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暖风生麦气(上)
一如景明帝的判断,三皇子欲造反,却无人手,只得派出刺客夜夜试探。
反正三皇子如今已无退路,大不了鱼死网破,谁也别饶过谁。
在三皇子召集人马的期间,江簫笙不仅每日都要与刺客动手,还等不到明暘回归,关于外界的消息,只能从来探望景明帝的臣子口中,一点一点挖掘。
不过几日,因姚方源之死,三皇子与张家名声已入谷底,不仅朝野上下一致抨击,连平民百姓抑是多有唾弃。
这一来二往,四皇子便成了眾望所归,民心所向。
就差一个时机了。江簫笙想。
就算三皇子人手召集不力,抵挡不住禁军,三皇子也只有拚搏一路,才可能争取上位。眼下,就差某个信号,会刺激三皇子立即动手,为自己争取最后一点生机。
双眼熬得通红,又是一晚未眠,江簫笙领兵巡逻,再次于廊道尽头撞见久候的四皇子。
这几日,他已然品到了点位居权势顶端的甜头,气势不同从前的温雅,举手投足多了不少迫人气势。
四皇子脸上掛着笑,眼底却是几分不耐,「江大人,夜深了还在巡逻,当真尽忠职守,毫不懈怠。」
江簫笙拱手,道:「殿下谬讚。」
四皇子并没放过他,又紧着说;「怎会是谬讚?大人连与我吃一顿饭的时间都腾不出来。可不是为了陛下。一刻都不得间?」
似乎是猜到江簫笙又会顾左右而言他,绝不会说出他想要的回覆,四皇子继续说:「听闻大人当年出生于泽水,吃尽苦头,被带回江家,又是一番蹉跎,难道就不想到那些罪魁祸首面前出气?」
江簫笙挑眉,「出气?我既不在乎他们,为何要出气?」
「不在乎?」四皇子像是听到什么可笑的话,笑得前伏后仰,眼角冒出泪花,才缓口气,不敢置信地说:「他们轻视你,如今你有了出息,难道就这么算了?」
四皇子语气过分较真,听得江簫笙一愣,许久才反应过来,他这是在说他自己。
四皇子生母不过一介宫女,出生卑微,就算诞下皇子也未封妃位,就带着四皇子在冷宫角落生活,一如无根浮萍,谁都能踩上一脚,他们唯有随波逐流一种生存方式。
一路走来,四皇子因这出身过得艰苦,如履薄冰,也因这单薄家世,得了景明帝青眼,多有护航。
「江大人,其实我对你多有青睞,实在钦佩你从江府走到独自开府的气魄。」四皇子说:「我曾经觉得你与我多有相似,但怪就怪在,为何你与我终究不是一路人?」
夜深了,四皇子清秀面目在摇曳烛火下一晃一晃,忽明忽暗,破碎而不真实,「真是可惜呀。」
江簫笙不知他深更半夜,特意来与自己说这句话有什么意思,皱眉说道:「只要目标一致,都是为大周好,不同路又如何?」
「不一样的。」四皇子喃喃:「不同路便是敌人,好比同为父皇的儿子,我与那些兄弟终究不同,你总有一天能明白。」
江簫笙不明所以,只当四皇子又在招揽自己,直至隔日入夜,他才恍然。
#
「动作麻利点,陛下用膳耽误不得!」
薰香烟气裊裊,为妨景明帝受寒,天子寝室门窗紧闭,愈发显得味道浓郁,却依旧盖不住他身上那股病气,悬于生与死的腐味。
江簫笙掀帘进入内室,梁百正指着其中一名内侍骂,还是熟面孔,他头一回进宫面圣,行动莽撞挨骂的也是这名内侍。
江簫笙撇开目光,宫中之事他不便插手,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走近景明帝床榻,他见天子意识清醒,只是无力出声,简单行礼,就蹲到床沿,轻声说:「铁狼军明日可抵长封城外。」
立时,景明帝混浊眼眸燃起光芒,「好、好呀!」
他早该死了,不过是死死含住最后一口气,等着铁狼军到达,寻回底气收拾四皇子。
讯息是姚府管事让人送进宫的,应是千真万确,领兵者正是姚家两位兄弟。
江簫笙眼底浮起喜意,不仅景明帝,就连他也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感,「陛下,我去煎药了,有事您让梁公公来唤我。」
为求事事滴水不漏,江簫笙亲手接过煎药的工作,梁百则是留在景明帝身旁,时刻关切。
许是终于盼来好消息,景明帝难得地有了点精神,笑道:「去罢。」
除了久等的好消息,这晚与往日无差,日常全围绕着养病琐事,江簫笙并未多想,与景明帝简短交谈,就去做自己的工作。
一切,是在他煎完药,与手下捧着药罐子返回天子寝室,才变了大样。
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腥臭的铁銹味全然覆盖了薰香气息,屋内装潢被人凌乱撞倒,房门口更是倒卧一名一刀封喉,绝了气息的内侍。
「不好!」江簫笙心神大乱,带着人就往景明帝的床榻跑过去。
临到近前,只见梁百护主,死不瞑目扑在同样瞪大眼的景明帝身上,两人皆已断气,绝无生还可能。
「怎么可能。」身后两名禁军手下骇然跪地,只江簫笙仍不敢置信地喃喃:「我回来时,分明门外的侍卫回报,陛下寝室内并无动静……」
禁军经他整顿,早确认并无内奸。如今还能留在景明帝身边侍候的,更是照料皇帝多年的老人,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
江簫笙视线飞转,无意间扫过门边倒卧的尸体,不由呼吸一滞──不对!门外禁军不只一位,就算当中藏匿叛徒,也不可能所有人异口同声,都没听到刺客动手的动静。
那么,门边那内侍又是如何不发出一点声音,逃到门边求救的?
果不其然,江簫笙刚要举步,去确认内侍情况,那本该断气的尸体,就猛地蹦起,手掌一抹脖颈,搓开假伤口的贴皮,边哭号边向外跑去:「护驾呀!江簫笙这逆贼叛了,他带人杀了陛下呀!」
一夕之间,风云变色。
所有事彷彿尽在四皇子的掌握之中,无论是卧底许久,对梁百多有不满的内侍;又或是听到江簫笙反了,以为禁军群龙无首,有机可趁杀进宫,却被早有埋伏,收编禁军势力的四皇子,直接瓮中捉鱉的三皇子。
他们在四皇子心中,恐怕比棋子还不如。轻易玩弄股掌之间。
江簫笙被关押在牢中,想透当中蹊蹺,不由感慨,四皇子若是生于乱世,必为一方梟雄。
清晨,一切尘埃落定,替皇帝讨回公道,制止三皇子造反的四皇子站稳脚步,一身凌乱,却异常神气地到监牢探望江簫笙。
两人隔着铁栏杆,四皇子拢了拢大氅,慢悠悠地问:「不知江大人如今可还能说得出『为大周好,不同路又如何』?」
江簫笙盘腿,席地而坐,浑身爬了一层灰,仍然气定神间,「当然。」
四皇子:「即便是为此殉命?」
「殿下此言差矣,你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你自己,我又怎么会为了你的私慾殉命?」江簫笙笑道:「又何况,殿下未免高兴的太早,在您登上那个位置前,万事皆有可能,不是吗?「
「大人倒是嘴硬。这地步了还顽强抵抗。』四皇子闻言,几乎要笑岔了气:「行吧。待大人问罪那天,我想我肯定能得到大人不同的回答。」
语落,他甩袖而去,虽是大胜而归,仓促起伏的背影,却意外显出几分落荒而逃的狼狈。
反正三皇子如今已无退路,大不了鱼死网破,谁也别饶过谁。
在三皇子召集人马的期间,江簫笙不仅每日都要与刺客动手,还等不到明暘回归,关于外界的消息,只能从来探望景明帝的臣子口中,一点一点挖掘。
不过几日,因姚方源之死,三皇子与张家名声已入谷底,不仅朝野上下一致抨击,连平民百姓抑是多有唾弃。
这一来二往,四皇子便成了眾望所归,民心所向。
就差一个时机了。江簫笙想。
就算三皇子人手召集不力,抵挡不住禁军,三皇子也只有拚搏一路,才可能争取上位。眼下,就差某个信号,会刺激三皇子立即动手,为自己争取最后一点生机。
双眼熬得通红,又是一晚未眠,江簫笙领兵巡逻,再次于廊道尽头撞见久候的四皇子。
这几日,他已然品到了点位居权势顶端的甜头,气势不同从前的温雅,举手投足多了不少迫人气势。
四皇子脸上掛着笑,眼底却是几分不耐,「江大人,夜深了还在巡逻,当真尽忠职守,毫不懈怠。」
江簫笙拱手,道:「殿下谬讚。」
四皇子并没放过他,又紧着说;「怎会是谬讚?大人连与我吃一顿饭的时间都腾不出来。可不是为了陛下。一刻都不得间?」
似乎是猜到江簫笙又会顾左右而言他,绝不会说出他想要的回覆,四皇子继续说:「听闻大人当年出生于泽水,吃尽苦头,被带回江家,又是一番蹉跎,难道就不想到那些罪魁祸首面前出气?」
江簫笙挑眉,「出气?我既不在乎他们,为何要出气?」
「不在乎?」四皇子像是听到什么可笑的话,笑得前伏后仰,眼角冒出泪花,才缓口气,不敢置信地说:「他们轻视你,如今你有了出息,难道就这么算了?」
四皇子语气过分较真,听得江簫笙一愣,许久才反应过来,他这是在说他自己。
四皇子生母不过一介宫女,出生卑微,就算诞下皇子也未封妃位,就带着四皇子在冷宫角落生活,一如无根浮萍,谁都能踩上一脚,他们唯有随波逐流一种生存方式。
一路走来,四皇子因这出身过得艰苦,如履薄冰,也因这单薄家世,得了景明帝青眼,多有护航。
「江大人,其实我对你多有青睞,实在钦佩你从江府走到独自开府的气魄。」四皇子说:「我曾经觉得你与我多有相似,但怪就怪在,为何你与我终究不是一路人?」
夜深了,四皇子清秀面目在摇曳烛火下一晃一晃,忽明忽暗,破碎而不真实,「真是可惜呀。」
江簫笙不知他深更半夜,特意来与自己说这句话有什么意思,皱眉说道:「只要目标一致,都是为大周好,不同路又如何?」
「不一样的。」四皇子喃喃:「不同路便是敌人,好比同为父皇的儿子,我与那些兄弟终究不同,你总有一天能明白。」
江簫笙不明所以,只当四皇子又在招揽自己,直至隔日入夜,他才恍然。
#
「动作麻利点,陛下用膳耽误不得!」
薰香烟气裊裊,为妨景明帝受寒,天子寝室门窗紧闭,愈发显得味道浓郁,却依旧盖不住他身上那股病气,悬于生与死的腐味。
江簫笙掀帘进入内室,梁百正指着其中一名内侍骂,还是熟面孔,他头一回进宫面圣,行动莽撞挨骂的也是这名内侍。
江簫笙撇开目光,宫中之事他不便插手,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走近景明帝床榻,他见天子意识清醒,只是无力出声,简单行礼,就蹲到床沿,轻声说:「铁狼军明日可抵长封城外。」
立时,景明帝混浊眼眸燃起光芒,「好、好呀!」
他早该死了,不过是死死含住最后一口气,等着铁狼军到达,寻回底气收拾四皇子。
讯息是姚府管事让人送进宫的,应是千真万确,领兵者正是姚家两位兄弟。
江簫笙眼底浮起喜意,不仅景明帝,就连他也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感,「陛下,我去煎药了,有事您让梁公公来唤我。」
为求事事滴水不漏,江簫笙亲手接过煎药的工作,梁百则是留在景明帝身旁,时刻关切。
许是终于盼来好消息,景明帝难得地有了点精神,笑道:「去罢。」
除了久等的好消息,这晚与往日无差,日常全围绕着养病琐事,江簫笙并未多想,与景明帝简短交谈,就去做自己的工作。
一切,是在他煎完药,与手下捧着药罐子返回天子寝室,才变了大样。
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腥臭的铁銹味全然覆盖了薰香气息,屋内装潢被人凌乱撞倒,房门口更是倒卧一名一刀封喉,绝了气息的内侍。
「不好!」江簫笙心神大乱,带着人就往景明帝的床榻跑过去。
临到近前,只见梁百护主,死不瞑目扑在同样瞪大眼的景明帝身上,两人皆已断气,绝无生还可能。
「怎么可能。」身后两名禁军手下骇然跪地,只江簫笙仍不敢置信地喃喃:「我回来时,分明门外的侍卫回报,陛下寝室内并无动静……」
禁军经他整顿,早确认并无内奸。如今还能留在景明帝身边侍候的,更是照料皇帝多年的老人,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
江簫笙视线飞转,无意间扫过门边倒卧的尸体,不由呼吸一滞──不对!门外禁军不只一位,就算当中藏匿叛徒,也不可能所有人异口同声,都没听到刺客动手的动静。
那么,门边那内侍又是如何不发出一点声音,逃到门边求救的?
果不其然,江簫笙刚要举步,去确认内侍情况,那本该断气的尸体,就猛地蹦起,手掌一抹脖颈,搓开假伤口的贴皮,边哭号边向外跑去:「护驾呀!江簫笙这逆贼叛了,他带人杀了陛下呀!」
一夕之间,风云变色。
所有事彷彿尽在四皇子的掌握之中,无论是卧底许久,对梁百多有不满的内侍;又或是听到江簫笙反了,以为禁军群龙无首,有机可趁杀进宫,却被早有埋伏,收编禁军势力的四皇子,直接瓮中捉鱉的三皇子。
他们在四皇子心中,恐怕比棋子还不如。轻易玩弄股掌之间。
江簫笙被关押在牢中,想透当中蹊蹺,不由感慨,四皇子若是生于乱世,必为一方梟雄。
清晨,一切尘埃落定,替皇帝讨回公道,制止三皇子造反的四皇子站稳脚步,一身凌乱,却异常神气地到监牢探望江簫笙。
两人隔着铁栏杆,四皇子拢了拢大氅,慢悠悠地问:「不知江大人如今可还能说得出『为大周好,不同路又如何』?」
江簫笙盘腿,席地而坐,浑身爬了一层灰,仍然气定神间,「当然。」
四皇子:「即便是为此殉命?」
「殿下此言差矣,你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你自己,我又怎么会为了你的私慾殉命?」江簫笙笑道:「又何况,殿下未免高兴的太早,在您登上那个位置前,万事皆有可能,不是吗?「
「大人倒是嘴硬。这地步了还顽强抵抗。』四皇子闻言,几乎要笑岔了气:「行吧。待大人问罪那天,我想我肯定能得到大人不同的回答。」
语落,他甩袖而去,虽是大胜而归,仓促起伏的背影,却意外显出几分落荒而逃的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