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萧恪面上笑容不减,端正身子重新施了一礼道:“大丈夫立于世自当如此,殿下今日教诲,臣必铭记于心。臣恭请太子殿下回宫!”
梁砚秋一直低头扶着人,等太子一行走干净了他才敢开口:“主子,您……”
“怕了?”
“……属下不敢。”
“扶住了,我腿疼靠一靠。”萧恪叹了口气,松了些劲儿大半身子都靠在梁砚秋身上,这才能抽空活动下双膝,却没有再提刚刚那一茬儿,“果然站得久了还是不成,腰酸腿疼的,回府吧。”
“是。”
王府的马车停靠得有些远,刚刚他们说了许多话,在场朝臣已散了不少,这会儿倒是没几个不长眼的过来耽搁时辰。待主仆二人回了马车上,萧恪才算送快些,为着他这次伤了膝盖,洪喜特意将出行的马车内都换了加绒的软枕软铺,还拆了一排收纳匣子拓宽了马车内可躺靠的地方。
梁砚秋倒是不需要过多吩咐,上了车便坐在另一边的小座上,熟练得从一旁的多宝匣中取了去淤的药油放在小几上。
“主子,您今日站得久了,膝上的伤……属下帮您搽些药油?”
“嗯。”
萧恪坐过来些,让梁砚秋帮忙褪了官靴、翻起裤管,只见膝上仍是大片淤紫,正中更是有些紫得发黑,不过这也就是看着骇人,在府里养得这些日子,膝上的伤也算是好了不少,只是那日跪得太久伤了筋骨,是而劳动得久了内里还是会丝丝得疼。
“看到我和太子呛茬,怕了?”
梁砚秋手上动作顿了下,不过很快就继续替萧恪按揉起来,只是说话前不由抬头瞧了萧恪一眼,随后实诚答道:“属下只是不解。东宫储位已定,太子即是未来国君,主子为何要和太子过不去?”
萧恪闻言嗤笑一声。
“这话说得不对。可不是我要与太子殿下过不去,是太子殿下要与我过不去。”
“是……为了侯爷?”
“嗤!你小子倒不糊涂。”这话虽未直接回答,却也算默认了梁砚秋的猜测,“狭路相逢,生路只有一条。如今已经不是让不让的事情了,眼下他还只是太子,若是真让他当了皇帝,别说这普天之下再没有我的立锥之地,那位…怕不是巴不得要将我扒皮抽筋,致之于死地了。”
梁砚秋沉默片刻后方才道:“三殿下年长但才资平庸,七殿下聪慧可羽翼未丰,太子殿下如今稳坐储君宝座,又有皇后和祁太尉在后,主子想要另择明主,只怕……”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凡与皇权有关,就没有那么简单的事,将来鹿死谁手可还未定~”萧恪笑了一声把问题抛了回来,“砚秋更看好谁?”
“陈贵妃娘家虽在朝中也有势力,但却无法与祁氏分庭抗礼。莼昭仪相较更是单薄,若说这二人能通力合作,有主子在背后推波助澜或可成事,但七皇子锋芒毕露,三皇子和陈贵妃未必不知道他们的心思,恐怕很难如愿。且陛下若是不愿动废黜的心思,再加上朝臣阻拦,只怕是……”
“若再添上我呢?”
“主子若是出面,无异于公然与太子殿下为敌,恐怕将来更没有退路,还容易失了人心……”
“我如今在朝中还有人心可言?”萧恪对此确实不屑嗤笑了一声,不光是他这一年来行事张扬,只娶男人这一条,就够那些个古板固执的老家伙用吐沫星子淹死他了。
“可到底还是要……”
“罢了。”萧恪抬手止了梁砚秋的话头,“往后…你就明白了。”
皇权所涉非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得清楚,更何况比起掰开揉碎讲给人听,萧恪更乐意让手下人自己去领悟。毕竟他需要的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可造之材,并非只懂得杀人放火的刽子手,有些事还是要底下人自己去体悟,至于他只需要把这个链子捏好就足够了。
“说起来,这些日子你往来各个公府,可有何感触?”
“许是属下是生面孔,各府并未表现出来太多,多数都是客套或是逢迎之语,赞未觉察出什么来。”梁砚秋也算是实诚,不过他也是发自心里觉得瞒报和谎报骗不过自家主子,所幸实话实说了。不过为着自己并无建树,萧恪问的时候,他内心还是忐忑的。
“他们自然不会平白无故同你说什么,不过亲疏远近你总该是有所觉察才对。”萧恪瞧了他一眼,随后单手支着头,懒懒道,“你尽管说就是,对错不计。”
“是。除了宫里,各家王府同我们往来倒是密切,特别是康王府,似乎格外亲近一些,只有晋王府有所疏离,只是属下拿不准是对方行事如此,还是只针对咱们府上。另则公卿府中韩国公、茂国公、淮阳侯、晋北侯、常远伯几家略显疏远,裴国公、高昌侯和遂宁侯颇为亲近,至于其他官宦门第……王爷想必早有明断,属下便没有多记。”
“我眼下忽然觉得杜慷也不算一无是处,他这稀里糊涂把你送到了我跟前,倒也算是帮了我个大忙。”
提起仇人名姓,梁砚秋脸色铁青。
“主子要因此放过他么?”
“放过?呵哈哈…”萧恪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忍不住笑了几声,而后声音渐冷下来,“砚秋,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愚蠢。可不许有下次了,知道么?”
“……是属下失言。”
“不。你要明白你刚刚错在怀疑本王,而不单单是失言之过。不过我看重你的才能,也明白你是为了父母血仇而一时冲动,所以许你放肆这一回。不过事不过三,这辈子你还能再本王跟前再放肆一次,可得记好次数了。”
当萧恪以‘本王’自居时,便是动了真格。梁砚秋瞬间惊醒,懊悔于自己刚刚气血冲动,竟生出那般大不敬的心思来,忙低头告罪。
“行了,别紧张。我还不至于为了个杜慷自断一臂。”萧恪收放自如,不过眨眼间又恢复了以往慵懒的模样,再提起杜慷时,倒是难得有耐心同梁砚秋多说了两句,“过年时杜慷的女儿生下了十皇子,陛下高兴,如今她女儿也升了位份成了杜修仪,正是得宠的时候。相比皇后娘娘和那位莼昭仪,杜慷父女俩更好摆布利用些,我这么想,皇帝也是这么想,留着他此刻利大于弊,等他不再有价值了,你想怎么胡来我都不拦你,懂么?”
“是,属下受教。”
“你方才所说那些公卿王府大体都是对的,倒也不辜负我特意把你丢出去历练。那你可知其中理由?”萧恪拍了拍梁砚秋,示意对方坐回去不必再替自己按腿了。
“属下愚钝,只晓得其中一些。”知道这是萧恪要考校自己,梁砚秋正襟危坐,神色凝重起来。在看了无意开口的萧恪一眼之后,他沉下心接着说道,“韩国公是太子妃的娘家,而晋北侯与常远伯,一个是祁太尉的亲家,一个是祁太尉的连襟,自是与咱们府不睦。淮阳侯…属下听闻是去年秋猎时为了他家嫡子与您生了些许龃龉,至于茂国公…”
“不用忌讳,说便是。”
“据属下所知,茂国公出身行伍,老王爷在世时二人关系甚密。主子与宁王府断了联系,早些年便与茂国公府生分了,不过比起与太子关系密切的几家公侯门户,茂国公并不需要过多在意,只要侯爷站在您这边,茂国公总会帮您的,晋王府……想必也是一样,只是属下并不明白康王爷为何对主子格外亲近。”
“九皇叔是什么心思,这么多年了我也一直没弄明白。”若说上辈子他行事毫无顾忌,平日也是来者不拒浪荡得很,九皇叔那样的名声同他亲近无外乎得世人评一句狼狈为奸,可今生他行事大不相同,又不像上一世男女荤素不忌,无论怎么想康王这辈子都不该和自己如此亲近才是。
“属下明白。康王爷此人最是混不吝,京中风言风语十有八九都是说他强娶了别家寡妇行为不检,这样的人找上主子,属下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如今大嫂和萱儿被交给康王妃看顾着,康王府那边更要格外注意些。虽说我不信他们夫妇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但到底也得提防着。”
“属下会留意的。”
说话间,车马已停在了王府门前。
洪喜亲自带人来迎的,不过神色显得些许慌张。
“怎么如此慌张?出了何事?”
“白小公子不知从哪儿听到消息跑回来了,听说侯爷出征去了,正闹着。幸得侯爷把贺柒留下了,这才稍微管得住些,只是还需要主子拿个主意!”
打败仗的事朝中尽力在遮掩,至于出征这事更是瞒着白琮的,只是贺绥在时还好,贺绥今日刚走,白琮就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了消息,他那性子向来是不闹够不罢休的,偏偏又只有贺绥管得住,也不怪洪喜神色慌张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萧恪也是头疼得很。
“带路。”
第一百零三章
“闹什么?!”
本就心烦,一进院子却见白琮横冲直撞,嘴里胡乱嚷嚷着,萧恪心头火蹭蹭往上窜,最终忍无可忍怒喝了一声。
梁砚秋一直低头扶着人,等太子一行走干净了他才敢开口:“主子,您……”
“怕了?”
“……属下不敢。”
“扶住了,我腿疼靠一靠。”萧恪叹了口气,松了些劲儿大半身子都靠在梁砚秋身上,这才能抽空活动下双膝,却没有再提刚刚那一茬儿,“果然站得久了还是不成,腰酸腿疼的,回府吧。”
“是。”
王府的马车停靠得有些远,刚刚他们说了许多话,在场朝臣已散了不少,这会儿倒是没几个不长眼的过来耽搁时辰。待主仆二人回了马车上,萧恪才算送快些,为着他这次伤了膝盖,洪喜特意将出行的马车内都换了加绒的软枕软铺,还拆了一排收纳匣子拓宽了马车内可躺靠的地方。
梁砚秋倒是不需要过多吩咐,上了车便坐在另一边的小座上,熟练得从一旁的多宝匣中取了去淤的药油放在小几上。
“主子,您今日站得久了,膝上的伤……属下帮您搽些药油?”
“嗯。”
萧恪坐过来些,让梁砚秋帮忙褪了官靴、翻起裤管,只见膝上仍是大片淤紫,正中更是有些紫得发黑,不过这也就是看着骇人,在府里养得这些日子,膝上的伤也算是好了不少,只是那日跪得太久伤了筋骨,是而劳动得久了内里还是会丝丝得疼。
“看到我和太子呛茬,怕了?”
梁砚秋手上动作顿了下,不过很快就继续替萧恪按揉起来,只是说话前不由抬头瞧了萧恪一眼,随后实诚答道:“属下只是不解。东宫储位已定,太子即是未来国君,主子为何要和太子过不去?”
萧恪闻言嗤笑一声。
“这话说得不对。可不是我要与太子殿下过不去,是太子殿下要与我过不去。”
“是……为了侯爷?”
“嗤!你小子倒不糊涂。”这话虽未直接回答,却也算默认了梁砚秋的猜测,“狭路相逢,生路只有一条。如今已经不是让不让的事情了,眼下他还只是太子,若是真让他当了皇帝,别说这普天之下再没有我的立锥之地,那位…怕不是巴不得要将我扒皮抽筋,致之于死地了。”
梁砚秋沉默片刻后方才道:“三殿下年长但才资平庸,七殿下聪慧可羽翼未丰,太子殿下如今稳坐储君宝座,又有皇后和祁太尉在后,主子想要另择明主,只怕……”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凡与皇权有关,就没有那么简单的事,将来鹿死谁手可还未定~”萧恪笑了一声把问题抛了回来,“砚秋更看好谁?”
“陈贵妃娘家虽在朝中也有势力,但却无法与祁氏分庭抗礼。莼昭仪相较更是单薄,若说这二人能通力合作,有主子在背后推波助澜或可成事,但七皇子锋芒毕露,三皇子和陈贵妃未必不知道他们的心思,恐怕很难如愿。且陛下若是不愿动废黜的心思,再加上朝臣阻拦,只怕是……”
“若再添上我呢?”
“主子若是出面,无异于公然与太子殿下为敌,恐怕将来更没有退路,还容易失了人心……”
“我如今在朝中还有人心可言?”萧恪对此确实不屑嗤笑了一声,不光是他这一年来行事张扬,只娶男人这一条,就够那些个古板固执的老家伙用吐沫星子淹死他了。
“可到底还是要……”
“罢了。”萧恪抬手止了梁砚秋的话头,“往后…你就明白了。”
皇权所涉非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得清楚,更何况比起掰开揉碎讲给人听,萧恪更乐意让手下人自己去领悟。毕竟他需要的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可造之材,并非只懂得杀人放火的刽子手,有些事还是要底下人自己去体悟,至于他只需要把这个链子捏好就足够了。
“说起来,这些日子你往来各个公府,可有何感触?”
“许是属下是生面孔,各府并未表现出来太多,多数都是客套或是逢迎之语,赞未觉察出什么来。”梁砚秋也算是实诚,不过他也是发自心里觉得瞒报和谎报骗不过自家主子,所幸实话实说了。不过为着自己并无建树,萧恪问的时候,他内心还是忐忑的。
“他们自然不会平白无故同你说什么,不过亲疏远近你总该是有所觉察才对。”萧恪瞧了他一眼,随后单手支着头,懒懒道,“你尽管说就是,对错不计。”
“是。除了宫里,各家王府同我们往来倒是密切,特别是康王府,似乎格外亲近一些,只有晋王府有所疏离,只是属下拿不准是对方行事如此,还是只针对咱们府上。另则公卿府中韩国公、茂国公、淮阳侯、晋北侯、常远伯几家略显疏远,裴国公、高昌侯和遂宁侯颇为亲近,至于其他官宦门第……王爷想必早有明断,属下便没有多记。”
“我眼下忽然觉得杜慷也不算一无是处,他这稀里糊涂把你送到了我跟前,倒也算是帮了我个大忙。”
提起仇人名姓,梁砚秋脸色铁青。
“主子要因此放过他么?”
“放过?呵哈哈…”萧恪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忍不住笑了几声,而后声音渐冷下来,“砚秋,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愚蠢。可不许有下次了,知道么?”
“……是属下失言。”
“不。你要明白你刚刚错在怀疑本王,而不单单是失言之过。不过我看重你的才能,也明白你是为了父母血仇而一时冲动,所以许你放肆这一回。不过事不过三,这辈子你还能再本王跟前再放肆一次,可得记好次数了。”
当萧恪以‘本王’自居时,便是动了真格。梁砚秋瞬间惊醒,懊悔于自己刚刚气血冲动,竟生出那般大不敬的心思来,忙低头告罪。
“行了,别紧张。我还不至于为了个杜慷自断一臂。”萧恪收放自如,不过眨眼间又恢复了以往慵懒的模样,再提起杜慷时,倒是难得有耐心同梁砚秋多说了两句,“过年时杜慷的女儿生下了十皇子,陛下高兴,如今她女儿也升了位份成了杜修仪,正是得宠的时候。相比皇后娘娘和那位莼昭仪,杜慷父女俩更好摆布利用些,我这么想,皇帝也是这么想,留着他此刻利大于弊,等他不再有价值了,你想怎么胡来我都不拦你,懂么?”
“是,属下受教。”
“你方才所说那些公卿王府大体都是对的,倒也不辜负我特意把你丢出去历练。那你可知其中理由?”萧恪拍了拍梁砚秋,示意对方坐回去不必再替自己按腿了。
“属下愚钝,只晓得其中一些。”知道这是萧恪要考校自己,梁砚秋正襟危坐,神色凝重起来。在看了无意开口的萧恪一眼之后,他沉下心接着说道,“韩国公是太子妃的娘家,而晋北侯与常远伯,一个是祁太尉的亲家,一个是祁太尉的连襟,自是与咱们府不睦。淮阳侯…属下听闻是去年秋猎时为了他家嫡子与您生了些许龃龉,至于茂国公…”
“不用忌讳,说便是。”
“据属下所知,茂国公出身行伍,老王爷在世时二人关系甚密。主子与宁王府断了联系,早些年便与茂国公府生分了,不过比起与太子关系密切的几家公侯门户,茂国公并不需要过多在意,只要侯爷站在您这边,茂国公总会帮您的,晋王府……想必也是一样,只是属下并不明白康王爷为何对主子格外亲近。”
“九皇叔是什么心思,这么多年了我也一直没弄明白。”若说上辈子他行事毫无顾忌,平日也是来者不拒浪荡得很,九皇叔那样的名声同他亲近无外乎得世人评一句狼狈为奸,可今生他行事大不相同,又不像上一世男女荤素不忌,无论怎么想康王这辈子都不该和自己如此亲近才是。
“属下明白。康王爷此人最是混不吝,京中风言风语十有八九都是说他强娶了别家寡妇行为不检,这样的人找上主子,属下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如今大嫂和萱儿被交给康王妃看顾着,康王府那边更要格外注意些。虽说我不信他们夫妇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但到底也得提防着。”
“属下会留意的。”
说话间,车马已停在了王府门前。
洪喜亲自带人来迎的,不过神色显得些许慌张。
“怎么如此慌张?出了何事?”
“白小公子不知从哪儿听到消息跑回来了,听说侯爷出征去了,正闹着。幸得侯爷把贺柒留下了,这才稍微管得住些,只是还需要主子拿个主意!”
打败仗的事朝中尽力在遮掩,至于出征这事更是瞒着白琮的,只是贺绥在时还好,贺绥今日刚走,白琮就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了消息,他那性子向来是不闹够不罢休的,偏偏又只有贺绥管得住,也不怪洪喜神色慌张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萧恪也是头疼得很。
“带路。”
第一百零三章
“闹什么?!”
本就心烦,一进院子却见白琮横冲直撞,嘴里胡乱嚷嚷着,萧恪心头火蹭蹭往上窜,最终忍无可忍怒喝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