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158节
当那银发雪衣的身影自殿中步出之时,“唰啦”一声,广场上千名弟子同时举剑。他们手握剑鞘中段,将佩剑横于身前。整齐划一的动作仿佛是提前演练过千遍万遍,众弟子将未出鞘的长剑贴于心口,单膝触地,矜首:“恭迎新任掌门。”
千余人同时发声,那声浪几可拂动云海,惊起林间飞鸟无数。可除了这一声响彻云霄般的恭贺,场中又安静得针落可闻。
宾客们情不自禁地屏息,自明尘上仙持政以来,无极道门的掌教之位便不曾易改。来宾们不曾见过无极道门权位更替的仪式,他们不知道无极道门是否一直如此。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他们难以用言语形容心中的震撼,就像他们无法以言语去形容这些弟子面上那仿若朝圣般的虔敬与信仰。
——正道魁首,这便是正道魁首。
银发雪衣的女子在万众瞩目之下穿过宏伟的人潮,目不斜视地向着高处的祭坛走去。她不是当世修为最高之人,不是当世声望最高之人,但当她一步步朝着祭坛走去,踏出的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众人的心口,牵动着所有人的呼吸。天光洒落在她身上,竟有种霞光万丈、不可逼视的错觉。
她仿佛在独自前行,又仿佛有千万人追随着她的步伐与身影。
拂雪道君登上了祭坛,与明尘上仙相对而立。
“燃香。”
明尘上仙语气平淡,但他的话语却清晰地传入众人的耳里。
拂雪道君在香炉内点燃了三香,明尘上仙微微侧身,让开一条路径。在他身后,朝天的祭坛与断崖,无极道门历代掌教、长老的命牌皆列于此,那些与命魂相系的命牌早已熄烬。断崖之下是英灵的剑冢,无数无极道门弟子的断剑皆葬于万丈深渊之下。许多无极道门的弟子没有残骸与尸骨,他们留予人间的,只有一柄断剑。
袅袅青烟如柱升起,狂猎的山风竟吹不散这缥缈无依的烟缕。顶着刮骨的寒风,拂雪道君俯身虔拜了下去。
一敬浩浩苍天。
二敬茫茫大地。
三敬英灵万千,白骨如山,残剑遍地。
宋从心注视着手中三香,不由得闭了闭眼睛。
三香插入香炉的瞬间,清越如鹤唳的剑鸣同时响起。无极道门弟子们同时拔剑向天,剑鸣之声刹那间越尽千山万水,铮铮之声激荡不绝。
宋从心正欲回身,却不料剑冢之下竟突然刮起一阵狂风。
……不,那不是狂风,而是剑气。
锋利冷锐的剑气卷拂着宋从心纷扬的发与袖摆,一声,两声……万千剑鸣自谷底响起,它们纵横交织,声势浩大,堆叠的音浪席卷青云,几欲摇撼九天。这奇异的剑鸣正如同往世彼岸传来的残响,与无极道门弟子的鸣剑礼遥相呼应,恍若过去与未来之间无言的交接。
宝剑有灵,更何况是曾被剑主以心血细细哺育的本命灵剑。即便折剑入冢,葬于深谷,那灵性犹存的残剑中依旧封存着已逝剑主们的信念。
宋从心伫立在悬崖之上,有一瞬间的失神,那剑鸣似在她的识海深处响起,回过神来后,才发觉那竟然不是自己的幻觉。
她回首,便见师尊站在她面前,他容色淡淡,一如当年宣告她拜入内门那般,再次宣告:
“从今日起,你便是无极道门第二十一代掌门,拂雪。”
【第四卷。拂雪道君。深雪篇:仍怜田间穗,拂却尘寰雪】
【完】
第260章
许多年后,无极道门拂雪道君继位大典上“空谷闻剑鸣”的奇闻依旧众口相传,经久不息。
后世之人考据都知晓一点,这位彪炳千秋、名垂青史的正道魁首少时籍籍无名,并未显露天才之名。虽然有不少野史传闻道这位正道魁首生而知之,宿慧天成,否则无法如此恰到好处地在一次又一次攸关神舟存亡的命运转折点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毕竟隔世已久,许多事情都已不可考究。而后世被人敬称为“继明拂雪之道尊”的正道魁首与其他光耀一时的天才相比并无太多“天道垂青”的异象。她一路走来,每一步的基石都是众生协力创造的奇迹。
“空谷闻剑鸣”是为数不多的传奇趣闻,就连无极道门的弟子都说不清其中的原理。修士并无来生,身死道消便是魂飞魄散,自然没有鬼魂显灵之说。虽说神魂强大的修士并不会在死亡后立刻魂飞魄散,但既然已经被无极道门葬入剑冢,那便喻示着这些剑主最终的结局。剑断人亡是剑修败落的宿命,或许有三俩残剑时隔多年依旧有灵性残存,但也不可能爆发出如此澎湃的剑气。此事争论许久也没能论出一个因果,最终只能被归咎于无极道门弟子的剑鸣引动了山谷残剑中的剑意。
但无论如何,继位大典平平顺顺地落下帷幕之时,不少长老与内门弟子都在心中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虽说正道之辈从不信邪,但拂雪的气运好像全部用在了生死关头,平日里便多少有些诸事坎坷之嫌。道门修士主修一个清静无为,但再有人破坏无极道门为拂雪操办的仪典,别说内门弟子了,长老们恐怕都要忍不住打人了。
而在明尘上仙宣布宋从心继任掌教之位、并亲手为其梳洗挽上三清莲花冠时,沉默观礼的天书突然从宋从心的识海中蹦了出来。
【[道号:拂雪]宋从心
身份:无极道门第二十一代掌门人、白玉京城主、上清剑宗
境界:炼神还虚。分神期
[九州名望]:彪炳千秋的正道魁首(原:名震九州的拂雪道君)
[历史中熠熠生辉的传奇数不胜数,无数横空出世的奇才也不过是在这块伟岸的丰碑之上留下或轻或重的一笔。而今,拂雪之名终将被时代铭记,只要人族的文明存在于神舟大地,正道魁首便是构成文明的基石之一。这是一条长路的尽头,又是一条长路的起始,她象征着一个风暴般的时代即将来临,人们期待她能为一片死水的神舟注入生机。而对于年轻一代的修士而言,拂雪道君是道标,是旭日,是长空之下飘扬不折的帆旗。]
[著名事迹]
平厄北州天苍山蛰灾事件。
始辟九州列宿,链结神舟地脉,藏书于天地,授业于万民。
玄中堕魔事件立言于众生。
继位大典奇闻之空谷闻剑鸣。
……】
继位大典上的气氛太过端肃,宋从心并没有分心去查看天书的标注。等到仪典结束再看天书的评语时,宋从心顿时感觉自己被折柳道人传染了一样,浑身上下都是蚂蚁在爬。虽然天书记载的评价除了偶尔包含一些类似“文盲”之类的锐评以外,绝大部分都是取决于世人的评价,但宋从心依旧觉得这有些赞誉太过了。
回首过去走过的漫漫长路,宋从心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真的已经站到了正道魁首之位。对于曾经的宋从心来说,这个位置实在太高太远,无论如何都触之不及的。
仪典结束之后,宋从心在大众面前露了下脸,接受了不少人的寒暄以及恭维。等到能抽身离开和友人共聚之时,也已是月上柳梢的时分了。
自从宋从心将自己的分神大典操办成造物竞买会后,无极道门的仪典倒是热闹了不少,来宾们不至于无事可做。此次前来道贺的宗门势力都可以获得无极道门的回礼,除了离火宫锻造的神兵利器以及丹药之类的修真资源以外,所有宗门还将获赠无极道门出品的通讯令牌,对于许多没能抢购到令牌的人来说,这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宋从心邀诸位友人在宴后小聚,私底下相处,友人们也能放开些许。
梵缘浅看着宋从心不同往日的威仪与风采,不由得抚掌浅笑,恭贺道:“恭喜。”
“多谢缘浅。”宋从心也笑了笑,心中多少有些困惑道,“楚道友呢?”
“我在这里!”角落里传来一声吆喝,声音故意压得低沉,但依旧令人耳熟。宋从心回头望去,便见一身穿低调服饰、头脸蒙纱打扮得宛如大盗般的人影缩在树荫下朝自己挥手,那副鬼鬼祟祟见不得人的模样看得宋从心眼角微微一抽。
“恭喜呀恭喜呀!”偏生当事人还一无所觉,她连蹦带跳地来到宋从心面前,抓着她的手亲昵的晃悠了两下,“以后你就是不得了的大人物了,可要记得罩着我呀!”
“作何这般扮相?”宋从心有些无奈地看着她包得严严实实的脸,这可不像楚夭往常热烈张扬、走到哪里都显眼至极的风格。
“你不懂,这是因果报业,没办法的事。”楚夭伸出一根食指挠了挠脸蛋,话语因为闷在厚重的布料里而显得有些含糊,“这席间放眼望去,除了我已分的前缘以及被我得罪过的人,我都找不到多少生面孔。我要是真的什么都不做便跑来你的仪典上,回头你师尊可要把我扫地出门了。”
“师尊不会这么做的。”宋从心解释了一句,又难免感慨楚夭“交友甚广”,能来此地参加仪典的都是各宗翘楚,门派精锐,能一口气得罪这么多人,楚夭也真是一个人才,“不会有人胆敢在此闹事,我既邀请你来,自然是会护住你的。”
三人一边说着,一边进入室内,外间宴席热火朝天,宋从心则在私下聊备酒宴款待自己的友人。
楚夭一边拆自己脸上那些缠得严严实实的纱巾,一边郁闷道:“嗨,我是来参加你的继位大典的,哪里能给你添麻烦呢?自家人知自家事,能被我看上的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我钟爱他们痴心入骨,但分开后这些人也最是痴缠执着,届时闹起来大家面上都不好看,又是何必呢?”
宋从心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评价楚夭这是自讨苦吃还是没事找事,她感情浓烈似火却只是昙花一现,偏偏看上的都是棘手的硬茬子。想到先前两次遇见楚夭时的情景,这种“喜好”显然有些触及宋从心和梵缘浅的知识盲区了。于是两位善解人意且注定孤独一生的道佛传人只能沉默无言地聆听着楚夭的抱怨,一个两个惜字如金。
楚夭自雪山一行之后便被明月楼主的隐姓埋名、坑蒙拐骗之举气得够呛,作为同时见证了宋从心与明月楼主那场交易的友人,楚夭忍不住对着梵缘浅大倒苦水。梵缘浅虽然对北地蛰灾有所耳闻,但也只限于人们口口相传的情报,对细节与内因并不知情。如今楚夭给她述说的这些,梵缘浅顿感讶异的同时也有几分不甚明显的忧虑以及悲悯。同为佛门,虽流派不同,但精通佛理的梵缘浅更能领悟到雪山之行的险恶,也更能体悟到其中芸芸众生的悲苦。
“这可真是……”梵缘浅叹了一口气,她双手合十,转头望向宋从心道,“我应当与你同行的。”
宋从心摇了摇头,乌巴拉寨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了,梵缘浅没被牵连其中,反倒是一件好事。
楚夭抿了一口陶炉上刚暖好的温酒,神情忿忿道:“然后啊,缘浅你是不知道,槛花阁下究竟有多过分,那个满脸写着别人欠他千八百两银子的兰因居然是——”
“说我什么?”一道低沉冷清的声音突然自身后响起,楚夭一口温酒顿时卡在了喉咙里,一时间咳得撕心裂肺。
“宋从心。”被引入室内的人除了孤狼一样的刀客还有又被打扮得花里胡哨的重溟城主,他从明月楼主身后绕了出来,淡定且旁若无人地打着招呼,“梵缘浅还有……嗯,不认识。总之好久不见。”
姬既望的人情世故一如既往的缺心眼,宋从心向姬既望介绍道:“这位是楚夭楚道友,我们在天景雅集上认识的,后来幽州之乱也多亏了她出手相助。”
“你好,楚夭。”姬既望对人依旧是直呼其名,一番打扮后的姬既望外表看上去矜贵风雅,姿仪过人……
“我去。”楚夭原本因为被明月楼主抓了个现行正觉尴尬,回头见了姬既望的真容却不禁呆滞,“哥们儿,你吃啥长这样的?这还是人能拥有的美貌吗?”
“?”姬既望不明所以,但还是照本宣科、老实答曰,“谬赞,谢谢,我可以不是人。”
……可惜内心还是个会在滩涂上撒丫子狂奔、每天叉鱼数十斤的淳朴小渔人。
楚夭连吃两记暗亏,人难免有些萎靡不振。宋从心招呼姬既望和兰因在席间坐下,几人温着热酒,吃着小菜,彼此聊起了过往琐事。
楚夭一开始还有些忌惮明月楼主大乘期修士的威慑,但酒过三巡,见兰因没有报复她的打算,顿时胆子大了不少:“楼主你老可真是把我们瞒得死死的,亏我还听你的话与那神子对峙……你究竟是何时发现神子有所不妥的呢?”
“我调查过乌巴拉寨,尸傀术与迷心术并非雪山神女所授之技法,那多半是外界流传而来的。”兰因手持酒盏,颇为恣意地轻晃,他是席间最有闲情雅趣之人,他人是喝酒,唯独他是品,品色品香品味,便是一身劲装,依旧难掩风流,“当然,另一重原因自是我曾派探子伪装成商队前往过乌巴拉寨,但那些门徒归来后却尽皆失忆,忘却了乌巴拉寨中经历的一切。唯独一位探子归来后失魂落魄,非说自己生的女儿丢了。”
“啊。”楚夭隐约想起了此事,江央有对她提起过,当年神子为了将拉则送出雪山,曾催眠过一位商队中好心的女商人,让她将拉则视为生身骨肉,“但是拉则在半路中逃回了雪山,没有和那位女跑商走。但你不是说他们都失忆了吗?有可能是记忆错乱,不一定是中了迷心术啊。”
“问题大了去了。”兰因垂眸抿了口酒,“那探子是男扮红颜,哪里来的生身骨肉。”
众人:“……”
席间一片哑口无言,半晌,楚夭才缓缓道:“你们明月楼真是够了。”
宋从心和梵缘浅沉默良久,默默颔首。
第261章
单纯的记忆清洗不可能凭空让人的认知中多出一个女儿。明月楼主在探子的描述中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女儿”身份的不同,以及另有一人无论如何也想将其送出雪山的执念。而之后发生的事情也证明,
这个“女儿”的确是雪山之行破局的关键。
借助楚夭与兰因的视角,宋从心也终于将雪山事件的真相与细节补充完整。这个纠缠着世代因果的故事在江央与拉则之间划下了休止符,与宋从心那方的险象环生相比,兰因的视角充斥着更多诡秘与人心的阴谋,楚夭的视角则蕴藏了一些由江央口述的过往温情。
“没想到。”梵缘浅并不饮酒,宋从心为她准备的是浮梨醉花茶,茶叶在炒茶时用清甜的花梨酒焙过,虽无酒意却有酒香,“累世的恶业与债孽,最终却是在两个孩子之间得到了宽恕。这可真是……”
宋从心微微颔首,她不常饮酒,为了保证清明而不在他人面前失态,她杯中的薄酒每次只抿浅浅的一小口:“若不是江央,拉则恐怕会选择走向雪山,此事也不会轻易而善;而若不是拉则,活女神积压的怨恚恐怕会再次催发蛰的生长,最终酿成大难。只能说因缘巧合,不幸中的万幸了。”
传承了雪山神女之力的宋从心拥有克复邪物之能,但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宋从心恐怕要亲手斩杀以拉则作为主意志的蛰神。无论是对拉则还是对宋从心来说,这一步都极其残忍。之后再度回忆此事,宋从心感到后怕的同时也有几分庆幸的。
而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拥有的线索也少得可怜的楚夭已经听呆了:“咳,那个啥,我真没想到还有这么复杂的因缘……当时我只想着救你,所以……”
“无妨。”宋从心摇了摇头,她知道这事怪不得楚夭。楚夭只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在当时做出了最理智的选择,反倒是宋从心的行事作风偶尔会显得过于冲动感性。
姬既望认真地品尝着桌上的菜肴,他对雪山的故事并无太深的感触,只觉得拉则这孩子与自己有些相似,都是因为宋从心的感性与冲动才活下来的。将所有菜肴尝过一遍之后,姬既望觉得其中一道养在冰湖中的银鱼脍滋味颇好,与东海的鱼鲜是截然不同的风味。银鱼脍分量不多,姬既望便夹了一筷子放入宋从心的味碟中。
宋从心看着那晶莹剔透的银鱼脍,莫名明白了姬既望的意图,她道:“不够还有。”
姬既望点了点头,转头又给她夹了一筷子。
晃着酒杯的兰因眯了眯眼眸,只觉得这两人真是越看越母慈子孝,也是神奇得很。他没多说什么,只是转头善解人意地吩咐偃甲偶人多上几份银鱼脍,免得重溟城主馋得连礼数都不懂。结果银鱼脍上来后,姬既望尝了两口,转头觉得春卷好吃,又给宋从心夹了两筷子。
席间的暗潮汹涌,宋从心一无所知,她对梵缘浅讲述着分神大典上发生的一切。她并没有说得太深,毕竟中州姜家疑似和一目国联手的消息眼下并无确凿的证据,“造神计划”背后的真相更是迷影重重。因此她只阐述了玄中道人外道的身份,以及潜伏在无极道门中的探子乃一目国修行喜乐大道的邪修这两件事。
“母亲的手札里也提到过。”姬既望看着暖炉中咕嘟咕嘟冒泡的清汤,垂了垂眼眸,“涡流教的造神技法,应该也是从他们手中习得的。”
“喜乐之道?总觉得有些耳熟。”楚夭咬着筷子拧眉苦思,热汤翻腾的热气将她的脸颊蒸得红润娇艳,些许雾霾在她眼中浅浅一聚,却又很快消散于无,“是不是某个宣扬‘大喜乐、大自在、大欲天’之法的宗教信仰?专门收集童男童女的?”
“不是。”兰因舀着一碗酒酿稣酪,简单解释了一下喜乐道统的真意以及功法的遗毒。这个道统之所以没被彻底打作邪魔外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里面的修士亦正亦邪,甚至在道统传承的历史中还出过几位以利他为本分的圣人。一时间,在场众人也不知道应当如何评价这个道统的修士,只能归咎于人各有志……
“总觉得这个道统没准还挺合乎我心意的欸。”楚夭听了兰因的解释,却是挠了挠头,眼眸微亮。
千余人同时发声,那声浪几可拂动云海,惊起林间飞鸟无数。可除了这一声响彻云霄般的恭贺,场中又安静得针落可闻。
宾客们情不自禁地屏息,自明尘上仙持政以来,无极道门的掌教之位便不曾易改。来宾们不曾见过无极道门权位更替的仪式,他们不知道无极道门是否一直如此。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他们难以用言语形容心中的震撼,就像他们无法以言语去形容这些弟子面上那仿若朝圣般的虔敬与信仰。
——正道魁首,这便是正道魁首。
银发雪衣的女子在万众瞩目之下穿过宏伟的人潮,目不斜视地向着高处的祭坛走去。她不是当世修为最高之人,不是当世声望最高之人,但当她一步步朝着祭坛走去,踏出的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众人的心口,牵动着所有人的呼吸。天光洒落在她身上,竟有种霞光万丈、不可逼视的错觉。
她仿佛在独自前行,又仿佛有千万人追随着她的步伐与身影。
拂雪道君登上了祭坛,与明尘上仙相对而立。
“燃香。”
明尘上仙语气平淡,但他的话语却清晰地传入众人的耳里。
拂雪道君在香炉内点燃了三香,明尘上仙微微侧身,让开一条路径。在他身后,朝天的祭坛与断崖,无极道门历代掌教、长老的命牌皆列于此,那些与命魂相系的命牌早已熄烬。断崖之下是英灵的剑冢,无数无极道门弟子的断剑皆葬于万丈深渊之下。许多无极道门的弟子没有残骸与尸骨,他们留予人间的,只有一柄断剑。
袅袅青烟如柱升起,狂猎的山风竟吹不散这缥缈无依的烟缕。顶着刮骨的寒风,拂雪道君俯身虔拜了下去。
一敬浩浩苍天。
二敬茫茫大地。
三敬英灵万千,白骨如山,残剑遍地。
宋从心注视着手中三香,不由得闭了闭眼睛。
三香插入香炉的瞬间,清越如鹤唳的剑鸣同时响起。无极道门弟子们同时拔剑向天,剑鸣之声刹那间越尽千山万水,铮铮之声激荡不绝。
宋从心正欲回身,却不料剑冢之下竟突然刮起一阵狂风。
……不,那不是狂风,而是剑气。
锋利冷锐的剑气卷拂着宋从心纷扬的发与袖摆,一声,两声……万千剑鸣自谷底响起,它们纵横交织,声势浩大,堆叠的音浪席卷青云,几欲摇撼九天。这奇异的剑鸣正如同往世彼岸传来的残响,与无极道门弟子的鸣剑礼遥相呼应,恍若过去与未来之间无言的交接。
宝剑有灵,更何况是曾被剑主以心血细细哺育的本命灵剑。即便折剑入冢,葬于深谷,那灵性犹存的残剑中依旧封存着已逝剑主们的信念。
宋从心伫立在悬崖之上,有一瞬间的失神,那剑鸣似在她的识海深处响起,回过神来后,才发觉那竟然不是自己的幻觉。
她回首,便见师尊站在她面前,他容色淡淡,一如当年宣告她拜入内门那般,再次宣告:
“从今日起,你便是无极道门第二十一代掌门,拂雪。”
【第四卷。拂雪道君。深雪篇:仍怜田间穗,拂却尘寰雪】
【完】
第260章
许多年后,无极道门拂雪道君继位大典上“空谷闻剑鸣”的奇闻依旧众口相传,经久不息。
后世之人考据都知晓一点,这位彪炳千秋、名垂青史的正道魁首少时籍籍无名,并未显露天才之名。虽然有不少野史传闻道这位正道魁首生而知之,宿慧天成,否则无法如此恰到好处地在一次又一次攸关神舟存亡的命运转折点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毕竟隔世已久,许多事情都已不可考究。而后世被人敬称为“继明拂雪之道尊”的正道魁首与其他光耀一时的天才相比并无太多“天道垂青”的异象。她一路走来,每一步的基石都是众生协力创造的奇迹。
“空谷闻剑鸣”是为数不多的传奇趣闻,就连无极道门的弟子都说不清其中的原理。修士并无来生,身死道消便是魂飞魄散,自然没有鬼魂显灵之说。虽说神魂强大的修士并不会在死亡后立刻魂飞魄散,但既然已经被无极道门葬入剑冢,那便喻示着这些剑主最终的结局。剑断人亡是剑修败落的宿命,或许有三俩残剑时隔多年依旧有灵性残存,但也不可能爆发出如此澎湃的剑气。此事争论许久也没能论出一个因果,最终只能被归咎于无极道门弟子的剑鸣引动了山谷残剑中的剑意。
但无论如何,继位大典平平顺顺地落下帷幕之时,不少长老与内门弟子都在心中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虽说正道之辈从不信邪,但拂雪的气运好像全部用在了生死关头,平日里便多少有些诸事坎坷之嫌。道门修士主修一个清静无为,但再有人破坏无极道门为拂雪操办的仪典,别说内门弟子了,长老们恐怕都要忍不住打人了。
而在明尘上仙宣布宋从心继任掌教之位、并亲手为其梳洗挽上三清莲花冠时,沉默观礼的天书突然从宋从心的识海中蹦了出来。
【[道号:拂雪]宋从心
身份:无极道门第二十一代掌门人、白玉京城主、上清剑宗
境界:炼神还虚。分神期
[九州名望]:彪炳千秋的正道魁首(原:名震九州的拂雪道君)
[历史中熠熠生辉的传奇数不胜数,无数横空出世的奇才也不过是在这块伟岸的丰碑之上留下或轻或重的一笔。而今,拂雪之名终将被时代铭记,只要人族的文明存在于神舟大地,正道魁首便是构成文明的基石之一。这是一条长路的尽头,又是一条长路的起始,她象征着一个风暴般的时代即将来临,人们期待她能为一片死水的神舟注入生机。而对于年轻一代的修士而言,拂雪道君是道标,是旭日,是长空之下飘扬不折的帆旗。]
[著名事迹]
平厄北州天苍山蛰灾事件。
始辟九州列宿,链结神舟地脉,藏书于天地,授业于万民。
玄中堕魔事件立言于众生。
继位大典奇闻之空谷闻剑鸣。
……】
继位大典上的气氛太过端肃,宋从心并没有分心去查看天书的标注。等到仪典结束再看天书的评语时,宋从心顿时感觉自己被折柳道人传染了一样,浑身上下都是蚂蚁在爬。虽然天书记载的评价除了偶尔包含一些类似“文盲”之类的锐评以外,绝大部分都是取决于世人的评价,但宋从心依旧觉得这有些赞誉太过了。
回首过去走过的漫漫长路,宋从心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真的已经站到了正道魁首之位。对于曾经的宋从心来说,这个位置实在太高太远,无论如何都触之不及的。
仪典结束之后,宋从心在大众面前露了下脸,接受了不少人的寒暄以及恭维。等到能抽身离开和友人共聚之时,也已是月上柳梢的时分了。
自从宋从心将自己的分神大典操办成造物竞买会后,无极道门的仪典倒是热闹了不少,来宾们不至于无事可做。此次前来道贺的宗门势力都可以获得无极道门的回礼,除了离火宫锻造的神兵利器以及丹药之类的修真资源以外,所有宗门还将获赠无极道门出品的通讯令牌,对于许多没能抢购到令牌的人来说,这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宋从心邀诸位友人在宴后小聚,私底下相处,友人们也能放开些许。
梵缘浅看着宋从心不同往日的威仪与风采,不由得抚掌浅笑,恭贺道:“恭喜。”
“多谢缘浅。”宋从心也笑了笑,心中多少有些困惑道,“楚道友呢?”
“我在这里!”角落里传来一声吆喝,声音故意压得低沉,但依旧令人耳熟。宋从心回头望去,便见一身穿低调服饰、头脸蒙纱打扮得宛如大盗般的人影缩在树荫下朝自己挥手,那副鬼鬼祟祟见不得人的模样看得宋从心眼角微微一抽。
“恭喜呀恭喜呀!”偏生当事人还一无所觉,她连蹦带跳地来到宋从心面前,抓着她的手亲昵的晃悠了两下,“以后你就是不得了的大人物了,可要记得罩着我呀!”
“作何这般扮相?”宋从心有些无奈地看着她包得严严实实的脸,这可不像楚夭往常热烈张扬、走到哪里都显眼至极的风格。
“你不懂,这是因果报业,没办法的事。”楚夭伸出一根食指挠了挠脸蛋,话语因为闷在厚重的布料里而显得有些含糊,“这席间放眼望去,除了我已分的前缘以及被我得罪过的人,我都找不到多少生面孔。我要是真的什么都不做便跑来你的仪典上,回头你师尊可要把我扫地出门了。”
“师尊不会这么做的。”宋从心解释了一句,又难免感慨楚夭“交友甚广”,能来此地参加仪典的都是各宗翘楚,门派精锐,能一口气得罪这么多人,楚夭也真是一个人才,“不会有人胆敢在此闹事,我既邀请你来,自然是会护住你的。”
三人一边说着,一边进入室内,外间宴席热火朝天,宋从心则在私下聊备酒宴款待自己的友人。
楚夭一边拆自己脸上那些缠得严严实实的纱巾,一边郁闷道:“嗨,我是来参加你的继位大典的,哪里能给你添麻烦呢?自家人知自家事,能被我看上的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我钟爱他们痴心入骨,但分开后这些人也最是痴缠执着,届时闹起来大家面上都不好看,又是何必呢?”
宋从心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评价楚夭这是自讨苦吃还是没事找事,她感情浓烈似火却只是昙花一现,偏偏看上的都是棘手的硬茬子。想到先前两次遇见楚夭时的情景,这种“喜好”显然有些触及宋从心和梵缘浅的知识盲区了。于是两位善解人意且注定孤独一生的道佛传人只能沉默无言地聆听着楚夭的抱怨,一个两个惜字如金。
楚夭自雪山一行之后便被明月楼主的隐姓埋名、坑蒙拐骗之举气得够呛,作为同时见证了宋从心与明月楼主那场交易的友人,楚夭忍不住对着梵缘浅大倒苦水。梵缘浅虽然对北地蛰灾有所耳闻,但也只限于人们口口相传的情报,对细节与内因并不知情。如今楚夭给她述说的这些,梵缘浅顿感讶异的同时也有几分不甚明显的忧虑以及悲悯。同为佛门,虽流派不同,但精通佛理的梵缘浅更能领悟到雪山之行的险恶,也更能体悟到其中芸芸众生的悲苦。
“这可真是……”梵缘浅叹了一口气,她双手合十,转头望向宋从心道,“我应当与你同行的。”
宋从心摇了摇头,乌巴拉寨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了,梵缘浅没被牵连其中,反倒是一件好事。
楚夭抿了一口陶炉上刚暖好的温酒,神情忿忿道:“然后啊,缘浅你是不知道,槛花阁下究竟有多过分,那个满脸写着别人欠他千八百两银子的兰因居然是——”
“说我什么?”一道低沉冷清的声音突然自身后响起,楚夭一口温酒顿时卡在了喉咙里,一时间咳得撕心裂肺。
“宋从心。”被引入室内的人除了孤狼一样的刀客还有又被打扮得花里胡哨的重溟城主,他从明月楼主身后绕了出来,淡定且旁若无人地打着招呼,“梵缘浅还有……嗯,不认识。总之好久不见。”
姬既望的人情世故一如既往的缺心眼,宋从心向姬既望介绍道:“这位是楚夭楚道友,我们在天景雅集上认识的,后来幽州之乱也多亏了她出手相助。”
“你好,楚夭。”姬既望对人依旧是直呼其名,一番打扮后的姬既望外表看上去矜贵风雅,姿仪过人……
“我去。”楚夭原本因为被明月楼主抓了个现行正觉尴尬,回头见了姬既望的真容却不禁呆滞,“哥们儿,你吃啥长这样的?这还是人能拥有的美貌吗?”
“?”姬既望不明所以,但还是照本宣科、老实答曰,“谬赞,谢谢,我可以不是人。”
……可惜内心还是个会在滩涂上撒丫子狂奔、每天叉鱼数十斤的淳朴小渔人。
楚夭连吃两记暗亏,人难免有些萎靡不振。宋从心招呼姬既望和兰因在席间坐下,几人温着热酒,吃着小菜,彼此聊起了过往琐事。
楚夭一开始还有些忌惮明月楼主大乘期修士的威慑,但酒过三巡,见兰因没有报复她的打算,顿时胆子大了不少:“楼主你老可真是把我们瞒得死死的,亏我还听你的话与那神子对峙……你究竟是何时发现神子有所不妥的呢?”
“我调查过乌巴拉寨,尸傀术与迷心术并非雪山神女所授之技法,那多半是外界流传而来的。”兰因手持酒盏,颇为恣意地轻晃,他是席间最有闲情雅趣之人,他人是喝酒,唯独他是品,品色品香品味,便是一身劲装,依旧难掩风流,“当然,另一重原因自是我曾派探子伪装成商队前往过乌巴拉寨,但那些门徒归来后却尽皆失忆,忘却了乌巴拉寨中经历的一切。唯独一位探子归来后失魂落魄,非说自己生的女儿丢了。”
“啊。”楚夭隐约想起了此事,江央有对她提起过,当年神子为了将拉则送出雪山,曾催眠过一位商队中好心的女商人,让她将拉则视为生身骨肉,“但是拉则在半路中逃回了雪山,没有和那位女跑商走。但你不是说他们都失忆了吗?有可能是记忆错乱,不一定是中了迷心术啊。”
“问题大了去了。”兰因垂眸抿了口酒,“那探子是男扮红颜,哪里来的生身骨肉。”
众人:“……”
席间一片哑口无言,半晌,楚夭才缓缓道:“你们明月楼真是够了。”
宋从心和梵缘浅沉默良久,默默颔首。
第261章
单纯的记忆清洗不可能凭空让人的认知中多出一个女儿。明月楼主在探子的描述中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女儿”身份的不同,以及另有一人无论如何也想将其送出雪山的执念。而之后发生的事情也证明,
这个“女儿”的确是雪山之行破局的关键。
借助楚夭与兰因的视角,宋从心也终于将雪山事件的真相与细节补充完整。这个纠缠着世代因果的故事在江央与拉则之间划下了休止符,与宋从心那方的险象环生相比,兰因的视角充斥着更多诡秘与人心的阴谋,楚夭的视角则蕴藏了一些由江央口述的过往温情。
“没想到。”梵缘浅并不饮酒,宋从心为她准备的是浮梨醉花茶,茶叶在炒茶时用清甜的花梨酒焙过,虽无酒意却有酒香,“累世的恶业与债孽,最终却是在两个孩子之间得到了宽恕。这可真是……”
宋从心微微颔首,她不常饮酒,为了保证清明而不在他人面前失态,她杯中的薄酒每次只抿浅浅的一小口:“若不是江央,拉则恐怕会选择走向雪山,此事也不会轻易而善;而若不是拉则,活女神积压的怨恚恐怕会再次催发蛰的生长,最终酿成大难。只能说因缘巧合,不幸中的万幸了。”
传承了雪山神女之力的宋从心拥有克复邪物之能,但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宋从心恐怕要亲手斩杀以拉则作为主意志的蛰神。无论是对拉则还是对宋从心来说,这一步都极其残忍。之后再度回忆此事,宋从心感到后怕的同时也有几分庆幸的。
而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拥有的线索也少得可怜的楚夭已经听呆了:“咳,那个啥,我真没想到还有这么复杂的因缘……当时我只想着救你,所以……”
“无妨。”宋从心摇了摇头,她知道这事怪不得楚夭。楚夭只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在当时做出了最理智的选择,反倒是宋从心的行事作风偶尔会显得过于冲动感性。
姬既望认真地品尝着桌上的菜肴,他对雪山的故事并无太深的感触,只觉得拉则这孩子与自己有些相似,都是因为宋从心的感性与冲动才活下来的。将所有菜肴尝过一遍之后,姬既望觉得其中一道养在冰湖中的银鱼脍滋味颇好,与东海的鱼鲜是截然不同的风味。银鱼脍分量不多,姬既望便夹了一筷子放入宋从心的味碟中。
宋从心看着那晶莹剔透的银鱼脍,莫名明白了姬既望的意图,她道:“不够还有。”
姬既望点了点头,转头又给她夹了一筷子。
晃着酒杯的兰因眯了眯眼眸,只觉得这两人真是越看越母慈子孝,也是神奇得很。他没多说什么,只是转头善解人意地吩咐偃甲偶人多上几份银鱼脍,免得重溟城主馋得连礼数都不懂。结果银鱼脍上来后,姬既望尝了两口,转头觉得春卷好吃,又给宋从心夹了两筷子。
席间的暗潮汹涌,宋从心一无所知,她对梵缘浅讲述着分神大典上发生的一切。她并没有说得太深,毕竟中州姜家疑似和一目国联手的消息眼下并无确凿的证据,“造神计划”背后的真相更是迷影重重。因此她只阐述了玄中道人外道的身份,以及潜伏在无极道门中的探子乃一目国修行喜乐大道的邪修这两件事。
“母亲的手札里也提到过。”姬既望看着暖炉中咕嘟咕嘟冒泡的清汤,垂了垂眼眸,“涡流教的造神技法,应该也是从他们手中习得的。”
“喜乐之道?总觉得有些耳熟。”楚夭咬着筷子拧眉苦思,热汤翻腾的热气将她的脸颊蒸得红润娇艳,些许雾霾在她眼中浅浅一聚,却又很快消散于无,“是不是某个宣扬‘大喜乐、大自在、大欲天’之法的宗教信仰?专门收集童男童女的?”
“不是。”兰因舀着一碗酒酿稣酪,简单解释了一下喜乐道统的真意以及功法的遗毒。这个道统之所以没被彻底打作邪魔外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里面的修士亦正亦邪,甚至在道统传承的历史中还出过几位以利他为本分的圣人。一时间,在场众人也不知道应当如何评价这个道统的修士,只能归咎于人各有志……
“总觉得这个道统没准还挺合乎我心意的欸。”楚夭听了兰因的解释,却是挠了挠头,眼眸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