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装迷情] 《有病》作者:人间废料【完结】
文案:
我在宫中杀了四年的猪,凡斧所劈,皆无活口。
每杀一头猪,就念一声佛。
我娴熟的杀猪技巧受到皇子赏识,被他收为心腹。
我做夺命屠刀,他做挥刀屠夫。
杀人砍头,阿弥陀佛;就地掩埋,善哉善哉。
第1章
世上人人都有病。
天下疫病横行,但放眼望去,没有人的病能重过晏帝。
晏帝顽疾缠身,他的药引是处子的脑仁。
君上有言:美食不如美器。而盛放脑仁的头颅,就是储食的容器。
杏眼、琼鼻、樱唇、雪肌,人美,便是器美。
紫金檀桌上挖了个与脑颅大小契合的洞。宫人命美人爬到桌下,将头伸出桌洞。
桌洞的尺寸,恰好能卡住美人的小半个脑袋。
嬷嬷以斧劈下,药童以钳撬开,晏帝步出屏风,手执玉箸,享用这道佳肴。
民如羔羊,如此遭人宰割,竟也只会一声不吭。
她的人生结束了,盛筵没有结束。我同许多被卖入晏宫的处子一样,跪于殿内,等候发落。
轮到我钻桌洞的时候,出了点差错。我说错话了。
晏帝卧于屏风后,我看不清他。只看见在阶下手捧火钳的少年,稚气未脱,玉质金相,好似观音座下仙童。他的眉心有一点红,那是颗极小的朱砂痣。
金銮殿富丽堂皇,和我四处漏风的家不一样。我忙着左顾右盼,快乐地大叫:「好暖和啊!」
这句感慨让晏帝怀疑我的脑仁不宜入口,便命人将我丢出了殿外。
第2章
专砍人头的嬷嬷领我进了偏院。
我便同她搭话:「看来我不用被你砍头了,我真高兴。」
而她语重心长:「孩子,你白高兴了。」
不傻是死,真傻也死,装傻更要死,不论我是哪种,晏帝都要我死。
嬷嬷抡起铁斧,吓得我吱哇大叫,满院乱跑。
两只布鞋被我甩脱,一颗浑圆的金豆滚落,嬷嬷拾起了它,细细打量。
「你喜欢它?」我小声说,「我送给你,你别砍我。」
嬷嬷当真没有砍我。晏宫常有投井的宫人,嬷嬷捞了具女尸去交差,把我塞进了膳房。
她叮嘱我,没事别瞎开口说话,若不想死,就扮个哑巴。
嬷嬷杀生无数,但一心向佛。她相信因果循环,善恶有报,故在砍人之余,不忘抄经焚香。
她手把手教我如何杀猪。十三岁,我在膳房杀得一手好猪。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刚杀完猪,满身是血的我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第3章
嬷嬷年纪不小了,抡斧的力气越来越小。
入冬,她的膝盖会疼。我把手搓热了替她捂着。有天夜里,她长吁短叹:
「这当父母的忒不是个东西,把你这么个好孩子卖进宫里。」
话头抛出,却迟迟没得到回应。嬷嬷说我没有礼貌,我委屈地嚷嚷:「是你叫我扮哑巴的。」
嬷嬷很尴尬,于是顾左右而言他,顺势问起了我的身世。
我叫观棋,我没有爹。在十二岁那年,娘染病去世,我只身一人,去晏都投奔舅舅。
我娘说过,舅舅贫苦时受她接济,这厢我家有难,他不会不帮。
我抵达晏都时,舅舅一家热情相迎。饭食丰盛,我饥肠辘辘,但强忍着没有动筷。
我娘还说过,寄人篱下要讲礼貌,主人没动筷,我也不能动。
我在舅舅家住了三个月。舅母漂亮又温柔,待我极好。有天夜里,她要我帮她穿针。
我抿了抿线头,失去知觉,再睁眼时,就已经跪在大殿中了。
「啐!俩不要脸的畜生!」嬷嬷拉住我的手,「记住,越漂亮的人越会骗人。」
我说,那我只信嬷嬷。嬷嬷说,不会说话,你就少说点话。
第4章
春蛙秋蝉,寒来暑往。有天嬷嬷去了大殿,却没再回来。
无头的尸体被搬出大殿。听说晏帝吃腻少女的脑仁,就试了试老妪的滋味。
嬷嬷的贴身太监苏公公整理了她的遗物,发现了她写下的信。
我看不懂字,交由苏公公读。苏公公读:「待我死后,钱财悉归苏进宝所有。」
苏公公把嬷嬷的几袋金豆全带走了,只留下一样东西,那把斧头。
我抡起这把铁斧,在膳房四处奔波,砍完猪就去佛前忏悔,心中默念阿弥陀佛。
佛念久了,我开始想念嬷嬷。人死都要立碑,我也想给她立块碑。
我把膳房补窗的木板拆了下来,把它埋在晏宫的密林中,就把它当作嬷嬷的碑位。
无人看管的时候,我会用食盒装点泔水,摆在嬷嬷碑前的破碗里。
泔水失窃,膳房的伙计觉得非常奇怪。这得是个多不挑食的贼,连泔水都不放过。
我也觉得非常奇怪。为何被我用来祭拜的泔水,会在翌日不翼而飞。
第5章
直到十五岁的某夜,我照例拎着食盒去密林祭拜,却撞见在碑前狼吞虎咽的少年。
月色森森,照亮他轮廓精致的眉眼。他的眉心有颗勾人的朱砂痣。
嬷嬷从前教过我,如何辨明宫中各位主子的身份。她告诉我,十三皇子是最好认的。
十三皇子名为晏慈,慈悲的慈。他的眉间有一小粒血红的朱砂痣。
晏慈的生母曾是冠宠六宫的燕贵妃。奈何她恃宠而骄,毒杀太子晏清的母亲靖皇后。
晏帝龙颜大怒,把燕妃贬为燕奴,罚她在浣衣局劳作,不发月俸。
晏慈被撤去皇子的待遇,不能念书,只能做侍奉晏帝的药童,领少得可怜的月银。
晏帝的药引是处子的脑仁。而药童做的事,就是撬开处子的脑壳。
嬷嬷说,四百七十二个。我说,什么?嬷嬷说,我总共砍下过这么多美人的脑袋。
我掰指头数数,原来十三皇子晏慈,总共撬开过这么多美人的脑壳。
幸运的是,我认出了十三皇子晏慈。不幸的是,我认出他的时候,他才刚杀完人。
苏公公的脑壳被粗暴地撬开,身下还淌着半滩尿,滑稽非常。
我有点想笑,又觉得不太礼貌,只好边咧嘴边忏悔: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第6章
月黑风高,杀人放火。我却在此,巧笑倩兮。
「你不跑么?」晏慈略带狐疑,「你这个年纪的女孩见了我,只会惨叫连连。」
我的手语已经打得很熟练了,我比划道:「我是哑巴呀。」
「可怜。」晏慈冰凉的手蛇一般攀上我脖颈:「下辈子投胎,可要选个好人家。」
他的手掌兀然收紧,窒息使我胡乱扑腾,一脚踹翻了食盒。
冒着酸气的泔水淌了出来,臭不可闻。晏慈迟疑片刻,松开了扼着我咽喉的手。
「这些吃食是你放的,为何不说?」他皱眉,「你好像不太聪明?」
文案:
我在宫中杀了四年的猪,凡斧所劈,皆无活口。
每杀一头猪,就念一声佛。
我娴熟的杀猪技巧受到皇子赏识,被他收为心腹。
我做夺命屠刀,他做挥刀屠夫。
杀人砍头,阿弥陀佛;就地掩埋,善哉善哉。
第1章
世上人人都有病。
天下疫病横行,但放眼望去,没有人的病能重过晏帝。
晏帝顽疾缠身,他的药引是处子的脑仁。
君上有言:美食不如美器。而盛放脑仁的头颅,就是储食的容器。
杏眼、琼鼻、樱唇、雪肌,人美,便是器美。
紫金檀桌上挖了个与脑颅大小契合的洞。宫人命美人爬到桌下,将头伸出桌洞。
桌洞的尺寸,恰好能卡住美人的小半个脑袋。
嬷嬷以斧劈下,药童以钳撬开,晏帝步出屏风,手执玉箸,享用这道佳肴。
民如羔羊,如此遭人宰割,竟也只会一声不吭。
她的人生结束了,盛筵没有结束。我同许多被卖入晏宫的处子一样,跪于殿内,等候发落。
轮到我钻桌洞的时候,出了点差错。我说错话了。
晏帝卧于屏风后,我看不清他。只看见在阶下手捧火钳的少年,稚气未脱,玉质金相,好似观音座下仙童。他的眉心有一点红,那是颗极小的朱砂痣。
金銮殿富丽堂皇,和我四处漏风的家不一样。我忙着左顾右盼,快乐地大叫:「好暖和啊!」
这句感慨让晏帝怀疑我的脑仁不宜入口,便命人将我丢出了殿外。
第2章
专砍人头的嬷嬷领我进了偏院。
我便同她搭话:「看来我不用被你砍头了,我真高兴。」
而她语重心长:「孩子,你白高兴了。」
不傻是死,真傻也死,装傻更要死,不论我是哪种,晏帝都要我死。
嬷嬷抡起铁斧,吓得我吱哇大叫,满院乱跑。
两只布鞋被我甩脱,一颗浑圆的金豆滚落,嬷嬷拾起了它,细细打量。
「你喜欢它?」我小声说,「我送给你,你别砍我。」
嬷嬷当真没有砍我。晏宫常有投井的宫人,嬷嬷捞了具女尸去交差,把我塞进了膳房。
她叮嘱我,没事别瞎开口说话,若不想死,就扮个哑巴。
嬷嬷杀生无数,但一心向佛。她相信因果循环,善恶有报,故在砍人之余,不忘抄经焚香。
她手把手教我如何杀猪。十三岁,我在膳房杀得一手好猪。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刚杀完猪,满身是血的我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第3章
嬷嬷年纪不小了,抡斧的力气越来越小。
入冬,她的膝盖会疼。我把手搓热了替她捂着。有天夜里,她长吁短叹:
「这当父母的忒不是个东西,把你这么个好孩子卖进宫里。」
话头抛出,却迟迟没得到回应。嬷嬷说我没有礼貌,我委屈地嚷嚷:「是你叫我扮哑巴的。」
嬷嬷很尴尬,于是顾左右而言他,顺势问起了我的身世。
我叫观棋,我没有爹。在十二岁那年,娘染病去世,我只身一人,去晏都投奔舅舅。
我娘说过,舅舅贫苦时受她接济,这厢我家有难,他不会不帮。
我抵达晏都时,舅舅一家热情相迎。饭食丰盛,我饥肠辘辘,但强忍着没有动筷。
我娘还说过,寄人篱下要讲礼貌,主人没动筷,我也不能动。
我在舅舅家住了三个月。舅母漂亮又温柔,待我极好。有天夜里,她要我帮她穿针。
我抿了抿线头,失去知觉,再睁眼时,就已经跪在大殿中了。
「啐!俩不要脸的畜生!」嬷嬷拉住我的手,「记住,越漂亮的人越会骗人。」
我说,那我只信嬷嬷。嬷嬷说,不会说话,你就少说点话。
第4章
春蛙秋蝉,寒来暑往。有天嬷嬷去了大殿,却没再回来。
无头的尸体被搬出大殿。听说晏帝吃腻少女的脑仁,就试了试老妪的滋味。
嬷嬷的贴身太监苏公公整理了她的遗物,发现了她写下的信。
我看不懂字,交由苏公公读。苏公公读:「待我死后,钱财悉归苏进宝所有。」
苏公公把嬷嬷的几袋金豆全带走了,只留下一样东西,那把斧头。
我抡起这把铁斧,在膳房四处奔波,砍完猪就去佛前忏悔,心中默念阿弥陀佛。
佛念久了,我开始想念嬷嬷。人死都要立碑,我也想给她立块碑。
我把膳房补窗的木板拆了下来,把它埋在晏宫的密林中,就把它当作嬷嬷的碑位。
无人看管的时候,我会用食盒装点泔水,摆在嬷嬷碑前的破碗里。
泔水失窃,膳房的伙计觉得非常奇怪。这得是个多不挑食的贼,连泔水都不放过。
我也觉得非常奇怪。为何被我用来祭拜的泔水,会在翌日不翼而飞。
第5章
直到十五岁的某夜,我照例拎着食盒去密林祭拜,却撞见在碑前狼吞虎咽的少年。
月色森森,照亮他轮廓精致的眉眼。他的眉心有颗勾人的朱砂痣。
嬷嬷从前教过我,如何辨明宫中各位主子的身份。她告诉我,十三皇子是最好认的。
十三皇子名为晏慈,慈悲的慈。他的眉间有一小粒血红的朱砂痣。
晏慈的生母曾是冠宠六宫的燕贵妃。奈何她恃宠而骄,毒杀太子晏清的母亲靖皇后。
晏帝龙颜大怒,把燕妃贬为燕奴,罚她在浣衣局劳作,不发月俸。
晏慈被撤去皇子的待遇,不能念书,只能做侍奉晏帝的药童,领少得可怜的月银。
晏帝的药引是处子的脑仁。而药童做的事,就是撬开处子的脑壳。
嬷嬷说,四百七十二个。我说,什么?嬷嬷说,我总共砍下过这么多美人的脑袋。
我掰指头数数,原来十三皇子晏慈,总共撬开过这么多美人的脑壳。
幸运的是,我认出了十三皇子晏慈。不幸的是,我认出他的时候,他才刚杀完人。
苏公公的脑壳被粗暴地撬开,身下还淌着半滩尿,滑稽非常。
我有点想笑,又觉得不太礼貌,只好边咧嘴边忏悔: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第6章
月黑风高,杀人放火。我却在此,巧笑倩兮。
「你不跑么?」晏慈略带狐疑,「你这个年纪的女孩见了我,只会惨叫连连。」
我的手语已经打得很熟练了,我比划道:「我是哑巴呀。」
「可怜。」晏慈冰凉的手蛇一般攀上我脖颈:「下辈子投胎,可要选个好人家。」
他的手掌兀然收紧,窒息使我胡乱扑腾,一脚踹翻了食盒。
冒着酸气的泔水淌了出来,臭不可闻。晏慈迟疑片刻,松开了扼着我咽喉的手。
「这些吃食是你放的,为何不说?」他皱眉,「你好像不太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