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青青和郭守云对视一眼,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拒绝。
  刘青青摆摆手道:“师父,薛文豪已经把盐引转卖给我,我们得盯着这事情呢!”薛家最大的靠山倒了,薛文豪干脆将盐引转卖给了青华园,当然,刘青青低于市价支付了盐引的转让费后,还给了他一大笔回扣。
  他们不愿意跟着一起去上京,卢雪樵有那么一点小失望。
  在他心目中,刘青青已经升级为小福星,只要她经手的事情,都会向着希望的方向行走。
  卢雪樵也不勉强,卖了个关子:“也行,你们就在此地!放心,我已经和继任的知府打好招呼,青华园依旧会茁壮发展。”
  刘青青和郭守云送走匆忙离去的卢雪樵一家,迎来了新的知府大人,和他们是老熟人,竟然是温如初。
  南平府辖区十个县,去年年关的时候,常平县交的税赋是最多的,政绩斐然。
  接任常平县的县令,也是老熟人,竟是谢玉华。
  因为有了刘青青,常平县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的政绩薄上写的满满当当,顺利提拔。
  温如初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期待:“阿青姑娘,常平县在你的带领下,百姓吃得饱穿得暖,顿顿能吃大米饭,三天吃一次肉。”
  “现在我是南平府的知府,治下变成了十个县,希望你帮忙出谋划策,让整个南平府的百姓,都过上一样的日子!”
  “你放心,有什么好的想法,尽管提出来,我一定会不予余力的支持落实!”
  领着他们到府衙里一间窗明几净的房间,指着桌上盖着南平府府衙钢印的文书:“以后,这便是你在府衙的的值房。”
  刘青青捧着文书眨眨眼,有些不敢相信。
  这是一份师爷的聘书,上面正楷写着她的大名,鲜红的官印昭示这对她的承认。
  郭守云欢喜的看着他:“阿青,你是整个大赵国,第一个有正式文书,在衙门有正式值房的女官呢!”
  第143章 合伙人与伙伴
  五月底,端午节落下了帷幕,刘青青坐在青华园里归拢账本。
  合计卖出了粽券12万张,回收粽券2万张。
  硝石制冰成本太高,冰粽限量销售,只卖出了一百多张,净利润40两。
  大头是平价的普通粽,售价188文,兑券10万张,回收2万张,净利1万两,回收券利润1000两,光卖粽子,青华园这月便净利11400两银子。
  高端定制的硝石制水果冰淇淋限量销售,平价的小牛奶保证让人吃个够。
  过年冬天的时候,乱石山夜间温度降到零下,刘青青在山上盖了个简易的加工坊,调来大批牛乳,兑上精糖煮沸后,倒入磨具放在室外,一只只冰冻好后收入箱子,用稻草包裹,送入冰窖与大冰块一起储存。
  想到这,刘青青一阵肉疼,精糖好贵,末世随处可见的平价白砂糖,现在竟然要一百文一公斤,府城周边养牛的人家,牛乳全部供应给青华园,还是远远不够,两样综合下来,加上人力,冰冻小牛奶的成本竟然在五文一个,青华园售价六文,相当的良心价了。
  因为小牛奶的引流,青华园这一个月的人流量暴增,带动了其他产品的销量,净利润1万两,总合计2万1千4百两,刘青青正计
  划着拿多少出来给大家发绩效奖金的时候,棉花黑炭跑进来,咬着她的长衫下摆往外拖。
  温如初聘她做了知府的师爷,在府衙里设一间专属的签房,允她隔日去上一天值,她现在两边跑,穿长衫方便些。
  刘青青掰开棉花的大脑袋:“你把我的新衣裳咬花了,快松开!”
  棉花呜嗷了一声,委屈的松开她,绕着她走了一圈。
  两只大狼威风凛凛在前面带路,刘青青尾随在后,来到两只大狼的窝棚里。
  里头还垫着冬日铺进去的貂毛大裘。
  刘青青一拍脑袋,这段日子,忙着育苗种棉花,卖粽子,各种杂事,竟然忘记给棉花黑炭清理窝棚。
  她内疚的冲着棉花黑炭笑笑,走过去拖出掉了许多毛的大裘,这是赵兴冬从山洞里找出来的,被她随手丢给棉花黑炭保暖。
  经过一个冬天,裘衣的毛被棉花黑炭撕扯得光秃秃的,甚至破了个口子。
  刘青青嫌弃的用脚踢了踢:“疑,你们半年没换床单了,真难闻!阿云,你有没有闻到?”
  她转过身,后面空荡荡的,只有棉花黑炭在摇尾巴。她才想起来,郭守云升入玄字班,课业更加繁重,这一个月竟然都没有回来。
  随着夏天的到来,棉花黑炭没事便要去湖里游两圈,身上干干净净的,不用她再帮忙洗澡,竟然忘了帮它们清洗窝棚这回事。
  她揉了揉棉花黑炭的脑袋,心底闪过一丝惆怅,一直在身后那人不见了,有点不习惯呢。
  她闷声不坑折起坏了的大衣,打算拿去扔掉,从破损的口子里掉出一张黄色的纸来。
  刘青青惊讶的捡起来,这张纸手感细腻,颜色发黄。
  难道是传说中的羊皮纸?
  想起赵兴冬对这件大衣念念不忘,原来里头暗藏玄机。
  刘青青打开一看,她的心咚咚咚急速跳了起来:竟然是一张南平府的铁矿铜矿分布图。
  啧,真是捡到宝了。
  正琢磨着怎么发展南平府的经济呢,老天便送来了机会。
  刘青青仔细收好图纸,拍拍棉花黑炭的大脑袋:“乖宝宝,好样的,奖励你们吃牛肉串!”
  这年头,牛可是奢侈品,官方不允许吃耕牛。
  盐引到手后,刘青青重新规划,盐井那里改成了煮盐工坊,刘家的新房往后退了一百米,
  清水沟村轰轰雷雷的动工,盐井已经投入采盐。
  从深深的盐井里采集卤水是个力气活,刘青青和工匠提了滑轮原理,由着工匠们去设计。最后成型的效果挺让刘青青满意,由黄牛绕着大磨盘旋转,带动上面的链条,拉出齿轮,便把深井里的卤水提起来。
  卤水运到特制的平底铁锅中熬煮,加入适量的豆浆,滤出杂质,熬干水分,最后便能得到雪白的盐巴。
  清水沟盐井的盐巴颗粒较大,比起其他地区的盐巴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品质上乘,一上市,便引来许多百姓购买。
  采集卤水需要较大的力气,用的是成熟的大黄牛。
  盐坊里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冒着炊烟,百口铁锅同时开煮,将一锅锅的卤水变成了雪白的精盐,再通过船只,运向四面八方。
  这个过程中,出大力气的全是黄牛,比较费牛,十天半个月便有黄牛累死,没办法,没有电力的时代,从深井中采集卤水是个重力活,累死黄牛,总比累死人好一点。
  死掉的黄牛宰杀后运到青华园,开发出一道道特色的美食,对外售卖。
  一月不见,刘青青有点挂念郭守云,打算弄好后,带一点过去给他尝一尝。
  牛肉选牛肋排上的夹层肉,肥瘦相间那种,刘青青算了算量,棉花黑炭一只三公斤,碰碰瓷瓷一只三公斤,便是十二公斤。
  表妹宝珠儿跟在大春身边管理女舍,表哥刘瑞已经接受了赵峰手里的活计,管着男舍,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管事,合计切了二十公斤。
  刘青青挑出大半牛肉,切成手指厚的薄块,没放佐料,那些是棉花黑炭和碰碰瓷瓷的。
  剩下的牛肉切成一截拇指大小的块,然后打入鸡蛋,姜汁,葱白,少许清水沟出产的精盐调出的盐水,不停的搅拌,直到牛肉将佐料全部吸收进去。
  等牛肉变得饱满,湿润,再加入辣椒粉,少量八角粉,大料粉,淀粉,充分揉捏,让每一块牛肉丁上裹上佐料,腌制半个时辰。
  时辰到了后,用竹签将牛肉一串串串起来,一定要肥瘦相间。
  烤架上燃起木炭,等木炭万千点燃,变得通红无烟的时候,便可以上架烧烤。
  通红的木炭散发出剧烈的热量,灼烧牛肉表面,冒出滋滋的声响,肥肉因为火力变得焦黄,鲜红的瘦肉外皮收缩,变成了咖啡色,刘青青数到十五便翻过来烤另外一面。
  再数到十五秒,最后撒上茴香粉芝麻粒,继续烤五秒,滋滋作响冒着香气的牛肉串便做好了。
  围观的十多人,忍不住吞了吞口水,一人接过一串。
  宝珠儿一边吹,一边咬了一嘴。
  肉串上,肥肉烤得焦透,炸干油脂后一点也不腻,入口即化,瘦肉外面焦熟,锁住里头的水分,让牛肉粒外焦里嫩,鲜嫩多汁,在辣粉茴香粉的激发下,又鲜又美!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少,三口便干完一串的宝珠儿眼巴巴的盯着刘瑞手中的烤串。
  刘瑞拿她没辙,将剩下的半串递给她,自己接手烤制起来。
  刘青青指导了一遍,大家火候掌握得有模有样,她悄悄退后,提起篮子骑着大妞往府学奔去。
  正在学舍里苦读的郭守云从窗户里看见棉花黑炭探头探脑,哑然失笑,不晓得阿青又打发棉花黑炭来送什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