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只叹这二人是断袖龙阳,贺绥又是得齐帝金口玉言赐婚过府的,倒没了指望。
男子这边,尤其是那些今日猎物猎得不如贺绥多的,一个个都被下了面子,这会儿看贺绥的眼神多是憎恶掺杂了鄙夷。
可萧恪眼神移到他们身上时,一个个不是移开视线,就是低头装鹌鹑。他们大多都是得了家中长辈的嘱咐,虽不知前因后果,却也生怕一不小心被萧恪看中了抢回王府。
这男子入府给人家做妻已是折辱,贺绥如今得了齐帝亲口,虽未行大礼,却已是板上钉钉的正室名分,他们若是不幸被萧恪看中了,那便是人家的妾,这堂堂男儿做妾,还不如死了,是而没哪个还敢放肆地往贺绥和萧恪那桌乱瞅。
若说在场有例外,除了皇室宗族子嗣,便只有自恃身份的权贵公子,恰恰赵嗣应就是其中之一。
是而萧恪冲他笑时,淮阳侯世子除了回敬了一个鄙夷的眼神,并无躲闪。
反观萧恪,面上笑意却是更深。他执杯的手指轻轻摸索着杯壁,看似轻浮,心中却俨然已将赵嗣应看成了死人。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裴东安捯着小碎步过来,站定后拂尘一挥。
“圣上到!”
第四十九章
众人见状齐齐起身,退开两步,在空旷地方朝上首位置俯身叩拜,直至裴东安拉长音一声“起——”,众人才起身,垂首立于阶下。
“秋猎盛会,众卿不必拘束,坐。”
“谢陛下!”众人谢恩后方才按规矩依次落座,毕竟皇帝陛下说不必拘束,可真没有人会当真。
末席小臣落座之后,裴东安才上前半步高声道:“开宴!”
这时才有歌女和舞女列队而来,伴随着丝竹管弦之声,于场中歌舞助兴。
皇帝歇了一两个时辰,这会儿却显得有些提不起劲儿。底下臣子碍于皇帝这副恹恹的神色也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喘,这好好的篝火盛宴竟是没一个人敢大声说笑的。
旁人不知道其中缘由,萧恪确实清楚的,毕竟这和他父亲的死有些最直接的联系,没有人比齐帝更厌恶每年的秋猎了,只是碍于祖宗礼法不可废。
前世齐帝也总是找借口将事务通通丢到几个儿子身上。旁人只道他是历练皇子,殊不知只是齐帝厌恶此事罢了。
“父皇,请饮儿臣一杯酒。”
贸然开口,在众臣眼里确是一步险棋。三皇子心中也是清楚的,但他必须要说,不然皇帝顶着这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他少不得要被说几句办事不力,到时候反倒被太子捡了便宜。
酒过三巡后齐帝脸上恹恹的神色依旧没什么变化,他开口却是夸赞了三皇子。
“老三,你办事妥当,朕很放心。只是朕今日身子疲乏,便不再饮酒了。”
听到与自己无关,三皇子一扫心中阴霾,忙在旁关怀道:“父皇,还请保重龙体!”
自有写年幼的皇子也忙跟着起身劝说,萧定昊较其他兄弟都晚了一步,他一起,众臣自然要跟着再站起来一次。
齐帝听着那声声劝他保重的呼声,眉头皱得更紧了。
萧恪却在此时开口:“陛下若是头痛,这行宫中有位官员,祖上世代行医,也有些手上功夫,可替陛下舒缓精神。”
齐帝面上露出笑意,看向萧恪,不住口地赞他贴心仔细,众臣见状又忙是一阵举杯恭维,被抢了风头的三皇子倒是没觉得如何,也冲着萧恪举杯相贺。
“如此,朕就不陪着众卿家同乐了。允宁同朕一道。”
萧恪在桌下拍了拍贺绥的手后,才起身几步赶到台上。裴东安原本要扶齐帝,被他摆手推开了,萧恪见状凑上去代替裴东安,在群臣一连恭送声中扶着皇帝下了高台。
齐帝今日心中烦闷,便贪酒多饮了几杯。虽不至于混沌不知,但脚步却有着虚浮,身子一半都压在萧恪身上。
可怜萧恪今生这副瘦弱的小身板,好家伙差点没被齐帝直接带倒,等人送到了大殿门口,齐帝才让裴东安和其他太监接手,只是回殿前拍了拍萧恪肩头,幽幽说了一句,“允宁心思细腻非比寻常啊……朕这头疼的毛病连爱妃都瞧不出来,倒让你猜中了。”
齐帝这话可不是什么好话。
萧恪心中念头飞快一转,恭敬答道:“回陛下,是阿绥也有这头痛的毛病,也是素日里察觉不出异样来。臣与他朝夕相对,这才慢慢看出来些端倪,刚好今日见陛下神色,才有此猜测。”
齐帝颔首,却又抓住了萧恪话中的另一处不同,笑着问道:“这才一日,你这称呼便从表字变成了直呼其名了?”
话是萧恪故意抛出去的,齐帝果然听到了他的话,便从善如流答道:“是,还要多亏了陛下恩赐为阿绥办这庆贺之宴,臣才能得偿所愿。”
“那等行宫小臣伺候完朕,你便将人叫去服侍贺绥一番,算是朕给他的恩赏了。”
“臣代阿绥谢陛下。”萧恪躬身谢恩,人却站在殿门口没走,只等着传话的小太监将那行宫官员带过来。
“有劳公公了,本王还有几句话叮嘱他,免得在陛下面前失仪,公公自去忙便是。”顺着便塞给了那小太监一枚金锞子,把人打发了。
“郡王,下官、下官……”
“陈大人,别紧张啊。陛下面前可不能失了礼数规矩,至于能不能举家回京,就要看陈大人的本事了。”
“是,下官多谢郡王的保举之恩,一定!没齿难忘!”陈胥忙不迭的点头,忽有一种面前人远不该是刚束发的少年,这般老成的口吻和处事更像是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过年的老臣。
陈胥这人前世是太子几年后从滁州行宫带回来的,萧恪也是在齐帝身边时偶然见过几次这个看起来并不显眼的微末小臣,不过那时并没有在意这等人,如今倒是有些用处了。
“陈大人只需要用心侍奉,免陛下头风之扰,届时不需本王多说什么,陛下也会命陈大人…随驾回京,至于怎么做,就要看陈大人自己的智慧了。”
萧恪走过来将陈胥身上那件不太合身的肥大官服整了整,又替他掸了掸肩上的落灰,才凑近些压低声道:“机会本王给陈大人寻了,只不过……有些功劳不该陈大人抢的,陈大人也得把嘴给本王闭严实了。”
萧恪说的自然是行宫官员前几日躲懒时偶然发现的疑似盗贼踩点的脚印,当时那些人个个都觉得这是功劳,忙不迭地冲出去寻找更多的踪迹,巴不得自己立个大功。
陈胥也是其中之一,他就是希望能够立功受奖得以回京,如今萧恪给他指了路,他是个聪明人,断不敢做那些蠢事,忙向萧恪保证道:“郡王放心!下官绝不会多言半个字。”
“那便好,陈大人快进去罢,陛下等着了。”萧恪点了点头,看着陈胥进了殿,左右有小太监主动提了灯来送。
“郡王爷,裴总管命奴婢送您回去。”
萧恪如今炙手可热,又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和要几个月时御前挨打的愣小子已大有不同,他又出手阔绰,自有底下人乐意巴结。
“有劳。”至于不管是不是裴东安吩咐的,萧恪并不在意。
行至宴席附近,已能听到人们交谈之声,萧恪忽得停下脚步道:“公公便送到这儿罢。”
那小太监得了块金锞子,自然喜不自胜,哪会管萧恪为何在此停留,提着灯笼便欢欢喜喜地折返回去了。
萧恪站在少有人往来的拐角处,看着远处的人,只是离得有些距离,面貌看得不算太真切,而左近就只有两支快燃尽的烛火,稍暗些的地方便是有人站着也看不清楚。
身后有脚步声接近,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停下来,那人压低声道:“参见郡王。”
萧恪无需回头,他双手负后,眼神一直朝着远处瞧,隔了一会才悠悠开口:“太子殿下都吩咐过了?”
那人答是。
“你留下的痕迹很不错,不过眼下还有些事要你去做。”
那人也不犹豫,很干脆地答道:“郡王请讲。”
反倒是萧恪生了些好奇心,回身试图去看清那人模样,只是大半隐在黑暗中,又蒙着面,只能看到个身形轮廓,其他的都瞧不清楚。
“郡王还有何吩咐?”
“‘弑君’这等大事,你都不多问问?太子殿下难道没有同你说,这一趟你要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那人想都不想答道:“殿下待属下有再造之恩,属下身无牵挂,只要是太子殿下的吩咐,属下誓死效忠。”
萧恪听了倒是有些感慨。
“竟有人甘愿为太子殿下赴汤蹈火、肝脑涂地…本王倒是羡慕。”
“殿下泽被苍生,属下等甘之如饴。”
无论是上辈子还是今生,萧恪身边可用之人大多因利而来,萧定昊曾养着一支精锐私兵这个他是知道的,却不想这世上真有那么多为了旁人甘愿舍掉性命之人。
“好一个甘之如饴,你是条汉子,那本王也不啰嗦了。陛下此刻头痛难忍,正由着行宫的官员为他排忧,陛下要强,殿中服侍的人都不在近前,于你行事倒是方便。”
男子这边,尤其是那些今日猎物猎得不如贺绥多的,一个个都被下了面子,这会儿看贺绥的眼神多是憎恶掺杂了鄙夷。
可萧恪眼神移到他们身上时,一个个不是移开视线,就是低头装鹌鹑。他们大多都是得了家中长辈的嘱咐,虽不知前因后果,却也生怕一不小心被萧恪看中了抢回王府。
这男子入府给人家做妻已是折辱,贺绥如今得了齐帝亲口,虽未行大礼,却已是板上钉钉的正室名分,他们若是不幸被萧恪看中了,那便是人家的妾,这堂堂男儿做妾,还不如死了,是而没哪个还敢放肆地往贺绥和萧恪那桌乱瞅。
若说在场有例外,除了皇室宗族子嗣,便只有自恃身份的权贵公子,恰恰赵嗣应就是其中之一。
是而萧恪冲他笑时,淮阳侯世子除了回敬了一个鄙夷的眼神,并无躲闪。
反观萧恪,面上笑意却是更深。他执杯的手指轻轻摸索着杯壁,看似轻浮,心中却俨然已将赵嗣应看成了死人。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裴东安捯着小碎步过来,站定后拂尘一挥。
“圣上到!”
第四十九章
众人见状齐齐起身,退开两步,在空旷地方朝上首位置俯身叩拜,直至裴东安拉长音一声“起——”,众人才起身,垂首立于阶下。
“秋猎盛会,众卿不必拘束,坐。”
“谢陛下!”众人谢恩后方才按规矩依次落座,毕竟皇帝陛下说不必拘束,可真没有人会当真。
末席小臣落座之后,裴东安才上前半步高声道:“开宴!”
这时才有歌女和舞女列队而来,伴随着丝竹管弦之声,于场中歌舞助兴。
皇帝歇了一两个时辰,这会儿却显得有些提不起劲儿。底下臣子碍于皇帝这副恹恹的神色也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喘,这好好的篝火盛宴竟是没一个人敢大声说笑的。
旁人不知道其中缘由,萧恪确实清楚的,毕竟这和他父亲的死有些最直接的联系,没有人比齐帝更厌恶每年的秋猎了,只是碍于祖宗礼法不可废。
前世齐帝也总是找借口将事务通通丢到几个儿子身上。旁人只道他是历练皇子,殊不知只是齐帝厌恶此事罢了。
“父皇,请饮儿臣一杯酒。”
贸然开口,在众臣眼里确是一步险棋。三皇子心中也是清楚的,但他必须要说,不然皇帝顶着这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他少不得要被说几句办事不力,到时候反倒被太子捡了便宜。
酒过三巡后齐帝脸上恹恹的神色依旧没什么变化,他开口却是夸赞了三皇子。
“老三,你办事妥当,朕很放心。只是朕今日身子疲乏,便不再饮酒了。”
听到与自己无关,三皇子一扫心中阴霾,忙在旁关怀道:“父皇,还请保重龙体!”
自有写年幼的皇子也忙跟着起身劝说,萧定昊较其他兄弟都晚了一步,他一起,众臣自然要跟着再站起来一次。
齐帝听着那声声劝他保重的呼声,眉头皱得更紧了。
萧恪却在此时开口:“陛下若是头痛,这行宫中有位官员,祖上世代行医,也有些手上功夫,可替陛下舒缓精神。”
齐帝面上露出笑意,看向萧恪,不住口地赞他贴心仔细,众臣见状又忙是一阵举杯恭维,被抢了风头的三皇子倒是没觉得如何,也冲着萧恪举杯相贺。
“如此,朕就不陪着众卿家同乐了。允宁同朕一道。”
萧恪在桌下拍了拍贺绥的手后,才起身几步赶到台上。裴东安原本要扶齐帝,被他摆手推开了,萧恪见状凑上去代替裴东安,在群臣一连恭送声中扶着皇帝下了高台。
齐帝今日心中烦闷,便贪酒多饮了几杯。虽不至于混沌不知,但脚步却有着虚浮,身子一半都压在萧恪身上。
可怜萧恪今生这副瘦弱的小身板,好家伙差点没被齐帝直接带倒,等人送到了大殿门口,齐帝才让裴东安和其他太监接手,只是回殿前拍了拍萧恪肩头,幽幽说了一句,“允宁心思细腻非比寻常啊……朕这头疼的毛病连爱妃都瞧不出来,倒让你猜中了。”
齐帝这话可不是什么好话。
萧恪心中念头飞快一转,恭敬答道:“回陛下,是阿绥也有这头痛的毛病,也是素日里察觉不出异样来。臣与他朝夕相对,这才慢慢看出来些端倪,刚好今日见陛下神色,才有此猜测。”
齐帝颔首,却又抓住了萧恪话中的另一处不同,笑着问道:“这才一日,你这称呼便从表字变成了直呼其名了?”
话是萧恪故意抛出去的,齐帝果然听到了他的话,便从善如流答道:“是,还要多亏了陛下恩赐为阿绥办这庆贺之宴,臣才能得偿所愿。”
“那等行宫小臣伺候完朕,你便将人叫去服侍贺绥一番,算是朕给他的恩赏了。”
“臣代阿绥谢陛下。”萧恪躬身谢恩,人却站在殿门口没走,只等着传话的小太监将那行宫官员带过来。
“有劳公公了,本王还有几句话叮嘱他,免得在陛下面前失仪,公公自去忙便是。”顺着便塞给了那小太监一枚金锞子,把人打发了。
“郡王,下官、下官……”
“陈大人,别紧张啊。陛下面前可不能失了礼数规矩,至于能不能举家回京,就要看陈大人的本事了。”
“是,下官多谢郡王的保举之恩,一定!没齿难忘!”陈胥忙不迭的点头,忽有一种面前人远不该是刚束发的少年,这般老成的口吻和处事更像是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过年的老臣。
陈胥这人前世是太子几年后从滁州行宫带回来的,萧恪也是在齐帝身边时偶然见过几次这个看起来并不显眼的微末小臣,不过那时并没有在意这等人,如今倒是有些用处了。
“陈大人只需要用心侍奉,免陛下头风之扰,届时不需本王多说什么,陛下也会命陈大人…随驾回京,至于怎么做,就要看陈大人自己的智慧了。”
萧恪走过来将陈胥身上那件不太合身的肥大官服整了整,又替他掸了掸肩上的落灰,才凑近些压低声道:“机会本王给陈大人寻了,只不过……有些功劳不该陈大人抢的,陈大人也得把嘴给本王闭严实了。”
萧恪说的自然是行宫官员前几日躲懒时偶然发现的疑似盗贼踩点的脚印,当时那些人个个都觉得这是功劳,忙不迭地冲出去寻找更多的踪迹,巴不得自己立个大功。
陈胥也是其中之一,他就是希望能够立功受奖得以回京,如今萧恪给他指了路,他是个聪明人,断不敢做那些蠢事,忙向萧恪保证道:“郡王放心!下官绝不会多言半个字。”
“那便好,陈大人快进去罢,陛下等着了。”萧恪点了点头,看着陈胥进了殿,左右有小太监主动提了灯来送。
“郡王爷,裴总管命奴婢送您回去。”
萧恪如今炙手可热,又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和要几个月时御前挨打的愣小子已大有不同,他又出手阔绰,自有底下人乐意巴结。
“有劳。”至于不管是不是裴东安吩咐的,萧恪并不在意。
行至宴席附近,已能听到人们交谈之声,萧恪忽得停下脚步道:“公公便送到这儿罢。”
那小太监得了块金锞子,自然喜不自胜,哪会管萧恪为何在此停留,提着灯笼便欢欢喜喜地折返回去了。
萧恪站在少有人往来的拐角处,看着远处的人,只是离得有些距离,面貌看得不算太真切,而左近就只有两支快燃尽的烛火,稍暗些的地方便是有人站着也看不清楚。
身后有脚步声接近,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停下来,那人压低声道:“参见郡王。”
萧恪无需回头,他双手负后,眼神一直朝着远处瞧,隔了一会才悠悠开口:“太子殿下都吩咐过了?”
那人答是。
“你留下的痕迹很不错,不过眼下还有些事要你去做。”
那人也不犹豫,很干脆地答道:“郡王请讲。”
反倒是萧恪生了些好奇心,回身试图去看清那人模样,只是大半隐在黑暗中,又蒙着面,只能看到个身形轮廓,其他的都瞧不清楚。
“郡王还有何吩咐?”
“‘弑君’这等大事,你都不多问问?太子殿下难道没有同你说,这一趟你要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那人想都不想答道:“殿下待属下有再造之恩,属下身无牵挂,只要是太子殿下的吩咐,属下誓死效忠。”
萧恪听了倒是有些感慨。
“竟有人甘愿为太子殿下赴汤蹈火、肝脑涂地…本王倒是羡慕。”
“殿下泽被苍生,属下等甘之如饴。”
无论是上辈子还是今生,萧恪身边可用之人大多因利而来,萧定昊曾养着一支精锐私兵这个他是知道的,却不想这世上真有那么多为了旁人甘愿舍掉性命之人。
“好一个甘之如饴,你是条汉子,那本王也不啰嗦了。陛下此刻头痛难忍,正由着行宫的官员为他排忧,陛下要强,殿中服侍的人都不在近前,于你行事倒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