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驿卒翻身下马,高声传递消息:京城形势危急,催请神医速归!
谢玉书心头一紧,不知道裴一雪该赶多快才称得上“速归”二字。
悬着的心还未放下,不一会儿,济世驿站的伙计又气喘吁吁地跑来他跟前,神色慌张地传来急报!
“东家……东家不幸染上疫病,就快不行了!”
染病?谢玉书瞳孔猛地一缩,下意识扭头看向身侧的裴一雪——人明明好端端地在这儿!
又在骗人……好端端的忽地叫人传这样的话,是为诓他回京?
一股无名火瞬间窜起。裴一雪怎能拿这种事开玩笑?若他还被蒙在鼓里,裴一雪该知道这消息会让他有多担心。
“谢大人?”驿站伙计见他神色变幻,试探着唤了一声。
“……我晓得了。”谢玉书压下翻涌的情绪,声音带着一丝诡异的平静。
伙计顿时愣住了:“晓、晓得了?”这反应不太对吧?
旁边的裴一雪也微微一怔:晓得了?
谢玉书沉默了一瞬,盯着伙计追问:“还有别的事?”
“没、没事了。”伙计被看得心虚,下意识瞥向裴一雪。裴一雪眼神飞快地往侧边一扫,示意其立刻离开。
“那……小的便先告退了。”伙计如蒙大赦,转身时竟紧张得同手同脚,走出好几步才调整过来。
心里直打鼓:这不对啊?是自己演得太夸张了?谢大人怎么如此镇定?东家不会怪罪我吧?
“方才听那伙计说……裴公子染病了,情况似是不妙。”裴一雪走上前,语气带着试探,“谢大人……接下来做何打算?”
谢玉书抬眼看了看他,闷声道:“回京。”
裴一雪心口那块压着的大石终于挪开了,欲上扬的嘴角都快压不住。
原来是强作镇定,心底终究是着急的。
“谢大人勿需过多担忧,裴公子吉人自有天相,定不会有事的。”裴一雪安慰说。
谢玉书闻言,定定望着他,嘴皮动了动,一副欲言又止,止又欲言的模样,最后应道:“嗯。”
未时出发,红日西沉。
裴一雪与谢玉书并骑,行在数十人的护送队伍最前面。
“骑马赶路,神医身体可还受得住?”谢玉书侧头问。
“尚可。”裴一雪抓紧缰绳,含笑应道。
马鞭划破长空,一行人浩浩荡荡往京城出发。
纵然马鞭加急,赶回京城也需数日。
裴一雪只期望自己离京前留下的那些东西,再加上已送往各地的药方,多少有些反馈传回京城,能暂时缓解危局。
青州之事,幕后之人明显意在支开他。此刻他急返京城,路上恐怕难逃凶险,只会更耽搁时间。
但事实却与裴一雪想的相悖,他们不仅没有遭到劫杀,一路通顺的都有些诡异。
变故,发生在距京城尚有五六百里时。
前方烟尘滚滚,一队声势浩大的兵马正朝他们疾驰而来!
裴一雪等人立刻勒马停住。一名护卫打马上前查探。
不多时,护卫疾驰而回,高声禀报:“是御林军!”
谢玉书松了口气。裴一雪却心头一紧,急问道:“领头的是谁?”
“似乎是太医院院判焦津大人,还有中郎将戴江!”
裴一雪眉心狠狠一跳。太医院那人他不熟,但戴江……此人与晋王关系匪浅!他不信晋王会如此“好心”派人来接他。
眼看对方人马已近在咫尺,不足百米,此时掉头逃跑已无可能。
裴一雪压下腾的疑虑,决定以静制动。
距离不足十米时,谢玉书紧抓缰绳便要迎上前去。
裴一雪呼吸一窒,伸手欲拦:“阿书!”
谢玉书闻声回头。裴一雪当即改口:“谢大人不妨……”留下人的理由还未出口,前方已传来震耳欲聋的呼喊:
“太医院院判焦津,恭迎神医回京——!”
焦津的声音带着哭腔,连喊数声,几乎声泪俱下。
见此情形,焦津与戴江似乎并非一路?裴一雪将注意力主要投去戴江身上。
只见戴江翻身下马,带头单膝跪地行礼:“御林军中郎将戴江,恭迎神医回京!”其身后数百御林军也随之齐声高呼。
裴一雪一时难以判断眼前形势,眉头紧蹙:“诸位快快请起!老夫何德何能,当不起如此大礼。”
焦津带着浓重的哭腔喊道:“神医!请神医速速与我们回京!陛下与诸位殿下皆不幸染病,其中燕王与秦王殿下已然……已然病逝!其他几位殿下也危在旦夕!朝中大臣更是倒下大半,京城……京城已形同炼狱啊!”
谢玉书急问:“怎会如此严重?!这几日理应有不少对症药方从赤璋等地传回京城才对!”
“京城此番爆发的疫病,其症状与先前传回的药方所述无一吻合!”焦津哽咽着解释,“这病比八省所遭受的疫病凶险十倍不止!原本陛下也……幸赖神医离京前留下的那颗神丸,陛下才能支撑到神医归来的这日啊!”
焦津口中的“神丸”,是裴一雪自请前往青州前,耗费心血、忍痛割取千年人参根须连夜赶制的保命丹药。
若无此药奉上,当初他离京必然不会那么顺利。
不过将京城变成这般,投毒者是疯了不成?裴一雪沉声问:“投毒之人可捉到了?”
戴江猛地抱拳,语气愤慨:“回禀神医!幕后主使晋王,已然被末将与几位忠义大臣联手擒获!此獠丧心病狂,意图以疫病钳制朝臣、掌控朝局,如今也算自食恶果,自己也染上了那疫病,已是命不久矣!”
晋王是主谋,戴江和几位大臣联手抓了他,然后晋王自己还染病快死了?
“晋王既是幕后主使,竟无法解除这疫病之祸?”裴一雪心中疑虑更深,警惕丝毫未减。
天下焉有如此蠢人,投毒害人反把自己也毒倒了?
“起初……是有的。”戴江眼底飞快地掠过一丝心虚,迅速垂下眼帘,“怎料那疫病变化极快,转眼便……脱离了掌控。”
所以,晋王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裴一雪目光扫过眼前黑压压近三百御林军,再看看自己身后仅三十余护卫,追问道:“毒是何人所制?”
“神医有何疑问,可否边走边说?”不等裴一雪听到答案,焦津再次涕泗横流地哀嚎起来,“京城一刻也等不得了呀!”
第65章
面对焦津的催促, 裴一雪未发话,掩在袖摆里的那只手不断摩挲着一只白玉瓶。
见他沉默,戴江赶忙答道:“是与神医同出身青州的蒋义!”
“蒋义……”裴一雪脑中飞速搜索着这个名字的痕迹, 一时竟毫无头绪。
“他曾在青州暗害凌宜总督企图诬陷神医, 被神医揭穿后, 发配边城充做了军医。”戴江解释说。
裴一雪眸光一闪:“竟是他。”半年前与蒋义对簿公堂的记忆瞬间清晰。
当时蒋义被他从鬼门关拉回,因折服于他的医术,对构陷一事懊悔不已,实在不像会做出此等丧心病狂之举的人。
“神医?”思索间,谢玉书的声音响起:“可要即刻出发?”
裴一雪抬眸,对上谢玉书焦灼的眼神,微微颔首:“出发。”
三百人对三十人,人数悬殊, 戴江若真要杀他, 大可当场动手,何必又跪又嚎地耍花样?
而他若要药倒这三百人,也不过举手之劳,不足为惧。
快马加鞭,又疾驰半日。
裴一雪已策马整整一天一夜,纵使中途短暂休憩, 也难抵这长途颠簸之苦。
此刻他大腿内侧与后背生疼,再如此赶路, 别说救皇帝的命,恐怕自己就得先行一步去见阎王。
眼见天色渐暗,裴一雪提议:“前方入驿站,换马车赶路。”
“这……此去京城,策马抄小道, 明日此时便能抵达。”焦津扯着袖摆擦拭额头的汗珠,声音带着几分惶恐,“若换马车走官道,路程怕是要多绕一倍不止。”
“焦院判,我知你心急。但咱们已骑马狂奔了一天一夜,别说神医,就连我这粗人都快散架了。”不待裴一雪开口,他身后的护卫统领抢先道,“若神医未到京城就先垮了身子,这责任你我都担不起!”
焦津连连擦汗:“那…那就先换马车走一段。”
入驿站换上马车,裴一雪坐上软垫的那刻,感觉自己的屁股和身体瞬间活了过来。
稍缓片刻,他撩开衣摆查看大腿根的伤势,白色裤料上已赫然洇出两大片刺目的鲜红。
他本就不喜也不善于骑马,先前从京城赶到青州磨出的擦伤,痂壳尚未完全脱落,此番又从青州急返,可谓雪上加霜。
谢玉书撩开车帘,目光恰好落在他腿侧,面色一变,连忙钻进车厢,单膝跪在他身前查看,言语满是自责:“竟伤得这般厉害!怪我,只顾着赶路……”
谢玉书心头一紧,不知道裴一雪该赶多快才称得上“速归”二字。
悬着的心还未放下,不一会儿,济世驿站的伙计又气喘吁吁地跑来他跟前,神色慌张地传来急报!
“东家……东家不幸染上疫病,就快不行了!”
染病?谢玉书瞳孔猛地一缩,下意识扭头看向身侧的裴一雪——人明明好端端地在这儿!
又在骗人……好端端的忽地叫人传这样的话,是为诓他回京?
一股无名火瞬间窜起。裴一雪怎能拿这种事开玩笑?若他还被蒙在鼓里,裴一雪该知道这消息会让他有多担心。
“谢大人?”驿站伙计见他神色变幻,试探着唤了一声。
“……我晓得了。”谢玉书压下翻涌的情绪,声音带着一丝诡异的平静。
伙计顿时愣住了:“晓、晓得了?”这反应不太对吧?
旁边的裴一雪也微微一怔:晓得了?
谢玉书沉默了一瞬,盯着伙计追问:“还有别的事?”
“没、没事了。”伙计被看得心虚,下意识瞥向裴一雪。裴一雪眼神飞快地往侧边一扫,示意其立刻离开。
“那……小的便先告退了。”伙计如蒙大赦,转身时竟紧张得同手同脚,走出好几步才调整过来。
心里直打鼓:这不对啊?是自己演得太夸张了?谢大人怎么如此镇定?东家不会怪罪我吧?
“方才听那伙计说……裴公子染病了,情况似是不妙。”裴一雪走上前,语气带着试探,“谢大人……接下来做何打算?”
谢玉书抬眼看了看他,闷声道:“回京。”
裴一雪心口那块压着的大石终于挪开了,欲上扬的嘴角都快压不住。
原来是强作镇定,心底终究是着急的。
“谢大人勿需过多担忧,裴公子吉人自有天相,定不会有事的。”裴一雪安慰说。
谢玉书闻言,定定望着他,嘴皮动了动,一副欲言又止,止又欲言的模样,最后应道:“嗯。”
未时出发,红日西沉。
裴一雪与谢玉书并骑,行在数十人的护送队伍最前面。
“骑马赶路,神医身体可还受得住?”谢玉书侧头问。
“尚可。”裴一雪抓紧缰绳,含笑应道。
马鞭划破长空,一行人浩浩荡荡往京城出发。
纵然马鞭加急,赶回京城也需数日。
裴一雪只期望自己离京前留下的那些东西,再加上已送往各地的药方,多少有些反馈传回京城,能暂时缓解危局。
青州之事,幕后之人明显意在支开他。此刻他急返京城,路上恐怕难逃凶险,只会更耽搁时间。
但事实却与裴一雪想的相悖,他们不仅没有遭到劫杀,一路通顺的都有些诡异。
变故,发生在距京城尚有五六百里时。
前方烟尘滚滚,一队声势浩大的兵马正朝他们疾驰而来!
裴一雪等人立刻勒马停住。一名护卫打马上前查探。
不多时,护卫疾驰而回,高声禀报:“是御林军!”
谢玉书松了口气。裴一雪却心头一紧,急问道:“领头的是谁?”
“似乎是太医院院判焦津大人,还有中郎将戴江!”
裴一雪眉心狠狠一跳。太医院那人他不熟,但戴江……此人与晋王关系匪浅!他不信晋王会如此“好心”派人来接他。
眼看对方人马已近在咫尺,不足百米,此时掉头逃跑已无可能。
裴一雪压下腾的疑虑,决定以静制动。
距离不足十米时,谢玉书紧抓缰绳便要迎上前去。
裴一雪呼吸一窒,伸手欲拦:“阿书!”
谢玉书闻声回头。裴一雪当即改口:“谢大人不妨……”留下人的理由还未出口,前方已传来震耳欲聋的呼喊:
“太医院院判焦津,恭迎神医回京——!”
焦津的声音带着哭腔,连喊数声,几乎声泪俱下。
见此情形,焦津与戴江似乎并非一路?裴一雪将注意力主要投去戴江身上。
只见戴江翻身下马,带头单膝跪地行礼:“御林军中郎将戴江,恭迎神医回京!”其身后数百御林军也随之齐声高呼。
裴一雪一时难以判断眼前形势,眉头紧蹙:“诸位快快请起!老夫何德何能,当不起如此大礼。”
焦津带着浓重的哭腔喊道:“神医!请神医速速与我们回京!陛下与诸位殿下皆不幸染病,其中燕王与秦王殿下已然……已然病逝!其他几位殿下也危在旦夕!朝中大臣更是倒下大半,京城……京城已形同炼狱啊!”
谢玉书急问:“怎会如此严重?!这几日理应有不少对症药方从赤璋等地传回京城才对!”
“京城此番爆发的疫病,其症状与先前传回的药方所述无一吻合!”焦津哽咽着解释,“这病比八省所遭受的疫病凶险十倍不止!原本陛下也……幸赖神医离京前留下的那颗神丸,陛下才能支撑到神医归来的这日啊!”
焦津口中的“神丸”,是裴一雪自请前往青州前,耗费心血、忍痛割取千年人参根须连夜赶制的保命丹药。
若无此药奉上,当初他离京必然不会那么顺利。
不过将京城变成这般,投毒者是疯了不成?裴一雪沉声问:“投毒之人可捉到了?”
戴江猛地抱拳,语气愤慨:“回禀神医!幕后主使晋王,已然被末将与几位忠义大臣联手擒获!此獠丧心病狂,意图以疫病钳制朝臣、掌控朝局,如今也算自食恶果,自己也染上了那疫病,已是命不久矣!”
晋王是主谋,戴江和几位大臣联手抓了他,然后晋王自己还染病快死了?
“晋王既是幕后主使,竟无法解除这疫病之祸?”裴一雪心中疑虑更深,警惕丝毫未减。
天下焉有如此蠢人,投毒害人反把自己也毒倒了?
“起初……是有的。”戴江眼底飞快地掠过一丝心虚,迅速垂下眼帘,“怎料那疫病变化极快,转眼便……脱离了掌控。”
所以,晋王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裴一雪目光扫过眼前黑压压近三百御林军,再看看自己身后仅三十余护卫,追问道:“毒是何人所制?”
“神医有何疑问,可否边走边说?”不等裴一雪听到答案,焦津再次涕泗横流地哀嚎起来,“京城一刻也等不得了呀!”
第65章
面对焦津的催促, 裴一雪未发话,掩在袖摆里的那只手不断摩挲着一只白玉瓶。
见他沉默,戴江赶忙答道:“是与神医同出身青州的蒋义!”
“蒋义……”裴一雪脑中飞速搜索着这个名字的痕迹, 一时竟毫无头绪。
“他曾在青州暗害凌宜总督企图诬陷神医, 被神医揭穿后, 发配边城充做了军医。”戴江解释说。
裴一雪眸光一闪:“竟是他。”半年前与蒋义对簿公堂的记忆瞬间清晰。
当时蒋义被他从鬼门关拉回,因折服于他的医术,对构陷一事懊悔不已,实在不像会做出此等丧心病狂之举的人。
“神医?”思索间,谢玉书的声音响起:“可要即刻出发?”
裴一雪抬眸,对上谢玉书焦灼的眼神,微微颔首:“出发。”
三百人对三十人,人数悬殊, 戴江若真要杀他, 大可当场动手,何必又跪又嚎地耍花样?
而他若要药倒这三百人,也不过举手之劳,不足为惧。
快马加鞭,又疾驰半日。
裴一雪已策马整整一天一夜,纵使中途短暂休憩, 也难抵这长途颠簸之苦。
此刻他大腿内侧与后背生疼,再如此赶路, 别说救皇帝的命,恐怕自己就得先行一步去见阎王。
眼见天色渐暗,裴一雪提议:“前方入驿站,换马车赶路。”
“这……此去京城,策马抄小道, 明日此时便能抵达。”焦津扯着袖摆擦拭额头的汗珠,声音带着几分惶恐,“若换马车走官道,路程怕是要多绕一倍不止。”
“焦院判,我知你心急。但咱们已骑马狂奔了一天一夜,别说神医,就连我这粗人都快散架了。”不待裴一雪开口,他身后的护卫统领抢先道,“若神医未到京城就先垮了身子,这责任你我都担不起!”
焦津连连擦汗:“那…那就先换马车走一段。”
入驿站换上马车,裴一雪坐上软垫的那刻,感觉自己的屁股和身体瞬间活了过来。
稍缓片刻,他撩开衣摆查看大腿根的伤势,白色裤料上已赫然洇出两大片刺目的鲜红。
他本就不喜也不善于骑马,先前从京城赶到青州磨出的擦伤,痂壳尚未完全脱落,此番又从青州急返,可谓雪上加霜。
谢玉书撩开车帘,目光恰好落在他腿侧,面色一变,连忙钻进车厢,单膝跪在他身前查看,言语满是自责:“竟伤得这般厉害!怪我,只顾着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