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95节
锦娘摇头:“文人墨客到了江南,总是有许多写江南的诗词,令人赞叹不已。不过我读庾信的《哀江南》感觉还好,可是读《枯树赋》时写到‘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时却十分惊艳他的才华。”
这话说的挺有意思的,你在此情此景中写的未必是最好的,但是你若在别的地方想江南时,在脑海中美化江南,可能会写的更好。
“娘子平日总不肯与我讨论诗词,还说自己不懂,可我看娘子手不释卷,说话总有出乎意料,又很有道理。”蒋羡看着锦娘。
锦娘摆手:“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这三板斧可不够耍的。不过,你还未曾履任,一切当谨慎。”
蒋羡点头:“放心,明日那小妾恐怕就按捺不住了。”
因为马上窦大老爷就要到家了。
“可她若是不上当呢?”锦娘最担心会发生的事情。
蒋羡看向锦娘,认真的道:“如果是你未必上当,也未必做这么蠢的事情,但如果是一般的后宅妇人,恐怕能够做的出来。”
锦娘惊讶,看向丈夫,哭笑不得:“多谢你对我的夸奖。”
“不过,此事若是八姑母单独处理,恐怕是有问题,到时候二房彻底完蛋。但是有我在,必定能够帮她一把。”蒋羡道。
到了次日,锦娘先去见窦二夫人,窦二夫人心里着急,对外不好表现出来。只能找些事情和锦娘说话,锦娘之前是见蒋羡在管,所以并不多说,怕引起误判,但正所谓一事不烦二主。
可她知晓蒋羡虽然有手段,但他毕竟是男子,有些后宅的弯弯绕绕看不明白,故而她吃了一盏茶,才故意引出话题:“姑母,昨日我见了你们家的三夫人,人看着很是和气。听说她也有个儿子,不知才学如何?”
“烨哥儿?烨哥儿倒是不错。只不过,他这孩子七月生的,身子总不好,不是被这个冲撞,就是那个冲撞,病恹恹的。”窦二夫人每次看到三弟妹的孩子,都庆幸自己的儿子身体倒是很好。
锦娘暗自思忖,这窦家四房,长房无子,四房只有三个女儿,唯独二房的儿子多,若是二房的三个儿子自相残杀,恐怕就便宜了三房。
三房的儿子病恹恹的,无法科举,将来靠着窦大老爷还能得一个恩荫,即便不过继,也照样可以。
甚至窦三夫人的手还是干干净净的,随意挑拨几句,那小妾眼窄贪图利益,下手就快了。
当然,这些只是她的猜想。
“表嫂,你再帮我画个花样子吧。”窦媛笑眯眯的道。
锦娘又在里间的八仙桌前,帮窦媛画着牡丹花的花样子,从临摹到脱稿,她很快就能找到感觉了。窦媛看了心里欢喜,一个劲儿的围在锦娘身边。
而窦二老爷和那小妾上门来,锦娘才带着窦媛一起出去。
窦二老爷进来就一脸焦急的问着窦二夫人:“人呢?二郎和三郎怎么都不见了。”
窦二夫人摊手:“老爷这话问的奇怪,他们不见了,你们便去告官,与我什么相干。这两个孩子从来都是养在小娘房里,不许我管,如今不见了还找我。”
小妾忍不住跳出来道:“可是我儿子是跟你侄儿他们出去一起吃饭就没回来了,我的儿子啊……”
“你也别说你儿子,就连我儿子和你侄儿不是也不见了吗?”窦二夫人看向她。
窦二老爷皱眉:“什么?大郎也不见了。”
“多稀奇啊,儿子不见了三天,做老子的却什么都不知道。”窦二夫人都气笑了。
小妾连忙装死,窦二夫人则看向她:“大不了的玉石俱焚。”
“夫人在说什么呀,我怎么知道这个。”小妾慌乱往后退。
窦二老爷则看向柔弱的小妾,对素来刚强的妻子道:“她一个妾室奴婢,你自己儿子不见了,也不做声,倒是怪在她身上了。”
有时候,窦二夫人想夫妻过成这个样子,真的不知道是谁的错。故而,她冷下心肠看向窦二老爷和那个小妾:“我再说一遍,我儿子要是不在我跟前,大家要死一起死。”
小妾看到她这样,有些怕了,小声道:“既然是跟雪儿一起不见的,我去问问吧。”
连路引都没有的两个人能跑多远,甚至他们出门都很少,出了扬州城,连东南西北都不知道在哪里。小妾连夜就让她哥哥把人找回来了,同时,小妾的两个儿子也回来了。
小妾慌张跑了过来:“我的儿啊,你们有没有受苦啊?”
那两个儿子却笑道:“没有啊,蒋表兄带我们去一处采风,正好我们还带了画回来呢。”
小妾想向窦二老爷告状,窦二老爷反而喜道:“把你们的画展开我看看。”
两个儿子又展开了画,窦二老爷看了立刻赏析起来,小妾却觉得自己没个好娘家人,窦二夫人却是看明白了,窦二老爷分明是不敢真的开罪蒋家。
但她对丈夫看明白了,对儿子却无条件的宠溺。
这位窦家大郎也是个被宠坏了的,被找回来之后,不仅不觉得母亲含辛茹苦费心找回他,反而道:“娘,您就成全了儿子吧。”
窦二夫人气的头脑发昏,还是蒋羡颇会说话:“这是表弟吧?你和那位姑娘的事情,我听说之后十分感动,真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窦大郎正值青春叛逆期,别人越反对,他就越是沉迷其中,如今见蒋羡也赞同他,神情完全轻松起来。
不过,又听蒋羡道:“说起来,我有位亲戚,也是和你一样,后来却是抱得美人归,你猜是怎么样?”
窦大郎忙问起来:“还请表兄教我。”
蒋羡笑道:“我这位亲戚原本家中不同意,后来考入太学,被一大户人家选中做了女婿,那女子嫁妆就五千余贯。后来,妻子又十分贤惠,见丈夫原本有心爱的女子,主动帮丈夫纳入门中。你这般私奔而去,实在是太过莽撞了,你二人凭引没有,身份没有,到了外地怕是难以存活。她若真的爱你,便是做小又如何,只要你们不分开,不就好了?”
……
锦娘听了半天,咋舌道:“你这人也是缺德带冒烟的。”
“我想窦大老爷马上就要回来,将来大郎若是真的出继,于我而言,岂不是好事?”蒋羡只把自己的盘算说给妻子听。
妻子却是摇头。
“娘子不同意么?”
锦娘笑道:“我总觉得人不要太过涉入别人的因果,就像是好话救不了要死的鬼。咱们此次过来是帮亲戚的,既然帮了,就早些赴任而去。这窦大郎,这么大一个人,看不见母亲为他付出,妹妹都为他着急,即便真的中了进士,此人我看也是个草包。”
她素来不信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话,故而又道:“一来他是非不分,那个是他母亲对头的侄女,他却视若无睹。二来明明知道他爹不中用,母亲妹妹前途命运都系在他身上,却毫无察觉,更是无情无义。你们把实情告诉他,说是那小妾作祟,他还混混沌沌,只想自己的小情小爱,此等人,对自己的亲娘都如此,你还能指望他不成?”
“娘子,真知灼见。”蒋羡恍然。
锦娘又把自己在窦家内宅看到的事情说了出来,“窦家水深着呢,我让蓝妈妈帮我打听窦三夫人去没去过那小妾的院子,没想到还真的悄悄去过。我们也只能提醒到这里来了,若是姑母和窦大郎自己不行,这次咱们帮了忙,下次她们恐怕再要落入算计。”
这点蒋羡还没想到,他以为只是妻妾相争,没想到却是这般。
“娘子是什么意思呢?”蒋羡是真心请教。
锦娘则笑道:“我知晓你想结识人脉,可你别忘了我同你说的,参天大树我自为之。咱们这趟既然只是帮姑母,那就到此为止,否则别怪我没提醒你尾大不掉,反正我是不看好窦家的。”
为了短期利益,将来豆腐掉在灰里,不知道帮他们擦多少屁股。
不知怎么蒋羡突然觉得妻子其实比自己更适合做官,她看起来和姑母还有表妹相处的非常好,可是做起事情来,却非常冷静从容客观,甚至犀利,他都不知道这背后还有窦三夫人的事情。
难得的是窦家这般富贵,娘子却根本不想从中捞富贵人脉,反而觉得从长远看窦家必定不成。
因此,只让自己做普通亲戚来往,不让自己过分亲近。
“好,我答应娘子。”蒋羡乖乖答应。
锦娘道:“好,那我们就回船上去。”
见他们夫妻要走,窦二夫人连忙挽留,连窦大郎也跟着挽留。蒋羡只好违心道:“我是来见姑母的,如今表弟回来了,我又何必再留下。姑母不知道,我还得早些赶去赴任呢。”
窦二夫人听了很是感动,准备了丰厚的程仪,还送了三个丫头给锦娘她们,锦娘不好生受,也回送了窦媛一本她自己画的花样,和两条上等的折枝花满绣的百迭裙送给了她。
蒋羡看了锦娘一眼,这么多纷繁复杂的情形之下,娘子还依旧记得家里添置人的目的。她这个人还真是,不管在什么环境什么情形之下,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也算是个奇人了。
第86章
回到船上之后, 锦娘就让方妈妈先教一下三个丫头的规矩,再分到各处。她又悄悄把阿盈喊过来,送了一对金叠胜的耳环给她。
“这几日, 我不在船上, 辛苦你了。”锦娘笑道。
阿盈赶紧摇头:“奴婢可没做什么。”
锦娘又说起从窦家找了丫头们来的事情,还道:“咱们家里虽说不是什么官宦人家,到底有个什么事儿, 总人手不够, 如今等方妈妈调理好了,你们各自也活计轻省些。”
人少的时候好管理一些, 人多了就不好管了,如此, 就要让专门的人去管。
在扬州到苏州的路上, 锦娘又把财务梳理了一遍, 她正看窦夫人送的东西,除了给她的一套头面之外,就是二十两纹银的程仪, 另有高邮的咸鸭蛋两坛、点心六盒、干果六盒, 再有两方帕子。
如今正值酷暑,点心最是放不了,她送了一盒给船家众人,又赏了两盒下去给下人,再有一盒送到宋师爷处, 她这里留了两盒自家人吃。
“锦娘, 还有几日咱们就要到了。”蒋羡的口吻中带着些许兴奋。
锦娘也是松了一口气:“之前两个月真的是煎熬,如今总算是看到曙光了。我这几日让她们可以先收拾起来,到时候也别跟慌脚鸡似的。”
又说窦家来的三个下人, 原本也是窦家之前就教过一些规矩的,如今方妈妈说的又是蒋家的规矩,让她们记下:“我们娘子是个好性儿,最是明白事理的人。在她那里伺候还不用守夜,月钱一个月二钱,娘子还许诺,等将来出嫁,还帮忙置办一份嫁妆。只一条,人得本分些,不许背着娘子自作主张。”
这是顶顶重要的,蒋羡现在是官身,身边的下人若是偷偷收受贿赂,到时候也危及蒋羡本人。
“再有,分到哥儿姐儿身边的,且有些耐心,一个月的工钱也是二钱,将来等哥儿姐儿长大了,且有你们的好处。”
在临下船之前,分了个针线活不错,人看着内敛、沉稳到了锦娘那儿去,锦娘给她改了个名字叫青蓉,又把个唤作娇杏的温和、体贴的丫头派去筠姐儿那里,最后分了个貌美爽利的丫头到宁哥儿那儿。
方妈妈笑道:“娘子的人选选的真好。”
青蓉和阿盈互补,却又不爱抢风头,能力也不错。娇杏和习秋二人同时伺候筠姐儿的,习秋性子本来就不是强悍的人,若是再配个脾气泼辣的,还没开始小姐房里就吵的一团乱麻,再有宁哥儿才是个不到一岁的小婴孩,马养娘独自一人照顾,若有个炮筒在旁边,她也会有所顾忌。
下人们若是互相不服气,就容易生事,一旦生事的多了,主母在的时候尚且能镇压住,一有不测恐怕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方妈妈,行李既然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便让她们各自把房里掉在地上的腌臜扫干净,桌椅板凳都得扶好。”锦娘前世出去外面住酒店,离开时就会把东西收拾好。
人的口碑都是一天天积累好的。
又说下了船之后,便有吴县的县令派出人过来迎她们,锦娘等人先上了轿子,又听外面来人正拜见蒋羡,这些人自报家门,锦娘只听得这里一共有两名都头,一名步兵都头,一名马兵都头,底下又有数十个坐马弓手护送。
却说从渡口进了平江城中,原来吴县和平江府府衙都在同一座城中,吴县知县侯知县还特地站在门口相迎,专门为蒋羡接风。这些接风自然与锦娘无关了,她们正要进入内宅,甬道上都铺着条石,二堂过了之后,便到了县尉眷属住的地方。
全程都是戴着帷帽,锦娘也不好在人前左顾右盼,好在县令侯夫人派了位老嬷嬷过来,倒是热心介绍:“娘子,这里是两年前修葺的,前门廊屋八楹,东西轩是书斋茶房,正房一共五间。”
锦娘进了正房,才发现明窗亮堂的很,她忍不住夸道:“这里倒是颇亮堂。”
老嬷嬷还笑道:“咱们江南一带多蚌壳,将这些蚌壳磨成薄片,很是耐用,不但透光,还能防火防水和防风。”
锦娘心想比纸糊的好些,又看看内室,这里面还真是家具齐全,帘子旁边放着的琥珀色的花边花几,黑漆罗汉榻,大理石的座屏,黑木嵌云石的小几……
一见这里,她倒是爱上了。
“嬷嬷,咱们旁边的院子是谁住的?”锦娘问起。
老嬷嬷一拍巴掌:“正是我们太爷和娘子住的儿,咱们两家就隔着一条甬道。”
锦娘又问起主簿等人,老嬷嬷则道:“韩主簿家住东边,韩家的大娘子也和娘子一样,最是好性儿了。”
二人交谈片刻,锦娘遂赏了这老嬷嬷一个精巧的荷包,荷包里装了几十个子儿,那老嬷嬷面上一喜,才回去覆命。
等她离开之后,锦娘才吩咐人开始洒扫收拾。
正房三间自然是她们夫妻住的,儿子女儿住旁边的耳房,前面八间廊房有三间是小厨房,锦娘便让橘香住进去,另外五间则分给下人住,方妈妈一间、阿盈和青蓉一间、习秋和娇杏一间、陈小郎夫妻一间,刘豆儿一间。再有马养娘和佩兰都住在宁哥儿屋里,不必再行安排。
而宋师爷和两位傔从多半是安排到吏员房舍去住,就毋须锦娘这里安排了。
这话说的挺有意思的,你在此情此景中写的未必是最好的,但是你若在别的地方想江南时,在脑海中美化江南,可能会写的更好。
“娘子平日总不肯与我讨论诗词,还说自己不懂,可我看娘子手不释卷,说话总有出乎意料,又很有道理。”蒋羡看着锦娘。
锦娘摆手:“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这三板斧可不够耍的。不过,你还未曾履任,一切当谨慎。”
蒋羡点头:“放心,明日那小妾恐怕就按捺不住了。”
因为马上窦大老爷就要到家了。
“可她若是不上当呢?”锦娘最担心会发生的事情。
蒋羡看向锦娘,认真的道:“如果是你未必上当,也未必做这么蠢的事情,但如果是一般的后宅妇人,恐怕能够做的出来。”
锦娘惊讶,看向丈夫,哭笑不得:“多谢你对我的夸奖。”
“不过,此事若是八姑母单独处理,恐怕是有问题,到时候二房彻底完蛋。但是有我在,必定能够帮她一把。”蒋羡道。
到了次日,锦娘先去见窦二夫人,窦二夫人心里着急,对外不好表现出来。只能找些事情和锦娘说话,锦娘之前是见蒋羡在管,所以并不多说,怕引起误判,但正所谓一事不烦二主。
可她知晓蒋羡虽然有手段,但他毕竟是男子,有些后宅的弯弯绕绕看不明白,故而她吃了一盏茶,才故意引出话题:“姑母,昨日我见了你们家的三夫人,人看着很是和气。听说她也有个儿子,不知才学如何?”
“烨哥儿?烨哥儿倒是不错。只不过,他这孩子七月生的,身子总不好,不是被这个冲撞,就是那个冲撞,病恹恹的。”窦二夫人每次看到三弟妹的孩子,都庆幸自己的儿子身体倒是很好。
锦娘暗自思忖,这窦家四房,长房无子,四房只有三个女儿,唯独二房的儿子多,若是二房的三个儿子自相残杀,恐怕就便宜了三房。
三房的儿子病恹恹的,无法科举,将来靠着窦大老爷还能得一个恩荫,即便不过继,也照样可以。
甚至窦三夫人的手还是干干净净的,随意挑拨几句,那小妾眼窄贪图利益,下手就快了。
当然,这些只是她的猜想。
“表嫂,你再帮我画个花样子吧。”窦媛笑眯眯的道。
锦娘又在里间的八仙桌前,帮窦媛画着牡丹花的花样子,从临摹到脱稿,她很快就能找到感觉了。窦媛看了心里欢喜,一个劲儿的围在锦娘身边。
而窦二老爷和那小妾上门来,锦娘才带着窦媛一起出去。
窦二老爷进来就一脸焦急的问着窦二夫人:“人呢?二郎和三郎怎么都不见了。”
窦二夫人摊手:“老爷这话问的奇怪,他们不见了,你们便去告官,与我什么相干。这两个孩子从来都是养在小娘房里,不许我管,如今不见了还找我。”
小妾忍不住跳出来道:“可是我儿子是跟你侄儿他们出去一起吃饭就没回来了,我的儿子啊……”
“你也别说你儿子,就连我儿子和你侄儿不是也不见了吗?”窦二夫人看向她。
窦二老爷皱眉:“什么?大郎也不见了。”
“多稀奇啊,儿子不见了三天,做老子的却什么都不知道。”窦二夫人都气笑了。
小妾连忙装死,窦二夫人则看向她:“大不了的玉石俱焚。”
“夫人在说什么呀,我怎么知道这个。”小妾慌乱往后退。
窦二老爷则看向柔弱的小妾,对素来刚强的妻子道:“她一个妾室奴婢,你自己儿子不见了,也不做声,倒是怪在她身上了。”
有时候,窦二夫人想夫妻过成这个样子,真的不知道是谁的错。故而,她冷下心肠看向窦二老爷和那个小妾:“我再说一遍,我儿子要是不在我跟前,大家要死一起死。”
小妾看到她这样,有些怕了,小声道:“既然是跟雪儿一起不见的,我去问问吧。”
连路引都没有的两个人能跑多远,甚至他们出门都很少,出了扬州城,连东南西北都不知道在哪里。小妾连夜就让她哥哥把人找回来了,同时,小妾的两个儿子也回来了。
小妾慌张跑了过来:“我的儿啊,你们有没有受苦啊?”
那两个儿子却笑道:“没有啊,蒋表兄带我们去一处采风,正好我们还带了画回来呢。”
小妾想向窦二老爷告状,窦二老爷反而喜道:“把你们的画展开我看看。”
两个儿子又展开了画,窦二老爷看了立刻赏析起来,小妾却觉得自己没个好娘家人,窦二夫人却是看明白了,窦二老爷分明是不敢真的开罪蒋家。
但她对丈夫看明白了,对儿子却无条件的宠溺。
这位窦家大郎也是个被宠坏了的,被找回来之后,不仅不觉得母亲含辛茹苦费心找回他,反而道:“娘,您就成全了儿子吧。”
窦二夫人气的头脑发昏,还是蒋羡颇会说话:“这是表弟吧?你和那位姑娘的事情,我听说之后十分感动,真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窦大郎正值青春叛逆期,别人越反对,他就越是沉迷其中,如今见蒋羡也赞同他,神情完全轻松起来。
不过,又听蒋羡道:“说起来,我有位亲戚,也是和你一样,后来却是抱得美人归,你猜是怎么样?”
窦大郎忙问起来:“还请表兄教我。”
蒋羡笑道:“我这位亲戚原本家中不同意,后来考入太学,被一大户人家选中做了女婿,那女子嫁妆就五千余贯。后来,妻子又十分贤惠,见丈夫原本有心爱的女子,主动帮丈夫纳入门中。你这般私奔而去,实在是太过莽撞了,你二人凭引没有,身份没有,到了外地怕是难以存活。她若真的爱你,便是做小又如何,只要你们不分开,不就好了?”
……
锦娘听了半天,咋舌道:“你这人也是缺德带冒烟的。”
“我想窦大老爷马上就要回来,将来大郎若是真的出继,于我而言,岂不是好事?”蒋羡只把自己的盘算说给妻子听。
妻子却是摇头。
“娘子不同意么?”
锦娘笑道:“我总觉得人不要太过涉入别人的因果,就像是好话救不了要死的鬼。咱们此次过来是帮亲戚的,既然帮了,就早些赴任而去。这窦大郎,这么大一个人,看不见母亲为他付出,妹妹都为他着急,即便真的中了进士,此人我看也是个草包。”
她素来不信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话,故而又道:“一来他是非不分,那个是他母亲对头的侄女,他却视若无睹。二来明明知道他爹不中用,母亲妹妹前途命运都系在他身上,却毫无察觉,更是无情无义。你们把实情告诉他,说是那小妾作祟,他还混混沌沌,只想自己的小情小爱,此等人,对自己的亲娘都如此,你还能指望他不成?”
“娘子,真知灼见。”蒋羡恍然。
锦娘又把自己在窦家内宅看到的事情说了出来,“窦家水深着呢,我让蓝妈妈帮我打听窦三夫人去没去过那小妾的院子,没想到还真的悄悄去过。我们也只能提醒到这里来了,若是姑母和窦大郎自己不行,这次咱们帮了忙,下次她们恐怕再要落入算计。”
这点蒋羡还没想到,他以为只是妻妾相争,没想到却是这般。
“娘子是什么意思呢?”蒋羡是真心请教。
锦娘则笑道:“我知晓你想结识人脉,可你别忘了我同你说的,参天大树我自为之。咱们这趟既然只是帮姑母,那就到此为止,否则别怪我没提醒你尾大不掉,反正我是不看好窦家的。”
为了短期利益,将来豆腐掉在灰里,不知道帮他们擦多少屁股。
不知怎么蒋羡突然觉得妻子其实比自己更适合做官,她看起来和姑母还有表妹相处的非常好,可是做起事情来,却非常冷静从容客观,甚至犀利,他都不知道这背后还有窦三夫人的事情。
难得的是窦家这般富贵,娘子却根本不想从中捞富贵人脉,反而觉得从长远看窦家必定不成。
因此,只让自己做普通亲戚来往,不让自己过分亲近。
“好,我答应娘子。”蒋羡乖乖答应。
锦娘道:“好,那我们就回船上去。”
见他们夫妻要走,窦二夫人连忙挽留,连窦大郎也跟着挽留。蒋羡只好违心道:“我是来见姑母的,如今表弟回来了,我又何必再留下。姑母不知道,我还得早些赶去赴任呢。”
窦二夫人听了很是感动,准备了丰厚的程仪,还送了三个丫头给锦娘她们,锦娘不好生受,也回送了窦媛一本她自己画的花样,和两条上等的折枝花满绣的百迭裙送给了她。
蒋羡看了锦娘一眼,这么多纷繁复杂的情形之下,娘子还依旧记得家里添置人的目的。她这个人还真是,不管在什么环境什么情形之下,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也算是个奇人了。
第86章
回到船上之后, 锦娘就让方妈妈先教一下三个丫头的规矩,再分到各处。她又悄悄把阿盈喊过来,送了一对金叠胜的耳环给她。
“这几日, 我不在船上, 辛苦你了。”锦娘笑道。
阿盈赶紧摇头:“奴婢可没做什么。”
锦娘又说起从窦家找了丫头们来的事情,还道:“咱们家里虽说不是什么官宦人家,到底有个什么事儿, 总人手不够, 如今等方妈妈调理好了,你们各自也活计轻省些。”
人少的时候好管理一些, 人多了就不好管了,如此, 就要让专门的人去管。
在扬州到苏州的路上, 锦娘又把财务梳理了一遍, 她正看窦夫人送的东西,除了给她的一套头面之外,就是二十两纹银的程仪, 另有高邮的咸鸭蛋两坛、点心六盒、干果六盒, 再有两方帕子。
如今正值酷暑,点心最是放不了,她送了一盒给船家众人,又赏了两盒下去给下人,再有一盒送到宋师爷处, 她这里留了两盒自家人吃。
“锦娘, 还有几日咱们就要到了。”蒋羡的口吻中带着些许兴奋。
锦娘也是松了一口气:“之前两个月真的是煎熬,如今总算是看到曙光了。我这几日让她们可以先收拾起来,到时候也别跟慌脚鸡似的。”
又说窦家来的三个下人, 原本也是窦家之前就教过一些规矩的,如今方妈妈说的又是蒋家的规矩,让她们记下:“我们娘子是个好性儿,最是明白事理的人。在她那里伺候还不用守夜,月钱一个月二钱,娘子还许诺,等将来出嫁,还帮忙置办一份嫁妆。只一条,人得本分些,不许背着娘子自作主张。”
这是顶顶重要的,蒋羡现在是官身,身边的下人若是偷偷收受贿赂,到时候也危及蒋羡本人。
“再有,分到哥儿姐儿身边的,且有些耐心,一个月的工钱也是二钱,将来等哥儿姐儿长大了,且有你们的好处。”
在临下船之前,分了个针线活不错,人看着内敛、沉稳到了锦娘那儿去,锦娘给她改了个名字叫青蓉,又把个唤作娇杏的温和、体贴的丫头派去筠姐儿那里,最后分了个貌美爽利的丫头到宁哥儿那儿。
方妈妈笑道:“娘子的人选选的真好。”
青蓉和阿盈互补,却又不爱抢风头,能力也不错。娇杏和习秋二人同时伺候筠姐儿的,习秋性子本来就不是强悍的人,若是再配个脾气泼辣的,还没开始小姐房里就吵的一团乱麻,再有宁哥儿才是个不到一岁的小婴孩,马养娘独自一人照顾,若有个炮筒在旁边,她也会有所顾忌。
下人们若是互相不服气,就容易生事,一旦生事的多了,主母在的时候尚且能镇压住,一有不测恐怕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方妈妈,行李既然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便让她们各自把房里掉在地上的腌臜扫干净,桌椅板凳都得扶好。”锦娘前世出去外面住酒店,离开时就会把东西收拾好。
人的口碑都是一天天积累好的。
又说下了船之后,便有吴县的县令派出人过来迎她们,锦娘等人先上了轿子,又听外面来人正拜见蒋羡,这些人自报家门,锦娘只听得这里一共有两名都头,一名步兵都头,一名马兵都头,底下又有数十个坐马弓手护送。
却说从渡口进了平江城中,原来吴县和平江府府衙都在同一座城中,吴县知县侯知县还特地站在门口相迎,专门为蒋羡接风。这些接风自然与锦娘无关了,她们正要进入内宅,甬道上都铺着条石,二堂过了之后,便到了县尉眷属住的地方。
全程都是戴着帷帽,锦娘也不好在人前左顾右盼,好在县令侯夫人派了位老嬷嬷过来,倒是热心介绍:“娘子,这里是两年前修葺的,前门廊屋八楹,东西轩是书斋茶房,正房一共五间。”
锦娘进了正房,才发现明窗亮堂的很,她忍不住夸道:“这里倒是颇亮堂。”
老嬷嬷还笑道:“咱们江南一带多蚌壳,将这些蚌壳磨成薄片,很是耐用,不但透光,还能防火防水和防风。”
锦娘心想比纸糊的好些,又看看内室,这里面还真是家具齐全,帘子旁边放着的琥珀色的花边花几,黑漆罗汉榻,大理石的座屏,黑木嵌云石的小几……
一见这里,她倒是爱上了。
“嬷嬷,咱们旁边的院子是谁住的?”锦娘问起。
老嬷嬷一拍巴掌:“正是我们太爷和娘子住的儿,咱们两家就隔着一条甬道。”
锦娘又问起主簿等人,老嬷嬷则道:“韩主簿家住东边,韩家的大娘子也和娘子一样,最是好性儿了。”
二人交谈片刻,锦娘遂赏了这老嬷嬷一个精巧的荷包,荷包里装了几十个子儿,那老嬷嬷面上一喜,才回去覆命。
等她离开之后,锦娘才吩咐人开始洒扫收拾。
正房三间自然是她们夫妻住的,儿子女儿住旁边的耳房,前面八间廊房有三间是小厨房,锦娘便让橘香住进去,另外五间则分给下人住,方妈妈一间、阿盈和青蓉一间、习秋和娇杏一间、陈小郎夫妻一间,刘豆儿一间。再有马养娘和佩兰都住在宁哥儿屋里,不必再行安排。
而宋师爷和两位傔从多半是安排到吏员房舍去住,就毋须锦娘这里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