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再形容墨子与墨家人的艰苦朴素,衣食住行皆自苦至极,还好她不是墨者,在这种艰难困苦的世道还得往艰苦上靠,她还是觉得没有手机人生已经很苦了,再难不如重新投胎。
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也很有意思,是说墨者认死理,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看出来了,不缺心眼怎么能入墨家。
毕竟初中的时候就学过百家争鸣,教科书上说过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她虽然不能理解在古代建乌托邦的爱好,但她实在需要有知识的劳动者,况且,谁说她这不婚不孕一心为国为民,要自由人权不是建设另一种乌托邦呢?
如果是战国时期如日中天的墨家,她还真说服不了,但此时的墨家,自己都迷茫了,不然也不会四分五裂各寻出路。
“巨子自认比得上墨子吗?”
“自然不能。”他不假思索的说道。
魏倩笑了,还带着几分嘲讽,“巨子都不能比墨子,墨家却要求墨家子弟皆苦行,无私欲,一心为天地大爱。又想天下百姓皆为墨子,一起做到绝对的公平与正义,不论男女老幼,一起互帮互助,兼爱相亲。还妄想权贵皆是圣人,节俭勤劳,国家之间不欺凌不战乱不仇视。”
你家是不是太超前了?人人识字的现代也做不到啊,绝对的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如果勤劳的人与懒惰的人得到的东西一样,勤劳有什么意义?还有兼爱,现代人让坐是美德,但你强行让我让坐,就别怪我骂你老逼登了。
汉是儒皮法骨,主靠儒家思想治国,顶多是宋那德性,软弱可欺。但要是用墨家治国,在这种年代玩乌托邦,那就是在上演恐怖片,至今没人实验过。也没人敢去这么挑战人性,让人人当圣人。
巨子可以听得讲道理,但哪能听这嘲讽,当即就暴怒,骂道,“天下之所以兵戎乱世,困苦不堪,都是因为有尔等这些硕鼠吸食,用天下之力满足私欲。”
“权贵都是硕鼠,那天下百姓为何供养呢?因为硕鼠能办实事,能召集兵马守卫家国,让他们不被外人欺凌。能用智慧帮人解决问题,让他们可以买卖聚集嫁娶,所以人们放弃了茹毛饮血的野人生活建立了国家,听从了权贵。真不想交税,往深山一跑谁能征得到?”
魏倩看着哑口无言的巨子,他怒极却也无法反驳,可墨者百年都是这么过的,为何百姓们不行?
“天下战乱频频,百姓连口腹之欲都满足不了,儒家谈说道德世人还能听听,但要世人去当圣人,未免太强人所难了,衣食足而知荣辱,知礼节。墨家第一步都做不到,却想一步登天,是否太为难世人了?”
她知道墨家想做什么,无非是投奔于她,让她也变成墨者,然后让她当巨子,让墨家再次伟大。不可能,她只想要打工人而已,用不着进传销组织。
“巨子,我言尽于此,我师从墨者,却绝不会加入墨家。我不认同墨家思想,但我认同墨家的德行与工匠精神,如果巨子看得上我,可令弟子前来当我的门客。”
“当然,”魏倩看着面前的巨子,她要办事有人更好,无人自己找无非慢一些而已。“我并不是任何学派的弟子,也无意与谁抱团,治国之道法家太严苛,儒家太理想主义,道家太懒散,墨家过于偏激。在我看来,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治国自然得取众家之长,去众家之短。”
巨子被魏倩的狂妄气笑了,“在女郎眼里墨家居然还有长处?”
“自然是有的,墨家的思想治不了国,但墨家的机关工具可以,农家亦是,不止可以固城,也可以让人生活变得更好。比如我做的纺织机,还有肥皂香皂洗护用品,都是工具,却可以让百姓们度过寒冬,远离脏污。这难道不是生活的希望吗?巨子想要一个公平的世界,起码得先让百姓们摆脱穷苦,不然黔首们去向谁要公平?”
当她说到理工专业时,她刚开了头,巨子是里头的行家,吵架吵不过,专业知识还比不过吗?然后两人开始论长论短,论算学工学还有科学,巨子发现魏倩的学识如海一般广阔,他简直惊呆了,这
就是元青说的才识字不久的人?
她明明生而知之,原本吵架吵不过差点翻脸,又在理工科面前握手言和,她得到了巨子的投奔,然后她听到墨家会来了不少于千人。好家伙。这些人原本就是你家养不起了过来啃我的吧?
但总的来说,她表达了她的立场,巨子也有巨子的立场,但不妨碍合作,拉她入组织就别想了,巨子连夜让她上黑名单。上上班就行了,解决一下墨家的存亡问题,其他的墨家自己搞定。
魏倩要这些人到岗,越快越好,毕竟她要兴办企业了。从旧贵族完成大资本家的脱变,不然怎么养活不下千人的团队。
刘邦也带着张良郦食其回到陈留,在萧何的黑脸里坦然自若的继续往关中进军。而魏倩留在陈留,毕竟继续跟着她也出不了主意,不如留下来治理,顺便搞事情。
她的第一任务,就是火药,大炮她是暂时搞不出来,但拿出火药还是很简单的。但火药的制作,必须是严格保密的,所以她只要几个人来搓,够她装神弄鬼就行。这得她亲信来,墨者主要是机关道,搞投石机的改进,变成投弹机。
毕竟保住关中,刘邦先入关中,成为秦地新王,是符合道义的。而项羽要打的话,她玩天降陨石吓吓楚军不过分吧?大魔法师刘秀用这招两万打四十万,她不过就是让项羽撤兵而已。
第23章
刘邦打韩国很快,进取关中同样很快,关中八百里秦川他半打半接降,上一封信在攻城,下一封信就是与赵高谈判了。
魏倩有些遗憾这热闹她没去凑,主要是她太忙了,她给来投奔的墨家子弟找住处,开展培训,主要是说她地盘的规矩,她称之为企业规章制度,墨家认死理,先让他们知道她的理在哪。
但墨家是真的困难,他们的穷苦是肉眼可见的,然而精神状态却很饱满,她不理解,但她尊重理想主义者,尤其是墨家这种还有献身取义的牺牲精神的,她表示,也就是秦末,现代看见一个她都得打报警电话,有人进传销了。
可能是因为她就是个俗人,然后她让一半的精英改良机关,攻城利器,一半的人烧窑研究瓷器,她需要暴富,瓷器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然后她去挑了几个部曲里的亲信制作火药原材料,到了最后制作关头,挑了几个死刑犯组装,当一声巨响传来的时候,亲信们都有些惊疑不定。但魏倩并不满意,连石头都没破损,这不就是炮仗吗?这能干啥,给楚军热闹热闹?
一硝二硫三木炭,她的配比没毛病啊,怎么这德性?不过好歹够响,在没有防护服的时代,她没有为科学献身的爱好,她不会亲自去弄,顶多远远看着。
然后魏倩让人制作成颗粒状,放铁球里,捣腾好多次,监狱的狱卒看她带走死囚,都是伤的血肉模糊,然后解除了他的罪责,如果再犯绝不轻饶。
以为她是什么大变态,死囚也不能这么折腾,魏倩在争夺时间呢,哪里管得了这么多,一下子她在搞巫术的谣言四起。
这罪名在汉武朝确实让人害怕,但汉初无关紧要,刘邦是个唯物主义者,他不信鬼神之说,其他人对她构成不了伤害。
但她还是封锁消息,实验活下来的人并不知道制作过程,这是她第一次用人命去做事。
她也在拼命给自己洗脑,如果想要秦人不被屠,咸阳留存,有些代价不得不付,他们原本也是做了大恶的死刑囚徒。
这种实验需要场地与人,在彭城她肯定不会折腾,这不是自个地盘可以整整。最后终于被她弄出有杀伤力的火药了,火一点,巨石都炸开了,可以,这很合适。
刚好刘邦来信说他打入关中,过段时间秦王就要出城归降,让她过去看看咸阳宫。
当天魏倩就收拾好东西,连着制作火药的原材料都装箱带走,她得到了确切数据,并不需要冒险将弄好的火药带在身边。
从陈留到咸阳很快,而刘邦已在咸阳城外,看到她扬了扬手,沛县将士的脸上都很兴奋,个个与她说一路打来的痛快,她被这氛围感染,看着一群人虽狼狈但精神奕奕的样,也是哈哈大笑。
对于魏倩,沛县人都是非常客气的,毕竟一路走来魏女郎一路帮扶,她爷爷是信陵君,但她却与他们一起创业打拼,沛县人实在,他们听过魏女郎大局谋划,得过她资助,将这胜利大头给了她一份。
“沛公怎么在咸阳城外?”
按理说都这么些天了,早应该进去了,毕竟那信来到她这,到她至咸阳,大军兵临城下,三日前就应该入咸阳了。
“等你啊,魏卿,这可是入咸阳称王,史书定有一笔,你怎能缺席?”
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也很有意思,是说墨者认死理,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看出来了,不缺心眼怎么能入墨家。
毕竟初中的时候就学过百家争鸣,教科书上说过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她虽然不能理解在古代建乌托邦的爱好,但她实在需要有知识的劳动者,况且,谁说她这不婚不孕一心为国为民,要自由人权不是建设另一种乌托邦呢?
如果是战国时期如日中天的墨家,她还真说服不了,但此时的墨家,自己都迷茫了,不然也不会四分五裂各寻出路。
“巨子自认比得上墨子吗?”
“自然不能。”他不假思索的说道。
魏倩笑了,还带着几分嘲讽,“巨子都不能比墨子,墨家却要求墨家子弟皆苦行,无私欲,一心为天地大爱。又想天下百姓皆为墨子,一起做到绝对的公平与正义,不论男女老幼,一起互帮互助,兼爱相亲。还妄想权贵皆是圣人,节俭勤劳,国家之间不欺凌不战乱不仇视。”
你家是不是太超前了?人人识字的现代也做不到啊,绝对的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如果勤劳的人与懒惰的人得到的东西一样,勤劳有什么意义?还有兼爱,现代人让坐是美德,但你强行让我让坐,就别怪我骂你老逼登了。
汉是儒皮法骨,主靠儒家思想治国,顶多是宋那德性,软弱可欺。但要是用墨家治国,在这种年代玩乌托邦,那就是在上演恐怖片,至今没人实验过。也没人敢去这么挑战人性,让人人当圣人。
巨子可以听得讲道理,但哪能听这嘲讽,当即就暴怒,骂道,“天下之所以兵戎乱世,困苦不堪,都是因为有尔等这些硕鼠吸食,用天下之力满足私欲。”
“权贵都是硕鼠,那天下百姓为何供养呢?因为硕鼠能办实事,能召集兵马守卫家国,让他们不被外人欺凌。能用智慧帮人解决问题,让他们可以买卖聚集嫁娶,所以人们放弃了茹毛饮血的野人生活建立了国家,听从了权贵。真不想交税,往深山一跑谁能征得到?”
魏倩看着哑口无言的巨子,他怒极却也无法反驳,可墨者百年都是这么过的,为何百姓们不行?
“天下战乱频频,百姓连口腹之欲都满足不了,儒家谈说道德世人还能听听,但要世人去当圣人,未免太强人所难了,衣食足而知荣辱,知礼节。墨家第一步都做不到,却想一步登天,是否太为难世人了?”
她知道墨家想做什么,无非是投奔于她,让她也变成墨者,然后让她当巨子,让墨家再次伟大。不可能,她只想要打工人而已,用不着进传销组织。
“巨子,我言尽于此,我师从墨者,却绝不会加入墨家。我不认同墨家思想,但我认同墨家的德行与工匠精神,如果巨子看得上我,可令弟子前来当我的门客。”
“当然,”魏倩看着面前的巨子,她要办事有人更好,无人自己找无非慢一些而已。“我并不是任何学派的弟子,也无意与谁抱团,治国之道法家太严苛,儒家太理想主义,道家太懒散,墨家过于偏激。在我看来,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治国自然得取众家之长,去众家之短。”
巨子被魏倩的狂妄气笑了,“在女郎眼里墨家居然还有长处?”
“自然是有的,墨家的思想治不了国,但墨家的机关工具可以,农家亦是,不止可以固城,也可以让人生活变得更好。比如我做的纺织机,还有肥皂香皂洗护用品,都是工具,却可以让百姓们度过寒冬,远离脏污。这难道不是生活的希望吗?巨子想要一个公平的世界,起码得先让百姓们摆脱穷苦,不然黔首们去向谁要公平?”
当她说到理工专业时,她刚开了头,巨子是里头的行家,吵架吵不过,专业知识还比不过吗?然后两人开始论长论短,论算学工学还有科学,巨子发现魏倩的学识如海一般广阔,他简直惊呆了,这
就是元青说的才识字不久的人?
她明明生而知之,原本吵架吵不过差点翻脸,又在理工科面前握手言和,她得到了巨子的投奔,然后她听到墨家会来了不少于千人。好家伙。这些人原本就是你家养不起了过来啃我的吧?
但总的来说,她表达了她的立场,巨子也有巨子的立场,但不妨碍合作,拉她入组织就别想了,巨子连夜让她上黑名单。上上班就行了,解决一下墨家的存亡问题,其他的墨家自己搞定。
魏倩要这些人到岗,越快越好,毕竟她要兴办企业了。从旧贵族完成大资本家的脱变,不然怎么养活不下千人的团队。
刘邦也带着张良郦食其回到陈留,在萧何的黑脸里坦然自若的继续往关中进军。而魏倩留在陈留,毕竟继续跟着她也出不了主意,不如留下来治理,顺便搞事情。
她的第一任务,就是火药,大炮她是暂时搞不出来,但拿出火药还是很简单的。但火药的制作,必须是严格保密的,所以她只要几个人来搓,够她装神弄鬼就行。这得她亲信来,墨者主要是机关道,搞投石机的改进,变成投弹机。
毕竟保住关中,刘邦先入关中,成为秦地新王,是符合道义的。而项羽要打的话,她玩天降陨石吓吓楚军不过分吧?大魔法师刘秀用这招两万打四十万,她不过就是让项羽撤兵而已。
第23章
刘邦打韩国很快,进取关中同样很快,关中八百里秦川他半打半接降,上一封信在攻城,下一封信就是与赵高谈判了。
魏倩有些遗憾这热闹她没去凑,主要是她太忙了,她给来投奔的墨家子弟找住处,开展培训,主要是说她地盘的规矩,她称之为企业规章制度,墨家认死理,先让他们知道她的理在哪。
但墨家是真的困难,他们的穷苦是肉眼可见的,然而精神状态却很饱满,她不理解,但她尊重理想主义者,尤其是墨家这种还有献身取义的牺牲精神的,她表示,也就是秦末,现代看见一个她都得打报警电话,有人进传销了。
可能是因为她就是个俗人,然后她让一半的精英改良机关,攻城利器,一半的人烧窑研究瓷器,她需要暴富,瓷器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然后她去挑了几个部曲里的亲信制作火药原材料,到了最后制作关头,挑了几个死刑犯组装,当一声巨响传来的时候,亲信们都有些惊疑不定。但魏倩并不满意,连石头都没破损,这不就是炮仗吗?这能干啥,给楚军热闹热闹?
一硝二硫三木炭,她的配比没毛病啊,怎么这德性?不过好歹够响,在没有防护服的时代,她没有为科学献身的爱好,她不会亲自去弄,顶多远远看着。
然后魏倩让人制作成颗粒状,放铁球里,捣腾好多次,监狱的狱卒看她带走死囚,都是伤的血肉模糊,然后解除了他的罪责,如果再犯绝不轻饶。
以为她是什么大变态,死囚也不能这么折腾,魏倩在争夺时间呢,哪里管得了这么多,一下子她在搞巫术的谣言四起。
这罪名在汉武朝确实让人害怕,但汉初无关紧要,刘邦是个唯物主义者,他不信鬼神之说,其他人对她构成不了伤害。
但她还是封锁消息,实验活下来的人并不知道制作过程,这是她第一次用人命去做事。
她也在拼命给自己洗脑,如果想要秦人不被屠,咸阳留存,有些代价不得不付,他们原本也是做了大恶的死刑囚徒。
这种实验需要场地与人,在彭城她肯定不会折腾,这不是自个地盘可以整整。最后终于被她弄出有杀伤力的火药了,火一点,巨石都炸开了,可以,这很合适。
刚好刘邦来信说他打入关中,过段时间秦王就要出城归降,让她过去看看咸阳宫。
当天魏倩就收拾好东西,连着制作火药的原材料都装箱带走,她得到了确切数据,并不需要冒险将弄好的火药带在身边。
从陈留到咸阳很快,而刘邦已在咸阳城外,看到她扬了扬手,沛县将士的脸上都很兴奋,个个与她说一路打来的痛快,她被这氛围感染,看着一群人虽狼狈但精神奕奕的样,也是哈哈大笑。
对于魏倩,沛县人都是非常客气的,毕竟一路走来魏女郎一路帮扶,她爷爷是信陵君,但她却与他们一起创业打拼,沛县人实在,他们听过魏女郎大局谋划,得过她资助,将这胜利大头给了她一份。
“沛公怎么在咸阳城外?”
按理说都这么些天了,早应该进去了,毕竟那信来到她这,到她至咸阳,大军兵临城下,三日前就应该入咸阳了。
“等你啊,魏卿,这可是入咸阳称王,史书定有一笔,你怎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