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归 第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荼蘼归》作者:子不语经年
  文案:
  【阶段性1v1…男女主破镜重圆…但女主和男二有个儿子】
  官宦闺秀凌之嫣偶然被詹阳太妃相中,经太妃牵线,邂逅了洒脱俊逸、心思单纯的藩王萧潭。
  凌之嫣清醒疏离,原本无意嫁入王侯之家;萧潭却对她一见倾心,一来二去,凌之嫣终被打动。
  萧潭满心欢喜安排订婚,然而合八字时却横生枝节。
  官场的暗流涌动,加上太妃的从中作梗,凌之嫣原本要随爹娘前往海疆赴任,不料萧潭却赶来将她追回,并把她安置在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司空珉的府中。
  不久后,城中百姓皆传,萧潭夜夜流连在司空珉的府中,二人莫不是有龙阳之好?
  事实上,司空珉为了避嫌,并不常回府。而凌之嫣偶尔见到他时,能察觉到他心底装着心事……
  *
  凌之嫣经历世态炎凉之苦,无奈委身于萧潭,然而在她需要他的时候,他却突然没了音信。
  绝望之际,一贯神秘清隽的司空珉,趁机对她坦白了心事。
  ……
  宴席上,司空珉携凌之嫣款款落座,一脸喜色向旁人介绍道:“这位是我府中的姬妾,如今已有了身孕。”
  众人皆笑,原来这司空珉不是断袖,众人很快又觉不对劲,既然如此,那萧潭留宿在司空府是何缘故?
  高座上,大伤初愈的萧潭愤怒至极, 他望向凌之嫣,又一字一顿向司空珉质问道:“你再说一遍——她是谁?”
  *
  萧潭在一夕之间失去一切,万念俱灰的时候,心里还是有无法放下的人。
  他想回到她的身边,哪怕她现在属于别人……
  【声明】:男主、男二皆c,身心唯有女主;男二为什么对外介绍女主是姬妾,第25章 /第33章都有解释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破镜重圆 阴差阳错 正剧 白月光
  主角:凌之嫣 萧潭 配角:司空珉
  其它:白月光,破镜重圆,雄竞
  一句话简介:白月光和两个男人的极致拉扯
  立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第1章 王府邀约 又不是非要娶她
  凌之嫣从别人口中听说萧潭这个人的时候,只知道他是遥不可及的詹阳王殿下,未曾料到自己竟会在第二日亲眼见到他。
  ……
  平南郡的潇湘城中,最负盛名的寺庙要数感华寺,相传有百年香火,一直是城中百姓进香祈福的圣地,据说许愿特别灵验。
  郡府官宦之女凌之嫣,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难得外出玩乐,却也常听母亲提起感华寺盛况——经声琅琅,灯火荧荧,因而格外向往。
  去年凌之嫣开始学刺绣,心灵手巧,绣品不俗,引得凌母连连夸赞,近来特许她一同出门去感华寺逛逛。
  阳春三月,微风拂面,凌家的马车载着母女二人出行,凌母一路叮嘱着:“佛家重地,到了那儿不可随意走动,不可大声喧哗。”
  凌之嫣心旷神怡,连连答应着:“知道了知道了。”
  凌之嫣在母亲跟前才活泼些,母亲常笑她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不过她出门在外时却是另一副面孔,清净疏离,少言寡语,几乎不说无关的话,在外人眼里自然是个极稳妥的人。
  一路到了感华寺,未下马车便听到熙攘一片,笑语不停,好生热闹。
  凌母是常客,一下车便有周到的小沙弥领她们走入山门。
  凌之嫣紧紧跟随在母亲身旁,穿过人来人往,随母亲行至正殿,看母亲手执檀香,虔诚地闭目念叨,然后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在佛像前躬身磕头。
  起身后,凌之嫣感慨观景不如听景,这地方有什么好逛的,除了人就是烟。虽说祈愿灵验,可她又没有什么可以许的心愿。
  凌母瞧她闷得慌,笑着提议:“要不要去放生池瞧瞧?”
  凌之嫣想着来都来了,干脆就瞧瞧。
  正往后院走时,忽听山门前有人高呼:“詹阳太妃驾到。”
  山门前拥挤的男男女女顷刻散去,迅速给太妃的轿子腾出一条道。
  凌之嫣和母亲离得远,但也要垂首行礼,恭恭敬敬。
  这太妃一身雍容,端庄地从轿中走出,和气地望了望乌泱泱一群行礼的香客,开口慈婉道:“罢了罢了,别扰了大家的兴致。”
  众人散去,凌之嫣没有逗留太久,随母亲往后院的放生池看鲤鱼。
  池边三三两两有人嘀咕:“太妃上个月刚来上过香,这个月怎地又来了?”
  另一香客忙小声接话道:“听闻朝廷要削藩,太妃眼下正发愁呢。”
  池中鲤鱼长得都一个样,凌之嫣没什么兴致,竖起耳朵听市井闲谈。
  人群中有人不解:“朝廷削藩是怎么个法子?太妃怎地要发愁?”
  方才那个香客四下张望一番,而后小声道:“詹阳王萧潭尚未婚配,照朝廷的意思,没有子嗣的藩王无需留置那么大封地,所以太妃才忧虑重重,担心朝廷让王爷迁封地。”
  凌之嫣听明白了,这太妃确实需要来祈愿。
  只不过,萧潭眼下没有子嗣,三五年后不就有了吗?朝廷以此为由削藩,岂不是不通情理?
  但君王一言九鼎,朝廷的诏令,谁敢质疑有无道理。
  凌之嫣悄悄打量两眼方才谈话的几个人,见他们各自闭口,显然是对这个道理心照不宣。
  日近正午,凌之嫣有些乏了,不由自主打了个哈欠,凌母看在眼里,关心道:“累了?可要回家去?”
  凌之嫣忙点头,打起精神准备向外走。
  转身之际,母亲被一位熟人唤住——
  “凌夫人今儿也来啦?”
  凌母忙偏头应道:“江夫人,好久不见!”
  凌之嫣幼时见过这位江伯母,尚有几分印象,周到地上前唤一声江伯母好。
  那江伯母笑逐颜开,问凌之嫣是不是十七岁了,还打趣她今日是否许了心愿,凌之嫣腼腆应对,不敢流露出对寺庙毫无兴致的态度,随后听母亲和这位伯母寒暄。
  凌之嫣耐心听了一会儿,无非是些近来可好、天暖了睡眠如何、吃什么保养等平常话,不是大事,但很温馨。
  凌之嫣正发着愣,忽见放生池边的众人纷纷垂首行礼,定睛一瞧,原来是那位太妃过来了。
  凌之嫣忙也低头行礼,只是这江伯母大概是同太妃相识的,撇下凌家母女匆匆走上前问安。
  江伯母对太妃恭声道:“见过太妃,方才见太妃正同住持说话,故而未敢上前打搅。”
  太妃随即笑道:“江夫人不必拘礼,我今日也不过是闲来无事才来消遣而已。”太妃一边说话,一边看向凌之嫣和凌母,目光盈盈对江夫人问道,“那边是谁家的夫人和姑娘?方才见你们相谈甚欢。”
  江伯母听太妃这样讲,忙回头向凌之嫣和凌母使了个眼色,凌母不敢无视,领着凌之嫣上前同太妃问安,自报了家门。
  太妃近观凌之嫣两眼,赞不绝口:“小姑娘眉目如画,气度不俗,一看就是知书达礼的,凌夫人教养得真好。”
  凌之嫣听得脸红,忙回话道:“太妃过奖了。”暗忖着这太妃说话装腔作势,着实令人拘束。
  凌母也笑道:“小女今儿头一回出家门,没见过世面,还望太妃担待。”
  “凌夫人此言差矣,我瞧这凌姑娘模样礼仪都是没得挑的,可惜我膝下无女。”
  江夫人忙奉承道:“太妃虽然无女,但有詹阳王殿下这样的儿子,整个潇湘城谁比太妃的福气深?”
  太妃笑声爽朗,又对凌之嫣道:“王府去年新栽了几株桃花,都是京城运送来的,如今已开满了枝头,凌姑娘若有雅性,明儿来王府赏花如何?我派马车去接你。”
  凌母双眉轻蹙,暗暗和江夫人互望一眼,对太妃此举深感忧虑,但也不容当场回绝,只好点头称谢。
  太妃撂下话后,满意离去,凌之嫣不安地望向母亲,不解太妃为何单独邀请她一人。
  “娘,你说我去不去?”
  凌母面露难色,自己心知肚明的事无法对凌之嫣明说。
  江夫人在一旁安抚道:“凌夫人不必担心,太妃既然当着众人的面邀请凌姑娘赏花,就是把凌姑娘当客人的。”
  凌之嫣这么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因而也无所畏忌,壮着胆子决定去王府开开眼。
  ***
  詹阳王府,萧潭打猎刚回来,恰逢太妃也刚从感华寺归来,母子在花厅打了照面。
  太妃一见他便半笑半嗔道:“你马上就要丢掉这块立足之地了,怎么还有心情打猎?”
  萧潭将弓箭交给随从,懒懒回答道:“皇兄对削藩一事志在必得,我着急有什么用,难道想让我造反不成?”
  太妃大惊失色:“你说什么混话,少说两句。”
  萧潭劝母亲:“母妃,人各有命,命里无时莫强求,不管我迁去哪儿,你都是安享富贵的太妃,何苦在意封地大小好坏?”
  太妃听他这话,只想骂他胸无大志,转念一想这是自己亲儿子,骂他等于骂自己教子无方,也就懒得置气了,缓了口气,改口说起正事:“明日有个官宦闺秀要来府里赏花,是我邀请来的,到时候你不妨见一见她,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合眼缘的姑娘。”
  “母妃现在是要帮我张罗婚事了?”萧潭听出端倪,以他对母妃的了解,她对那姑娘的赞赏,不过是看重人家容易拿捏罢了。
  太妃阴阳怪气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也该娶王妃繁衍子嗣了,免得削藩的时候还是孤家寡人。”
  萧潭不以为然:“孤家寡人多好,无牵无挂。”
  太妃懒得同他一般见识,起身回屋歇着了。回房后,侍女伺候太妃卸下珠钗,太妃望着映在铜镜中的半老容颜,不自觉又想起凌家那姑娘。诚然,那姑娘让她想起二十年前尚未入宫为妃的自己。
  穿堂风吹起萧潭腰间佩玉,他眸色澄明,心间很不是滋味,母妃从前在先帝的后宫资历平平,如今母凭子贵在藩国当太妃,为何就是不能知足常乐?
  萧潭是先皇第七子,自幼长在皇宫锦衣玉食,但在宫中也见多了后宫妇人争宠的把戏,有嫔妃为了荣华富贵,连自己亲生父母都不认,一心攀上位高权重的大将军当养父。还有嫔妃为了俘获圣心,自愿把身边的宫女往皇上身边送,美曰替皇上分忧……就连当今那位太后娘娘来说,表面上贤良淑德,实际上也曾做过害死皇子的龌龊事。
  萧潭见识过后宫种种,自懂事后便畏惧女子的蛇蝎手段,毫无思春之意。十五岁时先皇驾崩,长兄登基,萧潭因同他交好,获封詹阳王,迁到封地潇湘城,天高皇帝远,活得逍遥自在,当了三年藩王也迟迟没有娶妻成家。
  削藩的事他自然早有耳闻,但一直不愿相信皇兄真的会翻脸无情——退一万步讲,皇兄至少不会过分亏待他吧?萧潭生性乐观,觉得自己总不至于活不下去,没把削藩一事放在心上,对于子嗣也不热忱。
  萧潭忽而思绪沉沉,至于母亲安排来赏花的那个姑娘?
  见见就见见吧,他又不是非要娶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