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125节
比赛第一项便是比穿七孔针,谁穿的越多,谁就乞的巧最多,谁输了,就是输巧,还得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赢的人。
姑娘们都一人一个桌子,两边挂上灯笼,锦娘看筠姐儿一听说开始,小手就开始穿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其实环境还是很能影响人的,锦娘每日都不会无所事事,蒋羡也忙碌,所以女儿很少会有躺平的想法,她也很上进。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敲了锣,有的小姑娘恨不得偷偷再穿一根,有的则一脸懊悔,筠姐儿却是成竹在胸,她已经在家里演练过好多遍了,方才她瞟了旁边的纪二姑娘,她的针线素来也不错,但今日她即便很快,但依旧不如自己。
如果她今日赢了,娘亲肯定特别为她骄傲。
不曾想王老夫人宣布:“纪家三姑娘胜,她穿的最多。”说罢,还拿出来给众人看。
筠姐儿错愕的看着纪三姑娘,很是不可置信,但是看到穿的线,的确是她穿的多,她也只好认输。娘和她说过,愿赌服输,输也要输的有风度。
也许纪三娘在家日夜练习,她肯定没人家用功。
不过,得了第二名也算不上失望,她笑嘻嘻的把自己精心准备好的礼物送给纪三姑娘,这可是她自己打的络子,络子上的小玉珠是她攒了好久的体己钱买的。
纪三姑娘本来有些难为情的,因为那个送上去的根本就不是她做的,可王老夫人的赞美,大家送的礼物,都让她又飘飘然又喜欢。
锦娘当然看在眼里,她非常欣慰女儿的表现,没有因为输了就咒骂懊悔甚至发脾气。但是她还是对女儿招了招手,筠姐儿一看到母亲就立马跑了过来。
“我女儿真棒,娘方才看到你小手‘刷刷刷’的就穿了过去,不知道多高兴。”锦娘摸摸女儿的脸道。
筠姐儿摸了摸后脑勺:“我也以为我最快呢,我应该是第一名呢。”
“你在娘心里就是第一名,你今天表现的非常棒。”锦娘道。
筠姐儿得到了娘的褒奖,眼睛亮晶晶的。
锦娘搂着女儿,淡淡的注视了一会儿纪夫人,她想纪夫人这步棋恐怕走错了。就连朝廷抡才大典,状元头衔若是在寒门和官家子弟之间,一般都会选寒门,就是怕处置不公。纪夫人自以为瞒天过海,殊不知将来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反弹。
这就像颁奖典礼,公认演技好的演员没有得奖,而给了一个演技都排不上号的,这无法平息众人怒火。
到时候恐怕会引起别人巨大的反弹,最终害人害己。
还有这王老夫人,你若高坐佛台,大家敬你三分,但若是亲自下场,恐怕大家也会看轻你你三分。
这王老夫人自以为会笼络人,她上次听纪夫人说做全福人的事情,反正她们俩都是自己的人,何不让她们亲近一些。
“纪夫人,你不是说你侄女成婚正缺个全福人么?我让孙夫人做全福人可好?”
纪夫人素来什么都挂在脸上,她看了周四娘子一眼,见她头上虽然戴着金玉,但裙子却素素的,看旁边坐着的锦娘穿的销金裙,头上戴着金冠,感觉更体面。
但王老夫人发话,纪夫人连忙应承下来。
至于周四娘子她知晓蒋氏曾经给全福人礼物时都给的十分肉疼,深觉这是一条发财的路,因此倒是开玩笑似的对王老夫人道:“日后若有这样的好事儿,还烦您介绍了。”
王老夫人笑着虚点了点她:“看你这财迷样。”
锦娘心想好啊,女儿的头名被抢了,她的偏财也要被抢了,她看起来这般好欺负呢?既然你们这般,就别怪她了。
第109章
从纪家出来, 蒋羡已经候在外面了,锦娘知晓他怕鬼,不敢一个人待着, 连忙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跟前:“是不是害怕, 所以出来找我们了?”
蒋羡看着妻子眼中毫不掩饰的关心,他感觉空荡荡的心口瞬间被填满,故而腼腆的点头。
锦娘握住他的手:“咱们上马车吧。”
片刻功夫就到了家中, 孩子已经困了, 锦娘先让人带下去,才把今日的事情对蒋羡说了。
“如此也好, 拿她当试炼石,让咱们筠姐儿重振旗鼓, 把花鸟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全部都学起来。”锦娘常常秉持“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的人, 所以想的不是一时意气之争, 因为只要你够强,场子随时都能找回来的。
公平不是用嘴喊出来的,绝对的实力之下, 才回公平。
蒋羡喜欢的也是锦娘这般的性格, 从不气馁,永不言败。
他也曾嫉妒哥哥蒋晏能调回去,韩效因为娶了刘计相的女儿,有一条青云路。然而现在当他变得越来越练达,他亦是觉得厚积薄发, 反而更有底气。
不过, 蒋羡道:“你说周四娘子似乎很得王夫人欢心,她可是为了周二——”
“这就不知道了,暂时看不出来。”锦娘也不能凭空揣测别人。
即便周四有意做全福人, 只要光明正大,锦娘也不觉得会有什么,这又不是自己一个人垄断了,日后各凭本事罢了。
要说纪夫人靠着王老夫人的支持,不仅办了一次乞巧会,还让自己女儿得了榜首,好不得意。周四娘子也因为纪夫人侄女的亲事,得了丰厚的全福人的礼物,因此她抱王老夫人的大腿就越发紧了。
而筠姐儿在锦娘的教导下,成功的把裁剪学会了 ,中秋前帮弟弟做了一件半袖罗衫,比之前做的一边袖子长一边袖子短已经好了许多,还学会绣双面绣。
在锦娘看来,她为女儿其实心底早就为女儿打算好了,甜水巷的宅子铺子、将来再置办两顷地盖个庄子,布匹衣料不提,现钱也要给三千贯,一张度牒。如此将来她若要成婚,六七千贯的嫁妆也算不少了,若不成婚也有一大笔钱可以度过余生。
进可攻,退可守。
可是钱给到你的手上,你会不会管理,有没有这个能耐守住,这就是靠自己的本事了。毕竟父母总有一天会离你而去,兄弟可能有自己的家,他们可能还觊觎你的钱,那你又如何自处?
甚至有一日天灾人祸什么都没有了,至少你的手艺能让你翻身。锦娘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白手起家到后来生活富裕。
况且凡人一事成,日后必定会事事都通达。
否则做一件事情都无法专精,也无法专心,那日后做什么都三心二意。
今年的中秋节,一家人都在玲珑馆度过的,蒋羡平日让武艺高强的傔从教宁哥儿武功,小孩儿正学扎马步,现在正扎马步给大家看呢。
锦娘鼓掌:“太棒了。”
“娘,我想和你一起荡秋千。”筠姐儿看到外面的秋千,眼前一亮。
锦娘当然应好,她和女儿站在秋千上,让习秋和青蓉换着推,每次上去都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下来后,还觉得有些不尽兴。
还是蒋羡道:“筠姐儿看着有些晕,去旁边和你弟弟斗草,我来推你母亲。”
蒋羡力气更大,锦娘飞起来更猛,玩了好久她才觉得尽心。
天上的月亮今日又圆又大,锦娘玩的累了,洗漱完扑在床上就睡了。到了次日,带着儿女们一起到对门甄家参加洗三宴。
甄家三奶奶庄氏,于前日生了个儿子,甄夫人别提多欢喜了,又兼甄老爷升任太常寺卿,九卿之一,甄家的宾客就更多了,连魏夫人都赶早过来了。
再说窦媛因为锦娘在她有身孕期间关怀备至,对筠姐儿和宁哥儿有意关照,得知宁哥儿身上的罗绣衫是筠姐儿做的之后,连忙帮侄女扬名:“咱们筠姐儿小小年纪,可真是厉害,又会裁剪又会绣花。”
“我不过胡乱做着,上回还做的一边袖子长一边袖子短呢。”筠姐儿还有些不好意思。
魏夫人也帮腔:“这孩子肯用心,上次送我的香囊就绣的很好。”
锦娘笑道:“二位别夸了,再夸就把孩子夸坏了,要说针线还是纪家姑娘更好,尤其是纪三姑娘更出挑。”
“是啊,纪三妹妹上次穿那七孔针穿了好多。”筠姐儿也道。
一旁的钱娘子自然看热闹不嫌事大:“那天太晚了,咱们也看不清楚,反正现在还得在这儿坐会儿,不如让大家看孩子们穿针玩玩。”
纪夫人听了如坐针毡,背后冷汗直冒。
坐在上面的王老夫人还未发话,甄夫人就笑道:“好啊,洗三还没开始呢。咱们看看姑娘们的手艺,大家都露一手,到了咱们这个年纪,看着水葱似的小姑娘就高兴。”
筠姐儿倒是无所谓:“好啊。”
上回魏家也有个小娘子被人压了下去,她虽然不是魏夫人的女儿,但也是魏家的姑娘。魏夫人自然也是颇为不爽,今日也是冷眼旁观。
小姑娘们出门哪个不带针线包,筠姐儿很快就拿了出来,纪三姑娘忙推没有,纪大姑娘则道:“三妹妹,把我的给你。”
纪家妻妾相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纪大姑娘这个时候拿出来完全是打脸纪夫人。
可话说回来,如果你是真材实料,又怕什么呢?
纪三姑娘看到纪大姑娘递过来的针线荷包,始终抿嘴不敢接,钱娘子笑道:“三姑娘,你别怕,不过是玩玩罢了。”
“好。”纪三姑娘才慢吞吞拿出针线来。
纪夫人死命的抓住椅背,看着场上四位年龄相仿的姑娘穿针,一会儿筠姐儿就穿好了,甚至是又快又好,纪三姑娘莫说和筠姐儿比,就是和提刑官家的小姑娘还有庄家小姑娘比都比不上。
连王老夫人都不忍心看场上情形,魏夫人更是故作诧异的看了纪夫人一眼,纪夫人立马解释道:“她之前可是很擅长的,怎么现在不成了?”
锦娘搂着自己的儿女不说话,场上气氛不佳,甄夫人作为东道主,打圆场:“人有失手,马有失蹄的时候,这也正常。”
钱娘子也笑道:“是啊,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锦娘听了忍俊不禁,她想钱娘子难怪这么多人喜欢甚至追随,因为她护着追随她的人,这样有义气的人才有人格魅力。
纪夫人出了好大的丑,她做的这些事情莫说是魏家不可能娶她家女儿,便是大名府的这些豪族也看在眼里,也根本不会考虑。
锦娘用自己的法子替女儿找回了场子,那王老夫人听说也没脸,又去了庵堂。
甄家洗三宴之后,紧接着是罗提刑家的小娘子做十岁生辰,蒋羡不知晓这个习俗,锦娘却很清楚,因为她就做过十岁。
“我记得我两个舅舅还同我做新衣裳,送寿面过来呢。这提刑官是宁化人,大概他们那边的习俗和我们那边差不多。”
当即锦娘打点了一副豕蹄、四只鲜鸡、两只烧鸭、一盘寿面、一疋轻容纱送过去,又和钱娘子一道过去,二人关系因为上次钱娘子帮了筠姐儿出头,关系更是一日千里,比之前还要好。
“我听说邬娘子的丈夫升了官,这次她准备跟着去任上的。”锦娘想到那日在魏家看到邬娘子的事情。
钱娘子笑道:“这也不奇怪她的长子去世了,自然还想再生一个。她现在还算年轻呢,怎么可能一直在这里。”
更何况纪夫人出丑,连带着王老夫人颜面无光,据说又去广云庵吃斋了,有个什么馆陶县令的夫人陪着。邬娘子见婆婆已然是这般,她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二人说话间就到了罗提刑家中,他家却不甚宽敞,人转身的地方都没有。都说这罗提刑是个清官,果然是不假。
但是罗小娘子却养的知书达礼,筠姐儿一来,她就跟大姐姐似的带着她玩儿。锦娘也正常交际,慢慢拓展自己的影响力,争取全福人的资格。
工作不能完全靠别人介绍,还得自己争取。
要说筠姐儿等次日到女学,见到纪家姐妹问道:“怎么昨日在罗提刑家里没看到你们几位?罗姐姐还问我呢。”
纪大姑娘只是似笑非笑,纪二姑娘道:“家中母亲生了病,倒是不好出去。”
“原来如此,这也是应该。”筠姐儿心想上次自己输给了纪三姑娘,也没有不高兴,如今纪三姑娘输给了自己,就这般不自在,仿佛是自己做错了似的。
小姑娘们说了几句话,沈娘子进来了,她们立刻正襟危坐起来。
又说夏天都快过去了,锦娘仿佛还有两匹轻容纱没用上,她看今年没怎么下雨,遂拿钱多买了几石米在家中,她虽然有庄子,但都鞭长莫及,不如买些米存放着,总是要用的。
家务打理完,她又去看窦媛,此时窦媛已经七个多月的身孕了,她听锦娘的话不敢多吃乱吃,因此肚子并不是很大。
“嫂嫂,你说我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儿啊?”窦媛压力很大,她弟妹生了儿子,嫂嫂生了儿子,她这一胎若是生了女儿,丈夫肯定会有微词。
锦娘劝道:“我看都好,你看我也是先生的筠姐儿后生的宁哥儿,又有什么关系。你的年纪还小,莫把得失看的太重了。”
窦媛却急:“嫂嫂不知,我上回提起让婆母帮杨姑娘找一门亲事,她却根本不理会,再过两个月,二爷又回来了。我这……”
“别急,你现在越急就对身体越是不好。你公公现在正升了官,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只要你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别人是绝对占据不了你的位置了。也许,人家就等着你急,你又有身孕,万一你有些什么状况,那就是直接给人让位置了。”锦娘安抚道。
窦媛在锦娘的安抚下,才慢慢睡了个午觉。
醒来时,锦娘自然已经不在房里了,窦媛让丫头伺候她起来,先去婆母甄夫人那里。刚走到那里,就听到一阵清悦的声音,一听竟然是杨姑娘的声音。
姑娘们都一人一个桌子,两边挂上灯笼,锦娘看筠姐儿一听说开始,小手就开始穿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其实环境还是很能影响人的,锦娘每日都不会无所事事,蒋羡也忙碌,所以女儿很少会有躺平的想法,她也很上进。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敲了锣,有的小姑娘恨不得偷偷再穿一根,有的则一脸懊悔,筠姐儿却是成竹在胸,她已经在家里演练过好多遍了,方才她瞟了旁边的纪二姑娘,她的针线素来也不错,但今日她即便很快,但依旧不如自己。
如果她今日赢了,娘亲肯定特别为她骄傲。
不曾想王老夫人宣布:“纪家三姑娘胜,她穿的最多。”说罢,还拿出来给众人看。
筠姐儿错愕的看着纪三姑娘,很是不可置信,但是看到穿的线,的确是她穿的多,她也只好认输。娘和她说过,愿赌服输,输也要输的有风度。
也许纪三娘在家日夜练习,她肯定没人家用功。
不过,得了第二名也算不上失望,她笑嘻嘻的把自己精心准备好的礼物送给纪三姑娘,这可是她自己打的络子,络子上的小玉珠是她攒了好久的体己钱买的。
纪三姑娘本来有些难为情的,因为那个送上去的根本就不是她做的,可王老夫人的赞美,大家送的礼物,都让她又飘飘然又喜欢。
锦娘当然看在眼里,她非常欣慰女儿的表现,没有因为输了就咒骂懊悔甚至发脾气。但是她还是对女儿招了招手,筠姐儿一看到母亲就立马跑了过来。
“我女儿真棒,娘方才看到你小手‘刷刷刷’的就穿了过去,不知道多高兴。”锦娘摸摸女儿的脸道。
筠姐儿摸了摸后脑勺:“我也以为我最快呢,我应该是第一名呢。”
“你在娘心里就是第一名,你今天表现的非常棒。”锦娘道。
筠姐儿得到了娘的褒奖,眼睛亮晶晶的。
锦娘搂着女儿,淡淡的注视了一会儿纪夫人,她想纪夫人这步棋恐怕走错了。就连朝廷抡才大典,状元头衔若是在寒门和官家子弟之间,一般都会选寒门,就是怕处置不公。纪夫人自以为瞒天过海,殊不知将来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反弹。
这就像颁奖典礼,公认演技好的演员没有得奖,而给了一个演技都排不上号的,这无法平息众人怒火。
到时候恐怕会引起别人巨大的反弹,最终害人害己。
还有这王老夫人,你若高坐佛台,大家敬你三分,但若是亲自下场,恐怕大家也会看轻你你三分。
这王老夫人自以为会笼络人,她上次听纪夫人说做全福人的事情,反正她们俩都是自己的人,何不让她们亲近一些。
“纪夫人,你不是说你侄女成婚正缺个全福人么?我让孙夫人做全福人可好?”
纪夫人素来什么都挂在脸上,她看了周四娘子一眼,见她头上虽然戴着金玉,但裙子却素素的,看旁边坐着的锦娘穿的销金裙,头上戴着金冠,感觉更体面。
但王老夫人发话,纪夫人连忙应承下来。
至于周四娘子她知晓蒋氏曾经给全福人礼物时都给的十分肉疼,深觉这是一条发财的路,因此倒是开玩笑似的对王老夫人道:“日后若有这样的好事儿,还烦您介绍了。”
王老夫人笑着虚点了点她:“看你这财迷样。”
锦娘心想好啊,女儿的头名被抢了,她的偏财也要被抢了,她看起来这般好欺负呢?既然你们这般,就别怪她了。
第109章
从纪家出来, 蒋羡已经候在外面了,锦娘知晓他怕鬼,不敢一个人待着, 连忙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跟前:“是不是害怕, 所以出来找我们了?”
蒋羡看着妻子眼中毫不掩饰的关心,他感觉空荡荡的心口瞬间被填满,故而腼腆的点头。
锦娘握住他的手:“咱们上马车吧。”
片刻功夫就到了家中, 孩子已经困了, 锦娘先让人带下去,才把今日的事情对蒋羡说了。
“如此也好, 拿她当试炼石,让咱们筠姐儿重振旗鼓, 把花鸟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全部都学起来。”锦娘常常秉持“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的人, 所以想的不是一时意气之争, 因为只要你够强,场子随时都能找回来的。
公平不是用嘴喊出来的,绝对的实力之下, 才回公平。
蒋羡喜欢的也是锦娘这般的性格, 从不气馁,永不言败。
他也曾嫉妒哥哥蒋晏能调回去,韩效因为娶了刘计相的女儿,有一条青云路。然而现在当他变得越来越练达,他亦是觉得厚积薄发, 反而更有底气。
不过, 蒋羡道:“你说周四娘子似乎很得王夫人欢心,她可是为了周二——”
“这就不知道了,暂时看不出来。”锦娘也不能凭空揣测别人。
即便周四有意做全福人, 只要光明正大,锦娘也不觉得会有什么,这又不是自己一个人垄断了,日后各凭本事罢了。
要说纪夫人靠着王老夫人的支持,不仅办了一次乞巧会,还让自己女儿得了榜首,好不得意。周四娘子也因为纪夫人侄女的亲事,得了丰厚的全福人的礼物,因此她抱王老夫人的大腿就越发紧了。
而筠姐儿在锦娘的教导下,成功的把裁剪学会了 ,中秋前帮弟弟做了一件半袖罗衫,比之前做的一边袖子长一边袖子短已经好了许多,还学会绣双面绣。
在锦娘看来,她为女儿其实心底早就为女儿打算好了,甜水巷的宅子铺子、将来再置办两顷地盖个庄子,布匹衣料不提,现钱也要给三千贯,一张度牒。如此将来她若要成婚,六七千贯的嫁妆也算不少了,若不成婚也有一大笔钱可以度过余生。
进可攻,退可守。
可是钱给到你的手上,你会不会管理,有没有这个能耐守住,这就是靠自己的本事了。毕竟父母总有一天会离你而去,兄弟可能有自己的家,他们可能还觊觎你的钱,那你又如何自处?
甚至有一日天灾人祸什么都没有了,至少你的手艺能让你翻身。锦娘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白手起家到后来生活富裕。
况且凡人一事成,日后必定会事事都通达。
否则做一件事情都无法专精,也无法专心,那日后做什么都三心二意。
今年的中秋节,一家人都在玲珑馆度过的,蒋羡平日让武艺高强的傔从教宁哥儿武功,小孩儿正学扎马步,现在正扎马步给大家看呢。
锦娘鼓掌:“太棒了。”
“娘,我想和你一起荡秋千。”筠姐儿看到外面的秋千,眼前一亮。
锦娘当然应好,她和女儿站在秋千上,让习秋和青蓉换着推,每次上去都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下来后,还觉得有些不尽兴。
还是蒋羡道:“筠姐儿看着有些晕,去旁边和你弟弟斗草,我来推你母亲。”
蒋羡力气更大,锦娘飞起来更猛,玩了好久她才觉得尽心。
天上的月亮今日又圆又大,锦娘玩的累了,洗漱完扑在床上就睡了。到了次日,带着儿女们一起到对门甄家参加洗三宴。
甄家三奶奶庄氏,于前日生了个儿子,甄夫人别提多欢喜了,又兼甄老爷升任太常寺卿,九卿之一,甄家的宾客就更多了,连魏夫人都赶早过来了。
再说窦媛因为锦娘在她有身孕期间关怀备至,对筠姐儿和宁哥儿有意关照,得知宁哥儿身上的罗绣衫是筠姐儿做的之后,连忙帮侄女扬名:“咱们筠姐儿小小年纪,可真是厉害,又会裁剪又会绣花。”
“我不过胡乱做着,上回还做的一边袖子长一边袖子短呢。”筠姐儿还有些不好意思。
魏夫人也帮腔:“这孩子肯用心,上次送我的香囊就绣的很好。”
锦娘笑道:“二位别夸了,再夸就把孩子夸坏了,要说针线还是纪家姑娘更好,尤其是纪三姑娘更出挑。”
“是啊,纪三妹妹上次穿那七孔针穿了好多。”筠姐儿也道。
一旁的钱娘子自然看热闹不嫌事大:“那天太晚了,咱们也看不清楚,反正现在还得在这儿坐会儿,不如让大家看孩子们穿针玩玩。”
纪夫人听了如坐针毡,背后冷汗直冒。
坐在上面的王老夫人还未发话,甄夫人就笑道:“好啊,洗三还没开始呢。咱们看看姑娘们的手艺,大家都露一手,到了咱们这个年纪,看着水葱似的小姑娘就高兴。”
筠姐儿倒是无所谓:“好啊。”
上回魏家也有个小娘子被人压了下去,她虽然不是魏夫人的女儿,但也是魏家的姑娘。魏夫人自然也是颇为不爽,今日也是冷眼旁观。
小姑娘们出门哪个不带针线包,筠姐儿很快就拿了出来,纪三姑娘忙推没有,纪大姑娘则道:“三妹妹,把我的给你。”
纪家妻妾相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纪大姑娘这个时候拿出来完全是打脸纪夫人。
可话说回来,如果你是真材实料,又怕什么呢?
纪三姑娘看到纪大姑娘递过来的针线荷包,始终抿嘴不敢接,钱娘子笑道:“三姑娘,你别怕,不过是玩玩罢了。”
“好。”纪三姑娘才慢吞吞拿出针线来。
纪夫人死命的抓住椅背,看着场上四位年龄相仿的姑娘穿针,一会儿筠姐儿就穿好了,甚至是又快又好,纪三姑娘莫说和筠姐儿比,就是和提刑官家的小姑娘还有庄家小姑娘比都比不上。
连王老夫人都不忍心看场上情形,魏夫人更是故作诧异的看了纪夫人一眼,纪夫人立马解释道:“她之前可是很擅长的,怎么现在不成了?”
锦娘搂着自己的儿女不说话,场上气氛不佳,甄夫人作为东道主,打圆场:“人有失手,马有失蹄的时候,这也正常。”
钱娘子也笑道:“是啊,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锦娘听了忍俊不禁,她想钱娘子难怪这么多人喜欢甚至追随,因为她护着追随她的人,这样有义气的人才有人格魅力。
纪夫人出了好大的丑,她做的这些事情莫说是魏家不可能娶她家女儿,便是大名府的这些豪族也看在眼里,也根本不会考虑。
锦娘用自己的法子替女儿找回了场子,那王老夫人听说也没脸,又去了庵堂。
甄家洗三宴之后,紧接着是罗提刑家的小娘子做十岁生辰,蒋羡不知晓这个习俗,锦娘却很清楚,因为她就做过十岁。
“我记得我两个舅舅还同我做新衣裳,送寿面过来呢。这提刑官是宁化人,大概他们那边的习俗和我们那边差不多。”
当即锦娘打点了一副豕蹄、四只鲜鸡、两只烧鸭、一盘寿面、一疋轻容纱送过去,又和钱娘子一道过去,二人关系因为上次钱娘子帮了筠姐儿出头,关系更是一日千里,比之前还要好。
“我听说邬娘子的丈夫升了官,这次她准备跟着去任上的。”锦娘想到那日在魏家看到邬娘子的事情。
钱娘子笑道:“这也不奇怪她的长子去世了,自然还想再生一个。她现在还算年轻呢,怎么可能一直在这里。”
更何况纪夫人出丑,连带着王老夫人颜面无光,据说又去广云庵吃斋了,有个什么馆陶县令的夫人陪着。邬娘子见婆婆已然是这般,她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二人说话间就到了罗提刑家中,他家却不甚宽敞,人转身的地方都没有。都说这罗提刑是个清官,果然是不假。
但是罗小娘子却养的知书达礼,筠姐儿一来,她就跟大姐姐似的带着她玩儿。锦娘也正常交际,慢慢拓展自己的影响力,争取全福人的资格。
工作不能完全靠别人介绍,还得自己争取。
要说筠姐儿等次日到女学,见到纪家姐妹问道:“怎么昨日在罗提刑家里没看到你们几位?罗姐姐还问我呢。”
纪大姑娘只是似笑非笑,纪二姑娘道:“家中母亲生了病,倒是不好出去。”
“原来如此,这也是应该。”筠姐儿心想上次自己输给了纪三姑娘,也没有不高兴,如今纪三姑娘输给了自己,就这般不自在,仿佛是自己做错了似的。
小姑娘们说了几句话,沈娘子进来了,她们立刻正襟危坐起来。
又说夏天都快过去了,锦娘仿佛还有两匹轻容纱没用上,她看今年没怎么下雨,遂拿钱多买了几石米在家中,她虽然有庄子,但都鞭长莫及,不如买些米存放着,总是要用的。
家务打理完,她又去看窦媛,此时窦媛已经七个多月的身孕了,她听锦娘的话不敢多吃乱吃,因此肚子并不是很大。
“嫂嫂,你说我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儿啊?”窦媛压力很大,她弟妹生了儿子,嫂嫂生了儿子,她这一胎若是生了女儿,丈夫肯定会有微词。
锦娘劝道:“我看都好,你看我也是先生的筠姐儿后生的宁哥儿,又有什么关系。你的年纪还小,莫把得失看的太重了。”
窦媛却急:“嫂嫂不知,我上回提起让婆母帮杨姑娘找一门亲事,她却根本不理会,再过两个月,二爷又回来了。我这……”
“别急,你现在越急就对身体越是不好。你公公现在正升了官,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只要你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别人是绝对占据不了你的位置了。也许,人家就等着你急,你又有身孕,万一你有些什么状况,那就是直接给人让位置了。”锦娘安抚道。
窦媛在锦娘的安抚下,才慢慢睡了个午觉。
醒来时,锦娘自然已经不在房里了,窦媛让丫头伺候她起来,先去婆母甄夫人那里。刚走到那里,就听到一阵清悦的声音,一听竟然是杨姑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