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203节
楚夭不知道正统的巫乐是否是这样的,好在她也没有非得学习正统的想法。她曾亲眼目睹过那些在火焰中扭曲畸形、狂乱挥舞的肢体,她曾听见过少女在烈焰中的惨叫与哭泣。她最先从那些人手中学会的,是“美丽”——违逆人类本性,在极度的痛苦中依旧鲜妍怒放的美丽。
人生本就是一场刀尖上的起舞,烈焰中的欢行。
殿堂的石柱如逆行的灰影,与楚夭错身而过。她“看见”坐在书库桌椅旁的少年,他戴着人面鸟的假面,偏头望向窗外。旧时的天光照亮了少年沉静的眼瞳,流云奔涌如水流,飞鸟划过澄蓝的天空。她“看见”站在书架前翻阅卷轴的少年,玄色的长袍迤逦及地,抬起的手臂自垂落的衣摆中露出半截手腕。与略显单薄的背影相比,他的手修长有力,遍布常年习剑持笔的老茧。他思索着,思索着神舟大地的未来以及过去。
她看见书卷中“勤勉不辍,无一日懈怠”的少年君王挥斥八极;她“看见”他平静地接受了那些堪称荒唐粗暴扭曲他人生的愿景;她“看见”他在院中演剑,其剑意熠熠煌煌,清正如旭日东升;她“看见”他居于高座而下方万民跪拜,广袖上金线绣成的龙袍几乎要与龙椅融为一体。
她“看见”了向死的生,“看见”了求生的死。
时代的潮流如滚滚江水,推搡着人们趔趄前进。
“郎君,我是如此地为你着迷。”楚夭痴迷地伸手,轻抚那些挂在墙壁上的各类人面鸟的面具。
“一生戴着面具的你,从来都不曾做过自己。没有名姓,茕茕孑立。”
楚夭轻轻一笑:“无怪乎……我会义无反顾地爱上你。”
……
“姜家真正的‘王’,亦或者说那背后穿行始终的真正意志,不是冥神骨君,而是那位早已远去的金凫帝。”
姜胤业咳得胸腔震颤,险些连坐都坐不稳当,但他依旧笑着,眼眸温柔如星:“诸位奉行金凫帝的预言,不断推衍阴阳双生子的天命,就连高踞龙椅上的天子不过是你们手中的王棋。当然,或许连你们自己,都是那伟大愿景之下燃烧的柴薪。你们不在乎王位上的究竟是何人,你们参拜的、忠诚的,都只是祂戴在面上的黄金面具。
“所以,你们同样不在乎姜家,不在乎天殷。在你们看来,偌大的天殷,也不过是地下神国留存在神舟大陆上的‘活遗体’。
“我说得对吗?阴大长老。”
第330章
“……你从小就很聪明,非比寻常的聪明。”
面对姜胤业的质问,阴守安的态度却堪称平静:“和恒常这大咧咧的丫头不同,你总能发现那些常人不会注意到的幽微之处。为王者,不为他人言语所惑是一件好事。但有的时候,不要去深究隐秘才能过得快活。知道得太多,对你,对天殷,都没有好处。”
“但我实在很好奇,阴长老。”姜胤业款款一笑,“金凫帝究竟为你们许下了怎样的愿景,才让你们不惜耗费数百年的光阴、舍弃天殷的盛景去追寻一个渺茫的未来?”
“尔等小辈,与我等之间横亘着一眼望不见底的沟壑。老夫从不指望你们能够理解,更无意白费口舌。”阴守安并没有中姜胤业的话术,而是半带自嘲半带讥讽道,“与其说是我们追随她,不如说是那个苦难的年代造就了我们。是吾王告诉了我们生命的意义,是她率领吾等自蒙昧绝望中开辟出一条路来。”
阴守安从不奢求他人能够理解,他生于何等绝望的时代。
与那每一寸
国土都回荡着理想之诗、闪烁着麦穗光辉的人皇时代不同,五毂国崩塌后的那段岁月称得上神舟的至暗时刻。上清界新生代弟子死伤惨重,不少大能因此道心受损,不得不闭关静修。更有甚者不顾元黄天的态度而擅自篡改了天景百条的制约,不允许门下弟子再涉尘世。随着寿数的差异与天景百条的制约,两界之间的隔阂越演越深。在那片遍布天灾与兽潮的苦难大地之上,凡人如匍匐行进的蚂蚁。他们一次次地重建家园,又一次次地目睹家园的倾毁,除了麻木承受,他们别无选择。
但那时,天光虽然蒙昧,人心却是光明敞亮的。
金凫帝殷扶桑,她是人皇氏的血脉,是五毂国遗民。但她从不将这些在世人看来高贵无比的身份挂在口头,她率领着子民游说各方势力的领袖,将离散的黄沙拧作绳索。阴守安还记得自己被测出仙骨、即将前往上清界的那天,他们的王领了一大帮乡民,捧着鲜花绸缎而来,为他铺了一条锦绣之路。
“好好修行,早日学有所成咧!”本该金尊玉贵、却硬生生将自己晒成小麦色的王女咧嘴笑着。那时的殷扶桑还未成为部落的领袖,但却已经是乡民认可的王者。她用了很大的力气拍他的肩膀,拍得砰砰作响。看着王与乡民们的笑脸,阴守安却莫名难受。他哽咽着,说待自己学有所成,一定会回到故乡。
王说,回来做什么?穷乡僻壤的,能出去是好事啊。若能得道飞升,你便能逃离先祖所说的未来了。
他说,不,我要回来,一定会回来。你不要嫌弃我,也不要赶我走。我和你们流淌着同样的血,这里永远是我的故乡。
王笑了笑,给了他一个用力的拥抱。她说,你不用回来,但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后来,一场洪水摧毁了他的家,部落不得不再次开始迁移。散轶于神舟大陆的五毂国遗民都在寻找求生之法,但这片大地上有太多试图将他们摧毁的风雨。九卿九贤氏族分崩离析,巫祝一脉的弟子对尘世灰心,隐入山林不问世事;巫贤的子民向北向西而去,试图在苦寒之地寻求一线生机;姬家则率领着子弟前往东海,因忠诚与念旧而立下了“不可忘祖自立”的誓言……阴守安再次回归部族时,为了求生,殷式已经与若水江氏并作一族,共称“姜氏”。
那时的殷扶桑已经继承了部族领袖的地位,因常年戴着人面鸟的假面,又有呼风唤雨之能,故而被世人称作“金凫帝”。她褪去了年少的稚嫩,不再肆无忌惮地大笑,黄金假面掩盖了她的喜怒与神情。她的变化令人感到惶恐,但再次相逢时的拥抱与脊背上传来的沉重的力道,又仿佛什么都没变。
姜家打出了五毂国遗族的旗号,吸引了许多有才之人的投靠,女丑便是那时候出山而来的。金凫帝做出预言,发动战争,世人钻研诡秘,推行大计。那时的姜家看似鲜花着锦,实际有烈火烹油之相。所有人都破釜沉舟,义无反顾地投身烈火,只为了将火焰的余光延长哪怕只是一息。
“我们时间已无多,无论如何都要为后人铺路。”
她话音沉沉地这般说着,不知为何,阴守安却突然读懂了王从未向他人言明的恐惧。
五毂国传承已绝,王是承载那个秘密的最后的传人。她并不能肯定人皇氏的传承还能重临大地,而后世之人如果无法得到传承,他们如何应对高天之外的威胁与神舟倾覆的劫难?王无扪心自问,漫长的岁月是否会令人族麻痹大意,最终失去对天地的敬畏之情?神舟大陆的神明已经遁入虚空,人皇氏既然断绝了神明为世人选择的路,自然有引领世人开拓新途的职责。无论如何,长夜将临之际,她不能熄灭世人最后的炬火。
王要为后人铺路,却并不放心将未来交给后人。
而后来,“神胎”的降世也肯定了阴守安的推断。预言是假的,他们的王咳血而死。她用一种堪称惨烈的方式,将“传承”死死刻入后人的骨髓,在痛意中流淌。
神启年代过后是人皇年代,那人皇年代之后呢?
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天地万物俱熔炉的“燃烧时代”。
“吾王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你看,尔等不就以为自己已经跨越了天堑与苦难?”阴守安注视着眼前的姜家后嗣,就像看着两个调皮任性不懂事的孩子,“若是神舟倾覆,天殷自然也不复存在。我等不可沉湎于当下,而忘记即将到来的量劫。无论你们如何评判,老夫都忠于姜家,忠于吾王。”
“看来,想让长老回心转意,是不可能的了?”姜胤业依旧微笑着,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感到奇怪。
“回心转意,哈。”阴守安嗤笑,“人族固执己见,修士更是如此。老夫所做之事便是我等所行之道,你们这些年纪尚小的晚辈都做不到放弃自己的道,又何必在老夫这样年岁比你们还大几轮的老顽固身上白费功夫?说吧,你们究竟有什么计划,还要继续垂死挣扎?入了永久城还想脱身,那是万万不能的。”
阴守安之所以有心情与两位晚辈耍嘴皮子,也已是笃定他们再也无法离开。
“若你们以为引入外力,将拂雪道君带来这里便能逆转一切,那便大错特错了。”阴守安握紧了拐杖,”
老夫承认,明尘上仙这位横空出世的弟子确实有神异之处,但很可惜,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这么多的柴薪,这么多年的血,若是就此止步,我等又有何颜面去见那些殉难的同道?
“你们如今质疑的、抗拒的一切,是我们燃烧骨血,熬尽最后一丝心力留存的火种。你们不曾经历过这些,不曾见过那个燃烧的时代。你们没有见过为与虚空‘同化’而扭曲畸形的子民,没有看见为了留存人之常性而以身殉道的女丑,没有目睹过那些蜕变后飞往苍穹的生命……你们不曾见过这些,所以不明白‘代价’的沉重。甚至,你们之所以能在人世享受为人的一生,都是因为我等在此镇守,将虚空渗入的潮水拒之门外。”
阴守安这般说着,脚下蔓延出黑沉沉的诡雾。他朝着兄妹二人再次抬手,发问:“老夫再问一遍,尔等可愿为吾王之大计献出己身,为众生作柴?”
这个问题,阴守安不需要第二个回答。一旦他们否决,阴守安便会将他们绞杀于此。即便是姜家的后嗣,也不能阻止潮水的奔涌。
“所以,你看得见脚下垫筑的白骨,看得见一路行来的血路,却从来没有去看活在世上的人,看不见他们所追寻的生。”受阴守安的威势所压,姜胤业咳嗽不止,姜恒常娴熟地掏出巾帕逝去他唇角渗出的血水,让他倚在榻上,“你的眼里只有冢中的枯骨,而没有挣扎求存的活人。因为不信任后人,所以你们想替众生做出选择。”
姜恒常一边说着,一边迈步朝阴守安走来。她用衰老的身躯挡在兄长面前,眼中笑意不改。
“那身为后人,我也在此告诉您我们的选择——生者的未来,不需要死者去争取。同样的,冢中枯骨也别妄想攥夺生者的未来。”
阴守安闭了闭眼。他言尽于此,再说下去,半句也多。
“既然如此——”阴守安沉沉叹气,他注视着眼前微笑的老妪,目光掠过她望向半隐纱帘后的姜胤业。他胸有成竹,却仍有疑窦未解。
“你不可能战胜我,姜恒常。”阴守安直呼其名,“以这副躯壳,自保尚且不易,更罔论要护住你的兄长。姜恒常,你既然来到这里,便意味着你并非向死之人。你不至于如此天真,以为仅凭自己一人,便能阻止恒久永乐大典。”
“当然,我从不曾小觑您,长老。”姜恒常讶异道,“是您教导我们的,必要时,利用一切可以被利用的力量。您就是太过在意冢中的枯骨,看不见活着的人。所以您忘了,试图跨越那些苦难,新仇旧恨打算一笔清算的,绝不止我们兄妹俩。”
“……女丑已经阻拦了拂雪,定山王也不足为虑,你的计谋早已败露。”
“不,不,不。”姜恒常摇摇头,问道,“您老自己也说了,为了施行计划,‘代价’是十分沉重的。为了让姜家的双生子能统合阴阳二炁,你们想必也煞费苦心,做过许多尝试吧?那,那些被抛入火堆的柴薪中,是否有人的面孔能被您记住呢?”
姜恒常话音未落,阴守安便听见了身后传来的脚步声。如猫儿般轻灵无声,却刻意向殿中人宣告自己的到来。
伴随着利刃出鞘的声响,一段染血的红绸,映照着凄美的刀光。
来者身穿一身黑色的劲装,从阴影中步出。他迈出的每一步都给人带来强大的压迫感,森然如雪山中离群的孤狼。
“您说是吗?明月楼主,槛花阁下。”
第331章
没有人知道明月楼主的来历。
对上清界而言,明月楼主的身世来历比如今横空出世的正道魁首还要神秘。世人知道的只有一些被明月楼坦然放在明面上的情报,譬如明月楼主出身元黄天,无门无派,其一手缔造的情报门起势于市井街头。他最初为世人所知,是清汉的星君在天景雅集前寄出邀约的信笺,这才让世人知晓天地间又多了一位大能。
而在此期间,明月楼主就像拢在雾霭中的镜花,水中触碰不及的明月,他的身世境界都是一团迷雾。直到当时还坐拥着“天下第一情报门”头衔的天机百闻阁与明月楼爆发冲突,百闻阁三阁主为震慑明月楼而杀害其下门徒近百人,以此告诫明月楼不要越界暗查别宗隐私。那场争斗爆发之初,没有人在意明月楼这个起源于微末的势力。天机百闻阁在上清界盘亘日久,根系庞大,其下还坐拥两位分神期、数十位元婴。相比之下,门徒多为凡人的明月楼实在没有一争之地。
但那场道统利益之争最后落下帷幕,是明月楼为天下献上了一场“戏曲”。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天机百闻阁百般掩藏的秘密在各地传唱,哪怕是市井街头都能听见各大世家秘而不宣的丑闻。即便被揭了遮羞布的门派氏族再三禁止,甚至不惜灭口屠戮,尘世各处依旧回荡着明月楼的声音。然而,这些流窜在街头巷角的传闻只是戏曲的前奏,其后发生的一切才是这场戏曲的正剧。
那段时间,上清界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天机百闻阁与明月楼的争斗波及了方方面面。而与天机百闻阁相比,明月楼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一场盛大的“复仇”。层出不穷的谍报,自杀式的袭击,在天机百闻阁与明月楼争斗中插了一脚的宗门世家人人自危,其门下弟子在外游历,随时都可能遭受不明的突袭。不论是路旁的乞丐、酒楼的歌女,还是匆匆跑过街头的孩童,挎着菜篮路过的老妪……明月楼门徒恨不得拼尽所有,只为从敌人身上剜下一块肉来,哪怕势单力薄,哪怕微如蝼蚁。
尽管此事源于道统之争,但明月楼展现出来的狠戾与锱铢必较也让整个上清界眉头紧锁。那时的明月楼一度被贬作“魔道”,那“不疯魔不成活”的极情道统传扬世间时,投往无极道门扬言要将此道统以邪魔外道论处的信笺更是纷扬如雪。直到自诩出师有名的天机百闻阁阁主携门徒意图覆灭明月楼时,明月楼最好的角才将将登场。
这场道统之争最后落下帷幕,是天机百闻阁向清汉与无极道门发出行天令,收到求援的各派各家赶到天机百闻阁的本营时,这出戏才正好收场。
一袭红衣,一把血扇,明月楼主为世人献上倾世一舞——以天机百闻阁这庞然大物的陨落为曲乐,两位分神修士一道消一兵解,筹谋了先计的三阁主被敲断了全身的骨头悬于梁上。断壁颓垣之中,唯有一身红衣的明月楼主轻歌曼舞,清丽如杜鹃啼血的唱腔在百闻阁的废墟上经久不散。
自那之后,“亦正亦邪”、“喜怒无常”便成了明月楼主的代名词。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人在私底下暗骂他是一个戏疯子。
后来,无极道门与清汉确认其修为境界位列大乘期、距离登仙仅有一步之遥,那些攸关明月楼道统的争执声才日益微小。明月楼主整肃情报行业,为众生低谷中最混乱最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了栖息之所;在正道抗击外道、祓除毒瘤之际提供了关键情报,他的功绩与地位才逐渐被上清界认可。
然而,明月楼主手中把控的情报门终究是不少人的一块心病,想要抓住他把柄的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鲫。但这么些年过去,明月楼主的身影依旧神秘。
阴守安从未将明月楼主的“过去”放在眼里,于他而言,明月楼主值得在意的只有情报与大乘期的修为境界。这些年来,始终如局外人般作壁上观的明月楼主也鲜少与姜家起冲突。因此,阴守安想不明白明月楼主为何要来淌这趟浑水?莫非传闻中明月楼主将拂雪道君引为知己之事并非子虚乌有?
这里是骨君的神国,阴守安是骨君的神使,但当明月楼主的威势倾轧而来时,阴守安依旧感受到了心脏骤停的窒息。“咚”,枯木拐杖重重拄落于地,阴守安脚底的暗影瞬间化作毒蛇袭向不远处那看似瘦弱的身影。整座阴荒大殿的影子都瞬间“活”了过来,张牙舞爪,朝猎物猛刺而去。然而那道闲庭信步的身影并不惶急,错落的光影分化出十数道残像的虚影。脚步声清晰未停,炸开的地板与迸裂的碎石并没能阻止他的前进。
若非绽裂的刀光将漫天蠕动的影触四分五裂,阴守安恐怕要怀疑自己耳目迟钝以致招招失守。那人一步步朝阴守安走来,纵无言语,也具备着极大的压迫力。
“明月楼主,我等本应井水不犯河水,你这又是何故?”阴守安问道。
明月楼主不答,阴守安只捕捉到一声轻笑。下一秒,眼前的光影扭曲,一张瓷白的面具近在咫尺之距。
“砰”的一声巨响,拐杖与刀鞘相击,炸开震耳欲聋的气爆。隔着这一瞬的吐息,阴守安也看清了眼前人的模样。绘有红梅图样的陶瓷面具掩盖了明月楼主的面容,但他鬓发微扬,根根银丝清晰可见。显然,这位不速之客同样走过了十绝殿。但许是大乘期修士的寿命近乎无尽,他并未如姜恒常那般衰老。
刀鞘的佯攻被挡下,阴影席卷而来。明月楼主一记鞭腿重击阴守安的腕部,顺势斩出一刀。
凄美的刀光如幽邃中的昙花一绽,血雾也应声在阴守安的肩膀上“绽放”。明月楼主并未倾尽全力,力道也控制得毫不过火。与其他动起手来便堪称毁天灭地的大能不同,明月楼主的攻势收放自如,一招一式皆奔命门而去。他的刀光细腻到能将灯笼里的火烛寂而不熄,落在人身上自然不会错费半分气力。
精准,狠绝,一击毙命。染血的红绸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如水中晕开的胭脂般柔柔地映在人的眼里。
阴守安拧眉,身形爆退,双手平推而出。奔涌的阴影如潮水般将大殿湮没,盘旋成一个个择人而噬的漩涡。他感觉不到明月楼主的气息,他就像一滴墨融进了水里。阴守安闭上眼,让汹涌的暗潮代替自己的眼睛。下一秒,他猛然举拐,全凭本能地挡下了险险吻上他脖颈的一击。
凶杀利器,却无法让人感觉到半分的杀意。与其说是杀人,倒不如说是起舞。
阴柔刁钻的刀光飞溢如线,自眉心、脖颈、心肺等命门温柔地吻来。铁拐与利刃相击,金铁声未起,下一刀已至。铁锈的腥气直冲喉嗓,阴守安拧眉,再次出拐,杖头触及刀身迸出飞溅的墨迹。明月楼主的攻势微微一顿,他手中的刀刃迅速灰白,刹那漫上斑斑的锈迹。
“不速之客,实在蛮横无礼。”
阴守安借此与明月楼主拉开距离,身上深可入骨的刀痕溢散出漆黑的雾气。随着铁拐重重杵落在地,这个始终从容不迫的老者终于流露出几分与年龄相符的老态。他目光沉沉地注视着不远处的明月楼主,被赋予了“死亡”的刀刃在短短几个吐息间便土崩瓦解,碎作铁屑。陪伴多年的袖刀零落尘土并没有让明月楼主心生动摇,他挽住刀柄上的红绸,慢条斯理地将其缠在指尖。
阴守安是弈棋者,并非凶狠好斗之人。更何况他对明月楼主所为亦是倍感费解。
“老夫不记得座下曾招惹过你,明月楼主。”
“本座只是寻仇,无意叙旧。”戴着瓷白面具的明月楼主开口,他曾经引人一掷千金的嗓音同样沾染了岁月的痕迹,如陈酿的美酒般醉人无比,“贵人多忘事,本座也早就习以为常。天机百闻阁阁主对本座的门徒动手时尚且不会去记蝼蚁的容貌,阴大长老这样地位尊崇之人,又怎会记得两百年前随手撒出的籽种?”
两百年前,这个特定的期限让阴守安心中一沉。
就如同涡流教暗中收容难民进行造神实验一样,永留民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背后自然也经过了成百上千次的尝试。东海涡流教,北地雪山,幽州夏国……这些不过是庞大筹谋计划中的一环而已。数百年来,阴守安也不记得麾下究竟经历了多少次尝试,有些能得出结果,有些则不能。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停下来缅怀每一根柴薪,能做的不过是竭尽所能地朝这片天地的熔炉里投入可以燃烧的事物,确保火种长燃不熄。
但阴守安依旧难以相信,不过两百年间,一个能被随意摆布命运的实验品竟能成长到这般地步。虽是冷嘲热讽,但明月楼主的话语也可谓是一语中的。阴守安确实不记得两百年前发生的事了,即便还记得什么,他也只会恼怒麾下没有斩草除根而已。
“楼主若不介意,不妨同老夫说说。”阴守安叹出一口气,话语沧桑几许,“人族自诩万物之灵长,但野兽尚且懂得报团取暖,人族却分崩离析,无法团结一心。老夫治下也是人口庞杂,良莠不齐,想要把控族群这辆庞大战车的缰绳已经殊为不易。但楼主若想讨回一个公道,老夫事后定会予你一个交代,如何?”
明月楼主暗中挑眉。阴守安不愧是曾经佐政王侧的帝师,不仅能屈能伸,还能三言两语便将前尘往事撇得一干二净。
人生本就是一场刀尖上的起舞,烈焰中的欢行。
殿堂的石柱如逆行的灰影,与楚夭错身而过。她“看见”坐在书库桌椅旁的少年,他戴着人面鸟的假面,偏头望向窗外。旧时的天光照亮了少年沉静的眼瞳,流云奔涌如水流,飞鸟划过澄蓝的天空。她“看见”站在书架前翻阅卷轴的少年,玄色的长袍迤逦及地,抬起的手臂自垂落的衣摆中露出半截手腕。与略显单薄的背影相比,他的手修长有力,遍布常年习剑持笔的老茧。他思索着,思索着神舟大地的未来以及过去。
她看见书卷中“勤勉不辍,无一日懈怠”的少年君王挥斥八极;她“看见”他平静地接受了那些堪称荒唐粗暴扭曲他人生的愿景;她“看见”他在院中演剑,其剑意熠熠煌煌,清正如旭日东升;她“看见”他居于高座而下方万民跪拜,广袖上金线绣成的龙袍几乎要与龙椅融为一体。
她“看见”了向死的生,“看见”了求生的死。
时代的潮流如滚滚江水,推搡着人们趔趄前进。
“郎君,我是如此地为你着迷。”楚夭痴迷地伸手,轻抚那些挂在墙壁上的各类人面鸟的面具。
“一生戴着面具的你,从来都不曾做过自己。没有名姓,茕茕孑立。”
楚夭轻轻一笑:“无怪乎……我会义无反顾地爱上你。”
……
“姜家真正的‘王’,亦或者说那背后穿行始终的真正意志,不是冥神骨君,而是那位早已远去的金凫帝。”
姜胤业咳得胸腔震颤,险些连坐都坐不稳当,但他依旧笑着,眼眸温柔如星:“诸位奉行金凫帝的预言,不断推衍阴阳双生子的天命,就连高踞龙椅上的天子不过是你们手中的王棋。当然,或许连你们自己,都是那伟大愿景之下燃烧的柴薪。你们不在乎王位上的究竟是何人,你们参拜的、忠诚的,都只是祂戴在面上的黄金面具。
“所以,你们同样不在乎姜家,不在乎天殷。在你们看来,偌大的天殷,也不过是地下神国留存在神舟大陆上的‘活遗体’。
“我说得对吗?阴大长老。”
第330章
“……你从小就很聪明,非比寻常的聪明。”
面对姜胤业的质问,阴守安的态度却堪称平静:“和恒常这大咧咧的丫头不同,你总能发现那些常人不会注意到的幽微之处。为王者,不为他人言语所惑是一件好事。但有的时候,不要去深究隐秘才能过得快活。知道得太多,对你,对天殷,都没有好处。”
“但我实在很好奇,阴长老。”姜胤业款款一笑,“金凫帝究竟为你们许下了怎样的愿景,才让你们不惜耗费数百年的光阴、舍弃天殷的盛景去追寻一个渺茫的未来?”
“尔等小辈,与我等之间横亘着一眼望不见底的沟壑。老夫从不指望你们能够理解,更无意白费口舌。”阴守安并没有中姜胤业的话术,而是半带自嘲半带讥讽道,“与其说是我们追随她,不如说是那个苦难的年代造就了我们。是吾王告诉了我们生命的意义,是她率领吾等自蒙昧绝望中开辟出一条路来。”
阴守安从不奢求他人能够理解,他生于何等绝望的时代。
与那每一寸
国土都回荡着理想之诗、闪烁着麦穗光辉的人皇时代不同,五毂国崩塌后的那段岁月称得上神舟的至暗时刻。上清界新生代弟子死伤惨重,不少大能因此道心受损,不得不闭关静修。更有甚者不顾元黄天的态度而擅自篡改了天景百条的制约,不允许门下弟子再涉尘世。随着寿数的差异与天景百条的制约,两界之间的隔阂越演越深。在那片遍布天灾与兽潮的苦难大地之上,凡人如匍匐行进的蚂蚁。他们一次次地重建家园,又一次次地目睹家园的倾毁,除了麻木承受,他们别无选择。
但那时,天光虽然蒙昧,人心却是光明敞亮的。
金凫帝殷扶桑,她是人皇氏的血脉,是五毂国遗民。但她从不将这些在世人看来高贵无比的身份挂在口头,她率领着子民游说各方势力的领袖,将离散的黄沙拧作绳索。阴守安还记得自己被测出仙骨、即将前往上清界的那天,他们的王领了一大帮乡民,捧着鲜花绸缎而来,为他铺了一条锦绣之路。
“好好修行,早日学有所成咧!”本该金尊玉贵、却硬生生将自己晒成小麦色的王女咧嘴笑着。那时的殷扶桑还未成为部落的领袖,但却已经是乡民认可的王者。她用了很大的力气拍他的肩膀,拍得砰砰作响。看着王与乡民们的笑脸,阴守安却莫名难受。他哽咽着,说待自己学有所成,一定会回到故乡。
王说,回来做什么?穷乡僻壤的,能出去是好事啊。若能得道飞升,你便能逃离先祖所说的未来了。
他说,不,我要回来,一定会回来。你不要嫌弃我,也不要赶我走。我和你们流淌着同样的血,这里永远是我的故乡。
王笑了笑,给了他一个用力的拥抱。她说,你不用回来,但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后来,一场洪水摧毁了他的家,部落不得不再次开始迁移。散轶于神舟大陆的五毂国遗民都在寻找求生之法,但这片大地上有太多试图将他们摧毁的风雨。九卿九贤氏族分崩离析,巫祝一脉的弟子对尘世灰心,隐入山林不问世事;巫贤的子民向北向西而去,试图在苦寒之地寻求一线生机;姬家则率领着子弟前往东海,因忠诚与念旧而立下了“不可忘祖自立”的誓言……阴守安再次回归部族时,为了求生,殷式已经与若水江氏并作一族,共称“姜氏”。
那时的殷扶桑已经继承了部族领袖的地位,因常年戴着人面鸟的假面,又有呼风唤雨之能,故而被世人称作“金凫帝”。她褪去了年少的稚嫩,不再肆无忌惮地大笑,黄金假面掩盖了她的喜怒与神情。她的变化令人感到惶恐,但再次相逢时的拥抱与脊背上传来的沉重的力道,又仿佛什么都没变。
姜家打出了五毂国遗族的旗号,吸引了许多有才之人的投靠,女丑便是那时候出山而来的。金凫帝做出预言,发动战争,世人钻研诡秘,推行大计。那时的姜家看似鲜花着锦,实际有烈火烹油之相。所有人都破釜沉舟,义无反顾地投身烈火,只为了将火焰的余光延长哪怕只是一息。
“我们时间已无多,无论如何都要为后人铺路。”
她话音沉沉地这般说着,不知为何,阴守安却突然读懂了王从未向他人言明的恐惧。
五毂国传承已绝,王是承载那个秘密的最后的传人。她并不能肯定人皇氏的传承还能重临大地,而后世之人如果无法得到传承,他们如何应对高天之外的威胁与神舟倾覆的劫难?王无扪心自问,漫长的岁月是否会令人族麻痹大意,最终失去对天地的敬畏之情?神舟大陆的神明已经遁入虚空,人皇氏既然断绝了神明为世人选择的路,自然有引领世人开拓新途的职责。无论如何,长夜将临之际,她不能熄灭世人最后的炬火。
王要为后人铺路,却并不放心将未来交给后人。
而后来,“神胎”的降世也肯定了阴守安的推断。预言是假的,他们的王咳血而死。她用一种堪称惨烈的方式,将“传承”死死刻入后人的骨髓,在痛意中流淌。
神启年代过后是人皇年代,那人皇年代之后呢?
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天地万物俱熔炉的“燃烧时代”。
“吾王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你看,尔等不就以为自己已经跨越了天堑与苦难?”阴守安注视着眼前的姜家后嗣,就像看着两个调皮任性不懂事的孩子,“若是神舟倾覆,天殷自然也不复存在。我等不可沉湎于当下,而忘记即将到来的量劫。无论你们如何评判,老夫都忠于姜家,忠于吾王。”
“看来,想让长老回心转意,是不可能的了?”姜胤业依旧微笑着,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感到奇怪。
“回心转意,哈。”阴守安嗤笑,“人族固执己见,修士更是如此。老夫所做之事便是我等所行之道,你们这些年纪尚小的晚辈都做不到放弃自己的道,又何必在老夫这样年岁比你们还大几轮的老顽固身上白费功夫?说吧,你们究竟有什么计划,还要继续垂死挣扎?入了永久城还想脱身,那是万万不能的。”
阴守安之所以有心情与两位晚辈耍嘴皮子,也已是笃定他们再也无法离开。
“若你们以为引入外力,将拂雪道君带来这里便能逆转一切,那便大错特错了。”阴守安握紧了拐杖,”
老夫承认,明尘上仙这位横空出世的弟子确实有神异之处,但很可惜,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这么多的柴薪,这么多年的血,若是就此止步,我等又有何颜面去见那些殉难的同道?
“你们如今质疑的、抗拒的一切,是我们燃烧骨血,熬尽最后一丝心力留存的火种。你们不曾经历过这些,不曾见过那个燃烧的时代。你们没有见过为与虚空‘同化’而扭曲畸形的子民,没有看见为了留存人之常性而以身殉道的女丑,没有目睹过那些蜕变后飞往苍穹的生命……你们不曾见过这些,所以不明白‘代价’的沉重。甚至,你们之所以能在人世享受为人的一生,都是因为我等在此镇守,将虚空渗入的潮水拒之门外。”
阴守安这般说着,脚下蔓延出黑沉沉的诡雾。他朝着兄妹二人再次抬手,发问:“老夫再问一遍,尔等可愿为吾王之大计献出己身,为众生作柴?”
这个问题,阴守安不需要第二个回答。一旦他们否决,阴守安便会将他们绞杀于此。即便是姜家的后嗣,也不能阻止潮水的奔涌。
“所以,你看得见脚下垫筑的白骨,看得见一路行来的血路,却从来没有去看活在世上的人,看不见他们所追寻的生。”受阴守安的威势所压,姜胤业咳嗽不止,姜恒常娴熟地掏出巾帕逝去他唇角渗出的血水,让他倚在榻上,“你的眼里只有冢中的枯骨,而没有挣扎求存的活人。因为不信任后人,所以你们想替众生做出选择。”
姜恒常一边说着,一边迈步朝阴守安走来。她用衰老的身躯挡在兄长面前,眼中笑意不改。
“那身为后人,我也在此告诉您我们的选择——生者的未来,不需要死者去争取。同样的,冢中枯骨也别妄想攥夺生者的未来。”
阴守安闭了闭眼。他言尽于此,再说下去,半句也多。
“既然如此——”阴守安沉沉叹气,他注视着眼前微笑的老妪,目光掠过她望向半隐纱帘后的姜胤业。他胸有成竹,却仍有疑窦未解。
“你不可能战胜我,姜恒常。”阴守安直呼其名,“以这副躯壳,自保尚且不易,更罔论要护住你的兄长。姜恒常,你既然来到这里,便意味着你并非向死之人。你不至于如此天真,以为仅凭自己一人,便能阻止恒久永乐大典。”
“当然,我从不曾小觑您,长老。”姜恒常讶异道,“是您教导我们的,必要时,利用一切可以被利用的力量。您就是太过在意冢中的枯骨,看不见活着的人。所以您忘了,试图跨越那些苦难,新仇旧恨打算一笔清算的,绝不止我们兄妹俩。”
“……女丑已经阻拦了拂雪,定山王也不足为虑,你的计谋早已败露。”
“不,不,不。”姜恒常摇摇头,问道,“您老自己也说了,为了施行计划,‘代价’是十分沉重的。为了让姜家的双生子能统合阴阳二炁,你们想必也煞费苦心,做过许多尝试吧?那,那些被抛入火堆的柴薪中,是否有人的面孔能被您记住呢?”
姜恒常话音未落,阴守安便听见了身后传来的脚步声。如猫儿般轻灵无声,却刻意向殿中人宣告自己的到来。
伴随着利刃出鞘的声响,一段染血的红绸,映照着凄美的刀光。
来者身穿一身黑色的劲装,从阴影中步出。他迈出的每一步都给人带来强大的压迫感,森然如雪山中离群的孤狼。
“您说是吗?明月楼主,槛花阁下。”
第331章
没有人知道明月楼主的来历。
对上清界而言,明月楼主的身世来历比如今横空出世的正道魁首还要神秘。世人知道的只有一些被明月楼坦然放在明面上的情报,譬如明月楼主出身元黄天,无门无派,其一手缔造的情报门起势于市井街头。他最初为世人所知,是清汉的星君在天景雅集前寄出邀约的信笺,这才让世人知晓天地间又多了一位大能。
而在此期间,明月楼主就像拢在雾霭中的镜花,水中触碰不及的明月,他的身世境界都是一团迷雾。直到当时还坐拥着“天下第一情报门”头衔的天机百闻阁与明月楼爆发冲突,百闻阁三阁主为震慑明月楼而杀害其下门徒近百人,以此告诫明月楼不要越界暗查别宗隐私。那场争斗爆发之初,没有人在意明月楼这个起源于微末的势力。天机百闻阁在上清界盘亘日久,根系庞大,其下还坐拥两位分神期、数十位元婴。相比之下,门徒多为凡人的明月楼实在没有一争之地。
但那场道统利益之争最后落下帷幕,是明月楼为天下献上了一场“戏曲”。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天机百闻阁百般掩藏的秘密在各地传唱,哪怕是市井街头都能听见各大世家秘而不宣的丑闻。即便被揭了遮羞布的门派氏族再三禁止,甚至不惜灭口屠戮,尘世各处依旧回荡着明月楼的声音。然而,这些流窜在街头巷角的传闻只是戏曲的前奏,其后发生的一切才是这场戏曲的正剧。
那段时间,上清界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天机百闻阁与明月楼的争斗波及了方方面面。而与天机百闻阁相比,明月楼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一场盛大的“复仇”。层出不穷的谍报,自杀式的袭击,在天机百闻阁与明月楼争斗中插了一脚的宗门世家人人自危,其门下弟子在外游历,随时都可能遭受不明的突袭。不论是路旁的乞丐、酒楼的歌女,还是匆匆跑过街头的孩童,挎着菜篮路过的老妪……明月楼门徒恨不得拼尽所有,只为从敌人身上剜下一块肉来,哪怕势单力薄,哪怕微如蝼蚁。
尽管此事源于道统之争,但明月楼展现出来的狠戾与锱铢必较也让整个上清界眉头紧锁。那时的明月楼一度被贬作“魔道”,那“不疯魔不成活”的极情道统传扬世间时,投往无极道门扬言要将此道统以邪魔外道论处的信笺更是纷扬如雪。直到自诩出师有名的天机百闻阁阁主携门徒意图覆灭明月楼时,明月楼最好的角才将将登场。
这场道统之争最后落下帷幕,是天机百闻阁向清汉与无极道门发出行天令,收到求援的各派各家赶到天机百闻阁的本营时,这出戏才正好收场。
一袭红衣,一把血扇,明月楼主为世人献上倾世一舞——以天机百闻阁这庞然大物的陨落为曲乐,两位分神修士一道消一兵解,筹谋了先计的三阁主被敲断了全身的骨头悬于梁上。断壁颓垣之中,唯有一身红衣的明月楼主轻歌曼舞,清丽如杜鹃啼血的唱腔在百闻阁的废墟上经久不散。
自那之后,“亦正亦邪”、“喜怒无常”便成了明月楼主的代名词。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人在私底下暗骂他是一个戏疯子。
后来,无极道门与清汉确认其修为境界位列大乘期、距离登仙仅有一步之遥,那些攸关明月楼道统的争执声才日益微小。明月楼主整肃情报行业,为众生低谷中最混乱最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了栖息之所;在正道抗击外道、祓除毒瘤之际提供了关键情报,他的功绩与地位才逐渐被上清界认可。
然而,明月楼主手中把控的情报门终究是不少人的一块心病,想要抓住他把柄的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鲫。但这么些年过去,明月楼主的身影依旧神秘。
阴守安从未将明月楼主的“过去”放在眼里,于他而言,明月楼主值得在意的只有情报与大乘期的修为境界。这些年来,始终如局外人般作壁上观的明月楼主也鲜少与姜家起冲突。因此,阴守安想不明白明月楼主为何要来淌这趟浑水?莫非传闻中明月楼主将拂雪道君引为知己之事并非子虚乌有?
这里是骨君的神国,阴守安是骨君的神使,但当明月楼主的威势倾轧而来时,阴守安依旧感受到了心脏骤停的窒息。“咚”,枯木拐杖重重拄落于地,阴守安脚底的暗影瞬间化作毒蛇袭向不远处那看似瘦弱的身影。整座阴荒大殿的影子都瞬间“活”了过来,张牙舞爪,朝猎物猛刺而去。然而那道闲庭信步的身影并不惶急,错落的光影分化出十数道残像的虚影。脚步声清晰未停,炸开的地板与迸裂的碎石并没能阻止他的前进。
若非绽裂的刀光将漫天蠕动的影触四分五裂,阴守安恐怕要怀疑自己耳目迟钝以致招招失守。那人一步步朝阴守安走来,纵无言语,也具备着极大的压迫力。
“明月楼主,我等本应井水不犯河水,你这又是何故?”阴守安问道。
明月楼主不答,阴守安只捕捉到一声轻笑。下一秒,眼前的光影扭曲,一张瓷白的面具近在咫尺之距。
“砰”的一声巨响,拐杖与刀鞘相击,炸开震耳欲聋的气爆。隔着这一瞬的吐息,阴守安也看清了眼前人的模样。绘有红梅图样的陶瓷面具掩盖了明月楼主的面容,但他鬓发微扬,根根银丝清晰可见。显然,这位不速之客同样走过了十绝殿。但许是大乘期修士的寿命近乎无尽,他并未如姜恒常那般衰老。
刀鞘的佯攻被挡下,阴影席卷而来。明月楼主一记鞭腿重击阴守安的腕部,顺势斩出一刀。
凄美的刀光如幽邃中的昙花一绽,血雾也应声在阴守安的肩膀上“绽放”。明月楼主并未倾尽全力,力道也控制得毫不过火。与其他动起手来便堪称毁天灭地的大能不同,明月楼主的攻势收放自如,一招一式皆奔命门而去。他的刀光细腻到能将灯笼里的火烛寂而不熄,落在人身上自然不会错费半分气力。
精准,狠绝,一击毙命。染血的红绸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如水中晕开的胭脂般柔柔地映在人的眼里。
阴守安拧眉,身形爆退,双手平推而出。奔涌的阴影如潮水般将大殿湮没,盘旋成一个个择人而噬的漩涡。他感觉不到明月楼主的气息,他就像一滴墨融进了水里。阴守安闭上眼,让汹涌的暗潮代替自己的眼睛。下一秒,他猛然举拐,全凭本能地挡下了险险吻上他脖颈的一击。
凶杀利器,却无法让人感觉到半分的杀意。与其说是杀人,倒不如说是起舞。
阴柔刁钻的刀光飞溢如线,自眉心、脖颈、心肺等命门温柔地吻来。铁拐与利刃相击,金铁声未起,下一刀已至。铁锈的腥气直冲喉嗓,阴守安拧眉,再次出拐,杖头触及刀身迸出飞溅的墨迹。明月楼主的攻势微微一顿,他手中的刀刃迅速灰白,刹那漫上斑斑的锈迹。
“不速之客,实在蛮横无礼。”
阴守安借此与明月楼主拉开距离,身上深可入骨的刀痕溢散出漆黑的雾气。随着铁拐重重杵落在地,这个始终从容不迫的老者终于流露出几分与年龄相符的老态。他目光沉沉地注视着不远处的明月楼主,被赋予了“死亡”的刀刃在短短几个吐息间便土崩瓦解,碎作铁屑。陪伴多年的袖刀零落尘土并没有让明月楼主心生动摇,他挽住刀柄上的红绸,慢条斯理地将其缠在指尖。
阴守安是弈棋者,并非凶狠好斗之人。更何况他对明月楼主所为亦是倍感费解。
“老夫不记得座下曾招惹过你,明月楼主。”
“本座只是寻仇,无意叙旧。”戴着瓷白面具的明月楼主开口,他曾经引人一掷千金的嗓音同样沾染了岁月的痕迹,如陈酿的美酒般醉人无比,“贵人多忘事,本座也早就习以为常。天机百闻阁阁主对本座的门徒动手时尚且不会去记蝼蚁的容貌,阴大长老这样地位尊崇之人,又怎会记得两百年前随手撒出的籽种?”
两百年前,这个特定的期限让阴守安心中一沉。
就如同涡流教暗中收容难民进行造神实验一样,永留民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背后自然也经过了成百上千次的尝试。东海涡流教,北地雪山,幽州夏国……这些不过是庞大筹谋计划中的一环而已。数百年来,阴守安也不记得麾下究竟经历了多少次尝试,有些能得出结果,有些则不能。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停下来缅怀每一根柴薪,能做的不过是竭尽所能地朝这片天地的熔炉里投入可以燃烧的事物,确保火种长燃不熄。
但阴守安依旧难以相信,不过两百年间,一个能被随意摆布命运的实验品竟能成长到这般地步。虽是冷嘲热讽,但明月楼主的话语也可谓是一语中的。阴守安确实不记得两百年前发生的事了,即便还记得什么,他也只会恼怒麾下没有斩草除根而已。
“楼主若不介意,不妨同老夫说说。”阴守安叹出一口气,话语沧桑几许,“人族自诩万物之灵长,但野兽尚且懂得报团取暖,人族却分崩离析,无法团结一心。老夫治下也是人口庞杂,良莠不齐,想要把控族群这辆庞大战车的缰绳已经殊为不易。但楼主若想讨回一个公道,老夫事后定会予你一个交代,如何?”
明月楼主暗中挑眉。阴守安不愧是曾经佐政王侧的帝师,不仅能屈能伸,还能三言两语便将前尘往事撇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