特有的风味,在麻辣的激发下,散发出最浓烈的香。
  鲜香嫩滑麻辣烫,七种味道在舌尖爆,让她立马红了脸,汗湿了额头,实在——太过瘾了。
  见她左右张望,温嬷嬷贴心的递上手绢,压低声音道:“您吐出来就是。”
  语气里全是对这盆菜的嫌弃和不满。
  杨雪眉接过手绢擦了擦额头分泌的汗珠,激动道:“嬷嬷,这个牛肉,比您做的味道好多了!”
  打算奚落一番水煮肉片的温嬷嬷:“……”
  杨雪眉急切的看着刘青青:“阿青,还有么,能不能让嬷嬷也尝一尝?”温嬷嬷是丈夫的奶嬷嬷,一直陪在他们身边,被她长辈一样敬着。
  温如初心大,没感觉其中的差别,温嬷嬷不禁挑了下眉头。夫人一开始称呼刘青青为青青姑娘,现在变成了阿青,这亲近之意,是个人都能感受得出来。
  刘青青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温嬷嬷:“自然有的!”
  用汤勺添了一碗递给她:“嬷嬷放心吃吧,这个菜要自己动手夹着吃味道才好!”
  温如初从碗中抬起脸,夹了一筷子肉给杨雪眉,笑道:“嬷嬷歇着就是,这里有我们呢!”
  温嬷嬷看着坐在一起的刘青青和温如初,另外一边嘴里塞着肉的温一鸣温一和,四人用同款杏眼看着她,不知怎么的,有一种他们才是一家人的感觉。
  温嬷嬷心头一窒,她一定是老眼昏花,才会有这样错觉。
  她接过碗,福了福便退了下来,在出门的时候,忍不住再次折身看了一眼。
  不是她老眼昏花,四个人真的长了一模一样的杏眼。
  温家的杏眼遗传了老夫人的,和其他人家的杏眼不一样。温家人的杏眼眼角微微翘起,带了自然的弧度,形成漂亮的双眼皮,让人倍感亲切。
  不会有错,这个刘青青是温家的种。
  仿若被晴天霹雳劈中,将她雷得外焦里嫩,变成了雕像。
  这个刘青青,难道是大爷的私生女!
  温嬷嬷看了一眼兀自乐在其中傻吃的杨雪眉,心中一片怜惜,夫人不远万里,陪着大爷远离父母,颠簸吃苦,为大爷操持内务,生儿育女。大爷竟然作出了这样的事,私生女竟然比一鸣还大。
  难怪大爷对这个刘青青另眼相看,自己的亲生女,能不另眼相看么!
  温嬷嬷几乎咬碎一口银牙,恨没看守好大爷,让他被外面的贱蹄子迷了眼。
  她狠狠瞪一眼温如初,不晓得这个昏了头的大爷,将那个贱蹄子藏到了哪里?她脸一阵红一阵白,愁眉不展,端着碗出了门,坐在外面的小板凳上,愁绪万千。
  心不在焉尝了一口碗中的肉片,立马被其中的麻辣鲜香嫩震住了,越发唉声叹气起来,好个大爷,为了让刘青青被夫人接受,竟然弄来了牛肉给她做脸。
  朝廷保护耕牛,世面上几乎买不到。有牛肉打底,这顿饭不算敷衍,相反,算是一等一的席面,在上京也拿得出手。
  刘青青一个小丫头,哪来的能耐弄牛肉吃,肯定是大爷千方百计弄来,为她做脸,讨好将来的主母杨雪眉。
  她紧紧捏着拳头,有她在一日,刘青青休想认祖归宗。
  温嬷嬷发狠似的将碗里的菜吃个一干二净,好似吃的不是菜,而是刘青青身上的肉,虽然心里怨恨,但是不得不承认,这道菜,确实比以往吃过的菜都要味美。
  不提温嬷嬷在外面心思百变,里头几人宾主俱欢。
  除了牛肉,下面还有许多配菜。
  脆黄的豆芽,嫩绿的莴笋,碧绿的生菜,细腻的鹌鹑蛋……
  吃了三碗菜,再添半碗碧油油的珍珠米饭,浇上一点水煮肉片的汤汁,那种混合着各种蔬菜香味的米饭,让杨雪眉一不小心就将米饭吃完了。
  要不是她实在撑不下,还能再吃一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