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你是在指责朕无端猜忌?”
“臣不敢!”海山青跪地,“臣只是就事论事。简守帅,分其统,专其任[3],这是先人经过无数次实践总结出的道理。”
“以海相看,朕若是治他的罪,便是不通兵法,乱施淫威的昏君了?”
“陛下息怒。”兵部尚书李纲与中书侍郎丁坤等人纷纷跪地。
垂拱殿议事再次不欢而散。
众人出来之后,李纲问出心中疑问:“海相公方才在官家面前,为何如此急切?您不是一向稳中求胜的吗?”
“不是我要急,是时局叫我不得不急。”海山青长叹一口气,“前线局势一片大好,官家却又有了避战和谈的念头。我们现在若要退,就再也没有进的可能了。”
“我看官家的态度,停战和谈只在早晚。”丁坤道,“除非林岳能一直胜下去,咱们在朝堂上与他们相争才又足够的底气。”
“林岳势头虽猛,单靠他抢回梁京石绝不可能的。北真的主力一动,但从兵马数量上就是数倍碾压,莲州守军才七万,根本扛不住。”李纲道,“要让镇南王准备好,盯紧北真的主力部队。一旦有异动,立即带兵前去支援。”
……
“不动,为什么是不动?”萧焱拿着刚接到的军报,不敢置信地看向自己的父亲,“爹,兵部不是该催我们调兵支援吗,为什么反而特意发报过来叫我们原地待命?”
“江对面的对军已经开拔了,林帅一旦陷入包围,现有的优势就会立刻丧失殆尽。”
“是不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咱们立即写折子递上去,速度快的话得到回复让大哥从繁城调兵前去支援也不晚。”
镇南王萧重信将军报从儿子手里拿回来,盯着上面的字,久久未表态。
“爹。”见萧重信不说话,萧焱催促道,“你在想什么?咱们现在没有时间耽搁了。”
萧重信缓缓将信折好,仔细地放回信封里,又端详了一会儿封口处的火漆。
他看向自己的次子:“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轻举妄动。”
萧焱神色大变:“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萧重信道,“来人。”
近卫从外面进来。
“二公子身体抱恙,送他回房休息。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出房门一步。”
“爹!”
……
“林岳,你个乱臣贼子,你抗旨不尊,你想造反吗?”
林飞云跟着林岳经过蔡康元的军帐,清晰地听到了他的叫骂声。
但是此时谁也没工夫去管他。
北真来了新主将,打法诡谲老练,近几日双方交手,都没讨到什么甜头。
“格老子的,听说这个秦白石以前是大周将,后来降了北真,还改了姓,反过来带兵攻打大周,当初梁京就是他带兵打下来的。背祖投敌的东西,呸!”杨豹摘下沾着血和泥的头盔,朝一旁吐了口唾沫。
“北真把秦白石调过来,说明他们内部的分歧已经解决了。”林岳跨进军帐,来到沙盘前,“枯井口周围都是平原,没有任何山林湖泊给我们做掩护或缓冲,一旦陷入包围,就是进退维谷。”
“不能往前进了。”军师蔺行道。
“能停在这里,也不亏了。”林飞云道,“咱们只用了一个月,就夺回了两州十三座城池。”
他们心里都清楚,永安已经在准备跟北真和谈了,他们不停也要停。
“要是兵部下令三路大军一起进攻,此次未必不能拿回梁京。”杨豹不满道,“一帮拖后腿的家伙。”
林岳瞪过来,他才没继续骂下去。
“有繁城在后支援,即便北真援兵来到,咱们守住这里也并不困难。”蔺行道,“而且有秦虎在手,届时跟北真和谈,这些都是底气。”
“只是大帅……”他担心道,“此次得罪了蔡康元,若他上京参你……”
“我会亲自上京请罪。”林岳道,“我一人领罚,换取十三座城池,赚了。”
是夜,林飞云心中忽然焦躁难忍,辗转难眠。他以为是暑气太盛的缘故,便起身找水喝。
刚从床上坐起来,就听外头传来士兵的喊声:“敌袭!北真打过来了!”
沉睡中的军营迅速醒过来。
林飞云来不及穿甲,抄起银枪便跑了出去,大营北侧已经乱作一团。
火光对面,一片比黑夜还要黑的黑潮奔涌过来,那是穿黑甲的北真兵马。
“格老子的,他们的主力部队包围过来了!”杨豹刚在一片混乱中找到自己的马,高举一双铜锤,“弟兄们,大帅有令,跟我向南突围!”
“豹哥,我大哥呢?”林飞云大声问。
“大帅领人迎击秦白石,叫咱们带着人向南突围……你怎么没穿甲?还有你的马呢?”
林飞云未及作答,就被杨豹一把扯上马背,马鞍顶着他的腹部,带着他向前奔去。
作者有话说:
[1]《孙子兵法.九变篇》
[2]《吴子兵法.治兵》
[3]宋,尹洙《息戌》
第23章 兵败
“败了!还是败了。”
莲州守备军兵败枯井口的消息传进永安城,满城百姓在失望的同时开始人心惶惶,担心兵败之后会遭到北真反扑,战火会一路向南烧来,波及永安。
林家军能一个月夺下两州十三城,北真兵也能用相同甚至更快的速度报复回来。
“臣不敢!”海山青跪地,“臣只是就事论事。简守帅,分其统,专其任[3],这是先人经过无数次实践总结出的道理。”
“以海相看,朕若是治他的罪,便是不通兵法,乱施淫威的昏君了?”
“陛下息怒。”兵部尚书李纲与中书侍郎丁坤等人纷纷跪地。
垂拱殿议事再次不欢而散。
众人出来之后,李纲问出心中疑问:“海相公方才在官家面前,为何如此急切?您不是一向稳中求胜的吗?”
“不是我要急,是时局叫我不得不急。”海山青长叹一口气,“前线局势一片大好,官家却又有了避战和谈的念头。我们现在若要退,就再也没有进的可能了。”
“我看官家的态度,停战和谈只在早晚。”丁坤道,“除非林岳能一直胜下去,咱们在朝堂上与他们相争才又足够的底气。”
“林岳势头虽猛,单靠他抢回梁京石绝不可能的。北真的主力一动,但从兵马数量上就是数倍碾压,莲州守军才七万,根本扛不住。”李纲道,“要让镇南王准备好,盯紧北真的主力部队。一旦有异动,立即带兵前去支援。”
……
“不动,为什么是不动?”萧焱拿着刚接到的军报,不敢置信地看向自己的父亲,“爹,兵部不是该催我们调兵支援吗,为什么反而特意发报过来叫我们原地待命?”
“江对面的对军已经开拔了,林帅一旦陷入包围,现有的优势就会立刻丧失殆尽。”
“是不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咱们立即写折子递上去,速度快的话得到回复让大哥从繁城调兵前去支援也不晚。”
镇南王萧重信将军报从儿子手里拿回来,盯着上面的字,久久未表态。
“爹。”见萧重信不说话,萧焱催促道,“你在想什么?咱们现在没有时间耽搁了。”
萧重信缓缓将信折好,仔细地放回信封里,又端详了一会儿封口处的火漆。
他看向自己的次子:“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轻举妄动。”
萧焱神色大变:“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萧重信道,“来人。”
近卫从外面进来。
“二公子身体抱恙,送他回房休息。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出房门一步。”
“爹!”
……
“林岳,你个乱臣贼子,你抗旨不尊,你想造反吗?”
林飞云跟着林岳经过蔡康元的军帐,清晰地听到了他的叫骂声。
但是此时谁也没工夫去管他。
北真来了新主将,打法诡谲老练,近几日双方交手,都没讨到什么甜头。
“格老子的,听说这个秦白石以前是大周将,后来降了北真,还改了姓,反过来带兵攻打大周,当初梁京就是他带兵打下来的。背祖投敌的东西,呸!”杨豹摘下沾着血和泥的头盔,朝一旁吐了口唾沫。
“北真把秦白石调过来,说明他们内部的分歧已经解决了。”林岳跨进军帐,来到沙盘前,“枯井口周围都是平原,没有任何山林湖泊给我们做掩护或缓冲,一旦陷入包围,就是进退维谷。”
“不能往前进了。”军师蔺行道。
“能停在这里,也不亏了。”林飞云道,“咱们只用了一个月,就夺回了两州十三座城池。”
他们心里都清楚,永安已经在准备跟北真和谈了,他们不停也要停。
“要是兵部下令三路大军一起进攻,此次未必不能拿回梁京。”杨豹不满道,“一帮拖后腿的家伙。”
林岳瞪过来,他才没继续骂下去。
“有繁城在后支援,即便北真援兵来到,咱们守住这里也并不困难。”蔺行道,“而且有秦虎在手,届时跟北真和谈,这些都是底气。”
“只是大帅……”他担心道,“此次得罪了蔡康元,若他上京参你……”
“我会亲自上京请罪。”林岳道,“我一人领罚,换取十三座城池,赚了。”
是夜,林飞云心中忽然焦躁难忍,辗转难眠。他以为是暑气太盛的缘故,便起身找水喝。
刚从床上坐起来,就听外头传来士兵的喊声:“敌袭!北真打过来了!”
沉睡中的军营迅速醒过来。
林飞云来不及穿甲,抄起银枪便跑了出去,大营北侧已经乱作一团。
火光对面,一片比黑夜还要黑的黑潮奔涌过来,那是穿黑甲的北真兵马。
“格老子的,他们的主力部队包围过来了!”杨豹刚在一片混乱中找到自己的马,高举一双铜锤,“弟兄们,大帅有令,跟我向南突围!”
“豹哥,我大哥呢?”林飞云大声问。
“大帅领人迎击秦白石,叫咱们带着人向南突围……你怎么没穿甲?还有你的马呢?”
林飞云未及作答,就被杨豹一把扯上马背,马鞍顶着他的腹部,带着他向前奔去。
作者有话说:
[1]《孙子兵法.九变篇》
[2]《吴子兵法.治兵》
[3]宋,尹洙《息戌》
第23章 兵败
“败了!还是败了。”
莲州守备军兵败枯井口的消息传进永安城,满城百姓在失望的同时开始人心惶惶,担心兵败之后会遭到北真反扑,战火会一路向南烧来,波及永安。
林家军能一个月夺下两州十三城,北真兵也能用相同甚至更快的速度报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