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374节
四门火炮调整方位,耽搁许久终于再次开炮。
杨惟忠正在让重步兵交替后撤,这种撤退法子,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忽地四发炮弹落下,一发炮弹砸空。剩下三发炮弹,砸死砸伤七个重步兵。
主要是距离太远,炮弹动能已尽,无法有力弹跳打一串。而且地形也不允许,老是被障碍物阻挡。
包括杨惟忠在内,附近的西军将士都惊恐不已。
这是火炮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他们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在搞鬼。
杨惟忠对几个亲兵说:“告诫诸将,莫要惊慌,这是贼寇的砲车,不是什么妖法仙术!”
那些亲兵骑马奔出,沿途大喊:“杨都统说莫要惊慌,这是贼寇的砲车,不是什么仙法妖术!杨都统说莫要惊慌……”
重甲步兵都是精锐不假,但也一个个属于老兵油子。
他们什么没见过?
砲车怎么可能打恁远?便是新发明的平夷砲也不可能!
这些重步兵果然素质奇高,惊慌之下竟然不溃,依旧保持着组织度。
但是他们不再听军令,不再交替掩护撤退,而是加快脚步往营寨赶。
由于穿着好几十斤重的甲胄,一些重步兵绕到小土丘后,竟然互相帮忙解甲。他们打算弃甲回营,先保住命再说,重甲没了就没了,什么东西都没有命重要。
其实以距离而论,只要他们全速前进,再挨一轮炮就能脱离射程。
运气再不好,也顶多死伤几人而已。
但没人知道这个啊,远隔三四里都要挨炮,再跑几十米就没事儿了?
此时此刻,一队又一队骑兵,也陆陆续续逃回。
右寨义军已被孙立带出,一边隔河射击,一边渡河杀来。那些西军骑兵,即将被义军三面包围,吓得连忙跳出包围圈。
随着义军的军号声越来越近,自家骑兵也逃回来,重步兵们更加慌乱。
主要还是对未知的恐惧,让他们不知该如何抵挡,那种随机砸死几个人的铁球,在战场上跟妖法没什么区别。
越来越多的重步兵停下来互相脱去甲胄。
杨惟忠的命令已经不管用,西军精锐都跋扈得很,逼得太过就撂挑子不干了。
事实上,杨惟忠也在惊恐当中,随时注意着前方天空。他很想搞明白这到底是什么砲车,这种砲车的最大射程到底有多远。
杨惟忠开始后悔下令后撤方式,因为贼寇每次只发来几颗铁球,很明显这种砲车数量并不多。各部交替后撤,顶多损失上百人而已,也不至于搞成现在的局面。
但之前太过恐慌,杨惟忠已昏了头,他没像刘延庆那样逃跑就不错了。
义军各部越来越近,先前还只是号声,渐渐能听到哨声。
那是义军的小队长们,在吹哨指挥士兵。
“轰轰轰轰!”
这是最后一轮炮击了,官兵已快逃出射程。
杨惟忠只听到一声呼啸,接着就连人带马倒下,他的战马被砸断一条腿。
“都统!”
几个亲兵惊慌跑来,把杨惟忠拖出扶起。
杨惟忠被战马压得小腿骨折,亲兵扶着他上了另一匹马,二话不说便牵马带人逃跑。
骑兵也在逃跑,如果换成平地,他们可能还会掩护一下主将和重步兵。但崎岖不平的丘陵地带,只能东一坨西一坨各自为战,无法有效发挥实力,那干脆还是自己先跑了算球。
见杨惟忠被亲兵护着逃离,重步兵们终于绷不住。
也不管什么组织度了,将官带头加速飞奔。脱甲士卒逃得最快,没脱甲的近乎绝望。
更后方的各部,本来还在徐徐撤退,见杨惟忠带着亲兵和骑兵逃回,他们顿时吓得闷头狂奔。
最先溃的不是新兵,反而是那些老兵,一个个全是兵油子,作战时特别勇猛,逃跑也特别精通。
不精通逃跑的,早就死在辽国战场上!
柴进距离最近,首先追上重步兵。
数百没有脱甲的重步兵,穿着六七十斤的重甲,早就已经累得半死。他们自知无法逃脱,又怕义军滥杀,自发结成小股部队,背靠着背准备拼命。
柴进对亲兵说:“快把老齐叫来招降!”
说完,柴进就带着部队绕过去,根本不管这些重步兵,而是全速追击更前方的西军。
几百重步兵面面相觑,搞不明白什么状况。跑是没法跑了,只能在军官的带领下,由分散的多股小队,慢慢靠拢结阵数百人的重步兵方阵。
齐思贤很快带兵来到,他摘掉头盔上前,指着自己的脸说:“俺也是西军出身,还读过书,被刺配充军的。西军兄弟都听着,只要投降过来,粮饷没人克扣,军功没人贪墨,每天都能吃饱肚子!”
粮饷、军功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齐思贤的陕西口音!
一个又一个重步兵,扔掉兵器原地投降。
古人重视乡党,军队里尤为明显。
既然齐思贤做过西军,他们心里就不再担忧,反正活命是没问题的。
却说刘延庆那个家伙,扔下部队逃跑,居然不回自家营寨。而是从营寨下方顺着河流继续狂奔,生怕离得太近了,那妖法还会招来铁球砸他。
韩世忠听到乱哄哄的叫喊声,连忙登高眺望。
很快王渊也过来,惊慌问道:“怎就败了?”
韩世忠认真观察后说道:“我军虽溃,贼兵还离得很远。快快谨守营寨,让溃兵绕营而过,从营寨后方进来!”
王渊立即离开骑马去寻另外两个将领:“莫要慌乱,守住营寨,让友军绕营而走。”
营寨内留守的西军早就慌作一团,在几位将领的约束下,慌慌张张穿戴铠甲,各自防守关键位置。
最先逃回的一股溃兵,还想冲击寨门逃进来。
王渊大喊:“射箭,挥旗!”
数百支箭矢提前射出,落在营寨和溃兵之间,同时旗手狂挥令旗示意绕行。
有弓箭阻拦,溃兵被吓得往两边逃,绕过寨墙逃向侧面。
就连杨惟忠被亲兵护着回来,王渊和韩世忠也照射不误,乖乖绕向营寨的后方。
柴进带着几千士卒追到山脚下,见官兵营寨防备森严,连忙下令:“吹号,吹号,不要再追!”
螺号吹响,义军又奔出一阵,终于渐渐收住。
韩世忠竟然发现战机,对王渊说:“敌军追得脱散了,眼下只有三四千杀来,且在山脚处阵型混乱。给俺一两千兵,定可将其杀溃。这些贼兵溃逃,后面追来的也会被冲溃,那时各将再领着大军杀出,保准来一场大捷!”
王渊犹豫了,他不敢冒险。
一来西军还有很多溃兵没入营寨,二来不知道外面什么情况,因为西军实在是败得太诡异。
“还是守住营寨为要。”王渊做出抉择。
韩世忠郁闷不已,退而求其次:“那俺带着自己的五百士卒杀出!”
王渊观察山下情形,制止道:“不可,又有一支贼兵快追来了,你带兵太少容易折在里头。”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韩世忠很想骂娘,但王渊是他的义兄,而且对他有大恩,憋一肚子火也无处发泄。
义军各部,陆续追来,在山脚下列阵集结。
西军严守营寨,等着义军来进攻。
双方对峙一阵,杨志无奈下令:“各部交替后撤,今日见好就收。”
直至此时,主将刘延庆都不见踪影,鬼知道独自骑马躲哪儿去了。
杨惟忠坐在账内,让军医给他正骨包扎。
各部清点人数,总共损失1300多人。除了少数是被火炮砸中,还集体投降400多重步兵,其余皆自行踩踏而造成死伤。
杨惟忠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损失兵力虽不多,但重步兵几乎完蛋。
因为逃回去的重步兵,人虽然回去了,步人甲却留在战场!
第371章 你立功的机会来了
直到次日,刘延庆终于回来。
各部将官,看他的眼神都带着怨气,这老兄已不止一次临阵脱逃了。
但人家在朝堂里有关系,伐辽葬送近十万大军都没事儿,回到东京还特么能够受到嘉奖!
重新召集将领开会,刘延庆首先表扬了王渊,记下他守住营寨的大功。
王渊说道:“我麾下有一猛将,名叫韩世忠。他曾带兵斩获方腊,又在伐辽时立功,此次守住营寨也有功劳。”
“嗯,我记下此人了。”刘延庆敷衍一句,不再提韩世忠。
事实上,韩世忠斩方腊之后,军功却被辛兴宗贪墨,其名声早已经传遍西军。一来战功实在太大,二来被抢功受到同情,这种消息传播是很迅速的。
但辛兴宗乃童贯的绝对心腹,西军将领不敢公开提及此事,生怕因此被童贯给嫉恨。
小腿骨折的杨惟忠,此时歪坐在帐内:“贼寇绝非会什么仙法妖术,以我观之,必是一种砲车,且最远能打三四里。”
事实上,主寨那四门火炮,最大射程还不到三里。
之所以能打这么远,是因为寨子设在山上。居高临下,再45度角仰射,炮弹落点远远超过正常射程。
刘延庆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宁愿贼兵会妖法,若是砲车也太丢人了。
刘光世接过话头:“贼兵有此利器,该如何才能攻破贼寨?”
杨惟忠说道:“想来此等利器,制造实属不易,朱贼起兵快一年,也就造出几架而已。可告知全军将士贼寇砲车虽利,却要很久才能抛射一次,每次只能击中寥寥数人。让他们不要害怕什么妖术仙法,如此就能避免全军恐慌。”
刘延庆瞬间更恼火了,这事如果传遍全军,他的脸还往哪儿搁?
堂堂一路主将,居然被几架砲车吓得弃军逃跑。
杨惟忠说道:“如今我军士气低靡,步人甲已没剩多少,神臂弩也丢了大半。须得鼓舞士气,以重赏激励勇士攻打贼寨。”
杨惟忠正在让重步兵交替后撤,这种撤退法子,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忽地四发炮弹落下,一发炮弹砸空。剩下三发炮弹,砸死砸伤七个重步兵。
主要是距离太远,炮弹动能已尽,无法有力弹跳打一串。而且地形也不允许,老是被障碍物阻挡。
包括杨惟忠在内,附近的西军将士都惊恐不已。
这是火炮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他们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在搞鬼。
杨惟忠对几个亲兵说:“告诫诸将,莫要惊慌,这是贼寇的砲车,不是什么妖法仙术!”
那些亲兵骑马奔出,沿途大喊:“杨都统说莫要惊慌,这是贼寇的砲车,不是什么仙法妖术!杨都统说莫要惊慌……”
重甲步兵都是精锐不假,但也一个个属于老兵油子。
他们什么没见过?
砲车怎么可能打恁远?便是新发明的平夷砲也不可能!
这些重步兵果然素质奇高,惊慌之下竟然不溃,依旧保持着组织度。
但是他们不再听军令,不再交替掩护撤退,而是加快脚步往营寨赶。
由于穿着好几十斤重的甲胄,一些重步兵绕到小土丘后,竟然互相帮忙解甲。他们打算弃甲回营,先保住命再说,重甲没了就没了,什么东西都没有命重要。
其实以距离而论,只要他们全速前进,再挨一轮炮就能脱离射程。
运气再不好,也顶多死伤几人而已。
但没人知道这个啊,远隔三四里都要挨炮,再跑几十米就没事儿了?
此时此刻,一队又一队骑兵,也陆陆续续逃回。
右寨义军已被孙立带出,一边隔河射击,一边渡河杀来。那些西军骑兵,即将被义军三面包围,吓得连忙跳出包围圈。
随着义军的军号声越来越近,自家骑兵也逃回来,重步兵们更加慌乱。
主要还是对未知的恐惧,让他们不知该如何抵挡,那种随机砸死几个人的铁球,在战场上跟妖法没什么区别。
越来越多的重步兵停下来互相脱去甲胄。
杨惟忠的命令已经不管用,西军精锐都跋扈得很,逼得太过就撂挑子不干了。
事实上,杨惟忠也在惊恐当中,随时注意着前方天空。他很想搞明白这到底是什么砲车,这种砲车的最大射程到底有多远。
杨惟忠开始后悔下令后撤方式,因为贼寇每次只发来几颗铁球,很明显这种砲车数量并不多。各部交替后撤,顶多损失上百人而已,也不至于搞成现在的局面。
但之前太过恐慌,杨惟忠已昏了头,他没像刘延庆那样逃跑就不错了。
义军各部越来越近,先前还只是号声,渐渐能听到哨声。
那是义军的小队长们,在吹哨指挥士兵。
“轰轰轰轰!”
这是最后一轮炮击了,官兵已快逃出射程。
杨惟忠只听到一声呼啸,接着就连人带马倒下,他的战马被砸断一条腿。
“都统!”
几个亲兵惊慌跑来,把杨惟忠拖出扶起。
杨惟忠被战马压得小腿骨折,亲兵扶着他上了另一匹马,二话不说便牵马带人逃跑。
骑兵也在逃跑,如果换成平地,他们可能还会掩护一下主将和重步兵。但崎岖不平的丘陵地带,只能东一坨西一坨各自为战,无法有效发挥实力,那干脆还是自己先跑了算球。
见杨惟忠被亲兵护着逃离,重步兵们终于绷不住。
也不管什么组织度了,将官带头加速飞奔。脱甲士卒逃得最快,没脱甲的近乎绝望。
更后方的各部,本来还在徐徐撤退,见杨惟忠带着亲兵和骑兵逃回,他们顿时吓得闷头狂奔。
最先溃的不是新兵,反而是那些老兵,一个个全是兵油子,作战时特别勇猛,逃跑也特别精通。
不精通逃跑的,早就死在辽国战场上!
柴进距离最近,首先追上重步兵。
数百没有脱甲的重步兵,穿着六七十斤的重甲,早就已经累得半死。他们自知无法逃脱,又怕义军滥杀,自发结成小股部队,背靠着背准备拼命。
柴进对亲兵说:“快把老齐叫来招降!”
说完,柴进就带着部队绕过去,根本不管这些重步兵,而是全速追击更前方的西军。
几百重步兵面面相觑,搞不明白什么状况。跑是没法跑了,只能在军官的带领下,由分散的多股小队,慢慢靠拢结阵数百人的重步兵方阵。
齐思贤很快带兵来到,他摘掉头盔上前,指着自己的脸说:“俺也是西军出身,还读过书,被刺配充军的。西军兄弟都听着,只要投降过来,粮饷没人克扣,军功没人贪墨,每天都能吃饱肚子!”
粮饷、军功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齐思贤的陕西口音!
一个又一个重步兵,扔掉兵器原地投降。
古人重视乡党,军队里尤为明显。
既然齐思贤做过西军,他们心里就不再担忧,反正活命是没问题的。
却说刘延庆那个家伙,扔下部队逃跑,居然不回自家营寨。而是从营寨下方顺着河流继续狂奔,生怕离得太近了,那妖法还会招来铁球砸他。
韩世忠听到乱哄哄的叫喊声,连忙登高眺望。
很快王渊也过来,惊慌问道:“怎就败了?”
韩世忠认真观察后说道:“我军虽溃,贼兵还离得很远。快快谨守营寨,让溃兵绕营而过,从营寨后方进来!”
王渊立即离开骑马去寻另外两个将领:“莫要慌乱,守住营寨,让友军绕营而走。”
营寨内留守的西军早就慌作一团,在几位将领的约束下,慌慌张张穿戴铠甲,各自防守关键位置。
最先逃回的一股溃兵,还想冲击寨门逃进来。
王渊大喊:“射箭,挥旗!”
数百支箭矢提前射出,落在营寨和溃兵之间,同时旗手狂挥令旗示意绕行。
有弓箭阻拦,溃兵被吓得往两边逃,绕过寨墙逃向侧面。
就连杨惟忠被亲兵护着回来,王渊和韩世忠也照射不误,乖乖绕向营寨的后方。
柴进带着几千士卒追到山脚下,见官兵营寨防备森严,连忙下令:“吹号,吹号,不要再追!”
螺号吹响,义军又奔出一阵,终于渐渐收住。
韩世忠竟然发现战机,对王渊说:“敌军追得脱散了,眼下只有三四千杀来,且在山脚处阵型混乱。给俺一两千兵,定可将其杀溃。这些贼兵溃逃,后面追来的也会被冲溃,那时各将再领着大军杀出,保准来一场大捷!”
王渊犹豫了,他不敢冒险。
一来西军还有很多溃兵没入营寨,二来不知道外面什么情况,因为西军实在是败得太诡异。
“还是守住营寨为要。”王渊做出抉择。
韩世忠郁闷不已,退而求其次:“那俺带着自己的五百士卒杀出!”
王渊观察山下情形,制止道:“不可,又有一支贼兵快追来了,你带兵太少容易折在里头。”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韩世忠很想骂娘,但王渊是他的义兄,而且对他有大恩,憋一肚子火也无处发泄。
义军各部,陆续追来,在山脚下列阵集结。
西军严守营寨,等着义军来进攻。
双方对峙一阵,杨志无奈下令:“各部交替后撤,今日见好就收。”
直至此时,主将刘延庆都不见踪影,鬼知道独自骑马躲哪儿去了。
杨惟忠坐在账内,让军医给他正骨包扎。
各部清点人数,总共损失1300多人。除了少数是被火炮砸中,还集体投降400多重步兵,其余皆自行踩踏而造成死伤。
杨惟忠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损失兵力虽不多,但重步兵几乎完蛋。
因为逃回去的重步兵,人虽然回去了,步人甲却留在战场!
第371章 你立功的机会来了
直到次日,刘延庆终于回来。
各部将官,看他的眼神都带着怨气,这老兄已不止一次临阵脱逃了。
但人家在朝堂里有关系,伐辽葬送近十万大军都没事儿,回到东京还特么能够受到嘉奖!
重新召集将领开会,刘延庆首先表扬了王渊,记下他守住营寨的大功。
王渊说道:“我麾下有一猛将,名叫韩世忠。他曾带兵斩获方腊,又在伐辽时立功,此次守住营寨也有功劳。”
“嗯,我记下此人了。”刘延庆敷衍一句,不再提韩世忠。
事实上,韩世忠斩方腊之后,军功却被辛兴宗贪墨,其名声早已经传遍西军。一来战功实在太大,二来被抢功受到同情,这种消息传播是很迅速的。
但辛兴宗乃童贯的绝对心腹,西军将领不敢公开提及此事,生怕因此被童贯给嫉恨。
小腿骨折的杨惟忠,此时歪坐在帐内:“贼寇绝非会什么仙法妖术,以我观之,必是一种砲车,且最远能打三四里。”
事实上,主寨那四门火炮,最大射程还不到三里。
之所以能打这么远,是因为寨子设在山上。居高临下,再45度角仰射,炮弹落点远远超过正常射程。
刘延庆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宁愿贼兵会妖法,若是砲车也太丢人了。
刘光世接过话头:“贼兵有此利器,该如何才能攻破贼寨?”
杨惟忠说道:“想来此等利器,制造实属不易,朱贼起兵快一年,也就造出几架而已。可告知全军将士贼寇砲车虽利,却要很久才能抛射一次,每次只能击中寥寥数人。让他们不要害怕什么妖术仙法,如此就能避免全军恐慌。”
刘延庆瞬间更恼火了,这事如果传遍全军,他的脸还往哪儿搁?
堂堂一路主将,居然被几架砲车吓得弃军逃跑。
杨惟忠说道:“如今我军士气低靡,步人甲已没剩多少,神臂弩也丢了大半。须得鼓舞士气,以重赏激励勇士攻打贼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