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怪蝶 第8节
养蚕的人家家中容易招来虫蝇与黠鼠,而蚕娇弱非常,怕冷怕热还怕香,不能点香草驱赶虫蝇,冬日的虫蝇老鼠少一些,而到了炎炎夏日,那些虫蝇老鼠虎视眈眈,总要乘隙叮咬蚕儿。
为了省心,养蚕的人家多会聘猫驱赶虫鼠,没有虫鼠相扰,蚕儿才能安然成长到吐丝结茧。
姚蝶玉去苏州的时候看到许多寺庙里头也聘了猫来保护佛经,寺庙里的尼姑和尚要参禅悟道或行善救世而外出时,还会把钥匙交给猫儿来管,让它们看管寺庙。
因为怕猫,也为了省些银子,姚蝶玉养蚕后没有聘猫儿回家,她织了一匹透气的密网纱布,披罩在蚕箔上防虫,至于如何防止蚕被黠鼠偷吃,那也是简单,她买几个猫儿彩陶放在蚕房门口,然后每日熄灯上榻睡觉前,让熹姐儿用被褥蒙住头,在蚕房四边学猫儿叫上几声吓唬那些欲出洞穴偷吃的鼠。
只是有的黠鼠太聪慧,知道猫儿彩陶不是真猫,猫叫声是人伪造的,会在半夜三更,夜黑风高时来吃蚕,所以到了夏日的时候,她只能在蚕箔旁置一张小竹榻睡觉。
睡在蚕箔旁提心吊胆的,总怕老鼠出没,根本睡不好,姚蝶玉摸了一下沉甸甸的袖子,觉着在夏日来临以前,可以聘只蚕猫回家。
得了一两八钱,姚蝶玉不敢乱花,回家的途中,她边走边嘀咕要用银子的地方:纸铺的租金和公家的赋税要交,苏哥儿的脩金得先准备着,再过一段时日,清明祭祀也要用一笔银子……苏哥儿的脩金有些多,不如今年让他先去秀才的书馆读着吧……熹姐儿喜欢读书,不知道翁姑舍不舍得让她一同去书馆里。
这一两八钱听着多,但根本不够交租金和公家的赋税,好在还能拿两次到三次一两八钱,此时晏鹤京在姚蝶玉的心里又变成了一个好人。
回到家,日头还没西沉,姚蝶玉嫌身上带有沉香味,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才去蚕房看一眼蚕,发现没有异样,这才去厨房做饭。
晚膳的时候吕仕芳提起苏哥儿读书的事情来:“你今日是不是上门给晏大人做官服了?熹姐儿说一日有十三钱的工钱……做个两日,就够苏哥儿的脩金了。”
话音刚落,熹姐儿心虚,低头吃饭,脚尖时不时碰上姚蝶玉。
听到是十三钱的工钱,姚蝶玉下意识想反驳,但听到后半截话,她似乎明白熹姐儿为何要撒谎了。
熹姐儿撒谎是想让她自己留些银子起来,若坦诚说是一两八钱,恐怕要自己一分也留不住了,姚蝶玉抿着嘴,思考片刻后没有说实话,和吕仕芳商量:“阿娘,今年境况贫困,不如让苏哥儿先到秀才的书馆里读上一年,等明年日子转好时,再去那万举人的书馆里读书吧。”
苏哥儿如今的蒙师是万宝良。
万宝良是个贡士,没有做官,回到本籍九江府后自己开了书馆,他学富五车,书通二酉,颇有名声,只收二十个学生,一年的脩金要收上三十两。
三十两也就是说一个学生一年大概要交一两一钱,吕凭没入狱以前,这一两一钱对他们来说并不算太大的负担,可现在饭都吃不起了,又哪有闲钱去交这份脩金?
而秀才的书馆,一个学生一年才交两钱的脩金,两钱的修金,姚蝶玉熬油费火织个十天半个月,织出一匹夏布就能赚到了。
秀才收的脩金不高,他却是有些本事在,循循善诱,教导有方,交出了不少好学生,姚蝶玉以为苏哥儿在那里读书也能成才。
吕仕芳听了,眉头皱起来,十分不赞同姚蝶玉的建议,蒙师对一个刚受教的孩儿何其重要啊,她自己的丈夫是个没文墨,连唐诗宋词都背不上几首的秀才,丈夫如此无用,她便觉得这世间里所有的秀才都是无墨的文人,嘴上只会之乎者也矣焉哉,做为蒙师十分害人:“苏哥儿现在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了,阿凭也不知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不如先把那街上的纸铺,先退了吧。”
第15章
吕仕芳生了三个孩子,长子吕凭不是个读书的料,寒窗苦读十余年只是个童生,而次女熹姐儿再过个两三年就要嫁人,女大不中留,留不住便就不多花什么心思在她身上了,给口饭吃,能长大嫁人就行。
吕仕芳想要光宗耀祖,也有望子成龙之心,吕凭入狱后,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苏哥儿身上,不愿苏哥儿在学业上低人一等。
“已、已经下雨了。”听了吕仕芳的话,姚蝶玉有些不高兴,心头骤然一缩,疼得酸溜溜的,好似又无数根针密密麻麻钉了过来,但无法说给别人听,只能默默承受着,她悲伤得低垂了头,“阿凭哥哥的纸铺位置好,多少人盯着……不能退的,而且契约签了三年,如今才第二年,再说我也可以用那铺子暂时做点别的生意,苏哥儿的脩金,我会想办法的。”
吕凭被拿进监狱受罪后没多久就判了死刑,秋后受刑,但姚蝶玉一派天真,始终觉得这件事有转机,而转机就是这一场场的雨水,只要今年不再干旱,气候温暖湿润,让农作物能生长起来,那么吕凭以及其它盗窃种子的人定能安然出狱。
“你且自己打算打算吧,别耽误了苏哥儿的学业就成。”这几个月里吕仕芳苍老了许多,说话声都不似从前有力了,她摆摆手,不肯让步,“反正苏哥儿定是要去万先生的书馆里读书,他三年才收一次学生,苏哥儿今年不去读,就得等上两年,到时候谁也不知书馆里还有没有我们的苏哥儿的位置了。”
这话似有所指,估摸是在说叔叔家的福哥儿,姚蝶玉假装不懂,眼皮垂了垂没有接话。
吕仕芳信奉“宁治百男子,不治一女人”的话,她自己是妇人,却鄙视妇言,觉得妇言能使平地里起风波,如何都不肯让步,她为长辈,姚蝶玉不好再说什么,她本以为吕仕芳肯退一步的话,那么省下来的银子也能让熹姐儿去书馆里读个几年书,长些见识,但吕仕芳态度坚决,她只能先绝了让熹姐儿一同去读书的念头,想着等哪日生活境况有所好转了,再送熹姐儿去念书也不迟。
后面三日还能得工钱,可这些工钱不经花,光是一个租金,就要三两五钱银子,租金与苏哥儿的脩金一交,手里头只剩下二两多一些,哪里够一个目前是四家头的家开销的,姚蝶玉回到寝房后,红着眼眶在烛火下连连叹气,揉着太阳穴不断想办法,手里不管最后剩多少,她都要拿出一两给自己的阿娘尽孝心,后边的银子实在不够用,就把簪子典了吧。
刚叹完第五声气,剥啄声轻轻响起。
熹姐儿洗完身子后偷摸来敲门:“嫂嫂,是我。”
“没锁,进来吧。”姚蝶玉擦去眼角上的湿意。
熹姐儿小心翼翼推开门,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走到姚蝶玉面前:“嫂嫂,我本没想和阿娘说工钱的事儿的,但阿娘从旁人口中听到了嫂嫂去晏大人家中做衣裳了,便来问我工钱是多少……”
“我没有责怪你,这件事儿你不提,我也会和阿娘提起,不过你怎会欺骗阿娘是一日十三钱?”姚蝶玉露出笑容,牵住熹姐儿的手,把她拉到身旁来,就着月光看她的面容,睫毛湿濡,眼眶微红,是哭过的痕迹。
“今日阿娘和福哥儿一家为了读书之事吵了一架。”熹姐儿低声回道,“叔叔和婶婶想让福哥儿去万先生的书馆里读书,可书堂已经满了,如果弟弟今年去不得书堂,福哥儿就能去读书,为了让福哥儿去读书,他们拿了二两银子过来。阿娘本就讨厌叔叔一家,绝不可能让步的,这之后阿娘就嘀咕着就算卖了自己的绢布,退了哥哥的纸铺也要让弟弟去读书,还说日后不管再穷,在大堂里用膳时,也要顿顿有荤,不能再让叔叔一家瞧不起,再后来又来问我,嫂嫂去晏大人那里能拿多少工钱,我不敢如实说,怕嫂嫂辛苦了几日,一分钱都拿不到。”
听到这儿,姚蝶玉恍然大悟,怪不得吕仕芳如何都不肯让步,原来是好脸面,那么当初她不肯一起去知府里找晏鹤京打悲,也是怕韩羡禺一家子知道了会笑话。
姚蝶玉无奈苦笑一声,摸着熹姐儿的脑袋道:“嫂嫂知道了,没事,日子会好起来的。”
熹姐儿会撒谎,也有自己的私心。
吕仕芳对她冷淡,平日里只关心苏哥儿,吕凭入狱以后,只有姚蝶玉会关心照顾她,所以比起自己的阿娘,她更亲近姚蝶玉这个嫂嫂了,所以她不想让姚蝶玉挣来的银子都用在苏哥儿身上。
这点事情姚蝶玉看得明白,却不觉得她有什么错,她也才十岁。
……
苏哥儿的脩金,姚蝶玉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按月给脩金,一年要一两一钱,那么折下来一个月只需给个一钱。
分着给能负担得起,她现在闲暇时会成衣铺里帮忙做些针指活儿,也得了在苏州相识的娘子所荐,凭着关系与双手之巧,从松江府的暑袜铺里拿尤墩布回家做暑袜,从中领取报酬,勤奋些的话一个月能拿一两钱,懒惰些也有个七八十文,能够买不少油盐酱醋。
有了办法,姚蝶玉次日一早就去书馆找万宝良。
起初怕万宝良这个举人不答应,姚蝶玉陪小心,还愿意多给一钱,当做息钱,给一两二钱,那么每个月都要给一钱了。
好在万宝良不是个爱财如命的人,他见姚蝶玉囊中羞涩,捉襟见肘,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且不收一分息钱。
姚蝶玉垂泪而谢,等到了时辰,便转去晏鹤京的宅院里做衣裳。
然而今日她没能进到宅院里,银刀说晏鹤京嫌存有的纱罗不够轻薄,让京城那儿重新送了几匹过来,要五日后才到,所以五日后再来宅院做衣服就好。
姚蝶玉暗道一声怪人,没在宅院里多做逗留便离开。
苏哥儿的脩金之事解决后,当日姚蝶玉回到家中,又在寝内偷偷以泪洗面,哭过了,心情便就好了不少,擦干净脸面后倒榻睡去。
睡前她想到了在监狱里的朱六莲,也不知道她的案件什么时候才能有结果……
这一觉睡失睡到天大亮。
姚蝶玉睁眼见曙光盈窗,已是巳时两刻,看到刺眼的光亮,她吓得魂魄都散了几缕,不迭梳洗,急匆匆跑到蚕房里看那些蚕,有八成的蚕已经起眠,摇头晃脑寻找桑叶。
“完了完了,你们等我!”姚蝶玉见不得蚕饿肚子,馏了几个馒头给吕仕芳和熹姐儿苏哥儿当早膳,自己饿着肚子就往城外冲。
今日市曹热闹,道路被人头塞满了,姚蝶玉在人群中差些进退不得。
“发生什么事儿了?”姚蝶玉着急出城,缩着肩膀,问身边的人,“怎那么多人?都是要去哪儿 ?”
“都是去府衙凑热闹的。”那人回道,“去年朱妇溺毙女婴的案子,晏大人今日要当堂审讯,大伙儿都好奇此案重审后会怎么定罪结案,这不,有事没事的都跑去观望了,刚上任就翻这种冤案,还特地去京城拿案卷呢,我也有些好奇。”
第16章
“是德安的朱六莲吗?”昨日还想着这案子什么时候能解决,不想今日就当堂审讯了,姚蝶玉迷迷糊糊忘了要事,脚步顺着去府衙的人群移动着。
“是啊,不过也有一部分人是想去看看晏大人长什么模样吧,听说那晏大人长得俊美非常。”那人笑回,“小虫娘子也要去府衙?”
姚蝶玉点点头:“去瞧一瞧吧。”
姚蝶玉来的晚,挤在仪门处动弹不得,踮起脚尖也看不得大堂处的情景,好在在向里头挤的时候遇到了同来凑热闹的金月奴。
金月奴来的早一些,挤在了前边的位置了,她眼尖,看见姚蝶玉被挤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笑了她一声,当即探身伸手把她拉了过来:“诶,让让,我给她留了位置的。”
有了金月奴这句话,前边的人稍是侧了身子,让出一点缝隙。
姚蝶玉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金月奴身边,金月奴当先看到她的竹篓,疑惑地问一句:“你这是去摘桑叶回来了?还是准备去摘桑叶。”
“哎呀!”经金月奴这么一说,姚蝶玉这才想起来自己是要去干什么的,“我的蚕昨半夜就起眠了,然后我早上失睡,它们到现在还没吃饭呢。”
说完,她转过身就要走,金月奴一把扯住她的袖子,道:“诶,你急什么,我的蚕昨日开始就准备吐丝结茧了,不吃桑叶了,你待会儿去我的地里摘一些就是。”
“真的吗?”听到能去摘桑叶,姚蝶玉眉开眼笑,“太好了。”
大堂内还没有晏鹤京的身影,不过与朱六莲案件相关的人都在堂内等候着。
见堂内没有做官的人在,围观人也大了胆子嘀咕起来:“那些公子少爷满身铜臭,做了官也消不净身上的纨绔气习,我倒是想看看这新来的知府,到底能不能为民请命。”
“这叫请啥命?分明就是多此一举,闲着没事做,去追究到底是谁溺死的孩子,追究出来有什么用,这又没犯什么律法,还不如管六陈铺里卖腐烂种子的事儿。”
“那知府大人本也不想受理此案的吧,可谁知朱氏胆子这么大,竟敢越级而告,做出拦轿喊冤的事情来。”
围观之人说是来看如何判案的,倒不如说是来看笑话的,姚蝶玉听着这些话,不由为朱六莲和晏鹤京捏了把汗。
金月奴若有所思凑到姚蝶玉耳边道:“这晏大人虽是个纨绔子弟,但一上任就肯为朱妇翻案,去京城拿案卷,应当是个不错的人,所以当初我才想让你去晏大人跟前妻救夫刑,唉,没想到晏大人脾气会这么古怪啊。”
“嗯……”姚蝶玉脑袋嗡嗡的,想到被捉入监狱里的那日脸蛋就热了起来,不自然道,“可能那日晏大人心情不美吧。”
金月奴没有察觉到姚蝶玉的异状,她说完后想到一件事,声音更低了三分:“今早你的翁姑来问我工钱是多少了,她既然来问,便说明你没有如实告知她工钱吧?一日不见,你个小蠢娘脑子竟然聪明了一回。”
“翁姑问你了?”姚蝶玉有些恼怒了,明明苏哥儿的脩金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吕仕芳还有哪里需要花钱的地方?
“是啊。”金月奴努了努嘴,“放心,我没如实说出来,只说几钱而已,她听了以后没什么反应就走了,应当不会再怀疑了吧。怀疑也没事,你就一口咬定是几钱就好,你那夫君在牢里,你与他又没有个一儿半女的,是要为自己打算打算了。”
“唔。”姚蝶玉心不在焉地听着,没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她反而有点担忧熹姐儿。
若这个谎言被拆穿了,熹姐儿定会被责骂一通的。
在仪门前站了一盏茶的功夫,还没有听到惊堂木的声响,有些人手里有事儿要做,等不及主人翁出场便转身离开了,金月奴拉着姚蝶玉见缝就挤,一点点挤到前头去。
刚挤进去,晏鹤京便从二堂里出来了,紧接着朱六莲从监狱被押到堂内,没过一会儿,她的丈夫张文才和公公张一元现了身,也被官差引到了大堂之内。
姚蝶玉的注意力起初只在朱六莲身上,但张文才和张一元出来后,她犹如晴天里遭了个霹雳,定在原地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二人不就是她在回家路上看见的溺女婴之人吗?
姚蝶玉眨眨眼,不可置信地眯起眼,两张人脸的轮廓在视线里变得更加清晰,她觉得是自己眼错,仰起头看看天,又低头望着脚尖之后,再把视线移到堂内去。
这一次她先和晏鹤京对视上了,不过没看清楚晏鹤京的神情如何,她的眼珠子便往下一转,视线重新落在跪在地上的人身上。
越看越是确定,不管怎么看,两张面孔都与记忆中的人重合了,姚蝶玉两下里害怕,呼吸一急,捉住金月奴的手臂道:“月奴姐姐,那两个男子,是不是有一人脸上有疤痕?”
“是啊。”金月奴养蚕,但不织布,不织布的眼力和寻常人一样,见问,延颈仔细看了一眼后道,“年轻一些的,脸颊上有个新肉凸起来的刀疤痕。”
这二人,就是她见到过的溺女婴之人!姚蝶玉胸口突突乱跳起来,抓住金月奴手臂的手指渐渐使上了力气。
十根手指越收越紧了,金月奴转过头去本想呼痛,但见姚蝶玉脸色惨白如纸,呼吸骤急,好似要犯病了,这会儿她管不着手臂上的疼痛了,摸上姚蝶玉的脸颊,急忙道:“你怎的了?脸色这么白。”
“没、没什么,就是有些热。”姚蝶玉深呼吸之后,挤出一个笑容。
金月奴见姚蝶玉脸颊慢慢有了颜色,便把注意力放回到堂上。
姚蝶玉艰难地吞下一口唾沫,重新将视线落到跪在堂下的两名男子身上。
姚蝶玉下死眼盯着人看的同时,也有人把视线胶在她的身上,她觉得眉眼热热的,背脊凉飕飕的,心里很不舒服,她把这一阵不舒服归结于看到了溺女婴的恶人,勾起了害怕的心理,并没有多想。
随着惊堂木的声响落下,方才还在交头接耳的人皆闭上了嘴,没有一点说话声响。
晏鹤京沉默片刻后看向堂下跪着的张氏父子:“抬起头来看着本官。”
为了省心,养蚕的人家多会聘猫驱赶虫鼠,没有虫鼠相扰,蚕儿才能安然成长到吐丝结茧。
姚蝶玉去苏州的时候看到许多寺庙里头也聘了猫来保护佛经,寺庙里的尼姑和尚要参禅悟道或行善救世而外出时,还会把钥匙交给猫儿来管,让它们看管寺庙。
因为怕猫,也为了省些银子,姚蝶玉养蚕后没有聘猫儿回家,她织了一匹透气的密网纱布,披罩在蚕箔上防虫,至于如何防止蚕被黠鼠偷吃,那也是简单,她买几个猫儿彩陶放在蚕房门口,然后每日熄灯上榻睡觉前,让熹姐儿用被褥蒙住头,在蚕房四边学猫儿叫上几声吓唬那些欲出洞穴偷吃的鼠。
只是有的黠鼠太聪慧,知道猫儿彩陶不是真猫,猫叫声是人伪造的,会在半夜三更,夜黑风高时来吃蚕,所以到了夏日的时候,她只能在蚕箔旁置一张小竹榻睡觉。
睡在蚕箔旁提心吊胆的,总怕老鼠出没,根本睡不好,姚蝶玉摸了一下沉甸甸的袖子,觉着在夏日来临以前,可以聘只蚕猫回家。
得了一两八钱,姚蝶玉不敢乱花,回家的途中,她边走边嘀咕要用银子的地方:纸铺的租金和公家的赋税要交,苏哥儿的脩金得先准备着,再过一段时日,清明祭祀也要用一笔银子……苏哥儿的脩金有些多,不如今年让他先去秀才的书馆读着吧……熹姐儿喜欢读书,不知道翁姑舍不舍得让她一同去书馆里。
这一两八钱听着多,但根本不够交租金和公家的赋税,好在还能拿两次到三次一两八钱,此时晏鹤京在姚蝶玉的心里又变成了一个好人。
回到家,日头还没西沉,姚蝶玉嫌身上带有沉香味,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才去蚕房看一眼蚕,发现没有异样,这才去厨房做饭。
晚膳的时候吕仕芳提起苏哥儿读书的事情来:“你今日是不是上门给晏大人做官服了?熹姐儿说一日有十三钱的工钱……做个两日,就够苏哥儿的脩金了。”
话音刚落,熹姐儿心虚,低头吃饭,脚尖时不时碰上姚蝶玉。
听到是十三钱的工钱,姚蝶玉下意识想反驳,但听到后半截话,她似乎明白熹姐儿为何要撒谎了。
熹姐儿撒谎是想让她自己留些银子起来,若坦诚说是一两八钱,恐怕要自己一分也留不住了,姚蝶玉抿着嘴,思考片刻后没有说实话,和吕仕芳商量:“阿娘,今年境况贫困,不如让苏哥儿先到秀才的书馆里读上一年,等明年日子转好时,再去那万举人的书馆里读书吧。”
苏哥儿如今的蒙师是万宝良。
万宝良是个贡士,没有做官,回到本籍九江府后自己开了书馆,他学富五车,书通二酉,颇有名声,只收二十个学生,一年的脩金要收上三十两。
三十两也就是说一个学生一年大概要交一两一钱,吕凭没入狱以前,这一两一钱对他们来说并不算太大的负担,可现在饭都吃不起了,又哪有闲钱去交这份脩金?
而秀才的书馆,一个学生一年才交两钱的脩金,两钱的修金,姚蝶玉熬油费火织个十天半个月,织出一匹夏布就能赚到了。
秀才收的脩金不高,他却是有些本事在,循循善诱,教导有方,交出了不少好学生,姚蝶玉以为苏哥儿在那里读书也能成才。
吕仕芳听了,眉头皱起来,十分不赞同姚蝶玉的建议,蒙师对一个刚受教的孩儿何其重要啊,她自己的丈夫是个没文墨,连唐诗宋词都背不上几首的秀才,丈夫如此无用,她便觉得这世间里所有的秀才都是无墨的文人,嘴上只会之乎者也矣焉哉,做为蒙师十分害人:“苏哥儿现在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了,阿凭也不知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不如先把那街上的纸铺,先退了吧。”
第15章
吕仕芳生了三个孩子,长子吕凭不是个读书的料,寒窗苦读十余年只是个童生,而次女熹姐儿再过个两三年就要嫁人,女大不中留,留不住便就不多花什么心思在她身上了,给口饭吃,能长大嫁人就行。
吕仕芳想要光宗耀祖,也有望子成龙之心,吕凭入狱后,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苏哥儿身上,不愿苏哥儿在学业上低人一等。
“已、已经下雨了。”听了吕仕芳的话,姚蝶玉有些不高兴,心头骤然一缩,疼得酸溜溜的,好似又无数根针密密麻麻钉了过来,但无法说给别人听,只能默默承受着,她悲伤得低垂了头,“阿凭哥哥的纸铺位置好,多少人盯着……不能退的,而且契约签了三年,如今才第二年,再说我也可以用那铺子暂时做点别的生意,苏哥儿的脩金,我会想办法的。”
吕凭被拿进监狱受罪后没多久就判了死刑,秋后受刑,但姚蝶玉一派天真,始终觉得这件事有转机,而转机就是这一场场的雨水,只要今年不再干旱,气候温暖湿润,让农作物能生长起来,那么吕凭以及其它盗窃种子的人定能安然出狱。
“你且自己打算打算吧,别耽误了苏哥儿的学业就成。”这几个月里吕仕芳苍老了许多,说话声都不似从前有力了,她摆摆手,不肯让步,“反正苏哥儿定是要去万先生的书馆里读书,他三年才收一次学生,苏哥儿今年不去读,就得等上两年,到时候谁也不知书馆里还有没有我们的苏哥儿的位置了。”
这话似有所指,估摸是在说叔叔家的福哥儿,姚蝶玉假装不懂,眼皮垂了垂没有接话。
吕仕芳信奉“宁治百男子,不治一女人”的话,她自己是妇人,却鄙视妇言,觉得妇言能使平地里起风波,如何都不肯让步,她为长辈,姚蝶玉不好再说什么,她本以为吕仕芳肯退一步的话,那么省下来的银子也能让熹姐儿去书馆里读个几年书,长些见识,但吕仕芳态度坚决,她只能先绝了让熹姐儿一同去读书的念头,想着等哪日生活境况有所好转了,再送熹姐儿去念书也不迟。
后面三日还能得工钱,可这些工钱不经花,光是一个租金,就要三两五钱银子,租金与苏哥儿的脩金一交,手里头只剩下二两多一些,哪里够一个目前是四家头的家开销的,姚蝶玉回到寝房后,红着眼眶在烛火下连连叹气,揉着太阳穴不断想办法,手里不管最后剩多少,她都要拿出一两给自己的阿娘尽孝心,后边的银子实在不够用,就把簪子典了吧。
刚叹完第五声气,剥啄声轻轻响起。
熹姐儿洗完身子后偷摸来敲门:“嫂嫂,是我。”
“没锁,进来吧。”姚蝶玉擦去眼角上的湿意。
熹姐儿小心翼翼推开门,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走到姚蝶玉面前:“嫂嫂,我本没想和阿娘说工钱的事儿的,但阿娘从旁人口中听到了嫂嫂去晏大人家中做衣裳了,便来问我工钱是多少……”
“我没有责怪你,这件事儿你不提,我也会和阿娘提起,不过你怎会欺骗阿娘是一日十三钱?”姚蝶玉露出笑容,牵住熹姐儿的手,把她拉到身旁来,就着月光看她的面容,睫毛湿濡,眼眶微红,是哭过的痕迹。
“今日阿娘和福哥儿一家为了读书之事吵了一架。”熹姐儿低声回道,“叔叔和婶婶想让福哥儿去万先生的书馆里读书,可书堂已经满了,如果弟弟今年去不得书堂,福哥儿就能去读书,为了让福哥儿去读书,他们拿了二两银子过来。阿娘本就讨厌叔叔一家,绝不可能让步的,这之后阿娘就嘀咕着就算卖了自己的绢布,退了哥哥的纸铺也要让弟弟去读书,还说日后不管再穷,在大堂里用膳时,也要顿顿有荤,不能再让叔叔一家瞧不起,再后来又来问我,嫂嫂去晏大人那里能拿多少工钱,我不敢如实说,怕嫂嫂辛苦了几日,一分钱都拿不到。”
听到这儿,姚蝶玉恍然大悟,怪不得吕仕芳如何都不肯让步,原来是好脸面,那么当初她不肯一起去知府里找晏鹤京打悲,也是怕韩羡禺一家子知道了会笑话。
姚蝶玉无奈苦笑一声,摸着熹姐儿的脑袋道:“嫂嫂知道了,没事,日子会好起来的。”
熹姐儿会撒谎,也有自己的私心。
吕仕芳对她冷淡,平日里只关心苏哥儿,吕凭入狱以后,只有姚蝶玉会关心照顾她,所以比起自己的阿娘,她更亲近姚蝶玉这个嫂嫂了,所以她不想让姚蝶玉挣来的银子都用在苏哥儿身上。
这点事情姚蝶玉看得明白,却不觉得她有什么错,她也才十岁。
……
苏哥儿的脩金,姚蝶玉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按月给脩金,一年要一两一钱,那么折下来一个月只需给个一钱。
分着给能负担得起,她现在闲暇时会成衣铺里帮忙做些针指活儿,也得了在苏州相识的娘子所荐,凭着关系与双手之巧,从松江府的暑袜铺里拿尤墩布回家做暑袜,从中领取报酬,勤奋些的话一个月能拿一两钱,懒惰些也有个七八十文,能够买不少油盐酱醋。
有了办法,姚蝶玉次日一早就去书馆找万宝良。
起初怕万宝良这个举人不答应,姚蝶玉陪小心,还愿意多给一钱,当做息钱,给一两二钱,那么每个月都要给一钱了。
好在万宝良不是个爱财如命的人,他见姚蝶玉囊中羞涩,捉襟见肘,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且不收一分息钱。
姚蝶玉垂泪而谢,等到了时辰,便转去晏鹤京的宅院里做衣裳。
然而今日她没能进到宅院里,银刀说晏鹤京嫌存有的纱罗不够轻薄,让京城那儿重新送了几匹过来,要五日后才到,所以五日后再来宅院做衣服就好。
姚蝶玉暗道一声怪人,没在宅院里多做逗留便离开。
苏哥儿的脩金之事解决后,当日姚蝶玉回到家中,又在寝内偷偷以泪洗面,哭过了,心情便就好了不少,擦干净脸面后倒榻睡去。
睡前她想到了在监狱里的朱六莲,也不知道她的案件什么时候才能有结果……
这一觉睡失睡到天大亮。
姚蝶玉睁眼见曙光盈窗,已是巳时两刻,看到刺眼的光亮,她吓得魂魄都散了几缕,不迭梳洗,急匆匆跑到蚕房里看那些蚕,有八成的蚕已经起眠,摇头晃脑寻找桑叶。
“完了完了,你们等我!”姚蝶玉见不得蚕饿肚子,馏了几个馒头给吕仕芳和熹姐儿苏哥儿当早膳,自己饿着肚子就往城外冲。
今日市曹热闹,道路被人头塞满了,姚蝶玉在人群中差些进退不得。
“发生什么事儿了?”姚蝶玉着急出城,缩着肩膀,问身边的人,“怎那么多人?都是要去哪儿 ?”
“都是去府衙凑热闹的。”那人回道,“去年朱妇溺毙女婴的案子,晏大人今日要当堂审讯,大伙儿都好奇此案重审后会怎么定罪结案,这不,有事没事的都跑去观望了,刚上任就翻这种冤案,还特地去京城拿案卷呢,我也有些好奇。”
第16章
“是德安的朱六莲吗?”昨日还想着这案子什么时候能解决,不想今日就当堂审讯了,姚蝶玉迷迷糊糊忘了要事,脚步顺着去府衙的人群移动着。
“是啊,不过也有一部分人是想去看看晏大人长什么模样吧,听说那晏大人长得俊美非常。”那人笑回,“小虫娘子也要去府衙?”
姚蝶玉点点头:“去瞧一瞧吧。”
姚蝶玉来的晚,挤在仪门处动弹不得,踮起脚尖也看不得大堂处的情景,好在在向里头挤的时候遇到了同来凑热闹的金月奴。
金月奴来的早一些,挤在了前边的位置了,她眼尖,看见姚蝶玉被挤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笑了她一声,当即探身伸手把她拉了过来:“诶,让让,我给她留了位置的。”
有了金月奴这句话,前边的人稍是侧了身子,让出一点缝隙。
姚蝶玉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金月奴身边,金月奴当先看到她的竹篓,疑惑地问一句:“你这是去摘桑叶回来了?还是准备去摘桑叶。”
“哎呀!”经金月奴这么一说,姚蝶玉这才想起来自己是要去干什么的,“我的蚕昨半夜就起眠了,然后我早上失睡,它们到现在还没吃饭呢。”
说完,她转过身就要走,金月奴一把扯住她的袖子,道:“诶,你急什么,我的蚕昨日开始就准备吐丝结茧了,不吃桑叶了,你待会儿去我的地里摘一些就是。”
“真的吗?”听到能去摘桑叶,姚蝶玉眉开眼笑,“太好了。”
大堂内还没有晏鹤京的身影,不过与朱六莲案件相关的人都在堂内等候着。
见堂内没有做官的人在,围观人也大了胆子嘀咕起来:“那些公子少爷满身铜臭,做了官也消不净身上的纨绔气习,我倒是想看看这新来的知府,到底能不能为民请命。”
“这叫请啥命?分明就是多此一举,闲着没事做,去追究到底是谁溺死的孩子,追究出来有什么用,这又没犯什么律法,还不如管六陈铺里卖腐烂种子的事儿。”
“那知府大人本也不想受理此案的吧,可谁知朱氏胆子这么大,竟敢越级而告,做出拦轿喊冤的事情来。”
围观之人说是来看如何判案的,倒不如说是来看笑话的,姚蝶玉听着这些话,不由为朱六莲和晏鹤京捏了把汗。
金月奴若有所思凑到姚蝶玉耳边道:“这晏大人虽是个纨绔子弟,但一上任就肯为朱妇翻案,去京城拿案卷,应当是个不错的人,所以当初我才想让你去晏大人跟前妻救夫刑,唉,没想到晏大人脾气会这么古怪啊。”
“嗯……”姚蝶玉脑袋嗡嗡的,想到被捉入监狱里的那日脸蛋就热了起来,不自然道,“可能那日晏大人心情不美吧。”
金月奴没有察觉到姚蝶玉的异状,她说完后想到一件事,声音更低了三分:“今早你的翁姑来问我工钱是多少了,她既然来问,便说明你没有如实告知她工钱吧?一日不见,你个小蠢娘脑子竟然聪明了一回。”
“翁姑问你了?”姚蝶玉有些恼怒了,明明苏哥儿的脩金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吕仕芳还有哪里需要花钱的地方?
“是啊。”金月奴努了努嘴,“放心,我没如实说出来,只说几钱而已,她听了以后没什么反应就走了,应当不会再怀疑了吧。怀疑也没事,你就一口咬定是几钱就好,你那夫君在牢里,你与他又没有个一儿半女的,是要为自己打算打算了。”
“唔。”姚蝶玉心不在焉地听着,没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她反而有点担忧熹姐儿。
若这个谎言被拆穿了,熹姐儿定会被责骂一通的。
在仪门前站了一盏茶的功夫,还没有听到惊堂木的声响,有些人手里有事儿要做,等不及主人翁出场便转身离开了,金月奴拉着姚蝶玉见缝就挤,一点点挤到前头去。
刚挤进去,晏鹤京便从二堂里出来了,紧接着朱六莲从监狱被押到堂内,没过一会儿,她的丈夫张文才和公公张一元现了身,也被官差引到了大堂之内。
姚蝶玉的注意力起初只在朱六莲身上,但张文才和张一元出来后,她犹如晴天里遭了个霹雳,定在原地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二人不就是她在回家路上看见的溺女婴之人吗?
姚蝶玉眨眨眼,不可置信地眯起眼,两张人脸的轮廓在视线里变得更加清晰,她觉得是自己眼错,仰起头看看天,又低头望着脚尖之后,再把视线移到堂内去。
这一次她先和晏鹤京对视上了,不过没看清楚晏鹤京的神情如何,她的眼珠子便往下一转,视线重新落在跪在地上的人身上。
越看越是确定,不管怎么看,两张面孔都与记忆中的人重合了,姚蝶玉两下里害怕,呼吸一急,捉住金月奴的手臂道:“月奴姐姐,那两个男子,是不是有一人脸上有疤痕?”
“是啊。”金月奴养蚕,但不织布,不织布的眼力和寻常人一样,见问,延颈仔细看了一眼后道,“年轻一些的,脸颊上有个新肉凸起来的刀疤痕。”
这二人,就是她见到过的溺女婴之人!姚蝶玉胸口突突乱跳起来,抓住金月奴手臂的手指渐渐使上了力气。
十根手指越收越紧了,金月奴转过头去本想呼痛,但见姚蝶玉脸色惨白如纸,呼吸骤急,好似要犯病了,这会儿她管不着手臂上的疼痛了,摸上姚蝶玉的脸颊,急忙道:“你怎的了?脸色这么白。”
“没、没什么,就是有些热。”姚蝶玉深呼吸之后,挤出一个笑容。
金月奴见姚蝶玉脸颊慢慢有了颜色,便把注意力放回到堂上。
姚蝶玉艰难地吞下一口唾沫,重新将视线落到跪在堂下的两名男子身上。
姚蝶玉下死眼盯着人看的同时,也有人把视线胶在她的身上,她觉得眉眼热热的,背脊凉飕飕的,心里很不舒服,她把这一阵不舒服归结于看到了溺女婴的恶人,勾起了害怕的心理,并没有多想。
随着惊堂木的声响落下,方才还在交头接耳的人皆闭上了嘴,没有一点说话声响。
晏鹤京沉默片刻后看向堂下跪着的张氏父子:“抬起头来看着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