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32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巴达木没有去壳,壳上都带着咸味,里头的果仁香脆可口,咸中带甜,比生吃香了不少,吃过炒制的,原味的就不好吃了。
  “这个锅灶炒着不顺手,锅也太小,如果用大铁锅,一锅能炒不少出来。”
  金福海见两人没说话,生怕工作黄了,从兜里掏出用黄纸包好的青梅递给两人,“听我爸说我家祖上开过炒货点心铺,光是这种青梅的制法都有好几种,这是其中一种,你们尝尝。”
  姜馨玉捏起一颗,吃了后眼前一亮,这个味道很奇怪,却很清爽开胃。
  这种腌制的果脯她们还没有打算做,毕竟进货就是麻烦事,先把手头上能做好的做好就行。
  但现在不做,不代表以后不能做。
  见宋亚辉在旁边嗑瓜子,她把人打发去代销点买盐,要和宋金福海商量工资,不宜让他知道。
  “前一个月算是试用期,每月暂时二十块工资,来回路费报销,工作地点在东风市场。”
  金福海激动的很。
  二十块钱连一级工的工资都不到,但比起当无业游民,有这二十已经非常不错了。
  “试用期要是过了呢?”他带着期待的眼神问。
  “基本工资二十,经你手的炒货卖出去一公斤算你一分钱。”
  金福海算了算,一公斤一分钱,十公斤一毛钱,铁锅要是够大,两锅他就能炒两毛钱的,一天他可不止能炒两锅,想想好像更有劲儿了。
  他眼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激动,“我知道谁会打铁锅,我要的锅供销社里没卖的。”
  陈奕点头,“行,铁锅的事交给你负责,等锅打好了,你带着锅去市场里头的西域香干果报道。”
  店铺后面有片空地,别的铺子都堆放的杂物,架的有棚子,那里正好可以用来炒货。
  金福海又道:“我把需要的调料给你们写下来,这些得提前准备齐全。”
  姜馨玉问:“你既然有这手艺,怎么不想着自己做?”
  她可不想这人中途跑了,还得再雇人。
  金福海实话实说道:“不知道去哪进货,我从没做过生意,不知道怎么开始,手里也没多少钱,给别人干心里更踏实些。”
  听他爸吹过,他还没出生以前,他家开了几间铺子,生意好的不得了,他家以前也是有些资产的小富户,但后来还是不能干了。
  <divclass="contentadv">
  又聊了一会,姜馨玉知道了他才从乡下回来没多久,还把媳妇从乡下带回了首都。
  就这一点,姜馨玉对金福海的印象好了不少。不少知青回城迫于现实没带在乡下的另一半,金福海没工作也把自己媳妇带回来了。
  虽然在学校附近买了院子,但姜馨玉和陈奕到底还是住校生,俩人也只请周六周日的假期在家住两晚,平日里都老老实实的回学校住。
  学校办公室里,吴教授带着眼镜保持着一个姿势看了一个多小时的多宝历险记,结合着对话看图,再看英语句子,检查有没有语法错误。
  情景剧情挺简单,但画的逸趣横生,连他这个年纪的人都一口气看完了。
  桌子右边的纸上写着他的心得体会,等全篇看完,他重新拿了一张纸简练了一下言语,把字数控制在了一百字内写了一小篇荐言。
  不得不说,年轻人真的很有想法,也敢想敢做。
  第二天姜馨玉去看情况时得到了吴教授的一条小建议。
  “这本读物的开头要不要把英文字母表和拼音字母表印在前头?一些年纪小的读者可能并不明白那些单词的字母和拼音字母有什么不同,也许会混为一谈。”
  吴教授提出的问题姜馨玉想过,她为什么没从英语启蒙读物做起?就是因为她没法仅用两张表系统又书面化的梳理出英文字母和拼音字母的不同,写不清楚才会误人子弟,小朋友去学前班都要从拼音学起,她写在书面上能讲清楚让人看明白吗?远不如用词和句子来的方便快捷。
  姜馨玉为难道:“我怕把英文字母表和拼音字母表放上去看的人会更分不出二者的区别,不过在第一页倒是可以插上一张英文字母表,没有英文基础的可以先认识这些字母,他们可以自己思考与拼音的区别。”
  这个办公室里不止吴教授看过读物,有老师插嘴道:“英文字母和拼音字母有些相同,你把两个相似之处太多的东西放在一起对比,不明所以的人根本分不清有哪些区别。倒不如别画蛇添足的加什么字母表,这样看着就挺清爽,既能当故事读,又能顺便学一些英语单词。”
  也有老师持不同意见,觉得加上一张字母表会更好。
  看过读物的老师各抒己见时,光彩耀人的布鲁克夫人进来了。
  姜馨玉她们系这学期多了一节全英文的课程,老师就是布鲁克夫人,她让学生们称呼她为杨老师。
  一阵香风掠过,布鲁克夫人坐在了王教授对面的办公桌上。
  今天早上来学校后,她还是第一个看了这读物的老师。
  听到老师们的议论声,杨琴喝水润润喉咙对姜馨玉说道:“我看能跟上我上课节奏的学生不多,你算是其中比较出色的,有没有兴趣出国读书?我可以给你写推荐信联系我读过的大学,不过专业有可能不对口。”
  说是全英文讲课,实际上每堂课她都没少说中文翻译,因为跟得上节奏的学生真的太少了。
  杨琴对姜馨玉印象还挺不错,知道华清这次公费送出国的学生没有国际政治系的。
  外语天赋很好,人又上进,在学校里有自己的色彩,也长在了她的审美点上,漂亮又优秀的女生在年轻的时候走出国门开开眼界,再回到这片土地后,未来的道路绝对是一片坦途。
  如果不是办公室里还有几位老师,杨琴都想把自己的打算说了。
  第533章 没有免费的午餐
  杨老师突如其来的话把姜馨玉都砸懵了。
  这次出国的名额没有她们系的,她已经歇了那个心思,想着也许下次就有她们系的名额了。
  但如果有机会,她肯定想抓住。
  杨老师的话此时坐在办公室里的几位老师都听到了。
  有老师说道:“自费的花费可不小,不是一个学生能够承担的,一学期的学费都要两千美金起步吧,还没算生活费。”
  这笔费用,百分之九十五的大学生家庭可能都承担不起。
  杨琴理所当然道:“想要有所成,付出是必须的。”
  她看了看自己的课表,今天确实抽不出别的时间,说道:“要是有兴趣,可以在明天下午五点十分来操场找我。”
  吴教授把写好的荐言给姜馨玉,“行了,等发行了来告诉我一声,我给我孙女买本回去。”
  刚才大家说了一会儿也没争出个结果,吴教授觉得出版社肯定比他专业,干脆就不啰嗦了。
  姜馨玉笑说:“用不着您破费,等发行了,第一本我就给您送来。”
  等读物发行,这边的书店要是有的卖,她少说得买个十来本送一圈。
  自费留学,一年是不是至少需要五千美金?上哪搞美金去?家里这一摊子又怎么办?
  说不心动不可能,被杨老师这一打岔,她这一天都心浮气躁的在走神。
  中午去招待所把荐言和画册给了赵编辑。
  赵编辑看后点头说道:“等发行了,出版社会给你捎个信,稿税我们出版社会给你代缴,后续有问题再联系你。”
  回程竟然在校门口碰到了卖给她们那栋院子的老夫妻。
  夫妻俩看到她就走了过来,“一个月已经到了,昨天我们去找了周齐,他说产权证半个月前就已经下来了,还说上星期已经给你们送来了,今天中午让我们过来,他做个见证,剩下的钱是不是该给了?”
  夫妻俩上次就来找过,不过王素梅以产权证还没送来为由拒绝给钱,想再拖些时日回回款。
  姜馨玉点点头,“你们跟我回去吧。”
  周齐既然说要来,今天中午肯定会来。
  夫妻俩去过新南院的院子,看院门是锁着的才来校门口让保安帮他们叫人,然后就在门口碰到了。
  在院里等了十来分钟,周齐姗姗来迟,同来的还有姜玉珠。
  在周齐的见证下,姜馨玉把剩下的一千块钱结清。
  老夫妻俩把钱拿到手心里才彻底踏实下来。
  人走了,姜玉珠给姜馨玉带来了一个不算惊人的消息。
  宋明翰要和陈嘉嘉可能要定亲了。
  姜玉珠悄声说:“外头都在传陈嘉嘉生活混乱,之前和一个国外来的画家不清不楚,和宋明翰定亲是因为怀孕了,还有人说她怀孕了,孩子是那位画家的。”
  姜玉珠说起陈嘉嘉的事多少有点眉飞色舞。
  没和周齐结婚之前,陈嘉嘉在电影制片厂没少给她添堵,仗着自己有个好爸随意冤枉污蔑她,阻拦她进电影学院。
  现在她和周齐结婚了,陈嘉嘉自己把名声都要作没了。说不幸灾乐祸,不可能的!
  姜馨玉问:“都是听谁说的?”
  她们住在这前头那天也就听了个皮毛,陈进华在车上也没说什么具体的,怎么现在传的好像所有人都知道了。
  <divclass="contentadv">
  在姜玉珠眉飞色舞时,周齐一直没说话,这会儿插嘴说道:“消息的源头应该是宋华林,就是宋明翰后妈带过去的继弟。”
  周齐对宋华林的行为非常看不上。
  既然改姓宋了,出门说话做事就得顾忌着宋家的脸面,一个继子在外抹黑宋家人,不是脑子有问题是什么?
  他以前有点同情宋明翰,明明下乡轮不到他,却被亲爹安排下乡了,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这话他赞同的很,他爸对宋华林都比对宋明翰亲厚。
  院里有石榴,姜馨玉拽下来几个给俩人。
  周齐抠着石榴籽说:“你们有没有觉得宋明翰乱七八糟的?”
  姜玉珠瞅他:“什么叫乱七八糟的?”
  她咋听不明白这话。
  周齐道:“上次婚姻和姜宝琴闹的满城风雨,这次和陈嘉嘉也不得安生。也不知道是陈嘉嘉连累了他,还是他连累了陈嘉嘉。”
  最后他一本正经的总结:“他肯定是命里带火!”
  姜玉珠噗嗤笑出声,肩膀抖个不停。
  姜馨玉把这事当八卦听,就是不知道陈进华那边要是听到了,会不会气的病情加重。
  听过这些乱七八糟消息的人都是当笑话看,谁也不会闲的没事跑到当事人跟前嘀咕。
  陈嘉嘉的事姜馨玉听过就算了,第二天下午放学她去操场找了杨老师。
  平日里上课杨老师穿着打扮非常时髦,在操场上,她换上了运动鞋和运动装,在操场边压着腿做锻炼。
  姜馨玉也在一旁热身,询问她出国的事。
  杨琴直接道:“出国读书的花费不小,但我可以资助你们。以你家那间干果店的盈利情况,也不足以支撑你去国外读书吧。”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姜馨玉还抓住了她话中的“你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