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日子 第66节
“来,吃元宝啦。”随着王红芬的叫喊声,其他人麻利地起床了,谁会不爱甜甜的汤圆呢。
大大的汤圆里包着香香甜甜的馅,珍珍觉得比小镇里的好吃,大约是小镇里的食物精美精致但没烟火气吧。
这边的汤圆叫元宝,一个比珍珍的拳头还大,据说元宝越大,今年的财运越好。
她吃了一个就噎到嗓子眼了,她爹和哥哥们一人吃了五六个的。
吃完早饭就是孙子辈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的环节了,
今年王红芬每人给了一毛钱。
韩老二家除了大年三十是在这边吃,初一就得在自家吃了。
高翠喜拜年的时候,见到他们焕然一新的衣裳,顿时觉得自家穿的像乞丐。
宝珠穿的是喜儿穿剩下了的棉袄,两个儿子的棉袄短了一截,自己又给接了一截上去,
她本来还夸自己手巧,在韩老二面前显摆自己会过日子。
现在看着大哥家几个孩子的新衣服,顿时后悔死了。
要是不分家,是不是自家三个孩子也有新衣服穿了?
大哥大嫂不用说了,他们的新衣裳是矿上发的,可为啥孩子们都做了新衣服,不应该是只给上面两个大的做,底下缝缝补补的就可以了吗。
一转眼过了正月快到初春了,韩铁柱现在做不了重体力活,
大队上干活只能拿到八个工分,他不止一次感慨自己老了,没用了。
珍珍都会拍着他,贴心地说:“不老不老!”
“爹,我会养你哒!”
“爹知道珍珍是个孝顺孩子。可爹就是老了呀!”韩铁柱是惆怅啊,他曾经上山下河,都是冲在最前头的积极分子,现在突然跟个残废一样。
甚至干一些轻活,到家腰都要直不起了似得。唉!
大队上今天通知开会,他扶着腰慢慢走着,到了大队部,找了个角落坐下。
大队长简要的说了下,接下来的农活计划。
“技术员说要给盐碱地里多浇水,然后地上种一季草,等草长出来在种水稻,啥意思啊?”社员们交头接耳的,弄不明白为什么还要种草呢。
“听技术员的就成,你管那么多呢,人家就是学这个的。”
那人直撇嘴,小毛孩子,懂什么种地啊。
大队长拍了拍手:“马上要开始分自留地了啊!”
“咋又分啊!上年分的收回去,我可不愿意折腾了。”
大队长有些尴尬:“这回上面说了,不会变动了。”
“真不变啦?在变我可要闹了。”
“不变不变啦。那么大的领导骗你好玩啊。对了啊,也鼓励社员养猪养鸡鸭。”
“这就两分地,自己吃都不够,哪儿有粮食养猪啊。”
反正大队长说啥,下面都有人怼,大队长不耐烦听他们讲,通知完了就散会了,反正没有哪个傻子说不要自留地的。
韩铁柱开完会回家,跟王红芬说起最新的指示。珍珍竖着耳朵躲在被窝里听着。
“自留地反正我是要种的,哪怕上面的政策要变,能多种一年是一年。”王红芬讲。
“领导又不是三月的娃,说变脸就变脸,这次自留地肯定是上面研究过的,再变动像什么样子。”
“就是。”王红芬赞同:“那猪还养不。”
“我觉得能养,你看啊,盐碱地今年就能种了。”
“那块咸地能不能种得成还两说。”
“绝对能成,你别打岔。”韩铁柱接着问她:“咱大队上的地加上盐碱地,交完公粮,剩下的余粮够不够分?”
“那肯定是够啊。”
“那自留地的粮食不就可以养猪、养鸡了?”
“话是这么说,可是谁能保证那咸地一定能产粮呢?”虽然闺女那有粮食,可养猪总不能拿精细的玉米面和大白米养吧。
得用红薯、红薯藤、猪草加上细糠、野菜,不然猪也不长膘啊。就这样养上一年将将两百斤。
养猪好哇!养了猪到年底卖了就有钱啦:“养猪,养两头!”珍珍竖着两根手指头,在他们眼前晃悠。
“闺女,一头就够了,两头没人打猪草哇!”一头猪一天能吃上八到十斤的猪草,没有那么多人手打猪草。
“猪猪吃。”珍珍哐一袋猪饲料扔到地上。
没等他们两人看清楚是啥,又哐一袋鸡饲料扔在地上:“鸡吃。”
韩铁柱和王红芬两人看着一袋是印有猪头的,另外一袋印着鸡的模样。
明白了这是饲料,给猪和鸡吃的。
“要不,就养两头?”王红芬就跟墙头草一样,顿时就立场不坚定了。
“也不是不行,那今年自留地只种红薯吧。”韩铁柱也动摇了,自己和老伴下工后费点劲,打点猪草。
还可以让平平和安安和小四放学后每人交一篮子猪草回家。
地里的红薯混着闺女给的饲料,这样养起来就算是猪长得壮一些,别人也只以为自家伺候的精心。
小四……
平平……
安安……
哭唧唧,不想打猪草哇!
第43章 日子
韩铁柱还是用的屋后那块地作为自留地, 现在水不缺了,山上断流的小溪又开始欢快地往下流淌着细细的溪水。
屋后这块地自留地立马摇身一变属于风水好地了,引来好些人的艳羡。
韩老二也就没有另外费劲开荒地, 属于他们一房的自留地直接和韩铁柱家的在一块,这样他爹给地里放水的时候,还能顺便给他家地上给浇了。
“爹啊, 你种老些红薯是要养猪的不?”韩老二开拖拉机, 这活其实也不轻省, 要一直全神贯注地操作机器。
一天下来精神上消耗比较大, 体能上就还好,没有纯下地干活那么累。
下工后翠喜烧饭,他和他爹一起侍弄自留地。
“养啊, 养两头。”
“那我家养一头, 爹你买猪仔的时候,帮我买一个,抓小鸡仔的时候也是。到时候看多少钱我给你。”
“成啊。”虽说分了家,但他还是自己儿子, 帮买猪仔什么都是顺手的事。
韩铁柱见他挑来的红薯苗不咋好,没有闺女给自己的强壮:“我这边红薯苗有多的, 分点给你, 我这品种好。”
韩老二瞧瞧自己的红薯苗, 大队上一直种的这种啊, 他爹那边的现在也看不出好在哪儿。
“嗯, 行啊。”韩老二把自己带来的挑到一边去, 先帮他爹种起红薯来。
他爹总之不会骗他的, 说红薯品种好, 那肯定是好的。
现在自留地刚开始, 山上也还没什么猪草,抓猪仔的人家不多,韩铁柱早早地跑到养猪厂,预订了三头小猪,只等小猪满月断奶了再抱过来。
珍珍见到爹娘这段时间,因为自留地的事,天天是早起要侍弄一回在去上工,晚上回来还要去一趟自留地才能回家做饭吃饭,她觉得自己地位下降了,现在自留地才是家里的命根子。
今天自留地里没活干,他爹又开始忙活猪圈了。
韩铁柱家原来是有猪圈的,时间长了没用,后来都荒废了,他捡了些石块垒猪圈,垒完猪圈墙又要平整猪圈顶。
一天天就没闲的时候。
“爹,我家的猪也放猪圈一起吧。”
高翠喜见公公在修猪圈,想了个主意。
垒一个猪圈少说要花个几块钱,她舍不得,但是猪她是想养的。
韩铁柱听闻这话,想了想。
二儿子家手里就那分家的一百多现金,用一点少一点,
自己现在不缺钱,也愿意帮衬着儿子一把。
到了年底卖了猪,邵武家就有钱。
不然自家孩子穿的光鲜亮丽,建国、建设初期穿着打着补丁的棉袄,丢的是他的脸
:“今年你家的住放我这边一起养,但是每天要交两篮子猪草,另外煮猪食、铲猪粪这活都是你的。”
高翠喜说的时候其实没以为公公会答应,这会喜出望外地说:“哎,谢谢爹!”
她想着割猪草不是简单吗,让建国和建设每天割两篮。
铲猪粪是埋汰点,但是可以让邵武来干啊。
另外煮猪食那更简单了,自己养也是要煮的,而且公公没说让自己家出猪食,是不是公公把猪食都包了,自己只用煮就行了?
想想她就觉得美,年底一头猪少说卖个几十块钱呢。
王红芬带着放了学的小四在整理院子前面的小菜地。
珍珍也没闲着,跟在她娘后面,把翻上来的土里的小石块给捡走。
小四边挖地边埋怨:“娘,自留咋还种红薯啊,种点其他的呗。红薯一吃就想吐。”
王红芬自己也不想吃红薯,毕竟种了老些,都给猪吃不现实,还是要给人吃一部分的。
“我在边上在种些玉米棒子吧。”
“那也没好到哪里去。”
“我看你是最近好日子过多了。”大儿子、儿媳不在家,珍珍给拿了好些干面条出来,
可省了自己不少事。
大大的汤圆里包着香香甜甜的馅,珍珍觉得比小镇里的好吃,大约是小镇里的食物精美精致但没烟火气吧。
这边的汤圆叫元宝,一个比珍珍的拳头还大,据说元宝越大,今年的财运越好。
她吃了一个就噎到嗓子眼了,她爹和哥哥们一人吃了五六个的。
吃完早饭就是孙子辈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的环节了,
今年王红芬每人给了一毛钱。
韩老二家除了大年三十是在这边吃,初一就得在自家吃了。
高翠喜拜年的时候,见到他们焕然一新的衣裳,顿时觉得自家穿的像乞丐。
宝珠穿的是喜儿穿剩下了的棉袄,两个儿子的棉袄短了一截,自己又给接了一截上去,
她本来还夸自己手巧,在韩老二面前显摆自己会过日子。
现在看着大哥家几个孩子的新衣服,顿时后悔死了。
要是不分家,是不是自家三个孩子也有新衣服穿了?
大哥大嫂不用说了,他们的新衣裳是矿上发的,可为啥孩子们都做了新衣服,不应该是只给上面两个大的做,底下缝缝补补的就可以了吗。
一转眼过了正月快到初春了,韩铁柱现在做不了重体力活,
大队上干活只能拿到八个工分,他不止一次感慨自己老了,没用了。
珍珍都会拍着他,贴心地说:“不老不老!”
“爹,我会养你哒!”
“爹知道珍珍是个孝顺孩子。可爹就是老了呀!”韩铁柱是惆怅啊,他曾经上山下河,都是冲在最前头的积极分子,现在突然跟个残废一样。
甚至干一些轻活,到家腰都要直不起了似得。唉!
大队上今天通知开会,他扶着腰慢慢走着,到了大队部,找了个角落坐下。
大队长简要的说了下,接下来的农活计划。
“技术员说要给盐碱地里多浇水,然后地上种一季草,等草长出来在种水稻,啥意思啊?”社员们交头接耳的,弄不明白为什么还要种草呢。
“听技术员的就成,你管那么多呢,人家就是学这个的。”
那人直撇嘴,小毛孩子,懂什么种地啊。
大队长拍了拍手:“马上要开始分自留地了啊!”
“咋又分啊!上年分的收回去,我可不愿意折腾了。”
大队长有些尴尬:“这回上面说了,不会变动了。”
“真不变啦?在变我可要闹了。”
“不变不变啦。那么大的领导骗你好玩啊。对了啊,也鼓励社员养猪养鸡鸭。”
“这就两分地,自己吃都不够,哪儿有粮食养猪啊。”
反正大队长说啥,下面都有人怼,大队长不耐烦听他们讲,通知完了就散会了,反正没有哪个傻子说不要自留地的。
韩铁柱开完会回家,跟王红芬说起最新的指示。珍珍竖着耳朵躲在被窝里听着。
“自留地反正我是要种的,哪怕上面的政策要变,能多种一年是一年。”王红芬讲。
“领导又不是三月的娃,说变脸就变脸,这次自留地肯定是上面研究过的,再变动像什么样子。”
“就是。”王红芬赞同:“那猪还养不。”
“我觉得能养,你看啊,盐碱地今年就能种了。”
“那块咸地能不能种得成还两说。”
“绝对能成,你别打岔。”韩铁柱接着问她:“咱大队上的地加上盐碱地,交完公粮,剩下的余粮够不够分?”
“那肯定是够啊。”
“那自留地的粮食不就可以养猪、养鸡了?”
“话是这么说,可是谁能保证那咸地一定能产粮呢?”虽然闺女那有粮食,可养猪总不能拿精细的玉米面和大白米养吧。
得用红薯、红薯藤、猪草加上细糠、野菜,不然猪也不长膘啊。就这样养上一年将将两百斤。
养猪好哇!养了猪到年底卖了就有钱啦:“养猪,养两头!”珍珍竖着两根手指头,在他们眼前晃悠。
“闺女,一头就够了,两头没人打猪草哇!”一头猪一天能吃上八到十斤的猪草,没有那么多人手打猪草。
“猪猪吃。”珍珍哐一袋猪饲料扔到地上。
没等他们两人看清楚是啥,又哐一袋鸡饲料扔在地上:“鸡吃。”
韩铁柱和王红芬两人看着一袋是印有猪头的,另外一袋印着鸡的模样。
明白了这是饲料,给猪和鸡吃的。
“要不,就养两头?”王红芬就跟墙头草一样,顿时就立场不坚定了。
“也不是不行,那今年自留地只种红薯吧。”韩铁柱也动摇了,自己和老伴下工后费点劲,打点猪草。
还可以让平平和安安和小四放学后每人交一篮子猪草回家。
地里的红薯混着闺女给的饲料,这样养起来就算是猪长得壮一些,别人也只以为自家伺候的精心。
小四……
平平……
安安……
哭唧唧,不想打猪草哇!
第43章 日子
韩铁柱还是用的屋后那块地作为自留地, 现在水不缺了,山上断流的小溪又开始欢快地往下流淌着细细的溪水。
屋后这块地自留地立马摇身一变属于风水好地了,引来好些人的艳羡。
韩老二也就没有另外费劲开荒地, 属于他们一房的自留地直接和韩铁柱家的在一块,这样他爹给地里放水的时候,还能顺便给他家地上给浇了。
“爹啊, 你种老些红薯是要养猪的不?”韩老二开拖拉机, 这活其实也不轻省, 要一直全神贯注地操作机器。
一天下来精神上消耗比较大, 体能上就还好,没有纯下地干活那么累。
下工后翠喜烧饭,他和他爹一起侍弄自留地。
“养啊, 养两头。”
“那我家养一头, 爹你买猪仔的时候,帮我买一个,抓小鸡仔的时候也是。到时候看多少钱我给你。”
“成啊。”虽说分了家,但他还是自己儿子, 帮买猪仔什么都是顺手的事。
韩铁柱见他挑来的红薯苗不咋好,没有闺女给自己的强壮:“我这边红薯苗有多的, 分点给你, 我这品种好。”
韩老二瞧瞧自己的红薯苗, 大队上一直种的这种啊, 他爹那边的现在也看不出好在哪儿。
“嗯, 行啊。”韩老二把自己带来的挑到一边去, 先帮他爹种起红薯来。
他爹总之不会骗他的, 说红薯品种好, 那肯定是好的。
现在自留地刚开始, 山上也还没什么猪草,抓猪仔的人家不多,韩铁柱早早地跑到养猪厂,预订了三头小猪,只等小猪满月断奶了再抱过来。
珍珍见到爹娘这段时间,因为自留地的事,天天是早起要侍弄一回在去上工,晚上回来还要去一趟自留地才能回家做饭吃饭,她觉得自己地位下降了,现在自留地才是家里的命根子。
今天自留地里没活干,他爹又开始忙活猪圈了。
韩铁柱家原来是有猪圈的,时间长了没用,后来都荒废了,他捡了些石块垒猪圈,垒完猪圈墙又要平整猪圈顶。
一天天就没闲的时候。
“爹,我家的猪也放猪圈一起吧。”
高翠喜见公公在修猪圈,想了个主意。
垒一个猪圈少说要花个几块钱,她舍不得,但是猪她是想养的。
韩铁柱听闻这话,想了想。
二儿子家手里就那分家的一百多现金,用一点少一点,
自己现在不缺钱,也愿意帮衬着儿子一把。
到了年底卖了猪,邵武家就有钱。
不然自家孩子穿的光鲜亮丽,建国、建设初期穿着打着补丁的棉袄,丢的是他的脸
:“今年你家的住放我这边一起养,但是每天要交两篮子猪草,另外煮猪食、铲猪粪这活都是你的。”
高翠喜说的时候其实没以为公公会答应,这会喜出望外地说:“哎,谢谢爹!”
她想着割猪草不是简单吗,让建国和建设每天割两篮。
铲猪粪是埋汰点,但是可以让邵武来干啊。
另外煮猪食那更简单了,自己养也是要煮的,而且公公没说让自己家出猪食,是不是公公把猪食都包了,自己只用煮就行了?
想想她就觉得美,年底一头猪少说卖个几十块钱呢。
王红芬带着放了学的小四在整理院子前面的小菜地。
珍珍也没闲着,跟在她娘后面,把翻上来的土里的小石块给捡走。
小四边挖地边埋怨:“娘,自留咋还种红薯啊,种点其他的呗。红薯一吃就想吐。”
王红芬自己也不想吃红薯,毕竟种了老些,都给猪吃不现实,还是要给人吃一部分的。
“我在边上在种些玉米棒子吧。”
“那也没好到哪里去。”
“我看你是最近好日子过多了。”大儿子、儿媳不在家,珍珍给拿了好些干面条出来,
可省了自己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