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准。既是为燕郡王府一贺…老三。”
“父皇,儿臣在。”下首被点到的三皇子立刻小步上前。
“今日百官同贺,这宴席朕便交予你协助太子打理,让允宁这个功臣歇一歇。”
“是,儿臣一定办妥,请父皇放心。”
贵妃坐在一边自是心中得意,能得齐帝开口给了大差事,对她们母子来说便是个好兆头。
在得到皇帝首肯后,贵妃特地当众嘱咐起三皇子要好好辅佐太子,不过她母子这心思旁人如何看不出来,只是事关储君,众臣看懂了也都低着头装作不懂。
得了好差事的三皇子自然喜不自胜,皇帝摆驾回宫,他便匆匆赶来找萧恪,说什么都要表达自己的谢意。
“三殿下抬举臣了。不过臣确有一事,需得三殿下帮忙。”
“你尽管说!”三皇子拍着胸脯,萧恪还没说,他便还已满口答应下来。
“臣方才过来时,遇到了几位世家公子,瞧着颇合眼缘,奈何不认得。今日陛下允准为靖之庆贺,臣想请三殿下帮着安排安排,也好亲近一番。”
萧恪昨日才几句戏言差点把太尉家的公子求到府里去,此时又这般言辞暧昧,三皇子很难不想歪了。
“允宁这是看上了谁?说出来,本王帮你认认。”
“臣只听了一耳朵,似乎听一位公子唤他世子爷。”萧恪见三皇子笑容一凝,又立刻道,“殿下若是为难,跟在他身边那个姓曹的小郎君也可。”
能被称为世子的,只能是公侯家的嫡子,放眼朝中的公侯府,其中有权有势的也不少,三皇子没那个底气帮着萧恪惹怒那些权贵世家,不过小门小户的公子还是有把握的。
而朝中权贵并无姓曹的,三皇子心中琢磨了下,便道:“一会儿本王帮你打听打听。不过…真要是哪家公侯府的少爷,本王就只能帮允宁安排个亲近的机会了。”
“亲近足矣,余下的臣……自己动手。”
第四十八章
三皇子的消息来得很快。
来传话的是他身边不起眼的一个小内侍,年纪看着不大,见外人却没有半分露怯。
“殿下让奴婢告知郡王。您见着的是淮阳侯世子赵嗣应和他的同僚数人,至于另一位曹姓郎君则在工部任员外郎,算不上什么要职。他是淮阳侯夫人娘家姊妹的儿子,不过淮阳侯夫人膝下无子,世子是抱养到正室名下养着的,故而这曹郎君和世子算不上亲厚,殿下让奴婢问您,可要……”
萧恪抬手示意那小内侍不必说了,“有劳三殿下了,请公公代本王转达谢意。至于晚宴时,请殿下不必为臣破例,一切照着规矩办就是。”
“奴婢一定将郡王的话带到。”
那太监出门时,恰好遇上贺绥进来,两人面对面撞上,那人竟没有主动给贺绥让路行礼,昂着头就出去了。
好在贺绥并不是在意这等事的人,他一进来就见萧恪沉着脸。也不管他俩前几日刚吵了一回,下意识开口问道:“谁惹你了?”
“没。”萧恪摆出笑脸,将刚刚的阴鸷收敛了下去,随口道,“只是感慨三皇子身边的奴婢个顶个傲气,想来是一直被惯着才没个规矩分寸。”
这话说得阴阳怪气,贺绥听了反倒是摇了摇头道:“拜高踩低也是常事,我以为你早就见过不少了。说起来,你这是…托了三殿下何事?”
“查两个口舌功夫了得的小子罢了。”
萧恪素来不对旁人上心,他这嘴更是极少夸人,能让他说出口舌功夫了得,多半不是什么好事。贺绥心中了然,便问道:“他们惹你了?”
心思被贺绥言中,萧恪也不遮掩,坦然道:“什么都瞒不过阿绥。”
萧恪伸手去拉贺绥,却被躲开了,等着人落了座才道:“阿绥今日在猎场上意气风发,把我都看呆了,险些被陛下看出破绽来。”
“……”贺绥端正坐着,闻言沉默了片刻才转过身正色道,“我知今日…是你费心成全了,这一年来,我也是难得松口气。”
萧恪跟着问:“那……阿绥还生我的气吗?”
“一码归一码。你尚未同我说明为何要盘剥百姓,收受贿金。府中并未入不敷出,又为何要敛财?”
贺绥这样忠正耿直的性子大抵是遗传了父亲贺老蒋军的,又有长姐教导了几年,才没被那深宫的谋算磋磨打碎的脊梁。
虽然贺绥在身边,必然会对自己的大业有些妨碍,但萧恪却甘之如饴。
“薛家是三皇子的金库,他们又动了心思想保举自家嫡子入兵部,有三皇子和贵妃娘娘在背后坐镇,少不了能捞到些肥差美差,届时流水似的金银供给三皇子。我不宰薛家一笔,难道让他们存着富可敌国的钱财去给三皇子养私兵,到那时再去和太子殿下分庭抗礼不成?”
贺绥沉思片刻,想是听进去了。过会儿又小心问道:“三皇子殿下真有不臣之心?”
“东宫名分虽已定,但只要陛下仍在,废立储君也不是稀罕事。何况,陛下已对太子和祁家心生不满,近来处处打压,不然也不可能放我去太子身边隔应他。”萧恪说到自己时,自嘲地轻笑了一声。
贺绥在旁听得心中别扭,便道:“你既有心为太子殿下周旋,为何不明说?反教殿下误会着。”
“那也得太子殿下愿意信啊!不过阿绥也不用替我担忧,毕竟……日久见人心嘛!”
萧恪面上那套托辞说得一溜一溜的,他是做戏惯了的,知道如何才能取信于人,连贺绥也被他蒙了过去,一时倒真没有一开始的埋怨了。
萧恪趁热打铁,连忙道:“那日薛家两人言行,阿绥也都瞧在眼里。若只是清白商贾,纵然曾做过皇商,攒了不少积蓄,又哪里来的底气攀附三皇子。那硕大的南海夜明珠虽不算孤品,却也是珍贵之物,薛家当家却敢答应一月内再弄一颗来,只怕薛家的财富来得也是不清不楚,讹他们一笔,好教他们日后也收敛着些。”
“那你还同三皇子走得亲近?”
面对贺绥的盘问,萧恪早就准备好了词,坦然答道:“面上功夫还要做啊!我如今无权无势,通政司的差事还没捂热乎就被拉来忙秋猎大典的事,总不能刚坑了薛家,后脚就给三皇子甩脸子吧!”
他句句都说得在理,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可也句句都不是真话,如果可以,萧恪也不想瞒贺绥,只是眼下诸事都需打点,实在不是和盘托出的好时机,便只能编些瞎话搪塞过去。
好在贺绥不是个疑心重的人,萧恪那话也算说得过去,便没有再提薛家的事。二人闲聊着,有萧恪在旁逗着,也赶上今日行猎,贺绥确实是难得畅快了一把,便将那些许疑惑和烦恼暂且压了下去。至于淮阳侯世子什么,更是早就被忘在了脑后。
约莫过了半个多时辰,三皇子才派人来叫。萧恪自半月前就开始忙秋猎的事,昨日更是赶了个通宵,如今难得能偷个懒,面上笑嘻嘻的,倒真像心无城府的半大孩子似的。
“贺公子。”
二人相携而来时正碰上意气风发的三皇子,刚行完礼,三皇子便一把揽住了萧恪的肩,对着贺绥说道:“你俩的坐席安排在那一桌,贺公子先去坐会儿。允宁本王借走一会儿。”
“殿下请便。”贺绥刚听了萧恪说过三皇子的心思,这会儿对他哪里有好感,礼节上无差错也便罢了,临走时有些担忧地瞧了萧恪一眼。
这会儿宴席的人来得不多,三皇子将萧恪拉到旁边一处,却提起了贺绥方才的模样。
“没看出来,允宁竟有这调教人的本事。贺绥那样的武将都能让你驯服。瞅瞅他临走时的眼神,含羞带怯的。男人也能如此这般?”
萧恪面上笑容不减,淡淡道:“三殿下说笑了。五大三粗的汉子哪里来得娇怯,殿下怕是看岔了。”
三皇子是铁了心要问清楚,拉着萧恪一个劲追问道:“那允宁要五大三粗的男人作甚?我瞧那淮阳侯世子和你说的那小郎君瘦得跟麻杆似的,经得住你胡来?”
“殿下,淮阳侯也是武将出身。他家世子虽未上战场却也不算瘦弱,至于另一位嘛…吃惯了野物,总想换换口味。倌馆的兔子虽然柔顺可爱,却也没有这瘦弱的读书人有趣。不过殿下放心,臣有分寸,断不会胡来。再说这里人来人往又没个遮掩,怎么着也得回京了再说,不然若是有个走错路的闯进来,岂不是什么丑事都让人看光了。”
三殿下面上露出了然笑意,他拍了拍萧恪的背道:“你有分寸就好。”
萧恪回席落座,贺绥偏过头来同他说话。
“三皇子同你说什么了?”
“纨绔子弟的闲话罢了,不值一提。”萧恪拿话随意搪塞了过去,毕竟三皇子那话说得着实不算体面,污言秽语,他可不想说给贺绥听。
旁人都是男女别席,偏萧恪这里两个男子凑在一起。他二人说话时的模样,在那些女眷看来着实臊人。可偏生他们长得都不错,萧恪长得清秀,又因为年岁不大,还透露出几分孩子气来;贺绥虽与萧恪同龄,但因其母出身异族,父亲又是武将,较萧恪更显得英武不凡。
“父皇,儿臣在。”下首被点到的三皇子立刻小步上前。
“今日百官同贺,这宴席朕便交予你协助太子打理,让允宁这个功臣歇一歇。”
“是,儿臣一定办妥,请父皇放心。”
贵妃坐在一边自是心中得意,能得齐帝开口给了大差事,对她们母子来说便是个好兆头。
在得到皇帝首肯后,贵妃特地当众嘱咐起三皇子要好好辅佐太子,不过她母子这心思旁人如何看不出来,只是事关储君,众臣看懂了也都低着头装作不懂。
得了好差事的三皇子自然喜不自胜,皇帝摆驾回宫,他便匆匆赶来找萧恪,说什么都要表达自己的谢意。
“三殿下抬举臣了。不过臣确有一事,需得三殿下帮忙。”
“你尽管说!”三皇子拍着胸脯,萧恪还没说,他便还已满口答应下来。
“臣方才过来时,遇到了几位世家公子,瞧着颇合眼缘,奈何不认得。今日陛下允准为靖之庆贺,臣想请三殿下帮着安排安排,也好亲近一番。”
萧恪昨日才几句戏言差点把太尉家的公子求到府里去,此时又这般言辞暧昧,三皇子很难不想歪了。
“允宁这是看上了谁?说出来,本王帮你认认。”
“臣只听了一耳朵,似乎听一位公子唤他世子爷。”萧恪见三皇子笑容一凝,又立刻道,“殿下若是为难,跟在他身边那个姓曹的小郎君也可。”
能被称为世子的,只能是公侯家的嫡子,放眼朝中的公侯府,其中有权有势的也不少,三皇子没那个底气帮着萧恪惹怒那些权贵世家,不过小门小户的公子还是有把握的。
而朝中权贵并无姓曹的,三皇子心中琢磨了下,便道:“一会儿本王帮你打听打听。不过…真要是哪家公侯府的少爷,本王就只能帮允宁安排个亲近的机会了。”
“亲近足矣,余下的臣……自己动手。”
第四十八章
三皇子的消息来得很快。
来传话的是他身边不起眼的一个小内侍,年纪看着不大,见外人却没有半分露怯。
“殿下让奴婢告知郡王。您见着的是淮阳侯世子赵嗣应和他的同僚数人,至于另一位曹姓郎君则在工部任员外郎,算不上什么要职。他是淮阳侯夫人娘家姊妹的儿子,不过淮阳侯夫人膝下无子,世子是抱养到正室名下养着的,故而这曹郎君和世子算不上亲厚,殿下让奴婢问您,可要……”
萧恪抬手示意那小内侍不必说了,“有劳三殿下了,请公公代本王转达谢意。至于晚宴时,请殿下不必为臣破例,一切照着规矩办就是。”
“奴婢一定将郡王的话带到。”
那太监出门时,恰好遇上贺绥进来,两人面对面撞上,那人竟没有主动给贺绥让路行礼,昂着头就出去了。
好在贺绥并不是在意这等事的人,他一进来就见萧恪沉着脸。也不管他俩前几日刚吵了一回,下意识开口问道:“谁惹你了?”
“没。”萧恪摆出笑脸,将刚刚的阴鸷收敛了下去,随口道,“只是感慨三皇子身边的奴婢个顶个傲气,想来是一直被惯着才没个规矩分寸。”
这话说得阴阳怪气,贺绥听了反倒是摇了摇头道:“拜高踩低也是常事,我以为你早就见过不少了。说起来,你这是…托了三殿下何事?”
“查两个口舌功夫了得的小子罢了。”
萧恪素来不对旁人上心,他这嘴更是极少夸人,能让他说出口舌功夫了得,多半不是什么好事。贺绥心中了然,便问道:“他们惹你了?”
心思被贺绥言中,萧恪也不遮掩,坦然道:“什么都瞒不过阿绥。”
萧恪伸手去拉贺绥,却被躲开了,等着人落了座才道:“阿绥今日在猎场上意气风发,把我都看呆了,险些被陛下看出破绽来。”
“……”贺绥端正坐着,闻言沉默了片刻才转过身正色道,“我知今日…是你费心成全了,这一年来,我也是难得松口气。”
萧恪跟着问:“那……阿绥还生我的气吗?”
“一码归一码。你尚未同我说明为何要盘剥百姓,收受贿金。府中并未入不敷出,又为何要敛财?”
贺绥这样忠正耿直的性子大抵是遗传了父亲贺老蒋军的,又有长姐教导了几年,才没被那深宫的谋算磋磨打碎的脊梁。
虽然贺绥在身边,必然会对自己的大业有些妨碍,但萧恪却甘之如饴。
“薛家是三皇子的金库,他们又动了心思想保举自家嫡子入兵部,有三皇子和贵妃娘娘在背后坐镇,少不了能捞到些肥差美差,届时流水似的金银供给三皇子。我不宰薛家一笔,难道让他们存着富可敌国的钱财去给三皇子养私兵,到那时再去和太子殿下分庭抗礼不成?”
贺绥沉思片刻,想是听进去了。过会儿又小心问道:“三皇子殿下真有不臣之心?”
“东宫名分虽已定,但只要陛下仍在,废立储君也不是稀罕事。何况,陛下已对太子和祁家心生不满,近来处处打压,不然也不可能放我去太子身边隔应他。”萧恪说到自己时,自嘲地轻笑了一声。
贺绥在旁听得心中别扭,便道:“你既有心为太子殿下周旋,为何不明说?反教殿下误会着。”
“那也得太子殿下愿意信啊!不过阿绥也不用替我担忧,毕竟……日久见人心嘛!”
萧恪面上那套托辞说得一溜一溜的,他是做戏惯了的,知道如何才能取信于人,连贺绥也被他蒙了过去,一时倒真没有一开始的埋怨了。
萧恪趁热打铁,连忙道:“那日薛家两人言行,阿绥也都瞧在眼里。若只是清白商贾,纵然曾做过皇商,攒了不少积蓄,又哪里来的底气攀附三皇子。那硕大的南海夜明珠虽不算孤品,却也是珍贵之物,薛家当家却敢答应一月内再弄一颗来,只怕薛家的财富来得也是不清不楚,讹他们一笔,好教他们日后也收敛着些。”
“那你还同三皇子走得亲近?”
面对贺绥的盘问,萧恪早就准备好了词,坦然答道:“面上功夫还要做啊!我如今无权无势,通政司的差事还没捂热乎就被拉来忙秋猎大典的事,总不能刚坑了薛家,后脚就给三皇子甩脸子吧!”
他句句都说得在理,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可也句句都不是真话,如果可以,萧恪也不想瞒贺绥,只是眼下诸事都需打点,实在不是和盘托出的好时机,便只能编些瞎话搪塞过去。
好在贺绥不是个疑心重的人,萧恪那话也算说得过去,便没有再提薛家的事。二人闲聊着,有萧恪在旁逗着,也赶上今日行猎,贺绥确实是难得畅快了一把,便将那些许疑惑和烦恼暂且压了下去。至于淮阳侯世子什么,更是早就被忘在了脑后。
约莫过了半个多时辰,三皇子才派人来叫。萧恪自半月前就开始忙秋猎的事,昨日更是赶了个通宵,如今难得能偷个懒,面上笑嘻嘻的,倒真像心无城府的半大孩子似的。
“贺公子。”
二人相携而来时正碰上意气风发的三皇子,刚行完礼,三皇子便一把揽住了萧恪的肩,对着贺绥说道:“你俩的坐席安排在那一桌,贺公子先去坐会儿。允宁本王借走一会儿。”
“殿下请便。”贺绥刚听了萧恪说过三皇子的心思,这会儿对他哪里有好感,礼节上无差错也便罢了,临走时有些担忧地瞧了萧恪一眼。
这会儿宴席的人来得不多,三皇子将萧恪拉到旁边一处,却提起了贺绥方才的模样。
“没看出来,允宁竟有这调教人的本事。贺绥那样的武将都能让你驯服。瞅瞅他临走时的眼神,含羞带怯的。男人也能如此这般?”
萧恪面上笑容不减,淡淡道:“三殿下说笑了。五大三粗的汉子哪里来得娇怯,殿下怕是看岔了。”
三皇子是铁了心要问清楚,拉着萧恪一个劲追问道:“那允宁要五大三粗的男人作甚?我瞧那淮阳侯世子和你说的那小郎君瘦得跟麻杆似的,经得住你胡来?”
“殿下,淮阳侯也是武将出身。他家世子虽未上战场却也不算瘦弱,至于另一位嘛…吃惯了野物,总想换换口味。倌馆的兔子虽然柔顺可爱,却也没有这瘦弱的读书人有趣。不过殿下放心,臣有分寸,断不会胡来。再说这里人来人往又没个遮掩,怎么着也得回京了再说,不然若是有个走错路的闯进来,岂不是什么丑事都让人看光了。”
三殿下面上露出了然笑意,他拍了拍萧恪的背道:“你有分寸就好。”
萧恪回席落座,贺绥偏过头来同他说话。
“三皇子同你说什么了?”
“纨绔子弟的闲话罢了,不值一提。”萧恪拿话随意搪塞了过去,毕竟三皇子那话说得着实不算体面,污言秽语,他可不想说给贺绥听。
旁人都是男女别席,偏萧恪这里两个男子凑在一起。他二人说话时的模样,在那些女眷看来着实臊人。可偏生他们长得都不错,萧恪长得清秀,又因为年岁不大,还透露出几分孩子气来;贺绥虽与萧恪同龄,但因其母出身异族,父亲又是武将,较萧恪更显得英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