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看着面前的送财公子,刘青青好心情的和他分享粽卷的用法。
“我们青华园计划大规模按9.8折预售粽券,顾客凭借粽券随时可以提货,用不掉的粽券常年有效,或者不想要了,可以到青华园退券。”
薛文豪翻了个白眼:“冰粽因为时效短,预收制确实合理,但是其他普通粽子就没这个必要了罢,又是找画匠制作粽券,还要铺设人手预卖,到时候客人不想要了,还要回收粽券,不是劳民伤财么?”
刘青青见他不懂其中的关窍,提醒道:“粽券可以有效避免我多压货,吃食不像粮食,耐放,我们青华园的吃食都是当天现做的,一来口感好,二来不会吃坏人肚子。
通过预售券,我们可以精准的做出恰好的粽子,不多也不少,而且,回收粽卷的时候,我们是按照面额的7折回收,我们巴不得全部回收,意味着,一张188文的粽券,流出去收回来,我们什么都没有做,便赚了56文。”
刘青青暗搓搓的提醒他:“衙门也要过节,要是衙门大规模的采购粽券,你说,衙门里的那些小官小吏吃不完,会不会来退呢?”
漫不经心靠在椅背上的薛文豪,立马坐直了身子。
刘青青搞不定衙门,但是他能,准确来说,是祖父能。
花朝廷的钱买粽劵作官吏福利,既让遇仙楼赚了钱,又收买了人心,还博得美名,祖父一定会支持的!
第142章 聘书
今年的端午节有点不一样,夏季炎热,雨水充沛,北方原野水草丰茂,金人老老实实退回草原深处放牧,边境难得平安,朝廷上下松了一口气。
在这样的背景下,薛阁老有暇回府,召集七个儿子吃了顿饭,顺便询问最近七个儿子管辖的那一摊子事物。
年近70的薛阁老信奉一把筷子力量大,最大嫡出的儿子年近50,最小的30多,七房人家,下面孙子二十多个,被他安排在薛家大院里,和睦相处,井井有条,各司其职。
老大老二嫡出,带着身边做官,剩余的儿子们打理产业。
闲话之余,平时闷不吭声的庶子老六招呼下人送上点心,亲自捧了一叠呈给他,描金边雪白的小磁盘里躺着一枝翠绿的树枝,冒着丝丝寒气,犹如皑皑雪原冒出了新翠,在这炎炎夏日,感觉身边降下好几度,又有无限的生机。
薛阁老接了过去,入手冰凉,身边的炎热全都消退了。
他捡起碟边精致小勺,舀了一点放到嘴里,入口浓浓的茶香,丝滑冰甜,从舌头开始,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遍了全身。
薛阁老平时注重保养,上了年纪的人,牙口不是太好,这个点心轻轻一抿便化了,深得他心。
见他已经吃了半盏,庶子老六劝道:“父亲,冰点味美甘甜,却寒凉伤脾,还是少用些!”
薛阁老看了一眼面前情深意切的六儿子:“嗯,不错!你不是一只惦记这我的那只夜光杯么,配这个冰点吃,更应景,给你了!”
薛珀扫一眼围在周边露出羡慕嫉妒眼色的众多兄弟,心里得意至极,脸上不显,连忙弯腰躬身道谢:“嗨,儿子日日在上京,哪里会这些。小十八惦记您,知道您苦夏,特意为您做的。”
薛阁老恍然了一下,薛家枝繁叶茂,下面孙子众多,老六口中的小十八,他有点印象,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他看了一眼薛阁老,见他没有露出不满的神色,继续道:“阿豪上山采集了春天头茬的嫩茶叶,上锅蒸一蒸杀青,再做成茶饼,烤干后用石磨磨成粉末,兑上鲜牛乳,饴糖倒入磨具中。”
“他还让人送来了一种石头,名叫硝石,将磨具浸在水中,放入硝石,各种口味造型的冰点便做成了。”
他暗搓搓的为自己儿子某换职位:“父亲,冰点除了能做成甜点,还能做成粽子,趁着端午节,一定能大赚一笔,您看,是不是在上京总店中推广一下?”
他期盼的看着薛阁老,眼里盛满了小星星,希望他点头。
若在总店中推广,作为冰点的创造人薛文豪需要调回来。
从分店店长,升职位总店店长,六房在薛家的地位水涨船高,便可以登上一个台阶。
薛阁老戚了下眉头,凭借这道点心便把小十八升上来,有些过了。他立马拒绝道:“先
让他在南安府推广,做出成绩,再回来不迟。”
薛珀诶了一声,捧出怀里的一沓粽券,继续道:“父亲,阿豪为了更好的售卖粽子,发明了粽券,您看,衙门里要不要订一些给官吏们?”
大半年来,北线的战事,寒冬暴雪救灾,春闱阅卷,大事小事挤在一堆,官员们轮轴转,过年的时候国库吃紧,现在还有一点剩余,是应该借着端午节犒劳犒劳手底下那些官员。
只是不好做得太过,他示意所有儿子道:“尽快把样品、粽子卷做出来,三天后去衙门投标!”
提前得到了消息,薛家名下的遇仙楼肯定都能中标,看着几个儿子急忙去准备,薛阁老欣慰的扶了扶胡须。
既收买了人心,又保全了自己的羽毛,让家里多了一笔收入,薛阁老心情大好,把剩下的半盏抹茶冰点也吃完了。
薛阁老六十八的人,平时保养得意,饮食注意,哪里受得住如此寒凉的冰点,加上连日的劳累,夜间便有些不自在。
他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忍着不适又忙碌了一整天处理政事,晚间回府便开始发起热来。
人参柴胡丹桂不要命的灌下去许多,薛阁老躺在榻上,一日不如一日,半个月后便一命归西。
当家做主的薛阁老一去世,众多兄弟纷纷指责薛珀,痛骂他害死了薛阁老。
薛珀很是委屈,当日人人吃了冰点,他回到屋以后,因大太阳下走出了一身的汗,热的不要不要的,连干了三盏冰点,都好好的。
明明是薛阁老年岁已大老去的,与冰点各何干?他不忿兄弟们平时欺负看不起六房,现在又借口他害死父亲,想霸占六房的家产,恼怒之余,提出分家。
七房人家挤在一个大院子中吵吵闹闹,平时有薛阁老压着,和睦相处,头上的镇山太岁去掉,薛家立马分崩离析,为家产分配吵得昏天暗地、不可开交。
在薛家忙着分家产的时候,放粽子券的政令已经发出去,各级衙门收到批文后,欢欢喜喜开始设标。
其他府不讲,南安府的卢雪樵得了批文,立马把府城里的各大酒楼点心铺子召集而来,简短的交代了一下。
其他酒楼还在懵逼中,通过口头叙述,唾沫横飞讲一下自家粽子的口味优势,排在最后的刘青青慢丝调理的掏出自家的粽子券,在大家眼前晃了晃,粽子模样生动直观、口味齐全、价位合理,对比大家口说无凭,人家已经将想法落实到画面上。
青华园不中标,其他掌柜都觉得不合理。
摘星楼、福满楼两个掌柜对视一眼,他们没准备,颁发政令的是薛阁老,遇仙楼竟然也缺席,这不应该啊。
将疑惑的目光投像刘青青,难道她做了什么手脚,让薛文豪绊住了?
刘青青也正不解呢,衙门统一购买粽券这事,是她怂恿薛文豪做的,没道理他不来赚这笔钱啊。
半个月后,薛阁老的讣告广发整个大赵,刘青青才知道原因。
因为薛阁老去世,张阁老独揽大权,将分散四地的弟子召回中枢,卢雪樵也是一个,从南平知府升任兵部侍郎。
打听清楚前因后果的卢雪樵,看着面前有些局促的刘青青,和握着刘青青手的郭守云,再次感叹,这确实是他的贵人。
谁又能想得到,备受皇上宠信的薛阁老,让他们主战派的远走他乡避其锋芒的薛阁老,竟然因为一杯小小的冰点,便一命呜呼。
当然,冰点是夏日难得的美味,他也吃了十多杯,半点没事。只能说,这是老天的安排。
既然老天安排薛阁老过世,自己的师尊张阁老掌权,那是不是意味着,明年金人犯边的时候,大赵就能个金人痛痛快快打一场,不再做躲在女人身后的孬种。
刘青青侧坐在椅子上,悄悄瞟一眼对面一墙面的书,这是卢雪樵的书房。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书房便是最看重的办公场所,她和郭守云被带进来的时候,小小惊讶了一下,继而便是紧张,不晓得师父有大事什么要交代?
沉默了半响,卢雪樵面色平缓道:“不日我将回京,你们两是跟我一起,还是继续留在南平府?”
对上刘青青不解的目光,他肃穆郑重的将朝廷的局势解释了一遍:“薛阁老原是皇上在东宫时的座师,一直深受陛下信任,因他过世,陛下伤痛不已,不能上朝。朝事压在师尊身上,我们得尽快回去,帮着跑下腿。”
简答的几句话,刘青青听明白其中的意思,精髓便是,主和派薛阁老去世,手底下的徒子徒孙给主战派的张阁老一系让队。
这些神仙打架,他们这些小杂鱼跟着去干吗,当炮灰么?
“我们青华园计划大规模按9.8折预售粽券,顾客凭借粽券随时可以提货,用不掉的粽券常年有效,或者不想要了,可以到青华园退券。”
薛文豪翻了个白眼:“冰粽因为时效短,预收制确实合理,但是其他普通粽子就没这个必要了罢,又是找画匠制作粽券,还要铺设人手预卖,到时候客人不想要了,还要回收粽券,不是劳民伤财么?”
刘青青见他不懂其中的关窍,提醒道:“粽券可以有效避免我多压货,吃食不像粮食,耐放,我们青华园的吃食都是当天现做的,一来口感好,二来不会吃坏人肚子。
通过预售券,我们可以精准的做出恰好的粽子,不多也不少,而且,回收粽卷的时候,我们是按照面额的7折回收,我们巴不得全部回收,意味着,一张188文的粽券,流出去收回来,我们什么都没有做,便赚了56文。”
刘青青暗搓搓的提醒他:“衙门也要过节,要是衙门大规模的采购粽券,你说,衙门里的那些小官小吏吃不完,会不会来退呢?”
漫不经心靠在椅背上的薛文豪,立马坐直了身子。
刘青青搞不定衙门,但是他能,准确来说,是祖父能。
花朝廷的钱买粽劵作官吏福利,既让遇仙楼赚了钱,又收买了人心,还博得美名,祖父一定会支持的!
第142章 聘书
今年的端午节有点不一样,夏季炎热,雨水充沛,北方原野水草丰茂,金人老老实实退回草原深处放牧,边境难得平安,朝廷上下松了一口气。
在这样的背景下,薛阁老有暇回府,召集七个儿子吃了顿饭,顺便询问最近七个儿子管辖的那一摊子事物。
年近70的薛阁老信奉一把筷子力量大,最大嫡出的儿子年近50,最小的30多,七房人家,下面孙子二十多个,被他安排在薛家大院里,和睦相处,井井有条,各司其职。
老大老二嫡出,带着身边做官,剩余的儿子们打理产业。
闲话之余,平时闷不吭声的庶子老六招呼下人送上点心,亲自捧了一叠呈给他,描金边雪白的小磁盘里躺着一枝翠绿的树枝,冒着丝丝寒气,犹如皑皑雪原冒出了新翠,在这炎炎夏日,感觉身边降下好几度,又有无限的生机。
薛阁老接了过去,入手冰凉,身边的炎热全都消退了。
他捡起碟边精致小勺,舀了一点放到嘴里,入口浓浓的茶香,丝滑冰甜,从舌头开始,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遍了全身。
薛阁老平时注重保养,上了年纪的人,牙口不是太好,这个点心轻轻一抿便化了,深得他心。
见他已经吃了半盏,庶子老六劝道:“父亲,冰点味美甘甜,却寒凉伤脾,还是少用些!”
薛阁老看了一眼面前情深意切的六儿子:“嗯,不错!你不是一只惦记这我的那只夜光杯么,配这个冰点吃,更应景,给你了!”
薛珀扫一眼围在周边露出羡慕嫉妒眼色的众多兄弟,心里得意至极,脸上不显,连忙弯腰躬身道谢:“嗨,儿子日日在上京,哪里会这些。小十八惦记您,知道您苦夏,特意为您做的。”
薛阁老恍然了一下,薛家枝繁叶茂,下面孙子众多,老六口中的小十八,他有点印象,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他看了一眼薛阁老,见他没有露出不满的神色,继续道:“阿豪上山采集了春天头茬的嫩茶叶,上锅蒸一蒸杀青,再做成茶饼,烤干后用石磨磨成粉末,兑上鲜牛乳,饴糖倒入磨具中。”
“他还让人送来了一种石头,名叫硝石,将磨具浸在水中,放入硝石,各种口味造型的冰点便做成了。”
他暗搓搓的为自己儿子某换职位:“父亲,冰点除了能做成甜点,还能做成粽子,趁着端午节,一定能大赚一笔,您看,是不是在上京总店中推广一下?”
他期盼的看着薛阁老,眼里盛满了小星星,希望他点头。
若在总店中推广,作为冰点的创造人薛文豪需要调回来。
从分店店长,升职位总店店长,六房在薛家的地位水涨船高,便可以登上一个台阶。
薛阁老戚了下眉头,凭借这道点心便把小十八升上来,有些过了。他立马拒绝道:“先
让他在南安府推广,做出成绩,再回来不迟。”
薛珀诶了一声,捧出怀里的一沓粽券,继续道:“父亲,阿豪为了更好的售卖粽子,发明了粽券,您看,衙门里要不要订一些给官吏们?”
大半年来,北线的战事,寒冬暴雪救灾,春闱阅卷,大事小事挤在一堆,官员们轮轴转,过年的时候国库吃紧,现在还有一点剩余,是应该借着端午节犒劳犒劳手底下那些官员。
只是不好做得太过,他示意所有儿子道:“尽快把样品、粽子卷做出来,三天后去衙门投标!”
提前得到了消息,薛家名下的遇仙楼肯定都能中标,看着几个儿子急忙去准备,薛阁老欣慰的扶了扶胡须。
既收买了人心,又保全了自己的羽毛,让家里多了一笔收入,薛阁老心情大好,把剩下的半盏抹茶冰点也吃完了。
薛阁老六十八的人,平时保养得意,饮食注意,哪里受得住如此寒凉的冰点,加上连日的劳累,夜间便有些不自在。
他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忍着不适又忙碌了一整天处理政事,晚间回府便开始发起热来。
人参柴胡丹桂不要命的灌下去许多,薛阁老躺在榻上,一日不如一日,半个月后便一命归西。
当家做主的薛阁老一去世,众多兄弟纷纷指责薛珀,痛骂他害死了薛阁老。
薛珀很是委屈,当日人人吃了冰点,他回到屋以后,因大太阳下走出了一身的汗,热的不要不要的,连干了三盏冰点,都好好的。
明明是薛阁老年岁已大老去的,与冰点各何干?他不忿兄弟们平时欺负看不起六房,现在又借口他害死父亲,想霸占六房的家产,恼怒之余,提出分家。
七房人家挤在一个大院子中吵吵闹闹,平时有薛阁老压着,和睦相处,头上的镇山太岁去掉,薛家立马分崩离析,为家产分配吵得昏天暗地、不可开交。
在薛家忙着分家产的时候,放粽子券的政令已经发出去,各级衙门收到批文后,欢欢喜喜开始设标。
其他府不讲,南安府的卢雪樵得了批文,立马把府城里的各大酒楼点心铺子召集而来,简短的交代了一下。
其他酒楼还在懵逼中,通过口头叙述,唾沫横飞讲一下自家粽子的口味优势,排在最后的刘青青慢丝调理的掏出自家的粽子券,在大家眼前晃了晃,粽子模样生动直观、口味齐全、价位合理,对比大家口说无凭,人家已经将想法落实到画面上。
青华园不中标,其他掌柜都觉得不合理。
摘星楼、福满楼两个掌柜对视一眼,他们没准备,颁发政令的是薛阁老,遇仙楼竟然也缺席,这不应该啊。
将疑惑的目光投像刘青青,难道她做了什么手脚,让薛文豪绊住了?
刘青青也正不解呢,衙门统一购买粽券这事,是她怂恿薛文豪做的,没道理他不来赚这笔钱啊。
半个月后,薛阁老的讣告广发整个大赵,刘青青才知道原因。
因为薛阁老去世,张阁老独揽大权,将分散四地的弟子召回中枢,卢雪樵也是一个,从南平知府升任兵部侍郎。
打听清楚前因后果的卢雪樵,看着面前有些局促的刘青青,和握着刘青青手的郭守云,再次感叹,这确实是他的贵人。
谁又能想得到,备受皇上宠信的薛阁老,让他们主战派的远走他乡避其锋芒的薛阁老,竟然因为一杯小小的冰点,便一命呜呼。
当然,冰点是夏日难得的美味,他也吃了十多杯,半点没事。只能说,这是老天的安排。
既然老天安排薛阁老过世,自己的师尊张阁老掌权,那是不是意味着,明年金人犯边的时候,大赵就能个金人痛痛快快打一场,不再做躲在女人身后的孬种。
刘青青侧坐在椅子上,悄悄瞟一眼对面一墙面的书,这是卢雪樵的书房。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书房便是最看重的办公场所,她和郭守云被带进来的时候,小小惊讶了一下,继而便是紧张,不晓得师父有大事什么要交代?
沉默了半响,卢雪樵面色平缓道:“不日我将回京,你们两是跟我一起,还是继续留在南平府?”
对上刘青青不解的目光,他肃穆郑重的将朝廷的局势解释了一遍:“薛阁老原是皇上在东宫时的座师,一直深受陛下信任,因他过世,陛下伤痛不已,不能上朝。朝事压在师尊身上,我们得尽快回去,帮着跑下腿。”
简答的几句话,刘青青听明白其中的意思,精髓便是,主和派薛阁老去世,手底下的徒子徒孙给主战派的张阁老一系让队。
这些神仙打架,他们这些小杂鱼跟着去干吗,当炮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