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有及 第25节
陈设虽不奢华,然俱是匠心之品,风流雅意。
我赞道:“倒是有几分古人雅趣,将军果然会享受。”
李昀未多言,只抬手请我入座,我便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一时屋内静极,唯有窗外细雪落檐、松枝摇曳的轻响。
暖炉袅袅,香气氤氲,却难掩心底翻涌的旧念。
这是我第一次踏入这间屋子。
过往多随二公子止步于六角亭。
多是值春初或夏末,风柳拂面,池水泛光。
彼时只觉眼前皆笼中景,日日盼着何时能破笼而出,哪怕一线天光也好。
我端起手边温酒,轻抿一口,唇齿间是出人意料的甘甜,酒不烈,却绵长,落入喉间只觉一股温热缓缓流入脏腑,将胃也一并熨帖了去,忍不住又抿了一口。
“别急着饮酒,”李昀看着我,语气温和,“先垫点腹,尝尝这条鱼。”
我应声放下酒杯,执起象箸,缓缓分出鱼肉送入口中。
“味道如何?”
“鱼肉鲜嫩清润,几无腥气。”我细细咀嚼品尝,“肉质细腻,味道极好。”
李昀说:“这鱼虽是初捞初食,终究还是淡了些,比不上南地的海味,才叫一个‘鲜’字。”
是说京城比不上南地么?
还是……
指我初入京局、新身换姓、面貌未久,正如新鲜之鱼,人皆好奇。
我动了下唇角,借着抿酒的动作,目光飞速打量了下李昀的神色。
他的神色平静自若,举止闲雅,仿佛这句不过是信口一提,话中并无别意。
我希望是自己想太多了,他的话中并无深意。
我斟酌着说道:“我倒认为各有风味。南地的鱼多是海味,京城则多河鲜。”
李昀看了我一眼,随即问:“再过些时日便是年节,南地都是如何过的?”
我想了想:“和京中其实也差不离。”
他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为我介绍京城的年节。
“京城平时禁鞭炮烟花,可一到年下便开禁了,家家户户皆是爆竹连天,火树银花,一夜未歇。”
语至此处,我忍不住接话:“是啊,哪怕最穷的人家,也舍得买挂小挂炮,点上一串,图个新年吉利。”
李昀静静听着。
“京城是红灯高挂,金绸对联。街上人虽多,却不吵闹。”我一边说,一边好像真的有些想家了。
望向窗外微雪飘零,我继续道,“而南地却不同。我去年还自己亲手扎了个纸糊的鱼灯,挂在廊下,倒也别具一格,颇有童心。街上孩子们追着花灯跑,一巷子的笑声,不用怕吵到贵人。”
李昀听完,笑了笑:“听你这般说,倒觉南地年节更添几分人间烟火。”
我点头:“京城的年,总觉太规整了些,灯太直、太亮,规矩得像礼部出图。而南地……哪怕只是廊下一点灯火,也能照出满屋暖意。”
“我们那边年节是不用下人值夜的。家家户户,连最下头的伙计都放假,让他们也能守着自己家的火盆,吃顿热饭,图个安宁。”
李昀顺着我的话,语声和缓:“这点京城倒也一样。不光是放假,还得大把洒银子。辛苦一年,是该叫人宽宽心。”
我忍不住轻声反驳:“也不是家家都这样宽厚。”
李昀闻言挑了挑眉:“哦?南地第一皇商,也会在这等事上克扣下人?”
我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连忙辩解:“自然不是我们家。”想了想,又补上一句,“也不是南地。”
他似乎饶有兴致,话锋一转:“那便是京中?不知是哪位大人家,竟这般不近人情?”
这下,我方觉失言,赶忙笑着敷衍:“不过是听人随口说的,究竟哪里……也记不大清了。”
李昀却不肯轻易放过,食指轻叩膝上,语气玩味:“连南地都能听得风声,为何京里反倒没了动静?卫公子这是当咱们京兆府耳目都盲了?”
我佯怒,轻轻一哼,嘴角撇得有些可惜:“将军今日请我来,不是说好赏雪品鱼、把酒言欢,怎么反倒成了兴师问罪?”
说罢,我抬眼定定望住他,不再躲闪遮掩。
李昀眯了眯眼,像是真的被逗笑了,眼尾浮起淡淡笑意:“是我鲁莽。”
他举起酒杯,“罚酒自赎。”
杯中清酒一饮而尽,神色仍是闲雅从容。
我也笑着举杯:“将军敬酒,某焉敢不陪?”
一杯入喉,酒意微醺,只觉屋中炉火暖得更甚了几分。
【作者有话说】
小山内心:我跟你吃顿饭我是真累啊
第22章 人间真谛
雪片悄悄下落下,静谧如情人间的低语。
我望向窗外,素白无垠。
刹那间,我仿佛置身于世间之外,恢弘天地间,人是如此渺茫。
一切事物,好像不过都是身外之物。
所谓权势、荣华、执念,皆是浮沤。
唯有此时此刻,我坐在这里,感受到这一份静置的美。
方是人间真谛。
我骤然放下压在心底的浓浓戒备,肩背便立刻感到沉重。我微微放松,神情也渐生几分惫懒。
酒意从喉间蔓延至四肢百骸,一股热流团聚在胸,叫人昏沉微醺,连呼吸都缓慢下来。
我看向对面,李昀在燃起的盏影中,忽明忽暗。
他的目光分外沉静,像雪中山河。
我分不清他是在注视我,还是,透过我在看着别的什么。
那双黑沉的眼睛里倒映出我的影子,又仿佛空无一物。
这般目光叫我心中升起一丝荒谬的好奇
二公子喜欢的,是这样的李昀吗?
沉静,冷冽,锋芒不露,却叫人一眼沉沦。
所以,才会甘之如饴地把一颗心放在他身上,就算被拒,也不肯收回。
那种我与李昀并坐而谈的诡异感,再次悄然袭来。
如初雪覆地,不动声色。
可是,却迅速将我心头积蓄的郁气尽数掩埋,甚至净化。
我的思绪开始昏钝,理智缓缓沉底,心中莫名生出一种微妙的玩心。
……为什么不享受呢?
若世事本就不可测、难预料,若前路无论如何都将掺杂误会与算计,那我此刻惴惴不安、焦虑未至的意义,又在哪里?
眼前的这一刻,才是人间真谛。
才是我,难得的新生。
我享受、感到畅快、感到难以言喻的刺激与颤栗。
不论是因眼前的雪,还是因静坐在我对面的人。
我选择遵守内心真实的声音。
它如今悄然浮出水面,驱使我撕去那些遮掩,放下所有小心翼翼的伪装。
我如今已经有了选择的资本,也有了承担后果的余地,更有了支撑试错的勇气。
只要我不忘初衷,铭记分寸,那李昀对我究竟怀着何种态度,又何必如此计较?
心念至此,心头那团沉沉乌云仿佛被骤然拨开,一道明光劈开浓雾,照彻四野。
我呼出一口气,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坦然。
“怎么了?”李昀问道。
他的声线低沉,带出几分意外的温柔,像极了雪夜中燃着炉火的酒壶,温热清冽。
可我已不害怕。
不再惧他窥见我心底的波澜。
不再惧他揪出我那些小心翼翼的试探与暗涌的心思。
甚至于,我忽然渴望他继续问下去。
抓心挠肺,像是嗜甜者嗅到蜜饯香气,哪怕明知过量会腻,也想多尝一口。
我笑了。
自己都没能辨清那笑意究竟是冷是暖,但我感到嘴角微微扬起,眼神亮得几乎灼人。
我迎着他的目光,缓缓反问:“什么?”
或许是我眼底太亮,灼得太直,李昀微顿,随即和我一般,低低笑出声来。
带着一缕沉静得恰到好处的苏麻,擦过我耳骨,震得心口微颤。
我的心开始激烈地激荡起来。
李昀。
我赞道:“倒是有几分古人雅趣,将军果然会享受。”
李昀未多言,只抬手请我入座,我便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一时屋内静极,唯有窗外细雪落檐、松枝摇曳的轻响。
暖炉袅袅,香气氤氲,却难掩心底翻涌的旧念。
这是我第一次踏入这间屋子。
过往多随二公子止步于六角亭。
多是值春初或夏末,风柳拂面,池水泛光。
彼时只觉眼前皆笼中景,日日盼着何时能破笼而出,哪怕一线天光也好。
我端起手边温酒,轻抿一口,唇齿间是出人意料的甘甜,酒不烈,却绵长,落入喉间只觉一股温热缓缓流入脏腑,将胃也一并熨帖了去,忍不住又抿了一口。
“别急着饮酒,”李昀看着我,语气温和,“先垫点腹,尝尝这条鱼。”
我应声放下酒杯,执起象箸,缓缓分出鱼肉送入口中。
“味道如何?”
“鱼肉鲜嫩清润,几无腥气。”我细细咀嚼品尝,“肉质细腻,味道极好。”
李昀说:“这鱼虽是初捞初食,终究还是淡了些,比不上南地的海味,才叫一个‘鲜’字。”
是说京城比不上南地么?
还是……
指我初入京局、新身换姓、面貌未久,正如新鲜之鱼,人皆好奇。
我动了下唇角,借着抿酒的动作,目光飞速打量了下李昀的神色。
他的神色平静自若,举止闲雅,仿佛这句不过是信口一提,话中并无别意。
我希望是自己想太多了,他的话中并无深意。
我斟酌着说道:“我倒认为各有风味。南地的鱼多是海味,京城则多河鲜。”
李昀看了我一眼,随即问:“再过些时日便是年节,南地都是如何过的?”
我想了想:“和京中其实也差不离。”
他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为我介绍京城的年节。
“京城平时禁鞭炮烟花,可一到年下便开禁了,家家户户皆是爆竹连天,火树银花,一夜未歇。”
语至此处,我忍不住接话:“是啊,哪怕最穷的人家,也舍得买挂小挂炮,点上一串,图个新年吉利。”
李昀静静听着。
“京城是红灯高挂,金绸对联。街上人虽多,却不吵闹。”我一边说,一边好像真的有些想家了。
望向窗外微雪飘零,我继续道,“而南地却不同。我去年还自己亲手扎了个纸糊的鱼灯,挂在廊下,倒也别具一格,颇有童心。街上孩子们追着花灯跑,一巷子的笑声,不用怕吵到贵人。”
李昀听完,笑了笑:“听你这般说,倒觉南地年节更添几分人间烟火。”
我点头:“京城的年,总觉太规整了些,灯太直、太亮,规矩得像礼部出图。而南地……哪怕只是廊下一点灯火,也能照出满屋暖意。”
“我们那边年节是不用下人值夜的。家家户户,连最下头的伙计都放假,让他们也能守着自己家的火盆,吃顿热饭,图个安宁。”
李昀顺着我的话,语声和缓:“这点京城倒也一样。不光是放假,还得大把洒银子。辛苦一年,是该叫人宽宽心。”
我忍不住轻声反驳:“也不是家家都这样宽厚。”
李昀闻言挑了挑眉:“哦?南地第一皇商,也会在这等事上克扣下人?”
我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连忙辩解:“自然不是我们家。”想了想,又补上一句,“也不是南地。”
他似乎饶有兴致,话锋一转:“那便是京中?不知是哪位大人家,竟这般不近人情?”
这下,我方觉失言,赶忙笑着敷衍:“不过是听人随口说的,究竟哪里……也记不大清了。”
李昀却不肯轻易放过,食指轻叩膝上,语气玩味:“连南地都能听得风声,为何京里反倒没了动静?卫公子这是当咱们京兆府耳目都盲了?”
我佯怒,轻轻一哼,嘴角撇得有些可惜:“将军今日请我来,不是说好赏雪品鱼、把酒言欢,怎么反倒成了兴师问罪?”
说罢,我抬眼定定望住他,不再躲闪遮掩。
李昀眯了眯眼,像是真的被逗笑了,眼尾浮起淡淡笑意:“是我鲁莽。”
他举起酒杯,“罚酒自赎。”
杯中清酒一饮而尽,神色仍是闲雅从容。
我也笑着举杯:“将军敬酒,某焉敢不陪?”
一杯入喉,酒意微醺,只觉屋中炉火暖得更甚了几分。
【作者有话说】
小山内心:我跟你吃顿饭我是真累啊
第22章 人间真谛
雪片悄悄下落下,静谧如情人间的低语。
我望向窗外,素白无垠。
刹那间,我仿佛置身于世间之外,恢弘天地间,人是如此渺茫。
一切事物,好像不过都是身外之物。
所谓权势、荣华、执念,皆是浮沤。
唯有此时此刻,我坐在这里,感受到这一份静置的美。
方是人间真谛。
我骤然放下压在心底的浓浓戒备,肩背便立刻感到沉重。我微微放松,神情也渐生几分惫懒。
酒意从喉间蔓延至四肢百骸,一股热流团聚在胸,叫人昏沉微醺,连呼吸都缓慢下来。
我看向对面,李昀在燃起的盏影中,忽明忽暗。
他的目光分外沉静,像雪中山河。
我分不清他是在注视我,还是,透过我在看着别的什么。
那双黑沉的眼睛里倒映出我的影子,又仿佛空无一物。
这般目光叫我心中升起一丝荒谬的好奇
二公子喜欢的,是这样的李昀吗?
沉静,冷冽,锋芒不露,却叫人一眼沉沦。
所以,才会甘之如饴地把一颗心放在他身上,就算被拒,也不肯收回。
那种我与李昀并坐而谈的诡异感,再次悄然袭来。
如初雪覆地,不动声色。
可是,却迅速将我心头积蓄的郁气尽数掩埋,甚至净化。
我的思绪开始昏钝,理智缓缓沉底,心中莫名生出一种微妙的玩心。
……为什么不享受呢?
若世事本就不可测、难预料,若前路无论如何都将掺杂误会与算计,那我此刻惴惴不安、焦虑未至的意义,又在哪里?
眼前的这一刻,才是人间真谛。
才是我,难得的新生。
我享受、感到畅快、感到难以言喻的刺激与颤栗。
不论是因眼前的雪,还是因静坐在我对面的人。
我选择遵守内心真实的声音。
它如今悄然浮出水面,驱使我撕去那些遮掩,放下所有小心翼翼的伪装。
我如今已经有了选择的资本,也有了承担后果的余地,更有了支撑试错的勇气。
只要我不忘初衷,铭记分寸,那李昀对我究竟怀着何种态度,又何必如此计较?
心念至此,心头那团沉沉乌云仿佛被骤然拨开,一道明光劈开浓雾,照彻四野。
我呼出一口气,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坦然。
“怎么了?”李昀问道。
他的声线低沉,带出几分意外的温柔,像极了雪夜中燃着炉火的酒壶,温热清冽。
可我已不害怕。
不再惧他窥见我心底的波澜。
不再惧他揪出我那些小心翼翼的试探与暗涌的心思。
甚至于,我忽然渴望他继续问下去。
抓心挠肺,像是嗜甜者嗅到蜜饯香气,哪怕明知过量会腻,也想多尝一口。
我笑了。
自己都没能辨清那笑意究竟是冷是暖,但我感到嘴角微微扬起,眼神亮得几乎灼人。
我迎着他的目光,缓缓反问:“什么?”
或许是我眼底太亮,灼得太直,李昀微顿,随即和我一般,低低笑出声来。
带着一缕沉静得恰到好处的苏麻,擦过我耳骨,震得心口微颤。
我的心开始激烈地激荡起来。
李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