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陆青青急不可耐将被子里的芦花芯扯出来丢掉,换上新鲜出炉的棉花芯。
垫在下面的稻草扔到粪坑里,铺上软软的棉垫子,枕头芯里换成了棉芯,上去滚了一圈,又软又柔还暖和。再也不会被床铺棱得背脊疼,她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她恋恋不舍的爬下床。
热切的看着郭守云:“你试试看?”
郭守云在她的注视下,钻到她被窝里,柔软的触感贴在身边,像陷在云朵中一样,带了微微的余温,鼻尖还有她的味道,奶香奶香的。
嗯,即将分离两地,但盖着她亲手缝制的被子,他感觉不孤独了呢。
从县城采购回来的苏氏等人抱着棉被不撒手,她带着眼镜,飞针走线,不一会就做了出一套花开富贵牡丹印花的三件套,装好被芯,笑盈盈道:“阿云,这套铺盖给你带到府城去用,好看吧,你阿姊说是现在城里最流行的花色。”
然后兴致勃勃在他身上比划两下,拿起剪刀去裁剩下的布料:“我给你做两件棉背心,这个穿着身上暖和,过几日变天也不怕冷!”
郭守云看着被子上大片大片的粉红色牡丹花,心里哆嗦了一下,分离的惆怅被吓得飞到了爪哇国,他抓着布料不撒手:“阿娘,我不用背心,真的,我身体好着呢,一点都不会冷。”
他实在想象不出来,青色的长衫里头套着牡丹花的背心,是个什么样的画风。
苏氏拍开他的手:“做了放着,有备无患。”
这些年她眼睛看不清,想做点精细的针线活都有心无力,现在有了眼镜,手里不缺好布料,仓库里晒干的棉花随便用,diy的心哪里还忍得住,把想得到的都做了个遍。
棉被,棉垫子,棉背心,棉衣棉裤棉大衣,在翠翠的要求下,以棉花黑炭作模特,做了一对缩小版的棉花小狼狗,让他带着去府城念书。
在郭守云的强烈要求下,刘有山和他的棉衣一律用蓝青色的布料,苏氏很是嫌弃:“牡丹花的布料漂亮又惹眼,城里那些小少爷都这么打扮!”
在苏氏忙着给郭守云准备衣裳铺盖的时候,刘青青也没闲着。
卢雪樵不愿意要他们的银钱,说了只要吃的,她琢磨着弄点特产,送一些给师傅后,阿云自己也能吃。
猪圈里的黑毛猪膘肥体壮,请来杀猪匠,放干血后,开水烫毛刮洗干净。
猪头猪尾在明火上烧干净黑毛,放在热水中擦洗干净,从中间破开后加入卤料卤煮。
刘青青选用了上好的里脊肉剁细成肉绒,加入胡椒粉花椒粉,白酒纯酿,盐巴,少量白砂糖搅拌均匀,在烤盘中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一层,放在烤炉中烤制半熟,刷一层蜂蜜后撒上芝麻,翻面后继续烤直到成熟取出。
取出烤盘自然冷却,再把肉脯切成同样大小的块状,原是做给郭守云作宵夜的,结果翠翠最爱吃,家里不缺肉,刘青青将里脊肉全部烤完,整整烤了十五公斤,留了五公斤给翠翠,剩下的装了两坛子密封,给郭守云带去府城。
还有腊肠。
刘青青做了三种腊肠,分别是豆腐血腊肠,风干腊肠,和烟熏腊肠。
南安府气候早晚风大寒冷,日间太阳晒。十天半个月就自然风干,但因为急着给阿云带走,因而刘青青还用了烟熏快速烘干法。
五花肉剁细后,加入少量的盐巴花椒粉草果粉,撒一点白砂糖提鲜。拌匀后用漏斗塞在洗干净的肠衣中,风干腊肠挂在廊下,约摸半个月风干后,就可收起长期保存。
剩下的腊肠挂在架子上,下面架起没有完全干透的松木柴,点燃后产生大量的浓烟,不停的熏制腊肠,直到干燥。
猪血豆腐肠比较麻烦,新鲜的猪血过滤掉其中的血块,放入捣烂的豆腐,加入佐料,炒香的花椒粉草果姜末,炸香的肥肉末,搅散的鸡蛋和盐巴,最后放入适量的温水拌匀,洗干净的猪大肠一端扎紧,另一端灌入猪血豆腐,九分满的时候扎紧另外一头。
锅里文火热水,轻轻把血肠放进去,小火煮半熟后用牙签扎几个小洞放气,等肠衣里的血完全凝固,灭火闷一会,取出放在凉水中过凉,最后挂在廊下风干。
除了肉脯和卤猪头、猪尾,这些是可以现吃的,剩余的必须腌制。
刘青青把猪身上每一块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猪蹄做成弥渡卷蹄,猪肚做肚包肉,猪腿制成火腿,排骨腌制成腊排骨,猪皮做成雪脆,肉块做成油肘肉。
晚饭很简单,雪白的猪皮雪脆,蒜苗小炒肉、猪杂汤。
每人一锅小砂锅饭,下面是颗粒分明的米粒,上面铺了一层烟熏腊肠片,青绿的黄豆米,橙红的胡萝卜粒。
米饭晶莹剔透,沾染了烟熏腊肠的烟熏味,有一股奇异的松木香,猪皮一点也不油腻,咬一口发出嘎吱的蹦脆响,又香又酥,还有小炒肉,深绿的蒜苗里躲着黄色的姜丝和切得肥肥的前腿肉,又香又鲜,完全没有腥味。
最后喝一碗猪杂汤,乳白色的汤汁中,躲着褐色的血块,乳白的肥肠,翠绿的芫荽,喝一口下去,又鲜又烫,浑身发汗,一声的疲惫随着汗液挥发,刘鑫表示,他还可以再弹二十床棉花。
次日一早,郭守云驾着马车,车厢里满满一车家里为他准备的行礼,大到铺盖蚊帐,小到零食肉脯,还有送给卢雪樵的特产,刘青青列了清单,一项一项对照着备齐的。
他闷闷不乐正要说我舍不得你们,翠翠麻利从从他腰间的小荷包里,掏出一块肉脯塞到自己嘴里,转着骨碌碌的大眼睛:“阿云哥哥,你的肉脯好像比我的好吃诶。”
棉花黑炭也眼巴巴的盯着他,腰间的荷包,流口水。
郭守云连忙捂住荷包:“你们赶快回去,家里一摊子事情呢,我走了!”
急巴巴架着马车出发,再呆一会儿,他包袱里的肉脯都要被翠翠棉花黑炭偷吃完。
等路上看不见他们的身影,苏氏有些惆怅:“哎,也不知道他能不能习惯!”
刘青青扶着她:“阿娘走吧,家里还有好多事情呢。过几日秋收完,我们一起去看他。”
棉花全部收回家,稻田里的稻谷等着收割,万一下雨发霉,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刘青青今日要把从铁匠铺子木匠铺子订做的零件,拼凑出打谷机、吹风机和碾米机,这两样简单的机械能为接下来的秋收省下无数的力气。
第89章 试验
往年清水沟村子秋收水稻,是最
累人的时候。
选一天万里无云天气明媚的日子,请上村子里的十个壮汉,好吃好喝伺候着,妇人们在稻田里将稻谷齐根割断,男人们将稻谷连枝带叶一起捆绑好后,挑到路边,搬上驴车拉回家。
放在院子里暴晒半干,抱着稻谷用力在石板上摔打,直到把一粒粒稻谷敲下来,一日下来,最有力的汉子也得累得像瘫软泥。
今年大家出门,发现刘青青家稻田里有十五个女工,只有五个男工,大家都在嘀咕,莫不是他家男工寻得晚,所以没订到?
计划着等收了自家的稻谷,去她家帮忙,毕竟这一年来靠着她家赚了不少钱。
令人奇怪的是,她家还搬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玩意到稻田里。
只见十五个妇人割着稻谷,五个男人,每人抱起一把稻谷,将稻穗伸进盒子口中,脚下用力踩动踏板,盒子里订满钉子的圆柱形滚筒便哗啦啦转起来,将谷粒一个个刮下来,掉落到后面的仓里。只要几下,他们把手中脱干净谷粒的稻草往旁边一扔,抱起下一捆来。
胖婶询问捆着稻草的刘青青:“这些草不要了么?”多浪费呀,可以带回家喂猪。
刘青青笑道:“要啊,一捆一捆扎好立在田地里,等晒干后再来拉,轻巧多了!”
不大一会,他们就收割完一亩田,照这样下去,一日收割二十亩毫无压力。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用了他们家的这个盒子,秋收将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有心思活泛的,已经转开了,挤到前面拉着刘青青手:“阿青,把你家这个盒子借我们用一天呗!”
刘青青扒拉着手指头笑道:“胖婶,这个不叫盒子,叫打谷机,我去府城花大价钱打造的,不是不借你,里头用了许多精铁,精密的凑在一起,一不小心弄坏了得请府城的工匠来修。这样,满仓叔已经学会简单维修打谷机,不如聘请他们打谷队帮你们家收割稻谷。”
“多少钱一亩啊?”
“五十文收割一亩。”
“这么贵啊?”
“婶子,钱不是这么算的,你想哇,他们一天就能帮你家把稻谷收完,若换了你们自己来,是不是得五六天,多出的五天,买肉买菜也不止这点钱,而且这天气也不知道哪天就下雨,把谷子尽快弄回去晒干存放,心里才踏实不是?”
去年自己男人,因为秋收挑稻子的时候扭了腰,整整吃了一个月的药。胖婶止不住的心疼,这把年纪,不稀罕男人,主要是肉疼买药钱。
垫在下面的稻草扔到粪坑里,铺上软软的棉垫子,枕头芯里换成了棉芯,上去滚了一圈,又软又柔还暖和。再也不会被床铺棱得背脊疼,她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她恋恋不舍的爬下床。
热切的看着郭守云:“你试试看?”
郭守云在她的注视下,钻到她被窝里,柔软的触感贴在身边,像陷在云朵中一样,带了微微的余温,鼻尖还有她的味道,奶香奶香的。
嗯,即将分离两地,但盖着她亲手缝制的被子,他感觉不孤独了呢。
从县城采购回来的苏氏等人抱着棉被不撒手,她带着眼镜,飞针走线,不一会就做了出一套花开富贵牡丹印花的三件套,装好被芯,笑盈盈道:“阿云,这套铺盖给你带到府城去用,好看吧,你阿姊说是现在城里最流行的花色。”
然后兴致勃勃在他身上比划两下,拿起剪刀去裁剩下的布料:“我给你做两件棉背心,这个穿着身上暖和,过几日变天也不怕冷!”
郭守云看着被子上大片大片的粉红色牡丹花,心里哆嗦了一下,分离的惆怅被吓得飞到了爪哇国,他抓着布料不撒手:“阿娘,我不用背心,真的,我身体好着呢,一点都不会冷。”
他实在想象不出来,青色的长衫里头套着牡丹花的背心,是个什么样的画风。
苏氏拍开他的手:“做了放着,有备无患。”
这些年她眼睛看不清,想做点精细的针线活都有心无力,现在有了眼镜,手里不缺好布料,仓库里晒干的棉花随便用,diy的心哪里还忍得住,把想得到的都做了个遍。
棉被,棉垫子,棉背心,棉衣棉裤棉大衣,在翠翠的要求下,以棉花黑炭作模特,做了一对缩小版的棉花小狼狗,让他带着去府城念书。
在郭守云的强烈要求下,刘有山和他的棉衣一律用蓝青色的布料,苏氏很是嫌弃:“牡丹花的布料漂亮又惹眼,城里那些小少爷都这么打扮!”
在苏氏忙着给郭守云准备衣裳铺盖的时候,刘青青也没闲着。
卢雪樵不愿意要他们的银钱,说了只要吃的,她琢磨着弄点特产,送一些给师傅后,阿云自己也能吃。
猪圈里的黑毛猪膘肥体壮,请来杀猪匠,放干血后,开水烫毛刮洗干净。
猪头猪尾在明火上烧干净黑毛,放在热水中擦洗干净,从中间破开后加入卤料卤煮。
刘青青选用了上好的里脊肉剁细成肉绒,加入胡椒粉花椒粉,白酒纯酿,盐巴,少量白砂糖搅拌均匀,在烤盘中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一层,放在烤炉中烤制半熟,刷一层蜂蜜后撒上芝麻,翻面后继续烤直到成熟取出。
取出烤盘自然冷却,再把肉脯切成同样大小的块状,原是做给郭守云作宵夜的,结果翠翠最爱吃,家里不缺肉,刘青青将里脊肉全部烤完,整整烤了十五公斤,留了五公斤给翠翠,剩下的装了两坛子密封,给郭守云带去府城。
还有腊肠。
刘青青做了三种腊肠,分别是豆腐血腊肠,风干腊肠,和烟熏腊肠。
南安府气候早晚风大寒冷,日间太阳晒。十天半个月就自然风干,但因为急着给阿云带走,因而刘青青还用了烟熏快速烘干法。
五花肉剁细后,加入少量的盐巴花椒粉草果粉,撒一点白砂糖提鲜。拌匀后用漏斗塞在洗干净的肠衣中,风干腊肠挂在廊下,约摸半个月风干后,就可收起长期保存。
剩下的腊肠挂在架子上,下面架起没有完全干透的松木柴,点燃后产生大量的浓烟,不停的熏制腊肠,直到干燥。
猪血豆腐肠比较麻烦,新鲜的猪血过滤掉其中的血块,放入捣烂的豆腐,加入佐料,炒香的花椒粉草果姜末,炸香的肥肉末,搅散的鸡蛋和盐巴,最后放入适量的温水拌匀,洗干净的猪大肠一端扎紧,另一端灌入猪血豆腐,九分满的时候扎紧另外一头。
锅里文火热水,轻轻把血肠放进去,小火煮半熟后用牙签扎几个小洞放气,等肠衣里的血完全凝固,灭火闷一会,取出放在凉水中过凉,最后挂在廊下风干。
除了肉脯和卤猪头、猪尾,这些是可以现吃的,剩余的必须腌制。
刘青青把猪身上每一块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猪蹄做成弥渡卷蹄,猪肚做肚包肉,猪腿制成火腿,排骨腌制成腊排骨,猪皮做成雪脆,肉块做成油肘肉。
晚饭很简单,雪白的猪皮雪脆,蒜苗小炒肉、猪杂汤。
每人一锅小砂锅饭,下面是颗粒分明的米粒,上面铺了一层烟熏腊肠片,青绿的黄豆米,橙红的胡萝卜粒。
米饭晶莹剔透,沾染了烟熏腊肠的烟熏味,有一股奇异的松木香,猪皮一点也不油腻,咬一口发出嘎吱的蹦脆响,又香又酥,还有小炒肉,深绿的蒜苗里躲着黄色的姜丝和切得肥肥的前腿肉,又香又鲜,完全没有腥味。
最后喝一碗猪杂汤,乳白色的汤汁中,躲着褐色的血块,乳白的肥肠,翠绿的芫荽,喝一口下去,又鲜又烫,浑身发汗,一声的疲惫随着汗液挥发,刘鑫表示,他还可以再弹二十床棉花。
次日一早,郭守云驾着马车,车厢里满满一车家里为他准备的行礼,大到铺盖蚊帐,小到零食肉脯,还有送给卢雪樵的特产,刘青青列了清单,一项一项对照着备齐的。
他闷闷不乐正要说我舍不得你们,翠翠麻利从从他腰间的小荷包里,掏出一块肉脯塞到自己嘴里,转着骨碌碌的大眼睛:“阿云哥哥,你的肉脯好像比我的好吃诶。”
棉花黑炭也眼巴巴的盯着他,腰间的荷包,流口水。
郭守云连忙捂住荷包:“你们赶快回去,家里一摊子事情呢,我走了!”
急巴巴架着马车出发,再呆一会儿,他包袱里的肉脯都要被翠翠棉花黑炭偷吃完。
等路上看不见他们的身影,苏氏有些惆怅:“哎,也不知道他能不能习惯!”
刘青青扶着她:“阿娘走吧,家里还有好多事情呢。过几日秋收完,我们一起去看他。”
棉花全部收回家,稻田里的稻谷等着收割,万一下雨发霉,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刘青青今日要把从铁匠铺子木匠铺子订做的零件,拼凑出打谷机、吹风机和碾米机,这两样简单的机械能为接下来的秋收省下无数的力气。
第89章 试验
往年清水沟村子秋收水稻,是最
累人的时候。
选一天万里无云天气明媚的日子,请上村子里的十个壮汉,好吃好喝伺候着,妇人们在稻田里将稻谷齐根割断,男人们将稻谷连枝带叶一起捆绑好后,挑到路边,搬上驴车拉回家。
放在院子里暴晒半干,抱着稻谷用力在石板上摔打,直到把一粒粒稻谷敲下来,一日下来,最有力的汉子也得累得像瘫软泥。
今年大家出门,发现刘青青家稻田里有十五个女工,只有五个男工,大家都在嘀咕,莫不是他家男工寻得晚,所以没订到?
计划着等收了自家的稻谷,去她家帮忙,毕竟这一年来靠着她家赚了不少钱。
令人奇怪的是,她家还搬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玩意到稻田里。
只见十五个妇人割着稻谷,五个男人,每人抱起一把稻谷,将稻穗伸进盒子口中,脚下用力踩动踏板,盒子里订满钉子的圆柱形滚筒便哗啦啦转起来,将谷粒一个个刮下来,掉落到后面的仓里。只要几下,他们把手中脱干净谷粒的稻草往旁边一扔,抱起下一捆来。
胖婶询问捆着稻草的刘青青:“这些草不要了么?”多浪费呀,可以带回家喂猪。
刘青青笑道:“要啊,一捆一捆扎好立在田地里,等晒干后再来拉,轻巧多了!”
不大一会,他们就收割完一亩田,照这样下去,一日收割二十亩毫无压力。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用了他们家的这个盒子,秋收将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有心思活泛的,已经转开了,挤到前面拉着刘青青手:“阿青,把你家这个盒子借我们用一天呗!”
刘青青扒拉着手指头笑道:“胖婶,这个不叫盒子,叫打谷机,我去府城花大价钱打造的,不是不借你,里头用了许多精铁,精密的凑在一起,一不小心弄坏了得请府城的工匠来修。这样,满仓叔已经学会简单维修打谷机,不如聘请他们打谷队帮你们家收割稻谷。”
“多少钱一亩啊?”
“五十文收割一亩。”
“这么贵啊?”
“婶子,钱不是这么算的,你想哇,他们一天就能帮你家把稻谷收完,若换了你们自己来,是不是得五六天,多出的五天,买肉买菜也不止这点钱,而且这天气也不知道哪天就下雨,把谷子尽快弄回去晒干存放,心里才踏实不是?”
去年自己男人,因为秋收挑稻子的时候扭了腰,整整吃了一个月的药。胖婶止不住的心疼,这把年纪,不稀罕男人,主要是肉疼买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