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村子里的房子一样,盖了一个小前院,三间正房两间耳房。
  只是去看了后,都暗暗咋舌。
  竹篱笆的院子里,他家竟然铺了石头,下雨再也不会弄一身的泥!
  房顶也是大大小小如鱼鳞一般铺就的石片,不怕风吹雪落!
  屋里地板是整齐的石砖,土墙上抹了一层白泥,摆着老木头床,老家具,竟然还清清爽爽,几明窗亮!
  后面地边栽了一排荆棘,直到河边,整整四亩地的大后院。
  碎石铺的小路直达菜圃!
  好喜欢!
  胖婶眯眼瞧着屋顶上的石片,闪过一丝羡慕,但撇撇嘴:“石头屋顶,雨水是不怕了,夏天的时候,在屋里不得像蒸笼!”
  今日正好是个艳阳天,刘青青笑眯眯道:“胖婶,外面晒,屋里准备了甜水,进屋歇一会呗!”
  胖婶满身的汗,想着里头肯定热得很,懒得进屋,又嘴馋糖水,咬咬牙跟了进去,一屁股把小竹凳坐得咯吱响。
  咦,这屋里清凉得很哪,一点都不热。
  她抬头瞧见屋顶是黄色的横梁,崭新的竹席,四周干净的墙壁,脚下平整的地板,咬咬牙,决定也这么整,家里儿子说亲在即,人家女方来看了房子也欢喜不是。
  等刘青青端来糖水,她拉着她的手套话:“青丫头,你家盖的房顶和地板花了不少银子吧?”
  刘青青扒拉着手指头,一,二,三,四,五……阿爹说了,买地一两,盖房二两,房顶和铺地二两,篱笆一两,花费了,六两!
  胖婶屏声静气,不敢置信,紧紧抓住刘青青:“二两?你说二两,不是二十两?”和青瓦一样的功效,但只要青瓦十分之一的花费!
  是她听错了么?
  她紧张的拉着刘青青:“快带我找你爹去,我要问他,他哪买来的石片?”
  刘青青:“河边挖来的石头,用刀就切成石片了呀!”
  胖婶:“……”
  小孩子懂个球,你以为是切南瓜么!
  她风风火火跟着刘青青来到后院,看着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竟然真的是切石头如切南瓜!
  两个壮汉共同抬着一把大刀,把大石头一片一片切下来!
  她大老远就喊:“山子兄弟,你们切石头的刀,借我使使呗!”这么大一把刀,起码用了五六十斤铁,她知道珍贵,补充道:“租也成!”
  刘有山摸出腰里的小本本,看了一会道:“胖姐,不好意思,已经排到明年六月了,要不,你明年再来!”
  儿子等着说亲,媒人约好下个月就来家里相看,她特别喜欢那个闺女,又勤快又干净。可是家里灰扑扑的,人家看得上么!咬咬牙:“那,你们的切好的石片怎么卖?”
  “二十文一片!”
  “这么贵!石头又不要钱!”
  刘有山坐在凳上,用手挪了挪发酸的腿,耐心解释:“胖姐,这一块石片几乎和十片青瓦一样大,你想想,一片青瓦二十文,十片青瓦是不是二百文,我们这才二十文啊!”
  石头是不要钱,可是兄弟们搬石头,切石头要力气啊,这把大铲刀也是钱哪。
  “那我家要,要多少片来着?”
  刘有山微微一笑:“胖姐,买我们的石片,加一点工钱,我们帮忙翻新屋顶地面哦。”
  他指了指在一边场上的十多个敲打石头,搬运石片的挥汗如雨的壮汉:“诺,这么多兄弟,两天就给你整得好好的,免得你还要耽搁地里的活计!
  按屋顶面积用多少石片,我们收多少的钱,翻新过程中摔坏的我们包换,不多花你一文钱!”
  胖婶:“行,帮我翻新!”
  刘有山在小册子上用黑木炭勾勾画画:“胖姐爽快,你家排在这个月底三十号,我们先收钱,再翻新,你看是不是今日把钱交了,兄弟们月底就过来!”
  第20章 分钱
  刘有山带着刘青青坐镇河边新家,接待来订购石片和打算装修的人家,刘慧兰和苏氏做饭,送水。赵二贵、桩子等人每日早早到刘家报到,吃完饭后分成两拨,一拨在后院削石头上山砍树晒梁,一拨出门帮村里的人家翻新屋顶。
  村里人算了一笔账,三间正房,自家买石板翻新屋顶加铺地板,将近要三两银子,但需要自家上山砍树上梁铺瓦,打磨石块。若雇佣他们来,只要多出一两,一日的功夫就料理得清清爽爽,干净利落。
  比如胖婶家赶时间,等不及,所以请了他们来施工。家里劳力多的,舍不得那么一两银子,买了石板回来,自家换顶,但做出来,总是没有他们做的大方美观。
  也有家里宽裕且劳力充足的,干脆也去城里打了一把铲刀,学着刘家的样子,自己削石片卖。那已经是一月后的事情了。
  四月二十八的傍晚,刘家堂屋里坐满了人:中间八仙桌坐不下,各自寻了个小板凳靠墙坐着,大家边聊天,边瞟着椅子上的刘有山,
  他写写画画半天,舒了口气:“定下的人家,屋顶总算换完了,你们可以歇一歇。”
  说完,他虚弱的咳嗽了一声。
  虽然他没有下苦力,可是每日接待来家里的客人,也很费心神。
  人人脸上闪过一瞬间的迷茫,订单做完了,那他们干什么。
  赵二贵脸上带着愁苦之色:“是呀,青丫头,村尾赵钢,中村刘粮家也打了一把铲子,满河滩的找石头呢,快想个法子.”
  刘青青摊手:“做不成就不做了呗!河滩上都是石头,我们还能挡着不给别人搬么!”清水沟村三四百户人家,舍得请他们出工换石头屋顶的十不足一。
  像赵刚家里宽裕的直接打一把铲刀自己切,还有家里人口多的,寻个大页岩,一人拿一把锄头,慢慢撬,多费些功夫,总能攒些大块完整的,或者小块的也行啊。
  今日的结果她已经预料到了。
  刘青青笑嘻嘻安慰:“二贵叔,你们辛苦了整整一月,也该休息几日,我们算一算这些日子的账目吧!”
  刘有山坐直身子,清清嗓子咳嗽了一声:“这些日子,我们共出门做了三十一家的屋顶,其中十一家铺了地板,合计赚得104两。”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屋里静悄悄的,一脸不敢置信,真的么,104两,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他们合计十个人,每人能分将近10两银!
  往年冒着生命危险打猎,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堪堪能赚6两,才忙里一个月,竟然赚了10两,好激动,好开心!
  只是一想到,以后不能再做了,就有些失落。
  刘青青咳嗽一声:“阿爹,没这么多的,还要刨除开支!”
  刘有山摸摸后脑勺:“这不是让大家高兴高兴,我们也是拥有一百两银的人,不比地主老爷差!”
  屋里哄一声笑起来。
  等大家伙停下,刘青青朗声道:“石头是河滩上寻的,不要钱,除了铲刀,还购置了斧头,绳索,砖刀等用了四两,每日的伙食费,早午晚三顿,吃了三十一天,合计用了十六两,还剩84两。
  当时说好的,我们家出铲刀,算一个分子,我爹虽然没干活,但这门生意是我爹琢磨的,在家招拦生意,算一个分子,阿娘阿姐负责给大家伙做吃的,烧水煮茶,保证后勤,算一个分子,我们家占三个分子,各位叔叔有九人,合计十二人平分84两,每人可以分7两。”
  “每日买菜的账本都在这里,各位叔叔随时可以查看。”
  刘青青笑眯眯把刘有山的小本子放在中央的八仙桌上,上面每日的账目些炭笔写得明明白白。
  众人有些咋舌,一个月吃了十五两,也太能吃了,不过一想到每日的饭菜,就释然了。比如今天,天还没亮大家伙在刘家集中,每人满满一海碗猪骨汤细面,头上是一大勺炒的爆香的焖肉,大家伙按照刘青青的分工,或上山砍树做房梁的,或到河岸上削石头的,或去村里人家换屋顶。
  午时各自回刘家,吃的是猪肘子,烧得软滥的皮,一口吃到嘴里能爆浆,滑嫩的肉,大家伙放开来吃,管够。
  饭后是油桃,不晓得青丫头从哪听来的,说是每日都要吃果子,人才不会生病,
  天黑后吃晚饭,今儿主菜酸菜鱼,都不知道苏氏是怎么的,这酸菜鱼烧得又酸又辣,鱼肉鲜美滑嫩,没有一点腥味!
  因吃了饭休息会,还给大家伙一人配了一小杯酒,这日子别提有多美!
  虽然这个月早出晚归累得厉害,但大家不仅没瘦,反而胖了一些。
  见众人没有异议,刘青青开始分钱
  :每人7两!
  苏氏捧着分到刘家的21两,觉得在做梦。有些想不明白,别人家盖房,欠了一屁股债,他们家盖房,竟然还赚钱!
  铲子还能卖钱呢!
  刘青青做事是周全的,她把斧头砖刀等放在桌上:“各位叔伯,这门生意以后还能做,但不会像这个月这样容易赚钱。除了我们村,镇上别的村也需要翻新屋顶,这门技术简单,吃的是个劳力饭,这些工具以后估计还用得到,我们商量商量,是分了,还是谁家一起揽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