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27节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一个人。
秦霜儿今日回来的迟了一些,还好大家也都刚起来,似乎也不知晓她出去了,唯独四儿是个从不睡午觉的性子,私下觉得有异,但也没表现出来。
只悄悄的在锦娘耳边提起:“这秦姐姐这几日常常中午出去一个时辰才回来。”
锦娘现下没怎么注意过她了,毕竟她们现在没什么太大的利益之争了,大家都等着赶紧做完跑路,实在是太累了,哪里还有心情干别的。
“四儿,这些事情咱们就别管了,若是她危害咱们,咱们给她吃个教训,但若是旁的事情,你这么悄悄过去,被人抓到了,可就不好了。”锦娘摇头。
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的好,好奇害死猫啊。
四儿很听锦娘的话,见锦娘反对,她就暗自记下。
又听锦娘吩咐道:“你快些绣,就照着那花样子上绣,别留太多线头。我也只有嫁妆里的这条汗巾能够让你绣,旁的还不成,你可要珍惜机会。”
“是。”四儿明白。
三姑娘的衣裳八日左右就赶制出来了,锦娘还是做女装比较拿手,只是她去送衣裳的时候,察觉到气氛不对。
又有那三姑娘房里的雀儿道:“锦娘姐姐,没什么,是三姑娘和四姑娘都被罚了。”
“因为什么事情?”锦娘觉得这几位姑娘平日都是在各自房间做针线,很少像小说里怎么玩闹办诗会,几乎都是请安或者宴客的时候人才能到齐。
雀儿就闭口不提了。
锦娘不好再追问,四姑娘那里却是觉得莫名其妙的,她心理年轻比其她几位姑娘都大,所以平日很少跟她们争执,毕竟也没那个必要。
但是今日爹突然提出让她小娘也帮忙管家,那三姑娘和她小娘不怪渣爹倒是罢了,反而觉得是苗小娘撺掇的。
难道后宅只能吕小娘管,不能苗小娘帮忙了吗?
苗小娘也不是迫不及待,她这个小娘管家当然名不正言不顺的,但是她要搅浑水才行。蒋氏定然不愿意把家给她管,那就有可能交给儿媳妇张氏,这个张氏可不比她姐姐大张氏温婉贤淑,这样的醋坛子,又是个烈货,蒋氏呢,也是个十分要强的性子,让她们婆媳去争去。
这么多年她暗中蛰伏,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忍受别人白眼,欺侮,她也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本来吕小娘是协助蒋氏管家,但被苗小娘这么一闹,蒋氏也是不能这般了。如今苗小娘生了儿子,又得宠,她甚至还争上权了。
绿缨道:“以往大老爷从不管内宅之事,今日偏偏又说您这里既然事情忙,就得人多些管着,明显就是暗示您啊。”
“是啊,话未曾点透,可大家都听的明明白白的。大老爷这是怕我苛待五哥儿,所以想让苗小娘也有一份倚仗。”蒋氏很是明白的,但难免有侵门踏户之嫌疑,若是年轻的时候,她肯定会吵闹一番,逼的丈夫认错赔礼。
毕竟她生了长子,还是原配,娘家也显赫。
可是现在这把年纪了,还和丈夫吵闹,连儿媳妇也是会看笑话的。
年纪大了,越发厌弃这种后宅斗争了,偏这个时候老太太也来插一脚。这老太太先前大抵猜到女儿不能回来的缘故,应该就是姑嫂不和,如今见蒋氏对梅盼儿也不尽心,自然心中有猜忌。
所以,在她们一行人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老太太拉着张氏的手夸了又夸:“难为你这孩子,生了小哥儿之后,成日来这里孝敬我。”
张氏有些受宠若惊,因为老太太平日更照顾守寡的大奶奶,现下倒是对她这般另眼相待,于是连忙福身:“孝敬老太太,原本就应该是孙媳妇应该做的。”
“一晃眼啊,存哥儿的媳妇都进门了,想你母亲当日也是像你这个年岁生下了存哥儿,我就把家交给她了,这么些年,她也有了媳妇儿了,日子过的真快啊。”老太太似乎不经意之间提起。
蒋氏当然听的出来老太太的意思了,她没想到从来不多说什么的老太太这个时候帮腔儿媳妇,别看儿媳妇也是大房的人。但权利一旦下移,什么就不受控制了,她说的话就不再奏效了,大家也不会看她的眼色行事了。
就跟官场上一样,一旦手中无权,那就彻底的败落了。
所以,蒋氏笑道:“是啊,儿媳也没想到都过了这么些年,等几个丫头出阁了,我这心就彻底安下来了。”
她其实也是在告诉张氏,她等女儿出嫁,这家还是交给她管。
张氏眼观鼻鼻观心,她虽然性情娇蛮些,但是不傻,太婆婆和婆婆斗法,她就不便掺和了。可是若能管家倒是好的,总比时时刻刻在前院无事可干的强,下人面上恭敬,但都不怵她。
婆媳暗潮涌动,蒋氏回去也生了好一场气,又去找吴氏诉苦。
“这些事儿我本是不欲和你说的,你现在有了身子,正该好好保养,可我也没个别人说这些。”
吴氏暗忖这是大房家事,自己也不好开口,但她和蒋氏关系不错,所以道:“各贴各的肉而已,嫂嫂,你别担心。外甥女的亲事多半还是要由你操持的,嫂嫂只要稳住比什么都强。”
蒋氏恍然:“我竟没有想到这一层。”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吴氏笑道。
蒋氏看吴氏现在这样,心想当年大老爷房里一直没人,她们夫妇好过多年,吴氏进门却是面对群妾环伺,妻妾算计。如今二人的处境却调换了,她年纪大了,和丈夫感情淡漠了,蠢蠢欲动年轻的妾侍虽然影响不了她的地位,但是看着闹心,而吴氏这里,二老爷却跟转性了似的,开始对吴氏心热起来,竟然连别的妾侍那里都不去了,一心一意的守着吴氏过日子。
人生之事,真的很难说了,蒋氏突然也看淡了很多。
让张氏帮着管家,也肯定比苗小娘好。
总归二丫头的嫁妆该打的,该抬的,也都准备的七七八八了,管家遭人嫌弃,她宁可便宜自己的儿媳妇,也不愿意再受人挟制做什么。
蒋氏起身走了,吴氏看着她的背影摇摇头:“大嫂还是这样,不愿意受任何人的压迫。”
当晚,张氏就被蒋氏喊了过来,听到蒋氏让她协助管家,先推辞一番,又狂喜。
连锦娘她们都知道了,陈娘子还吩咐她们道:“如今正是新奶奶立威之时,咱们针线房的人从今儿开始能少出去就少出去,别被人当靶子了,到时候被大棒子赶了出去。熬到最后,反而功亏一篑。”
锦娘等人连忙道是,秦霜儿比锦娘还老实,她知道自己若是被抓住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还是要等三少爷的安排。
但是,也正因为新旧用人交替之际,苗小娘长期收买的人也混了进去,甚至还打探到了一件大事。
“你是说大姑娘的嫁妆把夫人的陪嫁还有家里的钱都饶进去了。”苗小娘不可置信。
来人点头:“这事儿我哪里敢骗您啊,大姑娘那里一共准备了两万贯的压箱底,二姑娘陪嫁了一间铺子,两百亩水田,三百亩树林,压箱底的钱虽然比大姑娘少,但也有一万贯。这些时日,吕小娘那里收到的孝敬加上她历年积攒的银钱也约莫有两千多贯,将来恐怕也有五千贯……就只有咱们姐儿这里不大好。您要早做打算呐……”
苗小娘没想到蒋氏做的这么狠,二少爷已经成家立业了,大老爷常常说见识不及儿子,家业必定是二少爷的,蒋氏的嫁妆也都瓜分了,她的儿女出不了头了。
她筹谋这么久,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吗?
不,不能这般,她突然想到了个好主意。
她在大房时讨不到什么好了,如若二房的吴氏无子,二房的家财岂不是全部都是她儿子的……
吴氏现下又有了身孕,身子脆弱,还不能和以往似的严防死守,正是好机会啊。
第35章
锦娘发觉她被布埋了下去, 一直无法喘息,猛地睁开眼睛,才发现是梦。
这梦也是反映其心境的, 最近的活真的是太多了, 她起床倒了一杯水喝,又听到秦霜儿那里窸窸窣窣的,锦娘忙问道:“霜儿, 你也起来了?”
秦霜儿笑道:“我是小日子来了呢。”
锦娘无语:“小日子来了, 你还这么欢喜啊。”
虽然现在在周家,她们能用棉花和纸做更好的月事带, 但总归和现代的卫生用品是比不了的,所以锦娘最烦的就是来月事的日子, 甚至会把自己的两个铁瓶都装满热水, 觉得黏腻的时候, 到屋里洗一洗,生怕细菌入侵。
秦霜儿道:“快睡吧,我这就睡了。”
她赶紧到床上, 盖上薄衾, 心里没什么太大的负担,再等几个月,你们依旧是辗转各地的奴婢丫头,而我将不同了。
现在没身孕,一切最好了。
周慎之找上了二老爷, 他还有些羞涩:“侄儿见她可怜, 就想请二伯父帮帮忙。”
周二老爷年少时惯常在花丛中流连,但也不算纨绔子弟,毕竟他的家业被他打理的翻了数倍, 他可是个精明人。
因此,一听侄儿这么说就道:“若真是个正经人,真的为你好,怎会让你在婚前纵容你?不过,这也不打紧,但你自己要有分寸。”
周慎之道:“自小,母亲对我管束颇严,父亲您也是知晓的,侄儿只把二伯父当成自己的亲父似的,二伯母对侄儿也有养育之恩。此番婚事,侄儿还要多谢二伯父帮忙,将来也会对新妇敬之爱之。”
“嗯,你放心吧,我听说她是外头雇来的,到时候我就说你们那边少个针线丫头,让她在你的房里伺候,将来怎么样,还不是你说了算。”周二老爷倒是不怕大嫂心生芥蒂,这年头一个丫头罢了,大房的两位姑娘的嫁妆他可都是添了不少银钱。
周慎之大喜过望:“一切拜托二伯父了。”
周二老爷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这辈子举业不成,只能恩荫做个小官,你和存哥儿都是读书种子,一定要好好读书,千万莫辜负大人们对你的期望。”
“侄儿明白。”周慎之笑道。
周二老爷当然很会说话,她对吴氏说的是把针线房的丫头买了送给三房,是为了照应奚氏母子:“你和三弟妹关系素来不错,我上回看到帮你绣百子被的那个丫头挺能干的,所以找大嫂把她的契约拿来了,等大姑娘的嫁妆绣完,就让她过去,你再挑一个,一起送去做屋里人。”
“怎么老爷亲自管这样的事儿来了?”吴氏生疑惑。
周二老爷搂着吴氏道:“咱们勤哥儿还这么小,你肚子里的这个尚不知阴阳,我的年岁大了,总怕护不住你们了,到底还有慎之啊。新妇和咱们无甚瓜葛,不会帮忙说什么,留两个人以防万一。”
这话听的人没由来的心酸,吴氏只觉不妥:“我们做伯父伯娘的,怎么好送屋里人给侄儿啊?”
“我们是长辈,原本我们送也很正常,况且三房拮据,若是买两个能干的丫头恐怕未必凑的出钱来。”周二老爷非常擅长经济。
无论是从利益还是从感情上,他都觉得要送,吴氏听了也觉得有理。
所以,陈娘子在针线房对秦霜儿说道:“你的契约还有五个月,如今你是先在针线房做完针线做一个月,就直接过去三房吧。”
秦霜儿没想到自己真的没有看错人,脸上却还装的不知所措:“怎么三房的人把我要去了?”
“那我就不知道了,说是让你和二房一个擅长庖厨的丫头一起过去。”陈娘子想来也是因为二房想送两个手艺人去三房。
锦娘看向秦霜儿,不知道她那些日子出去是不是为了奔走此事,但是她这样过去,恐怕真的从拿月钱的雇工变成免费的保姆了。
方巧莲也小声对锦娘道:“要挑也是挑你过去啊?”
“我,那我肯定是不会去的啊。”锦娘摇摇头。
从此,秦霜儿干活比之前还慢吞吞了一些,心思也不在这些活计上,每日倒是很开心,她手里有三少爷给的十两银子,拿出一些还常常请小荷吃,二人时常连活计也不做了。
锦娘抬头看了看四儿:“你把边锁上,这里得针脚细密些。”
四儿答道:“好。”
锦娘把自己手里的针线做完,又开始抄写经文,她的事情也不少,完全不能停歇下来。在这种情况之下,锦娘去请教陈娘子做活,陈娘子也愿意教,毕竟现在锦娘这里完成的多,也能交差。
但锦娘只做自己的活计,多的她却不愿意做了。
还有最后几个月,她得站好最后一班岗,精进自己的手艺。
成功来的太突然,秦霜儿一时间竟然有些难以自抑,她见锦娘她们几个灰头土脸的忙活着,更加觉得自己这件事情走的非常好。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她想的十分透彻,甚至连苗小娘都暗中拉拢她。
午饭还未吃完,她就去午睡了,陈娘子看着她的背影道:“也真是的,还真的准备在周府上干一辈子啊……”
不知怎么陈娘子想起当年在船上,何家的婆子说的话,说有人会留在周家,看来倒是金口玉言了。
蒋氏对这些倒是不在意,因为大姑娘要绣的嫁妆一大半已经是完成了,等大姑娘出嫁之后,三哥儿才成婚,并不影响送人过去。
绿缨还道:“也真是好笑,若是送擅长针线的,怎么也该是锦娘吧?”
“二房既然要她,做个顺水人情罢了,这有什么的。”蒋氏不在意这些,一个下人罢了。
二老爷擅长经营,对家里人慷慨,他两个女儿就得了人家几千两的添妆,俗话说拿人手软,平日吴氏对她这个长嫂又马首是瞻,莫说是送给下人过去,就是送十个下人过去也不心疼。
绿缨颔首:“您说的也是,这些日子二奶奶管家,她可真是雷厉风行,日后咱们府上可要焕然一新了。”
二奶奶先是严惩各处吃酒赌牌的习惯,对这个蒋氏支持,所以不少下人都挨了板子,连兰雪的亲哥哥都挨了几下,还有胡嫂子被革了一个月的禄米。
秦霜儿今日回来的迟了一些,还好大家也都刚起来,似乎也不知晓她出去了,唯独四儿是个从不睡午觉的性子,私下觉得有异,但也没表现出来。
只悄悄的在锦娘耳边提起:“这秦姐姐这几日常常中午出去一个时辰才回来。”
锦娘现下没怎么注意过她了,毕竟她们现在没什么太大的利益之争了,大家都等着赶紧做完跑路,实在是太累了,哪里还有心情干别的。
“四儿,这些事情咱们就别管了,若是她危害咱们,咱们给她吃个教训,但若是旁的事情,你这么悄悄过去,被人抓到了,可就不好了。”锦娘摇头。
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的好,好奇害死猫啊。
四儿很听锦娘的话,见锦娘反对,她就暗自记下。
又听锦娘吩咐道:“你快些绣,就照着那花样子上绣,别留太多线头。我也只有嫁妆里的这条汗巾能够让你绣,旁的还不成,你可要珍惜机会。”
“是。”四儿明白。
三姑娘的衣裳八日左右就赶制出来了,锦娘还是做女装比较拿手,只是她去送衣裳的时候,察觉到气氛不对。
又有那三姑娘房里的雀儿道:“锦娘姐姐,没什么,是三姑娘和四姑娘都被罚了。”
“因为什么事情?”锦娘觉得这几位姑娘平日都是在各自房间做针线,很少像小说里怎么玩闹办诗会,几乎都是请安或者宴客的时候人才能到齐。
雀儿就闭口不提了。
锦娘不好再追问,四姑娘那里却是觉得莫名其妙的,她心理年轻比其她几位姑娘都大,所以平日很少跟她们争执,毕竟也没那个必要。
但是今日爹突然提出让她小娘也帮忙管家,那三姑娘和她小娘不怪渣爹倒是罢了,反而觉得是苗小娘撺掇的。
难道后宅只能吕小娘管,不能苗小娘帮忙了吗?
苗小娘也不是迫不及待,她这个小娘管家当然名不正言不顺的,但是她要搅浑水才行。蒋氏定然不愿意把家给她管,那就有可能交给儿媳妇张氏,这个张氏可不比她姐姐大张氏温婉贤淑,这样的醋坛子,又是个烈货,蒋氏呢,也是个十分要强的性子,让她们婆媳去争去。
这么多年她暗中蛰伏,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忍受别人白眼,欺侮,她也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本来吕小娘是协助蒋氏管家,但被苗小娘这么一闹,蒋氏也是不能这般了。如今苗小娘生了儿子,又得宠,她甚至还争上权了。
绿缨道:“以往大老爷从不管内宅之事,今日偏偏又说您这里既然事情忙,就得人多些管着,明显就是暗示您啊。”
“是啊,话未曾点透,可大家都听的明明白白的。大老爷这是怕我苛待五哥儿,所以想让苗小娘也有一份倚仗。”蒋氏很是明白的,但难免有侵门踏户之嫌疑,若是年轻的时候,她肯定会吵闹一番,逼的丈夫认错赔礼。
毕竟她生了长子,还是原配,娘家也显赫。
可是现在这把年纪了,还和丈夫吵闹,连儿媳妇也是会看笑话的。
年纪大了,越发厌弃这种后宅斗争了,偏这个时候老太太也来插一脚。这老太太先前大抵猜到女儿不能回来的缘故,应该就是姑嫂不和,如今见蒋氏对梅盼儿也不尽心,自然心中有猜忌。
所以,在她们一行人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老太太拉着张氏的手夸了又夸:“难为你这孩子,生了小哥儿之后,成日来这里孝敬我。”
张氏有些受宠若惊,因为老太太平日更照顾守寡的大奶奶,现下倒是对她这般另眼相待,于是连忙福身:“孝敬老太太,原本就应该是孙媳妇应该做的。”
“一晃眼啊,存哥儿的媳妇都进门了,想你母亲当日也是像你这个年岁生下了存哥儿,我就把家交给她了,这么些年,她也有了媳妇儿了,日子过的真快啊。”老太太似乎不经意之间提起。
蒋氏当然听的出来老太太的意思了,她没想到从来不多说什么的老太太这个时候帮腔儿媳妇,别看儿媳妇也是大房的人。但权利一旦下移,什么就不受控制了,她说的话就不再奏效了,大家也不会看她的眼色行事了。
就跟官场上一样,一旦手中无权,那就彻底的败落了。
所以,蒋氏笑道:“是啊,儿媳也没想到都过了这么些年,等几个丫头出阁了,我这心就彻底安下来了。”
她其实也是在告诉张氏,她等女儿出嫁,这家还是交给她管。
张氏眼观鼻鼻观心,她虽然性情娇蛮些,但是不傻,太婆婆和婆婆斗法,她就不便掺和了。可是若能管家倒是好的,总比时时刻刻在前院无事可干的强,下人面上恭敬,但都不怵她。
婆媳暗潮涌动,蒋氏回去也生了好一场气,又去找吴氏诉苦。
“这些事儿我本是不欲和你说的,你现在有了身子,正该好好保养,可我也没个别人说这些。”
吴氏暗忖这是大房家事,自己也不好开口,但她和蒋氏关系不错,所以道:“各贴各的肉而已,嫂嫂,你别担心。外甥女的亲事多半还是要由你操持的,嫂嫂只要稳住比什么都强。”
蒋氏恍然:“我竟没有想到这一层。”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吴氏笑道。
蒋氏看吴氏现在这样,心想当年大老爷房里一直没人,她们夫妇好过多年,吴氏进门却是面对群妾环伺,妻妾算计。如今二人的处境却调换了,她年纪大了,和丈夫感情淡漠了,蠢蠢欲动年轻的妾侍虽然影响不了她的地位,但是看着闹心,而吴氏这里,二老爷却跟转性了似的,开始对吴氏心热起来,竟然连别的妾侍那里都不去了,一心一意的守着吴氏过日子。
人生之事,真的很难说了,蒋氏突然也看淡了很多。
让张氏帮着管家,也肯定比苗小娘好。
总归二丫头的嫁妆该打的,该抬的,也都准备的七七八八了,管家遭人嫌弃,她宁可便宜自己的儿媳妇,也不愿意再受人挟制做什么。
蒋氏起身走了,吴氏看着她的背影摇摇头:“大嫂还是这样,不愿意受任何人的压迫。”
当晚,张氏就被蒋氏喊了过来,听到蒋氏让她协助管家,先推辞一番,又狂喜。
连锦娘她们都知道了,陈娘子还吩咐她们道:“如今正是新奶奶立威之时,咱们针线房的人从今儿开始能少出去就少出去,别被人当靶子了,到时候被大棒子赶了出去。熬到最后,反而功亏一篑。”
锦娘等人连忙道是,秦霜儿比锦娘还老实,她知道自己若是被抓住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还是要等三少爷的安排。
但是,也正因为新旧用人交替之际,苗小娘长期收买的人也混了进去,甚至还打探到了一件大事。
“你是说大姑娘的嫁妆把夫人的陪嫁还有家里的钱都饶进去了。”苗小娘不可置信。
来人点头:“这事儿我哪里敢骗您啊,大姑娘那里一共准备了两万贯的压箱底,二姑娘陪嫁了一间铺子,两百亩水田,三百亩树林,压箱底的钱虽然比大姑娘少,但也有一万贯。这些时日,吕小娘那里收到的孝敬加上她历年积攒的银钱也约莫有两千多贯,将来恐怕也有五千贯……就只有咱们姐儿这里不大好。您要早做打算呐……”
苗小娘没想到蒋氏做的这么狠,二少爷已经成家立业了,大老爷常常说见识不及儿子,家业必定是二少爷的,蒋氏的嫁妆也都瓜分了,她的儿女出不了头了。
她筹谋这么久,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吗?
不,不能这般,她突然想到了个好主意。
她在大房时讨不到什么好了,如若二房的吴氏无子,二房的家财岂不是全部都是她儿子的……
吴氏现下又有了身孕,身子脆弱,还不能和以往似的严防死守,正是好机会啊。
第35章
锦娘发觉她被布埋了下去, 一直无法喘息,猛地睁开眼睛,才发现是梦。
这梦也是反映其心境的, 最近的活真的是太多了, 她起床倒了一杯水喝,又听到秦霜儿那里窸窸窣窣的,锦娘忙问道:“霜儿, 你也起来了?”
秦霜儿笑道:“我是小日子来了呢。”
锦娘无语:“小日子来了, 你还这么欢喜啊。”
虽然现在在周家,她们能用棉花和纸做更好的月事带, 但总归和现代的卫生用品是比不了的,所以锦娘最烦的就是来月事的日子, 甚至会把自己的两个铁瓶都装满热水, 觉得黏腻的时候, 到屋里洗一洗,生怕细菌入侵。
秦霜儿道:“快睡吧,我这就睡了。”
她赶紧到床上, 盖上薄衾, 心里没什么太大的负担,再等几个月,你们依旧是辗转各地的奴婢丫头,而我将不同了。
现在没身孕,一切最好了。
周慎之找上了二老爷, 他还有些羞涩:“侄儿见她可怜, 就想请二伯父帮帮忙。”
周二老爷年少时惯常在花丛中流连,但也不算纨绔子弟,毕竟他的家业被他打理的翻了数倍, 他可是个精明人。
因此,一听侄儿这么说就道:“若真是个正经人,真的为你好,怎会让你在婚前纵容你?不过,这也不打紧,但你自己要有分寸。”
周慎之道:“自小,母亲对我管束颇严,父亲您也是知晓的,侄儿只把二伯父当成自己的亲父似的,二伯母对侄儿也有养育之恩。此番婚事,侄儿还要多谢二伯父帮忙,将来也会对新妇敬之爱之。”
“嗯,你放心吧,我听说她是外头雇来的,到时候我就说你们那边少个针线丫头,让她在你的房里伺候,将来怎么样,还不是你说了算。”周二老爷倒是不怕大嫂心生芥蒂,这年头一个丫头罢了,大房的两位姑娘的嫁妆他可都是添了不少银钱。
周慎之大喜过望:“一切拜托二伯父了。”
周二老爷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这辈子举业不成,只能恩荫做个小官,你和存哥儿都是读书种子,一定要好好读书,千万莫辜负大人们对你的期望。”
“侄儿明白。”周慎之笑道。
周二老爷当然很会说话,她对吴氏说的是把针线房的丫头买了送给三房,是为了照应奚氏母子:“你和三弟妹关系素来不错,我上回看到帮你绣百子被的那个丫头挺能干的,所以找大嫂把她的契约拿来了,等大姑娘的嫁妆绣完,就让她过去,你再挑一个,一起送去做屋里人。”
“怎么老爷亲自管这样的事儿来了?”吴氏生疑惑。
周二老爷搂着吴氏道:“咱们勤哥儿还这么小,你肚子里的这个尚不知阴阳,我的年岁大了,总怕护不住你们了,到底还有慎之啊。新妇和咱们无甚瓜葛,不会帮忙说什么,留两个人以防万一。”
这话听的人没由来的心酸,吴氏只觉不妥:“我们做伯父伯娘的,怎么好送屋里人给侄儿啊?”
“我们是长辈,原本我们送也很正常,况且三房拮据,若是买两个能干的丫头恐怕未必凑的出钱来。”周二老爷非常擅长经济。
无论是从利益还是从感情上,他都觉得要送,吴氏听了也觉得有理。
所以,陈娘子在针线房对秦霜儿说道:“你的契约还有五个月,如今你是先在针线房做完针线做一个月,就直接过去三房吧。”
秦霜儿没想到自己真的没有看错人,脸上却还装的不知所措:“怎么三房的人把我要去了?”
“那我就不知道了,说是让你和二房一个擅长庖厨的丫头一起过去。”陈娘子想来也是因为二房想送两个手艺人去三房。
锦娘看向秦霜儿,不知道她那些日子出去是不是为了奔走此事,但是她这样过去,恐怕真的从拿月钱的雇工变成免费的保姆了。
方巧莲也小声对锦娘道:“要挑也是挑你过去啊?”
“我,那我肯定是不会去的啊。”锦娘摇摇头。
从此,秦霜儿干活比之前还慢吞吞了一些,心思也不在这些活计上,每日倒是很开心,她手里有三少爷给的十两银子,拿出一些还常常请小荷吃,二人时常连活计也不做了。
锦娘抬头看了看四儿:“你把边锁上,这里得针脚细密些。”
四儿答道:“好。”
锦娘把自己手里的针线做完,又开始抄写经文,她的事情也不少,完全不能停歇下来。在这种情况之下,锦娘去请教陈娘子做活,陈娘子也愿意教,毕竟现在锦娘这里完成的多,也能交差。
但锦娘只做自己的活计,多的她却不愿意做了。
还有最后几个月,她得站好最后一班岗,精进自己的手艺。
成功来的太突然,秦霜儿一时间竟然有些难以自抑,她见锦娘她们几个灰头土脸的忙活着,更加觉得自己这件事情走的非常好。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她想的十分透彻,甚至连苗小娘都暗中拉拢她。
午饭还未吃完,她就去午睡了,陈娘子看着她的背影道:“也真是的,还真的准备在周府上干一辈子啊……”
不知怎么陈娘子想起当年在船上,何家的婆子说的话,说有人会留在周家,看来倒是金口玉言了。
蒋氏对这些倒是不在意,因为大姑娘要绣的嫁妆一大半已经是完成了,等大姑娘出嫁之后,三哥儿才成婚,并不影响送人过去。
绿缨还道:“也真是好笑,若是送擅长针线的,怎么也该是锦娘吧?”
“二房既然要她,做个顺水人情罢了,这有什么的。”蒋氏不在意这些,一个下人罢了。
二老爷擅长经营,对家里人慷慨,他两个女儿就得了人家几千两的添妆,俗话说拿人手软,平日吴氏对她这个长嫂又马首是瞻,莫说是送给下人过去,就是送十个下人过去也不心疼。
绿缨颔首:“您说的也是,这些日子二奶奶管家,她可真是雷厉风行,日后咱们府上可要焕然一新了。”
二奶奶先是严惩各处吃酒赌牌的习惯,对这个蒋氏支持,所以不少下人都挨了板子,连兰雪的亲哥哥都挨了几下,还有胡嫂子被革了一个月的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