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怪蝶 第23节
“还是热乎的呢。”金月奴接过点心,听到姚蝶玉细微的啜泣声,也不由眼眶红红,万分不舍,“哎呀,我又不是不回来了,你哭什么,你过段时日不是还要来松江府吗?等你来了,我请你吃那儿的糕点。”
“嗯,好。”姚蝶玉没能忍住眼泪,一路哭着,送金月奴出了城。
金月奴受动,流了几滴眼泪。
……
金月奴离开九江府后,没了个能说话的人在身边,姚蝶玉变得闷闷不乐,患得患失的,今日想吕凭,明日想阿娘和金月奴,心里装着各种思念,没多久人就瘦了一些。
许多娘子在思念爱人亲人时,会拿簪子在窗户上戳洞,一日戳一个,她本没有戳窗记日的习惯,戳了窗,会漏风灌雨,可这会儿思念太过了,她没忍住,拿起簪子,在窗上戳了一下以抒发心中的郁闷。
晏鹤京这些时日忙碌非常。
九江府彭泽县青安村的一名刘姓寡妇节操坚历,事迹在这几年远近传闻,也说九江府有好几年没有立牌坊的寡妇了,彭泽知县,还有一些乡党,当向提学官申请旌表的文书。
提学官又将刘寡妇苦节上报监察御史,逐级而报,最后报到了礼部去了。
核实之后,礼部选了吉日,行文当地官员对受旌表者盖牌坊,巡抚拿到礼部行文,又下发到晏鹤京此处。
拿到巡抚发来的行文,晏鹤京在行文彭泽县知县时支了一笔无碍官银,让知县去举办旌表仪式。
区处寡妇旌表之事,晏鹤京的脑子里一直想着姚蝶玉,想到过个二三十年,她也立起牌坊,还要他亲自举行旌表仪式,心情怎么也美不起来。
掐指一算,他冷落她冷落了近半个月,结果是他自个儿难受,被冷落的人没什么事儿一样,吃好喝好,胆子变大了不少,前几日在街上遇见时,竟敢直着一双眼把他忽视。
银刀为她缓颊,说她是眼睛不好,没看到人,并不是忽视。
这解释更让人恼火,她看不到他,却看得到卖梨的袁居里,这不就是在故意气人吗?
晏鹤京这几日吃不下也睡不着,第二十日的时候,他再也坐不住,跑到纸铺里去了。
姚蝶玉的烦恼不少,还有不到四日,这些蚕便要吐丝结茧了,自己养蚕织布这条路是被堵死了,她烦恼之后是去别人家里当蚕娘,还是去别人家里当织娘……
不过她现在更烦恼的是自己养的蚕好似少了许多,起初以为是老鼠来偷吃,可如果是老鼠偷吃,理应会留下一些断头断尾的蚕尸,可不管是地上还是帘里,都没有这样的蚕尸,也不可能是它们自己爬到外头去了。
“不能是被偷了吧……可是要偷也应该全部偷了去……”思来想去也想不出蚕为何会变少,姚蝶玉烦得欲哭无泪,她看到品行不端的晏鹤京朝纸铺走来时,烦恼忽然一挥而尽,想也没想,钻到柜桌下面去了。
柜桌是三面式,适合躲人,只要晏鹤京不走到里边来便不会发现有人躲在里头。
晏鹤京到纸铺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当她有事出去了,懒懒地依在柜桌前等待。
他边等,手指边轻轻叩响柜桌。
声音沉闷绵长。
底下的姚蝶玉听着这惊心动魄的响,四肢颤笃笃,不受控制地抖了起来,她以为晏鹤京发现自己和老鼠似躲在下方了,敲桌是在逼迫她现身。
她不愿束手就擒,抱着侥幸的心理又躲了一会儿,谁知响声越来越响了,敲桌的人俨然失去了耐心,而她也在此时,怕得自己现了身。
“你、你明知我在下方,叫我一声就是,干什么这样吓唬人。”姚蝶玉形神俱软,抹着泪眼,责备晏鹤京的不对。
晏鹤京哪知道下方有人在,见一个人猫着腰从底下钻出来,着了一惊,看清是什么人后,他笑了,声音清冷如玉:“你躲我?”
佝偻着身子躲了一会儿,头发凌乱了,鬓边多了几缕碎发,姚蝶玉惊悸未过,打上几个嗝,见问,她脑袋轻轻摇,似无以答。
她一摇头,耳下挂着的坠子,和秋千一样晃动了几下,晃出些温润的光亮,晏鹤京心里颇爱,不和她追究,看她不停打嗝,伸长手给她拍抚背部:“你这是在自己吓自己。”
“你、你干什么!”大掌拍上来,尾椎骨麻麻的,姚蝶玉如遭雷击,耸着肩膀向后惊跳一步,胡思乱想起来。
她在书中看到过一句话,书中说若牝猫无牡,用竹帚扫背数次则能有孕,那方才晏鹤京用手拍抚她的背,她不会怀孕吧?
面对一惊一乍的人,晏鹤京气定神闲收回手:“你的月奴姐姐去松江府给人当蚕娘了,你之后打算做什么?”
“你、你派人盯着我?”姚蝶玉的反应莫名激烈,瞪着晏鹤京,无声骂句无耻。
“你从哪儿得来的歪理?你自己也出过远门,没有官府的路引你要怎么走?你姐姐的路引是我写的。”晏鹤京耐心解释完,嗤笑一句,“要到了我派人盯着你这种地步的话,你的日子会过得比现在好,要不要试一下?”
第44章
姚蝶玉眼睛转来溜去,分辨不出晏鹤京是认真的还是在开玩笑,分辨不出,她选择沉默不语。
晏鹤京没指望她能回应,深邃的眼望向门外来往的行人,道:“这几日怎么不去摘桑叶?不打算养蚕了?”
“不养了不养了。”姚蝶玉瞪着眼,表现出坚决的态度,有话当面说。
“因为桑树被我围起来了?”晏鹤京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样,“姚娘子厌恶我,厌恶得连资身之技都要抛去了?”
明知故问的真叫人可恨的,姚蝶玉腮颊鼓鼓回道:“是。”
她生气的模样一点也不可怕,鼓鼓的腮颊白里透红的,反倒是十二分可爱,晏鹤京喉间上下滚动两下,再开口时声音略哑:“我不是故意要围起来,是狸奴要来,她一来定会把京城里养的所有猫儿都带过来,上百只猫儿只能养在园林里头……要不我聘你当蚕娘?我有桑叶,还有可以捕鼠赶鸟的蚕猫。”
放弃自己养蚕就是不想和他打交道,如此又怎会为了方便去当他的蚕娘,姚蝶玉觉得晏鹤京脑子不大好,不想与他多说了,下了逐客令:“晏大人不买东西的话还请离开,不然外边的人以为我这是犯了事儿了,不敢进来买东西了。”
“谁说我不买东西。”晏鹤京本想接一句腻耳的甜话打趣人的,但看她气鼓鼓的样子,只怕会招人厌烦,他转身挑选纸张,边挑边怂恿,“我的工钱也不少的。”
姚蝶玉撇撇嘴,软硬不吃,左耳听右耳出,默默拿起暑袜来缝。
晏鹤京余光里看见她洁白的手腕露了出来低头缝那不值几钱的暑袜,他还想再劝几句,可她一副不乐意听的样子,话头不对,再劝下去就显得他在刁难人了。
他选了一刀毛边纸,一斤竹纸:“几价?”
一刀毛边纸要六两银子,而一斤竹纸不过钱三十文,鲜少会有人一次买一刀毛边纸,六两银子并不少。
姚蝶玉的心里当然想做成这笔有六两三十文钱的生意,可又担心晏鹤京有什么轨外行动,她的手指捏着毛边纸犹豫不定,边捏边抬眼,警惕地打量晏鹤京。
晏鹤京等了一会儿,目光淡然:“这纸有什么问题吗?”
“没……”姚蝶玉的心揪了一下,垂下的眼皮遮去了不少情绪。
晏鹤京缓缓拿出八两银子放在案上:“看来姚娘子连话都不想和我说了,在京城,一刀毛边纸售七两,一斤竹纸售五十文,我有急事在身,不知姚娘子卖几价,先给八两,是多是少日后再退再补吧。”
说完,他好不有气力,拿起毛边纸和竹纸就走,怕姚蝶玉会追上来,他三脚作两步,飞也似跑走了。
……
园林在装折,姚蝶玉这几日也没有前去,晏鹤京闲暇时候都待在宅院里吃茶读书,他带回来一刀毛边纸,银刀接过手,问:“公子买这么多纸做什么?”
晏鹤京别有心思翻弄毛边纸,嘴边隐有笑意:“清明快到了,让死牢里的囚犯,写封家书吧。”
“啊,为何要用这毛边纸?不应当用竹纸吗?”毛边纸比起竹纸价格贵了不少,给囚犯用未免有些浪费,银刀不解。
“这几日我看过了,这儿造的竹纸大多没什么区别,不过毛边纸却各有特色,一眼就能认出是谁家造的,吕仕做的毛边纸纸质最为细腻,杂质少有,颜色最淡……想来他能认出这是自己造的纸。”晏鹤京回道。
姚蝶玉太倔,为了名声或是为了心中的那份情意,都不会轻易离婚的,他不敢强来,这样会两败俱伤,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吕凭知难而退。
银刀的脸色变了几变,从疑惑,变成了嫌弃,原来这几日晏鹤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日后能够棒打鸳鸯:“所以公子这几日一直去姚娘子那儿买纸,是打这个主意?我还以为公子是想借这个机会,改善姚娘子的生活呢。”
想到日后晏鹤京可能会做的事儿,他感到一阵头皮发麻:“公子……不管结果如何,您都不能害人性命的啊,要是大公子知道您在这儿害了人性命,会拿长枪把你的腿热突突给打折了,公子,银刀不想推轮椅……”
“我要真害人命,早就把吕氏的案卷往京城里送了。”晏鹤京摆手打断即将泪下的银刀,负手走到妙妙身边。
妙妙抱着根骨头在那儿啃,见晏鹤京过来,弃了骨头,摇尾巴起身:“汪汪。”
知州知府没有定死罪的权利,囚犯定了死罪,就要把案卷送往上级判决,晏鹤京说吕凭的案卷没有往京城送,也就是说吕凭不会在秋后受刑了。
晏鹤京不把吕凭的案卷往上送,也不让他从牢里出来,十有八九是因为姚蝶玉。
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若不能利用起来得到她的芳心,那么以后再想插足,他将会成为《搜神记》里的宋康王。
晏鹤京不放吕凭出来还有另一个原因,六陈铺的案子并不只是卖腐烂种子那么简单,背后是官商勾连,把人放出来,没准人前脚回家,后脚就躺棺材里头了。
关在死牢里日子虽然苦,但能保命。
银刀有时候觉得晏鹤京冷漠无情,有时候又觉得他有怜悯之心,不过不管有情无情,品性比那些公子哥端正,心眼多是多了些,好在不会干出遭雷劈的事情出来。
晏鹤京不知银刀在心中的想法,他蹲下身摸妙妙的头,命令它张开嘴巴:“看看牙齿。”
妙妙懂人言,仰起头把嘴巴张开。晏鹤京重睫看了几下,看到齿上的血丝,把地上啃得没一点肉的骨头拿走丢掉,对银刀肃然说道:“以后不许给它啃这种硬邦邦的大骨头了,牙齿都快啃坏了。”
哪有狗儿不啃骨头的,外头的狗儿天天啃骨头也不见牙齿坏的,银刀嘀咕了一句,但应下来:“是,公子。”
骨头被丢了,妙妙急得团团转,晏鹤京揉它耳朵以表安慰,揉着,他想到了件事儿:“这段时日,有不少妇人都去了松江府当蚕娘了,你去查查在松江府里当蚕娘的工钱到底有多少,以及松江府哪处开了间绒线铺,我怎么都没听说有新开的绒线铺。”
第45章
一开始晏鹤京听说有妇人要去松江府当蚕娘,并没有放在心上,为了家庭为了生活,男人妇人背井离乡到繁华之地里趁钱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这几日有太多妇人去松江府当蚕娘了。
开绒线铺的,没有几万钱做桩的话根本不能做起来。
在松江府里,一下子能拿出几万钱做桩的人,非富即贵,晏鹤京的阿娘本籍在松江府,而他这几年常在江南之地游玩,结交了不少人,松江府凡有点脸面的人他都相识,不曾听说今年有谁新开了绒线铺。
松江府里绒线铺无数,不是罕有的营生,就算新开了工钱极高的绒线铺,当地的蚕娘早就蜂拥而上了,哪里轮得上外边的人来吃这口甜肉。
别说甜肉了,没有关系,连汤都喝不到一口。
越想越不对劲,晏鹤京怕姚蝶玉也受诱惑去松江府里头,若这份工是没有陷阱的也罢,若是个陷阱,后果不堪设想。
……
晏鹤京买纸的钱多给了不少,姚蝶玉算好贴钱放进荷包里,想着到时候在路上碰面时可以顺手归还。
开铺不到一个时辰就挣了一笔银子,一向勤奋的姚蝶玉忽然懒惰,缝好手中的那只暑袜就关铺回家。
偶尔也该休息。
此时不过未时两刻,吕仕芳午睡已起。
吕仕芳身子起疾了,前些时日经熟人介绍,找了个短工,是剪纸作灯的活儿,一个月有两钱的工钱,不算多,也是一笔银子,她偶尔带着熹姐儿一起去,让熹姐儿学些手艺,不过这几日因为韩羡禺这个不知死活的赌徒在,怕家里的东西被偷,不再带着熹姐儿一块前去了,她把熹姐儿独自留在家中,要她好好看家。
家里除了熹姐儿,还有余采薇和福哥儿。
福哥儿没有去书堂,这几日他因爹娘的争吵声吓破了胆子,莫名发起热来,病了好几日,昨个儿夜里才有些精神。
见福哥儿病了,余采薇和韩羡禺不再当着孩子的面吵嘴,但二人一直未和好,韩羡禺死性不改,手里一有钱就去赌坊里,没钱了,就偷余采薇的东西去典押解钱,吕仕芳五日前就嘱咐姚蝶玉,要把值钱的东西藏好,免得那韩羡禺脑子一热,把主意打到别人家身上。
虽然有熹姐儿看家,但姚蝶玉也怕有个万一,听了吕仕芳的话,当晚就把自己的嫁妆,还有这几日赚来的银子仔细藏好,她怕自己记忆不好,到时候忘了藏在哪儿了,还写了随笔记下来。
熹姐儿蹲在天井下玩石子儿拔闷,见姚蝶玉回来,她拍拍脏兮兮的手掌,雀儿似跑了过去:“嫂嫂今日好早回来。”
“嗯,待会儿带你一起去街上买吃的,嫂嫂今日赚了银子。”姚蝶玉压低声音和熹姐儿说了今日赚了多少银子。
“哇,嫂嫂好厉害。”熹姐儿捂嘴偷笑。
“当然了。”在熹姐儿吃惊的目光下,姚蝶玉乐呵呵去换了身衣服。
结茧前五六日的蚕,颇为肥大,一只只胖的像发酵好的面团,姚蝶玉喜欢这个时候的蚕,软硬恰好,手感冰凉,她每日都趁着除砂时,轻轻捏几下,摸几下,爱不释手。
她从檐下取下一团桑叶,嘴里哼着曲儿进到蚕房里。
“嗯,好。”姚蝶玉没能忍住眼泪,一路哭着,送金月奴出了城。
金月奴受动,流了几滴眼泪。
……
金月奴离开九江府后,没了个能说话的人在身边,姚蝶玉变得闷闷不乐,患得患失的,今日想吕凭,明日想阿娘和金月奴,心里装着各种思念,没多久人就瘦了一些。
许多娘子在思念爱人亲人时,会拿簪子在窗户上戳洞,一日戳一个,她本没有戳窗记日的习惯,戳了窗,会漏风灌雨,可这会儿思念太过了,她没忍住,拿起簪子,在窗上戳了一下以抒发心中的郁闷。
晏鹤京这些时日忙碌非常。
九江府彭泽县青安村的一名刘姓寡妇节操坚历,事迹在这几年远近传闻,也说九江府有好几年没有立牌坊的寡妇了,彭泽知县,还有一些乡党,当向提学官申请旌表的文书。
提学官又将刘寡妇苦节上报监察御史,逐级而报,最后报到了礼部去了。
核实之后,礼部选了吉日,行文当地官员对受旌表者盖牌坊,巡抚拿到礼部行文,又下发到晏鹤京此处。
拿到巡抚发来的行文,晏鹤京在行文彭泽县知县时支了一笔无碍官银,让知县去举办旌表仪式。
区处寡妇旌表之事,晏鹤京的脑子里一直想着姚蝶玉,想到过个二三十年,她也立起牌坊,还要他亲自举行旌表仪式,心情怎么也美不起来。
掐指一算,他冷落她冷落了近半个月,结果是他自个儿难受,被冷落的人没什么事儿一样,吃好喝好,胆子变大了不少,前几日在街上遇见时,竟敢直着一双眼把他忽视。
银刀为她缓颊,说她是眼睛不好,没看到人,并不是忽视。
这解释更让人恼火,她看不到他,却看得到卖梨的袁居里,这不就是在故意气人吗?
晏鹤京这几日吃不下也睡不着,第二十日的时候,他再也坐不住,跑到纸铺里去了。
姚蝶玉的烦恼不少,还有不到四日,这些蚕便要吐丝结茧了,自己养蚕织布这条路是被堵死了,她烦恼之后是去别人家里当蚕娘,还是去别人家里当织娘……
不过她现在更烦恼的是自己养的蚕好似少了许多,起初以为是老鼠来偷吃,可如果是老鼠偷吃,理应会留下一些断头断尾的蚕尸,可不管是地上还是帘里,都没有这样的蚕尸,也不可能是它们自己爬到外头去了。
“不能是被偷了吧……可是要偷也应该全部偷了去……”思来想去也想不出蚕为何会变少,姚蝶玉烦得欲哭无泪,她看到品行不端的晏鹤京朝纸铺走来时,烦恼忽然一挥而尽,想也没想,钻到柜桌下面去了。
柜桌是三面式,适合躲人,只要晏鹤京不走到里边来便不会发现有人躲在里头。
晏鹤京到纸铺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当她有事出去了,懒懒地依在柜桌前等待。
他边等,手指边轻轻叩响柜桌。
声音沉闷绵长。
底下的姚蝶玉听着这惊心动魄的响,四肢颤笃笃,不受控制地抖了起来,她以为晏鹤京发现自己和老鼠似躲在下方了,敲桌是在逼迫她现身。
她不愿束手就擒,抱着侥幸的心理又躲了一会儿,谁知响声越来越响了,敲桌的人俨然失去了耐心,而她也在此时,怕得自己现了身。
“你、你明知我在下方,叫我一声就是,干什么这样吓唬人。”姚蝶玉形神俱软,抹着泪眼,责备晏鹤京的不对。
晏鹤京哪知道下方有人在,见一个人猫着腰从底下钻出来,着了一惊,看清是什么人后,他笑了,声音清冷如玉:“你躲我?”
佝偻着身子躲了一会儿,头发凌乱了,鬓边多了几缕碎发,姚蝶玉惊悸未过,打上几个嗝,见问,她脑袋轻轻摇,似无以答。
她一摇头,耳下挂着的坠子,和秋千一样晃动了几下,晃出些温润的光亮,晏鹤京心里颇爱,不和她追究,看她不停打嗝,伸长手给她拍抚背部:“你这是在自己吓自己。”
“你、你干什么!”大掌拍上来,尾椎骨麻麻的,姚蝶玉如遭雷击,耸着肩膀向后惊跳一步,胡思乱想起来。
她在书中看到过一句话,书中说若牝猫无牡,用竹帚扫背数次则能有孕,那方才晏鹤京用手拍抚她的背,她不会怀孕吧?
面对一惊一乍的人,晏鹤京气定神闲收回手:“你的月奴姐姐去松江府给人当蚕娘了,你之后打算做什么?”
“你、你派人盯着我?”姚蝶玉的反应莫名激烈,瞪着晏鹤京,无声骂句无耻。
“你从哪儿得来的歪理?你自己也出过远门,没有官府的路引你要怎么走?你姐姐的路引是我写的。”晏鹤京耐心解释完,嗤笑一句,“要到了我派人盯着你这种地步的话,你的日子会过得比现在好,要不要试一下?”
第44章
姚蝶玉眼睛转来溜去,分辨不出晏鹤京是认真的还是在开玩笑,分辨不出,她选择沉默不语。
晏鹤京没指望她能回应,深邃的眼望向门外来往的行人,道:“这几日怎么不去摘桑叶?不打算养蚕了?”
“不养了不养了。”姚蝶玉瞪着眼,表现出坚决的态度,有话当面说。
“因为桑树被我围起来了?”晏鹤京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样,“姚娘子厌恶我,厌恶得连资身之技都要抛去了?”
明知故问的真叫人可恨的,姚蝶玉腮颊鼓鼓回道:“是。”
她生气的模样一点也不可怕,鼓鼓的腮颊白里透红的,反倒是十二分可爱,晏鹤京喉间上下滚动两下,再开口时声音略哑:“我不是故意要围起来,是狸奴要来,她一来定会把京城里养的所有猫儿都带过来,上百只猫儿只能养在园林里头……要不我聘你当蚕娘?我有桑叶,还有可以捕鼠赶鸟的蚕猫。”
放弃自己养蚕就是不想和他打交道,如此又怎会为了方便去当他的蚕娘,姚蝶玉觉得晏鹤京脑子不大好,不想与他多说了,下了逐客令:“晏大人不买东西的话还请离开,不然外边的人以为我这是犯了事儿了,不敢进来买东西了。”
“谁说我不买东西。”晏鹤京本想接一句腻耳的甜话打趣人的,但看她气鼓鼓的样子,只怕会招人厌烦,他转身挑选纸张,边挑边怂恿,“我的工钱也不少的。”
姚蝶玉撇撇嘴,软硬不吃,左耳听右耳出,默默拿起暑袜来缝。
晏鹤京余光里看见她洁白的手腕露了出来低头缝那不值几钱的暑袜,他还想再劝几句,可她一副不乐意听的样子,话头不对,再劝下去就显得他在刁难人了。
他选了一刀毛边纸,一斤竹纸:“几价?”
一刀毛边纸要六两银子,而一斤竹纸不过钱三十文,鲜少会有人一次买一刀毛边纸,六两银子并不少。
姚蝶玉的心里当然想做成这笔有六两三十文钱的生意,可又担心晏鹤京有什么轨外行动,她的手指捏着毛边纸犹豫不定,边捏边抬眼,警惕地打量晏鹤京。
晏鹤京等了一会儿,目光淡然:“这纸有什么问题吗?”
“没……”姚蝶玉的心揪了一下,垂下的眼皮遮去了不少情绪。
晏鹤京缓缓拿出八两银子放在案上:“看来姚娘子连话都不想和我说了,在京城,一刀毛边纸售七两,一斤竹纸售五十文,我有急事在身,不知姚娘子卖几价,先给八两,是多是少日后再退再补吧。”
说完,他好不有气力,拿起毛边纸和竹纸就走,怕姚蝶玉会追上来,他三脚作两步,飞也似跑走了。
……
园林在装折,姚蝶玉这几日也没有前去,晏鹤京闲暇时候都待在宅院里吃茶读书,他带回来一刀毛边纸,银刀接过手,问:“公子买这么多纸做什么?”
晏鹤京别有心思翻弄毛边纸,嘴边隐有笑意:“清明快到了,让死牢里的囚犯,写封家书吧。”
“啊,为何要用这毛边纸?不应当用竹纸吗?”毛边纸比起竹纸价格贵了不少,给囚犯用未免有些浪费,银刀不解。
“这几日我看过了,这儿造的竹纸大多没什么区别,不过毛边纸却各有特色,一眼就能认出是谁家造的,吕仕做的毛边纸纸质最为细腻,杂质少有,颜色最淡……想来他能认出这是自己造的纸。”晏鹤京回道。
姚蝶玉太倔,为了名声或是为了心中的那份情意,都不会轻易离婚的,他不敢强来,这样会两败俱伤,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吕凭知难而退。
银刀的脸色变了几变,从疑惑,变成了嫌弃,原来这几日晏鹤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日后能够棒打鸳鸯:“所以公子这几日一直去姚娘子那儿买纸,是打这个主意?我还以为公子是想借这个机会,改善姚娘子的生活呢。”
想到日后晏鹤京可能会做的事儿,他感到一阵头皮发麻:“公子……不管结果如何,您都不能害人性命的啊,要是大公子知道您在这儿害了人性命,会拿长枪把你的腿热突突给打折了,公子,银刀不想推轮椅……”
“我要真害人命,早就把吕氏的案卷往京城里送了。”晏鹤京摆手打断即将泪下的银刀,负手走到妙妙身边。
妙妙抱着根骨头在那儿啃,见晏鹤京过来,弃了骨头,摇尾巴起身:“汪汪。”
知州知府没有定死罪的权利,囚犯定了死罪,就要把案卷送往上级判决,晏鹤京说吕凭的案卷没有往京城送,也就是说吕凭不会在秋后受刑了。
晏鹤京不把吕凭的案卷往上送,也不让他从牢里出来,十有八九是因为姚蝶玉。
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若不能利用起来得到她的芳心,那么以后再想插足,他将会成为《搜神记》里的宋康王。
晏鹤京不放吕凭出来还有另一个原因,六陈铺的案子并不只是卖腐烂种子那么简单,背后是官商勾连,把人放出来,没准人前脚回家,后脚就躺棺材里头了。
关在死牢里日子虽然苦,但能保命。
银刀有时候觉得晏鹤京冷漠无情,有时候又觉得他有怜悯之心,不过不管有情无情,品性比那些公子哥端正,心眼多是多了些,好在不会干出遭雷劈的事情出来。
晏鹤京不知银刀在心中的想法,他蹲下身摸妙妙的头,命令它张开嘴巴:“看看牙齿。”
妙妙懂人言,仰起头把嘴巴张开。晏鹤京重睫看了几下,看到齿上的血丝,把地上啃得没一点肉的骨头拿走丢掉,对银刀肃然说道:“以后不许给它啃这种硬邦邦的大骨头了,牙齿都快啃坏了。”
哪有狗儿不啃骨头的,外头的狗儿天天啃骨头也不见牙齿坏的,银刀嘀咕了一句,但应下来:“是,公子。”
骨头被丢了,妙妙急得团团转,晏鹤京揉它耳朵以表安慰,揉着,他想到了件事儿:“这段时日,有不少妇人都去了松江府当蚕娘了,你去查查在松江府里当蚕娘的工钱到底有多少,以及松江府哪处开了间绒线铺,我怎么都没听说有新开的绒线铺。”
第45章
一开始晏鹤京听说有妇人要去松江府当蚕娘,并没有放在心上,为了家庭为了生活,男人妇人背井离乡到繁华之地里趁钱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这几日有太多妇人去松江府当蚕娘了。
开绒线铺的,没有几万钱做桩的话根本不能做起来。
在松江府里,一下子能拿出几万钱做桩的人,非富即贵,晏鹤京的阿娘本籍在松江府,而他这几年常在江南之地游玩,结交了不少人,松江府凡有点脸面的人他都相识,不曾听说今年有谁新开了绒线铺。
松江府里绒线铺无数,不是罕有的营生,就算新开了工钱极高的绒线铺,当地的蚕娘早就蜂拥而上了,哪里轮得上外边的人来吃这口甜肉。
别说甜肉了,没有关系,连汤都喝不到一口。
越想越不对劲,晏鹤京怕姚蝶玉也受诱惑去松江府里头,若这份工是没有陷阱的也罢,若是个陷阱,后果不堪设想。
……
晏鹤京买纸的钱多给了不少,姚蝶玉算好贴钱放进荷包里,想着到时候在路上碰面时可以顺手归还。
开铺不到一个时辰就挣了一笔银子,一向勤奋的姚蝶玉忽然懒惰,缝好手中的那只暑袜就关铺回家。
偶尔也该休息。
此时不过未时两刻,吕仕芳午睡已起。
吕仕芳身子起疾了,前些时日经熟人介绍,找了个短工,是剪纸作灯的活儿,一个月有两钱的工钱,不算多,也是一笔银子,她偶尔带着熹姐儿一起去,让熹姐儿学些手艺,不过这几日因为韩羡禺这个不知死活的赌徒在,怕家里的东西被偷,不再带着熹姐儿一块前去了,她把熹姐儿独自留在家中,要她好好看家。
家里除了熹姐儿,还有余采薇和福哥儿。
福哥儿没有去书堂,这几日他因爹娘的争吵声吓破了胆子,莫名发起热来,病了好几日,昨个儿夜里才有些精神。
见福哥儿病了,余采薇和韩羡禺不再当着孩子的面吵嘴,但二人一直未和好,韩羡禺死性不改,手里一有钱就去赌坊里,没钱了,就偷余采薇的东西去典押解钱,吕仕芳五日前就嘱咐姚蝶玉,要把值钱的东西藏好,免得那韩羡禺脑子一热,把主意打到别人家身上。
虽然有熹姐儿看家,但姚蝶玉也怕有个万一,听了吕仕芳的话,当晚就把自己的嫁妆,还有这几日赚来的银子仔细藏好,她怕自己记忆不好,到时候忘了藏在哪儿了,还写了随笔记下来。
熹姐儿蹲在天井下玩石子儿拔闷,见姚蝶玉回来,她拍拍脏兮兮的手掌,雀儿似跑了过去:“嫂嫂今日好早回来。”
“嗯,待会儿带你一起去街上买吃的,嫂嫂今日赚了银子。”姚蝶玉压低声音和熹姐儿说了今日赚了多少银子。
“哇,嫂嫂好厉害。”熹姐儿捂嘴偷笑。
“当然了。”在熹姐儿吃惊的目光下,姚蝶玉乐呵呵去换了身衣服。
结茧前五六日的蚕,颇为肥大,一只只胖的像发酵好的面团,姚蝶玉喜欢这个时候的蚕,软硬恰好,手感冰凉,她每日都趁着除砂时,轻轻捏几下,摸几下,爱不释手。
她从檐下取下一团桑叶,嘴里哼着曲儿进到蚕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