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28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汉平日里都抽自己卷的烟叶,收到烟后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当即让他家里的女人宰一只在院里跑的黑红色土鸡招待客人。
  黄橙橙的胡萝卜、泛着油光的葡萄干和米饭混在一起,颜色鲜艳好看,每一粒米上都带着胡萝卜和葡萄干的清香,当然,如果忽略羊油和羊排的味道,这份手抓饭姜馨玉高低得来两碗。
  老汉的老婆热情好客,见她不吃米饭,好意给她拿了一个干巴巴
  缀着芝麻的馕。
  罗朝生和老汉交流都用维语,姜馨玉一句也听不懂,直到两人交流完,老汉家的小子带着他们去村里转转时罗朝生才说道:“明天上午买买提江会把他儿子叫去葡萄园,阿布都是会说汉语的,明天中午陈奕你在附近的饭店请上一桌,吃好喝好了,关系自然就拉近了。当地的民族和咱们汉人一样,有好人有坏人,但大部分民族同志都很热情好客,买买提江说了,今年疆省各大商店的订单没有去年多,我看乌市还卖着去年的陈货,虽然卖给个人还没先例,但上头政策不一样了,你还是有机会的。”
  陈奕点点头:“多谢罗叔帮忙。”
  罗朝生笑说:“客气什么,什么都不用我花钱,我就出了个人,还能顺便来这边看看。”
  老乡窝里的房子家家户户也都带着院子,王素梅却觉得和她们大队村里一点都不一样,整体看上去土黄土黄的,墙体给人好厚实的感觉。
  罗大爷抽着烟说道:“以前他们还都住土窑,现在都住上头屋里了,这家家户户的院墙都围起来了。”
  买买提江家的小子蹿到前头在树上摘了几个黄色扁果子,随即咧着嘴笑着对着他们招手,让他们快点过去。
  罗大爷说:“这就是无花果,吃一口甜死人。”
  姜馨玉吃过罗叔带回去的无花果果干,再对比新鲜现摘的无花果,天哪,真的是都好甜啊。
  “有没有专门种植的?我们带些无花果干回去。”
  罗朝生摇摇头,“这边没有,南疆有不少,乌市的市场里有专门卖干果的,种类比较多,你们嫌麻烦就去那边拿货,不嫌麻烦可以跑跑其它地方。要是碰到卖这些的小摊贩也可以多买些。”
  疆省太大了,现在的交通又不太便利,拿货看货真是一点都不方便。
  第二天上午,和当地乡政府的人员又参观了一遍葡萄园,中午大家伙齐聚在了民族特色浓重的饭店里。
  买买提江的儿子阿布都确实会说汉话,不过他的口音有些不标准,听起来怪怪的。不止他一人,其它民族同志说起汉话和他一个调调。
  色泽鲜艳的胡辣羊蹄,热腾腾的薄皮羊肉包子,劲道的拉面,裹着蛋液烤成金黄色的羊肉串。
  席间民族同志不少,罗朝生起着翻译和润滑的作用,言笑晏晏之间,陈奕探听清楚了葡萄园近几年的产量以及出货量。
  比起从前酒桌上宾客每个人都有一百个心眼,这一桌人可以用没有心眼来形容,他们说话都直来直往,心思都在脸上和嘴上了。
  喝高后,一个巴郎拍着胸脯说道:“葡萄干么,多多的有,去年的还剩下不少,我们的葡萄干,好吃的不得了,你们来这边是来对了。”
  王素梅捧哏:“确实好吃,谁吃了都得说声亚克西,我们卖到其它地方,宣传宣传疆省的瓜果,大家伙也肯定会喜欢上你们这里,你们么,都是亚克西的好!”
  <divclass="contentadv">
  姜馨玉听的想笑,她婆婆可会活学活用了,和这些人说话说多了,这会儿说话的口音也变的古古怪怪。
  阿布都做到陈奕跟前,问:“你们准备要多少?”
  陈奕说道:“看你们的价钱和运费,我再计划具体要多少。”
  阿布都说道:“你要是能帮我们把去年的陈货解决了,运输那里我可以帮你们去铁路那里拿到和之前运到外省的货一样的价钱。”
  陈奕觉得这个阿布都看起来老实热情,其实还是有点心机的。
  这边葡萄园的货大部分都供给了省内,因为卖价不算便宜,省内的购买力又不足,外省的百货商店里很少见,高昂的运费必然会算进成本之中,这注定了销量不会太高,所以明明葡萄干的产量不算高,却依然出现了陈货的状况。
  阿布都说的能不能同意,还得取决于去年的葡萄干的质量。
  “我们先去看看去年的葡萄干怎么样。”
  阿布都很高兴:“我们储存的很好,都可以吃,还能再放几个月都没问题,你要是都能收了,我能把今年的新货给你便宜点。”
  姜馨玉侧头问罗朝生:“叔,在本地来说葡萄干的价钱不算贵吧?怎么还卖不动?”
  罗朝生瞅她一眼,摇头问:“你觉得五毛钱多不多?”
  姜馨玉实话摇头,“不算多。”
  学校补助加上翻译稿酬,一个月她得有三十来块钱,五毛钱的购买力很强,但确实不算多。
  罗朝生摊摊手:“你是觉得不多,但你舍得天天买肉吃吗?”
  “这边的人比你以为的要贫穷多了,老乡们没什么钱,从外省迁来的人顶多也就舍得在回老家时捎上一两斤。”
  姜馨玉才发现她的认知有错误,她以为这些干果对当地人来说是能经常吃到的东西,却没想到在本地也属于稀罕货。
  王素梅又瞅见罗朝生端起酒杯,皱眉说:“你年纪不小了,酒又不是啥好东西,你忘了你爸的教训了?”
  被说年纪不小,罗朝生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却还是放下酒杯,“我才四十六,咋就年纪不小了?”
  王素梅吃惊:“你才四十六?说五十六我也信。”
  罗朝生:“…”
  他想找个镜子看看自己到底有多老。
  第473章 两袖清风
  请乡政府的人吃完饭后,一行人去了葡萄园的仓库那边,仓库里阴凉干燥,能明显的感觉到空气中有风在流动。
  抓了一把葡萄干到了日光下,没发粘没发黑,吃起来口感还不错,但和在荫房里的新货相比还是有些细微的不同。
  罗大爷扔进嘴里一个说道:“要是能两三个月内全卖出去,问题不大。”
  阿布都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有谱,比划了个四,表示可以四毛钱一公斤把这些货都给他们。
  这个价钱已经砍了正常价格的一半了,陈奕尚觉满意。
  陈奕问道:“这些大概有多少?”
  阿布都:“我们这还有一吨多点,别的供销社零零总总的应该还有不少。”
  陈奕直言:“质量不行不收。”
  阿布都连连说道:“我带你去看看,要是行就行,不行么就算了。”
  阿布都心里激动,就是因为去年的货还剩不少,几个供销社今年下的订单量才不足,年年都这样,如果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明年还得剩今年的新货,那他们乡里的效益怎么提高?
  第二天罗朝生就带着罗大爷和朵朵回乌市了,陈奕三人随着阿布都坐车去了不少地方,连着跑了半个多月。
  最后定下了一吨六的陈货,葡萄园这边的贵些,供销社为了把陈货处理掉,又便宜一毛,又磨了磨,葡萄园这边的也以三毛拿下。
  去年的货是三毛,今年的新货是七毛,足足贵了一倍多。陈货一吨六,新货先定了四百公斤,今年刚晾晒好的一部分都先给了他们。
  跑了这么多地方,不止拿了葡萄干的货,还有三百公斤的杏干,一百公斤的杏仁和两百公斤早熟晒好的无花果干以及今年三百公斤新晾晒好的哈密瓜干。葡萄干最贵,依次是哈密瓜干和杏仁,无花果干和杏干的价钱在当地的价钱有点卖不上价钱。
  她们来的时机不对,再过一两个月那些干果才会陆续下来进入市场。
  王素梅是心惊胆战的,她本来是想摆摊卖干果,怎么这次进货就花了一千二百多,这么多货的运费当时一次性可是给了一千三百八,运费已经超过了货物的价钱。
  得亏为了以防万一,那张存折里的钱他们提前取出了一千块,不然手头上的钱还真的不够。
  这年头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陈奕三人的介绍信和证明是被看了又看。
  阿布都可是亲手接了近千元的货款,又亲眼看到她们付了一千三百多的运输费,对于她们的经济实力还是很相信的。对于帮忙促成别的合作也很上心。
  在阿布都的引见下,陈奕还去了椰枣园以及种植开心果和巴达木的产地,暂时各定下了五百公斤。
  见的都是负责人,定金都给了五分之一,等剩下的货款得等货到了后直接给跟车送货的人,至于跟车送货人的车费,还得陈奕他们出。只有这样,负责人们才觉得有保障。
  陈奕请阿布都帮忙盯着后续的事,并按照这次运输的价钱把巴达木、开心果和椰枣的运费提前给他,运费都给了,阿布都自然是满口答应。
  “你放心,等今年的新货一下来我就让我儿子帮你们去挑货,保准挑品相、口感好的干果给你们运过去。”
  他们帮他解决了陈货,如果陈奕那边顺利,未来他们葡萄园又多了一条销路,他们乡里的营收会好看些,乡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从外省来他们当地挑货的这还是头一个,连上头的领导都说了,要让他们好好招待着,指不定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进货,帮他们跑跑货送送货又不是什么麻烦事,何乐而不为呢?
  离开前的头一晚,阿布都在乡政府的平房小院里招待了她们。
  葡萄藤形成的棚子下,葡萄、无花果、哈密瓜西瓜摆了一桌子,烤肉配馕,噎的姜馨玉连喝了好几杯茶水。
  这茶水用的是当地的茶叶,说不上好喝,也就是能喝而已。
  饭后,阿布都拿出了三条颜色鲜艳图案各不相同的毛毯,还有两条色彩艳丽的丝巾。
  <divclass="contentadv">
  “这是我们的心意,还请你们收下,期盼着你们下次再来我们这里玩。”玩是其次,最好能继续进货,提高他们乡里的效益。
  王素梅焦灼难安的心被毛毯和头巾安抚了不少。
  她既担心这么多货卖不出去就全坏了,又担心先前给的定金都打了水漂。哪怕她们这些日子打交道的都是乡政府的领导,定金也都开了条子盖了章,可这里和首都相距几千公里,什么都说不准的。
  阿布都的态度让她愿意相信这一定是一个好的开头,他肯定会在后续的事中出力。
  第二天中午他们回到了乌市,去了罗大爷家中。
  “朝生去了隔壁县里考察,得几天才能回来,你们是不是要走了?”
  罗大爷心里可惜,多好的机会啊,他儿子却不在跟前。
  王素梅点点头:“买到票就走。”
  那些货虽然至少半个月才能到,但她们得赶紧回去找合适的院子堆放东西,按照儿子儿媳的打算,还得赶紧找铺面,办手续开业。
  这桩桩件件都是事,这么多货压在那,要是砸手里了一亏就是几大千块,一想到这些,她连觉都睡不着。
  罗大爷好意说:“你们的货尽管堆在院子里,除了屋里不能用,别的都随便使。”
  他可想不到她们能一次性进近三吨的货。
  第二天买票时,陈奕直接买了回首都的车票,姜馨玉和王素梅婆媳俩买的是回县里的车票。
  婆媳俩得回去抱孩子,顺便把自行车托丁长海卖了,再找一个靠谱的人跟她们去首都帮忙。陈奕得去找店面。要是一起行动,就有点耽误时间。
  从首都坐车回去的时候还能躺着卧铺买火车上的热菜热饭,结果到了今天,从乌市返程时,三人皆在座位上就着水啃着干干的馕饼。
  看着餐车过来,在王素梅喷火的眼神中,陈奕还是叫了两份盒饭。
  王素梅想骂人,他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数?知不知道这一趟回来她们花了多少钱?
  她已经开始后悔了,后悔当时心血来潮想卖干果。
  都花出去快三千了,他还敢买火车上的饭吃。
  餐盒一打开,豆角炒肉的香味扑鼻而来,王素梅难受的泪都要出来了。
  她把食盒推像陈奕那边,“你吃吧,我吃不进去。”
  已经吃上的姜馨玉放下筷子,贴在她耳朵边说道:“妈,那么多钱都花了,还差这点钱?吃吧,吃好喝好回去好好干。”
  王素梅捂住了心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