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青儿喊了声“进”,顺便帮她把踢的远的那只鞋子拿回来。
  “听下面人说有个不长眼睛的冒犯了姑娘,姑娘没事吧?”
  “杨文德走了?”木良漪穿好了鞋,示意她坐。
  “喝醉睡着了。”怜娘道,“我让人在屋里守着,姑娘放心。”
  “端王殿下到了,让下面的人传话,叫我过去。”
  “信物送到了吗?”木良漪问。
  怜娘点头,将手里握着的一支牡丹花金簪捧给木良漪看:“昨日夜间便送到了。最快明日,他们应该就能抵达越州了。”
  “交给端王,叫他放心。”木良漪道,“其余不必多说。”
  “奴家明白。”
  怜娘将簪子收入袖中,微抬头看了看木良漪,道:“方才那人是礼部尚书谭万年之子谭致远,头次过来。他的包间就在南楼左数第三间,风花雪月。”
  “知道了,你下去吧。”
  怜娘走后,木良漪重新躺回榻上。
  “那人太胖了,让他掉一掉膘。”
  青儿低头抓起自己随身的香囊,往里扒了扒:“上回给黛儿配的药还有剩,姑娘,下多少?”
  “叫他至少在床上躺三天。”
  “量刚好够,我这就去。”
  第22章 期盼
  “莲州守备军一路势如破竹,连下两州十三城,若能再拿下枯井口,距离梁京便不到百里了。”
  七月,莲州捷报频频传入永安,不论是朝堂还是市井都一片欢腾。提起这些,萧燚惯常冷淡的眉眼也热烈起来,几乎可以用眉飞色舞来形容。
  “这位林岳将军居然如此厉害。”木良漪眨了眨水润的杏眼,好奇地问,“姐姐,你见过他吗?”
  “传闻说他十七岁参军入伍,二十四岁就能统帅七万莲州守军,如今也不过二十六七罢了。”
  “自然认得。”萧燚道,“他是我二嫂一母同胞的兄长,我小侄女的亲舅舅。”
  “林大哥确实是难得一遇的帅才,就是为战场而生的。”
  “听旁人说,我还怀疑是否有夸大其词之嫌。但是姐姐你也这么说,我就完全信了。”
  “如此看来,北真的军队似乎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坚不可摧。咱们在北面部署了三路兵马,如今只动了一路,就取得了如此惊喜的成果。”
  萧燚却摇头,耐心解释道:“莲州守备军大捷,除了统帅指挥得当,军中上下一心之外,也占了对方轻敌的优势。北真的主力部队驻扎在涵江北岸,我猜测此次攻打莲州并非仔细协商后的决定,他们内部就没有达成统一。”
  “如今莲州守军大捷,他们的主力军不动也要动了,否则就要看着我们打回梁京。他们动,我爹跟大哥二哥就要跟着动。”萧燚猜测,停战三年之后,大规模的战役即将再次燃起。
  她心中不禁生起隐隐的激动,大动干戈之时,她是否能离开永安,重返战场?
  受她影响,连木良漪心中也跟着升起微微的期待。莲州守军连战连胜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朝廷会否因此而改变以往的态度,不再一味避战?她盼望着,盼望那些人都能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
  木良漪开始像永安城中的每一个百姓一样,期待着下一封捷报传来,听着大周的军队不断靠近梁京的消息。
  ……
  “大哥,他们挂了免战牌。”林飞云白衣银甲,手持银枪,意气风发地坐在马上,“还打不打?”
  “免战牌有用的话,梁京便不会沦为贼寇囊中物。”林岳望着前方高高的城楼,那里的一砖一瓦,皆是大周物,“战场之上,胜者为王,失败者没有权利说话。”
  “打!”
  “好,打!”林飞云举枪大吼,“攻城!”
  攻城车碾地而行,冲向前方城门。与此同时投石机投放巨石,砸向城楼。
  “且慢!且慢!不要打!”后方传来撕破喉咙的喊声,林岳转头,看见了撩袍奔来的蔡康元。
  这人自来到交战地之后便一直闷在军营里,叫兵卒守着大帐,如非必然一步也不迈出去。今日居然亲自跑来了战场,林岳不得不惊奇。
  “林帅,快叫他们停止攻城,快别打了!”蔡康元一边跑一边喊,几乎断气,“要和谈了,别打了!”
  “他在说什么疯话?”林飞云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什么叫开始和谈了,为什么要和谈?”
  林岳浓眉紧皱,一瞬间猜出背后可能发生了什么。他听着声声战鼓,看着推着战车猛烈撞向城墙的士兵,回头望了一眼即将跑过来的蔡康元,沉声道:“战场凶险,送蔡院事回营。”
  他的副将立即会意,领着一个小队拦住蔡康元,将其架上马匹,奔离战场。
  蔡康元的喊声很快淹没在浩荡的交战声中。
  “打下这座城,咱们又能前进二十里。”林飞云望着前方陷在纷乱中的斑驳城墙,像是望见了漫天星海,无数名为希望的吸光洒落在他眼中,“大哥,就快打到梁京了!”
  ……
  “林岳这是要反吗!”泰和帝将蔡康元的折子摔到案几上,“朕这个皇帝不如交给他来做。”
  “陛下息怒。”海山青出列求情,道,“兵法有云,‘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1],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随机应变以求胜,乃是主帅之职。若用兵不能果决,事事踌躇,一旦误了战机,便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