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198节
一滴水落入湖面,笼罩视野的大雾刹那散去。梵缘浅睁开眼眸,长睫犹带水汽,她听见一声悠远的叹息,那是师父的声音。
——“觉深,故而缘浅。孩子,你是他的因,亦是他的果。”
我知,所以我为因果而来。梵缘浅捻弄菩提,眼前错落的光影逐渐变得清晰。她再次迈步,这一次落足,踩到的却是干燥坚实的土地。
再次展现在梵缘浅眼前的景象,却不再是铭记着久远时光岁月的城池废墟。扑面而来的气浪裹挟着铁锈的腥气,梵缘浅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人间炼狱——遍地的死尸残骸,翻涌流淌的岩浆烈火,远处有一座坍塌倾斜的高塔,冲天而起的怨秽之气已经凝结成肉眼可见的不详与狰狞。
来不及辨别所处之地,梵缘浅便听见了周围疯狂的、失控的、理性全无的嘶喊声。
“那个疯子,那个疯子——!”
“杀了他,杀了他!此子断不能留!”
“可恶啊,明明只差一步,仅有一步之距!”
“不!我才不要死在这里!”一名双目赤红、面部有明显魔纹的魔修转身,跌跌撞撞地朝梵缘浅的方向奔来,“疯了,全都疯了!他们全都疯了!不管是催生出新的鬼王还是灌溉出新的天魔,我们难道还有命在?!我要逃,我要离开,我——”
涕泗横流、神智错乱的魔修朝前方伸手,像是渴望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然而,他的指尖在触碰到梵缘浅衣袂之前便诡异突兀地停住了。
“嘻——!”
一声稚嫩凄厉的尖笑自高塔中传来,梵缘浅眼前的一切瞬息定格。她与近在咫尺的魔修两相对望,从那双饱含恐惧的眼里读出了一丝绝望。
“咔嚓”,干脆利落的一声响,恍然间给人以震耳欲聋的错觉。
飞溅的鲜血擦过梵缘浅的脸庞,滚烫的触感让她神情一怔。她沉默地看着眼前这具已经不再似人的“躯体”砸落在地,缠绕拧和在一起的骨骼与肢体,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将人握住,拧巾帕一样地拧碎了他的身躯。
躯体气脉已绝,灵魂却还未离体。这名魔修没有立刻死去,来不及收回视线的梵缘浅,正正望着他从眼眶中挤落的眼睛。
不仅只是一人,周围那些被杀意冲昏的头脑的魔修也以同样的惨状迎来了结局。纷争的战场安静如死,只有塔楼中传来的笑声越发尖锐,越发凄厉。
而就在这时,远处烈火与黑雾交织的罅隙里,一道纯粹温暖的金光满溢而出。坍塌了一半却还未完全垮落的塔楼忽而自中央裂开一道金色的纹路,随即,一道白影破封而出。黑雾自坍塌的塔楼中冲天而起,像不依不饶的孩童般与那道白影纠缠不休。白影反手拍出一掌,金光在虚空中凝作巨大的佛掌。
他将黑雾推开,一次又一次。但黑雾执拗疯狂地缠上,一次又一次。
终于,白影似是力竭,自高处陨落。不似赴死,倒似一朵莲华落入凡尘。而即便隔着如此遥远的距离,看见那道身影的瞬间,梵缘浅依旧瞳孔一缩。
“师哥……?”
……
当代佛子梵缘浅,出身变神天。身世来历成谜,唯一知道她过去的人只有禅心院净初主持与上一代佛子梵觉深。
梵缘浅与生而知之的拂雪道君不同,她并不记得自己童年的往事。她开悟启蒙得比寻常孩童还要晚,七八岁了依旧是痴痴呆呆的样子。她还在襁褓中时,便被梵觉深带入了禅心院,被净初主持收养。她聆听着千林佛塔袅袅不绝的诵经声,在种满菩提树与娑罗花的塔林中长大。但她恬淡平和的心性,却是与生俱来的。
梵缘浅,是天生无心无念之人。
比起堪破后放下的“无心无念”,梵缘浅更趋向一种天生的残缺。用佛门的话来说,她天生缺少情丝,生来便有佛缘。
幼时的梵缘浅最爱做的事是双手托腮,坐在沙弥院的台阶上,一瞬不瞬地望着满院开得灿烂热烈的娑罗花。娑罗花又名“无忧树”,成簇的花穗似垂挂树梢的烈火,花型远看时又有几分肖似喻示“轮回”的曼珠沙华。轮回洗去前尘,便可归于无忧。那时的梵缘浅会将脸蛋搁在蒲团上,趴在窗沿痴痴地望着。
那时负责照顾小沙弥的比丘都说缘浅是个呆娃娃,看着她坐在檐下一动不动,一坐便是一个午后。比丘会忧心忡忡地走过来摸摸她的头,嘀咕着孩子莫不是被野神勾走了一魄,这才总是魂不守舍?若说是有心事,孩子又会有什么心事呢?
梵缘浅不爱说话,寻常孩童一两岁便能开口唤人。梵缘浅却总是缄默无言,好似不愿对这浑浊的人世开口。
她爱看树梢上热烈的花,看它们纷纷扬扬地落下;她爱看檐上黑白的雨燕,看着它们划过檐角落在一人的肩上。
净初师父口中的“师哥”,那时候时常会来看她。沙弥院中这么多孩子,唯独她对他而言是特别的。师哥不会像好心的比丘一样想尽办法逗她说话,他只会踏着漫天花雨而来,在她身边坐下。她看着院子里的风景,他便也陪她一起看。看着看着,他走入内室抱来软枕,抽出她下巴垫着的蒲团,将软枕塞在她身下。
小小的孩子偏头看他,比丘问她为什么要趴在蒲团上,是不是哪里难受?但梵缘浅那时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实在太重了。
“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棵雪禅菩提子,等它结果了,我便取细籽来盘磨成珠,给你串串子。”
师哥的语气总是淡淡的,偶尔会有几分轻讽。他话虽不多,但内容却是多变的。他东说一句西说一句,缘浅若是不问,他便随口揭过。
“菩提子就是各种干硬的果核,取其籽研磨成珠,便是佛门最常用的数珠。”缘浅歪头看他,他便也继续说了下去,“雪禅菩提子也是一种果子,又叫阿月混子。熟了果壳会裂开,果子能吃。它的籽种比星月菩提更白,形状也很秀气。而且果子成熟会裂开一条隙,像是在笑,看着很开心。”
他缠绕数珠的手微微举起,短暂的迟疑后还是落在缘浅的头上,轻轻揉了揉。
“而你,也要开心。”
梵缘浅不知道何为开心,但第一次看见成熟的雪禅菩提子时,她也学着那绽开的果籽咧了咧嘴。她用来垫下巴的东西从蒲团变成了软枕,然后变成了师哥的肩膀或者膝盖。师哥亲手种下的雪禅菩提,足足等了十五年才结出像样的果籽。但那一年结出的果籽放在案上,师哥挑挑拣拣,梵缘浅却将果籽砸开了吃。
那一年的数珠没磨成,师哥用木鱼砸了许多果籽,全部喂给了嗷嗷待哺的师弟师妹。
第二年,第三年也是如此。师哥每年都会挑拣一些圆润好看的果籽留下,但距离一百零八颗珠串依旧遥遥无期。
梵缘浅以为,从那之后的每一年都会如此。尝到甜头的小沙弥们会结伴一起,偷偷摸摸去薅禅师树上的果籽,有时禅师们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禅师会把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提回到蒲团上罚抄诵经。但师弟师妹们薅遍了千林佛塔,都觉得大师哥种的菩提子最好吃。
虽说红颜皮相皆是白骨,但这种争执很难说不是因为师哥的脸。
师哥是无人能够辩驳的好看,好看到见过他的人都纳闷这张脸为什么要长在秃驴的身上。
但偶尔的偶尔,午夜梦回之际,梵缘浅会想起一张不那么好看的脸——形容瘦削、面容枯槁,师哥满脸是泪,似是忍受着莫大的痛苦,以致五官都皱成了一团。他低垂着头颅,看着“她”,哭得那么伤心,那么难过。梵缘浅想说师哥别哭,但无论她如何努力张嘴,却都说不出话。
开心果,开心果,浸在苦泪中的开心果。
诡雾拂面而过,梵缘浅回过神。看着高塔陨落的人影,她缩地成寸,义无反顾地朝着坍塌的高塔奔去。
她耳边再次响起了师父的叹息。
——“你是他的因,亦是他的果。”
她用力攥紧手中雪白的菩提珠串,好似攥住了那一丝岌岌可危、脆弱不堪的命运。
第323章
变神天,永久城。
一目国国主兼主祭女丑,拂雪虽不曾与她见面,但两人早就在暗地里交过手。无论是争夺苦刹所有权,还是玄中与胥千星挑起的内乱事件,连同夏国与咸临事件中,一目国的身影都若隐若现。拂雪并不是第一次耳闻女丑之名,但她没想到女丑居然会在这里出现。
女丑竟然是冥神骨君的十殿法王之一,这点也在拂雪的意料之外。
“你说想要见我。”被足有两米多高的女丑攥在手中,拂雪也并不惊慌,她身周迸发出湛蓝色的灵气,女丑的手臂便被无形的力道振开,掌心瞬间覆上了一层冷白的冰霜。重新落足于地的拂雪抬首,语气好似也染上了几分冰凉:“你把罗慧怎么了?”
“吾并没有做什么。”女丑姿态娴雅地收手,她身着缀以金饰的轻纱,垂落的纱衣遮住了她怪异的六臂,诡谲中又无端生出几分神圣的端庄,“罗氏女仅余一魂,本就是残响之躯。吾只是为其提供栖息之所,接纳她成为万灵的一员。若非如此,她这一缕残魂滞留人间,很快便会被阴阳二气冲化。”
女丑的声音依旧是那种极具穿透力的、仿佛千万人同时发声的魔魅之音。她的遣词用句以及口音也极具古意,听上去好似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你这么做所图为何?”
女丑并不是第一次对拂雪示好,这位理应是敌对阵营的领袖不止一次展露自己立场的微妙。从苦刹之地的刀剑相向到胥千星的临阵反水,一目国与女丑摇摆不定的立场实在让人摸不着底。以无极道门这些年频频掘根的行径来看,女丑身为一目国的国主,她对拂雪的态度本不该如此友善。
“岁月是天神手中最残酷的凿刀,它能使万象日渐细致,也能让物事忘却自己原有的模样。”女丑六臂延展,如起舞般挥动,霎时间,两人已从古朴狭窄的药铺移至一处古意盎然的静室。女丑终于能直起脊梁、舒展自己庞大的身躯,而直到这时,拂雪才看清女丑的全貌。
传闻,女丑亦名“女丑之尸”,常着青衣,挥袖自翳,能驭使北海大蟹。
女丑的身量足有两人余高,站直时几乎可以触及房梁穹顶,这或许是这件静室的房顶格外高挑的原因。她并没有以袖遮面,因为女丑的上半张脸皆是墨绿色的魔纹,艳丽到近乎不详的花簇藤蔓开满了她的眼眶。仅存的下半张脸庞上,依稀能窥见其容色的姣好。她生有六臂,肌肤如雪,拢在金饰与薄纱中的躯体丰腴匀亭,似珠玉一样要在蒙昧中放出光来。但这种怪异的“美丽”却不会让人生出旖旎的遐思,只觉得神圣而又可怖。
她不似人,倒似是一樽白玉雕成的菩萨像。她的下半身也并非人的双腿,自腰部向下,类似甲虫的漆黑盔甲覆盖了她的身躯,并延展出八条类似大蟹的足肢。那尖利冰冷的足肢形似镰刀,拂雪并不怀疑这些足肢能否将猎物撕作两半。
注视着女丑,拂雪莫名想到了与蛰与活女神融为一体的蟠龙神。同样是诡异与神圣拧作一体,那种冥冥暗生的幽微之意总是令人脊背生寒。
拂雪不动声色地打量周遭,这里显然还在永久城内,却已经不是罗慧的住处了。此间静室的装饰十分古老,柜上的摆设多为漆器,纹路也多是花鸟走兽的图案。拂雪看见了精美的青铜造物,一面深棕色的木质墙壁上挂满了各种鸟禽的面具。无论家具还是摆设,都透着一股岁月沧桑的古旧感。
拂雪莫名觉得,这里就是女丑居住的地方。这间静室的氛围与烟火气,与其他地方大不相像。
可这样的发现并没有解答拂雪心中的疑惑,反而让女丑的意图越发模糊了起来。在发现拂雪潜入永久城后,女丑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围剿或是暗中布局。她将立场相悖的敌人带到自己的地盘,态度却好似在招待亲密的挚友,十分坦然地展露出自己生活的一角。
拂雪可不记得自己与女丑有任何私交。
拂雪暗中斟酌之时,女丑却再次开口,从容悠然道:“所谓族群,既是一座完整的山峰,又是无数分离的散沙。时光岁月任意雕琢吾等,有人在原地坚守,有人在雾中迷失,也有人……会一意孤行,背离族群原有的轨迹。”
“你想说,你与你们中的另一些人并非同道?”拂雪问道。
女丑微微颔首,又继续道:“十殿法王之中,地金与已经殉难的龙骨法王主张毁灭无极道门,将正道拉入泥潭;轮转法王在代代相传中断却信念,遁去凡尘,已然背离己道;而五苦法王如舍心性淡漠,不问世事,时至今日依旧在无尽因果中徘徊挣扎;至于宣悲与出山,这二人向来缄默,依旧行走在过往的大道之上;城隍法王仅余一具尸骸,神念错乱,除庇佑城池以外,再不记得其他。”
女丑提及的名号,拂雪对其中几位也算耳熟能详——龙骨法王便是玄中,胥千星曾经提过这个名号;轮转法王是江央,他已投靠明月楼主,与拉则一同隐姓埋名,不知如今身在何方;五苦法王如舍倒是让宋从心倍感意外,她不曾耳闻五苦法王之名,却没想到竟是梵缘浅的师哥,上一任禅心院佛子。
加上女丑敕封的“明夷法王”之位,这是宋从心第一次获知十殿法王具体的名号。
“另外两位呢?”见女丑似乎无意隐瞒,拂雪便也直白问道。
女丑摇了摇头:“主殿之名不可轻语,祂稳坐正殿,并不下场涉足我等纠纷。至于阴荒,他城府极深,图谋似海,谁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但地金对阴荒向来唯命是从,龙骨法王的权位交接也是由阴荒经手。想来那等主张,阴荒不说倾力而为,但也是默许的。”
果然。拂雪心想,和她先前推断的一样。这些年来和无极道门博弈的势力其实并非某个人,或某个有名有姓的组织。就像一目国人口庞大却良莠不齐,永留民和白面灵之间的隔阂与纠纷一样——那股隐藏在暗处的势力是一个庞大驳杂的利益群体,他们形同散沙,内部也有争斗,却又在大势中拧作一体,角逐着共同的目的。
一目国,永留民,白面灵,涡流教,天山葬……魔修、外道、邪道、人间权贵、仙门世家……
“有人想杀你,有人觉得你不足为惧,但吾与他们不同,吾等或许能寻求另一条路径。”
女丑朝拂雪张开手臂,她话语温柔了下来,魔魅之音更显空灵。
她说:“吾想向你展现我等的远望与过往的愿景,拂雪,你是天选之子,你本应与吾等同道。
“若非五毂国祚已绝,若非天机被明尘蒙蔽,吾本应在你幼时亲自去接你。”
女丑说这话时,话语泄露出了几分长者的慈祥与真实的哀意。
拂雪心中隐隐有所猜想,却并不声张,只是顺着对方的话头套取更多的情报:“此话何意?”
“来,过来。吾将一切都告知于你。”女丑再次转身舞臂,那面挂满禽鸟面具的墙壁瞬间扭曲,撕裂出一个通往未知的涡流。她朝拂雪伸手,似隔着无尽岁月的古老者对新生的旭日发来的邀请:“你求索至今的真相,神舟的始源与旧日的阴翳,还有那即将到来的量劫与明尘蒙蔽世人的谎言。
“你已有资格在棋盘上落子,拂雪。而吾,将向你揭露一切。”
……
[第一日,东升旭日,朝生暮死。此轮大日葬于城郊,修庙立碑,以障作目,此为“城隍”。]
第一座宫殿的壁画上,身披玄甲的少年君王站在城墙上高举旗帜,城下伫立着千军万马。大日的图腾在君王身后升起,似在喻示着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中间的壁画有所残缺,重重浓雾遮蔽视野。一路向前,便能看见九曲回廊内的最后一幅壁画,描绘着一副棺椁与一轮冰冷的血月。
姜恒常在空旷的大殿中独自前行,长靴踩落时的每一个脚步都会激起空荡的回音。周围的穹顶墙壁会缓慢地收拢、翕合,随着“空空”的脚步声发出细弱的痉挛与震颤——与其说是“宫殿”,倒不如说是某种庞然大物的“腔室”。
姜恒常走在一处血肉浇筑的宫殿里,目光饶有趣味地打量着猩红的墙壁内若隐若现的青紫血管。九曲回转的长廊似黏在骨骼皮层间的经络,部分穹顶形似透明翼膜的地方会透下些许的光。姜恒常已经在这无休无止的长廊与殿宇中行进了许久,却依旧没有看见道路的尽头。寻常人恐怕早已被这可怖的寂静与狰狞诡异的景象逼至疯狂,但姜恒常迈出的脚步依然没有迟滞之意,甚至唇角还带着一丝悠然的笑。
十绝殿中,光阴没有意义。即便以修士的感知,也无法精确地判断此间流逝的时光。
想要觑见神明之人,必须亲身走过十绝殿堂。祂是执掌死亡的神祇,因此走过十绝殿,便也是经历一次“死亡”。
所谓十绝,乃“心绝、肺绝、肝绝、肾绝、脾绝、胆绝、骨绝、血绝、肉绝、肠绝”此之“十绝”。
姜恒常从鬼差的口中套出话来,从古至今,无数执念尚存的死魂会来到这里,试图寻回往昔不曾留驻的,挽回那些昨日不可追思的。但能真正走过十绝殿的人却寥寥无几,因为生死本就是天地间最大的裂隙。那些执念难改之人,或是屈从于对死的恐惧,或是彻悟于放手与别离。
想
要觑见死亡的神祇,却必须先一步跨越死亡的阴影。
[第二日,赤日临空,旱地千里。此轮大日往复死生,宣悲告丧,殓尸入棺,此为“白衣”。]
第二座宫殿,壁画上描绘的是千里赤土、遍地白骨,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人间炼狱。居中的壁画则是一位无面女子的阴阳画像,绘着日轮的那半边壁画,女子身披白衣作祈祷状;绘着血月的半边壁画上,同样身穿白衣的女子搂着一具尸骸,好似要与之共舞。
十绝殿中,断壁颓垣与经络血肉纠缠于一体。古老久远的壁画与意蕴深远的图腾比比皆是,姜恒常安静地注视着壁画,她在皇宫身处见过类似的图样。永久城背后的历史比天殷更加古老、更加久远,具体要追溯到何方年代,姜恒常也不甚分明。但姜恒常明白,天殷不同于这世上的任何一个国家,甚至不同于任何一个群体。
——“觉深,故而缘浅。孩子,你是他的因,亦是他的果。”
我知,所以我为因果而来。梵缘浅捻弄菩提,眼前错落的光影逐渐变得清晰。她再次迈步,这一次落足,踩到的却是干燥坚实的土地。
再次展现在梵缘浅眼前的景象,却不再是铭记着久远时光岁月的城池废墟。扑面而来的气浪裹挟着铁锈的腥气,梵缘浅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人间炼狱——遍地的死尸残骸,翻涌流淌的岩浆烈火,远处有一座坍塌倾斜的高塔,冲天而起的怨秽之气已经凝结成肉眼可见的不详与狰狞。
来不及辨别所处之地,梵缘浅便听见了周围疯狂的、失控的、理性全无的嘶喊声。
“那个疯子,那个疯子——!”
“杀了他,杀了他!此子断不能留!”
“可恶啊,明明只差一步,仅有一步之距!”
“不!我才不要死在这里!”一名双目赤红、面部有明显魔纹的魔修转身,跌跌撞撞地朝梵缘浅的方向奔来,“疯了,全都疯了!他们全都疯了!不管是催生出新的鬼王还是灌溉出新的天魔,我们难道还有命在?!我要逃,我要离开,我——”
涕泗横流、神智错乱的魔修朝前方伸手,像是渴望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然而,他的指尖在触碰到梵缘浅衣袂之前便诡异突兀地停住了。
“嘻——!”
一声稚嫩凄厉的尖笑自高塔中传来,梵缘浅眼前的一切瞬息定格。她与近在咫尺的魔修两相对望,从那双饱含恐惧的眼里读出了一丝绝望。
“咔嚓”,干脆利落的一声响,恍然间给人以震耳欲聋的错觉。
飞溅的鲜血擦过梵缘浅的脸庞,滚烫的触感让她神情一怔。她沉默地看着眼前这具已经不再似人的“躯体”砸落在地,缠绕拧和在一起的骨骼与肢体,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将人握住,拧巾帕一样地拧碎了他的身躯。
躯体气脉已绝,灵魂却还未离体。这名魔修没有立刻死去,来不及收回视线的梵缘浅,正正望着他从眼眶中挤落的眼睛。
不仅只是一人,周围那些被杀意冲昏的头脑的魔修也以同样的惨状迎来了结局。纷争的战场安静如死,只有塔楼中传来的笑声越发尖锐,越发凄厉。
而就在这时,远处烈火与黑雾交织的罅隙里,一道纯粹温暖的金光满溢而出。坍塌了一半却还未完全垮落的塔楼忽而自中央裂开一道金色的纹路,随即,一道白影破封而出。黑雾自坍塌的塔楼中冲天而起,像不依不饶的孩童般与那道白影纠缠不休。白影反手拍出一掌,金光在虚空中凝作巨大的佛掌。
他将黑雾推开,一次又一次。但黑雾执拗疯狂地缠上,一次又一次。
终于,白影似是力竭,自高处陨落。不似赴死,倒似一朵莲华落入凡尘。而即便隔着如此遥远的距离,看见那道身影的瞬间,梵缘浅依旧瞳孔一缩。
“师哥……?”
……
当代佛子梵缘浅,出身变神天。身世来历成谜,唯一知道她过去的人只有禅心院净初主持与上一代佛子梵觉深。
梵缘浅与生而知之的拂雪道君不同,她并不记得自己童年的往事。她开悟启蒙得比寻常孩童还要晚,七八岁了依旧是痴痴呆呆的样子。她还在襁褓中时,便被梵觉深带入了禅心院,被净初主持收养。她聆听着千林佛塔袅袅不绝的诵经声,在种满菩提树与娑罗花的塔林中长大。但她恬淡平和的心性,却是与生俱来的。
梵缘浅,是天生无心无念之人。
比起堪破后放下的“无心无念”,梵缘浅更趋向一种天生的残缺。用佛门的话来说,她天生缺少情丝,生来便有佛缘。
幼时的梵缘浅最爱做的事是双手托腮,坐在沙弥院的台阶上,一瞬不瞬地望着满院开得灿烂热烈的娑罗花。娑罗花又名“无忧树”,成簇的花穗似垂挂树梢的烈火,花型远看时又有几分肖似喻示“轮回”的曼珠沙华。轮回洗去前尘,便可归于无忧。那时的梵缘浅会将脸蛋搁在蒲团上,趴在窗沿痴痴地望着。
那时负责照顾小沙弥的比丘都说缘浅是个呆娃娃,看着她坐在檐下一动不动,一坐便是一个午后。比丘会忧心忡忡地走过来摸摸她的头,嘀咕着孩子莫不是被野神勾走了一魄,这才总是魂不守舍?若说是有心事,孩子又会有什么心事呢?
梵缘浅不爱说话,寻常孩童一两岁便能开口唤人。梵缘浅却总是缄默无言,好似不愿对这浑浊的人世开口。
她爱看树梢上热烈的花,看它们纷纷扬扬地落下;她爱看檐上黑白的雨燕,看着它们划过檐角落在一人的肩上。
净初师父口中的“师哥”,那时候时常会来看她。沙弥院中这么多孩子,唯独她对他而言是特别的。师哥不会像好心的比丘一样想尽办法逗她说话,他只会踏着漫天花雨而来,在她身边坐下。她看着院子里的风景,他便也陪她一起看。看着看着,他走入内室抱来软枕,抽出她下巴垫着的蒲团,将软枕塞在她身下。
小小的孩子偏头看他,比丘问她为什么要趴在蒲团上,是不是哪里难受?但梵缘浅那时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实在太重了。
“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棵雪禅菩提子,等它结果了,我便取细籽来盘磨成珠,给你串串子。”
师哥的语气总是淡淡的,偶尔会有几分轻讽。他话虽不多,但内容却是多变的。他东说一句西说一句,缘浅若是不问,他便随口揭过。
“菩提子就是各种干硬的果核,取其籽研磨成珠,便是佛门最常用的数珠。”缘浅歪头看他,他便也继续说了下去,“雪禅菩提子也是一种果子,又叫阿月混子。熟了果壳会裂开,果子能吃。它的籽种比星月菩提更白,形状也很秀气。而且果子成熟会裂开一条隙,像是在笑,看着很开心。”
他缠绕数珠的手微微举起,短暂的迟疑后还是落在缘浅的头上,轻轻揉了揉。
“而你,也要开心。”
梵缘浅不知道何为开心,但第一次看见成熟的雪禅菩提子时,她也学着那绽开的果籽咧了咧嘴。她用来垫下巴的东西从蒲团变成了软枕,然后变成了师哥的肩膀或者膝盖。师哥亲手种下的雪禅菩提,足足等了十五年才结出像样的果籽。但那一年结出的果籽放在案上,师哥挑挑拣拣,梵缘浅却将果籽砸开了吃。
那一年的数珠没磨成,师哥用木鱼砸了许多果籽,全部喂给了嗷嗷待哺的师弟师妹。
第二年,第三年也是如此。师哥每年都会挑拣一些圆润好看的果籽留下,但距离一百零八颗珠串依旧遥遥无期。
梵缘浅以为,从那之后的每一年都会如此。尝到甜头的小沙弥们会结伴一起,偷偷摸摸去薅禅师树上的果籽,有时禅师们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禅师会把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提回到蒲团上罚抄诵经。但师弟师妹们薅遍了千林佛塔,都觉得大师哥种的菩提子最好吃。
虽说红颜皮相皆是白骨,但这种争执很难说不是因为师哥的脸。
师哥是无人能够辩驳的好看,好看到见过他的人都纳闷这张脸为什么要长在秃驴的身上。
但偶尔的偶尔,午夜梦回之际,梵缘浅会想起一张不那么好看的脸——形容瘦削、面容枯槁,师哥满脸是泪,似是忍受着莫大的痛苦,以致五官都皱成了一团。他低垂着头颅,看着“她”,哭得那么伤心,那么难过。梵缘浅想说师哥别哭,但无论她如何努力张嘴,却都说不出话。
开心果,开心果,浸在苦泪中的开心果。
诡雾拂面而过,梵缘浅回过神。看着高塔陨落的人影,她缩地成寸,义无反顾地朝着坍塌的高塔奔去。
她耳边再次响起了师父的叹息。
——“你是他的因,亦是他的果。”
她用力攥紧手中雪白的菩提珠串,好似攥住了那一丝岌岌可危、脆弱不堪的命运。
第323章
变神天,永久城。
一目国国主兼主祭女丑,拂雪虽不曾与她见面,但两人早就在暗地里交过手。无论是争夺苦刹所有权,还是玄中与胥千星挑起的内乱事件,连同夏国与咸临事件中,一目国的身影都若隐若现。拂雪并不是第一次耳闻女丑之名,但她没想到女丑居然会在这里出现。
女丑竟然是冥神骨君的十殿法王之一,这点也在拂雪的意料之外。
“你说想要见我。”被足有两米多高的女丑攥在手中,拂雪也并不惊慌,她身周迸发出湛蓝色的灵气,女丑的手臂便被无形的力道振开,掌心瞬间覆上了一层冷白的冰霜。重新落足于地的拂雪抬首,语气好似也染上了几分冰凉:“你把罗慧怎么了?”
“吾并没有做什么。”女丑姿态娴雅地收手,她身着缀以金饰的轻纱,垂落的纱衣遮住了她怪异的六臂,诡谲中又无端生出几分神圣的端庄,“罗氏女仅余一魂,本就是残响之躯。吾只是为其提供栖息之所,接纳她成为万灵的一员。若非如此,她这一缕残魂滞留人间,很快便会被阴阳二气冲化。”
女丑的声音依旧是那种极具穿透力的、仿佛千万人同时发声的魔魅之音。她的遣词用句以及口音也极具古意,听上去好似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你这么做所图为何?”
女丑并不是第一次对拂雪示好,这位理应是敌对阵营的领袖不止一次展露自己立场的微妙。从苦刹之地的刀剑相向到胥千星的临阵反水,一目国与女丑摇摆不定的立场实在让人摸不着底。以无极道门这些年频频掘根的行径来看,女丑身为一目国的国主,她对拂雪的态度本不该如此友善。
“岁月是天神手中最残酷的凿刀,它能使万象日渐细致,也能让物事忘却自己原有的模样。”女丑六臂延展,如起舞般挥动,霎时间,两人已从古朴狭窄的药铺移至一处古意盎然的静室。女丑终于能直起脊梁、舒展自己庞大的身躯,而直到这时,拂雪才看清女丑的全貌。
传闻,女丑亦名“女丑之尸”,常着青衣,挥袖自翳,能驭使北海大蟹。
女丑的身量足有两人余高,站直时几乎可以触及房梁穹顶,这或许是这件静室的房顶格外高挑的原因。她并没有以袖遮面,因为女丑的上半张脸皆是墨绿色的魔纹,艳丽到近乎不详的花簇藤蔓开满了她的眼眶。仅存的下半张脸庞上,依稀能窥见其容色的姣好。她生有六臂,肌肤如雪,拢在金饰与薄纱中的躯体丰腴匀亭,似珠玉一样要在蒙昧中放出光来。但这种怪异的“美丽”却不会让人生出旖旎的遐思,只觉得神圣而又可怖。
她不似人,倒似是一樽白玉雕成的菩萨像。她的下半身也并非人的双腿,自腰部向下,类似甲虫的漆黑盔甲覆盖了她的身躯,并延展出八条类似大蟹的足肢。那尖利冰冷的足肢形似镰刀,拂雪并不怀疑这些足肢能否将猎物撕作两半。
注视着女丑,拂雪莫名想到了与蛰与活女神融为一体的蟠龙神。同样是诡异与神圣拧作一体,那种冥冥暗生的幽微之意总是令人脊背生寒。
拂雪不动声色地打量周遭,这里显然还在永久城内,却已经不是罗慧的住处了。此间静室的装饰十分古老,柜上的摆设多为漆器,纹路也多是花鸟走兽的图案。拂雪看见了精美的青铜造物,一面深棕色的木质墙壁上挂满了各种鸟禽的面具。无论家具还是摆设,都透着一股岁月沧桑的古旧感。
拂雪莫名觉得,这里就是女丑居住的地方。这间静室的氛围与烟火气,与其他地方大不相像。
可这样的发现并没有解答拂雪心中的疑惑,反而让女丑的意图越发模糊了起来。在发现拂雪潜入永久城后,女丑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围剿或是暗中布局。她将立场相悖的敌人带到自己的地盘,态度却好似在招待亲密的挚友,十分坦然地展露出自己生活的一角。
拂雪可不记得自己与女丑有任何私交。
拂雪暗中斟酌之时,女丑却再次开口,从容悠然道:“所谓族群,既是一座完整的山峰,又是无数分离的散沙。时光岁月任意雕琢吾等,有人在原地坚守,有人在雾中迷失,也有人……会一意孤行,背离族群原有的轨迹。”
“你想说,你与你们中的另一些人并非同道?”拂雪问道。
女丑微微颔首,又继续道:“十殿法王之中,地金与已经殉难的龙骨法王主张毁灭无极道门,将正道拉入泥潭;轮转法王在代代相传中断却信念,遁去凡尘,已然背离己道;而五苦法王如舍心性淡漠,不问世事,时至今日依旧在无尽因果中徘徊挣扎;至于宣悲与出山,这二人向来缄默,依旧行走在过往的大道之上;城隍法王仅余一具尸骸,神念错乱,除庇佑城池以外,再不记得其他。”
女丑提及的名号,拂雪对其中几位也算耳熟能详——龙骨法王便是玄中,胥千星曾经提过这个名号;轮转法王是江央,他已投靠明月楼主,与拉则一同隐姓埋名,不知如今身在何方;五苦法王如舍倒是让宋从心倍感意外,她不曾耳闻五苦法王之名,却没想到竟是梵缘浅的师哥,上一任禅心院佛子。
加上女丑敕封的“明夷法王”之位,这是宋从心第一次获知十殿法王具体的名号。
“另外两位呢?”见女丑似乎无意隐瞒,拂雪便也直白问道。
女丑摇了摇头:“主殿之名不可轻语,祂稳坐正殿,并不下场涉足我等纠纷。至于阴荒,他城府极深,图谋似海,谁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但地金对阴荒向来唯命是从,龙骨法王的权位交接也是由阴荒经手。想来那等主张,阴荒不说倾力而为,但也是默许的。”
果然。拂雪心想,和她先前推断的一样。这些年来和无极道门博弈的势力其实并非某个人,或某个有名有姓的组织。就像一目国人口庞大却良莠不齐,永留民和白面灵之间的隔阂与纠纷一样——那股隐藏在暗处的势力是一个庞大驳杂的利益群体,他们形同散沙,内部也有争斗,却又在大势中拧作一体,角逐着共同的目的。
一目国,永留民,白面灵,涡流教,天山葬……魔修、外道、邪道、人间权贵、仙门世家……
“有人想杀你,有人觉得你不足为惧,但吾与他们不同,吾等或许能寻求另一条路径。”
女丑朝拂雪张开手臂,她话语温柔了下来,魔魅之音更显空灵。
她说:“吾想向你展现我等的远望与过往的愿景,拂雪,你是天选之子,你本应与吾等同道。
“若非五毂国祚已绝,若非天机被明尘蒙蔽,吾本应在你幼时亲自去接你。”
女丑说这话时,话语泄露出了几分长者的慈祥与真实的哀意。
拂雪心中隐隐有所猜想,却并不声张,只是顺着对方的话头套取更多的情报:“此话何意?”
“来,过来。吾将一切都告知于你。”女丑再次转身舞臂,那面挂满禽鸟面具的墙壁瞬间扭曲,撕裂出一个通往未知的涡流。她朝拂雪伸手,似隔着无尽岁月的古老者对新生的旭日发来的邀请:“你求索至今的真相,神舟的始源与旧日的阴翳,还有那即将到来的量劫与明尘蒙蔽世人的谎言。
“你已有资格在棋盘上落子,拂雪。而吾,将向你揭露一切。”
……
[第一日,东升旭日,朝生暮死。此轮大日葬于城郊,修庙立碑,以障作目,此为“城隍”。]
第一座宫殿的壁画上,身披玄甲的少年君王站在城墙上高举旗帜,城下伫立着千军万马。大日的图腾在君王身后升起,似在喻示着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中间的壁画有所残缺,重重浓雾遮蔽视野。一路向前,便能看见九曲回廊内的最后一幅壁画,描绘着一副棺椁与一轮冰冷的血月。
姜恒常在空旷的大殿中独自前行,长靴踩落时的每一个脚步都会激起空荡的回音。周围的穹顶墙壁会缓慢地收拢、翕合,随着“空空”的脚步声发出细弱的痉挛与震颤——与其说是“宫殿”,倒不如说是某种庞然大物的“腔室”。
姜恒常走在一处血肉浇筑的宫殿里,目光饶有趣味地打量着猩红的墙壁内若隐若现的青紫血管。九曲回转的长廊似黏在骨骼皮层间的经络,部分穹顶形似透明翼膜的地方会透下些许的光。姜恒常已经在这无休无止的长廊与殿宇中行进了许久,却依旧没有看见道路的尽头。寻常人恐怕早已被这可怖的寂静与狰狞诡异的景象逼至疯狂,但姜恒常迈出的脚步依然没有迟滞之意,甚至唇角还带着一丝悠然的笑。
十绝殿中,光阴没有意义。即便以修士的感知,也无法精确地判断此间流逝的时光。
想要觑见神明之人,必须亲身走过十绝殿堂。祂是执掌死亡的神祇,因此走过十绝殿,便也是经历一次“死亡”。
所谓十绝,乃“心绝、肺绝、肝绝、肾绝、脾绝、胆绝、骨绝、血绝、肉绝、肠绝”此之“十绝”。
姜恒常从鬼差的口中套出话来,从古至今,无数执念尚存的死魂会来到这里,试图寻回往昔不曾留驻的,挽回那些昨日不可追思的。但能真正走过十绝殿的人却寥寥无几,因为生死本就是天地间最大的裂隙。那些执念难改之人,或是屈从于对死的恐惧,或是彻悟于放手与别离。
想
要觑见死亡的神祇,却必须先一步跨越死亡的阴影。
[第二日,赤日临空,旱地千里。此轮大日往复死生,宣悲告丧,殓尸入棺,此为“白衣”。]
第二座宫殿,壁画上描绘的是千里赤土、遍地白骨,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人间炼狱。居中的壁画则是一位无面女子的阴阳画像,绘着日轮的那半边壁画,女子身披白衣作祈祷状;绘着血月的半边壁画上,同样身穿白衣的女子搂着一具尸骸,好似要与之共舞。
十绝殿中,断壁颓垣与经络血肉纠缠于一体。古老久远的壁画与意蕴深远的图腾比比皆是,姜恒常安静地注视着壁画,她在皇宫身处见过类似的图样。永久城背后的历史比天殷更加古老、更加久远,具体要追溯到何方年代,姜恒常也不甚分明。但姜恒常明白,天殷不同于这世上的任何一个国家,甚至不同于任何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