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15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魏夫人原本听那些婆子说,蒋羡把孩子们弄出去夜游,皮肤如何瘙痒睡不下,姑太太指使儿子做仆人,没想到原来是拜访名士。
  她原本不太信婆子们嚼舌根,但无风不起浪,所以有些怀疑,现下听锦娘这么一说,喜笑颜开:“姑太太替我多谢他姑父,这孩子调皮不知道多麻烦你们。”
  “不麻烦,他是极好的。我原本还在想他在家是小儿子会不会太娇惯,哪里知晓在我家很有大哥哥的样子,有一日还主动说和他姑父一起帮定哥儿沐浴,我说家里这么多人呐,哪里用的着你,偏偏他做的有模有样的。我说也不能让你白干啊,于是请他去了潘楼会仙楼,也算犒赏了。”锦娘只当玩笑话说。
  魏夫人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心中十分愧疚,明明知道锦娘的人品的,倒是爱子心切,差点被人糊弄,又好生说了不少感激的话。
  锦娘则道:“我本以为七郎还能在我家待到中秋,又亲自帮他做了一身衣裳,预备中秋穿,如今嫂嫂回来了,我拿出来给您吧。”
  不时,青蓉用托盘拿了一套衣裳出来,魏夫人见里边是鹅黄瑞草云鹤暗纹缎子的中衣,外面则是一件浅紫色的纱做的直裰,直裰的领缘处是比浅紫稍微深一点的紫地双层纱上绣球路纹,底下配着天水碧的裙子,做的十分精致,一看就费了不少功夫。
  魏夫人道:“你这个做姑母的对他这般好,若是日后他不孝敬你,我都不许。”
  “您看您说这个做什么,正好您今日过来,择日不如撞日,就当我为您接风了,等会儿七郎就回来了。”锦娘笑道。
  二人家长里短说了不少,等魏七郎回来时,见到魏夫人赶忙上前拜见。
  魏夫人见这两个月儿子似乎长高了些,人也有精神不少,回来说了会话就主动说要去前院做功课,她很是欣慰。
  “你们快些写,写完咱们给你娘接风。”锦娘叮嘱了一句。
  魏七郎应了一声,锦娘又让茶房给他们端茶过去。
  下午饭,魏夫人便是在蒋家吃的,她观察到儿子和锦娘说话十分随便,还道:“姑母,您和姑父说一声,带我和宁哥儿一起去桃花溪钓鱼玩儿吧,您不发话,姑父都不应。”
  “你们俩出去夜游一趟,也是心野了,还是先把书读好,若是你们俩有长进,我就和你姑父说一声。不过,也得你娘同意。”锦娘道。
  魏七郎又歪缠魏夫人几句,魏夫人指着他笑骂:“你得学业有长进才是。”
  饭毕,魏夫人见筠姐儿干练许多,听说她最近在管家,又道:“大姐儿看着愈发出众了。”
  锦娘还不知晓魏夫人说这话的来意,只以为是例行夸奖,又知晓魏七郎今日要回去,把衣裳也拿给他试。
  魏家下人已经收拾行李了,宁哥儿还哭了:“七表哥,我们还约好去桃花溪玩的呢。”
  魏七郎也忍不住泪洒了不少,就是锦娘面临离别,有些难舍难分,但她是大人了,总不能让人家的孩子真的在自家过吧,故而笑道:“宁哥儿,日后去找你七表哥玩儿就好了啊。”
  说罢,又对魏夫人道:“孩子们都是重情重义的性子。”
  魏夫人也是欣慰的很,锦娘见时候不早了,又道:“孩子们也要早些休息,明日还得读书,我就不多留了,下次七郎只管过来玩儿,那跨院我给你留着。”
  “姑母……”魏七郎还真的有些舍不得。
  一直在书房听动静的蒋羡都无语了,他曾经也常去姑母家,怎么没这么依依不舍啊,太夸张了这群人,还哭起来。
  等魏家人离开了,蒋羡才出来。
  “你躲这里做什么?”锦娘狐疑的看着他。
  蒋羡大喊冤枉:“什么叫我躲,你们女人家说话,我总不好出来插嘴吧。”
  锦娘舒了一口气:“魏家的人走了,我这也松快一大截了,走吧,回去休息吧。”
  有二十来人吃穿用都在蒋家,还有魏七郎起居饮食都得照顾到,还是很累的。现在把人安全交到人家母亲手里,总算是可以放心了。
  同时,魏夫人等儿子回来后,一家三口在一起说话。
  魏七郎道:“平日白日在宥家读书,回来后先写功课,写完功课就吃饭散步。姑父就会帮我们检查功课,如果有不擅长的,便出题让我们再写。休息的时候,会出去酒楼吃饭看相扑,对了,姑母让姑父教我和宁哥儿装裱,说将来我们俩要是读书不成,开个装裱铺也能挣钱。您不知晓姑母一幅绣品就卖了两百贯,筠姐儿受了姑母的刺激,成日去做女红去了。”
  魏大学士笑道:“没想到去蒋家还学了这么多东西呢。”
  “可不是,原本是打算八月教我和宁哥儿泅水的,姑母说姑父在外抓贼的时候,正是因为擅长泅水,才抓住逃犯立了大功。即便我和宁哥儿日后不去做亲民官,但是擅长水性还能逃命呢。”魏七郎说的还打了个哈欠。
  魏夫人赶忙让他下去休息,只留下俩口子说话。
  魏大学士则道:“这几个月咱们七郎学业非常有长进,人也长高了,这也是我放心他待在蒋家的缘故。”
  “真是没想到蒋家家风如此好。”魏夫人如此想着。
  夫妇二人说完魏七郎的事情,都似乎下了个决定,但他们还有旁的事情要聊,就先有了个默契。
  却说今年魏家可能是因为魏七郎在她家住了几个月,因此节礼送的非常丰厚,锦娘挑了几样好的留在箱笼里,又和蒋羡说起今年中秋的安排。
  “既如此,便接了老宅老爷和太太过来。”锦娘道。
  蒋羡同意,反正也只是过个中秋,也没什么。锦娘让他亲自上门去接,蒋六老爷自然是同意,长子去了应天府,次子过继,跟着儿子倒是比跟着孙子强点。
  其实许氏本来是不喜欢公公和这个继婆婆的,但是听说他们要去金梁桥过节,又道:“不如让十六郎和弟妹都过来咱们南薰坊来,我和儿媳把小饼果品都准备好了呢。”
  “你们都好,只是常常同你们一处,我们也去那边看看。”蒋六老爷笑道。
  许氏也只好咬牙同意。
  却说二老过来,蒋六老爷捐了几箱书过来放这里的的藏书楼,蒋羡让宁哥儿陪着祖父,锦娘则请郑氏上坐,又让人奉茶过来,几人在一起说话。
  郑氏见这上方案几上摆着炉瓶,丫头们用红漆的托盘上的上等茶汤,汤色清亮,附近靠窗户的桌上摆着各色鲜花盆景,青铜的鼎炉吐着丝丝香甜。她想这蒋羡家里果真是富贵的紧,财务状况比长房好许多。
  说着又想起许氏曾经说起的,若是把她侄孙女嫁过来就享福了。
  但她只说起筠姐儿的亲事,就听锦娘道:“看了几个皆不如意,咱们家如今虽然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但总得找差不多的人才。”
  听了这句话郑氏就闭嘴了,她可不会那般心里没数。
  因为郑氏的识趣,蒋六老爷的欢喜,蒋家中秋团圆倒是过的很不错。
  但中秋团圆之夜,冯家却传来噩耗,本该这个时候已经到家的冯胜却是因为中了蝮蛇之毒,差点窒息而亡,好容易被救活回来,但却去了半条命。
  跟着去的掌柜回来报信,娄四娘当即就要长子麟哥儿过去,麟哥儿却推脱道:“太太不是不知道我那医馆一日都离不得人。”
  娄四娘又看向官哥儿,官哥儿支支吾吾道:“我们县学如今不能缺课的。”
  “两位郎君都不去,难道让我妇人去不成?”娄四娘没想到两个继子如此冷漠。
  麟哥儿和官哥儿都低头不语,娄四娘只好打算先关店,把儿子云哥儿托付给娘家嫂子,自己虽然害怕,但也带着家丁出去。
  另一边麟哥儿和官哥儿见她如此,有一瞬间的不安,但二人都自我安慰:“我家原本有二姨那样的贵亲,因为爹娶了这位,害的咱们仕途不通。若有二姨夫提携,你我二人怎会科举如此艰难?”
  官哥儿性子懦弱些,只道:“爹也真是的,娶了这人,就不让我们和二姨往来了,肯定是怕她生气。”
  “谁说不是呢。娘的尸身都没找到,爹就匆匆娶了他,我早就怀疑有问题了。”冯麟冷冷的道。
  只可惜二人早已无从查起了,他俩还不能背着父亲联系二姨家,只好喟叹一声。
  许氏这边也在叹气,她心腹葛妈妈道:“娘子,夜凉如水,咱们还是先回去歇着吧。”
  “你看官人一走,往常那些在咱们家来的人,一个个消失无踪。有那还不错的,送些节礼来,已经算是极好的了。”许氏感叹世风日下。
  便是自家公婆也是一等势利眼的人,不跟长房子孙一起过中秋,却去小儿子那里去。
  葛妈妈撇嘴:“旁的人倒也罢了,可三妗子平日没少来咱家求帮衬,现下却不上门来了。”
  这所有亲戚中,葛妈妈最不喜欢这许三妗子 ,那就不是个好东西。有好处数她跑的最快,可人家落魄了,她还能假意安慰,上门再捞些好处。
  许氏又何尝不知,“罢了,过几日请五弟妹过府说话吧,康儿原本娶宰辅之女都能娶,可惜受集贤相事情的连累,如今很难说上亲了。”
  “咱们五爷和康少爷的学问都是数的上的,再过一二年发解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就好了。”葛妈妈笑道。
  许氏则道:“是啊,我也这般想的。对了,筝姐儿那里怎么样了?”
  因为生了这个小闺女,许氏觉得自己比以往年轻许多,但家里支出也多了不少。看看筠姐儿,衣裳首饰穿戴的极好,听闻连嫁妆都备下几千贯了。
  她曾经也是因为嫁妆太少,被婆母轻视,商家女都能踩在她头上来。现下要为女儿备下嫁妆,就得在十三岁之前备下,毕竟一般女子十几岁先定亲,定亲流程就得走一年,嫁妆单子就得交到夫家去。
  好在离女儿说亲,还有好些年,她还有功夫。
  许氏在说嫁妆的事情,锦娘这里正好木匠又打了一张黄花梨木的床,再买了一张紫檀木嵌云石的床榻,除此之外,还有一套黄花梨的家俬,月牙桌、琴桌、八仙桌、摇椅、画案、亮格柜、大四门的柜子、凭几。
  “樟木要打八口箱子。”锦娘对陈小郎道。
  陈小郎领命出去。
  女儿的嫁妆里田地、铺子、铺子后的宅子、金冠子和全套头面六副、家俬、现钱都备的差不多了,她也不会把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给女儿置办嫁妆,说白了,你若有本事钱生钱,这些嫁妆已经很丰厚了。但若没本事钱生钱,给多了将来怕是被人骗走。
  人不能把手里的钱都花干净,这是她的准则。
  等明年蒋羡来京三年,不知还会不会升官,若是再升一级,女儿选择面就更广一些。
  正想着说魏七郎过来了,锦娘正道:“你姑父明日去桃花溪呢,怎么今日就过来了?宥家没课么?”
  魏七郎笑道:“姑母,我是想早些过来,正好住一晚上,明日早些过去。”
  “你既然过来,怎么不带伺候的人来?和你爹娘说过没有。”锦娘笑问。
  魏七郎点头:“您放心,我爹娘都同意了,我才过来的。”
  他说完,又道:“我那几位养娘都出去了,房里放了几个丫头出去了,姑母,我如今就跟您学的,自个儿得有主意。”
  “都送出去了?”锦娘还有点诧异。
  魏七郎道:“我也长大了,原本是应该的,又不是奶娃子了。”
  锦娘倒是不评判这些,谁愿意吃苦啊?魏七郎读书现下有显著提高,人才生的好,最主要的是和自己性情比较投契,跟亲姑侄差不多了。来自己家中,立马就裁剪了人手,也不算娇气。
  这会子魏七郎住下了,一大早他和宁哥儿就跟着蒋羡出去了。
  又说魏夫人在蒋羡等人前脚离开之后,后脚就过来了。
  要说魏家把魏七郎府里年纪渐长一些的丫头放出去了,又把几位养娘也放出去了,那些人自然不服。她们才不管魏七郎快十四岁了,都是少年了,原本也应该出来了,只想着在魏七郎身边多拿月钱。
  上次还在魏夫人这里告状,魏夫人觉得她们虽然关心魏七郎,但完全是妇人私心,并非真心为了魏七郎打算。
  否则,若是真的听信这些人的话,和蒋家如何相处。
  再说了儿子的确在变好,写功课不拖拉了,还有显著提升,甚至人也活泼了不少。
  她家就是这般想好了就赶紧下手,因此过来之后,就开门见山的和锦娘说了,完全不拐弯抹角。
  锦娘还诧异:“嫂嫂,你是说筠姐儿?”
  她完全没想到,因为魏七郎家世显赫,财富惊人,一表人才,她自己也是之前觉得魏七郎太过娇气,且人家没有第一选择她女儿。
  魏夫人道:“其实我之前就看中筠姐儿了,要不然也不会推了和申家的亲事,这你可别说出去。只是后来你知道的,我娘家有事,家里事情也多,如今才上门来,你不会怪罪我吧?”
  “怎么会呢?”平心而论,锦娘最后的顾虑没了。
  她和魏七郎相处了几个月,虽然不是当作女婿相处的,但是也是个情商可以和蒋羡有点来回,人相貌才情更不必说。
  只不过,锦娘道:“嫂嫂,不是旁的,齐大非偶啊。七郎就是太好了,我才有这个顾虑的。”
  按她本心说女儿在她心目中是最好的,可凡事丑话要说在前头。
  正视家庭差距,大家得开诚布公,否则,日后女方低一头。
  魏夫人见锦娘这般,心里倒是愈发佩服,若是别家早就上杆子了,当年邬氏还要结亲自家呢。没想到锦娘如此谨慎,她道:“筠姐儿是我看着长大的,你家官人年纪轻轻身居五品,不说旁的,就是你家的家风就好,七郎很喜欢你们。”
  “多谢嫂嫂看重,我和筠姐儿的爹商量一二,再回复您家。”锦娘也知晓什么叫适度拿乔,不能太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