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20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拂雪一直没能想明白的一点,永留民的信仰若是起源于五毂国,冥神骨君也是五毂国的遗民,为何他们要选择与毁灭五毂国的白面灵合作?
  “因为吾等已时日无多。”女丑放在铜像肩膀上的手倏地收紧,她似在忍耐某些岩浆般滚烫灼人的情绪,微微拱起的脊梁止不住的颤抖,“吾等已时日无多……所以一切爱憎都必须为众生让路。为了神舟与族群的延续,那时至今日仍在我血脉中流淌的愤怒又算得了什么?当以大局为重,当以众生为重——他们……是这么说的。”
  拂雪看着她的背影,淡声道:“但你并不这么想。”
  永留民内部的分歧,有人选择与外道同流合污,有人则对此嗤之以鼻。至此,拂雪终于理清了棋局上的杂乱无章的线头,当年苦刹内部的势力争斗也逐渐变得清晰。当年明面上与正道相争的魔修是隶属女丑这一派,魔佛如舍不知因何缘故与女丑联手,但这合作显然十分有限。在梵缘浅插手后,魔佛如舍选择了作壁上观,没有插手两派的争斗。但在魔修落败之后,突然出现的、袭击拂雪的白面灵一行,则属
  于永留民中的另一股势力。
  这两股势力虽然同属冥神骨君,但显然分歧巨大,貌合神离。
  “……”女丑低垂着头颅,并未立时接话。她手指温柔地抚摸着铜像的面颊,半晌,她才缓声道:“吾等在寻求让凡人也能像修士一样超脱三界、跳出五行的方法,吾等不愿遵循‘登天者贵,落足者卑’的道基,吾等希望万民都能插上羽翼飞上天际,从此脱离人世的苦海,拥获逍遥与长生。”
  拂雪的心重重一沉,某种可怕的猜测变成了现实。她被迫囫囵吞下一块寒冰,令其沉甸甸地坠入腹里。
  “……离骨症——永久城里那些被世人彻底遗忘、脱离轮回之人,他们最终……变成了什么?”
  ……
  永久城,十绝殿。
  “……这可真是——”姜恒常叹出一口气,她挑起被汗水打湿糊在脸侧的鬓发,露出一张遍布皱纹的面孔,“该说壮观,还是该说……惨烈?”
  姜恒常扶住一边的墙壁,勉强支撑着自己这具垂垂老矣、像没上油的偃甲般吱嘎作响的躯体。她不知道自己在十绝殿中走了多久,只知道自己在一点点地老去。姜恒常从健步如飞、拔刀便可斩却苍穹的分神期修士,逐渐变成走路都略有艰难的老妪。这种缓慢衰老的过程足以逼疯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但姜恒常却只觉得新奇。
  姜恒常用留影石记录下自己衰老的样子,留存起来作为纪念。她继续向前走去,本以为展露在眼前的依旧是重重回廊与宫殿壁画的情景。却不想,这次费力推开宫殿的大门,展露在她面前的却是另一方天地。
  这间“宫殿”比先前经过的宫殿都要更加破败,几乎已经丧失了建筑的雏形。破损浮起的砖石让人无从落脚,些许暗沉冰蓝的晶簇像幽灵一样长满了每一处裂隙,散发着冰白的雾气。或许是因为重新拥有了凡人之躯,姜恒常久违地感到了锥心刺骨的冷意。
  但姜恒常忍不住发出感慨的,是血肉与建筑纠缠的穹顶密密麻麻垂挂下青白虫茧——每只茧约莫有七八岁的孩童大小,被略显粘稠的丝质吊挂在穹顶。地上破败掀起的石板间零落着许多已经剖开的虫茧,虫茧内流淌出的冰蓝水液,一部分已经结成了晶簇,一部分则渗入了泥土。
  姜恒常眨了眨已经模糊不清的眼睛,试图走近看得更清楚一点。然而,已经老朽破败的骨骼不听使唤,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的姜恒常身躯顿时歪斜。
  “哎哟,我的老腰啊。”姜恒常很快便接受了自己眼下的身份,甚至自得其乐地说出了符合自己“年龄”的抱怨。她颤颤巍巍地站稳,探手入怀摸出一块打磨圆滑的晶片。她眯着眼睛看着绊倒自己的那一团“浆糊”,将晶片凑到眼前。
  瞬间清晰的视野,猝不及防撞上了一双被痛苦与绝望填满的眼。一个已经看不出人样的男人仰躺在地上,下颌脱臼般地大张,鼻梁以下血肉模糊。他的腹部被人剖开,躯体不断痉挛起伏,就像有什么活物藏在男子的这具皮囊之下,挣扎着想要“破茧而出”。
  男人显然十分痛苦,痛苦到恨不得立时死去。但他动弹不得,又没有一个路过的好心人愿意让他解脱。虽然男子仍然“活着”,但他眼中那份属于人的知性正在飞速地消磨。姜恒常听见男子的胸腔肚腹内传来越发激烈的“砰砰”声,好似有一只幼兽在冲撞困缚自己的卵壳。
  姜恒常站在原地,没有冒然上前。她后退一步,只听得那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急促,最后几乎连缀成一片咚咚的鼓声。
  然后,在姜恒常的注视下,随着皮囊最后一次剧烈且不自然地凸起,“噗哧”,那东西终于破体而出。
  “嘶沙”、“嘶沙”,节肢蠕动的窸窣不绝于耳;“咔嚓”、“咔嚓”,关节摆动发出的微小摩擦声。
  从男子身体里爬出来的东西并没有狰狞可怖的“面孔”,甚至称得上孱弱。姜恒常没有眨眼,只是一瞬不瞬地看着。
  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眼前的活物,穷尽人族现今所有的认知都无法为其赋予一个正确的名字——那是一段骨缝里还夹杂着血肉与神经的鲜红脊骨,四肢的骨骼已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用以支撑的胸腔肋骨。这从人体内爬出来的“怪物”形同一只骨骼构成的爬虫,过长的脊椎像某种兽类的长尾拖在身后。
  没有血肉,没有器官,仅有一段白骨。这只从人体内挣出的怪物对站在一旁的姜恒常熟视无睹,只是奋力挖掘着身下的血肉,剥离出更多的白骨。
  姜恒常注视着眼前恐怖森然的情景,面上却无甚表情。她看着这只骨骼聚成的怪物缓缓升空,在触碰到穹顶时,与建筑拧和在一起的翼膜分泌出纯白的乳浆,连黏成丝状,进而将白骨怪物包裹。姜恒常看见周遭的血肉翕合了一瞬,似本能的吞咽亦或是别的什么。
  丝状物将挣扎不休的白骨怪物缠绕,透过翼膜照落的黯淡天光,尚且透明的茧房中还能窥见甩动的脊骨。但很快,随着茧房越来越厚,那孱弱的白骨怪物也失去了挣扎的力气。待那一个完整的茧成型之时,姜恒常终于知道,这座宫殿悬挂在穹顶上的肉茧是何物了。
  虽然听起来十分匪夷所思,但眼前这座宫殿确实在“帮助”白骨怪物结茧。
  姜恒常面上浮现出几分莫名的神色:“它们最终会变成什么呢?”
  “成为能够适应一切恶劣环境,不食五毂,无谓冷热,超脱三界的生灵。”
  姜恒常喃喃自语之时,宫殿对面突然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同时响起的还有一道低沉威严的呵斥。姜恒常抬头望去,横跨一整座宫殿,一名拄着拐杖却让人分辨不清年龄的中年男子自宫殿更深处的阴影走来。他衣袂当风,步履从容,稳稳几步路便可见他身上旧时的风流。中年男子本不应踩出如此沉重的脚步,以他的修为更不应拄拐。但拐杖与脚步声一样,都是为了向旁人宣告他的到来。
  听了中年男子的话语,姜恒常却突然笑了出来。她朝着中年男子摆了摆手,遍布皱纹的脸上裂开一个顽童似的笑容。
  “贵安啊,大长老~”姜恒常毫无阴霾地嬉笑,“您今日依旧老而不死呢。”
  “咄”的一声轻响,拐杖重重地拄落在地。自黑暗中缓步踱出的中年男子身量高挑,眉目威仪,除鬓角微微霜白以外,他身上几乎寻不到岁月的痕迹。如今已然垂垂老矣的姜恒常与中年男子对峙,乍一眼看过去,姜恒常反倒更肖似男子的长辈。
  事实如此,面对姜恒常的调侃,中年男子也毫不客气地嘲讽了回去:“你现在看上去可比老夫更像老不死。”
  短短几句话的间隙,姜恒常的眼角又添皱纹几许。她不以为意,笑眯眯地抚了抚自己麻皮褶皱的老脸:“红颜美丑俱是白骨,何必在意这些?倒是大长老您,我如今应该如何称呼您呢?阴长老,大长老?还是冥神骨君座下的第一神使,永久城的阴荒法王呢?”
  被姜恒常喊破身份的中年男子,正是天殷长老阁首座,姜家大长老阴守安。
  “你知道得不少,平白没的做这么多的无用功。”阴守安将龙头拐杖拄在身前,双手交叠握于龙头,沉声道,“所以,你究竟想做什么?招惹了一堆牛鬼蛇神,将帝都上下搅得不得安生。这便是你的破局之道?老夫还以为你有何种能耐,却没想到是勾结外敌搅乱局势,好趁机浑水摸鱼。”
  “您这说的是什么话,不过是邀请天下贵客一同前来参与天殷盛事,昭显我国国力,怎么就成了勾结外敌了?”姜恒常负手而立,面上笑容未变,让人难以辨别她真实的情绪,“再说了,恒久永乐大典是觑见神君的最好时机。我已走过十绝殿,难道还不能证明我觑见的诚意?”
  “不,你并没有通过十绝殿的考验。”阴守安吐字稳沉持重,每一个咬字都显得从容,“求生之人,如何向死?无论你走多久,你只会在十绝殿中徘徊。就算你跨越了死亡,你最后抵达的也不会是神君所在彼岸。你只会抵达老夫这里,阴荒神殿——老夫想,这应该才是你真正的目的吧?”
  姜恒常收起了面上轻慢的笑,她唇角笑弧淡淡,爽快地颔首道:“果然瞒不过您老。那您不妨再猜猜,我究竟为何而来?”
  “姜恒常。”阴守安语气平静地喊了她的全名,他注视着姜恒常的目光里也彻底敛去了最后一丝温存之意,“你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惜,你聪明得有些过了火。老夫说过,你与你兄长之一会成为神君的‘活遗体’。你有求生之心,神君宽容,令你能在人世享有生者的岁月。胤业是神君择定的活遗体,你究竟还有何不知足?”
  姜恒常闻言,却是目光了然地环顾四周。须臾,她的目光落在了阴守安来时的方向,带着一分笃定:“看来,兄长果然在永久城里。”
  “你想破坏恒久永乐大典?”阴守安问道。
  “不。长老,我只是在想一些事情。”姜恒常笑着打断了阴守安的责问,她摊开双手,在原地转了一圈,“让我猜猜,阴长老。永乐城和永久城如此相似,甚至连城镇的布局都一般无二。它们一者坐落于元黄天,一者位于变神天,就像一体两面的镜像,又或是一魂共生的双子。从很久以前,我与兄长便在思考,为何天殷国的君王必须是双子?为了让修士将寿命让渡给身为凡人的君王,好让姜家的国土长治久安?但,真相果真如此吗?”
  姜恒常站定在原地,偏头微笑:“每隔百年,双生子中的其中一人会被择选成为神君的‘活遗体’。接受恒久永乐大典的洗礼,接受神君的降身。在这之后,一魂共生的双子一人留在人间,一人留在骨君的神国里。一来加固了神君对国土的影响,二来元黄天与变神天会构筑起生死的桥梁,自可将国土之上的子民尽数引渡。
  “尔等便是借此桥梁,将中州子民剥离出神舟大陆的生死轮回,将他们引渡神国。”
  “……”阴守安目光沉沉地注视着姜恒常,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人间君王的身上牵系着无数百姓的愿力以及因果,从一开始,你们选定的‘活遗体’就是兄长而不是我。而在百年后,另一对双生子恰好长成之时,尔等便可依靠冥器双生系命珠与并蒂阴阳刀将我杀之,兄长便能得到我身为修士的移山填海之能与无尽寿数。
  “到那时,他会成为真正的‘活遗体’,成为神君行走世间的人俑,成为扶桑无枝木上栖息的第四轮大日——”
  姜恒常转过身,面对着阴守安,微笑:“天殷建国四百年,每百年一次永乐大典,如今恰好是第四次轮回——到得数之极时,神君大业铸成,祂的伟力将扩散至神舟大陆的每一寸角落。神舟万灵从此再不必经受轮回之苦,他们将在骨君的神国中得享长生,无忧无虑,直至——”
  姜恒常的目光向上一挑,扫过地上男子残存的血肉,望向穹顶密密麻麻的虫茧。
  “直至在神国中完成蜕变——从人,褪生成你口中所谓的,不死不灭的怪物。”
  ……
  ——“神啊,神州陆沉,君应何为?”
  ——“神啊,灾劫将至,君应何为?”
  ……
  ——“你若有的,人亦当有;你所背负的,人亦当背负。”
  数百年前,戴着黄金假面的少年君王站在人皇氏历代的陵墓前。他手中宽剑如火炎流淌,他的大道如旭日般光明璀璨。他手持一柄上决浮云、下绝地纪的天子之剑。在距离天光最近、大道仅有一步之遥的地方,他驻足,回首,自苍天陨落。
  “我欲超脱生死,证得无上大道;
  我欲摆脱劫浊,不入量劫之苦。
  我欲长生逍遥,安享自在无忧;
  我欲大同天下,红尘再无疾苦。”
  人皇氏传承断绝,预言自己即将诞下传承之人的金凫帝,最终只诞下一名并无神异的男婴。承载着人皇氏最后希望的金凫帝无法接受传承的火种自此熄灭,在诞下男婴后咳血三日,倒毙而亡。背负着“神胎”之名诞生的男婴,从此失去了自己的本面,只能戴着金凫帝的黄金假面踞于高座,成为“王”的象征。
  可最终,也正是这平凡且生无神异的幼王终结了乱世,翻开了历史的新篇。
  世人称其为“永恒的王”,称其为“不落的金日”,却鲜少有人知晓,王并非预言中“生而知之、天生宿慧”的神胎。但他一如金凫帝所预言的那般,统一中州,教化万民,身化大日,普照尘世。
  最后的最后,少年君王在人皇陵前跪地立誓,他必将庇佑万民,绝不让落足者散于泥尘。
  祂是天殷的玄鸟,是扶桑无枝木上的大日。
  “吾自幼无名,为庇护万民而生。如此,吾将以誓言为号——吾名,姜佑。”
  第326章
  拂雪想起了苦刹,她第一次与一目国发生的碰撞,是苦刹双子塔上遭遇的两名魔修,鬼蜮与蛊雕。
  这两名以妖魔为名的魔修,拂雪原以为是一目国内的某种代号。但直到鬼蜮与蛊雕二人在自己面前展露出狰狞的妖魔相,拂雪才真正警惕起“一目国”这隐在暗处的势力。拂雪不知道一目国究竟是如何将修士与妖魔融为一体的,但蛊雕与鬼蜮在妖魔化前仍能保持人的常性——这点与夏国地宫中搜查到的线索不谋而合。显然,夏国地宫中鲜血淋漓的成果已被撷取,并衍化成更庞大可怖的阴影。
  “你们想将妖魔与人融为一体,从而让无力修行的凡人也能登天的途径。”拂雪闭了闭眼睛,“我曾与一目国出生的魔修交过手,他们确实强大,拥有近乎不死的身躯。但变成那种模样,还能被称之为‘人’吗?”
  显露出妖魔相后,蛊雕与鬼蜮明显失去了常性。他们疯狂而又嗜血,仅剩妖魔走兽般全然失控的本能。拂雪无法将两只“畜生”视作自己的同类。
  “你见过?啊,是了,吾想起来了。拂雪确实见过,不过那只是吾等无尝试中诞生的劣等品。”女丑回过身来,“望”向拂雪,语气依旧温和动人,“拂雪,你莫要生气,且听吾一一道来。你可知,古时天神造世间万物时,号称‘万灵之长’的人族其实与林间的飞禽走兽并无任何不同。蠃鳞毛羽昆,此为‘五虫’。鳞虫龙为长,鱼类属;羽虫凤凰为长,众鸟属;裸虫人为长,无属;毛虫虎为长,狼熊属;介虫龟为长,鳖蚌属。
  “后来,人族拥有了神智,在灵性的指引中开始了漫长的生长——就像田地五毂孕育出优良的苗种,族群也是如此。吾等遵循天道之衡量,经历优胜劣汰,唯独耐寒耐旱、丰盈饱满的籽种才能留到来年。然后,再一次落土生根,茁壮成长。这,便是族群生长进化的本质。”
  女丑摊开六臂,向拂雪展露自己庞大而非人的身躯。神圣皎白的躯体在光线黯淡的陵墓中依旧有光,白瓷珠玉般盈润的轮廓,她身上的每一寸都如此完美无瑕。如果说,蛊雕与鬼蜮的妖魔相好似一团蠕动恶臭的血肉,那眼前的女丑便是神祇最为之自豪的造物。
  “一次又一次的淘汰,一次又一次的筛选。吾等无法违抗天道的伟力,但即便是渺小的虫豸也有自己应对灾厄的方法。”
  女丑一手摁在心口,微微向前倾身。她放低了身段,即便没有面目,依旧能感受到她的字字恳切,句句真诚。
  “若大地已经无法令吾等存续,吾等便要拼命地长出翅膀,乘着风飞向天空。田地间的麦穗或许会垂下头颅,但自土地里破土而出时,它们的每一片枝叶都必定朝向苍穹。拂雪,你看着吾。你是吾等先辈留存的火种,你是指引着这片大地前进的领袖,你应当站在吾等这边,而不是——”
  女丑轻抚拂雪的脸颊,话语瞬息冰冷。
  “而不是朝向那断绝世人登天之路、以冠冕堂皇之言将世人困于牢笼的罪人。”
  ……
  变神天,十绝殿。
  “在蛮古时代,被称作‘神明’的族群传承下来的道统之中,人族仅需两百年便可修成仙身,破开虚空,超脱三界。”
  长拐拄地,随着中年男子迈出的脚步磕出不紧不慢的响声。年岁渐长,浮躁的人心也不得不慢下来,逐步变得从容。
  阴守安踏上长长的台阶,没有回头去看跟在自己身后的晚辈。他笔挺的脊梁就似手中的拐,古板而又傲慢,丝毫不畏惧姜恒常随时可能在背后给他来上一刀。而事实上姜恒常也做不到,在死亡的国度里如何杀死一个人?杀死执掌死亡的神明座下的神使?
  “在人皇氏传承至今的道统中,最初的人族修至分神便可得道飞升。换而言之,你与老夫此时本该破开虚空,自此超脱凡尘。但——”阴守安的拐杖重重一杵,在台阶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但有一人,混淆了此世天机,掩盖了此方天道。他将尘世化作牢笼,将本该展翅高飞的鸟儿训化成走地的山鸡。他已目睹了高天之外的无上绝景,却不允许后人窥探和他一样的风景。这是何等的有己无人、寡恩薄义?”
  即便阴守安没有明说,但姜恒常对阴守安恨之入骨的人也心知肚明。她并未被阴守安的言语牵动心绪,只是坦然直白地道:“大长老说的是明尘上仙?此话又从说起?明尘上仙身为天道之下第一人,又曾是正道魁首。他破除了各大世家敝帚自珍的局面,无私向世人传授自己的道统。但凡受过他恩泽之人,都称赞他无愧‘天下师’之名。虽说千年过去,时至今日依旧无人能触及明尘上仙所在的高度,但要说明尘上仙所授道统有瑕,这是否有些过于尖刻了?”
  “哼。”阴守安冷嗤一声,“你不必在此使如此拙劣的激将之计。你是我姜家的后嗣,想知道真相,老夫也不吝言语。好叫你知道,明尘那厮广传道统,是因为只有他的道统成为世人都认可的‘正道’,他才能彻底断绝世人的登天之路。当他身居说一不二的正道魁首之位,有着‘天道之下第一人’的冠冕,谁又敢质疑他的道统不够纯粹、不是正统?你们这些被谎言蒙蔽的小辈自然难以想象世上有如此卑劣之人,但真相便是如此。”
  阴守安站在比姜恒常高出数截的台阶上,仰头望着尽头的大殿,语气沧凉:“这世间已无登仙之道,吾等也再未感受到传承中提及的天道牵引。
  “传说,修行上古仙
  法的修士,两百年便可铸就仙身,感获天道的指引。届时,修士将脱离神州大地,向无垠寰宇飞去。从此超脱三界,跳出轮回百劫。可如今,千百年来,你可曾听闻神舟再现登仙天途?你可曾见过那煌煌天道的接引?”
  “路行坎坷,大道维艰,成道者寡而失道者众。这不足为奇。”姜恒常笑了笑,她眼角的皱纹深深褶起,“我听长老所言,明尘上仙仿佛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位无所不能的鬼神。明尘上仙若真的能混淆天机、蒙蔽天道,他又何须在凡尘磋磨千年之久?”
  “小辈无知,才道老夫危言耸听。”阴守安平静道,“尔等出生太晚,只知明尘隐世避居,澹泊无为,却不知当年他曾是何等灼人眼球的天之骄子。这神舟大陆辰星无数,却没有一颗星辰能夺其光辉。老夫且问你,你可知明尘为何是‘天道之下第一人’?仅仅只是因为修为?”
  姜恒常认真地思忖了片刻:“明尘上仙对尘世有传业授道之恩,且有镇守九州、匡扶正道之功绩。受人敬仰也无可厚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