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319节
“昨天有美术出版社的编辑来找我?”
“是有,你不在院子里,他说今天中午再来,就在湖边的长椅那等你,说是找你谈画册的事。你那本画完了?让我看两眼完整的。”
姜馨玉嘚瑟的写道:“要是能出版,我送你一本。”
她这会儿心里美着呢,如果不是看中了她寄过去的东西,怎么会有编辑亲自过来?
<divclass="contentadv">
上午的课结束后,姜馨玉在湖边见到了这位来自沪市美术出版社的编辑。
“姜同学,你好,我叫赵卫华,是沪市美术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我知道你中午还要去食堂吃饭,就直说了,我们社有意出版你寄过去的读物,你保证这本书全为你本人单独所作吗?”
姜馨玉肯定点头,“你好,赵编辑,我保证是我单独所作。”
赵卫华点点头,“行,我想看一下完整的一册读物。”
姜馨玉看了看手表说道:“现在时间还够,我去食堂打点饭菜,不如拿上东西去我家谈具体事宜?”
这里人来人往,不是谈事情的地方。
院里有张桌子,就在厨房外头,姜馨玉搬出两张凳子,把画册拿出来,又给他倒了水。
赵卫华吃惊于院里堆了这么多货物,不过并未多话,而是翻看起了画册。
他看的很仔细,翻到最后一页,他道:“还有悬念,没有完整的结局。”
姜馨玉点点头,“故事构架很长,我本来就没打算一册书画完。”
一幅画能讲多少内容?又不是文字。
赵卫华明白了她的意思,觉得她挺有头脑。也是,华清大学的大学生,有奇思妙想也不奇怪。
“姜同学的画风独树一帜,中英文结合,内容也有教育意义,我们主编觉得你这本画册想法很新颖,想尝试出版。咱们来谈一下合作模式。”
姜馨玉喜欢他这种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的交谈方式,真的能省很多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册 出版后卖的好,你会选择继续画?”
姜馨玉点点头,“这是一定的。”
赵卫华接着问:“那买断和版税你更倾向于哪种?”
姜馨玉喝了一口水问:“如果买断,你们出版社能给多少?”
赵卫华思索着说道:“姜同学,你应该知道,你这本读物市面上从来没有过,所有我们出版社要出版也是冒着风险的,销量不好说是其一,全部彩色内页投入生产成本也很高,如果…”
姜馨玉只是浅浅一笑,没急着打断他的话。今天这位编辑说的话比首都美术出版社的主编说的好听多了,更何况人家有意出版她的作品。
最后赵卫华给出了五百元的价钱。
这个价钱,姜馨玉自然不满意。
“赵编辑,现在的大学里,英语是一门大课,未来几年很难说不会被列为必修课,又或者有一天英语会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我这本书作为有些许英语基础的启蒙读物应该挺不错,不如你说说版税合作的分成。”
赵卫华就知道大学生不好打发。
“你说的事还没发生,但我不能绝对的说那一天不会到来。如果你能找你们学校的教授给你写序言推荐,我们出版社可以给你百分之八,如果书籍出版销售数量可观,第二册 的发行合同也要签我们出版社。”
第531章 商谈
买断一口价给500块,按照版税合作给百分之八,另外还要签下一册的合同。
姜馨玉心中偷笑。
这位赵编辑几句话就把事实上他们出版社很看好她这本读物的心思暴露了,如果不是看好,为什么要提前定好下册的合同?
她的心态愈放松,“赵编辑,实不相瞒,我一共投了四家出版社,收到了两封回信,要我把原版读物寄过去,贵出版社是诚心最足的。”
这话纯粹胡扯,自从东西寄出去后,她一封回信也没收到。这么说不过是给自己脸上贴点金,好谈价钱。
“这一册如果发行,谁都无法预料到会不会受到市场欢迎,所以我的意思是如果销量不错,贵出版社想要发行第二册 ,我会优先考虑你们出版社。”
赵卫华微微皱眉,知道她不好打发。
事实上出版社挺看重这本读物,充满童趣是基本,难能可贵的是中英结合、又有教育意义、形象很正面,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本好读物。
他沉吟半晌说道:“姜同学,如果你让你们学校的教授写序言,并和我们出版社签订下一册的合同,我们可以给你再加一点。”
姜馨玉:“两点,百分之十!”
赵编辑真是觉得她狮子大开口,瞪半天眼,他最终还是同意了。
从包里拿出盖过章的合同,填好后推向了姜馨玉。
姜馨玉一条一条看完,看到其中一条时,读出问道:“以销售量算稿酬,不是按印量?”
赵卫华微笑道:“姜同学,你应该感受的到,我们出版社诚意很足,连百分之十都同意了,风险都是我们出版社担的,按照销量很公平吧?”
姜馨玉也笑,“是挺公平的,不过我对我自己的作品有信心。”
按照销量给酬劳是出版社在保障自己的权益,姜馨玉认同这点,看完后觉得没问题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不知赵编辑什么时候回去?”
赵编辑道:“后天的火车,如果你能在这两天搞定序言,就去招待所找我。”
“对了,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你画一个封面吧。”
姜馨玉一笑:“封面早就画好了,我现在给你拿,你看看怎么样。”
她进屋去了只有一张书桌两张椅子的简陋书房,从抽屉里拿出前阵子画的封面。
封面上画着多宝奔跑在打着卷的绿色河流旁的草地上的身影,它头上的毛被风吹着向后飘,两只随风飘起的尖尖耳朵都写着快活,小松鼠从树后探出半边身子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多宝历险记”几个字飘在纸张上方。这几个字翻译成的英语就飘在这行字的下头。
“赵编辑,怎么样?”
活灵活现,画面色彩搭配很好,看起来极度舒适,赵卫华说不出哪里不好,就跟这本读物里的内容似的,她把方方面面都兼顾了。
他点头,“我看着可以。”
“那行,你吃饭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等人走了,姜馨玉原地嘣了好几下。
真是太棒了!
她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
一次性给五百是不少,但这无异于杀鸡取卵,按照销量给,如果销的好,会源源不断的有钱进账。
下午的课程结束后她就要去找于教授,于教授刚好是教外语的,正正好对口了呀。
走到办公室门口,她停下了脚步。
<divclass="contentadv">
宋明翰和陈嘉嘉的事好比当初姜宝琴和宋明翰,怎么想都怪怪的。
这么不爽利的关系,她找于教授帮忙,心里有点别扭。
她长出一口气,还是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于教授拿她当弟子教,平日里可从来没有提过别人。
奈何她进了办公室,却听别的老师说于教授去医院了。
于教授的身体最近挺康健,去医院看谁毋庸置疑。
她干脆去找了别的系的英语教授。
这就是平日里多参加学校活动的好处了,统筹过学校的节目,大部分老师都认识她。
说过自己的来意,老教授拿起眼镜戴上,先翻看了几页,随即说道:“你把东西放这,我先看完明天再给你答复。”
姜馨玉感谢过后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还有其它老师,有感兴趣的凑过来看了几眼。
“姜同学手倒是挺巧,小动物画的活灵活现。”
眼看有人伸手要把读物拿走,吴教授赶忙伸手按住,“我先看,检查一下有没有语法错误。”
学校学生制作的读物能被出版社看重发行,就说明这本读物受到了出版社的认可,让他写序言推荐不是不可以,但里头不能出现错误。他还得仔细琢磨琢磨里头的内容。
姜馨玉还记得金有东儿子下午五点来新南院炒货的事,打完饭赶回去的时候已经五点半了,最简单的炒瓜子已经出锅装成盘放在了石桌上,厨房里还有一个年轻男人正在炒巴达木。
瓜子是昨天买好的原味瓜子,没经过任何炒制,抓起一把,瓜子还带着余温,味道竟然是焦糖味的,口感香脆,焦糖味醇厚。
口感是挺不错的,越嗑越香,对她来说没有多少特别,但这口味放在现在,肯定是大部分人都没尝过的,毕竟过年大部分都吃自家炒的原味香瓜子,要么就是五香咸瓜子。
厨房里炒声不小,金福海卖力的翻炒着。
姜馨玉把中午签了合同的事给陈奕说了。
陈奕进书房把合同拿出来,一条一条细看后确实没发现有哪些坑人的地方。
“我从前不知道,你还有这一手。”
她得意的哼道:“你不知道的多了。”
她和他结婚前家里把他查了个底朝天,他家肯定也把她查了个底朝天。
她的履历肯定没他的光辉耀眼,学历经历也是一笔带过,看过后对他来说,她的履历可以用“没污点也不甚出彩”总结。
陈奕点点头,“确实不够了解你,你真的非常优秀。”
姜馨玉心里美的冒泡,嘴上却谦虚说:“不算优秀,不过是拾人牙慧投机取巧。”
几十年后漫画动画片那么多,她的专业课又没白上,制作这本读物就占了个中英结合的巧心思,另外图画的不错。
第532章 突然的惊喜
巴达木炒好后,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夜里天凉,围着灶台的金福海一头热汗。
“我用炒松子的法子炒的巴达木,你们尝尝怎么样?”
“是有,你不在院子里,他说今天中午再来,就在湖边的长椅那等你,说是找你谈画册的事。你那本画完了?让我看两眼完整的。”
姜馨玉嘚瑟的写道:“要是能出版,我送你一本。”
她这会儿心里美着呢,如果不是看中了她寄过去的东西,怎么会有编辑亲自过来?
<divclass="contentadv">
上午的课结束后,姜馨玉在湖边见到了这位来自沪市美术出版社的编辑。
“姜同学,你好,我叫赵卫华,是沪市美术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我知道你中午还要去食堂吃饭,就直说了,我们社有意出版你寄过去的读物,你保证这本书全为你本人单独所作吗?”
姜馨玉肯定点头,“你好,赵编辑,我保证是我单独所作。”
赵卫华点点头,“行,我想看一下完整的一册读物。”
姜馨玉看了看手表说道:“现在时间还够,我去食堂打点饭菜,不如拿上东西去我家谈具体事宜?”
这里人来人往,不是谈事情的地方。
院里有张桌子,就在厨房外头,姜馨玉搬出两张凳子,把画册拿出来,又给他倒了水。
赵卫华吃惊于院里堆了这么多货物,不过并未多话,而是翻看起了画册。
他看的很仔细,翻到最后一页,他道:“还有悬念,没有完整的结局。”
姜馨玉点点头,“故事构架很长,我本来就没打算一册书画完。”
一幅画能讲多少内容?又不是文字。
赵卫华明白了她的意思,觉得她挺有头脑。也是,华清大学的大学生,有奇思妙想也不奇怪。
“姜同学的画风独树一帜,中英文结合,内容也有教育意义,我们主编觉得你这本画册想法很新颖,想尝试出版。咱们来谈一下合作模式。”
姜馨玉喜欢他这种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的交谈方式,真的能省很多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册 出版后卖的好,你会选择继续画?”
姜馨玉点点头,“这是一定的。”
赵卫华接着问:“那买断和版税你更倾向于哪种?”
姜馨玉喝了一口水问:“如果买断,你们出版社能给多少?”
赵卫华思索着说道:“姜同学,你应该知道,你这本读物市面上从来没有过,所有我们出版社要出版也是冒着风险的,销量不好说是其一,全部彩色内页投入生产成本也很高,如果…”
姜馨玉只是浅浅一笑,没急着打断他的话。今天这位编辑说的话比首都美术出版社的主编说的好听多了,更何况人家有意出版她的作品。
最后赵卫华给出了五百元的价钱。
这个价钱,姜馨玉自然不满意。
“赵编辑,现在的大学里,英语是一门大课,未来几年很难说不会被列为必修课,又或者有一天英语会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我这本书作为有些许英语基础的启蒙读物应该挺不错,不如你说说版税合作的分成。”
赵卫华就知道大学生不好打发。
“你说的事还没发生,但我不能绝对的说那一天不会到来。如果你能找你们学校的教授给你写序言推荐,我们出版社可以给你百分之八,如果书籍出版销售数量可观,第二册 的发行合同也要签我们出版社。”
第531章 商谈
买断一口价给500块,按照版税合作给百分之八,另外还要签下一册的合同。
姜馨玉心中偷笑。
这位赵编辑几句话就把事实上他们出版社很看好她这本读物的心思暴露了,如果不是看好,为什么要提前定好下册的合同?
她的心态愈放松,“赵编辑,实不相瞒,我一共投了四家出版社,收到了两封回信,要我把原版读物寄过去,贵出版社是诚心最足的。”
这话纯粹胡扯,自从东西寄出去后,她一封回信也没收到。这么说不过是给自己脸上贴点金,好谈价钱。
“这一册如果发行,谁都无法预料到会不会受到市场欢迎,所以我的意思是如果销量不错,贵出版社想要发行第二册 ,我会优先考虑你们出版社。”
赵卫华微微皱眉,知道她不好打发。
事实上出版社挺看重这本读物,充满童趣是基本,难能可贵的是中英结合、又有教育意义、形象很正面,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本好读物。
他沉吟半晌说道:“姜同学,如果你让你们学校的教授写序言,并和我们出版社签订下一册的合同,我们可以给你再加一点。”
姜馨玉:“两点,百分之十!”
赵编辑真是觉得她狮子大开口,瞪半天眼,他最终还是同意了。
从包里拿出盖过章的合同,填好后推向了姜馨玉。
姜馨玉一条一条看完,看到其中一条时,读出问道:“以销售量算稿酬,不是按印量?”
赵卫华微笑道:“姜同学,你应该感受的到,我们出版社诚意很足,连百分之十都同意了,风险都是我们出版社担的,按照销量很公平吧?”
姜馨玉也笑,“是挺公平的,不过我对我自己的作品有信心。”
按照销量给酬劳是出版社在保障自己的权益,姜馨玉认同这点,看完后觉得没问题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不知赵编辑什么时候回去?”
赵编辑道:“后天的火车,如果你能在这两天搞定序言,就去招待所找我。”
“对了,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你画一个封面吧。”
姜馨玉一笑:“封面早就画好了,我现在给你拿,你看看怎么样。”
她进屋去了只有一张书桌两张椅子的简陋书房,从抽屉里拿出前阵子画的封面。
封面上画着多宝奔跑在打着卷的绿色河流旁的草地上的身影,它头上的毛被风吹着向后飘,两只随风飘起的尖尖耳朵都写着快活,小松鼠从树后探出半边身子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多宝历险记”几个字飘在纸张上方。这几个字翻译成的英语就飘在这行字的下头。
“赵编辑,怎么样?”
活灵活现,画面色彩搭配很好,看起来极度舒适,赵卫华说不出哪里不好,就跟这本读物里的内容似的,她把方方面面都兼顾了。
他点头,“我看着可以。”
“那行,你吃饭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等人走了,姜馨玉原地嘣了好几下。
真是太棒了!
她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
一次性给五百是不少,但这无异于杀鸡取卵,按照销量给,如果销的好,会源源不断的有钱进账。
下午的课程结束后她就要去找于教授,于教授刚好是教外语的,正正好对口了呀。
走到办公室门口,她停下了脚步。
<divclass="contentadv">
宋明翰和陈嘉嘉的事好比当初姜宝琴和宋明翰,怎么想都怪怪的。
这么不爽利的关系,她找于教授帮忙,心里有点别扭。
她长出一口气,还是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于教授拿她当弟子教,平日里可从来没有提过别人。
奈何她进了办公室,却听别的老师说于教授去医院了。
于教授的身体最近挺康健,去医院看谁毋庸置疑。
她干脆去找了别的系的英语教授。
这就是平日里多参加学校活动的好处了,统筹过学校的节目,大部分老师都认识她。
说过自己的来意,老教授拿起眼镜戴上,先翻看了几页,随即说道:“你把东西放这,我先看完明天再给你答复。”
姜馨玉感谢过后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还有其它老师,有感兴趣的凑过来看了几眼。
“姜同学手倒是挺巧,小动物画的活灵活现。”
眼看有人伸手要把读物拿走,吴教授赶忙伸手按住,“我先看,检查一下有没有语法错误。”
学校学生制作的读物能被出版社看重发行,就说明这本读物受到了出版社的认可,让他写序言推荐不是不可以,但里头不能出现错误。他还得仔细琢磨琢磨里头的内容。
姜馨玉还记得金有东儿子下午五点来新南院炒货的事,打完饭赶回去的时候已经五点半了,最简单的炒瓜子已经出锅装成盘放在了石桌上,厨房里还有一个年轻男人正在炒巴达木。
瓜子是昨天买好的原味瓜子,没经过任何炒制,抓起一把,瓜子还带着余温,味道竟然是焦糖味的,口感香脆,焦糖味醇厚。
口感是挺不错的,越嗑越香,对她来说没有多少特别,但这口味放在现在,肯定是大部分人都没尝过的,毕竟过年大部分都吃自家炒的原味香瓜子,要么就是五香咸瓜子。
厨房里炒声不小,金福海卖力的翻炒着。
姜馨玉把中午签了合同的事给陈奕说了。
陈奕进书房把合同拿出来,一条一条细看后确实没发现有哪些坑人的地方。
“我从前不知道,你还有这一手。”
她得意的哼道:“你不知道的多了。”
她和他结婚前家里把他查了个底朝天,他家肯定也把她查了个底朝天。
她的履历肯定没他的光辉耀眼,学历经历也是一笔带过,看过后对他来说,她的履历可以用“没污点也不甚出彩”总结。
陈奕点点头,“确实不够了解你,你真的非常优秀。”
姜馨玉心里美的冒泡,嘴上却谦虚说:“不算优秀,不过是拾人牙慧投机取巧。”
几十年后漫画动画片那么多,她的专业课又没白上,制作这本读物就占了个中英结合的巧心思,另外图画的不错。
第532章 突然的惊喜
巴达木炒好后,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夜里天凉,围着灶台的金福海一头热汗。
“我用炒松子的法子炒的巴达木,你们尝尝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