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32节
第59章 处对象
姜馨玉左右看了一圈,前去把人扶起来。
在大队里,大部分的人不会主动欺负住在牛棚的人,但绝对不会主动去接触。
“大爷,你这是摔到哪了?”
周顺义不过四十五,现在看起来像六十的,听到姜馨玉叫他大爷,他心里是有几分微妙的,感叹这岁月和生活把他磋磨成了现在的样子。
周顺义指了指自己的脚,“抽筋了,浑身没劲站不起来。”他先是被石头绊倒,绊倒后又开始抽筋。他还没觉得自己是一把老骨头,却因为抽筋都站不起来了。
姜馨玉看到旁边的野菜篮子,篮子里的野菜都摔出来了。
她先把人扶回牛棚,牛棚里的人见状都围了过来,问这是咋了。
周顺义做到板凳上后,慢慢弯腰给自己揉着脚踝,姜馨玉则拐回去把野菜捡起来给他送了回去。
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牛棚里的人同情居多,只是扶一把这种事,顺手就做了。
等姜馨玉回到家后,陈秀云正在做饭,张华坐在锅灶前烧火呢。
吃完这顿饭,姜珍珍和张华就要回去了。
陈秀云大方的又做了个红烧肉,又用炸的萝卜丸子做了个咸糊涂汤,又炒了个野菜,就着汤吃着白面馒头和菜,几人身上都出了一身汗。
等吃完后,张华去院子里,姜珍珍说:“妈,过两天我让张华骑自行车回来一趟。”
陈秀云问:“回来干啥?”
姜珍珍说:“我和张华商量好了,你要起房子,我俩给你出一百。”
陈秀云大惊失色,“那哪能要你的钱!你就算送回来,我也不会收!我有钱!修房子的钱还是足够的。”
姜珍珍铁了心要给,陈秀云也是铁了心不收。她前阵子才去给大闺女送了钱和票,那也没一百呢,大闺女给她出钱修房子,那算啥?她公婆知道了,大闺女咋在婆家做人!
陈秀云无法,只好把自己藏好的钱拿出来,她手里一共一百六十多,十块的大团结和分分毛毛的,被一小块布包着,看起来可不少。
“房子卖掉二百块,加上这些够了。”以后虽然会紧巴巴,但发糕和红枣糕的生意她以后还是要继续做的,每个月赚五块钱,再加上她每个月的补贴,加上家里的粮食,勉强够母女三人吃喝了。
此时的姜馨玉是没想到,等新房子盖好后,她的生活水平将会降到很低。
姜珍珍还是觉得不保险,她把身上带的六块多钱都留下了。
这次陈秀云倒是没拒绝,她要是再拒绝,姜珍珍是肯定不会愿意的。
陈秀云把昨天收拾好的熏鱼和红枣糕都给姜珍珍带上,最后一条新鲜的鱼也不留到十五吃了,也给姜珍珍提上了。
姐妹俩把姜珍珍和张华送到村口,姜馨玉还不忘提醒姜珍珍一定不要忘了看书学习。
姜珍珍和张华走了,这院子房子感觉突然就空了下来。
姜珍珍走了,陈秀云可算找着机会教育姜馨玉了。
姜馨玉被提溜进了屋里,接受陈秀云同志关于昨天她说出惊人言论的再教育。
“你和陈奕是在处对象?”陈秀云问的很直接。
昨个陈奕说愿意让孩子姓姜,不管俩人是不是在处对象,大队里的人都会认为俩人在处对象。
姜馨玉都不知道该说是、还是不是了。
她和陈奕吧,一时之间是掰扯不清的,好歹做了大半年的夫妻,他不见得是喜欢她,但他现在应该是见不得她嫁给别人。
见小闺女闷头不搭腔,陈秀云都服了,“你这是啥意思?没和人家处对象,还接受别人的好处,你自己说说你这种行为正确吗?”
姜馨玉偷偷抬眼,硬着头皮说:“是在偷偷处对象,但处对象不代表以后要结婚。”
她和陈奕应该不在处对象吧,但要是不说在处对象,陈秀云同志会不会骂的更狠?
姜馨玉的思想还是后世的呢,谈恋爱又不代表一定会结婚,她和陈奕就是相亲结婚,相亲前,她认识他,他不认识她,后来她有点喜欢他。但到了这里,她还没确定以后要不要和他继续呢,结婚大半年,被他忽视了个彻底,再和他结婚,她是犹豫的。
陈秀云听到她的话,气了个仰倒!
听听这是什么话?
近些年虽然提倡婚姻自由了,但大部分人还都是媒人介绍,见一面,再打听打听对方家里的情况,要是双方觉得都合适了,那就结婚了。比起过去结婚前有可能连一面都没见过的,现在风气肯定是开放多了。
处对象在一部分年轻人看来是时髦的,但不以结婚为目的的处对象都是耍流氓。至于村里一些年纪大的、思想顽固的,还觉得处对象是伤风败俗的。
陈秀云觉得她小闺女就是在耍流氓。
人家陈奕对她家挺殷勤的,帮忙啥的跑的还挺勤,连孩子都愿意姓姜了,而她闺女却说“谈对象也不一定会结婚”。
陈秀云一巴掌拍在了姜馨玉肩上,让姜馨玉虎躯一震。
“我告诉你姜馨玉,大队就这么多人,你要是谈了对象不负责,唾沫星子就能把你淹死…”
姜馨玉:“为什么要我负责?”
不都是男方负责么?
陈秀云恨铁不成钢,陈奕连孩子姓姜都能忍,在大队所有人面前表了态,不惜被人诋毁,昨天也要声援她们家,在她看来,陈奕诚意是很足的,至少比不着调的小闺女强多了。
不过两人的事闹的大队人尽皆知也不好,万一俩人没成,她闺女再想嫁人可就不好挑了。
看到姜馨玉的样,陈秀云足足说了她一刻钟,姜馨玉突然觉得昨天对陈奕感激的自己有点蠢。他这是把她和他绑一起了啊!他肯定是故意的!
上午林家人来过后,又有李队长的弟弟家来看院子。
可以说,相中姜馨玉家小院的人可不少。
能不怕李老太闹事的,要么是家里人丁兴旺,要么是背后有人的,李队长的弟弟家就算是“背后有人”,毕竟队长还是挺有权威的。
李老太看着又有人来,愣是一个字也没骂出来,把欺软怕硬窝里横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60章 起新房
李队长弟弟的到来,让老林家的人有了危机感,陈秀云家的院子一下子变的抢手了。
初四这天还没过完,林家老爷子就过来说,这院子他家要了,不过钱要缓两天,他要借一借。
陈秀云说:“那叔你可得快点,马上春耕了,队里快忙起来了,我趁着还没忙要请人干活,早点搬走,你们也早点能住进来。”
林老叔点点头,“宅基地的事还要去麻烦队长,我明天就去办。”
林老叔走了,陈秀云也松了一口气。
可想起自己现在全部的家底在起了新房子后会所剩无几,陈秀云就开始愁。
不过能离老姜家远一点,花些钱也是值得的。
陈秀云看了看床底晾着的二百多块香皂,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换成钱。
申请宅基地很快,队长签完字再送去公社盖章签字,地就能批好了,就是三分地,二百平呢,比她家现在住的院子大一倍还多点。
老林叔借够了钱就先把钱给陈秀云了,两人又去找了李队长,把宅基地的问题写清楚,分别签了字又按了手印,把以后该掰扯的问题写的清清楚楚,不留下任何隐患。
等弄完了,陈秀云说:“叔,这房子起好也要个七八天,等晾干也要一个月才能住人,这段时间我们母女三可是还要住这的。”
林老叔点点头,“这是应该的,你起新房,我家人多,你只管叫。”
林老叔觉得自己家占了便宜,虽然宅基地批了三分,但没钱盖也是白搭,再说了,要嫌小,以后可以在院子边扩建,反正这房子在最西边,旁边空位大。
陈秀云脸上笑意更多,村子里其它人都比她公婆对她家好。
等走到院门跟前,马美丽迎了上来。张凤梅则在她自家院里站着嗑着南瓜子竖着耳朵听。
“大嫂,房子真卖了啊?”
陈秀云点点头,“一会儿我去制砖厂看看,明天开始起房子。”
马美丽说:“你要盖砖瓦房?”
“哪能呢,制砖厂不是有脱好坯晾干的土坯,就用这个。再买些瓦,盖房顶。”
随意和马美丽扯了几句,陈秀云把签好的纸放回家里后,和在屋里看书的姐妹俩说了一声就准备去镇上了。
马美丽回屋后,才说了几句李老太就吊着脸子。
“真是不知道她图啥,好好的院子卖了,再贴钱起新的,瞎折腾啥?”
这不满的话是姜老头说的。
姜老头这人,想用小恩小惠让可能有出息的孙女记着他的好,在过继和房子的事上,他又和李老太的想法一至。李老太给姜馨玉家找晦气,他只管看着也不出头帮忙,这想让姜馨玉几个记他的情那是做梦呢。
姜有福说:“大嫂就是不想住这边,三天两头的没完没了,谁受得了?”
这是他都能看明白的问题,马美丽也看明白了。她想嘲讽李老太也只敢在心里说,不敢跟她男人一样。
李老太本来就一肚子气,正没处发呢,听到二儿子意有所指的话,声音一下就高了,“你啥意思?我养你是白养了,向着那扫把星赔钱货说话…”
姜有福虽然不能还口,但他可以不听,出去溜达。
陈秀云选好了起房子的地方,就在村东头,离老姜家远远的,离村口那排房子一百多米的距离,也没挑在队里所有人都会经过的地方。
村里别的不多,就是地多,城里住房紧张,一家一户几十平住的满满当当,但在村里,只要你有钱把房子修好点,带着院子的房子可比城里的小房子舒坦。
队长带着人给划了地,陈秀云又花钱给出油费借用了大队里的拖拉机去镇上买了梁木和瓦片,又买了一些红砖,用来当地基,至于土坯,也一起拉回来了。
大队里的拖拉机是宝贝,但队里谁家有要紧事要用,请示大队长后,给付油钱还是可以用的。
连着两天,陈秀云都忙的脚不沾地的,姜馨玉和姜玉珠懂事的把饭做了。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发现了家里有男丁的重要性,像这些体力活,家里得男人要是够,都不用到大队里请人了。
等到要起房子的时候,姜有福来帮忙了,姜贵生见他都去了,不想去又怕别人背后说闲话,干脆也去了。
陈秀云又请了老林叔家的四个壮劳力。
至于陈奕这个临时电影放映员,已经开始上班了,但最近比较清闲,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等过几天快十五的时候会去镇上放电影,这几天他都是比较清闲的状态,因为要学习的东西对他来说太过简单。
中午他还有空骑着自行车回大队里,还帮陈秀云带过两回肉和豆腐啥的,连猪胰子还偷偷摸摸连着送了六个回来。
他有时还帮忙干干活,干活的大老爷们还说陈奕马上就要成为陈秀云家的女婿了,夸他能干之类的。
每次大老爷们和大娘婶子们一说,陈奕就一副笑笑默认的态度,也不反驳,这下全大队都把陈奕和姜馨玉看成是未婚对象的关系了。
而陈秀云呢,忙着给干活的人做饭,只要陈奕在,肯定是不忘给陈奕送一份的。
干活的人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陈秀云做的都是白面掺着玉米面的馍馍,馍做的很大,也很瓷实,每顿饭里必有肉,中午做的就是大米饭,白菜炒肉里肉片可不少,还有烧熏鱼,大葱炒鸡蛋,炒腊肉啥的。陈奕又偷偷在夜里送过来几条大黑鱼和一只野鸡,也让陈秀云给做了。
鱼和鸡是偷偷送来的,让陈秀云连拒绝都没法说出口,有了上次的送鱼的事,陈秀云不用猜都知道是他。陈秀云觉得陈奕是个好小伙,现在想感谢都抽不出时间,想着等房子盖好了再去好生谢谢。
姜馨玉左右看了一圈,前去把人扶起来。
在大队里,大部分的人不会主动欺负住在牛棚的人,但绝对不会主动去接触。
“大爷,你这是摔到哪了?”
周顺义不过四十五,现在看起来像六十的,听到姜馨玉叫他大爷,他心里是有几分微妙的,感叹这岁月和生活把他磋磨成了现在的样子。
周顺义指了指自己的脚,“抽筋了,浑身没劲站不起来。”他先是被石头绊倒,绊倒后又开始抽筋。他还没觉得自己是一把老骨头,却因为抽筋都站不起来了。
姜馨玉看到旁边的野菜篮子,篮子里的野菜都摔出来了。
她先把人扶回牛棚,牛棚里的人见状都围了过来,问这是咋了。
周顺义做到板凳上后,慢慢弯腰给自己揉着脚踝,姜馨玉则拐回去把野菜捡起来给他送了回去。
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牛棚里的人同情居多,只是扶一把这种事,顺手就做了。
等姜馨玉回到家后,陈秀云正在做饭,张华坐在锅灶前烧火呢。
吃完这顿饭,姜珍珍和张华就要回去了。
陈秀云大方的又做了个红烧肉,又用炸的萝卜丸子做了个咸糊涂汤,又炒了个野菜,就着汤吃着白面馒头和菜,几人身上都出了一身汗。
等吃完后,张华去院子里,姜珍珍说:“妈,过两天我让张华骑自行车回来一趟。”
陈秀云问:“回来干啥?”
姜珍珍说:“我和张华商量好了,你要起房子,我俩给你出一百。”
陈秀云大惊失色,“那哪能要你的钱!你就算送回来,我也不会收!我有钱!修房子的钱还是足够的。”
姜珍珍铁了心要给,陈秀云也是铁了心不收。她前阵子才去给大闺女送了钱和票,那也没一百呢,大闺女给她出钱修房子,那算啥?她公婆知道了,大闺女咋在婆家做人!
陈秀云无法,只好把自己藏好的钱拿出来,她手里一共一百六十多,十块的大团结和分分毛毛的,被一小块布包着,看起来可不少。
“房子卖掉二百块,加上这些够了。”以后虽然会紧巴巴,但发糕和红枣糕的生意她以后还是要继续做的,每个月赚五块钱,再加上她每个月的补贴,加上家里的粮食,勉强够母女三人吃喝了。
此时的姜馨玉是没想到,等新房子盖好后,她的生活水平将会降到很低。
姜珍珍还是觉得不保险,她把身上带的六块多钱都留下了。
这次陈秀云倒是没拒绝,她要是再拒绝,姜珍珍是肯定不会愿意的。
陈秀云把昨天收拾好的熏鱼和红枣糕都给姜珍珍带上,最后一条新鲜的鱼也不留到十五吃了,也给姜珍珍提上了。
姐妹俩把姜珍珍和张华送到村口,姜馨玉还不忘提醒姜珍珍一定不要忘了看书学习。
姜珍珍和张华走了,这院子房子感觉突然就空了下来。
姜珍珍走了,陈秀云可算找着机会教育姜馨玉了。
姜馨玉被提溜进了屋里,接受陈秀云同志关于昨天她说出惊人言论的再教育。
“你和陈奕是在处对象?”陈秀云问的很直接。
昨个陈奕说愿意让孩子姓姜,不管俩人是不是在处对象,大队里的人都会认为俩人在处对象。
姜馨玉都不知道该说是、还是不是了。
她和陈奕吧,一时之间是掰扯不清的,好歹做了大半年的夫妻,他不见得是喜欢她,但他现在应该是见不得她嫁给别人。
见小闺女闷头不搭腔,陈秀云都服了,“你这是啥意思?没和人家处对象,还接受别人的好处,你自己说说你这种行为正确吗?”
姜馨玉偷偷抬眼,硬着头皮说:“是在偷偷处对象,但处对象不代表以后要结婚。”
她和陈奕应该不在处对象吧,但要是不说在处对象,陈秀云同志会不会骂的更狠?
姜馨玉的思想还是后世的呢,谈恋爱又不代表一定会结婚,她和陈奕就是相亲结婚,相亲前,她认识他,他不认识她,后来她有点喜欢他。但到了这里,她还没确定以后要不要和他继续呢,结婚大半年,被他忽视了个彻底,再和他结婚,她是犹豫的。
陈秀云听到她的话,气了个仰倒!
听听这是什么话?
近些年虽然提倡婚姻自由了,但大部分人还都是媒人介绍,见一面,再打听打听对方家里的情况,要是双方觉得都合适了,那就结婚了。比起过去结婚前有可能连一面都没见过的,现在风气肯定是开放多了。
处对象在一部分年轻人看来是时髦的,但不以结婚为目的的处对象都是耍流氓。至于村里一些年纪大的、思想顽固的,还觉得处对象是伤风败俗的。
陈秀云觉得她小闺女就是在耍流氓。
人家陈奕对她家挺殷勤的,帮忙啥的跑的还挺勤,连孩子都愿意姓姜了,而她闺女却说“谈对象也不一定会结婚”。
陈秀云一巴掌拍在了姜馨玉肩上,让姜馨玉虎躯一震。
“我告诉你姜馨玉,大队就这么多人,你要是谈了对象不负责,唾沫星子就能把你淹死…”
姜馨玉:“为什么要我负责?”
不都是男方负责么?
陈秀云恨铁不成钢,陈奕连孩子姓姜都能忍,在大队所有人面前表了态,不惜被人诋毁,昨天也要声援她们家,在她看来,陈奕诚意是很足的,至少比不着调的小闺女强多了。
不过两人的事闹的大队人尽皆知也不好,万一俩人没成,她闺女再想嫁人可就不好挑了。
看到姜馨玉的样,陈秀云足足说了她一刻钟,姜馨玉突然觉得昨天对陈奕感激的自己有点蠢。他这是把她和他绑一起了啊!他肯定是故意的!
上午林家人来过后,又有李队长的弟弟家来看院子。
可以说,相中姜馨玉家小院的人可不少。
能不怕李老太闹事的,要么是家里人丁兴旺,要么是背后有人的,李队长的弟弟家就算是“背后有人”,毕竟队长还是挺有权威的。
李老太看着又有人来,愣是一个字也没骂出来,把欺软怕硬窝里横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60章 起新房
李队长弟弟的到来,让老林家的人有了危机感,陈秀云家的院子一下子变的抢手了。
初四这天还没过完,林家老爷子就过来说,这院子他家要了,不过钱要缓两天,他要借一借。
陈秀云说:“那叔你可得快点,马上春耕了,队里快忙起来了,我趁着还没忙要请人干活,早点搬走,你们也早点能住进来。”
林老叔点点头,“宅基地的事还要去麻烦队长,我明天就去办。”
林老叔走了,陈秀云也松了一口气。
可想起自己现在全部的家底在起了新房子后会所剩无几,陈秀云就开始愁。
不过能离老姜家远一点,花些钱也是值得的。
陈秀云看了看床底晾着的二百多块香皂,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换成钱。
申请宅基地很快,队长签完字再送去公社盖章签字,地就能批好了,就是三分地,二百平呢,比她家现在住的院子大一倍还多点。
老林叔借够了钱就先把钱给陈秀云了,两人又去找了李队长,把宅基地的问题写清楚,分别签了字又按了手印,把以后该掰扯的问题写的清清楚楚,不留下任何隐患。
等弄完了,陈秀云说:“叔,这房子起好也要个七八天,等晾干也要一个月才能住人,这段时间我们母女三可是还要住这的。”
林老叔点点头,“这是应该的,你起新房,我家人多,你只管叫。”
林老叔觉得自己家占了便宜,虽然宅基地批了三分,但没钱盖也是白搭,再说了,要嫌小,以后可以在院子边扩建,反正这房子在最西边,旁边空位大。
陈秀云脸上笑意更多,村子里其它人都比她公婆对她家好。
等走到院门跟前,马美丽迎了上来。张凤梅则在她自家院里站着嗑着南瓜子竖着耳朵听。
“大嫂,房子真卖了啊?”
陈秀云点点头,“一会儿我去制砖厂看看,明天开始起房子。”
马美丽说:“你要盖砖瓦房?”
“哪能呢,制砖厂不是有脱好坯晾干的土坯,就用这个。再买些瓦,盖房顶。”
随意和马美丽扯了几句,陈秀云把签好的纸放回家里后,和在屋里看书的姐妹俩说了一声就准备去镇上了。
马美丽回屋后,才说了几句李老太就吊着脸子。
“真是不知道她图啥,好好的院子卖了,再贴钱起新的,瞎折腾啥?”
这不满的话是姜老头说的。
姜老头这人,想用小恩小惠让可能有出息的孙女记着他的好,在过继和房子的事上,他又和李老太的想法一至。李老太给姜馨玉家找晦气,他只管看着也不出头帮忙,这想让姜馨玉几个记他的情那是做梦呢。
姜有福说:“大嫂就是不想住这边,三天两头的没完没了,谁受得了?”
这是他都能看明白的问题,马美丽也看明白了。她想嘲讽李老太也只敢在心里说,不敢跟她男人一样。
李老太本来就一肚子气,正没处发呢,听到二儿子意有所指的话,声音一下就高了,“你啥意思?我养你是白养了,向着那扫把星赔钱货说话…”
姜有福虽然不能还口,但他可以不听,出去溜达。
陈秀云选好了起房子的地方,就在村东头,离老姜家远远的,离村口那排房子一百多米的距离,也没挑在队里所有人都会经过的地方。
村里别的不多,就是地多,城里住房紧张,一家一户几十平住的满满当当,但在村里,只要你有钱把房子修好点,带着院子的房子可比城里的小房子舒坦。
队长带着人给划了地,陈秀云又花钱给出油费借用了大队里的拖拉机去镇上买了梁木和瓦片,又买了一些红砖,用来当地基,至于土坯,也一起拉回来了。
大队里的拖拉机是宝贝,但队里谁家有要紧事要用,请示大队长后,给付油钱还是可以用的。
连着两天,陈秀云都忙的脚不沾地的,姜馨玉和姜玉珠懂事的把饭做了。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发现了家里有男丁的重要性,像这些体力活,家里得男人要是够,都不用到大队里请人了。
等到要起房子的时候,姜有福来帮忙了,姜贵生见他都去了,不想去又怕别人背后说闲话,干脆也去了。
陈秀云又请了老林叔家的四个壮劳力。
至于陈奕这个临时电影放映员,已经开始上班了,但最近比较清闲,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等过几天快十五的时候会去镇上放电影,这几天他都是比较清闲的状态,因为要学习的东西对他来说太过简单。
中午他还有空骑着自行车回大队里,还帮陈秀云带过两回肉和豆腐啥的,连猪胰子还偷偷摸摸连着送了六个回来。
他有时还帮忙干干活,干活的大老爷们还说陈奕马上就要成为陈秀云家的女婿了,夸他能干之类的。
每次大老爷们和大娘婶子们一说,陈奕就一副笑笑默认的态度,也不反驳,这下全大队都把陈奕和姜馨玉看成是未婚对象的关系了。
而陈秀云呢,忙着给干活的人做饭,只要陈奕在,肯定是不忘给陈奕送一份的。
干活的人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陈秀云做的都是白面掺着玉米面的馍馍,馍做的很大,也很瓷实,每顿饭里必有肉,中午做的就是大米饭,白菜炒肉里肉片可不少,还有烧熏鱼,大葱炒鸡蛋,炒腊肉啥的。陈奕又偷偷在夜里送过来几条大黑鱼和一只野鸡,也让陈秀云给做了。
鱼和鸡是偷偷送来的,让陈秀云连拒绝都没法说出口,有了上次的送鱼的事,陈秀云不用猜都知道是他。陈秀云觉得陈奕是个好小伙,现在想感谢都抽不出时间,想着等房子盖好了再去好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