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233节
宋从心起身,落在她身上的十愿花如雨雾般纷扬而下。她手指拂过石碑,轻轻一带,似与谁错身而过,又好似要为谁拂去满身尘埃。
宋从心朝着剑冢更深处走去。与收容了万千山海异兽的道藏山一样,剑冢是一处独立开辟的小洞天,疆域广袤,自成一界。
剑冢深处埋藏着无极道门最大的秘密,每一位大能寿数将近亦或濒临飞升时,都会步入剑冢深处闭关。对无极道门弟子而言,剑冢是半道崩殂的先辈与同袍最终的长眠之所。但唯有宗门历代长老与掌门知道,剑冢其实是无极道门的传道秘境。
世间一切因无极道门而生的道统,都可以在剑冢这里寻到归属与来历。哪怕无极道门死绝,只要后世有人步入此境,便能从中感悟天机。
古往今来,无数大能于此飞升,在剑冢深处构筑了一条通天的道途。依照先辈所想,后人能够遵循他们的道路走出更远。一代又一代的飞升者,将踏出一条光辉万丈的青云路。这样一来,后人追随先辈的脚步飞升时,便不必再为前路的未知心生忧患、魔惘丛生。
宋从心走向群山,循着地脉的牵引,在山脉的胎心中,她看见了一面蓝冰凝成的湖。
光滑如镜的水面倒映着山林的剪影,幽邃与静谧是掩藏危险的纱帘。湖泊深不见底,蓝得似一只稠艳、悲哀的眼。这面摄人心魄的湖水与山光景色,是无极道门十大绝景之一的“天门”。但能真正深入剑冢目睹这方奇景的人却少之又少,宋从心登上掌教之位至今,也是第一次窥见这方景色。
宋从心走向这面湖,遍过河岸的兰草,附身掬起一捧冰冷的水流。若有不知情者在此,只会觉得此地风景奇隽,而不知其中隐秘。
宋从心淌入湖水,任水流没过头顶。穿过水草丰美的浅水区,潜至幽暗无光的水域。
天门的水质极其纯净,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驳杂浑浊的炁。宋从心闭眼感受了一下四方灵炁汇聚的方向,在混沌中摸寻不断变化的涡眼。这一步,即便是已经半步飞升的宋从心依旧花费了不少功夫。确定涡眼的位置后,宋从心手掐剑指,催动灵力画下灵符。
“空。”
开启天门的灵符是无极道门的不传之秘。每落下一笔,灵炁便如潮汐般汹涌积聚;每收束一划,周遭山谷便涤荡出空灵的回音。
然而,宋从心却无心在意外界的异变,全神贯注书写灵符。最后一笔落成的瞬间,狂烈的气浪横扫天际,云层叠作层层鱼鳞。天门静谧的湖水开始旋转、涌动,本就幽邃的蓝色越来越深,最后完全变成了黑色。若有人站在高处俯瞰,便会发现,那深邃忧愁的蓝眼睛在这一刻化作了深不见底的黑洞。
湖心传来巨大的吸力,宋从心放松肢体,任由暗流将自己卷走。
之后,便是无尽的下潜。
体感时间被无限模糊,冰冷与黑暗有一瞬间让宋从心产生自己仍在弱水中的错觉。死亡的扈从还未来得及纠缠,下一刻便被轻描淡写地拂去了。
宋从心破水而出,天与地霎时倒转。
宋从心出水的瞬间,饶是她早有心理准备,依旧被过于浓郁的灵炁“呛”了一下。剑冢横亘于灵脉,本身灵炁丰沛,但这里的灵炁却比外界浓郁百倍不止。积聚的灵炁液化成雾,将视野染成一片朦胧胧的白。短暂的眩晕与上下逆转的错乱淡去,看清一切时,宋从心忍不住屏息。
锁链,铺天盖地的锁链。
仿佛赤红岩浆浇铸而成的锁链纵横交织,从八方横侧出峰崖的山间延出,死死锁住一柄悬于天际之上的庞然大物——那是一柄金红为色的巨剑,长约有千仞,宽约百丈,耸立云中,一眼望不见尽头。剑身奔涌着炽热的流火,被万千锁链牢牢捆缚。符文书成的仙禁绕剑盘旋,密密麻麻的黄符贴满了铁索。风一吹,符箓猎猎作响。
然而,即便这柄剑明显是被封印的状态,不断渗出的威压却依旧令人胆寒。
锋锐的剑芒盘剥群山,将大地与山削成环形的陨石坑状。狂猛暴烈的剑气在天地间涤荡,将平和的五行原炁搅得狂躁不安。
五行是维序万物的原质,这柄剑仅靠余威便让万物有溃散之相。宋从心不敢想象,这柄剑一旦挣脱束缚,斩落而下,又是怎样一副炼狱景象?
“……”宋从心踩在水面上,仰头,愣怔地望着悬剑所指的方向。
赤红的巨剑悬于天地之间,剑刃朝下,剑尖一点雪亮的锋芒。
那一点锋芒之下,一道缥缈的白影正盘腿入定,身周溢散
着雾状的灵炁。粗如巨蟒的铁索环绕着他,两头形如虎的狴犴兽首死死地咬在他的肩膀上。
“……师尊。”
宋从心无意识地呢喃。
第366章
宋从心发出的声音很小,恐怕还不及罡风吹动黄符时的窸窣声。
然而,这声呼唤甫一出口,那远在天涯、似乎已经不会再为人世回首的人便仿佛从梦中惊醒。他抬眸,遥遥向朝宋从心望来。
与那双眼睛对视的瞬间,宋从心脚步一顿,较之欣喜更先到来的是无措与茫然。拜入明尘门下至今,宋从心从未见过师尊如此冰冷漠然的目光。
脱离世俗的神祇无悲无喜地注视着大地上的生命。世间一切潮起潮涌,兴亡盛衰,都成了他脚下的云烟,衣上的尘埃。
他又成了一座无血无泪的神像。
宋从心呆愣在原地,与那双眼睛隔空对视。她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卡住脖子的大鹅,表情大概也蠢得不行。但短短几个吐息的间隙,那双眼中非人的神性冰消雪融,一些更温暖也更有人情味的东西翻涌而上。
明尘目光深深地注视着自己的弟子,随即收势起身,从高天落下。
短暂的愣怔后,宋从心猛然回神。她不再踟蹰,纵身飞向陨坑。只是不知是近乡情怯,还是险些丧命在外的心虚,越是靠近陨坑,宋从心心情便越发沉重。来时她分明已经打好了腹稿,想好该以什么态度去面对师尊。但真正来到明尘面前时,宋从心却觉得如鲠在喉,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她看见了明尘,明尘也看见了她。甫一落地,明尘便快步向她走来。然而,束缚明尘的锁链不是摆设。咬在他肩膀上的两只狴犴兽首眼瞳亮起青光,齿关猛然咬合。隔着这么遥远的距离,宋从心却幻觉般听见利齿洞穿血肉时的声音。
咔嚓。
宋从心瞳孔猛然放大。
明尘停住了脚步,他身周的锁链绷得笔直。兽首相扣之处,大片殷红濡湿了白衣。明尘拽住锁链,手臂发力,意图强行挣脱枷锁。然而,短暂的斟酌后,明尘放弃了这个打算。他站在原地,朝弟子所在的方向敞开了怀抱。
肢体是无声的语言。
那一瞬间,宋从心大脑一片空白,几乎是站立不稳地从陨坑上滚下。她忘了自己可以缩步成寸,也忘了自己是半步飞升的大能。肢体像是退化了一般,只能遵循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她像暴雨天归巢的倦鸟,拼命拼命地挣动翅膀。明明已经飞得很高很高,却又在这一刻从天上落下,仓皇地扑入师长的怀抱。
明尘拥抱了自己的弟子,拥抱了一只飞跃风暴的小鸟。
“……,……!”宋从心听见师尊倾吐了一些她听不懂的话,那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如今早已失传。宋从心仰头,想听清楚师尊究竟说了什么,却被明尘摁住了后脑。无惧伤痛的人神,在这一刻露出了近乎疼痛的表情。他略微施力,好似要在空洞的胸腔内安回一颗鲜血淋漓的心。
“……回来就好。”明尘低语,宋从心半是灰白半是雪银的发丝从他指缝漏出,雪皑皑的凉,“回来就好,拂雪。”
他嗓音哑得语不成句,埋在师尊怀中的宋从心听见了沉重的心跳,鼓声隆隆,似悲似叹。她张了张嘴,想说些宽慰话,打结的舌头却捋不出流畅的语句。她想说,师尊,我没事;师尊,这没什么大不了;师尊,那些神舟大陆已经过去的,再不会成为世人的阻碍;师尊,我来替你分担责任,我来完成你的希冀……
宋从心想了很多很多,却偏偏一句都说不出口。模模糊糊间,她想起长老们看见她时,一双双沧桑的眼眸总会亮起些许光明。为什么先行者看见朝气蓬勃的孩子会心生欢喜?如今,她也有些感同身受了。因为这条路道阻且长,他们看不见道路的尽头,却甘心成为台阶的石料。人会疲惫,人会受伤,但抗争却是生命永恒不变的主调。是以在火种传递给后继者的那一刻,那些横亘在生命中的人,那些遍沥过往的血泪与汗,才算没有被辜负了。
宋从心感到窒息,后知后觉的酸涩与疼痛漫上心脏。她紧紧地回抱师尊,像一块挤压到极致的海绵,终于干巴巴地挤出一滴泪来。
这一滴泪仿佛打开了泪腺的闸门,麻木的心脏再次泵出悲苦的泪水。她的悲哀连带着她的喜怒一同活了过来。
她想起晴朗的午后,想起漏过树叶的阳光,想起布满青苔的鹅卵石小道,想起某家面馆鲜掉眉毛的面汤;她想起自己喜欢面食和牛肉,来到这个世界后却很少吃到;想起自己讨厌虫子,讨厌疼痛,讨厌不听话的小崽子躲在她衣柜里吃臭豆腐……她想起鲜活的、快乐的自己,也想起悲伤的、无能为力的过去……
淌过无何乡的苦水,涉过荆棘遍布的天途。宋从心循着一点微弱的光芒,再一次攀上了彼岸。
“师妹说她要去整顿变神天,不跟我回来了……她找到了自己的道,却和我所知的天命一样。是不是有些东西,终究是我无法改变的……?
“彼世太过惨烈,死了好多人。短短百年间,掌门都更迭到二十七
代了。我见到了她,师尊。她拜在仪典长老门下,道号‘清平’。清平,承了一个‘清’字呢。师长愿意从道号中择一字给弟子,定是对她有很高的期望吧?……可是,她最后还是走上了和我一样的道,没能堪破红尘,归于世外。她走的时候,头发熬得花白花白的……
“她长什么样?她爱笑,头发原是黑的。比我矮一些,也比我瘦……她不用剑,修符箓和阵法。知道我拜在师尊门下时,她很惊讶……她跟彼世的灵希并不相识,也没说过话。她说,她很遗憾,如果她能在生前多去了解一些……就好了。
“我,战胜了姜佑。他……殉了自己的道。冥神的本体几逾神舟,不知多少白骨堆砌而来的……后来,那些尸骨都填入了星海,在黑火中熔成一段龙骨,托举着神舟大陆。我无法与姜佑和解,他却似乎能理解我。可理解我,他仍要杀我。直到最后,我也不知道祂究竟是人性多一些,还是扭曲更多一些……
“缘浅留在了变神天,上一任佛子也是。那地方究竟有什么好?一个两个都要留在那里……
“……不。
“或许,正是因为那里不好,所以他们才要留下。”
宋从心的话语支离破碎,基本上是想到哪便说到哪。情绪的失控只是一刹,她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喜怒不形于色,如今她能做得很好。
和以往每次历练归来一样,宋从心将此行的见闻娓娓道来。她说起那些人心纷争,那些情非得已。
她对这片大地上的不公感到愤怒,胸膛中的火焰燃烧至今,只剩一捧冰冷的余烬。于是她将灰烬捞起,填入心的壁垒。
宋从心看着桎梏明尘的狴犴兽首——无极道门十二星宫伏魔塔的镇塔神兽,除大奸大恶、草菅人命之辈,执法堂轻易不会动用这样的刑具。这种刑具落在师尊身上,宋从心只觉得心里发堵。她欲解开枷锁,明尘却攥住了她的手。
“……你的命牌碎裂,神魂不稳。而今归来,精血枯竭,耗寿近半。”明尘容色淡淡,“可你刚回宗门,便一刻不停地赶来这里。明德纯钧镇守在外,却依旧没能阻止你。拂雪,你来此,是抱着再次赴死的决意。”
宋从心抿唇,并不反驳:“……我欲向您寻求真相。但上一个这么做的人,后来成了堕神。”
师尊曾说过,那些去往天外的人最后都疯了。而中州神话中提及的那位质问人神的君王,宋从心也见证了祂故事的终章。
“拂雪。你已经坚定了自己的道,不再因外物而动摇。”宽厚的手掌落在头顶,明尘揉了揉弟子的发,“既然如此,真相并没有那么重要。”
宋从心摇头,她将明尘的手从头上摘下,托在掌中:“不,师尊。我如今已经站在您曾经的位置上,您所担负的,亦是我要担负的。两位太上阻拦我时,我也是这么说的。我与您同行,沿着您来时的路行走至今。或许在您看来有些不自量力,但弟子想为师尊分担些许。”
所谓真相与秘密,若是被第二人知晓,分量自会减轻。
宋从心注视着眼前人。至少,这一世,他不会再带着秘密孤身远走。
“你知道,它并不会摧垮为师。”明尘想摸弟子的脑袋。但两手都被握着,只能像爪子被捏的猫一样安静下来。
“弟子知晓。”宋从心颔首,随即又犟,“但师尊,拂雪踏上这条道途不过短短数十年,若没有同门相伴,也难免心生孤寂。那您呢?您走过比弟子更长的路,见过更多的风景,也经历过更多的砥砺。那些岁月赋予您的沉积,是瑰宝,也是辎重。何不容我取走少许?”
“哪怕只是一片雪花?”
“是,哪怕只是一片雪花。”
明尘浅笑。弟子的真心炽烈如火,有一整个严寒的冬天死在她的眼眸里。
“好,一切如拂雪所愿。”明尘抬手,抚上宋从心的眼睛,“闭上眼睛,不必害怕。为师发誓,你永远不会成为姜佑。
“即便污浊如影随形,你灵魂的归宿只会在为师这里。”
……
强烈的失重感来袭,宋从心本能反应,却发现自己调动不了灵炁。
起初,她以为自己正在下坠,但一种怪异的扭曲感令她眩晕。她感受不到风,感受不到炁,甚至感受不到大地的引力。她甚至分辨不出自己究竟是在下坠还是上升,又或这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一瞬间的浑噩不亚于无何乡水中的蜕变,宋从心恶心得肠胃险些打结。
但很快,非人的怪异感褪去,一双手稳稳地托住了她。她落在地上,悬在嗓子眼上的心脏也重新落回肋骨之间。
宋从心记着师尊的叮嘱,没有擅自睁开眼。
“还好吗?”亲切的问话。
“不太好。”诚实的回答。
宋从心感觉脑袋被摸了摸,像安抚受惊的小动物。她调整自己的呼吸,直到听见应允,才缓缓睁开眼睛。
视野一片模糊,几乎全被朦胧的白雾所占领。然而宋从心来不及观察周围的环境,只怔然地望着面前的人影。
“怎么了?还是不舒服吗?”约莫十八、九岁的少年腰间佩剑,意气风发,见宋从心不说话,他并指点在她的天灵上,指尖漾起涟漪,“初开天门确实会有错逆之感,更何况你险死还生,神魂不稳。静心,默守灵台,净念正神。”
宋从心眉间一凉,顿时回过神来。她喃喃道:“师尊?”
“是为师。”看上去年轻许多也鲜活许多的明尘微微偏头,似是反应过来弟子为何是这般情态。他眼神淡然,言语却很温柔:“莫慌,拂雪。你平日见到是为师留在人世的‘壳’,而你如今见到的是为师的魂。我之躯壳被外物所染,为免神魂污浊,固将其二分。现下站在你面前的,是千年前飞升的我。”
千年前的明尘,少年天骄,一身傲骨。因不满各大世家敝帚自珍,将仙法道统视作密不外传的禁术,便一人一剑打遍上界仙宗,自立道统,广传于众。他行走人世,阅尽沧桑,看遍疾苦。他与当时的人皇携手并进,荡涤天下,祓除诸恶。二者率领众生开辟生存之地,却又在盛时立下天景百条之约,将人族的命运还予众生。
而后,明尘归于世外,作那镇守山河的基石,也成了悬于正魔两道颅顶的天剑。
他曾是世人高举追随的煌煌圣火,名传四海,声冠九州。
而今,这样一个已经成为神话的人站在自己面前,却是一个笑起来干净温柔的少年。
与千年后尽数沉淀下来的温和不同,少时的明尘有着身为战士的傲气。他如同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剑,即便敛于鞘中也散发着阵阵锐意。但那犹带稚气的眉眼,略显清瘦的身形,若非一双淡然悲悯的眼睛,宋从心都要疑心这是哪位长老新收的徒弟。
“……”宋从心语塞,满头白发的她和眼前人站在一起,一时分不清究竟谁才是年长者,“师尊变小了,徒儿却是老了。”
宋从心朝着剑冢更深处走去。与收容了万千山海异兽的道藏山一样,剑冢是一处独立开辟的小洞天,疆域广袤,自成一界。
剑冢深处埋藏着无极道门最大的秘密,每一位大能寿数将近亦或濒临飞升时,都会步入剑冢深处闭关。对无极道门弟子而言,剑冢是半道崩殂的先辈与同袍最终的长眠之所。但唯有宗门历代长老与掌门知道,剑冢其实是无极道门的传道秘境。
世间一切因无极道门而生的道统,都可以在剑冢这里寻到归属与来历。哪怕无极道门死绝,只要后世有人步入此境,便能从中感悟天机。
古往今来,无数大能于此飞升,在剑冢深处构筑了一条通天的道途。依照先辈所想,后人能够遵循他们的道路走出更远。一代又一代的飞升者,将踏出一条光辉万丈的青云路。这样一来,后人追随先辈的脚步飞升时,便不必再为前路的未知心生忧患、魔惘丛生。
宋从心走向群山,循着地脉的牵引,在山脉的胎心中,她看见了一面蓝冰凝成的湖。
光滑如镜的水面倒映着山林的剪影,幽邃与静谧是掩藏危险的纱帘。湖泊深不见底,蓝得似一只稠艳、悲哀的眼。这面摄人心魄的湖水与山光景色,是无极道门十大绝景之一的“天门”。但能真正深入剑冢目睹这方奇景的人却少之又少,宋从心登上掌教之位至今,也是第一次窥见这方景色。
宋从心走向这面湖,遍过河岸的兰草,附身掬起一捧冰冷的水流。若有不知情者在此,只会觉得此地风景奇隽,而不知其中隐秘。
宋从心淌入湖水,任水流没过头顶。穿过水草丰美的浅水区,潜至幽暗无光的水域。
天门的水质极其纯净,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驳杂浑浊的炁。宋从心闭眼感受了一下四方灵炁汇聚的方向,在混沌中摸寻不断变化的涡眼。这一步,即便是已经半步飞升的宋从心依旧花费了不少功夫。确定涡眼的位置后,宋从心手掐剑指,催动灵力画下灵符。
“空。”
开启天门的灵符是无极道门的不传之秘。每落下一笔,灵炁便如潮汐般汹涌积聚;每收束一划,周遭山谷便涤荡出空灵的回音。
然而,宋从心却无心在意外界的异变,全神贯注书写灵符。最后一笔落成的瞬间,狂烈的气浪横扫天际,云层叠作层层鱼鳞。天门静谧的湖水开始旋转、涌动,本就幽邃的蓝色越来越深,最后完全变成了黑色。若有人站在高处俯瞰,便会发现,那深邃忧愁的蓝眼睛在这一刻化作了深不见底的黑洞。
湖心传来巨大的吸力,宋从心放松肢体,任由暗流将自己卷走。
之后,便是无尽的下潜。
体感时间被无限模糊,冰冷与黑暗有一瞬间让宋从心产生自己仍在弱水中的错觉。死亡的扈从还未来得及纠缠,下一刻便被轻描淡写地拂去了。
宋从心破水而出,天与地霎时倒转。
宋从心出水的瞬间,饶是她早有心理准备,依旧被过于浓郁的灵炁“呛”了一下。剑冢横亘于灵脉,本身灵炁丰沛,但这里的灵炁却比外界浓郁百倍不止。积聚的灵炁液化成雾,将视野染成一片朦胧胧的白。短暂的眩晕与上下逆转的错乱淡去,看清一切时,宋从心忍不住屏息。
锁链,铺天盖地的锁链。
仿佛赤红岩浆浇铸而成的锁链纵横交织,从八方横侧出峰崖的山间延出,死死锁住一柄悬于天际之上的庞然大物——那是一柄金红为色的巨剑,长约有千仞,宽约百丈,耸立云中,一眼望不见尽头。剑身奔涌着炽热的流火,被万千锁链牢牢捆缚。符文书成的仙禁绕剑盘旋,密密麻麻的黄符贴满了铁索。风一吹,符箓猎猎作响。
然而,即便这柄剑明显是被封印的状态,不断渗出的威压却依旧令人胆寒。
锋锐的剑芒盘剥群山,将大地与山削成环形的陨石坑状。狂猛暴烈的剑气在天地间涤荡,将平和的五行原炁搅得狂躁不安。
五行是维序万物的原质,这柄剑仅靠余威便让万物有溃散之相。宋从心不敢想象,这柄剑一旦挣脱束缚,斩落而下,又是怎样一副炼狱景象?
“……”宋从心踩在水面上,仰头,愣怔地望着悬剑所指的方向。
赤红的巨剑悬于天地之间,剑刃朝下,剑尖一点雪亮的锋芒。
那一点锋芒之下,一道缥缈的白影正盘腿入定,身周溢散
着雾状的灵炁。粗如巨蟒的铁索环绕着他,两头形如虎的狴犴兽首死死地咬在他的肩膀上。
“……师尊。”
宋从心无意识地呢喃。
第366章
宋从心发出的声音很小,恐怕还不及罡风吹动黄符时的窸窣声。
然而,这声呼唤甫一出口,那远在天涯、似乎已经不会再为人世回首的人便仿佛从梦中惊醒。他抬眸,遥遥向朝宋从心望来。
与那双眼睛对视的瞬间,宋从心脚步一顿,较之欣喜更先到来的是无措与茫然。拜入明尘门下至今,宋从心从未见过师尊如此冰冷漠然的目光。
脱离世俗的神祇无悲无喜地注视着大地上的生命。世间一切潮起潮涌,兴亡盛衰,都成了他脚下的云烟,衣上的尘埃。
他又成了一座无血无泪的神像。
宋从心呆愣在原地,与那双眼睛隔空对视。她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卡住脖子的大鹅,表情大概也蠢得不行。但短短几个吐息的间隙,那双眼中非人的神性冰消雪融,一些更温暖也更有人情味的东西翻涌而上。
明尘目光深深地注视着自己的弟子,随即收势起身,从高天落下。
短暂的愣怔后,宋从心猛然回神。她不再踟蹰,纵身飞向陨坑。只是不知是近乡情怯,还是险些丧命在外的心虚,越是靠近陨坑,宋从心心情便越发沉重。来时她分明已经打好了腹稿,想好该以什么态度去面对师尊。但真正来到明尘面前时,宋从心却觉得如鲠在喉,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她看见了明尘,明尘也看见了她。甫一落地,明尘便快步向她走来。然而,束缚明尘的锁链不是摆设。咬在他肩膀上的两只狴犴兽首眼瞳亮起青光,齿关猛然咬合。隔着这么遥远的距离,宋从心却幻觉般听见利齿洞穿血肉时的声音。
咔嚓。
宋从心瞳孔猛然放大。
明尘停住了脚步,他身周的锁链绷得笔直。兽首相扣之处,大片殷红濡湿了白衣。明尘拽住锁链,手臂发力,意图强行挣脱枷锁。然而,短暂的斟酌后,明尘放弃了这个打算。他站在原地,朝弟子所在的方向敞开了怀抱。
肢体是无声的语言。
那一瞬间,宋从心大脑一片空白,几乎是站立不稳地从陨坑上滚下。她忘了自己可以缩步成寸,也忘了自己是半步飞升的大能。肢体像是退化了一般,只能遵循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她像暴雨天归巢的倦鸟,拼命拼命地挣动翅膀。明明已经飞得很高很高,却又在这一刻从天上落下,仓皇地扑入师长的怀抱。
明尘拥抱了自己的弟子,拥抱了一只飞跃风暴的小鸟。
“……,……!”宋从心听见师尊倾吐了一些她听不懂的话,那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如今早已失传。宋从心仰头,想听清楚师尊究竟说了什么,却被明尘摁住了后脑。无惧伤痛的人神,在这一刻露出了近乎疼痛的表情。他略微施力,好似要在空洞的胸腔内安回一颗鲜血淋漓的心。
“……回来就好。”明尘低语,宋从心半是灰白半是雪银的发丝从他指缝漏出,雪皑皑的凉,“回来就好,拂雪。”
他嗓音哑得语不成句,埋在师尊怀中的宋从心听见了沉重的心跳,鼓声隆隆,似悲似叹。她张了张嘴,想说些宽慰话,打结的舌头却捋不出流畅的语句。她想说,师尊,我没事;师尊,这没什么大不了;师尊,那些神舟大陆已经过去的,再不会成为世人的阻碍;师尊,我来替你分担责任,我来完成你的希冀……
宋从心想了很多很多,却偏偏一句都说不出口。模模糊糊间,她想起长老们看见她时,一双双沧桑的眼眸总会亮起些许光明。为什么先行者看见朝气蓬勃的孩子会心生欢喜?如今,她也有些感同身受了。因为这条路道阻且长,他们看不见道路的尽头,却甘心成为台阶的石料。人会疲惫,人会受伤,但抗争却是生命永恒不变的主调。是以在火种传递给后继者的那一刻,那些横亘在生命中的人,那些遍沥过往的血泪与汗,才算没有被辜负了。
宋从心感到窒息,后知后觉的酸涩与疼痛漫上心脏。她紧紧地回抱师尊,像一块挤压到极致的海绵,终于干巴巴地挤出一滴泪来。
这一滴泪仿佛打开了泪腺的闸门,麻木的心脏再次泵出悲苦的泪水。她的悲哀连带着她的喜怒一同活了过来。
她想起晴朗的午后,想起漏过树叶的阳光,想起布满青苔的鹅卵石小道,想起某家面馆鲜掉眉毛的面汤;她想起自己喜欢面食和牛肉,来到这个世界后却很少吃到;想起自己讨厌虫子,讨厌疼痛,讨厌不听话的小崽子躲在她衣柜里吃臭豆腐……她想起鲜活的、快乐的自己,也想起悲伤的、无能为力的过去……
淌过无何乡的苦水,涉过荆棘遍布的天途。宋从心循着一点微弱的光芒,再一次攀上了彼岸。
“师妹说她要去整顿变神天,不跟我回来了……她找到了自己的道,却和我所知的天命一样。是不是有些东西,终究是我无法改变的……?
“彼世太过惨烈,死了好多人。短短百年间,掌门都更迭到二十七
代了。我见到了她,师尊。她拜在仪典长老门下,道号‘清平’。清平,承了一个‘清’字呢。师长愿意从道号中择一字给弟子,定是对她有很高的期望吧?……可是,她最后还是走上了和我一样的道,没能堪破红尘,归于世外。她走的时候,头发熬得花白花白的……
“她长什么样?她爱笑,头发原是黑的。比我矮一些,也比我瘦……她不用剑,修符箓和阵法。知道我拜在师尊门下时,她很惊讶……她跟彼世的灵希并不相识,也没说过话。她说,她很遗憾,如果她能在生前多去了解一些……就好了。
“我,战胜了姜佑。他……殉了自己的道。冥神的本体几逾神舟,不知多少白骨堆砌而来的……后来,那些尸骨都填入了星海,在黑火中熔成一段龙骨,托举着神舟大陆。我无法与姜佑和解,他却似乎能理解我。可理解我,他仍要杀我。直到最后,我也不知道祂究竟是人性多一些,还是扭曲更多一些……
“缘浅留在了变神天,上一任佛子也是。那地方究竟有什么好?一个两个都要留在那里……
“……不。
“或许,正是因为那里不好,所以他们才要留下。”
宋从心的话语支离破碎,基本上是想到哪便说到哪。情绪的失控只是一刹,她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喜怒不形于色,如今她能做得很好。
和以往每次历练归来一样,宋从心将此行的见闻娓娓道来。她说起那些人心纷争,那些情非得已。
她对这片大地上的不公感到愤怒,胸膛中的火焰燃烧至今,只剩一捧冰冷的余烬。于是她将灰烬捞起,填入心的壁垒。
宋从心看着桎梏明尘的狴犴兽首——无极道门十二星宫伏魔塔的镇塔神兽,除大奸大恶、草菅人命之辈,执法堂轻易不会动用这样的刑具。这种刑具落在师尊身上,宋从心只觉得心里发堵。她欲解开枷锁,明尘却攥住了她的手。
“……你的命牌碎裂,神魂不稳。而今归来,精血枯竭,耗寿近半。”明尘容色淡淡,“可你刚回宗门,便一刻不停地赶来这里。明德纯钧镇守在外,却依旧没能阻止你。拂雪,你来此,是抱着再次赴死的决意。”
宋从心抿唇,并不反驳:“……我欲向您寻求真相。但上一个这么做的人,后来成了堕神。”
师尊曾说过,那些去往天外的人最后都疯了。而中州神话中提及的那位质问人神的君王,宋从心也见证了祂故事的终章。
“拂雪。你已经坚定了自己的道,不再因外物而动摇。”宽厚的手掌落在头顶,明尘揉了揉弟子的发,“既然如此,真相并没有那么重要。”
宋从心摇头,她将明尘的手从头上摘下,托在掌中:“不,师尊。我如今已经站在您曾经的位置上,您所担负的,亦是我要担负的。两位太上阻拦我时,我也是这么说的。我与您同行,沿着您来时的路行走至今。或许在您看来有些不自量力,但弟子想为师尊分担些许。”
所谓真相与秘密,若是被第二人知晓,分量自会减轻。
宋从心注视着眼前人。至少,这一世,他不会再带着秘密孤身远走。
“你知道,它并不会摧垮为师。”明尘想摸弟子的脑袋。但两手都被握着,只能像爪子被捏的猫一样安静下来。
“弟子知晓。”宋从心颔首,随即又犟,“但师尊,拂雪踏上这条道途不过短短数十年,若没有同门相伴,也难免心生孤寂。那您呢?您走过比弟子更长的路,见过更多的风景,也经历过更多的砥砺。那些岁月赋予您的沉积,是瑰宝,也是辎重。何不容我取走少许?”
“哪怕只是一片雪花?”
“是,哪怕只是一片雪花。”
明尘浅笑。弟子的真心炽烈如火,有一整个严寒的冬天死在她的眼眸里。
“好,一切如拂雪所愿。”明尘抬手,抚上宋从心的眼睛,“闭上眼睛,不必害怕。为师发誓,你永远不会成为姜佑。
“即便污浊如影随形,你灵魂的归宿只会在为师这里。”
……
强烈的失重感来袭,宋从心本能反应,却发现自己调动不了灵炁。
起初,她以为自己正在下坠,但一种怪异的扭曲感令她眩晕。她感受不到风,感受不到炁,甚至感受不到大地的引力。她甚至分辨不出自己究竟是在下坠还是上升,又或这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一瞬间的浑噩不亚于无何乡水中的蜕变,宋从心恶心得肠胃险些打结。
但很快,非人的怪异感褪去,一双手稳稳地托住了她。她落在地上,悬在嗓子眼上的心脏也重新落回肋骨之间。
宋从心记着师尊的叮嘱,没有擅自睁开眼。
“还好吗?”亲切的问话。
“不太好。”诚实的回答。
宋从心感觉脑袋被摸了摸,像安抚受惊的小动物。她调整自己的呼吸,直到听见应允,才缓缓睁开眼睛。
视野一片模糊,几乎全被朦胧的白雾所占领。然而宋从心来不及观察周围的环境,只怔然地望着面前的人影。
“怎么了?还是不舒服吗?”约莫十八、九岁的少年腰间佩剑,意气风发,见宋从心不说话,他并指点在她的天灵上,指尖漾起涟漪,“初开天门确实会有错逆之感,更何况你险死还生,神魂不稳。静心,默守灵台,净念正神。”
宋从心眉间一凉,顿时回过神来。她喃喃道:“师尊?”
“是为师。”看上去年轻许多也鲜活许多的明尘微微偏头,似是反应过来弟子为何是这般情态。他眼神淡然,言语却很温柔:“莫慌,拂雪。你平日见到是为师留在人世的‘壳’,而你如今见到的是为师的魂。我之躯壳被外物所染,为免神魂污浊,固将其二分。现下站在你面前的,是千年前飞升的我。”
千年前的明尘,少年天骄,一身傲骨。因不满各大世家敝帚自珍,将仙法道统视作密不外传的禁术,便一人一剑打遍上界仙宗,自立道统,广传于众。他行走人世,阅尽沧桑,看遍疾苦。他与当时的人皇携手并进,荡涤天下,祓除诸恶。二者率领众生开辟生存之地,却又在盛时立下天景百条之约,将人族的命运还予众生。
而后,明尘归于世外,作那镇守山河的基石,也成了悬于正魔两道颅顶的天剑。
他曾是世人高举追随的煌煌圣火,名传四海,声冠九州。
而今,这样一个已经成为神话的人站在自己面前,却是一个笑起来干净温柔的少年。
与千年后尽数沉淀下来的温和不同,少时的明尘有着身为战士的傲气。他如同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剑,即便敛于鞘中也散发着阵阵锐意。但那犹带稚气的眉眼,略显清瘦的身形,若非一双淡然悲悯的眼睛,宋从心都要疑心这是哪位长老新收的徒弟。
“……”宋从心语塞,满头白发的她和眼前人站在一起,一时分不清究竟谁才是年长者,“师尊变小了,徒儿却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