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7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灯火如此明亮,云依很快便发现殿宇的前方,似乎供奉着一樽巨大的、看不清脸面的神像。
  几乎是在余光瞥见这樽神像的瞬间,云依便冷汗直下。虽说民间有“遇庙必进,逢神必拜”的说法,但上清界的修士们却都清楚,“不敢见观音”放在外道身上可不是戏文中动人的情话。
  云依正想离去,耳边却突然传来了一道苍老沙哑的声音:“不信亦不可不敬,见了吾神,怎能不拜啊?”
  那话音刚落,云依便觉得自己的身躯一僵,她的肢体好似被看不见的丝线牵扯,全然不受控制地迈进了庙里。她跌跌撞撞地绕过棺材,踉跄着来到神像前的蒲团上,不远处的香案上盛放着香米与瓜果,聚灰炉中已经蓄了满满的香灰。
  “来,拜。”
  那声音再次响起,云依便觉得后脑勺被人重重一摁,膝盖受到了一记重击,整个人不受控制地朝前一屈——
  谁要拜啊?!有着圆圆水杏眼的少女瞬间红了眼圈,气得浑身都在战栗。她浑身发力,硬生生维持在一个弯腰屈膝前倾的古怪姿势上,死活不肯跪下去。
  看着面容玲珑可爱的云依强行拗出的、倔强而又诡异的姿势,幕后之人沉默了片刻,随即毫不留情地开始施力。
  云依勉力相抗,却不想对方骤然施压,好不容易抬起的头颅又被迫低了下去。颈椎骨传来不堪重负的吱嘎声,紧咬的牙根泛起了血腥。那股力道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竟好像一整座山的分量都倾轧在云依的身上。
  身为一名已经步入心动期的体修,云依看似娇小俏丽,实际体重顶得上三到四个成年男性。以打熬根骨为重的体修下盘稳得堪比山峦,就连同样需要打熬根骨的剑修与佛修都远远不及。毕竟剑修注重剑法,佛修注重佛理,而体修,顾名思义,他们的侧重永远都是自己的身躯。真正集大成的体修,身体的每一寸筋骨、每一块肌肉都可以成为杀人的武器,而云依如今全力施为,挥出的劲气已达两千三百多斤。
  这意味着什么?
  “可恶,可恶,可恶……!”感觉到脊背上越来越重的施压,除了小时候的一场遭遇以外,从小到大都可谓是在师兄的宠溺下长大的云依哪里受得了这股气?她紧咬的牙齿沁出鲜血,面上似有狠意,但即便是这般仿佛撕咬着某人皮肉般的神情,放在她肉嘟嘟的脸上也不会显得狰狞。
  “可恶——!”
  云依怒喝一声,双腿猛然施力,将幕后之人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力道顺势下泄。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神庙的地砖尽数开裂,龟裂的纹路呈环形向外扩散,“咔擦”、“咔擦”的断裂破碎声不绝于耳。幕后之人连忙收势,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得地动山摇、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被踩碎了地基、震裂了房梁的神庙轰然倒塌。庙堂中陈列的棺材与神像无一幸免,皆被淹没在断壁颓垣与滚滚烟尘之中。隐在暗处的幕后之人当即惨叫着喷出了一口血,瞬间倒地毙命。
  而刚刚撕开阵法强行杀出一条生路的苏白卿还来不及探寻师妹的气息,远远的便听见震耳欲聋的屋舍坍塌之声。他极目远眺,便见凄清苍白的月光中有一道娇小的身影掀墙而出,仰头张嘴,奋力抒出了心口淤积的滞气。
  “啊——!!!”
  苏白卿:“……”很好很精神。
  见师妹活蹦乱跳很有活力,苏白卿也松了一口气,他纵身朝着那道月光下的身影而去,却不想脚下一软,仿佛踩中了什么东西。
  苏白卿低头,看着倒在沼泽地旁的白衣人,一张苍老却死不瞑目的面容,看不见任何的外伤,似乎是顷刻毙命。
  苏白卿看了看尸体,又看了看不远处的“留顾神庙”;看了看尸体,又看了看月光下咆哮的师妹……
  他眼神逐渐深邃。
  第121章
  死去的白衣老者乃神使,心口烙印冥神骨君之徽记,看上去是一颗被漆黑肋骨环绕着的心。
  神使的死因,是反噬。
  神使乃神明行走人间的肉身与意志,身怀布道与施与的职责。能够请下拥有真神一丝神性的神像,足以证明夏国离人村的这位神使是有几分能耐在身的。但俗话说得好,“请神容易送神难”,神使既然请下了神像,自然便也有守护神像以及令神像归位之责。利用神像害人不成还反过来导致神像被毁,这名神使最终死于渎神的反噬。
  这峰回路转的意外显然出乎了云依与苏白卿的预料,师兄妹两人蹲在白衣神使的尸体旁大眼瞪小眼,都觉得这个发展实在太过不可思议。
  “这么离谱的事情写进简报里也会被长老叫去问话的吧?”云依正想伸手戳一戳这暴毙而亡的白衣神使,伸出的食指却被苏白卿满含不赞同地攥住了。知道外道信徒惯来邪性,哪怕死亡也不可放松警惕,云依便也很快放弃了自己的好奇。两人在确认白衣神使确实死透了之后,便放了一把火将他的尸体烧了个干净。
  然而,熊熊燃烧的烈火焚化了尸骨与白衣,却有一件圆筒状的事物从衣兜中滚落了出来。那似乎是一张卷轴,中间系着的丝绳被火烧断后,滚落的纸面展开了大片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
  “咦?”云依好奇地伸手去拿,被苏白卿揪着衣领往后拽。
  “不要命了?外道的东西也敢看?先前还没吃够教训吗?”苏白卿语气冰冷,神色隐怒。云依险些直面了外道神明神像之事令苏白卿后怕不已,冥神骨君不允许世人轻亵生死,但拜了骨君便等同于和神明产生了联系,神魂污染可远比单纯的死亡要来得可怕。
  “不是,师兄。那好像是一本名录,会不会是受害的村民们的名单啊?”云依道。
  苏白卿瞥了那张卷轴一眼,发现打头便是一个叫“娜日迈”的人的名字,粗略将那些文字扫过一遍,发现的确是记事而非教义之类的文字。即便如此,苏白卿也不敢轻敌大意,呵斥了云依后便取出太极盘演算了一下,确定卷轴并非外道邪物后才将其拿起。
  正如云依所说,这卷轴是一份名录,记录着离人村这些年来收集而来、还未来得及献于骨君的死魂,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个名叫“娜日迈”的女人。
  [娜日迈,幽州大夏国京城人氏,原夏国司农属官员,初祈神者。]
  这个“初祈神者”的备注吸引了苏白卿全部的注意力,以至于云依偷偷摸摸地把头凑过来跟他一起看,他也没分出心思阻止。
  这个叫“娜日迈”的女人本是夏国司农属的官员,出身贵族,于农政上颇有建树。但后来家族因一桩案件而被牵连没落,娜日迈嫁给了自己的下属,辞去了司农属的职位,行事越发低调,一心钻研农事。她孕有一子名“古力思”,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夏国遭遇了瘟疫,娜日迈的丈夫没能躲过,在孩子生下来后不久便遗憾地撒手离世。
  娜日迈是个坚强且有韧性的女人,在丈夫辞世后,她面对各路虎视眈眈意图侵吞家产的豺狼虎豹,毫不犹豫地将家财上缴了国库,换取了一个微薄的爵位并带着一大笔“安家费”离开了京城。依靠着这笔“安家费”与几个跟随她的仆从,娜日迈在一处近城池的村落里落了脚,扎了根,将自己的孩子平安养大。而在这些年中,她没有放弃过经营自己家族与丈夫留下的人脉关系,并为“古力思”铺平了之后的官路。
  古力思。扎古日德,寒门之子,大夏国左丞相,享年三十九岁。
  “咦?!”云依将下巴搁在苏白卿的肩膀上,惊异道,“夏国最初祈求冥神降临的人居然是那位左丞相的母亲?”
  苏白卿也觉得有些意外,他点了点头,继续往下看了下去。
  在夏国,并非贵族的人想要当官是很艰难的,此地以母系的血脉为贵,古力思之所以能登上左丞相高位,一是因为他家族虽然没落但依旧是曾经的名门;二是因为娜日迈虽然做出散尽家财以求安平的软弱之举,实际却是以退为进,替自己的孩子留下了打开仕途的敲门砖。
  当然,古力思自己也很争气,有一个聪慧善虑的阿姆,有一个平静安稳还不必为衣食忧愁的童年,古力思得到了良好的教导,十六岁那年便考上了文榜,成为了夏国的官员。之后古力思通过人脉进入了司农属,又幸运的一位贵胄之女两情相悦,之后他便屡屡高升,平步青云,很快便官至三品。但娜日迈察觉到了不对,写了一封藏有暗喻的书信给他,劝古力思急流勇退。
  古力思相信阿姆的智慧,但妻子却一听他要辞官便愁容满面、暗自垂泪。无可奈何之下,古力思只能称病罢朝,闭门谢客,却不想此举却恰巧避开了夏国最大的一次的政权清洗。
  称病一年后,古力思复出,不仅官复原职,还因为朝堂无人可用而被接连提拔,官至一品,受封“左丞相中书”。
  这回不必娜日迈提醒,古力思也已经意识到其中的凶险。可此时,他却已经无路可退了。
  天载子午一十一年冬,左丞相古力思因偷盗仙家良种散于民间而致死伤无数,判祸国罪,斩首示众,悬颅于旗。
  同年,娜日迈于夏国失踪。两年后,一位自称“鬼姥”的老妪率领着一队白衣人回到了夏国,建立了离人村,授业于平民,为亡者送葬。
  “也就是说,祸乱夏国国纲的外道与冥神骨君的信徒并不是一路人。”云依趴在苏白卿的背上喃喃道,“难怪呢。永留民的教义是‘不可轻亵生死’,祸乱国纲残害平民之事是被严厉禁止的。但娜日迈为什么要祈神?她想向夏国复仇吗?”
  “……恐怕不是。”苏白卿沉吟道,“若非走投无路,世人何必祈神?娜日迈并非愚昧之人,这其中肯定另有原因。”
  苏白卿将卷轴收起,看着远处已经坍塌的神庙,对云依道:“走,我们先把棺木都挖出来。”
  ……
  宋从心找到梵缘浅与楚夭,将咸临发生的事情告知了她们,并询问她们之后的打算。
  “我自当与你同往。”听说前往苦刹很可能是有去无回之路,梵缘浅立时握住了宋从心的手,郑重地表明道,“你不可独自前往,太危险了。”
  宋从心很想问问梵缘浅心中到底对她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怎么感觉自己给梵缘浅留下的印象就是鲁莽?她其实并不赞同梵缘浅与自己同往,毕竟此行当真是凶多吉少。她苦口婆心地劝了几句,谁知梵缘浅听见“苦刹”二字后突然陷入了沉思。
  “我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地方。”梵缘浅思忖道,“刹(cha),乃梵语,有刹多罗与刹那之意。你说的这个地方,莫不是与我教有关?”
  宋从心也很茫然,“苦刹之地”摆明是个代称,但既然梵缘浅这么说,莫非最初为这禁忌之地取名的人竟还是个和尚?
  梵缘浅在一旁静静思索这个熟悉的地名时,一直默默坐在旁边扮演美人花瓶的楚夭却突然举手道:“我也去。”
  闻言,不说宋从心,就连思绪游离的梵缘浅都有些惊讶:“楚檀越?”
  “你们也说了,李郎已是局中人,无论如何都脱不开身。”楚夭抬头,恬静昳丽不解人间愁苦的眉眼,谁人都无法理解她为何会去闯一条十死无生的绝路,“即便我现在回到京城把他救出来,他的心也依旧会被困于这天下之间。我欲替他斩断这牵连人世的苦痛枷锁,请带上我吧,我不会给两位拖后腿的。”
  宋从心倒是不担心楚夭会拖后腿,她只是万分不解,楚夭先前一连串“分了啊”、“分了啊”给她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她本以为楚夭是喜爱游戏人间的性情,却不想她竟能为爱义无反顾到这般境地。
  “值得吗?”宋从心看着楚夭不染尘霾的双眼,“你对他动了真心?”
  “爱一个人时,我永远都是真心。”楚夭莞尔一笑,她倒是不意外他人对自己的误解,拂雪仙君与禅心院佛子只是对此略有疑虑,但两人却从未表现出视她心意轻浮的蔑意,这已经足够了,“虽然不知往后如何,但至少此时此刻,我是想过与他共度一生的。”
  楚夭的说法,宋从心实在难以理解。既是真爱,又为何会轻易熄灭;既然会轻易熄灭,又怎能算是真爱呢?
  但这世间或许就是有楚夭这般爱人的方式,疯狂执着,倾尽所有,却又偏偏昙花一现。
  而楚夭,愿意为自己的心上人,去走一遭鬼门关外的生死劫。
  见楚夭心意已决,宋从心也没有多劝。正如她不会忽视谢秀衣与宣白凤的牺牲、强行扭改她们某些看似渺茫可笑的想法一样,她总是会尊重他人做出的选择。她只能尽力准备好充足的后手,将每个人都放在适合他们的位置,一如北荒山中愿意留下或是决意离去的弟子,又或是重溟重水之下决心毁去龙骨的海民。
  当然,宋从心也没有轻信楚夭,相处时间不长,她对这位女修仍旧心存防备。
  “楚道友修行的是何道?”宋从心问道。
  “嗯……应该算是极情道吧?“楚夭露出苦恼的神情,纠结道,“我来自凡尘,是以武入道,所以大部分仙法我都不擅长。我对敌多是用一种秘法,你们遇到危险就把我丢出去好了,死不了的。但你们尽量不要在我身周,因为打起来我是认不了人的。”
  “……”宋从心平静的表情险些没能绷住。感情这漂亮花瓶般的女修居然是个狂战士啊?!
  正在宋从心思考对策之时,一旁思考了好一会儿的梵缘浅突然站了起来,宋从心转头看她,发现她额角竟然沁出了冷汗。
  “我想起来了……”梵缘浅抿了抿微白的唇,道,“苦刹之地,那是数十年前我师哥最后留书出走的地方。”
  第122章
  梵缘浅的师哥便是那位只闻其名未见其面、据说是天魔之体的上一代禅心院佛子,梵觉深。
  上一代佛子梵觉深在觉醒天魔之体前可谓是独领一代风骚的天之骄子。传说他天资粹美,妙有姿仪,拜入佛门时独行十八罗汉道,所经之处繁花盛开,地涌金莲。登顶之时,天光如旭,映照虹彩,如佛光西来,令目睹这一幕的佛门弟子心悦诚服、虔信敬拜。后来,这“步步生莲”与“金顶礼佛”的传说便成了佛门传承至今的美谈。虽然不知道这传闻中的主人公是谁,但宋从心对这件事却是有所耳闻的。
  她一开始还不明白为何传闻要如此浓墨重彩地描述一个人的“姿仪”,直到她得知这位主人公乃天魔之体。
  “大概在三十六年前,师哥在下榻的分院里留下一封书信,而后便下落不明。”前往兵营的路上,梵缘浅说起上一代佛子的事情,“师哥说他与一件陈年旧事因缘未了,欲往之而斩俗缘。我从师父的口中听过‘苦刹’这个地名,而师兄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元黄天与变神天的边界。”
  变神天——既世人口中的“魔界”,神州大陆浊气下沉后形成的领域,既为变神天。
  变神天位于元黄天的背面,疆域辽阔,与神州大陆形成镜像两面。宋从心没有去过变神天,只听说那里环境险恶,气候恶劣,无穷无尽的地底火山与岩浆主宰了整个位面,空气中弥散着硫磺的气味与侵蚀生命的瘴气。那里是虫孑与魔兽的天地,是一切地上生灵止步的生命禁地。
  如果说神州北地版图是一块尚开化、任由一切思想蛮横生长的三不管地带,那变神天便可谓是蛮古纪年的写照,至今仍旧遵循着黑暗古老的丛林法则。但也正是因此,变神天便成了魔修们肆意妄为的“净土”,那些尚且还能落脚的地段皆被魔修中足够强大的“尊者”分割殆尽。因为魔修修行吸纳的不是灵炁而是魔气,所以气息浑浊的变神天反而更适合他们繁衍生息。
  此世的魔修并非单纯的“不被正道所认可的修士”,而是指修行邪祟功法、拒修天之道的叛道者。上清界对各路道统与思想的包容堪称“海纳百川”,并无三六九等分,但会被判定为魔修的,其一是功法吸纳的是魔气而非灵炁,其二便是所行之道触犯了对应“清净”的“戮杀”、对应“静念”的“暴戾”、对应“忘情”的“疯执”以及对应“明性”的“贪嗔”。
  任何道统都有堕魔的危险,比如明月楼主与楚夭所修行的“极情道”,若不能自我执中得以彻悟,便很可能会沦入“疯执”的境地。
  魔修不能飞升,因为这是一个拒修天之道的群体。当魔修身上的业障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天道便会降下与之相对应的“劫”。若是熬过天道降下的劫难,则魔修的寿命将得以延长,反之则身死道消,魂飞魄散。仅从这点来看,魔修除了道统外也与正统修士无甚不同,但和修身养性、看淡生死的正道修士有所区别的是,无法飞升的魔修只能与天争命。因此这个群体中大多都是草菅人命、为提升自身修为而不择手段之人。
  而“魔”并不仅仅只有人族,草木精怪、山川异兽都有可能会堕入魔道,从此永诀仙途。
  魔修入魔也基本分为两类,一种是自发修行邪法的;一种是修行出茬走火入魔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必须通过吸纳魔气来提升修为的魔修通常都会与疯狂、暴戾、嗜血相伴。仙门则视“上天试道者、一切灾难者、引人入迷者、冤魂恶鬼者、贪利养之者、眷属阻道者、梦中乱神者、业病缠身者、木石禽兽之精者、无定力幻境见神仙者”为“魔”。
  《倾恋》这本书中,女主灵希惨遭仙门迫害后便沦落入魔界,最终统筹各路魔修,以魔尊之身翻覆上清天。
  天魔之体,既为“上天试道者”,谓“着相”之所至。自古以来,天魔之体出世便代表修道者必将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炼,道心不坚者便可能丧生此劫,故而天魔之体一直遭人忌惮。而因为天魔之体乃“相”的极致,每一代魔胎都会有其神诡之处,梵觉深的“相”则体现在容貌之上。
  “苦刹之地,莫非是坐落于变神天?”从梵缘浅这里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情报,也让宋从心对这场针对自己的阳谋有了几分猜想。
  看来,引我入苦刹之地便是外道的目的所在了。宋从心在心中默默道。谢秀衣想要在人间建立足以插手魔患事件的势力,仅靠嘴上说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她一定还有一个更庞大的计划,以此来争夺凡人在这场仙魔之争中的话语权。
  宋从心带着梵缘浅与楚夭来到军营,宋从心掐了一个无我诀,三人便出入重地如入无人之境。到了谢秀衣的大帐前,一位身披银甲的青年将军已经提前守在了帐边,宋从心现出身形时,突然出现的人影令这位将军下意识地将手摁在了腰间的剑柄处,但却忍耐着没有拔剑。
  “拂雪真人。”看着那一席标志性的蓝白道袍,青年将军那张好似被风霜封就的坚毅面庞露出了堪称温和的神情,“时隔多年,您风采更胜当年。”
  宋从心有些意外地看了这名青年将军一眼,却发现他竟然是被天书标注在册的人,她下意识地念出了那个名字:“张松?”
  “您还记得末将,实在是末将的荣幸。”那个曾经随齐照天等人共守桐冠城、极其擅长心算的微末小将有些激动,他如今已经能被人恭称一声“将军”了,“当年九婴灾变事件,幸得仙门弟子出手,我们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守住国门。也多亏诸位仙长相赠的书册,实在令我受益匪浅。”
  “你足够勤学,方有今天。”宋从心微微颔首,她察觉到身后楚夭投来的复杂而又诡异的视线,“谢军师还在歇息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