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70节
“这些年来,白凤借夏国之名南征北战,‘剿匪’无数。”谢秀衣笑盈盈道,“乡绅与地方官员豢养的私兵,通常以流寇匪徒之身作为掩饰,其中与外道勾结者,不胜枚举。除此之外,祸害乡邻、搜刮民脂民毫的鼠辈,窃国之匪当然也是匪。”
谢秀衣的言下之意,便是宣白凤这些年来一直都借“剿匪”之名查抄隐户,清查各地官僚世家,这一切都是为了延缓咸临土地兼并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宣白凤的努力,咸临才没有像大夏一般溃如决堤。
“当然,我也曾劝过她,要更有‘魄力’一点。”谢秀衣垂下眼帘,她是军师,是谋士,正如她对宣平沙所说的那般,若非她追随的君主是位德行操守极高的明君,她恐怕便是那祸国的奸佞,“咸临时间已无多,那等祸在当下利在千秋之事,不必她出手,我也愿替她背负这份罪孽。但很可惜,没等我劝服她,我便发现那已经是做不到的事了。”
谢秀衣很遗憾,遗憾于自己不能早生几年。她曾想过除掉被国师控制的宣怀王,好让白凤公主尽快登基上位,彻底清除咸临内腐败滋生的沉疴烂淤,阻止外道的渗透与侵蚀。为此,她甚至已经做好了背负弑君罪名伏诛的准备。
但很可惜,谢秀衣很快便发现,如今的“宣怀王”是杀不死的。
“仙家之术,果然不同凡响。”谢秀衣莞尔,“可生死人,可肉白骨。即便是已死之人,也能被强行留在人世。”
谢秀衣说这话时的神情很平和,眼神也没有丝毫的阴霾。这便是九婴灾变事件中,谢秀衣对仙门弟子诸多试探的缘由。毕竟如今那位高高在上的咸临国师,就是自仙门走出来的修士。
话说到这个地步,咸临与大夏的局势都已明朗,这场笼罩人间的阴谋居然早在三十年前便已开始布局。九婴灾变,不过是个引子。
大帐内死寂一片的沉默。
宋从心心中阵阵发寒,她脊梁紧绷,抿了抿微白的唇。关于咸临与大夏的部分情报,她已经从明月楼中获知,如今对谢秀衣再次问起,不过是为了确认一件事:“你是痴绝城的门人?”
谢秀衣微微一顿:“瞒不过真人。楼主的确邀我进入痴绝城,但我自诩不算痴人,只能谢过楼主美意了。”
“但明月楼承认你的身份,否则明月楼主不会在相关情报中隐匿你的存在。”宋从心注视着谢秀衣,一时间,谢秀衣只觉得世间一切的蒙昧与晦暗都瞒不过这双眼,“你早就知道我会来,不,或者说,我会来此应当也是你计划中的一部分。”
谢秀衣闻言,却是露出忍俊不禁之色:“在拂雪真人眼中,秀衣一介凡人竟是如此算无遗漏的吗?”
“仙人凡人,对我来说,无甚区别。”宋从心摇摇头,她仍旧用那双过于漆黑深邃的眼眸注视着谢秀衣,仿佛要看穿她藏在柔弱枯槁皮相下的真实,“有一个线索,那便是当初无极道门派遣至桐冠城的两名俗家弟子。他们在近期被传召入京,先前我以为外道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这等地步。但如今看来,那或许是你保留下来的、传递给无极道门的信号。你在暗示我们,咸临京都有异。”
远在咸临京都的宣怀王特意召无极道门的俗家弟子入京,无极道门势必会警惕,毕竟弟子身份情报的泄露往往与外道的侵蚀渗透脱不开干系。
“不,应该这么说,你计划中会步入棋局的人应当是无极道门的弟子。而那个人,不一定是我。”
宋从心一语中的。
谢秀衣无奈一笑:“不错,假传圣旨引无极道门弟子前来,的确是我的布局。只是我没想过来的会是拂雪真人,此事我还借了楼主之手。楼主的本意是将线索泄露给此次前往夏国参与外门大比的弟子。拂雪真人会入局,也在我与楼主的预料之外。”
“这不是意外。”宋从心站起身,负手而立,背在身后的手紧张地攥成了拳头,重复了,她这才深吸了一口气,“师父说,有人要引我入局。”
谢秀衣怔了一瞬,但她是何其机敏,很快便明白了宋从心话中的深意,顿时抿了抿唇。
“我知你目标本不是我。”宋从心终于将一切散碎的线索都牵连了起来,她再次为《倾恋》这本看似狗血的言
情话本背后隐藏的庞大阴影所心悸,“即便你没有给出那个暗示,幕后之人依旧会想方设法将情报送上我的桌案。”
“事实上,我正是因为关注了此次的外门大比,与同门交谈时才发现了桐冠城失落的困局。”
谢秀衣的确没想过要引她入局,因为在原书中,她与明月楼主的目标是女主角灵希。
“尚方令李开平是你们的人。”宋从心低头,看着谢秀衣沉思的神情,“原来如此,他不惜自污声名也要传递出来的书信,是为了递交给你。”
宋从心翻转手腕,二指轻拭戴在手腕上的玉环,粟米珠微微一闪,一张轻薄的人皮书便出现在她的手上。
“如此,物归原主。”宋从心将曾覆脊之书递给了谢秀衣,“结尾暗号所说的人间痴绝处,想来便是你与下属传递情报的地点。”
“不错。”谢秀衣颔首,肯定了宋从心的猜测,“李开平确实是我们的人。这些年来,京城那位一直在寻找我,是楼主好心为我提供了庇护之所。痴绝城并非是一座城池,它实际是一艘巨大的岛船,可行驶于三界虚实之间。不管是从何处登船,最终离开时都会回到归处。”
“你能如此坦诚,是好事。”宋从心微微倾身,一手压在谢秀衣身后轮椅的靠背上,如霜似雪的面容静美如落落的月色,眼神却凉冷而利。
“既然已经同为局中人,不妨再更坦诚些许,如何?”
第118章
宋从心的一个承诺卖出了一个连她自己都预想不到的高价。
“谢军师是本座看中的人,因此她的秘密恕本座不以阿堵物为代价对外出售。”明月楼主两根食指交错,抵在唇上,“但是明月楼的规矩,只要支付得起代价,就没有换不到的情报。你的承诺值这个价,而谢军师典当了自己的余生,活当。但代价本座还没收到,她已经快把本金用完了。”
宋从心问道:“楼主这儿,连无形之物也能典当吗?”
“怎么不能呢?万事万物皆有其价。实在不行,哄本座开心,本座也乐意付账。”明月楼主托腮浅笑,“本座是戏子,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皆是戏中事。既然情报可以卖出天价,人一生的故事自然也能。拂雪若是愿意将自己的故事卖给本座,本座可愿意给拂雪出个高价。”
宋从心面无表情地回忆自己二十世纪新生代青年被信息洪流冲刷、遍布二次元与各种非主流文化的短暂一生,委婉道:“多谢楼主,不必了。”
明月楼主笑而不语,之后便向宋从心讲述了谢秀衣的故事。
谢秀衣,人间名门望族谢家嫡女,排序七,有一胞弟谢安淮,乃双生子。谢秀衣有先天不足之症,体弱多病,大夫也曾断言她活不长久。但此女自幼时便表现出了极其惊人的天资,过目不忘,多谋善虑。因才学冠盖华京,小小年纪便被钦定为皇太女的伴读。
而其胞弟谢安淮,虽有才学,却远不及其胞姐。谢安淮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一手足以支撑他外出游学的剑术,好在他生性豁达洒脱,与谢秀衣感情甚笃。他不仅不嫉妒谢秀衣的才能,甚至还屡次替体弱的谢秀衣出面办事。而自从谢秀衣接手了宣白凤公主的暗卫与死士,开始经手一些阴暗面的工作后,她便开始韬光养晦,以病弱为名彻底消失在世人的眼中。就连桐冠城郡守之位,也是由其胞弟代管。
从明月楼主给出的情报中可知,宣白凤假借剿匪之名打压越界的官僚世家,抵御外道对咸临国的侵蚀与渗透。在此期间,谢秀衣经手的都是一些残酷血腥、甚至是与黑暗疯狂同行的工作,难以想象当年不过十二三岁的谢秀衣是如何扛起这份担子的。
所幸,谢秀衣做得不错。然而,正是因为她做得不错,桐冠城失落后,她才会遭到与外道勾结的官僚的激烈反扑。
桐冠城失落之后,咸临最强的军力定疆军曾四分五裂、溃不成军,而明月楼中的情报记载,谢秀衣与其胞弟谢安淮曾经失踪过数月之久。
再之后,大夏兵分三路,大举入侵咸临。危难关头,谢秀衣出现在战场上,以“谢军师”的身份整合了边城百姓与零散但仍坚守职责的定疆军,组织起了强而有力的反抗。她以“民间起义”为由头镇压了当时自东西两方包抄而来的军队,迫使朝堂不得不无视白凤公主已经被朝廷定罪的事实,为这位先前一直无甚名气的“谢军师”授封“文常侯”。
“阻止外敌入侵”本是咸临国师的独角戏,但这份天大的功劳,却硬生生被谢秀衣分去了最肥美的一块肉。
也因为谢秀衣的存在,本该“被迫”站出来“主持大局”的齐国师不得不继续隐藏在幕后。谢秀衣统帅的定疆军依旧坚守北疆,屯田备战,与夏国形成拉锯之式。咸临那种烈火烹油般诡异的安定,便来源于齐国师与谢军师的隔空对峙。
“谢秀衣是被她胞弟谢安淮从外道的魔窟中带出来的,她得以苟延残喘的代价,是谢安淮永远回不来了。”
自谢秀衣失踪到她再次出现在战场上的这个间隙里,是明月楼的彩旦丑婆子发现了伤重的谢秀衣。
据丑婆子的说法,她发现谢秀衣时,谢秀衣正被谢安淮死死地护在怀里,而谢安淮的尸体已经僵硬。丑婆子发现谢秀衣满口是血,谢安淮则是被人咬破喉颈死去的。他死后,尸体发生了一些异变……而谢秀衣在被丑婆子救助后,意识昏沉间也一直呢喃着“烧了谢安淮的尸体”。
“死得很及时。痛苦,但至少没有变成别的什么,还能有来世。”明月楼主说起这件事时,面上罕见地没了笑意,“她拿不了刀了,只能咬。”
情报上的字句含糊,直到真正遇见谢秀衣,宋从心才知道“拿不了刀”是什么意思。
杀人的,被杀的,都太过惨烈了。
“谢军师说她并非痴人,但这世间,又有几人能比她痴?”
“对你,谢秀衣不会说谎,但她一定不会告诉你全部的真相。”明月楼主显然很了解谢秀衣的心术手段,“谎言骗人终究是三流的话术,用真话说谎以行阳谋,这才算
得上优秀的‘谋士’。你想破幽州此局,谢军师便是那唯一的钥匙。”
宋从心竭力运转心法,才没有在明月楼主面前露出难看的面色:“告诉我这些也无妨吗?谢军师应当是楼主看重的门人。”
“是啊,很可惜。本座说过,本座以往从不做先拿货后付钱的生意。”明月楼主吸了一口烟,轻叹,“当然,亏本生意,更是不做。但这胆大包天的谢军师都敢让本座亏本了,本座自然要讨回一点子钱了。”
“拂雪,谢秀衣对尘世没有敬畏之情。皇权,生死,天道,神祇……这些世人敬畏的所有,在她眼中都是可以被剖析解离的东西。”
“如她这般性情,实在不应该视之为人,更应该被世人放进庙里供奉香火才是。”
……
“你机关算尽,大费周折,应当不止是为了提醒无极道门‘咸临有异’这么简单。”
宋从心凝视着谢秀衣的眼眸,难以想象经历了那些苦难的人还能有这样一双温暖明媚的眼睛。
“……”谢秀衣轻叹了一口气,平和的面容上竟有几分小女儿家的嗔意,“看样子我的小动作还是瞒不过楼主,他老人家真是半点亏都不肯吃。拿我的筹码和真人您做生意,两头通吃,真是好算计。”
谢秀衣笑盈盈,完全听不出情绪地道:“令人生气。”
“你究竟在筹划什么?”宋从心并不接话,要是让明月楼主听见“老人家”这么戳肺管子的话,保不准他就要笑里藏刀地背后给人小鞋子穿,“你的目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师尊?又或者,你有更大的野心以及图谋?”
明月楼主给宋从心的提示是:谢秀衣是前往苦刹的钥匙,而苦刹之地则与明尘上仙有关。
因此,在见到谢秀衣的那一刻,宋从心毫不犹豫地让天书“解读”了谢秀衣的情报。
【[文常侯]谢秀衣
身份:谢家宗家嫡女,咸临定疆军军师,文常侯,苦刹之钥
存世:二十七载
种族:人族
状态:弥留
[人在濒死时会看见许多东西,灵魂下潜之前,躯壳与灵会短暂地漂浮于尘世之水的表面。
通过某种外道的秘术,她被近乎永恒地悬停在下潜的这一瞬间。
以濒死之肉身纳灵,开启通往某地的通道,钻研此法之人意图以此窥探正道魁首最深的隐秘,却没想到会被羸弱的猎物临死反咬。
她在等待一个希望,一个真相。
揭开隐秘的面纱,将命运归还于人族本身。这或许是狂士好赌,但她觉得,胜过半子便足够了。]
……】
宋从心在看到“解开隐秘的面纱”时,心里顿时便咯噔了一下。
她突然便想到了“曾覆脊之书”,一个有些可怕的猜测如阴冷的毒蛇般爬上了她的后心,顺着脖颈蹿上了头皮。
“……你接触过外道的秘术,你发现了那些东西。”宋从心缓缓垂下了手,“但你没有选择将他们重新封入牢笼之内,而是选择打开了它?”
“李开平是你们的人,也就是说,你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制造隐秘之物的秘术?……不对,早在多年前,宣白凤为了抵御外道的侵蚀而四处讨伐与外道勾结的官僚世家,你们应该早就发现隐秘的存在了。所以在更早之前,你们已经想过去了解……并且控制这些存在,是吗?”
宋从心并不需要谢秀衣的回答,只看她面上不变的微笑,她便知道自己的推测是对的。
这太疯狂了。
“你有想过这会带来什么灾难吗?”宋从心沉声道。
“人族无时不刻都活在灾难之中。”谢秀衣没有否认,她低垂着眼帘时显得眉目恬静而又温雅,“地动,海啸,洪涝,干旱……太多太多的灾难,能够一夜之间摧毁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所有。人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朝露蜉蝣般转瞬即逝,求知与传承是我们对抗这些灾难的唯一手段。如果不去了解,那些东西便会一直都是隐秘的未知。除了恐惧着不知何时斩落的屠刀,我们束手无策。”
宋从心想要反驳,但不知为何,她有一瞬的沉默:“不一样的,谢秀衣。那些东西不是地动海啸,而是瘟疫。”
“我明白,这是一场宁可屠城都不能令其泄露出去的‘瘟疫’。”谢秀衣轻阖眼帘,“我等都很明白自己在与什么东西同行。但很显然,它们已经失控了。仅靠明尘掌教一人镇压,神州还能坚持多久?明尘掌教若是不在了,对隐秘一无所知的人族还能坚持多久?”
“我学习兵法的第一课,师长便告诉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谢秀衣睁开双眼,粲然一笑,“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人族不能停止向前迈进的脚步,哪怕每一步都垫着同伴的鲜血与骸骨。曾经的人族很脆弱,在神州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人族根本无力与妖兽和异族争夺。那时是仙家弟子与人族精锐齐心协力,横扫九州开拓出足以令族人繁衍生息的领土。为何千百年过去,我等却变得这般怯懦畏缩?”
宋从心垂眸:“你想怎么做?”
“不是我想怎么做,而是真人您打算怎么做?”谢秀衣仰头,露出自己细弱青白的颈项,“楼主说,您会是此世的变数。明尘掌教如此强大,您却仍有护他之心。既然如此,您有打破如今现存秩序与规则的胆气与魄力吗?您敢去赌吗?”
“你不必激将我。”宋从心摇了摇头,她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师尊的想法,我很清楚。你着眼未来,他看的却是当下。或许对你乃至绝大部分人来说,牺牲一部分人去成就一个光明的未来是值得的事,但我师尊不会那么想。未来很重要,但活在当下的人也并不轻飘。救一人与救千万人之间,本质上并无不同。”
谢秀衣安静地听着,半晌,她才道:“我明白,在高尚之人眼中,生命之重甚乎泰山。五百年前,明尘掌教曾以一己之力拦截了命运的洪流,然而这五百年来,凡尘不思进取,反而困于腐败与内斗,想必是让他失望了。”
五百年前,宋从心已经不止一次听见这个时间了。五百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谢秀衣见宋从心沉默,终于丢出了最后一记响雷:“白凤还活着。”
“什么?”宋从心微微一怔。
“白凤还活着,我能感觉到,她还活着。”谢秀衣缓慢地咬字,每一个字节都仿佛在咀嚼着痛楚,“但我不知道,她‘活着’是否能算是一件好事。她与曾经留守桐冠的将士们被困在一处名为‘苦刹’的地方。但楼主告诉我,千百年来唯一一个成功将沦落于苦刹之地的人带出来的,只有明尘掌教。我受困于外道地宫之时,他们把我变成了通往苦刹之地的钥匙。但这条路,只能前进,而无后路。”
谢秀衣的言下之意,便是宣白凤这些年来一直都借“剿匪”之名查抄隐户,清查各地官僚世家,这一切都是为了延缓咸临土地兼并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宣白凤的努力,咸临才没有像大夏一般溃如决堤。
“当然,我也曾劝过她,要更有‘魄力’一点。”谢秀衣垂下眼帘,她是军师,是谋士,正如她对宣平沙所说的那般,若非她追随的君主是位德行操守极高的明君,她恐怕便是那祸国的奸佞,“咸临时间已无多,那等祸在当下利在千秋之事,不必她出手,我也愿替她背负这份罪孽。但很可惜,没等我劝服她,我便发现那已经是做不到的事了。”
谢秀衣很遗憾,遗憾于自己不能早生几年。她曾想过除掉被国师控制的宣怀王,好让白凤公主尽快登基上位,彻底清除咸临内腐败滋生的沉疴烂淤,阻止外道的渗透与侵蚀。为此,她甚至已经做好了背负弑君罪名伏诛的准备。
但很可惜,谢秀衣很快便发现,如今的“宣怀王”是杀不死的。
“仙家之术,果然不同凡响。”谢秀衣莞尔,“可生死人,可肉白骨。即便是已死之人,也能被强行留在人世。”
谢秀衣说这话时的神情很平和,眼神也没有丝毫的阴霾。这便是九婴灾变事件中,谢秀衣对仙门弟子诸多试探的缘由。毕竟如今那位高高在上的咸临国师,就是自仙门走出来的修士。
话说到这个地步,咸临与大夏的局势都已明朗,这场笼罩人间的阴谋居然早在三十年前便已开始布局。九婴灾变,不过是个引子。
大帐内死寂一片的沉默。
宋从心心中阵阵发寒,她脊梁紧绷,抿了抿微白的唇。关于咸临与大夏的部分情报,她已经从明月楼中获知,如今对谢秀衣再次问起,不过是为了确认一件事:“你是痴绝城的门人?”
谢秀衣微微一顿:“瞒不过真人。楼主的确邀我进入痴绝城,但我自诩不算痴人,只能谢过楼主美意了。”
“但明月楼承认你的身份,否则明月楼主不会在相关情报中隐匿你的存在。”宋从心注视着谢秀衣,一时间,谢秀衣只觉得世间一切的蒙昧与晦暗都瞒不过这双眼,“你早就知道我会来,不,或者说,我会来此应当也是你计划中的一部分。”
谢秀衣闻言,却是露出忍俊不禁之色:“在拂雪真人眼中,秀衣一介凡人竟是如此算无遗漏的吗?”
“仙人凡人,对我来说,无甚区别。”宋从心摇摇头,她仍旧用那双过于漆黑深邃的眼眸注视着谢秀衣,仿佛要看穿她藏在柔弱枯槁皮相下的真实,“有一个线索,那便是当初无极道门派遣至桐冠城的两名俗家弟子。他们在近期被传召入京,先前我以为外道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这等地步。但如今看来,那或许是你保留下来的、传递给无极道门的信号。你在暗示我们,咸临京都有异。”
远在咸临京都的宣怀王特意召无极道门的俗家弟子入京,无极道门势必会警惕,毕竟弟子身份情报的泄露往往与外道的侵蚀渗透脱不开干系。
“不,应该这么说,你计划中会步入棋局的人应当是无极道门的弟子。而那个人,不一定是我。”
宋从心一语中的。
谢秀衣无奈一笑:“不错,假传圣旨引无极道门弟子前来,的确是我的布局。只是我没想过来的会是拂雪真人,此事我还借了楼主之手。楼主的本意是将线索泄露给此次前往夏国参与外门大比的弟子。拂雪真人会入局,也在我与楼主的预料之外。”
“这不是意外。”宋从心站起身,负手而立,背在身后的手紧张地攥成了拳头,重复了,她这才深吸了一口气,“师父说,有人要引我入局。”
谢秀衣怔了一瞬,但她是何其机敏,很快便明白了宋从心话中的深意,顿时抿了抿唇。
“我知你目标本不是我。”宋从心终于将一切散碎的线索都牵连了起来,她再次为《倾恋》这本看似狗血的言
情话本背后隐藏的庞大阴影所心悸,“即便你没有给出那个暗示,幕后之人依旧会想方设法将情报送上我的桌案。”
“事实上,我正是因为关注了此次的外门大比,与同门交谈时才发现了桐冠城失落的困局。”
谢秀衣的确没想过要引她入局,因为在原书中,她与明月楼主的目标是女主角灵希。
“尚方令李开平是你们的人。”宋从心低头,看着谢秀衣沉思的神情,“原来如此,他不惜自污声名也要传递出来的书信,是为了递交给你。”
宋从心翻转手腕,二指轻拭戴在手腕上的玉环,粟米珠微微一闪,一张轻薄的人皮书便出现在她的手上。
“如此,物归原主。”宋从心将曾覆脊之书递给了谢秀衣,“结尾暗号所说的人间痴绝处,想来便是你与下属传递情报的地点。”
“不错。”谢秀衣颔首,肯定了宋从心的猜测,“李开平确实是我们的人。这些年来,京城那位一直在寻找我,是楼主好心为我提供了庇护之所。痴绝城并非是一座城池,它实际是一艘巨大的岛船,可行驶于三界虚实之间。不管是从何处登船,最终离开时都会回到归处。”
“你能如此坦诚,是好事。”宋从心微微倾身,一手压在谢秀衣身后轮椅的靠背上,如霜似雪的面容静美如落落的月色,眼神却凉冷而利。
“既然已经同为局中人,不妨再更坦诚些许,如何?”
第118章
宋从心的一个承诺卖出了一个连她自己都预想不到的高价。
“谢军师是本座看中的人,因此她的秘密恕本座不以阿堵物为代价对外出售。”明月楼主两根食指交错,抵在唇上,“但是明月楼的规矩,只要支付得起代价,就没有换不到的情报。你的承诺值这个价,而谢军师典当了自己的余生,活当。但代价本座还没收到,她已经快把本金用完了。”
宋从心问道:“楼主这儿,连无形之物也能典当吗?”
“怎么不能呢?万事万物皆有其价。实在不行,哄本座开心,本座也乐意付账。”明月楼主托腮浅笑,“本座是戏子,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皆是戏中事。既然情报可以卖出天价,人一生的故事自然也能。拂雪若是愿意将自己的故事卖给本座,本座可愿意给拂雪出个高价。”
宋从心面无表情地回忆自己二十世纪新生代青年被信息洪流冲刷、遍布二次元与各种非主流文化的短暂一生,委婉道:“多谢楼主,不必了。”
明月楼主笑而不语,之后便向宋从心讲述了谢秀衣的故事。
谢秀衣,人间名门望族谢家嫡女,排序七,有一胞弟谢安淮,乃双生子。谢秀衣有先天不足之症,体弱多病,大夫也曾断言她活不长久。但此女自幼时便表现出了极其惊人的天资,过目不忘,多谋善虑。因才学冠盖华京,小小年纪便被钦定为皇太女的伴读。
而其胞弟谢安淮,虽有才学,却远不及其胞姐。谢安淮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一手足以支撑他外出游学的剑术,好在他生性豁达洒脱,与谢秀衣感情甚笃。他不仅不嫉妒谢秀衣的才能,甚至还屡次替体弱的谢秀衣出面办事。而自从谢秀衣接手了宣白凤公主的暗卫与死士,开始经手一些阴暗面的工作后,她便开始韬光养晦,以病弱为名彻底消失在世人的眼中。就连桐冠城郡守之位,也是由其胞弟代管。
从明月楼主给出的情报中可知,宣白凤假借剿匪之名打压越界的官僚世家,抵御外道对咸临国的侵蚀与渗透。在此期间,谢秀衣经手的都是一些残酷血腥、甚至是与黑暗疯狂同行的工作,难以想象当年不过十二三岁的谢秀衣是如何扛起这份担子的。
所幸,谢秀衣做得不错。然而,正是因为她做得不错,桐冠城失落后,她才会遭到与外道勾结的官僚的激烈反扑。
桐冠城失落之后,咸临最强的军力定疆军曾四分五裂、溃不成军,而明月楼中的情报记载,谢秀衣与其胞弟谢安淮曾经失踪过数月之久。
再之后,大夏兵分三路,大举入侵咸临。危难关头,谢秀衣出现在战场上,以“谢军师”的身份整合了边城百姓与零散但仍坚守职责的定疆军,组织起了强而有力的反抗。她以“民间起义”为由头镇压了当时自东西两方包抄而来的军队,迫使朝堂不得不无视白凤公主已经被朝廷定罪的事实,为这位先前一直无甚名气的“谢军师”授封“文常侯”。
“阻止外敌入侵”本是咸临国师的独角戏,但这份天大的功劳,却硬生生被谢秀衣分去了最肥美的一块肉。
也因为谢秀衣的存在,本该“被迫”站出来“主持大局”的齐国师不得不继续隐藏在幕后。谢秀衣统帅的定疆军依旧坚守北疆,屯田备战,与夏国形成拉锯之式。咸临那种烈火烹油般诡异的安定,便来源于齐国师与谢军师的隔空对峙。
“谢秀衣是被她胞弟谢安淮从外道的魔窟中带出来的,她得以苟延残喘的代价,是谢安淮永远回不来了。”
自谢秀衣失踪到她再次出现在战场上的这个间隙里,是明月楼的彩旦丑婆子发现了伤重的谢秀衣。
据丑婆子的说法,她发现谢秀衣时,谢秀衣正被谢安淮死死地护在怀里,而谢安淮的尸体已经僵硬。丑婆子发现谢秀衣满口是血,谢安淮则是被人咬破喉颈死去的。他死后,尸体发生了一些异变……而谢秀衣在被丑婆子救助后,意识昏沉间也一直呢喃着“烧了谢安淮的尸体”。
“死得很及时。痛苦,但至少没有变成别的什么,还能有来世。”明月楼主说起这件事时,面上罕见地没了笑意,“她拿不了刀了,只能咬。”
情报上的字句含糊,直到真正遇见谢秀衣,宋从心才知道“拿不了刀”是什么意思。
杀人的,被杀的,都太过惨烈了。
“谢军师说她并非痴人,但这世间,又有几人能比她痴?”
“对你,谢秀衣不会说谎,但她一定不会告诉你全部的真相。”明月楼主显然很了解谢秀衣的心术手段,“谎言骗人终究是三流的话术,用真话说谎以行阳谋,这才算
得上优秀的‘谋士’。你想破幽州此局,谢军师便是那唯一的钥匙。”
宋从心竭力运转心法,才没有在明月楼主面前露出难看的面色:“告诉我这些也无妨吗?谢军师应当是楼主看重的门人。”
“是啊,很可惜。本座说过,本座以往从不做先拿货后付钱的生意。”明月楼主吸了一口烟,轻叹,“当然,亏本生意,更是不做。但这胆大包天的谢军师都敢让本座亏本了,本座自然要讨回一点子钱了。”
“拂雪,谢秀衣对尘世没有敬畏之情。皇权,生死,天道,神祇……这些世人敬畏的所有,在她眼中都是可以被剖析解离的东西。”
“如她这般性情,实在不应该视之为人,更应该被世人放进庙里供奉香火才是。”
……
“你机关算尽,大费周折,应当不止是为了提醒无极道门‘咸临有异’这么简单。”
宋从心凝视着谢秀衣的眼眸,难以想象经历了那些苦难的人还能有这样一双温暖明媚的眼睛。
“……”谢秀衣轻叹了一口气,平和的面容上竟有几分小女儿家的嗔意,“看样子我的小动作还是瞒不过楼主,他老人家真是半点亏都不肯吃。拿我的筹码和真人您做生意,两头通吃,真是好算计。”
谢秀衣笑盈盈,完全听不出情绪地道:“令人生气。”
“你究竟在筹划什么?”宋从心并不接话,要是让明月楼主听见“老人家”这么戳肺管子的话,保不准他就要笑里藏刀地背后给人小鞋子穿,“你的目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师尊?又或者,你有更大的野心以及图谋?”
明月楼主给宋从心的提示是:谢秀衣是前往苦刹的钥匙,而苦刹之地则与明尘上仙有关。
因此,在见到谢秀衣的那一刻,宋从心毫不犹豫地让天书“解读”了谢秀衣的情报。
【[文常侯]谢秀衣
身份:谢家宗家嫡女,咸临定疆军军师,文常侯,苦刹之钥
存世:二十七载
种族:人族
状态:弥留
[人在濒死时会看见许多东西,灵魂下潜之前,躯壳与灵会短暂地漂浮于尘世之水的表面。
通过某种外道的秘术,她被近乎永恒地悬停在下潜的这一瞬间。
以濒死之肉身纳灵,开启通往某地的通道,钻研此法之人意图以此窥探正道魁首最深的隐秘,却没想到会被羸弱的猎物临死反咬。
她在等待一个希望,一个真相。
揭开隐秘的面纱,将命运归还于人族本身。这或许是狂士好赌,但她觉得,胜过半子便足够了。]
……】
宋从心在看到“解开隐秘的面纱”时,心里顿时便咯噔了一下。
她突然便想到了“曾覆脊之书”,一个有些可怕的猜测如阴冷的毒蛇般爬上了她的后心,顺着脖颈蹿上了头皮。
“……你接触过外道的秘术,你发现了那些东西。”宋从心缓缓垂下了手,“但你没有选择将他们重新封入牢笼之内,而是选择打开了它?”
“李开平是你们的人,也就是说,你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制造隐秘之物的秘术?……不对,早在多年前,宣白凤为了抵御外道的侵蚀而四处讨伐与外道勾结的官僚世家,你们应该早就发现隐秘的存在了。所以在更早之前,你们已经想过去了解……并且控制这些存在,是吗?”
宋从心并不需要谢秀衣的回答,只看她面上不变的微笑,她便知道自己的推测是对的。
这太疯狂了。
“你有想过这会带来什么灾难吗?”宋从心沉声道。
“人族无时不刻都活在灾难之中。”谢秀衣没有否认,她低垂着眼帘时显得眉目恬静而又温雅,“地动,海啸,洪涝,干旱……太多太多的灾难,能够一夜之间摧毁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所有。人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朝露蜉蝣般转瞬即逝,求知与传承是我们对抗这些灾难的唯一手段。如果不去了解,那些东西便会一直都是隐秘的未知。除了恐惧着不知何时斩落的屠刀,我们束手无策。”
宋从心想要反驳,但不知为何,她有一瞬的沉默:“不一样的,谢秀衣。那些东西不是地动海啸,而是瘟疫。”
“我明白,这是一场宁可屠城都不能令其泄露出去的‘瘟疫’。”谢秀衣轻阖眼帘,“我等都很明白自己在与什么东西同行。但很显然,它们已经失控了。仅靠明尘掌教一人镇压,神州还能坚持多久?明尘掌教若是不在了,对隐秘一无所知的人族还能坚持多久?”
“我学习兵法的第一课,师长便告诉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谢秀衣睁开双眼,粲然一笑,“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人族不能停止向前迈进的脚步,哪怕每一步都垫着同伴的鲜血与骸骨。曾经的人族很脆弱,在神州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人族根本无力与妖兽和异族争夺。那时是仙家弟子与人族精锐齐心协力,横扫九州开拓出足以令族人繁衍生息的领土。为何千百年过去,我等却变得这般怯懦畏缩?”
宋从心垂眸:“你想怎么做?”
“不是我想怎么做,而是真人您打算怎么做?”谢秀衣仰头,露出自己细弱青白的颈项,“楼主说,您会是此世的变数。明尘掌教如此强大,您却仍有护他之心。既然如此,您有打破如今现存秩序与规则的胆气与魄力吗?您敢去赌吗?”
“你不必激将我。”宋从心摇了摇头,她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师尊的想法,我很清楚。你着眼未来,他看的却是当下。或许对你乃至绝大部分人来说,牺牲一部分人去成就一个光明的未来是值得的事,但我师尊不会那么想。未来很重要,但活在当下的人也并不轻飘。救一人与救千万人之间,本质上并无不同。”
谢秀衣安静地听着,半晌,她才道:“我明白,在高尚之人眼中,生命之重甚乎泰山。五百年前,明尘掌教曾以一己之力拦截了命运的洪流,然而这五百年来,凡尘不思进取,反而困于腐败与内斗,想必是让他失望了。”
五百年前,宋从心已经不止一次听见这个时间了。五百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谢秀衣见宋从心沉默,终于丢出了最后一记响雷:“白凤还活着。”
“什么?”宋从心微微一怔。
“白凤还活着,我能感觉到,她还活着。”谢秀衣缓慢地咬字,每一个字节都仿佛在咀嚼着痛楚,“但我不知道,她‘活着’是否能算是一件好事。她与曾经留守桐冠的将士们被困在一处名为‘苦刹’的地方。但楼主告诉我,千百年来唯一一个成功将沦落于苦刹之地的人带出来的,只有明尘掌教。我受困于外道地宫之时,他们把我变成了通往苦刹之地的钥匙。但这条路,只能前进,而无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