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座小院离县衙两条街,进门大约三个乒乓球桌子大的青石板院子,上面两间土墙青瓦正房,墙下搭盖了一个小厨房。
  赵垚兴致勃勃介绍:“这院子20两,我下值回来只要一柱香的功夫,诺,这里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阿娘你住外间,我住里间……”
  刘青青瞄着江氏下撇的嘴角,拉拉赵垚的衣摆:“垚叔,这院子没有种菜的地方!还没有水井。”
  赵垚皱眉:“要种菜做甚,出门几步路就可以买菜!水井也是,巷子外就有一眼。”
  江氏气了个倒仰,什么叫出门几步路就可以买菜,自己种吃着不香么?难怪儿子攒不下银钱,还是太年轻!
  她沉下脸转身出门:“这房子不行,买下我也不来,你一个人住这里!”
  赵垚也很委屈:“娘,你不要置气,这房子挺好的,价格适中。您要有水井带后院的,儿子兜里钱不够啊!”
  江氏:“银子不够就不买,走,回村!”
  中人急了,哪甘心到嘴的鸭子飞走,急忙劝说:“老大姐,我手里有你们说的有后院有水井的房,还带个小门面,可以出租哦!房主急着脱手,价钱特别划算。走走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中人锁了门,连拉带着哄领着他们转了两个弯,进了一条巷子。
  巷子两边大大小小的铺面,大多是卖各种吃食。
  不一会带着他们走到街尾的一个小小的门面前,掏出钥匙打开。这个门面确实小,仅有一张乒乓球桌那么大。有道小门通着后面,里头一个小院子,另有一道院门,水井厨房一应俱全,青石板地面收拾得清清爽爽。也是两间上房,难得的是,正房后面还有一块小空地,里头稀稀疏疏长了些葱蒜。
  中人热情的推销:“老大姐买下这房子,喜欢热闹就开门自己做点小生意。喜欢安静,小门一关,过自己的日子,铺面出租出去,坐在家里收钱就行!”
  中人不愧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一下子说中了江氏的心声。儿子叫她闲在屋里,她哪里坐得住。面上有些意动。
  赵垚打眼扫过外面的集市,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很是热闹:“这房子不便宜罢!”
  中人呵呵一笑:“不贵,不贵,才36两!房主原本是卖豆腐的,儿子在府城成家有了娃,急赶着去府城带孩子。”
  他热络道:“若今日能成交,我保证能再讲下一两银子。”
  江氏吸了口冷气:“35两银子,也太贵了!我们只有20两。”她恋恋不舍看着小院,她都计划好了,买下来开个杂货铺子,免得儿子每次沐休奔波。
  赵垚瞧出母亲动心,捏着拳头咬牙道:“你和他们家说,34两我就买!”
  江氏拉住他:“阿垚,你疯了,我们哪来那么多银子!”
  赵垚掷地有声:“榕树村的老屋、六亩地全卖掉,总能凑够!”他赧然对着刘家姐妹道:“可不可以,先借我十四两银子周转一下!”
  他知道这是一大笔银子,说完有些惭愧,连忙解释:“算了,我和卖家商量商量,让他等几天,我卖了家里的田地,就来买房!”
  他知道姐妹两是刘青青做主,但习惯性的把脸对着年岁较长的刘慧兰。
  刘青青想了想,赵垚和他们家很熟,若他们家能在县城落脚,对他家没有坏处,爽快点点头。
  赵垚惊喜不已,从刘青青手里拿过14两银,催促中人寻卖家过户。
  衙门里的事赵垚熟,姐妹两没跟着,顺着街道逛进家布料铺子。
  刘青青是个舍得吃穿的,两匹细棉布被她裁了,让苏氏一人做了一套里衣。可是外衣全是破烂的夹袄,该买一些布料做夏装。
  小二是个眼尖的,发现两位客人外衫老旧破损,领口处漏出的里衣却是去年上好的细棉布,连忙殷勤的介绍。
  刘青青木着脸听他滔滔不绝:“今日才到的细棉布,新款打折,原价5两,现价三两,这匹嫩粉色很是匹配两位娘子,是不是来一匹?
  哦,不要细棉布,那看看粗布,纯正的蓝色,结实耐脏,原价三两,现在只要一两哦,一匹布够做两身成人的衣裳!
  还有碎花的粗棉布,粉色,蓝色,青色,小姑娘做外衫,既活拨又耐脏……”
  在小二的口若悬河中,刘青青买了一匹蓝底黄花粗布,一匹红底兰花粗布,一匹纯蓝色粗布,一下子去了三两银。
  刘青青抱怨:“不就是棉布么,为啥这么贵!”
  这是小二的本行啊,他有心卖弄:“嗨,我们这里没有棉花,都是从西域那边运来的,能不贵么!”
  刘青青眼睛一转:“你晓得哪里有棉花种子卖么?”
  小二来劲儿:“你算是问对了人,我们东家想办法弄了一批种子回来,去年种了一半,可惜不会伺候,死了大半,最后又遭遇虫害,算是颗粒无收,剩下的一半丢在库房里,你若要,贱价卖你”
  说完,他匆忙从库房拖出只鼓鼓囊囊的麻袋:“喏,只要10两银子哦!”
  刘慧兰倒吸一口冷气,10两,还只要!
  第22章 租地
  小二解释:“账不是这么算的,我们东家去西域的时候,到那里种棉花的农户家里实地看过,这些种子若都发了芽,至少够种二十亩地,一亩地伺候好能产2百公斤棉花,就是4千公斤棉花,起码能纺织1000匹粗棉布,那就是1千两!”
  刘慧兰眼神都变了,天啦噜,这包小小的种子竟然这样暴利,翻了一百倍。
  刘青青讥笑:“合着每一粒种子都能凭空长棉花,直接变成布料!不要土地,不要劳作,不用纺织,那么劳烦作甚,你直接变出银子来就行。”
  小儿呵呵一笑:“也就这么一说。左右种棉花比水稻小麦赚钱,你们要不要试一试!这样吧,我和东家再说说,这一袋子棉种,卖你们九两八,如何?”
  刘青青无奈道:“买完布料,我手里只有三两银!
  要不,你先把种子卖我们,下个月我就把银钱送来?”
  小儿嗤笑:“小妹子,说笑话呢,人海茫茫,我去哪里找你!”他麻利的帮她们包好布料:“这样,你再回去凑凑,我尽量给你留着!”
  接着他状若无意道:“尽快哦,棉花种子就是这段日子育种,过了节令要等到明年!”
  刘青青很惆怅,她是真的想种棉花,赚多少钱不管,争取这个冬天都盖上棉花被。家里现在盖的被子里头絮的是芦苇花,不吸汗还重,随便睡两天就要重新翻出来絮芦花。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刘青青拉着小二不放手:“可以分期付款么?”
  小二疑惑不解:“什么叫分期?”
  刘青青解释了一遍,小二眼前一亮,叫她们等着,一溜烟跑了,不一会气喘吁吁的回来:“东家说了,你们押个房契什么的,这包种子你们可以先领回去,十天内补齐银子来,领回房契。”
  谁逛个街随
  身带着房契啊。
  正在扯皮,赵垚母子来寻她们,说要请她们吃饭以表感谢。
  听说此事,赵垚皱眉:“我在衙门上值,能不能帮他们担保?保证十日日送来,若到时候不来,你只管来衙门找我!”
  江氏也道:“我们身上的银子都买房子了,诺,就是街尾的小宅。”
  小二为难不肯答应:“我也是这里的伙计,做不了主。”
  正说着,后院转出一个带着瓜皮帽富态中年男人,他看了一眼赵垚,热络道:“这不是赵巡捕呢,既然你开了口,小老儿同意就是,你们写张欠条给我,先把种子先带回去育苗!不过有个条件,收获的棉花,优先卖给我。”
  他苦笑着对着赵垚拱手:“赵巡捕,我丑话先说在前头,这包种子是我高价寻摸回来自己种剩余的货,去年我种了好几十亩,发芽的寥寥无几,实在是这边没有会伺候棉花的农人,所以才贱卖,若到时候发芽的少,可不要来寻我的不是。”
  每次他高价从西域进货买棉布,都心疼得直抽抽,他费经心血使劲手段才弄回了种子,可惜,忘记弄人,那边的布料行对他严防死守,再也没有机会。
  去年种了一个庄子将近一百亩,稀稀疏疏发芽,百不足一,庄子上的农户就像对亲儿子一样照顾,可惜这棉花娇贵,又死了一批,最后剩下的长得将近一丈高,他欣喜的等着大丰收,等啊等,等得叶子都掉完了,也没有棉花,只收到一堆棉花树枯枝。
  庄子的农户围在他面前哭诉,白白赔上一年的光阴,却颗粒无收,家里都没粮。
  他能怎么办?免了地租不算,又掏出腰包补贴他们,算是大大出了一次血,在老宅里也没脸。听到有人买种子,他是喜忧参半,万一,万一有人会种呢。
  即便是白送,他也愿意。但又怕买的人不珍惜,故意为难了一番。看到吃公饭的赵垚,顺手推舟要了张欠条。
  这个老板是个实在人,刘青青笑笑:“放心,即便一颗也不发芽,也不会来找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