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63节
但孩子们都崇拜英雄和看起来厉害的事物,白露在木家堡本就有偶像光环。由她来给孩子们表演一场,可以很好的消除孩子们的厌学情绪。
既然要表演,师徒两人便不是赤手空拳,把孩子们叫到安全又视线好地方,师徒两人直接拿起了师门最擅长的**。
电影里经常有主角耍帅舞剑的片段,但要白露看,要说帅,还是**更帅。师徒二人崩枪下压起势,枪出如龙万若惊鸿,速度快如闪电,孩子们眼珠子随着**的走势转动,他们努力想看清师父和师祖动作,却发现根本看不清。
心里只剩下“好帅好帅好帅”,纪红是个合格的小迷妹,不停的喊姐姐加油,尤其是白露一个翻身耍出回马枪那一刻,孩子直接吼破了音。
这一会儿,因为扎马步和拉筋骨疼痛难忍产生的抵触情绪全都不见了,心里只剩下想学,一定要学会,要和师父一样厉害这样的念头。
这场表演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就是中途出了点小意外。就在白露耍回马枪不久,后面忽然传来一声愤怒的虎啸,一道黑白色的声音朝这边急速奔驰而来,竟要朝着聂城扑过去。、
白露暗叫不好,惊呼一声:“踏雪,回来,那是自己人。”
激动的踏雪听见白露的喊声,迟疑了一秒,虎头一骗,擦着聂城的脑袋落到地上。
“嗷呜!”
这个人我没见过,他在打你!
踏雪觉得很委屈,它明明在保护姐姐,姐姐为什么不让它去。
“这是我师父,是亲人。”白露摸摸踏雪的头,掏出一颗糖递给聂城,拉着他的手去摸踏雪。
‘师父,这是我养的老虎,叫踏雪,它还有四个兄弟姐妹,跟父母住在深山里,偶尔也会来寨子里玩。刚刚是没见过你,以为你在欺负我才想对你出手。’
“这么大的白虎,竟然是你养的!”
聂城觉得他接受能力已经很强了,徒弟离开身边几年,白手起家搞出这么大的事业,工人和村民们爱护她,连县长都跟她称兄道弟,达到了多少人几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可跟老虎比起来,县长算什么啊,看看手底下这只,这是老虎吗l老虎会这么跟人撒娇吗?这是猫吧!不过这手感是真的好啊,猫比猫顺滑柔软,摸上去真舒服。
踏雪被人撸惯了,知道聂城是自己人后,很给面子的吃了他递过来的糖,由着他撸了几分钟,又去叼白露的裤子,撒娇让白露快走,去陪也他玩。
别以为它没看见,那几个熊孩子就在旁边,踏雪一点都不喜欢和幼崽玩,下手没轻没重的,揪疼了它也只能忍着。
白露也知道踏雪不喜欢木桃家的孙子木玉,那孩子确实太过调皮,还记吃不记打,木桃怎么教训都没用。舍不得踏雪受折腾的她在孩子们过来前,和聂城打了招呼后骑上老虎一溜烟跑了。
“你今天怎么跑下来了?”踏雪如今居住在后山,平均四五天下来一趟,昨天晚上才来了一回,按理说今天应该不会来。
踏雪嗷呜一声,驮着白露往山上跑,等到了后山的地界,白露才发现,幸运和大白竟然在这里。
这就奇怪了,比起喜欢往外跑的踏雪,大白和幸运几乎是不会离开峡谷的,白露从踏雪身上下来,绕着大白和幸运检查了一遍,好在没有受伤。
不对,幸运是不是胖了些?
白露又检查了一遍,发现,不是胖了,幸运这是再次怀孕了,肚子刚刚鼓起来,不仔细检查还真发现不了。
“你是怕幸运再次发生危险,想出来待产?”白露摸摸大白的头,两只老虎如今都很健康,但明显生踏雪时发生的事情给大白留下了后遗症,觉得让幸运出来才安全。
“那你们就留在这里吧,我让人给你们搭个窝棚。”
木家堡后山这里并没有大的山洞,踏雪平时要么直接赖在白露家里和白露抢床,要么跑几十里到去山洞。
听说幸运再次怀孕,木月激动不已,她早就眼馋白露受踏雪欢迎能骑老虎,但踏雪这家伙傲娇得很,大部分情况下,它只给白露骑,对于白露以外的人,能给你撸撸就不错了。
木月一直觉得这是因为踏雪小时候就认识白露的关系,幸运再次怀孕,她便觉得机会来了,这次说什么也要和一只小老虎打好交道。
不仅木月抱着这种心思,银花几人竟然都有想法,白露也懒得管。母虎对于幼崽是非常在意的,当初白露能接近小老虎,很大的原因是她在关键时刻救了幸运和小老虎,幸运知道她不会伤害和抢夺小虎。
幸运本就是只母爱爆棚的老虎,在哺乳期,它这种情绪会被无限放大,木月他们不一定能接近幼崽。
但有人帮忙干活,白露也乐得去做其他事情,便没有说破。
五月份的时候,一行人的到来打破了木家堡的寂静。
五辆吉普陈载着京城来的领导,由黄文明带路,找到了木家堡医院。
石春雨等人,平反了。
一行京城来的医生坐在办公室里,听着主坐上的官员说着抱歉的话语,以及组织上对他们的补偿。
石春雨一直在期盼这天,她以为她会很高兴很激动,但实际上,她此刻心里竟没有起多大波澜,在这种时刻,她竟然还能分神想,昨天收进来的拿过孕妇到现在都没有宫缩外的临产反应,结合她的体型来说,应该是骨架太小胎儿太大入盆困难,必须说通家属尽快安排手术。
“石医生,您们走后,医院这边出了好多次医疗事故,医院需要你们回去主持大局。”
这位领导这次来是要接这些医生回去的,去年十月份,作恶多端的似然团伙终于倒台,领导批示要彻查冤假错案。
但是这些年发生的案子太多了,一件件排队下来,石春雨所在的医院三月份才开始,这一查便发现,一大批优秀的医生被下放了。而留在医院的,超过一半人搞运动积极,确实半灌水居多。
几年时间,病人的死亡率竟然比建国二十多年加起来都多,领导发火处理了一批人,便火急火燎的叫他来接人,务必要把这些医生接回去。
在来之前,这位京市的领导以为这个任务很简单,下放嘛,这段时间他接触了那么多,过得那么惨。哪怕是土木心有怨气,但没人会拒绝回去。
但来到木家堡后,领导却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郁闷,高兴是这些医生们竟然不是住在牛棚赶着脏活累活被折磨,他们和过去一样,待在明亮的办公室里给病人看病,脸上红润步伐有力,精神比下放前还好。
没有遭到迫害,这是好消息。
但郁闷的是,这样一来,这些医生还愿意回到那个给予了他们伤害的医院吗?他要是完不成任务,医院可怎么办?
白露看出医生们的犹豫,出声打圆场。
“杨局长是第一次来云省吧,我们木家堡太远了,您这一路挺辛苦的。您看石医生他们在这里好几年,手上都有病人,也不是能说走就走的,要不在咱们木家堡修整几天,也让石医生他们有个缓冲的时间。”
杨局长能怎么办呢?他是来请人的不是来抓人的,只能同意啊。
这一修整,杨局长更想哭了。
看看这木家堡,虽然是在大山里,但人家发展得正好啊,随便打听打听,制药厂那工资,就算是和京城相比,都算高的。关键是人家福利还好,宿舍是崭新的,只要结婚了两口子都在木家堡,就能以极低的价格租到套房。
食堂的饭菜连他都惊艳,除了正餐外人家还有小吃街,后勤的人在这里卖烤串凉菜果汁饮料南北小吃,就说饮料吧,愣是被这些人玩出花来,药用的凉茶、爽可的果茶、香甜的奶茶,他都没守住钱包一天内花出去一块多钱,可见有多好吃。
衣这方面,人家有专门的成衣铺子,安款式乍一看很简单,但穿身上是真的好看,做裁缝的姑娘小伙子们嘴甜会说话眼光又好,给客人搭配的料子颜色都能落到你心坎上,杨局长没忍住诱惑掏出钱包买了好几套,一家人都齐活了。
他这一趟都不像是来出差,而像是来游玩,关键是,这地方好到连他都觉得不错有些舍不得走,石医生他们,真的还会回去吗?
杨局长这回是真的慌了。
第123章 恢复高考
果然不出杨局长的所料,石春雨他们不愿意回去。但却不是他以为的是因为木家堡如今条件好。
“整个姚县甚至楚州都没有多少个能上手术台的医生,城里的女性怀孕了,只要不是家庭特别困难的,都会到医院去。家庭困难的真有了危险也会去医院。
但乡下不同,除了木家堡这些工人外,来这儿的老乡都是来救命的。协华医院没了我们还有其他医生,京城没了协华医院还有其他医院,甚至他们还能坐着车去其他地方。
但是木家堡不一样,如今木家堡医院的名声打出去了,周围几个县的病人都往这儿送。白医生医术很好,但她只有一个人,太忙了。而且有些病症确实西医的手术更适合病人。
我们手底下带的学生们都还没出师,现在走了,木家堡的医生青黄不接,这会出大事的。
主席同志号召培养赤脚医生的时候说,我们这些医生都是城里老爷的医生,当时我们感触不深,来了这里才发现,乡下人就医确实困难啊。
再等几年吧,等木家堡医院有了接手的人,到时候如果医院还愿意要我们,我们还是愿意回去的。”
做这个决定石春雨也很难过,那毕竟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乡啊,虽然走的时候很狼狈,也没亲人在那里了。但自小长大的玩伴、过去的同学、熟悉的邻居,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可以回忆的。
如果木家堡仅仅只是一所医院,石春雨几人还不一定会做出这个决定。毕竟京城是首都,那里每天也会有很多外地人在当地看不好病进京求医。
生命是平等的,在哪里救人都是救人,并没有区别。
但木家堡有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孩子从小便开始学医识药,这是全国所有地方都比不了的。
这所学校让石春雨等人看到了医学传承的希望,现在国家取消了高考。虽然有工农兵大学,但这些学校选拔学生是家庭成分至上,很多小学没毕业都都被选去上大学,这样的学生来学医,真的能学出来吗?
而木家堡学校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会对孩子们的专业知识做评估,没有天分的孩子到了后期侧重学药材处理知识,成为药厂的后备力量,有天分又努力的才会走到他们面前接受他们的教导。
西医的传承和中医不一样,他们采取的是收学生带的方式,石春雨几人每人手下都有十几个学生在学习,全是木家堡学校的尖子生。这些学生平时跟着他们问诊,跟着他们上手术台观摩,有几个已经做到助手了,他们在这个时候走了,这些孩子要怎么办?
如果是其他原因,杨局长肯定要劝的,但是这个原因,他也不好。说得轻了,那是几十个少年少女的前程,说得重了,这可是国外医学方面的传承啊。
虽然石春雨他们没走,但跟他们一起来的教授们倒是走了一半,毕竟木家堡如今最大的学生也才上初三,教授来教他们确实有点大材小用。而这些教授们在京城还有其他亲人,都在盼着他们回去呢。
杨局长的到来就像是一个信号,陆陆续续的又有下放人员平反,木家堡陆陆续续走了一些人,这些人每一个走之前,都来个白露交换了联系方式,便承诺白露以后进城可以找他们。
白露给每一位离开的都送了践行礼,真心感谢他们这几年在木家堡的贡献,微笑着送他们离开。
刘猛那一批人、周允之夫妻、几位年纪大的老教授留下来了,他们继续呆在学校和制药厂上班,好在木家堡如今还没有高中生,初中生的教学学校里随便拉几个老师去都是能胜任的,学校并未出现缺口。
刘猛他们本就是退休人员,当初受到的波及也不大,财产什么都保管住了,又没有亲人,打定了主意要留在木家堡。
而周允之夫妻则是自己不想走,制药厂年年扩招,白露年年盖房子,他们在这里一直有事情做。
工人们都说木家堡是知青的天堂,但又何尝不是建筑师的天堂呢,这里有无限大的空地给你规划,这里有顶尖的泥瓦匠和木工,这里的木料很好,在路修通之后钢筋和水泥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白露是那种非常好说话的甲方,她圈地告诉你她规划的厂区和宿舍区有多大,厂房要能容纳多少人,宿舍要能容纳多少人,家庭户的单身宿舍的比例各占多少,厂区要有什么配套设施,最重要的是,建筑一定要安全,不能有豆腐渣工程。
其他的她都不管,你想怎么建造就怎么建造,绝对不会指手画脚,这样的甲方谁不想要?做设计师的吗,谁没有个想怎么设计就怎么建造的梦想,周允之擅长的是中式园林建筑,这种风格在过去很受欢迎,但在建国后国家困难的这段时期,不仅无人问津还要被批判奢华浪费。他才不得不设计其他实用的建筑。
而木家堡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木材,老木匠又多又厉害,对他来说,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大展身手不至于,毕竟周允之脑海里的很多建筑,都是雕梁画柱的那种,需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工支持。
白露只是想建设一个厂区,木家堡的钱要用到钢刃上去,不能在这个时候搞这些。但小打小闹也是可以的嘛。
眼下的园区,从一开始建设周允之就很有想法,白露给他说了要按照厂房-宿舍-厂房这样的格式,便于以后工人扩招。周运之便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设。
因为主体建筑是功能建筑,要在里面预留出大量的空间,周允之便中规中矩的把一层留出来,二楼则建成了单独的古风小房间,这是厂区的各类办公室,建筑形状与宿舍楼相呼应。
而在厂区的其他空地上,周允之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就地取材,以假山和种植药材的花圃做成的园林,最让工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鸳鸯长廊。
鸳鸯藤,又名忍冬、金银花,是多年属爬藤植物。周允之在新厂区左右各侧修建了一条长廊,这条长廊联通所有厂区、宿舍区,以后也会修建下去,是厂区员工们通行的人行道,回廊两侧都带有座椅。
第一年修起来的时候大家觉得没什么,甚至觉得这长廊光秃秃的很难看,但等一年过去,金银花长成爬满了长廊,员工们瞬间就喜欢上了这里。尤其是中午,不少人喜欢打了饭坐在花藤下面吃饭聊天。
到了金银花盛放的季节,长个长廊弥漫在花香里,朝阳升起和夕阳落下的时候,暖和的微光照射在长廊上,仿佛人间仙境。从厂里开的照相馆忙得脚不停歇,订单排了大半个月就能看出大家有多喜欢这里。
如今旧厂区的工人已经全部搬了过来,那边原来的厂房和宿舍都划给了学校,而照木家堡现在的发展速度,周允之觉得,可能到他退休前,木家堡都不会缺活给他干吧。
他在这里也没闲着,大家都带学生,周允之同样挑了一批又天分的来带,有两个弟子是从木匠里选择的。这几年基础打得非常不错,比他以前教的学生还厉害几分。
至于老教授们,他们年纪大了,被曾经的学生伤了心,又看中了木家堡疗养院的养老模式,还惦记着温润他们几个好苗子,也想留下来继续教书。
对此白露自然是举双手欢迎,凡是留下来有真才实学的,不拘是医生还是教授,她都给他们安排了最好的房子,除了高工资外,厂里还有一个后勤家政部,里面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叔阿姨,他们可以提供上门清扫服务,最大限度的方便了石春雨他们的生活。
到了七月份,白露等了好几年的水电站终于完成了建设,设备也到位安装起来,投入使用。木家堡正式走上了有电时代。
木家堡家家户户通上电,看着亮晃晃的灯泡,一辈子没有出过寨子的老人家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晚上竟然能像白天那样亮堂。小孩子们更是激动得吼叫,光明,为木家堡带了一股新的活力。
这边电刚刚接通,那边白露便大手笔的给给木家堡安装了十部电话。忠义堂,医院、疗养院、学校、厂子办公室和各大厂房以及广播室都有电话。
是的,白露还大手笔的搞了一个广播,广播室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转播当天的中央广播新闻,也会在发布一些厂区的通知。
而厂房的电话会对职工们收费开放,听见这个消息的工人们一溜风跑来排队,厂里有了电话,以后家人有急事便可以直接打电话过来,不用再耽误事。
而且他们木家堡大队哪里都好,就是没电这事儿可没少被一些损友嘲笑,这一回怎么着也得找回场子吧!
既然要表演,师徒两人便不是赤手空拳,把孩子们叫到安全又视线好地方,师徒两人直接拿起了师门最擅长的**。
电影里经常有主角耍帅舞剑的片段,但要白露看,要说帅,还是**更帅。师徒二人崩枪下压起势,枪出如龙万若惊鸿,速度快如闪电,孩子们眼珠子随着**的走势转动,他们努力想看清师父和师祖动作,却发现根本看不清。
心里只剩下“好帅好帅好帅”,纪红是个合格的小迷妹,不停的喊姐姐加油,尤其是白露一个翻身耍出回马枪那一刻,孩子直接吼破了音。
这一会儿,因为扎马步和拉筋骨疼痛难忍产生的抵触情绪全都不见了,心里只剩下想学,一定要学会,要和师父一样厉害这样的念头。
这场表演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就是中途出了点小意外。就在白露耍回马枪不久,后面忽然传来一声愤怒的虎啸,一道黑白色的声音朝这边急速奔驰而来,竟要朝着聂城扑过去。、
白露暗叫不好,惊呼一声:“踏雪,回来,那是自己人。”
激动的踏雪听见白露的喊声,迟疑了一秒,虎头一骗,擦着聂城的脑袋落到地上。
“嗷呜!”
这个人我没见过,他在打你!
踏雪觉得很委屈,它明明在保护姐姐,姐姐为什么不让它去。
“这是我师父,是亲人。”白露摸摸踏雪的头,掏出一颗糖递给聂城,拉着他的手去摸踏雪。
‘师父,这是我养的老虎,叫踏雪,它还有四个兄弟姐妹,跟父母住在深山里,偶尔也会来寨子里玩。刚刚是没见过你,以为你在欺负我才想对你出手。’
“这么大的白虎,竟然是你养的!”
聂城觉得他接受能力已经很强了,徒弟离开身边几年,白手起家搞出这么大的事业,工人和村民们爱护她,连县长都跟她称兄道弟,达到了多少人几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可跟老虎比起来,县长算什么啊,看看手底下这只,这是老虎吗l老虎会这么跟人撒娇吗?这是猫吧!不过这手感是真的好啊,猫比猫顺滑柔软,摸上去真舒服。
踏雪被人撸惯了,知道聂城是自己人后,很给面子的吃了他递过来的糖,由着他撸了几分钟,又去叼白露的裤子,撒娇让白露快走,去陪也他玩。
别以为它没看见,那几个熊孩子就在旁边,踏雪一点都不喜欢和幼崽玩,下手没轻没重的,揪疼了它也只能忍着。
白露也知道踏雪不喜欢木桃家的孙子木玉,那孩子确实太过调皮,还记吃不记打,木桃怎么教训都没用。舍不得踏雪受折腾的她在孩子们过来前,和聂城打了招呼后骑上老虎一溜烟跑了。
“你今天怎么跑下来了?”踏雪如今居住在后山,平均四五天下来一趟,昨天晚上才来了一回,按理说今天应该不会来。
踏雪嗷呜一声,驮着白露往山上跑,等到了后山的地界,白露才发现,幸运和大白竟然在这里。
这就奇怪了,比起喜欢往外跑的踏雪,大白和幸运几乎是不会离开峡谷的,白露从踏雪身上下来,绕着大白和幸运检查了一遍,好在没有受伤。
不对,幸运是不是胖了些?
白露又检查了一遍,发现,不是胖了,幸运这是再次怀孕了,肚子刚刚鼓起来,不仔细检查还真发现不了。
“你是怕幸运再次发生危险,想出来待产?”白露摸摸大白的头,两只老虎如今都很健康,但明显生踏雪时发生的事情给大白留下了后遗症,觉得让幸运出来才安全。
“那你们就留在这里吧,我让人给你们搭个窝棚。”
木家堡后山这里并没有大的山洞,踏雪平时要么直接赖在白露家里和白露抢床,要么跑几十里到去山洞。
听说幸运再次怀孕,木月激动不已,她早就眼馋白露受踏雪欢迎能骑老虎,但踏雪这家伙傲娇得很,大部分情况下,它只给白露骑,对于白露以外的人,能给你撸撸就不错了。
木月一直觉得这是因为踏雪小时候就认识白露的关系,幸运再次怀孕,她便觉得机会来了,这次说什么也要和一只小老虎打好交道。
不仅木月抱着这种心思,银花几人竟然都有想法,白露也懒得管。母虎对于幼崽是非常在意的,当初白露能接近小老虎,很大的原因是她在关键时刻救了幸运和小老虎,幸运知道她不会伤害和抢夺小虎。
幸运本就是只母爱爆棚的老虎,在哺乳期,它这种情绪会被无限放大,木月他们不一定能接近幼崽。
但有人帮忙干活,白露也乐得去做其他事情,便没有说破。
五月份的时候,一行人的到来打破了木家堡的寂静。
五辆吉普陈载着京城来的领导,由黄文明带路,找到了木家堡医院。
石春雨等人,平反了。
一行京城来的医生坐在办公室里,听着主坐上的官员说着抱歉的话语,以及组织上对他们的补偿。
石春雨一直在期盼这天,她以为她会很高兴很激动,但实际上,她此刻心里竟没有起多大波澜,在这种时刻,她竟然还能分神想,昨天收进来的拿过孕妇到现在都没有宫缩外的临产反应,结合她的体型来说,应该是骨架太小胎儿太大入盆困难,必须说通家属尽快安排手术。
“石医生,您们走后,医院这边出了好多次医疗事故,医院需要你们回去主持大局。”
这位领导这次来是要接这些医生回去的,去年十月份,作恶多端的似然团伙终于倒台,领导批示要彻查冤假错案。
但是这些年发生的案子太多了,一件件排队下来,石春雨所在的医院三月份才开始,这一查便发现,一大批优秀的医生被下放了。而留在医院的,超过一半人搞运动积极,确实半灌水居多。
几年时间,病人的死亡率竟然比建国二十多年加起来都多,领导发火处理了一批人,便火急火燎的叫他来接人,务必要把这些医生接回去。
在来之前,这位京市的领导以为这个任务很简单,下放嘛,这段时间他接触了那么多,过得那么惨。哪怕是土木心有怨气,但没人会拒绝回去。
但来到木家堡后,领导却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郁闷,高兴是这些医生们竟然不是住在牛棚赶着脏活累活被折磨,他们和过去一样,待在明亮的办公室里给病人看病,脸上红润步伐有力,精神比下放前还好。
没有遭到迫害,这是好消息。
但郁闷的是,这样一来,这些医生还愿意回到那个给予了他们伤害的医院吗?他要是完不成任务,医院可怎么办?
白露看出医生们的犹豫,出声打圆场。
“杨局长是第一次来云省吧,我们木家堡太远了,您这一路挺辛苦的。您看石医生他们在这里好几年,手上都有病人,也不是能说走就走的,要不在咱们木家堡修整几天,也让石医生他们有个缓冲的时间。”
杨局长能怎么办呢?他是来请人的不是来抓人的,只能同意啊。
这一修整,杨局长更想哭了。
看看这木家堡,虽然是在大山里,但人家发展得正好啊,随便打听打听,制药厂那工资,就算是和京城相比,都算高的。关键是人家福利还好,宿舍是崭新的,只要结婚了两口子都在木家堡,就能以极低的价格租到套房。
食堂的饭菜连他都惊艳,除了正餐外人家还有小吃街,后勤的人在这里卖烤串凉菜果汁饮料南北小吃,就说饮料吧,愣是被这些人玩出花来,药用的凉茶、爽可的果茶、香甜的奶茶,他都没守住钱包一天内花出去一块多钱,可见有多好吃。
衣这方面,人家有专门的成衣铺子,安款式乍一看很简单,但穿身上是真的好看,做裁缝的姑娘小伙子们嘴甜会说话眼光又好,给客人搭配的料子颜色都能落到你心坎上,杨局长没忍住诱惑掏出钱包买了好几套,一家人都齐活了。
他这一趟都不像是来出差,而像是来游玩,关键是,这地方好到连他都觉得不错有些舍不得走,石医生他们,真的还会回去吗?
杨局长这回是真的慌了。
第123章 恢复高考
果然不出杨局长的所料,石春雨他们不愿意回去。但却不是他以为的是因为木家堡如今条件好。
“整个姚县甚至楚州都没有多少个能上手术台的医生,城里的女性怀孕了,只要不是家庭特别困难的,都会到医院去。家庭困难的真有了危险也会去医院。
但乡下不同,除了木家堡这些工人外,来这儿的老乡都是来救命的。协华医院没了我们还有其他医生,京城没了协华医院还有其他医院,甚至他们还能坐着车去其他地方。
但是木家堡不一样,如今木家堡医院的名声打出去了,周围几个县的病人都往这儿送。白医生医术很好,但她只有一个人,太忙了。而且有些病症确实西医的手术更适合病人。
我们手底下带的学生们都还没出师,现在走了,木家堡的医生青黄不接,这会出大事的。
主席同志号召培养赤脚医生的时候说,我们这些医生都是城里老爷的医生,当时我们感触不深,来了这里才发现,乡下人就医确实困难啊。
再等几年吧,等木家堡医院有了接手的人,到时候如果医院还愿意要我们,我们还是愿意回去的。”
做这个决定石春雨也很难过,那毕竟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乡啊,虽然走的时候很狼狈,也没亲人在那里了。但自小长大的玩伴、过去的同学、熟悉的邻居,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可以回忆的。
如果木家堡仅仅只是一所医院,石春雨几人还不一定会做出这个决定。毕竟京城是首都,那里每天也会有很多外地人在当地看不好病进京求医。
生命是平等的,在哪里救人都是救人,并没有区别。
但木家堡有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孩子从小便开始学医识药,这是全国所有地方都比不了的。
这所学校让石春雨等人看到了医学传承的希望,现在国家取消了高考。虽然有工农兵大学,但这些学校选拔学生是家庭成分至上,很多小学没毕业都都被选去上大学,这样的学生来学医,真的能学出来吗?
而木家堡学校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会对孩子们的专业知识做评估,没有天分的孩子到了后期侧重学药材处理知识,成为药厂的后备力量,有天分又努力的才会走到他们面前接受他们的教导。
西医的传承和中医不一样,他们采取的是收学生带的方式,石春雨几人每人手下都有十几个学生在学习,全是木家堡学校的尖子生。这些学生平时跟着他们问诊,跟着他们上手术台观摩,有几个已经做到助手了,他们在这个时候走了,这些孩子要怎么办?
如果是其他原因,杨局长肯定要劝的,但是这个原因,他也不好。说得轻了,那是几十个少年少女的前程,说得重了,这可是国外医学方面的传承啊。
虽然石春雨他们没走,但跟他们一起来的教授们倒是走了一半,毕竟木家堡如今最大的学生也才上初三,教授来教他们确实有点大材小用。而这些教授们在京城还有其他亲人,都在盼着他们回去呢。
杨局长的到来就像是一个信号,陆陆续续的又有下放人员平反,木家堡陆陆续续走了一些人,这些人每一个走之前,都来个白露交换了联系方式,便承诺白露以后进城可以找他们。
白露给每一位离开的都送了践行礼,真心感谢他们这几年在木家堡的贡献,微笑着送他们离开。
刘猛那一批人、周允之夫妻、几位年纪大的老教授留下来了,他们继续呆在学校和制药厂上班,好在木家堡如今还没有高中生,初中生的教学学校里随便拉几个老师去都是能胜任的,学校并未出现缺口。
刘猛他们本就是退休人员,当初受到的波及也不大,财产什么都保管住了,又没有亲人,打定了主意要留在木家堡。
而周允之夫妻则是自己不想走,制药厂年年扩招,白露年年盖房子,他们在这里一直有事情做。
工人们都说木家堡是知青的天堂,但又何尝不是建筑师的天堂呢,这里有无限大的空地给你规划,这里有顶尖的泥瓦匠和木工,这里的木料很好,在路修通之后钢筋和水泥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白露是那种非常好说话的甲方,她圈地告诉你她规划的厂区和宿舍区有多大,厂房要能容纳多少人,宿舍要能容纳多少人,家庭户的单身宿舍的比例各占多少,厂区要有什么配套设施,最重要的是,建筑一定要安全,不能有豆腐渣工程。
其他的她都不管,你想怎么建造就怎么建造,绝对不会指手画脚,这样的甲方谁不想要?做设计师的吗,谁没有个想怎么设计就怎么建造的梦想,周允之擅长的是中式园林建筑,这种风格在过去很受欢迎,但在建国后国家困难的这段时期,不仅无人问津还要被批判奢华浪费。他才不得不设计其他实用的建筑。
而木家堡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木材,老木匠又多又厉害,对他来说,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大展身手不至于,毕竟周允之脑海里的很多建筑,都是雕梁画柱的那种,需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工支持。
白露只是想建设一个厂区,木家堡的钱要用到钢刃上去,不能在这个时候搞这些。但小打小闹也是可以的嘛。
眼下的园区,从一开始建设周允之就很有想法,白露给他说了要按照厂房-宿舍-厂房这样的格式,便于以后工人扩招。周运之便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设。
因为主体建筑是功能建筑,要在里面预留出大量的空间,周允之便中规中矩的把一层留出来,二楼则建成了单独的古风小房间,这是厂区的各类办公室,建筑形状与宿舍楼相呼应。
而在厂区的其他空地上,周允之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就地取材,以假山和种植药材的花圃做成的园林,最让工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鸳鸯长廊。
鸳鸯藤,又名忍冬、金银花,是多年属爬藤植物。周允之在新厂区左右各侧修建了一条长廊,这条长廊联通所有厂区、宿舍区,以后也会修建下去,是厂区员工们通行的人行道,回廊两侧都带有座椅。
第一年修起来的时候大家觉得没什么,甚至觉得这长廊光秃秃的很难看,但等一年过去,金银花长成爬满了长廊,员工们瞬间就喜欢上了这里。尤其是中午,不少人喜欢打了饭坐在花藤下面吃饭聊天。
到了金银花盛放的季节,长个长廊弥漫在花香里,朝阳升起和夕阳落下的时候,暖和的微光照射在长廊上,仿佛人间仙境。从厂里开的照相馆忙得脚不停歇,订单排了大半个月就能看出大家有多喜欢这里。
如今旧厂区的工人已经全部搬了过来,那边原来的厂房和宿舍都划给了学校,而照木家堡现在的发展速度,周允之觉得,可能到他退休前,木家堡都不会缺活给他干吧。
他在这里也没闲着,大家都带学生,周允之同样挑了一批又天分的来带,有两个弟子是从木匠里选择的。这几年基础打得非常不错,比他以前教的学生还厉害几分。
至于老教授们,他们年纪大了,被曾经的学生伤了心,又看中了木家堡疗养院的养老模式,还惦记着温润他们几个好苗子,也想留下来继续教书。
对此白露自然是举双手欢迎,凡是留下来有真才实学的,不拘是医生还是教授,她都给他们安排了最好的房子,除了高工资外,厂里还有一个后勤家政部,里面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叔阿姨,他们可以提供上门清扫服务,最大限度的方便了石春雨他们的生活。
到了七月份,白露等了好几年的水电站终于完成了建设,设备也到位安装起来,投入使用。木家堡正式走上了有电时代。
木家堡家家户户通上电,看着亮晃晃的灯泡,一辈子没有出过寨子的老人家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晚上竟然能像白天那样亮堂。小孩子们更是激动得吼叫,光明,为木家堡带了一股新的活力。
这边电刚刚接通,那边白露便大手笔的给给木家堡安装了十部电话。忠义堂,医院、疗养院、学校、厂子办公室和各大厂房以及广播室都有电话。
是的,白露还大手笔的搞了一个广播,广播室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转播当天的中央广播新闻,也会在发布一些厂区的通知。
而厂房的电话会对职工们收费开放,听见这个消息的工人们一溜风跑来排队,厂里有了电话,以后家人有急事便可以直接打电话过来,不用再耽误事。
而且他们木家堡大队哪里都好,就是没电这事儿可没少被一些损友嘲笑,这一回怎么着也得找回场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