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286节
宋亚辉见她态度这么严肃,不自觉的正色许多,“我不是读书那块料,干泥瓦工一样能挣钱。”
姜馨玉这才问:“那你想不想和我去首都干个体户,给我们帮忙卖东西,包吃包住,初始工资和你现在持平。”
干的好了肯定还有奖励。
宋亚辉懵了,“老师,你不是和你丈夫在读华清?咋还干上个体户了?”
“就是因为还要读书,所以需要人手帮忙…”
她一通解释说了情况后,宋亚辉大致了解了情况。
“我想去,但我得回家和我爸妈说一声。”他眼里都是跃跃欲试。
她点点头,“好好和他们商量一下,需要我去说的话就去我们大队找我,过几天我们就得走了,决定好了得赶紧告诉我,我去买票的时候能把你的票也买上。”
宋亚辉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里,连市里都没去过,听姜馨玉一说,那颗心已经欢快的飘去了首都。
宋亚辉这边说好后,她骑车去了县里,提着干果分别去了一趟何勇家和宋桂芳家,没留下吃饭,又马不停蹄的坐车去了大姐姜珍珍所在的公社。
到的时候正是半下午,姜珍珍和姐夫张华抱着孩子逛集市去了,院里就只有张华他妈和她大嫂几人一人在家。
比起上回来,张华他妈的态度热情多了。
“婶儿,我姐和张华还住这呢?那年不是说要盖屋子?”
庞丽娟“嗨”了一声,“等俩人毕业分配单位以后肯定分配房子,花钱在这盖啥房子?”
“老大媳妇,去活点白面,一会儿炒个鸡蛋浇头做捞面条吃。”
姜珍珍和张华是在半个多钟头后回来的,她家老大老二都会跑了,长的虎头虎脑。
姜珍珍见到她别提多惊喜了,吃完饭后拉着她说了好久的话,不但如此,第二天还带着张华和孩子回五里桥大队了。
一进院子姜老头就围着姜馨玉转:“昨天下午来了一个小伙子,说愿意跟你去们去首都,说他爹娘在他的劝说之下也同意了,三丫头啊,你带着别人去首都给你们帮忙咋就忘了你爷我呢,我年纪是不小了,但也挺能干的…”
姜老头一通巴拉巴拉,陈秀云看不下去,“馨玉,小丁今天来了,你回家看看在不在你家,我看他好像是有事找你。”
第476章 都没我活的明白
丁长海是来问姜馨玉她们去疆省那一趟情况怎么样的,他以前就倒卖粮食,现在政策放开了,他想开个农副产品商铺,不止卖农副产品,能搞到什么他就卖什么。
以前本来就赚的多,可以摆摊后,他就不甘心只做小生意了。
“弟妹,你们既然卖干果,种类自然是越多越好,东北那边的松子榛子都不错,你们连疆省都跑了,多去些地方丰富一下种类不是更好?”
王素梅端来切好的哈密瓜和西瓜,“等先看看这一批好不好卖,全处理掉再说别的。”处理不掉,她连觉都睡不着。
丁长海拿起一牙哈密瓜,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太甜了。”
姜馨玉笑说:“哈密瓜干更甜,跟蜜一样,这回我们进了几百公斤。”
丁长海吃着瓜,话在喉咙里打转就是说不出自己的打算。如果陈奕在,他肯定直接张口了。
“婶儿不用担心,这些都是稀罕货,好吃又不要票,只要出现在市面上,绝对好卖。”
买啥都要票,碰到那不要票的,不管是什么,只要价钱不离谱,在城里都好卖。
什么物资不紧俏?能弄到物资的就是爷!城里人一年到头能存下的钱比农村的多多了,手里自然比村里人宽裕,果干这些又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那样的大件,花个块儿把钱买上一斤提回去伤不了筋动不了骨的就能改善生活,咋会不好卖呢?
丁长海说的肯定,王素梅的心往下落了落,“地里瓜和菜都熟了,你一会儿去摘些回去。”
王素梅进屋了,丁长海搓了搓手还是准备张嘴了。
他是打算跟着去首都转转看看市场,还想和陈奕提一提他的打算,但撇过姜馨玉总归是不好。
“弟妹,我厚颜想参一脚,你们这一趟跑去进货肯定是不容易,我要是直接说让你们进货渠道也分享给我,那肯定是不合适。但我还是想和你们合作,以后我这边有什么干货,你们想要,我从这边给你们发,等天冷了我还想去东北转转。”
姜馨玉笑说:“咱们来往好几年了,我们都知道你仗义,合作的事都可以好好商量,但得等我们那边安顿好了,你也先去那边看看市场,到时候怎么合作,还是得弄出个具体章程来,正式点,关系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咱们多年的交情也不会为了利益翻脸。”
亲人还会因为利益翻脸,何况是朋友。朋友想要长久,最好还是不要有利益牵扯。
丁长海点点头,“弟妹这话说的敞亮,就该是那样,生意是生意,交情归交情,是该规范正式点。”
正和丁长海约着买几号的票,宋亚辉和他父母来了。
丁长海去地里摘菜了,姜馨玉招待宋亚辉几人。
宋亚辉昨天回家磨了自己爹娘大半天才说服两人让他跟着姜馨玉她们去首都闯一闯。
不是因为带他出去的是他从前的老师,又是考上大学的大学生,他爹娘是咋样都不会同意他出去的。
儿子学习不咋样,高中考不上,中专也考不上,以前也不懂事,天天就会瞎溜达,好不容易进了泥瓦厂老老实实干活挣钱了,又想去首都给人干活,当父母的难免得问清楚靠不靠谱。
“小姜老师,你和你丈夫都考上大学了,咋还要干个体户?”
王素梅不想儿子儿媳被人瞧不起,插嘴道:“是我要干,儿子儿媳妇给我出的主意。大姐,这一年我都在首都,我可算是发现了,最穷的还是咱们在地里刨食的,城里那没工作的都去摆摊了,摆摊能养活自己,不体面是不体面,但多少能赚些,都是靠自己劳动挣钱,你们也别觉得丢人。”
姜馨玉说道:“年轻人出去长长见识绝对是好事,他既然跟着我们出去了,我们肯定会管他教他。他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泥瓦厂里伤着身体咋整?”
“你们要实在不放心他去,我不带他也行。”
这话一出,宋亚辉忙摆手,“咋说我都要去,泥瓦厂的活我都能干,别的我也能干。”
宋亚辉父母眉心依然皱着,宋亚辉也一旁跳脚,“昨天可都说好了,你们敢变卦我以后啥都不干。”
姜馨玉无语:“好好说话。”
宋亚辉把自己爹娘拉起来,从兜里掏出介绍信和三块钱,“路费我自己能出,少了再给你补,姜老师,我等你来喊我。”
半道上,宋亚辉他妈说道:“再过几年你就能娶媳妇了,这一去首都心思还不得野?”
宋亚辉烦躁说道:“我才多大就娶媳妇?你们就不想过上好日子?指不定以后我还能给你们带回来一个首都媳妇。”
“还好日子呢,谁知道你过去后是啥情况?咱家可是饿不着,干啥要去外面闯?不是你们姜老师看起来是个靠谱的人,说啥我都不让你去。”
<divclass="contentadv">
宋亚辉:“我们姜老师肯定不会害我,我也不怕干活,机会摆在我眼前,我肯定要出去看看。”
挣不挣钱还是次要,他现在就想去首都见世面。
院里好不容易安静下来,偏有那讨人厌的到姜馨玉跟前说些不着四六的话。
“馨玉啊,你们姐妹几个是都成家了,以后家里就你妈一个人,那日子可不好过。”大婶一脸同情。
姜馨玉诧异:“小川不算人么?我妈咋就是自己一个人了。”
大婶夸张的“哎呦”了一声,“那咋不算一个人?可家里没男人哪像一回事?”
王素梅都听烦了,“我说四喜家的,你不是来买自行车的?还买不买?不买就回家去,甭在我儿媳妇跟前说些废话。”
大婶子翻翻眼:“咋就是废话了?家里没个男人可不是那回事,我闺女他婆家那村里有个大夫,家里过的不错,儿女也都有出息,馨玉,你好好给…”
姜馨玉揉了揉耳朵,非常不要脸的说道:“再有出息能有我们姐妹三个有出息?他家儿女都考上大学了?”
大婶摇摇头,“那倒没有,但有工作啊。我给你说,你好好劝劝你妈,趁着年轻还能再嫁,等老喽就没人要了。”
姜馨玉:“没人要我养着,我妈想不想再嫁都随她,你们也别拿那些歪瓜裂枣隔应人…”
姜馨玉话都没说完,一个破鞋头子扔到了大婶儿跟前。
姜老头骂人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
“隔着大老远的我就听到你在这不安好心的教唆我孙女,你这么爱说媒,咋不给自己男人再说一个小的?不说你男人,你公爹都入土这么多年了,你咋没想着给你婆婆介绍一个?家里没个男人哪能行?”
姜老头说话混不吝惯了,这大半年没少和给陈秀云介绍对象的妇女同志打架,村里都知道他啥德行,渐渐的也不登陈秀云家的院门了。
姜老头心里得意着呢,儿媳妇让他吃饱、时不时有点小酒喝、有点小烟抽着,这日子不知道多美呢。不长眼敢给儿媳妇介绍对象的都是他的阶级敌人,都得被他的破鞋头子伺候。
刚才这话属实不要脸了点,四喜家的气的手指头都在哆嗦。
给她家男人找个小的?
给她婆婆再说个夕阳红?
她呸呀!
死老头,真是越来越不要脸了。
她抖着手指:“老东西一点脸都不要了,就你这样的,你提给我五斤大肥肉我都不给你介绍对象!”
姜老头一副小人得意的嘴脸,翻着白眼斜睖着她骂骂咧咧的出门。
他都一把年纪了还要啥婆娘?吃好喝好混完剩下的日子算球,要那么多啥用?死了又带不进土里。
姜老头摇头晃脑的对姜馨玉说道:“三丫头,你爷我现在可明白着呢。”
姜馨玉:你到底明白啥?都给我整不会了。
他指点江山似的用手指连续点了点,“这满大队,不,满公社的老家伙们都没我活的明白,人这一辈子不能光吃苦,就得为自己打算,脚一蹬,下去了啥也带不走,吃点喝点都进肚子里了,这才是实在!比啥都强!”
姜馨玉和她婆婆对视一眼。
恐怖如斯啊。
姜馨玉:姜老头说的该死的有理!她竟然无法反驳。
王素梅:这臭老头就是个自私鬼,啥都不顾就顾着自己那张嘴,一辈子就图一张嘴,儿女指望不上他,活着有啥用?把好吃懒做说的这么理直气壮,呸!真是不要脸!
院外头还没进来的陈秀云:要是姜老三一家在这,看你还能不能说出这些话!
第477章 大姑登门
马上分田到户,大队的社员们都在盯着村里的地,除了留下来的机动地,大家伙都在琢磨着哪里的地最好,生怕自家吃了亏。
上次回来时王素梅也在惦记着地,从疆省回来后,就觉着村里的事好像离她挺远了。
她的心全被还在路上运输的货物给占据了。
缝纫机和自行车全卖了,又把自留地租了出去,在队长和书记的见证下,王素梅一家和赵叔签了协议。
家里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火车票也买好了,就等着日子一到就出发。
田鸡是在乡里才吃的到的美味,陈秀云知道她爱吃南瓜花吵田鸡,天天让小川去抓,自留地里的南瓜花都快被拽光了。
凉棚下,姜馨玉吃饱了正给孩子喂西瓜汁,许久不见的姜翠翠登门了。
她额上一层汗,脸庞黑红黑红的,体格和以前一样壮。
姜馨玉这才问:“那你想不想和我去首都干个体户,给我们帮忙卖东西,包吃包住,初始工资和你现在持平。”
干的好了肯定还有奖励。
宋亚辉懵了,“老师,你不是和你丈夫在读华清?咋还干上个体户了?”
“就是因为还要读书,所以需要人手帮忙…”
她一通解释说了情况后,宋亚辉大致了解了情况。
“我想去,但我得回家和我爸妈说一声。”他眼里都是跃跃欲试。
她点点头,“好好和他们商量一下,需要我去说的话就去我们大队找我,过几天我们就得走了,决定好了得赶紧告诉我,我去买票的时候能把你的票也买上。”
宋亚辉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里,连市里都没去过,听姜馨玉一说,那颗心已经欢快的飘去了首都。
宋亚辉这边说好后,她骑车去了县里,提着干果分别去了一趟何勇家和宋桂芳家,没留下吃饭,又马不停蹄的坐车去了大姐姜珍珍所在的公社。
到的时候正是半下午,姜珍珍和姐夫张华抱着孩子逛集市去了,院里就只有张华他妈和她大嫂几人一人在家。
比起上回来,张华他妈的态度热情多了。
“婶儿,我姐和张华还住这呢?那年不是说要盖屋子?”
庞丽娟“嗨”了一声,“等俩人毕业分配单位以后肯定分配房子,花钱在这盖啥房子?”
“老大媳妇,去活点白面,一会儿炒个鸡蛋浇头做捞面条吃。”
姜珍珍和张华是在半个多钟头后回来的,她家老大老二都会跑了,长的虎头虎脑。
姜珍珍见到她别提多惊喜了,吃完饭后拉着她说了好久的话,不但如此,第二天还带着张华和孩子回五里桥大队了。
一进院子姜老头就围着姜馨玉转:“昨天下午来了一个小伙子,说愿意跟你去们去首都,说他爹娘在他的劝说之下也同意了,三丫头啊,你带着别人去首都给你们帮忙咋就忘了你爷我呢,我年纪是不小了,但也挺能干的…”
姜老头一通巴拉巴拉,陈秀云看不下去,“馨玉,小丁今天来了,你回家看看在不在你家,我看他好像是有事找你。”
第476章 都没我活的明白
丁长海是来问姜馨玉她们去疆省那一趟情况怎么样的,他以前就倒卖粮食,现在政策放开了,他想开个农副产品商铺,不止卖农副产品,能搞到什么他就卖什么。
以前本来就赚的多,可以摆摊后,他就不甘心只做小生意了。
“弟妹,你们既然卖干果,种类自然是越多越好,东北那边的松子榛子都不错,你们连疆省都跑了,多去些地方丰富一下种类不是更好?”
王素梅端来切好的哈密瓜和西瓜,“等先看看这一批好不好卖,全处理掉再说别的。”处理不掉,她连觉都睡不着。
丁长海拿起一牙哈密瓜,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太甜了。”
姜馨玉笑说:“哈密瓜干更甜,跟蜜一样,这回我们进了几百公斤。”
丁长海吃着瓜,话在喉咙里打转就是说不出自己的打算。如果陈奕在,他肯定直接张口了。
“婶儿不用担心,这些都是稀罕货,好吃又不要票,只要出现在市面上,绝对好卖。”
买啥都要票,碰到那不要票的,不管是什么,只要价钱不离谱,在城里都好卖。
什么物资不紧俏?能弄到物资的就是爷!城里人一年到头能存下的钱比农村的多多了,手里自然比村里人宽裕,果干这些又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那样的大件,花个块儿把钱买上一斤提回去伤不了筋动不了骨的就能改善生活,咋会不好卖呢?
丁长海说的肯定,王素梅的心往下落了落,“地里瓜和菜都熟了,你一会儿去摘些回去。”
王素梅进屋了,丁长海搓了搓手还是准备张嘴了。
他是打算跟着去首都转转看看市场,还想和陈奕提一提他的打算,但撇过姜馨玉总归是不好。
“弟妹,我厚颜想参一脚,你们这一趟跑去进货肯定是不容易,我要是直接说让你们进货渠道也分享给我,那肯定是不合适。但我还是想和你们合作,以后我这边有什么干货,你们想要,我从这边给你们发,等天冷了我还想去东北转转。”
姜馨玉笑说:“咱们来往好几年了,我们都知道你仗义,合作的事都可以好好商量,但得等我们那边安顿好了,你也先去那边看看市场,到时候怎么合作,还是得弄出个具体章程来,正式点,关系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咱们多年的交情也不会为了利益翻脸。”
亲人还会因为利益翻脸,何况是朋友。朋友想要长久,最好还是不要有利益牵扯。
丁长海点点头,“弟妹这话说的敞亮,就该是那样,生意是生意,交情归交情,是该规范正式点。”
正和丁长海约着买几号的票,宋亚辉和他父母来了。
丁长海去地里摘菜了,姜馨玉招待宋亚辉几人。
宋亚辉昨天回家磨了自己爹娘大半天才说服两人让他跟着姜馨玉她们去首都闯一闯。
不是因为带他出去的是他从前的老师,又是考上大学的大学生,他爹娘是咋样都不会同意他出去的。
儿子学习不咋样,高中考不上,中专也考不上,以前也不懂事,天天就会瞎溜达,好不容易进了泥瓦厂老老实实干活挣钱了,又想去首都给人干活,当父母的难免得问清楚靠不靠谱。
“小姜老师,你和你丈夫都考上大学了,咋还要干个体户?”
王素梅不想儿子儿媳被人瞧不起,插嘴道:“是我要干,儿子儿媳妇给我出的主意。大姐,这一年我都在首都,我可算是发现了,最穷的还是咱们在地里刨食的,城里那没工作的都去摆摊了,摆摊能养活自己,不体面是不体面,但多少能赚些,都是靠自己劳动挣钱,你们也别觉得丢人。”
姜馨玉说道:“年轻人出去长长见识绝对是好事,他既然跟着我们出去了,我们肯定会管他教他。他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泥瓦厂里伤着身体咋整?”
“你们要实在不放心他去,我不带他也行。”
这话一出,宋亚辉忙摆手,“咋说我都要去,泥瓦厂的活我都能干,别的我也能干。”
宋亚辉父母眉心依然皱着,宋亚辉也一旁跳脚,“昨天可都说好了,你们敢变卦我以后啥都不干。”
姜馨玉无语:“好好说话。”
宋亚辉把自己爹娘拉起来,从兜里掏出介绍信和三块钱,“路费我自己能出,少了再给你补,姜老师,我等你来喊我。”
半道上,宋亚辉他妈说道:“再过几年你就能娶媳妇了,这一去首都心思还不得野?”
宋亚辉烦躁说道:“我才多大就娶媳妇?你们就不想过上好日子?指不定以后我还能给你们带回来一个首都媳妇。”
“还好日子呢,谁知道你过去后是啥情况?咱家可是饿不着,干啥要去外面闯?不是你们姜老师看起来是个靠谱的人,说啥我都不让你去。”
<divclass="contentadv">
宋亚辉:“我们姜老师肯定不会害我,我也不怕干活,机会摆在我眼前,我肯定要出去看看。”
挣不挣钱还是次要,他现在就想去首都见世面。
院里好不容易安静下来,偏有那讨人厌的到姜馨玉跟前说些不着四六的话。
“馨玉啊,你们姐妹几个是都成家了,以后家里就你妈一个人,那日子可不好过。”大婶一脸同情。
姜馨玉诧异:“小川不算人么?我妈咋就是自己一个人了。”
大婶夸张的“哎呦”了一声,“那咋不算一个人?可家里没男人哪像一回事?”
王素梅都听烦了,“我说四喜家的,你不是来买自行车的?还买不买?不买就回家去,甭在我儿媳妇跟前说些废话。”
大婶子翻翻眼:“咋就是废话了?家里没个男人可不是那回事,我闺女他婆家那村里有个大夫,家里过的不错,儿女也都有出息,馨玉,你好好给…”
姜馨玉揉了揉耳朵,非常不要脸的说道:“再有出息能有我们姐妹三个有出息?他家儿女都考上大学了?”
大婶摇摇头,“那倒没有,但有工作啊。我给你说,你好好劝劝你妈,趁着年轻还能再嫁,等老喽就没人要了。”
姜馨玉:“没人要我养着,我妈想不想再嫁都随她,你们也别拿那些歪瓜裂枣隔应人…”
姜馨玉话都没说完,一个破鞋头子扔到了大婶儿跟前。
姜老头骂人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
“隔着大老远的我就听到你在这不安好心的教唆我孙女,你这么爱说媒,咋不给自己男人再说一个小的?不说你男人,你公爹都入土这么多年了,你咋没想着给你婆婆介绍一个?家里没个男人哪能行?”
姜老头说话混不吝惯了,这大半年没少和给陈秀云介绍对象的妇女同志打架,村里都知道他啥德行,渐渐的也不登陈秀云家的院门了。
姜老头心里得意着呢,儿媳妇让他吃饱、时不时有点小酒喝、有点小烟抽着,这日子不知道多美呢。不长眼敢给儿媳妇介绍对象的都是他的阶级敌人,都得被他的破鞋头子伺候。
刚才这话属实不要脸了点,四喜家的气的手指头都在哆嗦。
给她家男人找个小的?
给她婆婆再说个夕阳红?
她呸呀!
死老头,真是越来越不要脸了。
她抖着手指:“老东西一点脸都不要了,就你这样的,你提给我五斤大肥肉我都不给你介绍对象!”
姜老头一副小人得意的嘴脸,翻着白眼斜睖着她骂骂咧咧的出门。
他都一把年纪了还要啥婆娘?吃好喝好混完剩下的日子算球,要那么多啥用?死了又带不进土里。
姜老头摇头晃脑的对姜馨玉说道:“三丫头,你爷我现在可明白着呢。”
姜馨玉:你到底明白啥?都给我整不会了。
他指点江山似的用手指连续点了点,“这满大队,不,满公社的老家伙们都没我活的明白,人这一辈子不能光吃苦,就得为自己打算,脚一蹬,下去了啥也带不走,吃点喝点都进肚子里了,这才是实在!比啥都强!”
姜馨玉和她婆婆对视一眼。
恐怖如斯啊。
姜馨玉:姜老头说的该死的有理!她竟然无法反驳。
王素梅:这臭老头就是个自私鬼,啥都不顾就顾着自己那张嘴,一辈子就图一张嘴,儿女指望不上他,活着有啥用?把好吃懒做说的这么理直气壮,呸!真是不要脸!
院外头还没进来的陈秀云:要是姜老三一家在这,看你还能不能说出这些话!
第477章 大姑登门
马上分田到户,大队的社员们都在盯着村里的地,除了留下来的机动地,大家伙都在琢磨着哪里的地最好,生怕自家吃了亏。
上次回来时王素梅也在惦记着地,从疆省回来后,就觉着村里的事好像离她挺远了。
她的心全被还在路上运输的货物给占据了。
缝纫机和自行车全卖了,又把自留地租了出去,在队长和书记的见证下,王素梅一家和赵叔签了协议。
家里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火车票也买好了,就等着日子一到就出发。
田鸡是在乡里才吃的到的美味,陈秀云知道她爱吃南瓜花吵田鸡,天天让小川去抓,自留地里的南瓜花都快被拽光了。
凉棚下,姜馨玉吃饱了正给孩子喂西瓜汁,许久不见的姜翠翠登门了。
她额上一层汗,脸庞黑红黑红的,体格和以前一样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