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怪蝶 第35节
两个人一起离开九江府,容易叫人起疑心,晏鹤京以回京给爹娘暖寿为由,让薛解元权摄九江府的一切事务,带着狸奴和秋娘先离开德化县,到婺源去,再和姚蝶玉会和。
姚蝶玉在晏鹤京离开两天后,才借口去松江府的富人家里当蚕娘,带着熹姐儿和吕仕芳告别,离开九江以前,她留了不少银子,也拜托吕仕芳,留些心,照管照管金月奴的三个儿子。
怕吕仕芳不情愿帮忙,她委婉说道:“多亏了月奴姐姐帮忙,我才能去松江府做一日数钱的活儿,方才我给阿娘的那些银子里,有些银子,是月奴姐姐托人送来的。”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吕仕芳听了这话,也只能应下。
去婺源以前,姚蝶玉回了一趟松水村,她没和徐遗兰多说什么,只说后面忙碌,无有闲暇之时,得有三四个月不能来了,说完,呆了半日便走。
银刀没有跟着晏鹤京去婺源,他被留下来送姚蝶玉和熹姐儿到婺源去。
晏鹤京在紫阳镇下店打尖,那客店里的店主,养了一只与盐雪相似的猫儿,名儿叫落霜,听里头的小二说,落霜猫儿也是来自三千里外的崎岛的,狸奴知道以后,高兴得手舞足蹈,整日价蹲在猫儿面前,落霜落霜叫个不住,可是落霜性子冷,根本不搭理人,她以为它不懂汉地语言,转而尼姑尼姑叫。
尼姑在崎岛语是猫儿之意,晏鹤京曾带狸奴去过崎岛,在那儿游玩了半个月,她什么也没学会,就学会了尼姑尼姑这样叫,但哪只猫儿,听见猫儿二字会搭理人的,应当喊霜雪的崎岛语,晏鹤京本想笑话狸奴脑袋空空,不过看她热脸贴冷屁股依然颇有兴致,便不去笑话她了。
姚蝶玉到紫阳镇的那日,风清云淡,是个好天气。
狸奴热脸贴冷屁股四日了,落霜还是对她待搭不理,甚至还烦她嘴碎,喵的一声,露爪把她抓伤。
伤口流血有红,晏鹤京赶忙拿出姚蝶玉调制的花蕊石散来,狸奴见了,缩手不肯上药:“不要,疼。”
“这是你阿娘备的药,里头添了薄荷,不疼的。”晏鹤京说的阿娘,是指姚蝶玉。
这话刚说完,姚蝶玉就出现在客馆里,听得逼清的耳朵,格外红烫,狸奴一时忘了手上的伤,挥着小手叫:“阿娘阿娘。”
晏鹤京看见人来,没脸没皮,在狸奴的喊叫的阿娘后,柔声喊道:“娘子来了。”
第63章
晏鹤京在宣城南宁县落了脚。
一进到宣城,姚蝶就稍改了妆。
作为两个孩子的爹娘,而其中一个孩子十一岁,她当今的容貌实在过于年轻了些,哪里似三十岁的妇人,于是把头发梳成了堕马髻,戴一串珠子璎珞,簪几只花翠做点缀,还把眉毛修得细长了些,口脂颜色抹艳了些,艳似荷花映日。
改改容,打扮打扮也像个样。
狸奴也换上了男童装,将头发梳成了多髻。
也说一到宣城,晏鹤京越来越不安分了,嘴里一口娘子一口娘子叫,姚蝶玉时常觉得肉麻,觉得肉麻,还被迫回应,要管他叫声夫君或是轩郎,不回应,他就以态度如此冷淡,容易败露为由逼人,也撺掇狸奴来喊她阿娘。
晏鹤京不是想要回应,就是瞧着她因一声娘子,一声阿娘粉面通红,觉得有趣。
她生来肤色白皙,因要劳作养家,两颊有因晴光而晒出的十余点淡黄色的微斑,冬日时颜色浅,小得几乎难以看见,脸颊一红起来,淡斑的颜色会因此深几分,像沉在水底的花骨朵一样浮露出来,甚是可爱。
他越看越喜欢。
姚蝶玉夜间入睡时,恍恍惚惚明白,这场戏对她来说最难的地方,是应付晏鹤京这只缠鸟!
……
以新的身份到宣城的前三晚,姚蝶玉有些失眠,斗移星换,漏下二鼓,她仍然睡不着,披衣起身,想去外头透透气。
他们的身份是北边来的布商,不受穷,但也不是大富之人,所以临街买了间两进的房屋,狸奴与秋娘住在东厢房,她与熹姐儿住在西厢房,而晏鹤京住在正房,至于银刀则住在后倒座房里。
两进的房屋不大,说话大声些,四面的人都能听得见。此时是此时四月末了,天边的月儿明亮圆溜,即使正院不点烛光,双目也能视物,姚蝶玉推开门透气时候,发现正房内烛火橙焰焰的光摇晃着,里头的人似还在忙碌着,竖起耳朵一听,时不时有失了语调的气音传出来,断断续续的。
这几日舟车劳顿,每个人身上都脱了些肉,秋娘和熹姐儿因凉风感了寒,身体有些不爽。
听着那些气音,姚蝶玉以为晏鹤京也病了,有些担心,步履贴地无声,走过去看情况。
越是靠近,那气音越是怪异,听着似苦吟,又带着细微的欢愉,再近几步,到滴水檐下时,窸窸窣窣的碎响,以及一道拖长声腔的长叹声落入耳内,她听清以后,瞬间面红过耳,停住了脚步。
透过一点窗隙,借着烛光,把眼瞟屋内,她模糊地看到里头的人,面榻而立,手放在胯前一前一后而动,左右换右手,右手换左手动个不住。
里头的人根本不是生病,而是在以手作妻,自乐泄欲!
姚蝶玉看得眼热心跳,满脸生惊,以手掩了眼,恨自己的眼了不够模糊,在这夜黑风高时撞见这种叫人羞耻的事儿,她转了身想走,但里头的人走到了窗边,似是要开窗散气了,来不及回房,她只能蹲下身,弯着腰,暂且躲在窗下。
窗子打开的那瞬间,一股甜腥之气,随着一股花香,慢悠悠飘到鼻尖来,掩了鼻子不去闻这股暧昧的味道,可恨手指间有缝,不能完全屏之。
晏鹤京还没结束,大喘几口气,喝口茶咂在嘴里,又重整旗鼓。
姚蝶玉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蹲在窗下,边听,脑子里忍不住边想象里头的画面。
她不是没看过男人以手做活的时候,不仅看过,还动手帮过忙,就是一勒复一勒,一捋复一捋的,到了酣美处,点点滴滴的东西就落到了手上、地上。
那日晏鹤京蹭上来的时候,她感受到他的工具不小,苏醒以后是一手不能把围之物,方才那一眼,更是证实了她的猜测。
里头的人此时就在一勒复一勒,一捋复一捋的,柔柔的,低声唤她名儿,姚蝶玉听着、想着,股间不禁缩了两下,张开手指,就着月光看自己细长,挂了汗珠的手指头,看完脸上更热,捂住耳朵不再听里头发出的声响。
能不能一手把围,关她什么事儿啊!
他们又不是夫妻。
一直蹲到烛火熄灭,窗子关上了,姚蝶玉才得了机会,偷摸溜回了自己的房内。
纱窗月冷,回到房内,更加难以入睡了,她翻来覆去直到西边透出一点日色来,方才闭眼睡去,然后做了个无尽无休的梦中梦,浑浑噩噩的,一直睡到巳时两刻才醒。
吃过午膳,晏鹤京换了当下时髦的衣裳,显出清秀英俊来,他要去街上寻空铺子,顺道熟悉四边的阡陌,狸奴想跟着去,被秋娘和熹姐儿哄到正院里打毛球拔闷去了。
姚蝶玉要与邻里的妇人结交,她脸上抹着一层脂粉,嘴上抹得红红,春色横眉黛,收拾得十分妩媚漂亮,风格天然,和个观音似的,晏鹤京眼睛一热,有独享美丽之意,不乐意她到外头去:“先与我一同去街上走走吧,露个面,好让人知道你我二人是夫妻。”
说罢,走过去要牵她的手。
看见晏鹤京,昨夜的历历记忆就涌上来了,姚蝶玉一点也不镇定,见他那只作妻的手伸过来要碰她,如见了什么鬼怪,三魂掉两魂,连连退了三步避之:“不、不用了。”
晏鹤京手臂一僵,不知她今日的防备从何而来:“你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有些累。”姚蝶玉的脸色露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情状,眼儿转来溜去,无处停放。
晏鹤京重睫打量,确定她脸上并无厌恶之色,不是心生了嫌隙,才放下心来,默默收回手臂,道:“那今日就别出去了,不着急这一时。”
“都、都抹了胭脂水粉了。”姚蝶玉不习惯在脸上抹一层又一层白白红红的粉,觉得闷,今日不出去,明日又得抹上粉出去,倒不如今日出去。
听了这话,晏鹤京不明意味笑了一下,趁人不备,一个箭步上前,将姚蝶玉虚虚摁在怀里,低头送吻。
这是离开九江府后,第一次被亲,姚蝶玉仰着个颈儿,杏子眼儿眨几下,扭动着不肯十分和他亲热,但慢慢的,羞耻化烟飞去,随他任意调弄了,还掀了唇,把抵在嘴内的舌尖含接。
晏鹤京的手掌按在她的耻骨上,嘴上一下舔,一下吮,把唇上的口脂吃了大半。
红艳的唇瓣瞬间变成了橙黄之色,晏鹤京甚是满意,移开嘴,道:“好了,不用出去了,已经花了。”
“你……”晏鹤京的唇瓣红红,是她唇上的口脂,在接吻时沾染了过去,姚蝶玉捂住嘴,不需照镜子,也知道嘴上胭脂狼藉,腮边花粉糊涂。
晏鹤京此时是春来天上,乐不可支,低下头,又在她的脸颊、额头上蹭几下,把粉面蹭得一团红:“过些时日,我让银刀买张榻,你住到正房里来吧,分着房睡,要是家里有什么人忽然溜进来闯进来,就露馅了。”
“再说吧。”姚蝶玉摇摇头,从他双臂的禁锢中逃脱出来,不自然地抚摸梳得一丝不苟的鬓发。
眉睫前的人,是酣睡的海棠,需得有人慢慢唤醒,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晏鹤京提了此事后便走了。
晏鹤京走后,姚蝶玉躲进西厢房里重新为容一番,她废去妆容,只在脸上抹些杭州粉,口脂上增些光彩,便到外头走了几圈。
外头人流如织,商贩如云,姚蝶玉在路上遇到个妇人,手里抱着个还在用衬儿的年纪孩儿,神色慌张,又鬼鬼祟祟的,那妇人的脸色不对,她上前想关心一句,但那妇人见她来诈熟搭话,眼神狠厉,反推她一把,而后抬起脚,三两下跑没了影儿。
姚蝶玉被推得站不稳,险些倒在地上,多亏一旁的妇人,伸手扶了她一把。
“哎呀,你没事吧?”何香阳刚从一旁的针线铺里出来, “我看你好脸生呢,庞儿好俏,哪儿的娘子。”
“我、我前些时候才到南宁县来。”姚蝶玉回过头,看向扶住自己的妇人,生得细巧干净,约莫二十五六,梳了个三绺头,手提着个针线筐。
“你是不是住红货铺对街的?”何香阳笑问,“我也住那儿,前些时候我就听说了,我们街上来了对布商夫妇,我瞧你的衣裳时髦,想着就是你没错了。”
晏鹤京买的房屋,对面确实有家红货铺,那妇人又说是布商,那是她没错了,姚蝶玉点头,趁机来结交:“是的,我姓韩。”
“我姓何。”何香阳说完,一群家丁忽而跑了出来。
那家丁的阵仗,颇似来抓偷儿的,姚蝶玉眨着眼,视线随他们而去,何香阳也看了一会儿:“这是周老爷家的家丁啊,应当是去追方才那个妇人的,”
“抱着孩子的那个妇人?”姚蝶玉问。
“是啊。”
“她是什么老爷家的妾室?受了委屈要跑吗?”
“不是。”
“那……为何抓她?”
何香阳偷了声腔,脸上带着点怜悯之意,回:“她啊,是个生儿子的熟肚,和自己家里头的男人生了好几个儿子,穷苦,日子过不下去,她的男人就典妻了,借腹给大老爷生子,结果没生出来,三年里生了两个,都是女儿,前一个女儿被溺死了,她不跑,估摸那个女儿也得被溺死吧。”
第64章
律法上的典妻,典的是奸妇,只有妻子在与人通奸后被丈夫发现以后,才被允许典卖,典卖为他人之妇,或是低贱之奴,不贞之妇,无人权可言。
何香阳说的典妻,是明码标价,把妻子典给有钱人家生儿子,这种事儿本应当按买休卖休律拟罪,但却和溺毙女婴一样蔚然成风,不能禁止。
当男子在其中大大得益,那么所谓的律法,都是形同虚设。
姚蝶玉想着典妻的事儿,回到家中后心不在焉,精神蔫蔫的,晚膳时只吃了小半碗就搁了筷。
晏鹤京在离家五里远的地方,租了一间空铺子来卖布,他比姚蝶玉晚一步回家,回家看到她没什么精神,晚膳也没吃多少,有些担心,托秋娘去问。
秋娘领命,拐弯抹角问了几句,姚蝶玉叹口气,良久后才把心中的话说出:“只说这世间里,男子有无流品,做溺女典妻,嫖妓养妾之事,皆视为故常,全无顾忌的,而女子不论地位高低,稍有微瑕,就不配做人了。”
“姚娘子何出此言?”在秋娘的眼里,姚蝶玉就是个稚气未脱,见识不广的妇人家,今儿听她叹女子之命,有些出乎意料,即使生在高门之中,也不见得有多少女子会为这些不公而叹。
“没什么,就是有些感慨。”姚蝶玉回以一笑,没有再多说。
秋娘不好再问,逗留片刻后才离开。
晏鹤京听了秋娘的转述,思前想后理不出个头绪,不知她今日在外头遇到了什么事儿:“以后她出去,秋娘跟着一块儿出去吧。”
“是,二爷。”秋娘回应。
……
空铺子租好,戏慢慢开场。
晏鹤京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七百来件布子,耗资数万,什么姑绒女葛,绸缎绫罗,夏布蕉布,应有尽有,看得姚蝶玉眼花缭乱,把女葛布挑了出来:“这个女葛,你打哪儿买来这么多簇新的?”
“怎的了?”买布这种事儿,晏鹤京都是托人去做的,“这女葛有何奇怪之处?”
“这些女葛一看就是产自粤地,粤地人织成一匹女葛,要用个一年半载的,所以大多女子织完并不拿去售卖,即使有卖,也是稀缺之物,买来的一匹价,要三两以上,数一数,你这儿竟有二三十匹女葛,我们只是一个小布商,一时哪里讨来这么多女葛?”姚蝶玉边说边摸了摸女葛,手指如触烟雾,当真轻薄得如蝉翼。
摸着,她忽然想起在苏州的时候,见到过一个身穿葛纱贴里的男子,那件贴里应当也是用女葛做成的,穿在身上格外轻盈好看。
“原是如此。”晏鹤京点点头,把女葛挑出来放到一旁去,“还是娘子细心。”
姚蝶玉在晏鹤京离开两天后,才借口去松江府的富人家里当蚕娘,带着熹姐儿和吕仕芳告别,离开九江以前,她留了不少银子,也拜托吕仕芳,留些心,照管照管金月奴的三个儿子。
怕吕仕芳不情愿帮忙,她委婉说道:“多亏了月奴姐姐帮忙,我才能去松江府做一日数钱的活儿,方才我给阿娘的那些银子里,有些银子,是月奴姐姐托人送来的。”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吕仕芳听了这话,也只能应下。
去婺源以前,姚蝶玉回了一趟松水村,她没和徐遗兰多说什么,只说后面忙碌,无有闲暇之时,得有三四个月不能来了,说完,呆了半日便走。
银刀没有跟着晏鹤京去婺源,他被留下来送姚蝶玉和熹姐儿到婺源去。
晏鹤京在紫阳镇下店打尖,那客店里的店主,养了一只与盐雪相似的猫儿,名儿叫落霜,听里头的小二说,落霜猫儿也是来自三千里外的崎岛的,狸奴知道以后,高兴得手舞足蹈,整日价蹲在猫儿面前,落霜落霜叫个不住,可是落霜性子冷,根本不搭理人,她以为它不懂汉地语言,转而尼姑尼姑叫。
尼姑在崎岛语是猫儿之意,晏鹤京曾带狸奴去过崎岛,在那儿游玩了半个月,她什么也没学会,就学会了尼姑尼姑这样叫,但哪只猫儿,听见猫儿二字会搭理人的,应当喊霜雪的崎岛语,晏鹤京本想笑话狸奴脑袋空空,不过看她热脸贴冷屁股依然颇有兴致,便不去笑话她了。
姚蝶玉到紫阳镇的那日,风清云淡,是个好天气。
狸奴热脸贴冷屁股四日了,落霜还是对她待搭不理,甚至还烦她嘴碎,喵的一声,露爪把她抓伤。
伤口流血有红,晏鹤京赶忙拿出姚蝶玉调制的花蕊石散来,狸奴见了,缩手不肯上药:“不要,疼。”
“这是你阿娘备的药,里头添了薄荷,不疼的。”晏鹤京说的阿娘,是指姚蝶玉。
这话刚说完,姚蝶玉就出现在客馆里,听得逼清的耳朵,格外红烫,狸奴一时忘了手上的伤,挥着小手叫:“阿娘阿娘。”
晏鹤京看见人来,没脸没皮,在狸奴的喊叫的阿娘后,柔声喊道:“娘子来了。”
第63章
晏鹤京在宣城南宁县落了脚。
一进到宣城,姚蝶就稍改了妆。
作为两个孩子的爹娘,而其中一个孩子十一岁,她当今的容貌实在过于年轻了些,哪里似三十岁的妇人,于是把头发梳成了堕马髻,戴一串珠子璎珞,簪几只花翠做点缀,还把眉毛修得细长了些,口脂颜色抹艳了些,艳似荷花映日。
改改容,打扮打扮也像个样。
狸奴也换上了男童装,将头发梳成了多髻。
也说一到宣城,晏鹤京越来越不安分了,嘴里一口娘子一口娘子叫,姚蝶玉时常觉得肉麻,觉得肉麻,还被迫回应,要管他叫声夫君或是轩郎,不回应,他就以态度如此冷淡,容易败露为由逼人,也撺掇狸奴来喊她阿娘。
晏鹤京不是想要回应,就是瞧着她因一声娘子,一声阿娘粉面通红,觉得有趣。
她生来肤色白皙,因要劳作养家,两颊有因晴光而晒出的十余点淡黄色的微斑,冬日时颜色浅,小得几乎难以看见,脸颊一红起来,淡斑的颜色会因此深几分,像沉在水底的花骨朵一样浮露出来,甚是可爱。
他越看越喜欢。
姚蝶玉夜间入睡时,恍恍惚惚明白,这场戏对她来说最难的地方,是应付晏鹤京这只缠鸟!
……
以新的身份到宣城的前三晚,姚蝶玉有些失眠,斗移星换,漏下二鼓,她仍然睡不着,披衣起身,想去外头透透气。
他们的身份是北边来的布商,不受穷,但也不是大富之人,所以临街买了间两进的房屋,狸奴与秋娘住在东厢房,她与熹姐儿住在西厢房,而晏鹤京住在正房,至于银刀则住在后倒座房里。
两进的房屋不大,说话大声些,四面的人都能听得见。此时是此时四月末了,天边的月儿明亮圆溜,即使正院不点烛光,双目也能视物,姚蝶玉推开门透气时候,发现正房内烛火橙焰焰的光摇晃着,里头的人似还在忙碌着,竖起耳朵一听,时不时有失了语调的气音传出来,断断续续的。
这几日舟车劳顿,每个人身上都脱了些肉,秋娘和熹姐儿因凉风感了寒,身体有些不爽。
听着那些气音,姚蝶玉以为晏鹤京也病了,有些担心,步履贴地无声,走过去看情况。
越是靠近,那气音越是怪异,听着似苦吟,又带着细微的欢愉,再近几步,到滴水檐下时,窸窸窣窣的碎响,以及一道拖长声腔的长叹声落入耳内,她听清以后,瞬间面红过耳,停住了脚步。
透过一点窗隙,借着烛光,把眼瞟屋内,她模糊地看到里头的人,面榻而立,手放在胯前一前一后而动,左右换右手,右手换左手动个不住。
里头的人根本不是生病,而是在以手作妻,自乐泄欲!
姚蝶玉看得眼热心跳,满脸生惊,以手掩了眼,恨自己的眼了不够模糊,在这夜黑风高时撞见这种叫人羞耻的事儿,她转了身想走,但里头的人走到了窗边,似是要开窗散气了,来不及回房,她只能蹲下身,弯着腰,暂且躲在窗下。
窗子打开的那瞬间,一股甜腥之气,随着一股花香,慢悠悠飘到鼻尖来,掩了鼻子不去闻这股暧昧的味道,可恨手指间有缝,不能完全屏之。
晏鹤京还没结束,大喘几口气,喝口茶咂在嘴里,又重整旗鼓。
姚蝶玉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蹲在窗下,边听,脑子里忍不住边想象里头的画面。
她不是没看过男人以手做活的时候,不仅看过,还动手帮过忙,就是一勒复一勒,一捋复一捋的,到了酣美处,点点滴滴的东西就落到了手上、地上。
那日晏鹤京蹭上来的时候,她感受到他的工具不小,苏醒以后是一手不能把围之物,方才那一眼,更是证实了她的猜测。
里头的人此时就在一勒复一勒,一捋复一捋的,柔柔的,低声唤她名儿,姚蝶玉听着、想着,股间不禁缩了两下,张开手指,就着月光看自己细长,挂了汗珠的手指头,看完脸上更热,捂住耳朵不再听里头发出的声响。
能不能一手把围,关她什么事儿啊!
他们又不是夫妻。
一直蹲到烛火熄灭,窗子关上了,姚蝶玉才得了机会,偷摸溜回了自己的房内。
纱窗月冷,回到房内,更加难以入睡了,她翻来覆去直到西边透出一点日色来,方才闭眼睡去,然后做了个无尽无休的梦中梦,浑浑噩噩的,一直睡到巳时两刻才醒。
吃过午膳,晏鹤京换了当下时髦的衣裳,显出清秀英俊来,他要去街上寻空铺子,顺道熟悉四边的阡陌,狸奴想跟着去,被秋娘和熹姐儿哄到正院里打毛球拔闷去了。
姚蝶玉要与邻里的妇人结交,她脸上抹着一层脂粉,嘴上抹得红红,春色横眉黛,收拾得十分妩媚漂亮,风格天然,和个观音似的,晏鹤京眼睛一热,有独享美丽之意,不乐意她到外头去:“先与我一同去街上走走吧,露个面,好让人知道你我二人是夫妻。”
说罢,走过去要牵她的手。
看见晏鹤京,昨夜的历历记忆就涌上来了,姚蝶玉一点也不镇定,见他那只作妻的手伸过来要碰她,如见了什么鬼怪,三魂掉两魂,连连退了三步避之:“不、不用了。”
晏鹤京手臂一僵,不知她今日的防备从何而来:“你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有些累。”姚蝶玉的脸色露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情状,眼儿转来溜去,无处停放。
晏鹤京重睫打量,确定她脸上并无厌恶之色,不是心生了嫌隙,才放下心来,默默收回手臂,道:“那今日就别出去了,不着急这一时。”
“都、都抹了胭脂水粉了。”姚蝶玉不习惯在脸上抹一层又一层白白红红的粉,觉得闷,今日不出去,明日又得抹上粉出去,倒不如今日出去。
听了这话,晏鹤京不明意味笑了一下,趁人不备,一个箭步上前,将姚蝶玉虚虚摁在怀里,低头送吻。
这是离开九江府后,第一次被亲,姚蝶玉仰着个颈儿,杏子眼儿眨几下,扭动着不肯十分和他亲热,但慢慢的,羞耻化烟飞去,随他任意调弄了,还掀了唇,把抵在嘴内的舌尖含接。
晏鹤京的手掌按在她的耻骨上,嘴上一下舔,一下吮,把唇上的口脂吃了大半。
红艳的唇瓣瞬间变成了橙黄之色,晏鹤京甚是满意,移开嘴,道:“好了,不用出去了,已经花了。”
“你……”晏鹤京的唇瓣红红,是她唇上的口脂,在接吻时沾染了过去,姚蝶玉捂住嘴,不需照镜子,也知道嘴上胭脂狼藉,腮边花粉糊涂。
晏鹤京此时是春来天上,乐不可支,低下头,又在她的脸颊、额头上蹭几下,把粉面蹭得一团红:“过些时日,我让银刀买张榻,你住到正房里来吧,分着房睡,要是家里有什么人忽然溜进来闯进来,就露馅了。”
“再说吧。”姚蝶玉摇摇头,从他双臂的禁锢中逃脱出来,不自然地抚摸梳得一丝不苟的鬓发。
眉睫前的人,是酣睡的海棠,需得有人慢慢唤醒,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晏鹤京提了此事后便走了。
晏鹤京走后,姚蝶玉躲进西厢房里重新为容一番,她废去妆容,只在脸上抹些杭州粉,口脂上增些光彩,便到外头走了几圈。
外头人流如织,商贩如云,姚蝶玉在路上遇到个妇人,手里抱着个还在用衬儿的年纪孩儿,神色慌张,又鬼鬼祟祟的,那妇人的脸色不对,她上前想关心一句,但那妇人见她来诈熟搭话,眼神狠厉,反推她一把,而后抬起脚,三两下跑没了影儿。
姚蝶玉被推得站不稳,险些倒在地上,多亏一旁的妇人,伸手扶了她一把。
“哎呀,你没事吧?”何香阳刚从一旁的针线铺里出来, “我看你好脸生呢,庞儿好俏,哪儿的娘子。”
“我、我前些时候才到南宁县来。”姚蝶玉回过头,看向扶住自己的妇人,生得细巧干净,约莫二十五六,梳了个三绺头,手提着个针线筐。
“你是不是住红货铺对街的?”何香阳笑问,“我也住那儿,前些时候我就听说了,我们街上来了对布商夫妇,我瞧你的衣裳时髦,想着就是你没错了。”
晏鹤京买的房屋,对面确实有家红货铺,那妇人又说是布商,那是她没错了,姚蝶玉点头,趁机来结交:“是的,我姓韩。”
“我姓何。”何香阳说完,一群家丁忽而跑了出来。
那家丁的阵仗,颇似来抓偷儿的,姚蝶玉眨着眼,视线随他们而去,何香阳也看了一会儿:“这是周老爷家的家丁啊,应当是去追方才那个妇人的,”
“抱着孩子的那个妇人?”姚蝶玉问。
“是啊。”
“她是什么老爷家的妾室?受了委屈要跑吗?”
“不是。”
“那……为何抓她?”
何香阳偷了声腔,脸上带着点怜悯之意,回:“她啊,是个生儿子的熟肚,和自己家里头的男人生了好几个儿子,穷苦,日子过不下去,她的男人就典妻了,借腹给大老爷生子,结果没生出来,三年里生了两个,都是女儿,前一个女儿被溺死了,她不跑,估摸那个女儿也得被溺死吧。”
第64章
律法上的典妻,典的是奸妇,只有妻子在与人通奸后被丈夫发现以后,才被允许典卖,典卖为他人之妇,或是低贱之奴,不贞之妇,无人权可言。
何香阳说的典妻,是明码标价,把妻子典给有钱人家生儿子,这种事儿本应当按买休卖休律拟罪,但却和溺毙女婴一样蔚然成风,不能禁止。
当男子在其中大大得益,那么所谓的律法,都是形同虚设。
姚蝶玉想着典妻的事儿,回到家中后心不在焉,精神蔫蔫的,晚膳时只吃了小半碗就搁了筷。
晏鹤京在离家五里远的地方,租了一间空铺子来卖布,他比姚蝶玉晚一步回家,回家看到她没什么精神,晚膳也没吃多少,有些担心,托秋娘去问。
秋娘领命,拐弯抹角问了几句,姚蝶玉叹口气,良久后才把心中的话说出:“只说这世间里,男子有无流品,做溺女典妻,嫖妓养妾之事,皆视为故常,全无顾忌的,而女子不论地位高低,稍有微瑕,就不配做人了。”
“姚娘子何出此言?”在秋娘的眼里,姚蝶玉就是个稚气未脱,见识不广的妇人家,今儿听她叹女子之命,有些出乎意料,即使生在高门之中,也不见得有多少女子会为这些不公而叹。
“没什么,就是有些感慨。”姚蝶玉回以一笑,没有再多说。
秋娘不好再问,逗留片刻后才离开。
晏鹤京听了秋娘的转述,思前想后理不出个头绪,不知她今日在外头遇到了什么事儿:“以后她出去,秋娘跟着一块儿出去吧。”
“是,二爷。”秋娘回应。
……
空铺子租好,戏慢慢开场。
晏鹤京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七百来件布子,耗资数万,什么姑绒女葛,绸缎绫罗,夏布蕉布,应有尽有,看得姚蝶玉眼花缭乱,把女葛布挑了出来:“这个女葛,你打哪儿买来这么多簇新的?”
“怎的了?”买布这种事儿,晏鹤京都是托人去做的,“这女葛有何奇怪之处?”
“这些女葛一看就是产自粤地,粤地人织成一匹女葛,要用个一年半载的,所以大多女子织完并不拿去售卖,即使有卖,也是稀缺之物,买来的一匹价,要三两以上,数一数,你这儿竟有二三十匹女葛,我们只是一个小布商,一时哪里讨来这么多女葛?”姚蝶玉边说边摸了摸女葛,手指如触烟雾,当真轻薄得如蝉翼。
摸着,她忽然想起在苏州的时候,见到过一个身穿葛纱贴里的男子,那件贴里应当也是用女葛做成的,穿在身上格外轻盈好看。
“原是如此。”晏鹤京点点头,把女葛挑出来放到一旁去,“还是娘子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