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64节
白露也给纺织厂和运输队的长辈们打了电话过去,留下了电话号码。当年胡家欠他们的钱早就还完了,但两家并没有因此断了交情。
木家堡的药品在城里可是受欢迎得很,还有腊兔腊鸡腊鱼,自从踏雪入驻后山后,木家堡的养殖有了保障,寨子里的嬢嬢叔叔们勤快,养殖进入告诉发展。
现在的养殖可没有饲料喂,兔子吃的是草,鸡吃的是虫,味道比野味还好,胡家经济条件好,每个月都愿意花大笔运费来购买。
陈刚他们就别说了,木雄做为白露的第一助理,白露早就交代好每个月都要寄东西过去。她有空的时候会写信一起寄过去,有时候得了什么稀奇的东西也会交代木雄给寄过去,虽相隔千里,但白露一家和这些长辈们的关系并未生疏。
陈刚那边知道她厂里通了电话也很高兴,时不时就会打电话过来跟白露聊聊天,问问她好不好,盘后旁敲侧击的催婚。
没错,这几年,随着白露身边结婚的人越来越多,也有不少人为她的婚事担忧。木家堡这边呢,来得久的人都晓得她和薛承曦那一段。
想起那个风光霁月的人,大家都觉得遗憾。倒不是没有更好的人,白晨就觉得檀逸舟很好,不管是外貌还是性格家世,都不比薛承曦差,配得上他的妹妹。
檀逸舟也是有想法的,这些年虽然没说,但一个男人默默守在一个女人身边,记得她所有爱好,记得她所有特殊的日子,支持她所有的决定,只要在一个场合,目光便会隐忍的落在她身上,这不是喜欢,又是什么呢?
檀逸舟家里的麻烦早就解决了,他的几个堂弟堂妹都回去了,他一个人待在这里,真的只是因为木家堡大有可为吗?
楚席江留在这里是因为木月,这两人虽然波折,楚家不让他入赘,木月也不可能为了他破话规矩,但他的心意是明明白白说出来的。木月一次次相亲为什么没成,整个寨子里的人都一清二楚。
想起他心里那个女孩,白晨心头苦涩,他们兄弟三个,简直是难兄难弟啊。
但陈刚不知道这些,他便觉得白露姐妹三人不成家,是受了沈建设的影响,没回都要拐弯抹角的劝说一番。白露觉得,这也就是隔着太远了,若是人在林市,老厂长怕是青年才俊都带上门一圈了。
想想那个场面,白露打了个寒颤,那太可怕了。她倒不是不愿意结婚,也不是为薛承曦守着,只是白露是个有感情洁癖的人,她总觉得,在没有彻底忘记薛承曦之前就和别人处对象,甚至组成家庭,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不负责任。
小说电视剧里的例子还不够多吗?两个人结婚了,其中一个惦记着他人,另外一个感受不到爱意,嫉妒黑化不断争吵,最后一地鸡毛甚至离婚,她不想走上这一条路。
而且她现在真的太忙了,也没空,现在催婚还只是关心自己的长辈,点到为止。真要想不开找个男人结婚了,到时候婆家和男人不得催生这几年正是关键的时刻,白露不想自己找麻烦。
1977年10月12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木家堡风和日丽。工人们正在忙碌,广播里忽然传出来一个让大家振奋人心的消息。
“我刚刚是不是听错了?广播里是不是说”
“广播里说国家恢复高考了!”
这个消息让整个厂区都沸腾了,十年了啊,高考终于恢复了,读书不再是无用的事。
但很快知青们又纠结起来,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非常广,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全都可以参加考试,他们如今工作稳定,生活相比起他人好很多,要不要去考试?
考肯定是想去考的,尤其是高中毕业的知青们,他们对考大学有一种执念,而且这次考试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有利,广播里说了,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会优先录取,大家在制药厂上班这么多年,起点比其他人高,他们想报考医学院或者农业学员的中草药专业。
但是去考试了,工作怎么办?考上了还好说,要是考不上又丢了工作,那岂不是赔夫人又折兵。
还有,考上了之后,大学要四年,虽然国家会有补助发,但数量肯定不多,结婚了那层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这四年时间,老老小小的生活费要怎么办?老人还好,来下乡的都是有兄弟姐妹的,老人自有人照顾,孩子呢?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在机遇面前,大部分人都是先考虑到自己,几天之内,家属区连连爆发争吵,竟然是不少双职工家庭的丈夫劝说妻子留在厂里上班挣钱带孩子,自己去上大学。
管理层里面,连刘潇都有这种想法,听着黑子每天的汇报这些乱麻麻的事,白露黑了脸,不能让他们这样继续下去了。
厂里召开了大会,白露作为总厂长,上台发表演讲,这个讲话的重点思想是,只要你们想去考大学,厂里都支持。
“如今到考试,只有短短两个月,而咱们厂区仓库的备货足以支撑一个月,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凡是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请假两个月,也可以进入上小时班。
育红班这边会在这两个月提供托管院,每个孩子一天两毛钱,只要满月了的都可以送过去,会有护工和护士们去照顾你们的孩子。
我已经跟几位教授说好,每天下午和晚上,会有教授在会议室那边开班讲课,大家想听的都可以去听一听,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互相讨论。
总之,想去的都可以去试试,就算考不上,厂里的大门的也冲你们开着的。而考上大学的,以后想回来,木家堡的大门永远替你们打开,不愿意回来也没关系。只要大家为国家做贡献,在哪里都是国之栋梁。
还有一点,是我个人要强调的事情,希望各位已经成家的同志们仔细考虑要不要参加高考这件事。我们来到世上走一遭,接受了大多数人没有接受到的知识教育,不应该只有家庭和孩子,咱们木家堡的工人男女比例6比4,但是在管理层里这个比例变成了3比7。
就说今年的大考,咱们有6位女同志牢牢站住了前十名的位置。这说明领袖的那句话是正确的,女性能顶半边天,我个人认为,把这样的女性留在家里不断的生孩子看孩子是非常自私的行为,是在浪费国家人才。如果一定要有一个人牺牲,为什么不能是男同志?毕竟女同志已经为家庭承担了生育责任不是吗?
木家堡长久以来的优秀传统便是夫妻可以一起出门狩猎,回家可以一起洗衣做饭,互相扶持走完一生,你们都是木家堡的人,希望大家可以支持自己的丈夫和妻子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你想考试,你的妻子也想,难就难这么几年,难道不能想办法克服一下,两人一起去吗?非要一个人为了另外一个人放弃梦想,那你实现了梦想后,你是会铭记今天的恩情还是会因为你不断提高而嫌弃那个为了你失去梦想的妻子,你自己可以保证吗?
同志们,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我希望大家仔细想想,认真做决定,不要太自私,也不要太傻。
希望已经成家的同志们,不管你们以后是谁去了上了大学,都能记住你们这段同甘共苦的日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木家堡从招工那天开始,便很注重员工的个人思想品德,爱祖国爱人民自尊自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木家堡欢迎所有从这里走出去的工人再次回到我们的怀抱,但不包括因为因为上学或者回城而抛弃家庭的道德瑕疵者。我今天就说这么多。”
白露最后一段话说出来后,工人们寂静无声,很多工人脸上都不好看,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看他们。
也许有人会觉得白露这样不好,作为一个老板,不应该太过干涉员工的生活。但,这是白露一手创办起来的厂啊,她给工人们提供了高出同行业的高工资,给了他们最好的生活条件,甚至无条件支持他们提升自我,这么多人一起复习考大学,厂里接下来两个月的订单定然是吃紧的,白露需要支付一大笔加班费给不考大学的工人。
她做到了这么多别的老板做不到的事情,那按照她的喜好来选道德感高的工人又有什么不对?一个看不到另一半付出可以在发达后可以将之轻而易举抛弃的工人,他的内心对工厂又会有多少温度?
比起后世,其实这几年国家对妇女是很宽容的,不少单位和厂区,妈妈们可以背着孩子去上班,这一届高考,不限是否婚育都可以参加,甚至有不少妈妈考上后,因为个人原因带着孩子在宿舍生活,带着孩子去上课,社会对她们非常宽容,而不宽容的,竟然是她们的亲人。
这是不是一种讽刺?明明两个人都在上班,挣着一样的工资。但妻子的孕育了孩子,这对家庭来说,贡献本就超过了丈夫,那凭什么在这种机遇面前,要再次牺牲妻子?
白露觉得和从小生活的环境和教育有关系,不然那些嫁给木家堡当地人的知青,为什么没有任何一家出现这种问题?何月月嫁给木喜多少年了?她自己都觉得希望不大,木喜还让她请假复习,去试一试。
这个大会一开,厂里并没有安静下来,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不会因为白露的一席话而改变,但家庭妇女们却像拉住了救命稻草。丈夫和他人指责她们不顾孩子,没有个当妈的样子,她们内心不是不自责的,她们也会自我怀疑。
但此刻白露告诉她们,她们没有错。挣着一样的钱,她们已经为家庭做出了付出,主席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为什么牺牲的是她们,这是不合理的。
很多妻子强硬起来,要么丈夫放弃,要么两人一起去。性子强硬些的竟然说出不同意可以离婚这种话。
火烧到了自己身上,说理又说不赢,那部分自私的男职工们不得不同意两个人一起参加考试。
年初发下去的课本此刻派上了用场,那些刻苦用功的工人,都在感激白露。而没有好好看书的,则在自责。
会议室的培训班人满为患,老教授们也惦记着这群孩子,白露原本是安排他们一天两个人去上课,一人下午一人晚上,一轮下来能休息好几天。但看着那些站在外头挤不进来的年轻人,老教授们心里不是滋味,自发的找到了白露,又安排了几个地方,几位老教授们同时开课。
比起外面那些连书本都找不齐的知青,木家堡的工人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上,白露用考试的方式让他们不停的学习。如今为了他们备考,连食堂的阿姨们都每天早早起来熬汤给他们进补。
当然,也不是所有员工都准备去考试,事实上,放弃这次考试的员工有五成那么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读书和擅长读书,很多员工只是初中毕业便来下乡,他们上学的时候就听不见去,觉得念书是一种折磨,如今有了稳定的生活,更不想折磨自己。
毕竟他们和那些急于回城的知青不同,他们在这里生活得比城里更好。
比起去考大学,这些员工们对这两个月加班的高工资更感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多挣点钱,好好上班发更多的奖金才是正事。正是这些工人的努力,和白露前几个月有意的加快了生产囤积药品,才能顺利的度过这两个月,不至于让厂里出现问题。
但管理岗位上的人确实不好解决,尤其是,白露打算让身边的大部分人都去考试。
作者有话说:
第124章 管理层去考试
除了年纪不到的外,白晨、白霜、梅姐姐妹、马晓蕊廖杰他们白露都建议他们去考大学。
老三届机会难得,再过两届,国家便会限制年龄和婚姻状况,只有应届毕业生能参加考试。
“不是,咱们这么多人走了,厂子医院学校怎么办?你一个人怎么管理得过来?”
廖杰当然也想考大学,但是他们这些人在木家堡多年,是和厂子一起成长的,木家堡制药厂在他们心里非常重要。如果上大学有可能影响到木家堡的发展,需要二选一的话,廖杰只会选择木家堡制药厂。
“对啊,小露,要不我留下来,你去考试。”白晨也觉得不妥。
“我去考试意义不大,学校里教不了我什么东西,而且这几年,我有其他事情要做。”白露穿越都读了十几年书,该会的她都会,虽然没有文凭,但白露该办的证都办下来了,办公室里还有一顿县里市里发的奖状,她的社会地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白晨他们不一样。
“你们走的都不是学术的路子,要做管理,学校里系统的学习对于你们来说是很有用的,尤其是英语,到时候我建议大家都选修一下,但最重要的还是人脉。”
会议室里都是信得过的人,白露和大家说起了她的想法。白露不缺知识,但她缺人脉,现在手上的人脉都是木家堡前辈们的遗泽。
眼下制药厂只在云省和军区销售,集体经济下,大家扩张的欲望都不高,很多厂子得过且过,甚至负盈利了还在不紧不慢的开着,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国家兜底。所有的厂子都是兄弟姐妹,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存在谁坑谁,所以这个时候,木家堡制药厂并没有什么商业对手。
白露创业至今,遇见最难缠的也就是赵家,解决起来也很轻松。
但这一切很快就会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后,很多入不敷出的国企会倒闭,招商引资会带来大量的外资工厂,本国私企也会蓬勃发展,整个行业很快就会卷起来。
木家堡制药厂有个局限性,便是包括了黑玉草在内的大部分药材,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对于掌握了方子大量生产的制药厂来说,原材料便是一切。
但是想要保持良好的环境,一定的区域内便不能存在污染严重的工厂。要命的是,改革开放后十年高速的工厂大部分都存在污染。
换句话说,白露的制药厂要想达到她想要的高度,几乎要和无数个不是同行的企业冲突。
而一个地域内要引进哪些工厂,大概率是由当地的主官和常委,代表们来决定的。在都能带来利益发展和政绩的情况下,选择权在决策人手里。
华国是个人情社会,水至清则无鱼,到了几十年后,有熟人好办事这条路还是能走通。白露是个遵纪守法的人,她从来没有想过靠发展人脉捞什么好处,但她得预防不是。
各行各业里都有蛀虫,官员里当然也有,万一到时候对家找了蛀虫欺上瞒下,她还被蒙在鼓里,那多冤枉是不是。
黄文明早晚会回京城,但他的人脉也就只在京城一片,张司令这个年纪,大概是不会离开云省了。那其他省要怎么办?白露空间里的那些黑玉草要如何顺利的种植到全国各个适合种植黑玉草的地方去,种下去又怎么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这些就需要自己去认识人脉,去发展。
要说结交人脉,还有哪里比大学更适合?那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英才,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这个文凭的含金量是经过后世的考验的。
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想从政的,而如果他们在次之前就能了解到木家堡的全貌,知道有这么一个厂子,真心实意的带领百姓们致富的同时又保护好我们的自然资源,木家堡会不会成为他们招商的首选?
“你们别觉得我这个想法势力或者现实,好像侮辱了大学干净的环境。但是你们想想,这些大学生他们到时候被派去发展建设,是不是也需要像黄县长一样,要解决当地的民生问题?
木家堡是你们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不是我自夸,咱们姚县凭什么能从一个年年要救济粮的贫困县变成今天这个让黄县长年年被表扬的优秀县城,这功劳我们木家堡说占了八分,没人会反驳。
而咱们木家堡的作风你们都知道,我们要的从来都是双赢,既不会坑害百姓,也不会偷税漏税,我们要的是和当地人民共同发展。这样好的企业凭什么不能扩大到全国去?
而你们要做的,就是让全国各地符合药材发展的地方,知道有木家堡的存在,从而达成合作。这看着很简单,但其实做起来很难,单单靠厂里的员工们,我不放心,所以才会把你们都派出去。
尤其是你,佩兰,你的知识水平是我们所有人里最高的,进入最高学府的几率很大,学校这边你不用担心,刘猛老师和老教授们已经答应会帮你看顾好。
工厂里你们也不用担心,木雄在我身边磨炼了九年,这九年来他经手了我所需要对接的所有事情,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我打算把木雄放到厂里,让银花配合她,下面的组长们许多都不走,厂里出不了乱子。
至于销售这块儿,鞍子如今也磨练出来了,大的单子我会跟进,小单子他自己没问题。船员这边有寨子里的兄弟们跟着,刘司令那边今年会送一批退役的战士过来,咱们不用担心无人可用。
咱们木家堡想发展,你们就必须走出去,只有你们走出去做到独挡一面,我的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
木家堡的管理层一直是溢出的,很多位置上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管理,但有好苗子白露还是提拔上来了。她用高工资养着这些人才,便是想让他们和工厂一起成长,对工厂有归属感,以后放出去各省各地区独当一面。
工人里面,定然会有一批人出去了有了更好的选择不愿意再回来,但是对管理层,白露还是有信心的。这些都是人才,她不希望他们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因为自身文化学识不够而和世界脱节。
“可是这样,你会很辛苦的。”白晨满眼心疼,白霜说得简单,但工厂不是几句话的事情,工人要走,管理层要走,一段时间内,必然会乱起来。
以妹妹的本事她当然能解决,白晨不怀疑这点,但这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会非常非常累的。
“还能比刚起步的时候辛苦吗?哥,你别犹豫了,陈可已经报名了,他们家里的情况你比我了解,如果你不去考这个大学,你觉得等她大学毕业以后,陈家有可能让她回到木家堡吗?还是你真能看着她嫁给别人去随军?”
“不是,你说事就说事,你提陈可干嘛!”
看着其他人挤眉弄眼的笑起来,白晨弄了个大红脸。幸亏今天会计处要对账,陈可没来。
但提起陈可,白晨反对的话到底迟疑了。他心里也苦啊,这么多年了,他好不容易打开了陈可的心,让她不再害怕他。谁知道陈可竟然还有一个在军队里服役的青梅竹马!
虽然只是对方单方面的喜欢她,可是陈可和那人一起长大,她不怕对方,和那人能正常相处。就因为这点,陈家那边就认准了那个女婿,每次写信寄东西来都要交代一番,不让陈可在这边结婚。
也是因为这件事,白晨忍了几年都不敢表白。去年那个青梅竹马找到木家堡来,说他的职位终于可以让家属随军了,想让陈可嫁给他带陈可走,白晨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了。
虽然陈可当时拒绝了对方,可那边不愿意放弃。陈家呢,也觉得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比外头的靠谱,说什么也不同意陈可和白晨,这事儿就僵在这里。
如今陈可家里让她报名高考,这是前途问题,白晨不会去阻拦。但如果白晨不去,那他们之间,可能真的就这样,再无可能了,白晨到底是不甘心的。
木家堡的药品在城里可是受欢迎得很,还有腊兔腊鸡腊鱼,自从踏雪入驻后山后,木家堡的养殖有了保障,寨子里的嬢嬢叔叔们勤快,养殖进入告诉发展。
现在的养殖可没有饲料喂,兔子吃的是草,鸡吃的是虫,味道比野味还好,胡家经济条件好,每个月都愿意花大笔运费来购买。
陈刚他们就别说了,木雄做为白露的第一助理,白露早就交代好每个月都要寄东西过去。她有空的时候会写信一起寄过去,有时候得了什么稀奇的东西也会交代木雄给寄过去,虽相隔千里,但白露一家和这些长辈们的关系并未生疏。
陈刚那边知道她厂里通了电话也很高兴,时不时就会打电话过来跟白露聊聊天,问问她好不好,盘后旁敲侧击的催婚。
没错,这几年,随着白露身边结婚的人越来越多,也有不少人为她的婚事担忧。木家堡这边呢,来得久的人都晓得她和薛承曦那一段。
想起那个风光霁月的人,大家都觉得遗憾。倒不是没有更好的人,白晨就觉得檀逸舟很好,不管是外貌还是性格家世,都不比薛承曦差,配得上他的妹妹。
檀逸舟也是有想法的,这些年虽然没说,但一个男人默默守在一个女人身边,记得她所有爱好,记得她所有特殊的日子,支持她所有的决定,只要在一个场合,目光便会隐忍的落在她身上,这不是喜欢,又是什么呢?
檀逸舟家里的麻烦早就解决了,他的几个堂弟堂妹都回去了,他一个人待在这里,真的只是因为木家堡大有可为吗?
楚席江留在这里是因为木月,这两人虽然波折,楚家不让他入赘,木月也不可能为了他破话规矩,但他的心意是明明白白说出来的。木月一次次相亲为什么没成,整个寨子里的人都一清二楚。
想起他心里那个女孩,白晨心头苦涩,他们兄弟三个,简直是难兄难弟啊。
但陈刚不知道这些,他便觉得白露姐妹三人不成家,是受了沈建设的影响,没回都要拐弯抹角的劝说一番。白露觉得,这也就是隔着太远了,若是人在林市,老厂长怕是青年才俊都带上门一圈了。
想想那个场面,白露打了个寒颤,那太可怕了。她倒不是不愿意结婚,也不是为薛承曦守着,只是白露是个有感情洁癖的人,她总觉得,在没有彻底忘记薛承曦之前就和别人处对象,甚至组成家庭,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不负责任。
小说电视剧里的例子还不够多吗?两个人结婚了,其中一个惦记着他人,另外一个感受不到爱意,嫉妒黑化不断争吵,最后一地鸡毛甚至离婚,她不想走上这一条路。
而且她现在真的太忙了,也没空,现在催婚还只是关心自己的长辈,点到为止。真要想不开找个男人结婚了,到时候婆家和男人不得催生这几年正是关键的时刻,白露不想自己找麻烦。
1977年10月12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木家堡风和日丽。工人们正在忙碌,广播里忽然传出来一个让大家振奋人心的消息。
“我刚刚是不是听错了?广播里是不是说”
“广播里说国家恢复高考了!”
这个消息让整个厂区都沸腾了,十年了啊,高考终于恢复了,读书不再是无用的事。
但很快知青们又纠结起来,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非常广,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全都可以参加考试,他们如今工作稳定,生活相比起他人好很多,要不要去考试?
考肯定是想去考的,尤其是高中毕业的知青们,他们对考大学有一种执念,而且这次考试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有利,广播里说了,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会优先录取,大家在制药厂上班这么多年,起点比其他人高,他们想报考医学院或者农业学员的中草药专业。
但是去考试了,工作怎么办?考上了还好说,要是考不上又丢了工作,那岂不是赔夫人又折兵。
还有,考上了之后,大学要四年,虽然国家会有补助发,但数量肯定不多,结婚了那层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这四年时间,老老小小的生活费要怎么办?老人还好,来下乡的都是有兄弟姐妹的,老人自有人照顾,孩子呢?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在机遇面前,大部分人都是先考虑到自己,几天之内,家属区连连爆发争吵,竟然是不少双职工家庭的丈夫劝说妻子留在厂里上班挣钱带孩子,自己去上大学。
管理层里面,连刘潇都有这种想法,听着黑子每天的汇报这些乱麻麻的事,白露黑了脸,不能让他们这样继续下去了。
厂里召开了大会,白露作为总厂长,上台发表演讲,这个讲话的重点思想是,只要你们想去考大学,厂里都支持。
“如今到考试,只有短短两个月,而咱们厂区仓库的备货足以支撑一个月,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凡是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请假两个月,也可以进入上小时班。
育红班这边会在这两个月提供托管院,每个孩子一天两毛钱,只要满月了的都可以送过去,会有护工和护士们去照顾你们的孩子。
我已经跟几位教授说好,每天下午和晚上,会有教授在会议室那边开班讲课,大家想听的都可以去听一听,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互相讨论。
总之,想去的都可以去试试,就算考不上,厂里的大门的也冲你们开着的。而考上大学的,以后想回来,木家堡的大门永远替你们打开,不愿意回来也没关系。只要大家为国家做贡献,在哪里都是国之栋梁。
还有一点,是我个人要强调的事情,希望各位已经成家的同志们仔细考虑要不要参加高考这件事。我们来到世上走一遭,接受了大多数人没有接受到的知识教育,不应该只有家庭和孩子,咱们木家堡的工人男女比例6比4,但是在管理层里这个比例变成了3比7。
就说今年的大考,咱们有6位女同志牢牢站住了前十名的位置。这说明领袖的那句话是正确的,女性能顶半边天,我个人认为,把这样的女性留在家里不断的生孩子看孩子是非常自私的行为,是在浪费国家人才。如果一定要有一个人牺牲,为什么不能是男同志?毕竟女同志已经为家庭承担了生育责任不是吗?
木家堡长久以来的优秀传统便是夫妻可以一起出门狩猎,回家可以一起洗衣做饭,互相扶持走完一生,你们都是木家堡的人,希望大家可以支持自己的丈夫和妻子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你想考试,你的妻子也想,难就难这么几年,难道不能想办法克服一下,两人一起去吗?非要一个人为了另外一个人放弃梦想,那你实现了梦想后,你是会铭记今天的恩情还是会因为你不断提高而嫌弃那个为了你失去梦想的妻子,你自己可以保证吗?
同志们,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我希望大家仔细想想,认真做决定,不要太自私,也不要太傻。
希望已经成家的同志们,不管你们以后是谁去了上了大学,都能记住你们这段同甘共苦的日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木家堡从招工那天开始,便很注重员工的个人思想品德,爱祖国爱人民自尊自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木家堡欢迎所有从这里走出去的工人再次回到我们的怀抱,但不包括因为因为上学或者回城而抛弃家庭的道德瑕疵者。我今天就说这么多。”
白露最后一段话说出来后,工人们寂静无声,很多工人脸上都不好看,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看他们。
也许有人会觉得白露这样不好,作为一个老板,不应该太过干涉员工的生活。但,这是白露一手创办起来的厂啊,她给工人们提供了高出同行业的高工资,给了他们最好的生活条件,甚至无条件支持他们提升自我,这么多人一起复习考大学,厂里接下来两个月的订单定然是吃紧的,白露需要支付一大笔加班费给不考大学的工人。
她做到了这么多别的老板做不到的事情,那按照她的喜好来选道德感高的工人又有什么不对?一个看不到另一半付出可以在发达后可以将之轻而易举抛弃的工人,他的内心对工厂又会有多少温度?
比起后世,其实这几年国家对妇女是很宽容的,不少单位和厂区,妈妈们可以背着孩子去上班,这一届高考,不限是否婚育都可以参加,甚至有不少妈妈考上后,因为个人原因带着孩子在宿舍生活,带着孩子去上课,社会对她们非常宽容,而不宽容的,竟然是她们的亲人。
这是不是一种讽刺?明明两个人都在上班,挣着一样的工资。但妻子的孕育了孩子,这对家庭来说,贡献本就超过了丈夫,那凭什么在这种机遇面前,要再次牺牲妻子?
白露觉得和从小生活的环境和教育有关系,不然那些嫁给木家堡当地人的知青,为什么没有任何一家出现这种问题?何月月嫁给木喜多少年了?她自己都觉得希望不大,木喜还让她请假复习,去试一试。
这个大会一开,厂里并没有安静下来,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不会因为白露的一席话而改变,但家庭妇女们却像拉住了救命稻草。丈夫和他人指责她们不顾孩子,没有个当妈的样子,她们内心不是不自责的,她们也会自我怀疑。
但此刻白露告诉她们,她们没有错。挣着一样的钱,她们已经为家庭做出了付出,主席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为什么牺牲的是她们,这是不合理的。
很多妻子强硬起来,要么丈夫放弃,要么两人一起去。性子强硬些的竟然说出不同意可以离婚这种话。
火烧到了自己身上,说理又说不赢,那部分自私的男职工们不得不同意两个人一起参加考试。
年初发下去的课本此刻派上了用场,那些刻苦用功的工人,都在感激白露。而没有好好看书的,则在自责。
会议室的培训班人满为患,老教授们也惦记着这群孩子,白露原本是安排他们一天两个人去上课,一人下午一人晚上,一轮下来能休息好几天。但看着那些站在外头挤不进来的年轻人,老教授们心里不是滋味,自发的找到了白露,又安排了几个地方,几位老教授们同时开课。
比起外面那些连书本都找不齐的知青,木家堡的工人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上,白露用考试的方式让他们不停的学习。如今为了他们备考,连食堂的阿姨们都每天早早起来熬汤给他们进补。
当然,也不是所有员工都准备去考试,事实上,放弃这次考试的员工有五成那么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读书和擅长读书,很多员工只是初中毕业便来下乡,他们上学的时候就听不见去,觉得念书是一种折磨,如今有了稳定的生活,更不想折磨自己。
毕竟他们和那些急于回城的知青不同,他们在这里生活得比城里更好。
比起去考大学,这些员工们对这两个月加班的高工资更感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多挣点钱,好好上班发更多的奖金才是正事。正是这些工人的努力,和白露前几个月有意的加快了生产囤积药品,才能顺利的度过这两个月,不至于让厂里出现问题。
但管理岗位上的人确实不好解决,尤其是,白露打算让身边的大部分人都去考试。
作者有话说:
第124章 管理层去考试
除了年纪不到的外,白晨、白霜、梅姐姐妹、马晓蕊廖杰他们白露都建议他们去考大学。
老三届机会难得,再过两届,国家便会限制年龄和婚姻状况,只有应届毕业生能参加考试。
“不是,咱们这么多人走了,厂子医院学校怎么办?你一个人怎么管理得过来?”
廖杰当然也想考大学,但是他们这些人在木家堡多年,是和厂子一起成长的,木家堡制药厂在他们心里非常重要。如果上大学有可能影响到木家堡的发展,需要二选一的话,廖杰只会选择木家堡制药厂。
“对啊,小露,要不我留下来,你去考试。”白晨也觉得不妥。
“我去考试意义不大,学校里教不了我什么东西,而且这几年,我有其他事情要做。”白露穿越都读了十几年书,该会的她都会,虽然没有文凭,但白露该办的证都办下来了,办公室里还有一顿县里市里发的奖状,她的社会地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白晨他们不一样。
“你们走的都不是学术的路子,要做管理,学校里系统的学习对于你们来说是很有用的,尤其是英语,到时候我建议大家都选修一下,但最重要的还是人脉。”
会议室里都是信得过的人,白露和大家说起了她的想法。白露不缺知识,但她缺人脉,现在手上的人脉都是木家堡前辈们的遗泽。
眼下制药厂只在云省和军区销售,集体经济下,大家扩张的欲望都不高,很多厂子得过且过,甚至负盈利了还在不紧不慢的开着,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国家兜底。所有的厂子都是兄弟姐妹,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存在谁坑谁,所以这个时候,木家堡制药厂并没有什么商业对手。
白露创业至今,遇见最难缠的也就是赵家,解决起来也很轻松。
但这一切很快就会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后,很多入不敷出的国企会倒闭,招商引资会带来大量的外资工厂,本国私企也会蓬勃发展,整个行业很快就会卷起来。
木家堡制药厂有个局限性,便是包括了黑玉草在内的大部分药材,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对于掌握了方子大量生产的制药厂来说,原材料便是一切。
但是想要保持良好的环境,一定的区域内便不能存在污染严重的工厂。要命的是,改革开放后十年高速的工厂大部分都存在污染。
换句话说,白露的制药厂要想达到她想要的高度,几乎要和无数个不是同行的企业冲突。
而一个地域内要引进哪些工厂,大概率是由当地的主官和常委,代表们来决定的。在都能带来利益发展和政绩的情况下,选择权在决策人手里。
华国是个人情社会,水至清则无鱼,到了几十年后,有熟人好办事这条路还是能走通。白露是个遵纪守法的人,她从来没有想过靠发展人脉捞什么好处,但她得预防不是。
各行各业里都有蛀虫,官员里当然也有,万一到时候对家找了蛀虫欺上瞒下,她还被蒙在鼓里,那多冤枉是不是。
黄文明早晚会回京城,但他的人脉也就只在京城一片,张司令这个年纪,大概是不会离开云省了。那其他省要怎么办?白露空间里的那些黑玉草要如何顺利的种植到全国各个适合种植黑玉草的地方去,种下去又怎么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这些就需要自己去认识人脉,去发展。
要说结交人脉,还有哪里比大学更适合?那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英才,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这个文凭的含金量是经过后世的考验的。
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想从政的,而如果他们在次之前就能了解到木家堡的全貌,知道有这么一个厂子,真心实意的带领百姓们致富的同时又保护好我们的自然资源,木家堡会不会成为他们招商的首选?
“你们别觉得我这个想法势力或者现实,好像侮辱了大学干净的环境。但是你们想想,这些大学生他们到时候被派去发展建设,是不是也需要像黄县长一样,要解决当地的民生问题?
木家堡是你们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不是我自夸,咱们姚县凭什么能从一个年年要救济粮的贫困县变成今天这个让黄县长年年被表扬的优秀县城,这功劳我们木家堡说占了八分,没人会反驳。
而咱们木家堡的作风你们都知道,我们要的从来都是双赢,既不会坑害百姓,也不会偷税漏税,我们要的是和当地人民共同发展。这样好的企业凭什么不能扩大到全国去?
而你们要做的,就是让全国各地符合药材发展的地方,知道有木家堡的存在,从而达成合作。这看着很简单,但其实做起来很难,单单靠厂里的员工们,我不放心,所以才会把你们都派出去。
尤其是你,佩兰,你的知识水平是我们所有人里最高的,进入最高学府的几率很大,学校这边你不用担心,刘猛老师和老教授们已经答应会帮你看顾好。
工厂里你们也不用担心,木雄在我身边磨炼了九年,这九年来他经手了我所需要对接的所有事情,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我打算把木雄放到厂里,让银花配合她,下面的组长们许多都不走,厂里出不了乱子。
至于销售这块儿,鞍子如今也磨练出来了,大的单子我会跟进,小单子他自己没问题。船员这边有寨子里的兄弟们跟着,刘司令那边今年会送一批退役的战士过来,咱们不用担心无人可用。
咱们木家堡想发展,你们就必须走出去,只有你们走出去做到独挡一面,我的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
木家堡的管理层一直是溢出的,很多位置上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管理,但有好苗子白露还是提拔上来了。她用高工资养着这些人才,便是想让他们和工厂一起成长,对工厂有归属感,以后放出去各省各地区独当一面。
工人里面,定然会有一批人出去了有了更好的选择不愿意再回来,但是对管理层,白露还是有信心的。这些都是人才,她不希望他们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因为自身文化学识不够而和世界脱节。
“可是这样,你会很辛苦的。”白晨满眼心疼,白霜说得简单,但工厂不是几句话的事情,工人要走,管理层要走,一段时间内,必然会乱起来。
以妹妹的本事她当然能解决,白晨不怀疑这点,但这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会非常非常累的。
“还能比刚起步的时候辛苦吗?哥,你别犹豫了,陈可已经报名了,他们家里的情况你比我了解,如果你不去考这个大学,你觉得等她大学毕业以后,陈家有可能让她回到木家堡吗?还是你真能看着她嫁给别人去随军?”
“不是,你说事就说事,你提陈可干嘛!”
看着其他人挤眉弄眼的笑起来,白晨弄了个大红脸。幸亏今天会计处要对账,陈可没来。
但提起陈可,白晨反对的话到底迟疑了。他心里也苦啊,这么多年了,他好不容易打开了陈可的心,让她不再害怕他。谁知道陈可竟然还有一个在军队里服役的青梅竹马!
虽然只是对方单方面的喜欢她,可是陈可和那人一起长大,她不怕对方,和那人能正常相处。就因为这点,陈家那边就认准了那个女婿,每次写信寄东西来都要交代一番,不让陈可在这边结婚。
也是因为这件事,白晨忍了几年都不敢表白。去年那个青梅竹马找到木家堡来,说他的职位终于可以让家属随军了,想让陈可嫁给他带陈可走,白晨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了。
虽然陈可当时拒绝了对方,可那边不愿意放弃。陈家呢,也觉得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比外头的靠谱,说什么也不同意陈可和白晨,这事儿就僵在这里。
如今陈可家里让她报名高考,这是前途问题,白晨不会去阻拦。但如果白晨不去,那他们之间,可能真的就这样,再无可能了,白晨到底是不甘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