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33节
大老爷们卖的力气多,吃的也多,得让人吃饱又吃好,陈秀云做饭也不虚,每顿都有肉,还管饱,敞开了吃,每个干活的都觉得吃的挺舒坦。
干不了重体力活的姐妹俩在看书之余,陈奕每天送猪胰子回来,七八天内俩人又做了二百一十多个猪胰子皂出来。
上架都没人理我啦,给点票呗ψ(`)ψ
第61章 绿豆糕
陈秀云盖的房子总体和现在所住的小院格局没太大的差别,不过把之前跟窝棚一样的灶台变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厨房,不过厨房的墙体连土坯也没用,直接是用黄泥加麦秆混合而成的土墙,找村里的垛墙师傅干的活。
正屋一共三间,一间堂屋,两间住房的小屋,东边盖了一间屋子,和厨房用的材质是一模一样的。
最耗钱的就是正头的三间屋子了,地下还铺了红砖,房顶的梁木和瓦片也不少耗钱,每天给做工的人的饭菜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要不是陈奕给送了鱼和鸡,她花的能更多。
陈秀云看着兜里的钱所剩无几,面上显不出异色来,嘴角连泡都出来了。
“秀云,你家盖这房子二百块钱不太够吧。”林家大嫂好奇的问。
这铁定是不够,谁家没盖房子?三间屋子零零总总的没个三百可下不来。
陈秀云笑说:“我年前回家探亲,我爹娘给我拿了不少路费。”
陈秀云这么一说,周围过来看热闹的哪个不羡慕。陈秀云是下乡的知青,家里还是沪市的,这些年可没少给她邮寄东西呢。
姜馨玉站在人群中,看着她家现在快要建成的房子。
这种土坯房墙体建的很厚,有七八十厘米厚,夏天太阳晒不透,冬天也算保暖。不过要是下大雨,可能会冲刷坏外墙,雨水可能会浸透土坯墙体,湿了的土坯就是烂泥,房屋就有倒塌的可能。
姜馨玉对现在的贫穷有了更深的了解。
“馨玉,回家去熬一锅绿豆米粥。”陈秀云正安排姜馨玉回家做饭,这边陈奕骑着自行车带着猪下水和半扇排骨回来。
陈奕把排骨给递给人群中和大娘婶子站在一起的王寡妇。
王寡妇嘟囔道:“买排骨干啥,都是骨头。”
大娘们也说,还不如换成肉呢。
猪下水是陈秀云让陈奕帮忙带的,当着众人的面把猪下水的钱给了陈奕。
陈奕帮忙给陈秀云带东西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大队里的人也见怪不怪了。
陈奕一脚撑着地,一脚在脚蹬子上,看向姜馨玉:“走,我送你回去。”
大娘婶子们向姜馨玉望来的眼神让她面皮微烫。
现在满大队谁不知道她俩在“处对象”,要不是原主爹才死没多久,要不是她还在上学,都有人该催她俩结婚了。
姜馨玉觉得,以后她就算不和陈奕结婚,在这个大队里也找不到别的人家了。
陈奕要送她回家,连她妈都没啥意见,一副默认的态度,至于王寡妇,这几天对她的态度虽然没有以前热情,但也说的过去。
姜馨玉坐在陈奕的后座,经过知青点时,和苏青青对视了个正着,她面无表情的挪过眼去,看到这位女知青,她都觉得晦气。
上次苏青青在夜里和姜宝琴为了宋明翰互扯头发,这一段时间苏青青倒是没再找她的事,估计比起她,苏青青现在更讨厌姜宝琴吧。
到了家门口,陈奕把布兜提下来给她送进去,“里头还有两个猪胰子。”
姜馨玉说:“你等着,我有东西给你。”
她进屋把之前出门前刚做好冷凉的绿豆糕用油纸包好一份,然后拿出去给了陈奕。
陈奕已经闻到了香味,他眉尾微挑,“你做的?”他都不知道她会做这些吃的。
姜馨玉点点头,“还得让你给我做个按压模具…”她把自己的要求说后,补充道:“如果可以,雕花的更好。”
陈奕大意明白了她的意思,点了点头,“我回家了。”
姜玉珠把猪胰子拿进屋来处理,筋膜什么的择出放到一边,准备做狗食的时候给小黑加进去。
姜馨玉则把家里剩下的绿豆都淘干净后和大米一起煮了,水添的多,也煮的稠,等煮熟了又放了些糖进去,灶里的火也不继续添,放进篦子,把馒头放进去馏馏。
快煮好的时候陈秀云回来了。
“妈,你过来,看我做了啥好吃的。”姜馨玉眼睛里都是兴奋。
姜玉珠觉得,一会儿小妹是要挨打的。家里的粮食最近紧张,但小妹还拿来做糕点,虽然味道确实不错,但她妈保准也会上火。
姜馨玉献宝似的把切成块的绿豆糕给陈秀云拿了一块,陈秀云尝过后觉得香甜绵软,还有股奶香味,她小闺女不说是她做的,她还以为是供销社新出的点心。
“用啥做的?”陈秀云。
姜馨玉:“绿豆。”
陈秀云拉开柜子,看到放绿豆的地方一颗不剩,脸都绿了。这是费了多少绿豆?这绿豆还是她年前在黑市买的,平时发点豆芽啥的,煮汤的时候都不多。
眼看陈秀云同志脸色不对,姜馨玉赶忙说道:“我就用了一点,剩下的都在锅里呢。”
姜馨玉说:“妈,我又想到一条挣钱的门路。”
陈秀云斜着眼看她,“就这绿豆糕?”
姜馨玉反问:“不行吗?”
“妈,一斤绿豆可以做出近三斤的绿豆糕,供销社里的桃酥还卖七毛五一斤,你就说我做的好不好吃?一斤不能卖七毛五吗?”
姜馨玉觉得,做绿豆糕可比发糕红枣糕省事多了,一锅只能做六块,她家锅大,绿豆糕一锅做六斤出来也不在话下的。
陈秀云把心里的火气压了压,“你这是咋切成这样的?”
姜馨玉嘿嘿一笑,拿出自己的文具盒,文具盒刷的蹭光瓦亮,把绿豆糕压进去后,小心翼翼的切好,冷凉就行了。
姜馨玉说完后,陈秀云又问:“奶香味是咋来的?”
姜馨玉:“我放了一点麦乳精。”绿豆糕是用猪油做的,她怕有什么不好的味道,就用麦乳精压了压,却没想到味道不是一般的好。沙沙的口感中带着奶香,这谁吃着会不好吃?
陈秀云又想揍人了。
但想起家里现在穷的叮当响,对比红枣糕和发糕,好像这个绿豆糕更有赚头点。
她也不说小闺女祸祸粮食了,把陈奕带回来的猪下水快速的收拾干净,翻过来洗了好几遍后,姜馨玉已经把锅里的馒头和米粥盛到干净的木盆里了,锅里添上水,加上香料,陈秀云开始卤肥肠了。
第62章 完工
姜馨玉吃过一次陈秀云卤制过后又爆炒的肥肠,那滋味,第一口时有点受不了,但真的是越吃越香。
陈秀云所谓的卤制当然没有后世的专业,不过放了葱和八角花椒,加了几个辣椒,又加了酱油和盐,虽然料放的有些少,但是卤出来也是真的挺香。
陈秀云捞肥肠时说:“把绿豆糕去给陈奕家送一半。”陈奕最近没少帮忙,她早该去谢谢王寡妇了。
姜玉珠一笑,“刚才陈奕来,小妹已经给过了。”
姜馨玉专心烧火,就当作没看见陈秀云同志瞥过来的眼神。
陈奕提着绿豆糕回家后,王寡妇没一会也到家了,陈奕买了排骨回来,她又嘟囔了一会,买排骨干啥呢,都是骨头,哪有肥肉有油水,她觉得她儿子真是越来越不会过日子了。
“这糕点哪来的?你买的?供销社啥时候出了这种?”
王寡妇问着就随手捏了一块尝味道,香甜可口,还有股奶香味。
陈奕已经吃了好几块了,话说他以前可没尝过姜馨玉做的吃的,家里有住家保姆阿姨,擅长做的菜式不少,陈奕压根就不知道姜馨玉还会做些。这绿豆糕做的确实不错,他一个不怎么吃零嘴的都一次性吃了不少。
“这是馨玉做的绿豆糕,好吃吧妈。”
王寡妇“嗯”了一声,又想起孩子姓姜那回事,连带着自己的儿子都不想搭理了。让孩子跟女方姓,那不是倒插门?
陈奕也不和王寡妇说太多。反正王寡妇的性格他也摸清了,心里不管怎么想,在外头肯定是和他一势。
陈秀云卤肥肠卤了四五十分钟,等捞出来后先给俩闺女切了半根尝一尝,然后把剩下的切了一半,又切了不少白菜。
人多,今天这也算是大锅菜,陈秀云把白菜和肥肠炒好之后又把豆腐闷了进去。
等菜闷的差不多的时候,陈秀云把菜盛到盆里,然后又麻溜的把猪血炒了,随即让姜馨玉去喊人过来吃饭。
家里的桌子凳子,碗和筷子什么的都不够,还是从给干活的人家里借的。
大馒头管够,绿豆米粥稀饭里还放了一点糖,熬的稠稠的,一大盆菜摆在桌子中间,肥肠的分量可不少,猪血看起来油汪汪的,可有食欲。
大老爷们们在院里坐着吃,陈秀云把菜盛出来后一部分,三人在里头吃。
毫无疑问的,大老爷们吃的连菜汤都没剩下。小黑在旁边甩了半天尾巴,连口渣都没混上。
姜馨玉这边自然也是光盘。
房子盖的差不多了,明天一天把灶台和猪圈搞一搞,再把正屋和厨房空着的地方搭上棚子,夏天还能在里头纳凉,院子很大,三分地只多不少,以后要是翻新盖瓦房,面积也是足够的。
陈秀云选的地方院子里恰好有一颗枣树,大队里不少人家院里都有枣树,所以枣子倒也不算什么稀罕物。
晚上,陈秀云去新院子看了看进度,想着明天还要弄哪些地方,狗窝再搭一个,院子里的地平一平,不远的地方还要弄个茅厕。
明天最后一天,下午那顿饭肯定是要做的更好一点,陈秀云想去村里有公鸡的人家买上两只鸡回来。
母鸡都是下蛋的,陈秀云是不舍得宰自家的母鸡,至于那两只兔子,还没长大呢,身上都没多少肉。
陈秀云连去了好几家,才买到了两只公鸡,一共花了三块二。
此时陈秀云兜里穷的不到十块钱了,只有七块多,她木着脸,提着鸡回家。
要说当初起新房是靠一口气支撑着,现在兜里的钱让她清醒了不少。这以后的日子是不是没法过了?
黑市不知道什么情况,她手里还有两张她爹娘给的工业票,本来是三张的,给了大闺女一张,剩下的两张还在手里攥着,现在她想卖出去换钱还要去探探黑市现在什么情况。
第二天,新院子在进行收尾,那边的茅厕也围好了。
陈秀云拿着铲子平地时,陈奕骑着自行车回来了,后座上左右两边挂着两麻袋东西,看着可不轻。
有大爷问:“你这带回来的啥?”
陈奕把车停好,麻袋取了下来,“这是我在隔壁乡里捡的倒塌房屋的碎瓦片,不要钱。”
瓦片都碎了,当然不值钱。
“你捡回来啥用?不是白费力气?”
陈奕则说:“插到院墙上,可以防贼。”
姜馨玉家现在就三位女同志,住在村口这边,就这院墙,能防住贼才怪,光养一条狗,那也不保险,陈奕当然要想法子提高这院子的安全性。
陈秀云没想到陈奕会这么用心。
干不了重体力活的姐妹俩在看书之余,陈奕每天送猪胰子回来,七八天内俩人又做了二百一十多个猪胰子皂出来。
上架都没人理我啦,给点票呗ψ(`)ψ
第61章 绿豆糕
陈秀云盖的房子总体和现在所住的小院格局没太大的差别,不过把之前跟窝棚一样的灶台变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厨房,不过厨房的墙体连土坯也没用,直接是用黄泥加麦秆混合而成的土墙,找村里的垛墙师傅干的活。
正屋一共三间,一间堂屋,两间住房的小屋,东边盖了一间屋子,和厨房用的材质是一模一样的。
最耗钱的就是正头的三间屋子了,地下还铺了红砖,房顶的梁木和瓦片也不少耗钱,每天给做工的人的饭菜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要不是陈奕给送了鱼和鸡,她花的能更多。
陈秀云看着兜里的钱所剩无几,面上显不出异色来,嘴角连泡都出来了。
“秀云,你家盖这房子二百块钱不太够吧。”林家大嫂好奇的问。
这铁定是不够,谁家没盖房子?三间屋子零零总总的没个三百可下不来。
陈秀云笑说:“我年前回家探亲,我爹娘给我拿了不少路费。”
陈秀云这么一说,周围过来看热闹的哪个不羡慕。陈秀云是下乡的知青,家里还是沪市的,这些年可没少给她邮寄东西呢。
姜馨玉站在人群中,看着她家现在快要建成的房子。
这种土坯房墙体建的很厚,有七八十厘米厚,夏天太阳晒不透,冬天也算保暖。不过要是下大雨,可能会冲刷坏外墙,雨水可能会浸透土坯墙体,湿了的土坯就是烂泥,房屋就有倒塌的可能。
姜馨玉对现在的贫穷有了更深的了解。
“馨玉,回家去熬一锅绿豆米粥。”陈秀云正安排姜馨玉回家做饭,这边陈奕骑着自行车带着猪下水和半扇排骨回来。
陈奕把排骨给递给人群中和大娘婶子站在一起的王寡妇。
王寡妇嘟囔道:“买排骨干啥,都是骨头。”
大娘们也说,还不如换成肉呢。
猪下水是陈秀云让陈奕帮忙带的,当着众人的面把猪下水的钱给了陈奕。
陈奕帮忙给陈秀云带东西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大队里的人也见怪不怪了。
陈奕一脚撑着地,一脚在脚蹬子上,看向姜馨玉:“走,我送你回去。”
大娘婶子们向姜馨玉望来的眼神让她面皮微烫。
现在满大队谁不知道她俩在“处对象”,要不是原主爹才死没多久,要不是她还在上学,都有人该催她俩结婚了。
姜馨玉觉得,以后她就算不和陈奕结婚,在这个大队里也找不到别的人家了。
陈奕要送她回家,连她妈都没啥意见,一副默认的态度,至于王寡妇,这几天对她的态度虽然没有以前热情,但也说的过去。
姜馨玉坐在陈奕的后座,经过知青点时,和苏青青对视了个正着,她面无表情的挪过眼去,看到这位女知青,她都觉得晦气。
上次苏青青在夜里和姜宝琴为了宋明翰互扯头发,这一段时间苏青青倒是没再找她的事,估计比起她,苏青青现在更讨厌姜宝琴吧。
到了家门口,陈奕把布兜提下来给她送进去,“里头还有两个猪胰子。”
姜馨玉说:“你等着,我有东西给你。”
她进屋把之前出门前刚做好冷凉的绿豆糕用油纸包好一份,然后拿出去给了陈奕。
陈奕已经闻到了香味,他眉尾微挑,“你做的?”他都不知道她会做这些吃的。
姜馨玉点点头,“还得让你给我做个按压模具…”她把自己的要求说后,补充道:“如果可以,雕花的更好。”
陈奕大意明白了她的意思,点了点头,“我回家了。”
姜玉珠把猪胰子拿进屋来处理,筋膜什么的择出放到一边,准备做狗食的时候给小黑加进去。
姜馨玉则把家里剩下的绿豆都淘干净后和大米一起煮了,水添的多,也煮的稠,等煮熟了又放了些糖进去,灶里的火也不继续添,放进篦子,把馒头放进去馏馏。
快煮好的时候陈秀云回来了。
“妈,你过来,看我做了啥好吃的。”姜馨玉眼睛里都是兴奋。
姜玉珠觉得,一会儿小妹是要挨打的。家里的粮食最近紧张,但小妹还拿来做糕点,虽然味道确实不错,但她妈保准也会上火。
姜馨玉献宝似的把切成块的绿豆糕给陈秀云拿了一块,陈秀云尝过后觉得香甜绵软,还有股奶香味,她小闺女不说是她做的,她还以为是供销社新出的点心。
“用啥做的?”陈秀云。
姜馨玉:“绿豆。”
陈秀云拉开柜子,看到放绿豆的地方一颗不剩,脸都绿了。这是费了多少绿豆?这绿豆还是她年前在黑市买的,平时发点豆芽啥的,煮汤的时候都不多。
眼看陈秀云同志脸色不对,姜馨玉赶忙说道:“我就用了一点,剩下的都在锅里呢。”
姜馨玉说:“妈,我又想到一条挣钱的门路。”
陈秀云斜着眼看她,“就这绿豆糕?”
姜馨玉反问:“不行吗?”
“妈,一斤绿豆可以做出近三斤的绿豆糕,供销社里的桃酥还卖七毛五一斤,你就说我做的好不好吃?一斤不能卖七毛五吗?”
姜馨玉觉得,做绿豆糕可比发糕红枣糕省事多了,一锅只能做六块,她家锅大,绿豆糕一锅做六斤出来也不在话下的。
陈秀云把心里的火气压了压,“你这是咋切成这样的?”
姜馨玉嘿嘿一笑,拿出自己的文具盒,文具盒刷的蹭光瓦亮,把绿豆糕压进去后,小心翼翼的切好,冷凉就行了。
姜馨玉说完后,陈秀云又问:“奶香味是咋来的?”
姜馨玉:“我放了一点麦乳精。”绿豆糕是用猪油做的,她怕有什么不好的味道,就用麦乳精压了压,却没想到味道不是一般的好。沙沙的口感中带着奶香,这谁吃着会不好吃?
陈秀云又想揍人了。
但想起家里现在穷的叮当响,对比红枣糕和发糕,好像这个绿豆糕更有赚头点。
她也不说小闺女祸祸粮食了,把陈奕带回来的猪下水快速的收拾干净,翻过来洗了好几遍后,姜馨玉已经把锅里的馒头和米粥盛到干净的木盆里了,锅里添上水,加上香料,陈秀云开始卤肥肠了。
第62章 完工
姜馨玉吃过一次陈秀云卤制过后又爆炒的肥肠,那滋味,第一口时有点受不了,但真的是越吃越香。
陈秀云所谓的卤制当然没有后世的专业,不过放了葱和八角花椒,加了几个辣椒,又加了酱油和盐,虽然料放的有些少,但是卤出来也是真的挺香。
陈秀云捞肥肠时说:“把绿豆糕去给陈奕家送一半。”陈奕最近没少帮忙,她早该去谢谢王寡妇了。
姜玉珠一笑,“刚才陈奕来,小妹已经给过了。”
姜馨玉专心烧火,就当作没看见陈秀云同志瞥过来的眼神。
陈奕提着绿豆糕回家后,王寡妇没一会也到家了,陈奕买了排骨回来,她又嘟囔了一会,买排骨干啥呢,都是骨头,哪有肥肉有油水,她觉得她儿子真是越来越不会过日子了。
“这糕点哪来的?你买的?供销社啥时候出了这种?”
王寡妇问着就随手捏了一块尝味道,香甜可口,还有股奶香味。
陈奕已经吃了好几块了,话说他以前可没尝过姜馨玉做的吃的,家里有住家保姆阿姨,擅长做的菜式不少,陈奕压根就不知道姜馨玉还会做些。这绿豆糕做的确实不错,他一个不怎么吃零嘴的都一次性吃了不少。
“这是馨玉做的绿豆糕,好吃吧妈。”
王寡妇“嗯”了一声,又想起孩子姓姜那回事,连带着自己的儿子都不想搭理了。让孩子跟女方姓,那不是倒插门?
陈奕也不和王寡妇说太多。反正王寡妇的性格他也摸清了,心里不管怎么想,在外头肯定是和他一势。
陈秀云卤肥肠卤了四五十分钟,等捞出来后先给俩闺女切了半根尝一尝,然后把剩下的切了一半,又切了不少白菜。
人多,今天这也算是大锅菜,陈秀云把白菜和肥肠炒好之后又把豆腐闷了进去。
等菜闷的差不多的时候,陈秀云把菜盛到盆里,然后又麻溜的把猪血炒了,随即让姜馨玉去喊人过来吃饭。
家里的桌子凳子,碗和筷子什么的都不够,还是从给干活的人家里借的。
大馒头管够,绿豆米粥稀饭里还放了一点糖,熬的稠稠的,一大盆菜摆在桌子中间,肥肠的分量可不少,猪血看起来油汪汪的,可有食欲。
大老爷们们在院里坐着吃,陈秀云把菜盛出来后一部分,三人在里头吃。
毫无疑问的,大老爷们吃的连菜汤都没剩下。小黑在旁边甩了半天尾巴,连口渣都没混上。
姜馨玉这边自然也是光盘。
房子盖的差不多了,明天一天把灶台和猪圈搞一搞,再把正屋和厨房空着的地方搭上棚子,夏天还能在里头纳凉,院子很大,三分地只多不少,以后要是翻新盖瓦房,面积也是足够的。
陈秀云选的地方院子里恰好有一颗枣树,大队里不少人家院里都有枣树,所以枣子倒也不算什么稀罕物。
晚上,陈秀云去新院子看了看进度,想着明天还要弄哪些地方,狗窝再搭一个,院子里的地平一平,不远的地方还要弄个茅厕。
明天最后一天,下午那顿饭肯定是要做的更好一点,陈秀云想去村里有公鸡的人家买上两只鸡回来。
母鸡都是下蛋的,陈秀云是不舍得宰自家的母鸡,至于那两只兔子,还没长大呢,身上都没多少肉。
陈秀云连去了好几家,才买到了两只公鸡,一共花了三块二。
此时陈秀云兜里穷的不到十块钱了,只有七块多,她木着脸,提着鸡回家。
要说当初起新房是靠一口气支撑着,现在兜里的钱让她清醒了不少。这以后的日子是不是没法过了?
黑市不知道什么情况,她手里还有两张她爹娘给的工业票,本来是三张的,给了大闺女一张,剩下的两张还在手里攥着,现在她想卖出去换钱还要去探探黑市现在什么情况。
第二天,新院子在进行收尾,那边的茅厕也围好了。
陈秀云拿着铲子平地时,陈奕骑着自行车回来了,后座上左右两边挂着两麻袋东西,看着可不轻。
有大爷问:“你这带回来的啥?”
陈奕把车停好,麻袋取了下来,“这是我在隔壁乡里捡的倒塌房屋的碎瓦片,不要钱。”
瓦片都碎了,当然不值钱。
“你捡回来啥用?不是白费力气?”
陈奕则说:“插到院墙上,可以防贼。”
姜馨玉家现在就三位女同志,住在村口这边,就这院墙,能防住贼才怪,光养一条狗,那也不保险,陈奕当然要想法子提高这院子的安全性。
陈秀云没想到陈奕会这么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