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郡王爷,您在此稍候,下面人去抬桌子了。”
“有劳顺总管了。”萧恪上辈子同这人并无什么过多交集,自他和东宫闹翻之后,怕是连打赏的银子都没有塞过一枚,洪顺这人生了张软硬不吃的冷硬面孔,实在让人摸不准他的脾性。
派去抬桌案的人回来了,两个看着和萧恪差不多年纪的小内侍合力搬来一张桌案,洪顺指挥着放在了萧恪面前,其中一人又跑了一趟报了个蒲团来。
“郡王爷,请吧。”洪顺双手拢在袖中,明明是瘦高的个子却偏要佝偻着身子,配上那阴恻恻的语气倒真是瘆人。
只是那桌案……
萧恪低头瞧了眼,对方特意选了个矮桌,他若是想用便只能也佝偻着要跪坐着。放眼整个东宫书房,多的是黄梨木椅,但洪顺就那么站在跟前,半点没有教人换桌椅来的意思。摆明了就是要折腾自己。
“这书房内唯有一张桌案是殿下用的,尊卑有分,劳郡王爷委屈将就下。”
这话夹枪带棒倒真是膈应人。
不过似这样的磋磨折辱,萧恪上辈子不知经历了多少,他甚至可以为了得到贺绥的下落向白琮磕头,重活一世哪会计较这等显而易见的刁难。
“顺总管言重了,既是为陛下和太子殿下分忧,哪里有什么辛苦。”说完便一撩下袍干脆利落跪坐在桌案前。
洪顺刁难不成,拢在袖中的手指不由绞住了自己手臂,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第三十二章
萧恪这一跪便是近两个时辰,捱到后面只觉得腰都要断了一般。
他也不是不会心疼照顾自己,只是偶尔直起身来缓一缓,那大太监洪顺便会在旁讥讽几句。
不过讽刺归讽刺,到底是尊卑有别,那太监倒也守着分寸,不会让萧恪抓到他不敬的把柄,凡说是一概拿了太子作筏子,只管说是殿下的吩咐不可辜负慢待之类的话,配上太监那尖细阴柔的嗓音,还有那说话的腔调,听来就格外刺耳些。
至于那些奏折……
以往朝臣上书并不会直接递到皇帝御案之上,而是先经由通政司将奏折分门别类,再依主次轻重呈递给皇帝御笔朱批。不然总有些个鸡毛碎皮的地方政务也递上去,皇帝看折子也是劳心劳力。而奏折在通政司转了一圈,有些东西便不会上达天听。诸如上辈子弹劾萧恪的折子源源不绝,权势滔天如他自可操控哪些折子递上去。至于花钱买太平的事也不是没有,不过后来萧定昊继位,这也成了杀他的诸条罪状之一。
萧定昊教人拿给他的这一摞虽都已是通政司筛过一次的折子了,但翻来覆去都是那些言官御史上书的谏言,甚至还有一封将萧恪都骂了进去的。那文绉绉的文章一本接一本,仔细翻看了前四五本之后,后面的萧恪只是粗略扫了一眼,心中便已明了。
这些折子是萧定昊已经理过的了,大抵就是拿一杯茶做筏子折腾自己的时候。如今给自己看,无非是寻个由头磋磨他罢了,想想也知道萧定昊不可能将那些重要折子交给自己。
该如何糊弄这等鸡毛蒜皮的折子根本难不倒上辈子权倾朝野的萧恪,洪顺一直站在旁边仔细打量,他也注意到了萧恪神情的变化,只是一时拿不到什么错处,便盯得更加仔细,只等着寻到一丝纰漏好给萧恪找些不痛快。
萧恪神色平静,执笔的手稳稳当当书写着,却并非坐以待毙。
他在等人来。
“太子哥哥!”很快,一声娇嗔打破了东宫的宁静。
来人进东宫若入无人之境般,门口的内侍压根不敢拦,洪顺脸色一变,也不顾上抓萧恪的错处,急急地迎出去。可对方脚步快些,洪顺还没来得及拦,人便已闯进了书房来。
一袭鹅黄宫裙,裙上锥了数颗明珠玛瑙,光华溢彩。发梳百花分髾髻,簪着的单凤钗也坠有同样的明珠,正中镶着一颗鸽蛋大的珍珠,衬得少女通身贵气无匹。
洪顺面上堆笑迎上去,恭敬向少女请安,不过还是伸手拦了一把人。口中直道:“九公主,太子爷正在内殿歇着呢!您小声些~”
“皇兄歇下了?那倒是我和九妹来得不巧了,扰了皇兄好梦。”一蟒袍青年自少女身后走进书房,他嘴上说得抱歉,可却全然没有退出去的意思。
一见萧定淳进来,洪顺哪能猜不到是对方把九公主引来的,面上却仍挤着谄媚的笑容,“三皇子金安。殿下确实今日劳累,好不容易才歇下的。”
三皇子却恍若听不懂洪顺赶人的言下之意,笑着应和了一句道:“也是,秋猎之事近在眼前,皇兄要操心的也多了。九妹,咱们要不先回?”
“不!本宫就是为了秋猎的事来找太子哥哥的!”九公主哪里肯听,当下就耍起了脾气,她虽不是嫡出的公主,却是皇后亲妹所出的公主,自祁妃去后便一直养在皇后膝下,东宫这边也是无人敢驳的小祖宗。
今日是听了三皇兄无意间透露说此次秋猎可能不会让她一同去,九公主去年就因为秋猎行前生了场大病错过了,听了这话哪里能坐得住,立刻拉着三皇兄要来找太子哥哥问清楚。洪顺再如何舌灿莲花,都奈何不得这位认死理的小公主。好巧不巧,她一歪头看到了跪坐在角落处理奏折的萧恪。
看着像是被罚了一样,但那身绛紫蟒袍可不是寻常的内监宫人。
九公主好奇欸了一声,把挡路的太监扒拉开仔细打量萧恪。三皇子也‘适时’发现了角落里的人,主动开口道:“诶?这不是允宁吗?”
“谁啊?”
三皇子好心解释道:“宁王叔家的小儿子萧恪。从小也是养在宫里的,不过他出宫建府的时候九妹你还小,平时也不怎么进宫来,不记得也是常事。”
“那就是本宫的堂兄了?怎么跪在东宫?”九公主心思单纯,她一扭头看向洪顺,手指着萧恪问道,“他是做错事被太子哥哥罚了?”
“……没。”洪顺飞快想了一套托辞,“陛下命燕郡王跟在殿下身边学习打理政务,今日是郡王爷主动替殿下分忧的。只是刚巧宫里找不到高些的桌案,奴婢这才让人从库房寻了个桌案给郡王爷使着。”
熟料九公主听了洪顺的说辞,立刻秀眉一拧,怒而斥责道:“既不是被罚,你这奴婢也未免太胆大了些!”
“九公主,奴婢怎敢……”
“胡说!偌大东宫岂会找不出来寻常桌椅?!堂兄再如何也是宗室皇亲,岂容一个太监肆意磋磨?!来人!”若说这宫中谁敢肆无忌惮动太子的近身大太监,她九公主便算其中之一。三皇子站在一边不劝也不拦,其他小太监却是十分为难,一边是太子殿下的心腹,一边是九公主,怎么着都不是。
“兰姝!”
萧定昊身着杏黄袍服自内殿走出,左右内侍都松了口气。
“堂堂公主,怎可随意喧哗,往日母后教导的礼仪都忘了不成?”他板着脸轻斥了胡闹的妹妹一句,却不是因为九公主训斥洪顺,只是说她方才声音大了些,少了公主该有的端庄和气度,他抬头看向一旁的萧定淳,“三皇弟也在。”
“臣弟是被九妹拉过来的,她听说大皇兄秋猎不想她同去,正闹着呢!”左右也不是什么瞒得住的事,三皇子自己坦诚说了,太子倒一时不好追究他带九公主来东宫闹的目的。
“礼部和太常寺、太仆寺的一众官员还在商定,你从哪里听来的?”
萧定昊原是要问九公主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哪想这个妹妹突然认了死理,抓着他的衣袖反问道:“太子哥哥就说是不是有这么个事?!”
“没有的事,别听宫里人瞎说。你乖乖的,皇兄就许你去。”
听到可以出宫,九公主立时就一扫方才的愁容,抱着太子的手臂撒娇。
本来事儿都过了,偏九公主一扭头看到了还跪着的萧恪,又想起来了,揪着太子的衣袖就要处置洪顺。
“允宁也是个老实人,不舒服了还忍着。洪顺,还不去将燕郡王扶起来,陪个罪。”太子面上带笑,不轻不重地将这事带过,随口轻斥了句,却没有惩罚。
洪顺一个内侍自然没有胆子敢公然折辱王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其中必有太子授意,在场恐怕唯有九公主不这么想。
不过她到底是个小姑娘,皇长兄随便哄上几句就将事儿忘光了。
“允宁今日辛苦,还是早些回府。若有事,本宫再行传召。”
萧恪起身,久跪的姿势让腰有些不堪重负,站起来的时候还踉跄了一下,“臣告退。”
“皇兄同九妹说话,臣弟不敢扰。瞧着燕郡王身子不适,臣弟想去送一送。”
太子搂着妹妹哄,听到这话笑着抬头,只是那笑容有些瘆人。
“三皇弟难得来东宫一趟,不妨稍坐片刻。江淮刺史进贡了稀罕的茶饼,咱们兄弟刚好坐下说说话。”
“那臣弟…恭敬不如从命了。”
内侍只把萧恪送出东宫的门便没再跟着了,萧恪才得了空抻直了后腰,只是酸疼感却是不减分毫。手背到身后敲了敲腰,沿路遇到来往穿行的宫人,还要顾着仪态将手收回来。
“有劳顺总管了。”萧恪上辈子同这人并无什么过多交集,自他和东宫闹翻之后,怕是连打赏的银子都没有塞过一枚,洪顺这人生了张软硬不吃的冷硬面孔,实在让人摸不准他的脾性。
派去抬桌案的人回来了,两个看着和萧恪差不多年纪的小内侍合力搬来一张桌案,洪顺指挥着放在了萧恪面前,其中一人又跑了一趟报了个蒲团来。
“郡王爷,请吧。”洪顺双手拢在袖中,明明是瘦高的个子却偏要佝偻着身子,配上那阴恻恻的语气倒真是瘆人。
只是那桌案……
萧恪低头瞧了眼,对方特意选了个矮桌,他若是想用便只能也佝偻着要跪坐着。放眼整个东宫书房,多的是黄梨木椅,但洪顺就那么站在跟前,半点没有教人换桌椅来的意思。摆明了就是要折腾自己。
“这书房内唯有一张桌案是殿下用的,尊卑有分,劳郡王爷委屈将就下。”
这话夹枪带棒倒真是膈应人。
不过似这样的磋磨折辱,萧恪上辈子不知经历了多少,他甚至可以为了得到贺绥的下落向白琮磕头,重活一世哪会计较这等显而易见的刁难。
“顺总管言重了,既是为陛下和太子殿下分忧,哪里有什么辛苦。”说完便一撩下袍干脆利落跪坐在桌案前。
洪顺刁难不成,拢在袖中的手指不由绞住了自己手臂,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第三十二章
萧恪这一跪便是近两个时辰,捱到后面只觉得腰都要断了一般。
他也不是不会心疼照顾自己,只是偶尔直起身来缓一缓,那大太监洪顺便会在旁讥讽几句。
不过讽刺归讽刺,到底是尊卑有别,那太监倒也守着分寸,不会让萧恪抓到他不敬的把柄,凡说是一概拿了太子作筏子,只管说是殿下的吩咐不可辜负慢待之类的话,配上太监那尖细阴柔的嗓音,还有那说话的腔调,听来就格外刺耳些。
至于那些奏折……
以往朝臣上书并不会直接递到皇帝御案之上,而是先经由通政司将奏折分门别类,再依主次轻重呈递给皇帝御笔朱批。不然总有些个鸡毛碎皮的地方政务也递上去,皇帝看折子也是劳心劳力。而奏折在通政司转了一圈,有些东西便不会上达天听。诸如上辈子弹劾萧恪的折子源源不绝,权势滔天如他自可操控哪些折子递上去。至于花钱买太平的事也不是没有,不过后来萧定昊继位,这也成了杀他的诸条罪状之一。
萧定昊教人拿给他的这一摞虽都已是通政司筛过一次的折子了,但翻来覆去都是那些言官御史上书的谏言,甚至还有一封将萧恪都骂了进去的。那文绉绉的文章一本接一本,仔细翻看了前四五本之后,后面的萧恪只是粗略扫了一眼,心中便已明了。
这些折子是萧定昊已经理过的了,大抵就是拿一杯茶做筏子折腾自己的时候。如今给自己看,无非是寻个由头磋磨他罢了,想想也知道萧定昊不可能将那些重要折子交给自己。
该如何糊弄这等鸡毛蒜皮的折子根本难不倒上辈子权倾朝野的萧恪,洪顺一直站在旁边仔细打量,他也注意到了萧恪神情的变化,只是一时拿不到什么错处,便盯得更加仔细,只等着寻到一丝纰漏好给萧恪找些不痛快。
萧恪神色平静,执笔的手稳稳当当书写着,却并非坐以待毙。
他在等人来。
“太子哥哥!”很快,一声娇嗔打破了东宫的宁静。
来人进东宫若入无人之境般,门口的内侍压根不敢拦,洪顺脸色一变,也不顾上抓萧恪的错处,急急地迎出去。可对方脚步快些,洪顺还没来得及拦,人便已闯进了书房来。
一袭鹅黄宫裙,裙上锥了数颗明珠玛瑙,光华溢彩。发梳百花分髾髻,簪着的单凤钗也坠有同样的明珠,正中镶着一颗鸽蛋大的珍珠,衬得少女通身贵气无匹。
洪顺面上堆笑迎上去,恭敬向少女请安,不过还是伸手拦了一把人。口中直道:“九公主,太子爷正在内殿歇着呢!您小声些~”
“皇兄歇下了?那倒是我和九妹来得不巧了,扰了皇兄好梦。”一蟒袍青年自少女身后走进书房,他嘴上说得抱歉,可却全然没有退出去的意思。
一见萧定淳进来,洪顺哪能猜不到是对方把九公主引来的,面上却仍挤着谄媚的笑容,“三皇子金安。殿下确实今日劳累,好不容易才歇下的。”
三皇子却恍若听不懂洪顺赶人的言下之意,笑着应和了一句道:“也是,秋猎之事近在眼前,皇兄要操心的也多了。九妹,咱们要不先回?”
“不!本宫就是为了秋猎的事来找太子哥哥的!”九公主哪里肯听,当下就耍起了脾气,她虽不是嫡出的公主,却是皇后亲妹所出的公主,自祁妃去后便一直养在皇后膝下,东宫这边也是无人敢驳的小祖宗。
今日是听了三皇兄无意间透露说此次秋猎可能不会让她一同去,九公主去年就因为秋猎行前生了场大病错过了,听了这话哪里能坐得住,立刻拉着三皇兄要来找太子哥哥问清楚。洪顺再如何舌灿莲花,都奈何不得这位认死理的小公主。好巧不巧,她一歪头看到了跪坐在角落处理奏折的萧恪。
看着像是被罚了一样,但那身绛紫蟒袍可不是寻常的内监宫人。
九公主好奇欸了一声,把挡路的太监扒拉开仔细打量萧恪。三皇子也‘适时’发现了角落里的人,主动开口道:“诶?这不是允宁吗?”
“谁啊?”
三皇子好心解释道:“宁王叔家的小儿子萧恪。从小也是养在宫里的,不过他出宫建府的时候九妹你还小,平时也不怎么进宫来,不记得也是常事。”
“那就是本宫的堂兄了?怎么跪在东宫?”九公主心思单纯,她一扭头看向洪顺,手指着萧恪问道,“他是做错事被太子哥哥罚了?”
“……没。”洪顺飞快想了一套托辞,“陛下命燕郡王跟在殿下身边学习打理政务,今日是郡王爷主动替殿下分忧的。只是刚巧宫里找不到高些的桌案,奴婢这才让人从库房寻了个桌案给郡王爷使着。”
熟料九公主听了洪顺的说辞,立刻秀眉一拧,怒而斥责道:“既不是被罚,你这奴婢也未免太胆大了些!”
“九公主,奴婢怎敢……”
“胡说!偌大东宫岂会找不出来寻常桌椅?!堂兄再如何也是宗室皇亲,岂容一个太监肆意磋磨?!来人!”若说这宫中谁敢肆无忌惮动太子的近身大太监,她九公主便算其中之一。三皇子站在一边不劝也不拦,其他小太监却是十分为难,一边是太子殿下的心腹,一边是九公主,怎么着都不是。
“兰姝!”
萧定昊身着杏黄袍服自内殿走出,左右内侍都松了口气。
“堂堂公主,怎可随意喧哗,往日母后教导的礼仪都忘了不成?”他板着脸轻斥了胡闹的妹妹一句,却不是因为九公主训斥洪顺,只是说她方才声音大了些,少了公主该有的端庄和气度,他抬头看向一旁的萧定淳,“三皇弟也在。”
“臣弟是被九妹拉过来的,她听说大皇兄秋猎不想她同去,正闹着呢!”左右也不是什么瞒得住的事,三皇子自己坦诚说了,太子倒一时不好追究他带九公主来东宫闹的目的。
“礼部和太常寺、太仆寺的一众官员还在商定,你从哪里听来的?”
萧定昊原是要问九公主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哪想这个妹妹突然认了死理,抓着他的衣袖反问道:“太子哥哥就说是不是有这么个事?!”
“没有的事,别听宫里人瞎说。你乖乖的,皇兄就许你去。”
听到可以出宫,九公主立时就一扫方才的愁容,抱着太子的手臂撒娇。
本来事儿都过了,偏九公主一扭头看到了还跪着的萧恪,又想起来了,揪着太子的衣袖就要处置洪顺。
“允宁也是个老实人,不舒服了还忍着。洪顺,还不去将燕郡王扶起来,陪个罪。”太子面上带笑,不轻不重地将这事带过,随口轻斥了句,却没有惩罚。
洪顺一个内侍自然没有胆子敢公然折辱王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其中必有太子授意,在场恐怕唯有九公主不这么想。
不过她到底是个小姑娘,皇长兄随便哄上几句就将事儿忘光了。
“允宁今日辛苦,还是早些回府。若有事,本宫再行传召。”
萧恪起身,久跪的姿势让腰有些不堪重负,站起来的时候还踉跄了一下,“臣告退。”
“皇兄同九妹说话,臣弟不敢扰。瞧着燕郡王身子不适,臣弟想去送一送。”
太子搂着妹妹哄,听到这话笑着抬头,只是那笑容有些瘆人。
“三皇弟难得来东宫一趟,不妨稍坐片刻。江淮刺史进贡了稀罕的茶饼,咱们兄弟刚好坐下说说话。”
“那臣弟…恭敬不如从命了。”
内侍只把萧恪送出东宫的门便没再跟着了,萧恪才得了空抻直了后腰,只是酸疼感却是不减分毫。手背到身后敲了敲腰,沿路遇到来往穿行的宫人,还要顾着仪态将手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