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低头亲吻了他渴望的唇瓣,很轻,很柔,舍不得放开,最后又像恶作剧一般,咬了他一口。
之后,他起身离开,一句话都没说。
第40章 心事
冬至那日,白云寨杀了羊过节,格外热闹。
沈怀景一直躺着,也想起来活动活动。
其实,他能走路,只是身上的伤口太多,白二爷怕他起来活动又把正在愈合的伤口给弄崩开了。
但考虑到他确实躺得有点久,便许他只在屋里,最好尽量坐着,少走动,绝对不能出门。
外面冷,这要是再把他给冻着了,旧伤加新疾,又是个要命的事。
小元每天都会来看他,每天都问,‘舅舅,你好些没有,还疼不疼’。
他看得出来,孩子对他的担心和依赖,虽然他们这对甥舅才相处不久。
“舅舅。”
沈怀景坐在躺床上微微出神,半开着的窗户能看到对面的一个山头。
那山头上有一座庙,名唤白云观,观里有一口宋时的大钟,偶尔,观里会敲钟。
他第一次在白云寨醒来时听到的钟声,就是白云观的。
因为有些出神,小元的声音也不大,他都没有听到。
感觉到有只小手拉他手指,他才回过头来,“舅舅,你在看什么?”
“小元来了。”他回头冲小元笑着。
“舅舅,寨子里杀羊了,好多只。二爷爷说,今晚寨子吃羊肉汤,过冬至节。舅舅,你吃羊肉汤吗?”
小元最近都梳着很好看的小辫子,而且每天都还不一样,并且还配了好看的头饰,倒是比之前跟着他的时候打扮得漂亮。
“二爷爷?”沈怀景微微愣了一下,跟着小元进来的老管家补了一句,“白二爷让她这么叫的。”
白二爷年长他不少,算是长辈,小元唤白二爷作爷爷,好像也没有哪里不对。
不过,白二爷毕竟是白凤轩的二叔,他这心里多少有点别扭。
“二爷爷可好了,说话声音也好听,他还会梳各种好看的头发,比母亲......”
一想到母亲,小元就红了眼睛。
“舅舅,我想母亲了。”小元没哭,但声音到底是带了哭腔。
沈怀景抬手把孩子揽到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小元乖,你母亲在天上看着我们呢。所以,小元要坚强,不能让你母亲担心。”
小元在他怀里点点头,声音依旧哽咽,“舅舅,父亲什么时候能回来?”
沈怀景没法回答。
他现在跟白凤轩这关系......
“他们说,父亲会被杀头,是不是父亲以后也不要小元了,像母亲那样......”
沈怀景没法跟孩子解释。更何况,之前回学校那几日,孩子们的童言无忌,早已深深地戳痛了小元的心。
这时候,他突然想起白二爷之前跟他说的话来。
“当你无力反抗的时候,适当的顺从,会让自己少吃些苦头。”
顺从吗?
他真就喜欢自己顺从的样子吗?
他在心里打了问号。
但那晚,白凤轩来看他,握着他的手,最后还亲了他。
是愧疚吗?
那可不是什么愧疚,就是趁人之危,这个男人就好这一口。
若要真是愧疚,那倒好了。借着对方愧疚之机,提姐夫的事,是不是胜算大一点呢?
“孙小姐,别那样抱着你舅舅,他身上的伤还没有好。”
老管家的话打断他思绪的游走,又把孩子给拉开。
“少爷,你在屋里歇着,我带孙小姐出去走走,一会儿她就没事了。”
沈怀景点点头,又冲眼睛还红着的小元说道:“小元,你父亲会回来的,放心。舅舅不骗你。”
小元像是不太信,愣愣地看着沈怀景,大概是觉得他如今一身的伤,自己都还要人照顾,怎么还能救父亲,但最后小元又点了点头,“我相信舅舅。”
“舅舅,给你吃糖。”她从口袋里掏出两块花生糖递到沈怀景手里。
“这个好吃,二爷爷给的。”
说完,小元拉着老管家的手出去了。
沈怀景看着掌心里的两块花生糖有点出神。
他从前也爱吃这花生糖,江城也有花生糖卖,只是太甜了,有些腻人。
后来他去了省城读书,白凤轩也常给他买花生糖,三元记的,不太甜,吃起来又香又脆,他特别喜欢。
八年了,再没有吃过这一口。
他拿了一块放到嘴里,本来以为会很甜的,但却意外有种熟悉的味道。
这是......三元记的花生糖?
夜晚寨子里吃羊肉汤,沈怀景却没得吃。
白二爷特地过来与他说了,因为他有外伤还在愈合中,不宜食羊肉,毕竟那是发物。
他倒真不馋那一口,只是白二爷处处体贴仔细,反倒让他不安。
以后,得怎么还人家白二爷的照顾之情。
这些天,他大部分时间都靠在躺椅里,上面垫了厚厚的棉被,旁边又有炉火,很是舒服。
白二爷有时候会过来跟他下下棋,或者是品品茶,主要是怕他一个人在屋子里无聊。
白二爷泡茶,极雅。
就像一个挥毫泼墨的大家,成品是其次,过程才更惊艳。
至于下棋,沈怀景能感觉出来,白二爷的棋艺是极好的,但每回都跟他下个棋逢对手,虽然各有输赢,但输赢不大。
这种时时处处,方方面面都能在细节处把人照顾得如此妥贴的人,到底是怎么练成的?
“今天我输了。”白二爷扔了手里的白子,莞尔一笑。
“你有心事。”
白二爷拿起茶杯,浅浅饮了一口。
“我......”沈怀景想不承认,但又觉得,其实自己在白二爷面前就是个透明的,那点心思早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就算是不承认,人家也不会再多问,让他难堪。
白二爷就是这种能照顾到别人情绪的人。
“是有心事。我这伤也慢慢好了,过些日子,也就该回江城了。只是,小元......”
他叹了口气,“姐姐的事,城里有些不好的传言。之前,小元在学校,也有不懂事的孩子对小元说些难听的,还被别的孩子欺负。我呢,也不太想让她回去上学,不想让她回江城。
之前,跟李叔商量了一下,李叔说可以暂时带小元回乡下老家,等那些流言蜚语都过去了,无人提及,再接他们回来。”
白二爷微微点头,只是沈怀景跟他说这个,还有另一层意思。
就算今天白二爷没这般问他,他总会找机会跟白二爷说这番话的。
“对孩子来说,江城确实是个伤心地。暂时不回去,确实对小元更好。不过,如今乡下也是匪患猖獗,小元是你姐姐唯一的骨肉,让他们这一老一小回乡下去,你能放心吗?万一出点什么事,就怕追悔莫及。”
白二爷何等聪明,怎么能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
人,是白凤轩那臭小子送来的,他这个二叔怎么可能随便做主把人送走了。
沈怀景打的什么算盘,白二爷又不是不懂。
不说是帮不帮谁,至少送走与不送走,这事不该他来做决定。
“沈少爷,你要是放心,等你回江城了,就让老管家和小元在我这里多住一阵子。你若想他们了,得空了,也能过来看他们。”
沈怀景看着白二爷的眼睛,心下了然,“谢谢二爷,我跟李叔再商量一下。”
第41章 冤枉
无事可做的日子,过得很慢。
在白云寨养伤的这一个月,对于沈怀景来说,有点度日如年。
一方面希望伤赶快好,一方面又想尽快回到江城去。
想借白二爷的手把小元和老管家送走的想法破灭之后,他亦没有再提。
白二爷也没再问,就跟他们之前根本没有那场对话一般。
身上的伤都好得差不多了,对着镜子看那些伤痕,他都很奇怪,自己那么怕疼的人,一次次的,都怎么扛过来的。
白凤轩自那晚走了之后,没有再来过。
当然,也可能来过,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李叔,我的伤也差不多了,这两天就得回江城去。要不,你跟小元就留在白云寨吧......”
老管家过来给沈怀景收拾屋子的时候,沈怀景像是很随意的问着。
老管家正在叠被子的手顿了一下,“少爷,我都没意见,哪里都行。就是孙小姐......”
“昨天我问过小元了,她也愿意留在这里。”
“那行。”
沈怀景手里拿了杯热茶,站在窗户边,半开的窗户时有寒风吹进来,他身上穿得暖,屋里又有火,倒也不觉得冷。
外面的雪都化了,太阳也出来了,今天是个好天气。
“少爷,姑爷的事......”老管家欲言又止。
“姐夫的事,我会处理。李叔,你照顾好小元就是。白二爷是个和善的人,不会对小元不好的。”
之后,他起身离开,一句话都没说。
第40章 心事
冬至那日,白云寨杀了羊过节,格外热闹。
沈怀景一直躺着,也想起来活动活动。
其实,他能走路,只是身上的伤口太多,白二爷怕他起来活动又把正在愈合的伤口给弄崩开了。
但考虑到他确实躺得有点久,便许他只在屋里,最好尽量坐着,少走动,绝对不能出门。
外面冷,这要是再把他给冻着了,旧伤加新疾,又是个要命的事。
小元每天都会来看他,每天都问,‘舅舅,你好些没有,还疼不疼’。
他看得出来,孩子对他的担心和依赖,虽然他们这对甥舅才相处不久。
“舅舅。”
沈怀景坐在躺床上微微出神,半开着的窗户能看到对面的一个山头。
那山头上有一座庙,名唤白云观,观里有一口宋时的大钟,偶尔,观里会敲钟。
他第一次在白云寨醒来时听到的钟声,就是白云观的。
因为有些出神,小元的声音也不大,他都没有听到。
感觉到有只小手拉他手指,他才回过头来,“舅舅,你在看什么?”
“小元来了。”他回头冲小元笑着。
“舅舅,寨子里杀羊了,好多只。二爷爷说,今晚寨子吃羊肉汤,过冬至节。舅舅,你吃羊肉汤吗?”
小元最近都梳着很好看的小辫子,而且每天都还不一样,并且还配了好看的头饰,倒是比之前跟着他的时候打扮得漂亮。
“二爷爷?”沈怀景微微愣了一下,跟着小元进来的老管家补了一句,“白二爷让她这么叫的。”
白二爷年长他不少,算是长辈,小元唤白二爷作爷爷,好像也没有哪里不对。
不过,白二爷毕竟是白凤轩的二叔,他这心里多少有点别扭。
“二爷爷可好了,说话声音也好听,他还会梳各种好看的头发,比母亲......”
一想到母亲,小元就红了眼睛。
“舅舅,我想母亲了。”小元没哭,但声音到底是带了哭腔。
沈怀景抬手把孩子揽到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小元乖,你母亲在天上看着我们呢。所以,小元要坚强,不能让你母亲担心。”
小元在他怀里点点头,声音依旧哽咽,“舅舅,父亲什么时候能回来?”
沈怀景没法回答。
他现在跟白凤轩这关系......
“他们说,父亲会被杀头,是不是父亲以后也不要小元了,像母亲那样......”
沈怀景没法跟孩子解释。更何况,之前回学校那几日,孩子们的童言无忌,早已深深地戳痛了小元的心。
这时候,他突然想起白二爷之前跟他说的话来。
“当你无力反抗的时候,适当的顺从,会让自己少吃些苦头。”
顺从吗?
他真就喜欢自己顺从的样子吗?
他在心里打了问号。
但那晚,白凤轩来看他,握着他的手,最后还亲了他。
是愧疚吗?
那可不是什么愧疚,就是趁人之危,这个男人就好这一口。
若要真是愧疚,那倒好了。借着对方愧疚之机,提姐夫的事,是不是胜算大一点呢?
“孙小姐,别那样抱着你舅舅,他身上的伤还没有好。”
老管家的话打断他思绪的游走,又把孩子给拉开。
“少爷,你在屋里歇着,我带孙小姐出去走走,一会儿她就没事了。”
沈怀景点点头,又冲眼睛还红着的小元说道:“小元,你父亲会回来的,放心。舅舅不骗你。”
小元像是不太信,愣愣地看着沈怀景,大概是觉得他如今一身的伤,自己都还要人照顾,怎么还能救父亲,但最后小元又点了点头,“我相信舅舅。”
“舅舅,给你吃糖。”她从口袋里掏出两块花生糖递到沈怀景手里。
“这个好吃,二爷爷给的。”
说完,小元拉着老管家的手出去了。
沈怀景看着掌心里的两块花生糖有点出神。
他从前也爱吃这花生糖,江城也有花生糖卖,只是太甜了,有些腻人。
后来他去了省城读书,白凤轩也常给他买花生糖,三元记的,不太甜,吃起来又香又脆,他特别喜欢。
八年了,再没有吃过这一口。
他拿了一块放到嘴里,本来以为会很甜的,但却意外有种熟悉的味道。
这是......三元记的花生糖?
夜晚寨子里吃羊肉汤,沈怀景却没得吃。
白二爷特地过来与他说了,因为他有外伤还在愈合中,不宜食羊肉,毕竟那是发物。
他倒真不馋那一口,只是白二爷处处体贴仔细,反倒让他不安。
以后,得怎么还人家白二爷的照顾之情。
这些天,他大部分时间都靠在躺椅里,上面垫了厚厚的棉被,旁边又有炉火,很是舒服。
白二爷有时候会过来跟他下下棋,或者是品品茶,主要是怕他一个人在屋子里无聊。
白二爷泡茶,极雅。
就像一个挥毫泼墨的大家,成品是其次,过程才更惊艳。
至于下棋,沈怀景能感觉出来,白二爷的棋艺是极好的,但每回都跟他下个棋逢对手,虽然各有输赢,但输赢不大。
这种时时处处,方方面面都能在细节处把人照顾得如此妥贴的人,到底是怎么练成的?
“今天我输了。”白二爷扔了手里的白子,莞尔一笑。
“你有心事。”
白二爷拿起茶杯,浅浅饮了一口。
“我......”沈怀景想不承认,但又觉得,其实自己在白二爷面前就是个透明的,那点心思早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就算是不承认,人家也不会再多问,让他难堪。
白二爷就是这种能照顾到别人情绪的人。
“是有心事。我这伤也慢慢好了,过些日子,也就该回江城了。只是,小元......”
他叹了口气,“姐姐的事,城里有些不好的传言。之前,小元在学校,也有不懂事的孩子对小元说些难听的,还被别的孩子欺负。我呢,也不太想让她回去上学,不想让她回江城。
之前,跟李叔商量了一下,李叔说可以暂时带小元回乡下老家,等那些流言蜚语都过去了,无人提及,再接他们回来。”
白二爷微微点头,只是沈怀景跟他说这个,还有另一层意思。
就算今天白二爷没这般问他,他总会找机会跟白二爷说这番话的。
“对孩子来说,江城确实是个伤心地。暂时不回去,确实对小元更好。不过,如今乡下也是匪患猖獗,小元是你姐姐唯一的骨肉,让他们这一老一小回乡下去,你能放心吗?万一出点什么事,就怕追悔莫及。”
白二爷何等聪明,怎么能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
人,是白凤轩那臭小子送来的,他这个二叔怎么可能随便做主把人送走了。
沈怀景打的什么算盘,白二爷又不是不懂。
不说是帮不帮谁,至少送走与不送走,这事不该他来做决定。
“沈少爷,你要是放心,等你回江城了,就让老管家和小元在我这里多住一阵子。你若想他们了,得空了,也能过来看他们。”
沈怀景看着白二爷的眼睛,心下了然,“谢谢二爷,我跟李叔再商量一下。”
第41章 冤枉
无事可做的日子,过得很慢。
在白云寨养伤的这一个月,对于沈怀景来说,有点度日如年。
一方面希望伤赶快好,一方面又想尽快回到江城去。
想借白二爷的手把小元和老管家送走的想法破灭之后,他亦没有再提。
白二爷也没再问,就跟他们之前根本没有那场对话一般。
身上的伤都好得差不多了,对着镜子看那些伤痕,他都很奇怪,自己那么怕疼的人,一次次的,都怎么扛过来的。
白凤轩自那晚走了之后,没有再来过。
当然,也可能来过,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李叔,我的伤也差不多了,这两天就得回江城去。要不,你跟小元就留在白云寨吧......”
老管家过来给沈怀景收拾屋子的时候,沈怀景像是很随意的问着。
老管家正在叠被子的手顿了一下,“少爷,我都没意见,哪里都行。就是孙小姐......”
“昨天我问过小元了,她也愿意留在这里。”
“那行。”
沈怀景手里拿了杯热茶,站在窗户边,半开的窗户时有寒风吹进来,他身上穿得暖,屋里又有火,倒也不觉得冷。
外面的雪都化了,太阳也出来了,今天是个好天气。
“少爷,姑爷的事......”老管家欲言又止。
“姐夫的事,我会处理。李叔,你照顾好小元就是。白二爷是个和善的人,不会对小元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