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日子 第9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卫东变成一条鱼,珍珍拽着它鱼肚子上的拉手,任由方卫东带着她,朝着表姐说的方向游去。
  变成鱼也是为了迷惑人,万一有人看见了也好有个说辞。
  这条沉船从残骸能看出约20多米长,
  船体很多地方已经破损腐烂,
  大批的瓷器散落在海底,珍珍没有进到船仓里面去,
  就在外面游了一圈,捡了两个比较好看完整的放入了小镇内。
  这个时期的文物不值钱,也没人在乎,不如放在海底,等日后大家重视了在挖掘抢救出来。
  第67章 田玉秀
  外界的纷纷扰扰和老韩家没有关系, 他家是根正苗红的贫农,每天照常上下班。
  私下底却告诫家里的孩子,不许参加任何的帮派。
  他们老两口是从建国前过来的人, 直觉告诉他,不要参加任何帮派,
  免得惹祸上身。
  方卫东版的田玉秀却身处这个旋涡里,
  工作也被安排了最脏的,
  这些方卫东都能承受得了, 毕竟她没痛的神经, 也不会流血,
  没有人的思维不会痛苦
  只是珍珍嫌弃麻烦。麻烦这个身份被困住了,没办法像以前那样随便游荡,
  一时有些后悔起来,
  有心安排田玉秀下线,可又舍不得这个小院子,
  以前的田玉秀是红色资本家,城里有些人脉,
  现在她的人脉自顾不暇,
  田玉秀这个身份等于没有了靠山。
  在有心人眼里, 一个身份有问题的人还能独占一个院子,
  那必须不可以。
  于是有人通知她, 要她捐出几间房子出来。
  珍珍自然是不愿意的, 她没想过, 这么快就有人和自己一样, 打上房子这个主意了。
  只不过他们要求田玉秀捐出去, 只让她留个两间屋子自住。
  珍珍一时想不到保住房子的好办法。
  已经过了下班时间, 天色渐暗, 路上只有寥寥几人,
  田玉秀双脚沉重地抬不起来,微垂着的头还有驮着的背,能看出她很累了,
  也是,打扫了一天的厂厕所,身上是又脏又臭,
  平时捧着她的人躲闪着她的眼神,
  远远地避开了她。
  田玉秀出了厂区大门不远,摔倒在路边。
  路边路过的人没有一个过来扶她,她也算是这个市的风云人物,周边人没几个不认得她的。
  非常时期自然不愿意跟她搭上关系。
  王红芬在食堂下班比其他人要晚,今天她照样手里提着饭盒,急匆匆往家走,
  眼睁睁见田玉秀在前面哐当一下倒地不起,周围人看了两眼却没人扶她,
  “哎呦,怎么倒在这儿啊。”王红芬是村里人,进城后一直在后厨帮厨,还真是不认识她。
  田玉秀身上都是味,不过她不嫌弃,在村上的时候,经常要给地里上肥的,都习惯了。
  她瞧着田玉秀脸色蜡黄的模样,嘴里嘟囔着:“要不带去医院?”
  方卫东版的田玉秀及时地醒来,
  他是在珍珍的授意下,专门等王红芬出现后晕倒的。
  肯定不能去医院的。
  “大姐,你怎么啦,带你去医院看看吧?”
  田玉秀有气无力地说:“没事,我就是累的,回去歇歇就好了。”
  “那我背你吧。”不容分说地背起了田玉秀。
  田玉秀大概七八十斤的人,最近两个月又持续暴瘦,看起来可能只有六七十斤,
  王红芬觉得自己可以单手拎她起来转着圈抡着玩,
  背着她那是健步如飞,没有坚持送医院一来是不想多管闲事,二来她自己也是不太愿意去医院的人,
  以前有个感冒发烧和咳嗽,都是能坚持就坚持,生孩子那么痛都没去医院,小毛小病的更不用去了。
  她认为田玉秀也是这样的,二话不说送她回了家。
  到家后见她家里冷锅冷灶的,还把自己带回来的剩菜分了小半给她,
  见她厨房里有白面,花了半小时给她做了碗白面条,上面盖着自己饭盒里的剩菜。
  “大姐,吃点吧。”
  她端给了田玉秀。
  “多谢。”田玉秀沉默着吃着,也不跟王红芬搭话,
  王红芬心道这人肯定是有学问的,说话细声细气的,不像村上人,说话都用喊的。
  见她吃起来,没啥大事了,就回了家。
  【作者有话要说】
  小可爱们万分抱歉!7月初奶奶去世,忙完葬礼后心情不好,不想做任何事,这边一直没有上线,
  后续的故事我在捋捋,尽量会早点更完。
  第68章 夜市
  韩铁柱见王红芬带着埋汰味回家, 一进门就找衣服要洗澡,问她:“你们食堂今天做的猪大肠吗?味道这么冲?”
  珍珍默默走到门口,呼吸着门边的新鲜空气,
  王红芬白眼一翻:“哎!别提了,我下班路上做了回好人好事,有个大姐摔倒了, 居然没人扶她!我给她送回家去了。”她有些自得地说。
  韩铁柱眉头则是皱了皱:“她不会身份有问题吧?”
  王红芬站在家里的浴室门口, 也拧眉回忆了下, 那人身上的臭味和她的气质不符, 并且家里干净冷清,
  不像其他人家,又吵又乱孩子还多。
  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人确实有问题。
  “我这是做善事, 想那么多干嘛。”她一挥手, 进了浴室。
  韩铁柱对着浴室说:“洗快点,闺女都等你半天了。”
  “你们先吃,我还得把衣服洗下。”
  家里孙子辈的孩子们各回各家去了,珍珍就不藏着掖着了,
  晚饭给家里准备了三块肉馅饼,三碗米线, 她挑了些米线在自己的小碗里, 其他的都给韩铁柱了:“爹, 你吃。”
  “你吃的太少了, 再来点。”说着把手里的肉馅饼掰了一半给她。
  珍珍接过来小口吃着。
  “你三哥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韩铁柱咬着肉饼, 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三儿子, 以前每两个月寄封信回来,
  信里夹带着二三十不等的纸钞。
  这次两个多月了, 还没收到儿子的信, 他难免有些担忧。
  “三哥可能上班忙吧。”珍珍安慰他。
  “这个不孝子,没信就没信,你还差他那点钱吗?”王红芬听着外面的谈话心里不舒服,小三儿结婚不跟家里说,
  不带儿媳妇回家,也不回来办婚礼,这是翅膀硬了,还是瞧不起父母是乡下人!
  她狠狠搓着手边的外套,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现在老夫妻两个人都有工资,家里吃的用的小闺女时不时的补贴一点,钱根本用不完,根本不差三儿子那点钱,
  老两口要的是家庭和睦,子孙满堂,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满屋儿孙给她拜年,这时候老两口最开心。
  爷俩对视一眼,然后悄无声息地吃着饭,不敢再多说什么,以免被无辜牵连挨骂。
  凌晨一只小麻雀从田玉秀家的小院飞出,
  在无人的角落变化成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
  眼睛一眨,壮汉身后背了一个半人高的背篓。
  珍珍睡眼迷蒙地掐掉放在枕边的闹钟,和方卫东共享了视角:“方卫东,去夜市。”
  前几年,新海市的管理比较松,夜市一直存在,
  在西大街周围有纺织厂,印刷厂,面粉厂等各种的工厂、单位,
  还有工会组织的职工夜校,各个行业的职业培训学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