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萧恪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听之任之,走一步算一步罢了。”
“如若现在回头,到还来得及。”
“回头?阿绥是让我转投太子?”萧恪未待贺绥答什么,便自嘲地笑了一声,“可惜这世上安有两全之法,即便我没有逢迎皇帝,那位太子殿下也容不下我……”
“这又是为何?”
“自然是……”萧恪一抬眼正对上贺绥,心中不愿贺绥知道太子钟情于他,便把话憋了回去,随口扯了一句,“我猜的。太子刚正不阿,我在他眼里只怕早就是个屈意逢迎的小人,更何况如今太子势微,皇帝喜怒无常,不知什么时候还会翻起旧账来,归于皇帝麾下,终归能暗中保下我们两家平安。”
“抱歉,是我将事都想得太容易了,这事原不该怪你的。”贺绥是明事理之人,萧恪同他剖白,他便知其中利害,也明白了自己刚刚错怪了对方,“小琮不懂事,待会我叫他过来给你赔罪。”
“我还以为阿绥会替他道歉,还想着同你讨价还价一番呢!”
二人之前一扫方才的疏离,萧恪这话一说,贺绥倒是难得跟着笑了笑。
“既是小琮做过的错事,我身为长辈虽求情却不会庇护,该承担的谁也躲不了,我也一样。”贺绥待人接物向来公正清明、毫不避讳,无论何时都是坦然处之,不怪能被萧定昊记挂了一辈子,甚至殃及池鱼,上辈子非杀萧恪不可。
萧恪知道贺绥这话是在答他上一句所说,面上露出狡黠笑意,一扭身坐在了贺绥身侧。
“那……作为误会我的惩罚,阿绥解我心中一个疑惑可好。”
“……好。”
萧恪转过身,双手扶着贺绥双肩,二人面对面坐着对视隔了许久,萧恪才终于开口,只是他并没有着急提问,反而先向贺绥剖明心意道:“旁人如何看我,我都不在乎。只要阿绥信我。赐婚之事确是因我失言而起,可也是我真心所盼,但我愿赌咒绝没有同皇帝沆瀣一气,刻意谋划此事,若所言有虚,甘愿…唔!”
“允宁,我信你。”贺绥伸手覆在萧恪唇上,不让他将那赌咒的誓言说出口,“你想问什么问便是。”
萧恪点了点头,贺绥才把手撤下来。
“阿绥,若赐婚一事无法转圜,你可甘愿嫁我?”
“……”
贺绥的沉默让萧恪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他期待却同时在害怕贺绥的回答,而贺绥沉默得越是久,他心里的不安就越重。
“……允宁,我现在无法答你,希望你明白,我终究是男子。”
说不失望是假的,贺绥虽没有明着拒绝,但话中之意已说得明白。他虽同萧恪一起长大,情分非比寻常,但到底是个男子,这遵从旨意嫁给另一个男人,甚至一夕之间被剥去所有功名职务,被当做待嫁的闺阁女儿对待,任谁也不能三两句话便欣然接受,纵使他心中有萧恪也是一样的。
“我明白。不过此事暂时无解,你同白琮先安心在我府里住下,你们也不需要顾忌旁人。若有出征的机会,我一定尽力为你周旋。”
“允宁……抱歉。”
“没什么,你不必……”
“太子殿下!殿下,我们主子在……”萧恪话音未落,外面便传来了洪喜慌张的呼喊声,紧跟着房门就被一下子推开,他一抬头,视线正撞上萧定昊。
第十三章
“太子殿下。”
萧恪和贺绥同时起身看向来人,萧定昊一言不发从身边拽出个人来往前一丢。
定睛一看却是白琮,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却看起来很怕萧定昊,被丢进来拔腿就往贺绥的地方跑。
“舅……唔!”只可惜话未说完,便被萧定昊一手扯着胳膊拉了回去。
贺绥赶忙上前行礼,看了一眼外甥躬身道:“小琮年幼不知事,不知哪里冲撞了殿下,臣代他向您请罪。”
“靖之无需多礼。”萧定昊松开白琮,伸手将人扶起,在贺绥面前丝毫没有储君的架子,“本宫不过是担心你,所以来允宁府里瞧瞧,方才正撞上你这小外甥火急火燎往外冲,怕他出去胡闹给你惹麻烦才把人带回来。”
太子今日被皇帝打发出去,折返回来还未进城便收到了消息说皇帝给萧恪和贺绥赐了婚,他匆匆赶来,正撞上了一脸愤慨往外冲的白琮,想也知道是与这桩荒唐赐婚有关。怕这不知进退的小娃娃节外生枝,这才把人提溜回来。
“舅舅……”白琮躲在贺绥身后,被萧定昊这么一点,有些心虚地拽住舅舅的衣裳。
“小琮孩子脾性,正是调皮的时候,有劳殿下关怀。”
“太子殿下,该是回宫的时辰了。”萧定昊的贴身内监凑过来委婉提醒,太子今日前后造访抚宁侯府和燕郡王府的事只怕瞒不过宫中耳目,此刻实在不适合久留。
“你带人先出去伺候,本宫有些话要与自家兄弟说。”
“是,奴婢等就在外面伺候着,殿下若有吩咐随时唤奴婢。”
那内监领命带人出去时将洪喜等一众王府仆役通通带了出去,门一关,内室中便只剩下四人。
“听闻今日金銮殿上允宁舌战群儒,你何时变得这般口齿伶俐了,倒让为兄意外。”当着贺绥的面,萧定昊并不会把话说得太难听,但话中责问之意却是半分不减,“那日殿前为杨大人求情亦是,莫不是父皇宫里的板子竟有此奇效?”
他问的,恰恰也是贺绥心中隐隐的疑惑。萧恪这阵子虽说不上性情大变,却远比从前沉稳许多,谋算也比从前多了,而这种种变化似乎真的是自杨焕致之事起。
“殿下言过其实了,臣一直如此,只不过从前心思稚嫩,有些单纯罢了。陛下的板子让臣明白,有些事并不是听之任之便能相安无事。”萧恪自然知道这些日子他过于出挑,不止是萧定昊,只怕齐帝也早就起了心思,不然也不会有今日赐婚的荒唐圣旨。
至于这位太子殿下,萧恪自是更不敢小觑的。他上辈子是靠着屈意逢迎齐帝,这辈子是仗着多活了一辈子,但面前这位可是能在齐帝多番针对下依旧稳坐东宫储君之位的,上辈子齐帝忽然一病不起,继而太子监国,贺绥得以从他府中被解放领兵出征,若说不是这位太子的手笔,他是打死都不信的。
当年的元启帝也是踩着无数鲜血白骨踏上了帝位,心思城府比他父亲有增无减,萧恪并不敢轻视。
“允宁自幼聪慧,难怪父皇对你如此信任。”萧定昊听了这话微微一笑,转了转拇指上的血玉梅花扳指,忽得话锋一转,语气骤然严厉责问道,“允宁既心中有数,父皇赐婚时你为何不辞反倒应下?强娶抚宁侯之子不说,还想将人圈在家中,你倒是好大的胆子!”
这话说得够重了,萧恪则不卑不亢辩解道:“臣与阿绥两情相悦,并无折辱抚宁侯府之意。且这婚事本是皇命,臣幼年失怙,幸得陛下接入宫中照顾,抚养之恩、君臣大义在上,臣如何能抗旨不遵?”
“允宁这口齿本宫今日是见识了。”萧定昊翻脸比翻书还快,方才还是隐隐震怒,一扭脸便换上副和善面具,“只是逞口舌之快最易招惹杀身之祸,靖之被迫入你府中本就是委屈了,你若是聪明便该有所收敛。”
“臣谨记殿下提点。”萧恪无意与这位太子堂兄直接起冲突,他尚且年幼势弱,一个齐帝就够难缠了,若再加上一个萧定昊,那才真是焦头烂额。
“你记得便好,若是让本宫听到些不好的,即便是惹父皇不快,本宫也必替靖之讨回公道。”
房门被轻敲了几下,那是太子的内侍在提醒他回宫的时辰到了,萧定昊站起身,嘱咐贺绥道:“勋卫府的差事也是累赘,没就没了,等日后有合适的差事,本宫再替你安排。若有何难办的,尽管拿着这块令符来找本宫。”说着便将一块龙纹佩放在贺绥手中。
“殿下……”
“靖之可不许不要,便当是本宫的回礼也好。”萧定昊强硬地按住贺绥,刻意将戴在拇指的扳指露给他看。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贺绥也不好坚持还回去,便收了那玉佩。
萧定昊见贺绥收下,面上露出欣慰的笑,只是这笑容还未在脸上维持多久,便听贺绥说道:“臣多谢太子殿下关怀。只是有些事怕是殿下误会了,陛下赐婚固然出人意料,但允宁并无折辱臣之心,且如今燕郡王府与抚宁侯府同气连枝,还请殿下……勿要迁怒于他。”
听到贺绥出言回护萧恪,太子心中苦涩,不由问道:“靖之,你……真要袒护他?”甚至全然不顾萧恪也在场,便有些迫切问了。
贺绥坦言:“臣所言并非袒护谁,且允宁早早便同臣说过此事,其中自有些苦衷不便说予旁人听,还请殿下见谅。”
萧恪在旁听着也是有些诧异,原以为贺绥并不知太子对他的情分,可方才这一番话下来,贺绥心里分明是一清二楚的,既如此…那他这些日子的改变,必然没有人比贺绥更清楚了,可笑他居然觉得贺绥不懂这些,只以为自己能够糊弄过去。
“如若现在回头,到还来得及。”
“回头?阿绥是让我转投太子?”萧恪未待贺绥答什么,便自嘲地笑了一声,“可惜这世上安有两全之法,即便我没有逢迎皇帝,那位太子殿下也容不下我……”
“这又是为何?”
“自然是……”萧恪一抬眼正对上贺绥,心中不愿贺绥知道太子钟情于他,便把话憋了回去,随口扯了一句,“我猜的。太子刚正不阿,我在他眼里只怕早就是个屈意逢迎的小人,更何况如今太子势微,皇帝喜怒无常,不知什么时候还会翻起旧账来,归于皇帝麾下,终归能暗中保下我们两家平安。”
“抱歉,是我将事都想得太容易了,这事原不该怪你的。”贺绥是明事理之人,萧恪同他剖白,他便知其中利害,也明白了自己刚刚错怪了对方,“小琮不懂事,待会我叫他过来给你赔罪。”
“我还以为阿绥会替他道歉,还想着同你讨价还价一番呢!”
二人之前一扫方才的疏离,萧恪这话一说,贺绥倒是难得跟着笑了笑。
“既是小琮做过的错事,我身为长辈虽求情却不会庇护,该承担的谁也躲不了,我也一样。”贺绥待人接物向来公正清明、毫不避讳,无论何时都是坦然处之,不怪能被萧定昊记挂了一辈子,甚至殃及池鱼,上辈子非杀萧恪不可。
萧恪知道贺绥这话是在答他上一句所说,面上露出狡黠笑意,一扭身坐在了贺绥身侧。
“那……作为误会我的惩罚,阿绥解我心中一个疑惑可好。”
“……好。”
萧恪转过身,双手扶着贺绥双肩,二人面对面坐着对视隔了许久,萧恪才终于开口,只是他并没有着急提问,反而先向贺绥剖明心意道:“旁人如何看我,我都不在乎。只要阿绥信我。赐婚之事确是因我失言而起,可也是我真心所盼,但我愿赌咒绝没有同皇帝沆瀣一气,刻意谋划此事,若所言有虚,甘愿…唔!”
“允宁,我信你。”贺绥伸手覆在萧恪唇上,不让他将那赌咒的誓言说出口,“你想问什么问便是。”
萧恪点了点头,贺绥才把手撤下来。
“阿绥,若赐婚一事无法转圜,你可甘愿嫁我?”
“……”
贺绥的沉默让萧恪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他期待却同时在害怕贺绥的回答,而贺绥沉默得越是久,他心里的不安就越重。
“……允宁,我现在无法答你,希望你明白,我终究是男子。”
说不失望是假的,贺绥虽没有明着拒绝,但话中之意已说得明白。他虽同萧恪一起长大,情分非比寻常,但到底是个男子,这遵从旨意嫁给另一个男人,甚至一夕之间被剥去所有功名职务,被当做待嫁的闺阁女儿对待,任谁也不能三两句话便欣然接受,纵使他心中有萧恪也是一样的。
“我明白。不过此事暂时无解,你同白琮先安心在我府里住下,你们也不需要顾忌旁人。若有出征的机会,我一定尽力为你周旋。”
“允宁……抱歉。”
“没什么,你不必……”
“太子殿下!殿下,我们主子在……”萧恪话音未落,外面便传来了洪喜慌张的呼喊声,紧跟着房门就被一下子推开,他一抬头,视线正撞上萧定昊。
第十三章
“太子殿下。”
萧恪和贺绥同时起身看向来人,萧定昊一言不发从身边拽出个人来往前一丢。
定睛一看却是白琮,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却看起来很怕萧定昊,被丢进来拔腿就往贺绥的地方跑。
“舅……唔!”只可惜话未说完,便被萧定昊一手扯着胳膊拉了回去。
贺绥赶忙上前行礼,看了一眼外甥躬身道:“小琮年幼不知事,不知哪里冲撞了殿下,臣代他向您请罪。”
“靖之无需多礼。”萧定昊松开白琮,伸手将人扶起,在贺绥面前丝毫没有储君的架子,“本宫不过是担心你,所以来允宁府里瞧瞧,方才正撞上你这小外甥火急火燎往外冲,怕他出去胡闹给你惹麻烦才把人带回来。”
太子今日被皇帝打发出去,折返回来还未进城便收到了消息说皇帝给萧恪和贺绥赐了婚,他匆匆赶来,正撞上了一脸愤慨往外冲的白琮,想也知道是与这桩荒唐赐婚有关。怕这不知进退的小娃娃节外生枝,这才把人提溜回来。
“舅舅……”白琮躲在贺绥身后,被萧定昊这么一点,有些心虚地拽住舅舅的衣裳。
“小琮孩子脾性,正是调皮的时候,有劳殿下关怀。”
“太子殿下,该是回宫的时辰了。”萧定昊的贴身内监凑过来委婉提醒,太子今日前后造访抚宁侯府和燕郡王府的事只怕瞒不过宫中耳目,此刻实在不适合久留。
“你带人先出去伺候,本宫有些话要与自家兄弟说。”
“是,奴婢等就在外面伺候着,殿下若有吩咐随时唤奴婢。”
那内监领命带人出去时将洪喜等一众王府仆役通通带了出去,门一关,内室中便只剩下四人。
“听闻今日金銮殿上允宁舌战群儒,你何时变得这般口齿伶俐了,倒让为兄意外。”当着贺绥的面,萧定昊并不会把话说得太难听,但话中责问之意却是半分不减,“那日殿前为杨大人求情亦是,莫不是父皇宫里的板子竟有此奇效?”
他问的,恰恰也是贺绥心中隐隐的疑惑。萧恪这阵子虽说不上性情大变,却远比从前沉稳许多,谋算也比从前多了,而这种种变化似乎真的是自杨焕致之事起。
“殿下言过其实了,臣一直如此,只不过从前心思稚嫩,有些单纯罢了。陛下的板子让臣明白,有些事并不是听之任之便能相安无事。”萧恪自然知道这些日子他过于出挑,不止是萧定昊,只怕齐帝也早就起了心思,不然也不会有今日赐婚的荒唐圣旨。
至于这位太子殿下,萧恪自是更不敢小觑的。他上辈子是靠着屈意逢迎齐帝,这辈子是仗着多活了一辈子,但面前这位可是能在齐帝多番针对下依旧稳坐东宫储君之位的,上辈子齐帝忽然一病不起,继而太子监国,贺绥得以从他府中被解放领兵出征,若说不是这位太子的手笔,他是打死都不信的。
当年的元启帝也是踩着无数鲜血白骨踏上了帝位,心思城府比他父亲有增无减,萧恪并不敢轻视。
“允宁自幼聪慧,难怪父皇对你如此信任。”萧定昊听了这话微微一笑,转了转拇指上的血玉梅花扳指,忽得话锋一转,语气骤然严厉责问道,“允宁既心中有数,父皇赐婚时你为何不辞反倒应下?强娶抚宁侯之子不说,还想将人圈在家中,你倒是好大的胆子!”
这话说得够重了,萧恪则不卑不亢辩解道:“臣与阿绥两情相悦,并无折辱抚宁侯府之意。且这婚事本是皇命,臣幼年失怙,幸得陛下接入宫中照顾,抚养之恩、君臣大义在上,臣如何能抗旨不遵?”
“允宁这口齿本宫今日是见识了。”萧定昊翻脸比翻书还快,方才还是隐隐震怒,一扭脸便换上副和善面具,“只是逞口舌之快最易招惹杀身之祸,靖之被迫入你府中本就是委屈了,你若是聪明便该有所收敛。”
“臣谨记殿下提点。”萧恪无意与这位太子堂兄直接起冲突,他尚且年幼势弱,一个齐帝就够难缠了,若再加上一个萧定昊,那才真是焦头烂额。
“你记得便好,若是让本宫听到些不好的,即便是惹父皇不快,本宫也必替靖之讨回公道。”
房门被轻敲了几下,那是太子的内侍在提醒他回宫的时辰到了,萧定昊站起身,嘱咐贺绥道:“勋卫府的差事也是累赘,没就没了,等日后有合适的差事,本宫再替你安排。若有何难办的,尽管拿着这块令符来找本宫。”说着便将一块龙纹佩放在贺绥手中。
“殿下……”
“靖之可不许不要,便当是本宫的回礼也好。”萧定昊强硬地按住贺绥,刻意将戴在拇指的扳指露给他看。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贺绥也不好坚持还回去,便收了那玉佩。
萧定昊见贺绥收下,面上露出欣慰的笑,只是这笑容还未在脸上维持多久,便听贺绥说道:“臣多谢太子殿下关怀。只是有些事怕是殿下误会了,陛下赐婚固然出人意料,但允宁并无折辱臣之心,且如今燕郡王府与抚宁侯府同气连枝,还请殿下……勿要迁怒于他。”
听到贺绥出言回护萧恪,太子心中苦涩,不由问道:“靖之,你……真要袒护他?”甚至全然不顾萧恪也在场,便有些迫切问了。
贺绥坦言:“臣所言并非袒护谁,且允宁早早便同臣说过此事,其中自有些苦衷不便说予旁人听,还请殿下见谅。”
萧恪在旁听着也是有些诧异,原以为贺绥并不知太子对他的情分,可方才这一番话下来,贺绥心里分明是一清二楚的,既如此…那他这些日子的改变,必然没有人比贺绥更清楚了,可笑他居然觉得贺绥不懂这些,只以为自己能够糊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