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你也想喝?”
陆鹤明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没说什么。
林言现在没心思研究他,满心满眼都是这小院子,陆鹤明每日下学就回来这边帮忙。
这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那边林言和陆母又去买了两套现成的桌子凳子,木匠那边的酒桶差不多好了,又定了几个架子,林言自己画了尺寸。
陆母抽空和三叔么一起去了一趟福金寺,定了一个好日子开业,就在八月十八。
忙碌了快十天,总算是都收拾妥当,发豆芽的盆和竹沥都已经搬过去了,做米酒的家伙事也都送过去了。
现在只要把家里东西搬过去就能住人了。
只不过刚好赶上中秋节,一家人就打算在家里过了节再过去。
中秋是团圆节,月饼自然是少不得的,但是前前后后忙了快半个月,也没时间再准备了,就索性在镇子上买了几斤回来吃。
又另外买了些糕点,这几日阿眠天天都在三叔么家待着,多买一些给听竹吃,也算是谢礼。
米酒在镇上酿的,林言拎了一些回来,赶上过节,给各家都送点。
家里的鸡卖完了,一只没留,就另外又买了两斤肉,看到卖鱼的,又买了一条鱼。
林言下厨做了红烧肉,炖了鱼汤。
此外又炒了一盘腊肉笋干,家里的蔬菜都长的很好,还凉拌了一盘胡瓜。
陆母看他炒的香,闷了一大锅的米饭,这些日子大家都累了,趁着过节好好吃一顿。
陆鹤明烧着火,陆母拎着东西往各家去,先给三叔么家一包桂花糕和一壶米酒,三叔么推辞着不要:“大嫂你这是干啥?拿这些东西笑话人呢?就是阿眠天天在我家住着,你这东西我也不能要啊!”
厨房里做饭的陆老三听见声音也出来了:“大嫂你这是做什么,让阿爹阿娘和大哥知道了非要说我们一顿。”
陆母知道他们的意思,虽然平日里和她小叔子往来少,但是明里暗里帮了不少忙。
“这米酒自家做的给你们尝一尝,桂花糕是给听哥儿的,就算你大哥今日在这,这东西你们也得收着!”
夫夫两个对视一眼,还是接下了,人情往来就是你给我点我给你点,再推脱反而不好看。
陆母看他们接着也就没再多说什么,招呼了一声就又去了陆老二家。
也是正在厨房忙碌,还是在屋檐下做针线的侄女先看见她的:“大伯娘!”
“呦,咱们阿文绣帕子呢?”
阿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陆老二媳妇从厨房出来:“大嫂来了?快进来坐,她这丫头都十五了,做的针线没眼看,这几天让她多学学,过了年就能说媒了,不然到时候谁要?”
陆母把米酒递给她:“她小着呢,说亲不还得个两三年,真让她明年嫁出去,你又不舍得。这是阿言做的米酒,你和阿文也能喝,今日尝一尝。”
“还没去你家呢,你这先给我们送来了。对了大嫂,你们真要搬到镇上去了?前几日老三家的和我说,我还不信呢。”
反正现在事情已经落了实处,陆母就和她唠了两句:“……我看有前途,就让他干了。”
“我看也行,攒点钱,让鹤明往上考考,说不定咱们陆家将来要出一个官老爷呢!”
两妯娌说起话来没完没了,眼见着没了太阳,陆母赶紧打住:“……还要去李老三家一趟,不和你说了,以后日子长着呢。”
“行行行,以后再说。”
陆母跑了一圈,回到家的时候林言刚好把饭做好:“阿娘回来了?刚刚三叔么送来一碗鸡汤,二叔家的阿文也送了糖果点心来。”
陆母把手里的李阿珍硬塞给她的果子放在桌子上,她这一趟,也没少往家里拿。
“给就给了,等下一起吃了。”
晚上加起来,一共四个菜,加上桂花糕还有月饼果子,六个盘子满满当当。
天边的月亮高高挂起,银色的光辉洒在整个山头,笼罩着每一户人家,他们对着月亮祈愿,月亮给予他们无私的庇佑。
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吃饭,吃完把菜端了下去,只留下月饼和果子,每人年前都放着一碗米酒,阿眠暗搓搓的看着,闻着味却不能喝。
“明年说不准在哪里过中秋呢。”陆母看着月亮感叹了一句。
她这一辈子过了半,竟然对未来有了迷茫的感觉。
林言拿着一块月饼吃:“肯定是在家里过,无论在哪里,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我们的家。”
陆鹤明看向他,轻轻嗯了一声。
陆母望着月亮愣神的想,若是没有林言,还真可能明年不在一起过中秋。
大郎是有本事的,这些日子经常见到他的同窗宋磊,柳之昂……前两日还去家里送了节礼,嘴里面上都是对陆鹤明的夸赞,那他来年院试大抵是没什么问题的。
考上了就会去府城,家里的银子可能会紧巴点,但应该也够用。
现下有了林言,是个有主意的,赚了银子也不乱花,也愿意供大郎读书。
这样的日子,已经美满了。
-
过了中秋,一家人整理了两大驴车的东西去镇上。
要不是林言拦着,陆母恨不得把箱笼都搬过去,此刻还依依不舍的检查门窗呢。
林言把东西放到驴车上,回头喊她:“阿娘走吧。”
陆母一走一回头,林言哭笑不得,上前拽住她:“你要是舍不得,明天我们就回来。”
陆母听这话白了他一眼,林言一脸傻笑。
虽然都收拾了一遍,但是真到了镇上,还得重新归置收拾一遍。
林言和陆母又忙了一天,才算真正弄好。
招牌是陆鹤明提的字,整了一个幡子挂着,这也是林言学人家面铺做的。
若是做个牌匾,又费事又费钱,这样简单又省事,下雨还能收回家去。
天气热,林言还让人做了一个遮阳棚,这样客人歇着的时候也凉快点,把所有的东西收拾好,林言又去检查了一下豆芽和米酒的情况。
看了一下都还好,才钻进屋里干他的事。
卧室的桌子早早就准备好了,床铺也都弄好了,晚上可以直接睡。
林言把纸裁成巴掌大小,上面统一写了:陆家米酒铺今日开业,前三日购买者只需八成价!
另一面写了:凡购买者皆可参与抽奖!
总共写了五十份左右,镇上也不是人人都识字,就算给了也不懂什么意思,还不如让人口口相传。
写的差不多,林言弄整齐,喊了阿眠一声:“我们去街头买饮子喝怎么样?”
阿眠眼神蹭的一下亮了:“真的嘛?”
林言嘘了一声:“小声点,别让阿娘听见。”
阿眠点点头,两个人对视一眼,一本正经又偷感十足的往外走。
陆母刚把铺子又整理一遍,打算回来歇会儿呢就看到两人鬼鬼祟祟的样子。
“咳……阿娘,你今天累了一天了,咱们就不辛苦做饭了,我和阿眠去街头买点卤肉回来吃。”
陆母狐疑地盯着他:“真的?”
林言快速的点了点头:“真的!”
“那去吧……”陆母打着身上的灰,猛地回头:“不许买饮子喝知道没?”
陆母算是发现了,林言颇为喜欢那些饮子,一开始只以为不经常来镇上嘴馋,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单纯想喝。
又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哪能天天喝?
林言看了阿眠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嘴里嗯了一声,两人就好像没了精气神的往外走。
陆母在后面笑两个人,好歹是自己的孩子,眼皮一抬,就知道要干什么坏事。
“哥么,是不是喝不了饮子了?那能吃一碗酥山吗?”
林言一脸无奈的看着他,简直是异想天开啊,饮子都不让喝,更何况是酥山?
“算了,我明日给你做好吃的,今日先不吃了,不然阿娘要骂我们的!”
阿眠听完哦了一声,兴致不高,不过能出来溜达一会儿也挺好的,这两日就只能在家里看书,烦闷的很。
林言牵着他的手,一边往街头走,一边四处看着,像是在找什么人。
“哥么?你在看什么?”
“我在找人。”
“找什么人?”
林言看到远处一个瘸子少年,眼神亮了一下:“走吧,找到了。”
少年旁边躺着一个老头,头发花白,了无生气的躺在一张草席上。
“求求各位好心人,给我点银子救救我阿爷吧……”
陆鹤明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没说什么。
林言现在没心思研究他,满心满眼都是这小院子,陆鹤明每日下学就回来这边帮忙。
这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那边林言和陆母又去买了两套现成的桌子凳子,木匠那边的酒桶差不多好了,又定了几个架子,林言自己画了尺寸。
陆母抽空和三叔么一起去了一趟福金寺,定了一个好日子开业,就在八月十八。
忙碌了快十天,总算是都收拾妥当,发豆芽的盆和竹沥都已经搬过去了,做米酒的家伙事也都送过去了。
现在只要把家里东西搬过去就能住人了。
只不过刚好赶上中秋节,一家人就打算在家里过了节再过去。
中秋是团圆节,月饼自然是少不得的,但是前前后后忙了快半个月,也没时间再准备了,就索性在镇子上买了几斤回来吃。
又另外买了些糕点,这几日阿眠天天都在三叔么家待着,多买一些给听竹吃,也算是谢礼。
米酒在镇上酿的,林言拎了一些回来,赶上过节,给各家都送点。
家里的鸡卖完了,一只没留,就另外又买了两斤肉,看到卖鱼的,又买了一条鱼。
林言下厨做了红烧肉,炖了鱼汤。
此外又炒了一盘腊肉笋干,家里的蔬菜都长的很好,还凉拌了一盘胡瓜。
陆母看他炒的香,闷了一大锅的米饭,这些日子大家都累了,趁着过节好好吃一顿。
陆鹤明烧着火,陆母拎着东西往各家去,先给三叔么家一包桂花糕和一壶米酒,三叔么推辞着不要:“大嫂你这是干啥?拿这些东西笑话人呢?就是阿眠天天在我家住着,你这东西我也不能要啊!”
厨房里做饭的陆老三听见声音也出来了:“大嫂你这是做什么,让阿爹阿娘和大哥知道了非要说我们一顿。”
陆母知道他们的意思,虽然平日里和她小叔子往来少,但是明里暗里帮了不少忙。
“这米酒自家做的给你们尝一尝,桂花糕是给听哥儿的,就算你大哥今日在这,这东西你们也得收着!”
夫夫两个对视一眼,还是接下了,人情往来就是你给我点我给你点,再推脱反而不好看。
陆母看他们接着也就没再多说什么,招呼了一声就又去了陆老二家。
也是正在厨房忙碌,还是在屋檐下做针线的侄女先看见她的:“大伯娘!”
“呦,咱们阿文绣帕子呢?”
阿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陆老二媳妇从厨房出来:“大嫂来了?快进来坐,她这丫头都十五了,做的针线没眼看,这几天让她多学学,过了年就能说媒了,不然到时候谁要?”
陆母把米酒递给她:“她小着呢,说亲不还得个两三年,真让她明年嫁出去,你又不舍得。这是阿言做的米酒,你和阿文也能喝,今日尝一尝。”
“还没去你家呢,你这先给我们送来了。对了大嫂,你们真要搬到镇上去了?前几日老三家的和我说,我还不信呢。”
反正现在事情已经落了实处,陆母就和她唠了两句:“……我看有前途,就让他干了。”
“我看也行,攒点钱,让鹤明往上考考,说不定咱们陆家将来要出一个官老爷呢!”
两妯娌说起话来没完没了,眼见着没了太阳,陆母赶紧打住:“……还要去李老三家一趟,不和你说了,以后日子长着呢。”
“行行行,以后再说。”
陆母跑了一圈,回到家的时候林言刚好把饭做好:“阿娘回来了?刚刚三叔么送来一碗鸡汤,二叔家的阿文也送了糖果点心来。”
陆母把手里的李阿珍硬塞给她的果子放在桌子上,她这一趟,也没少往家里拿。
“给就给了,等下一起吃了。”
晚上加起来,一共四个菜,加上桂花糕还有月饼果子,六个盘子满满当当。
天边的月亮高高挂起,银色的光辉洒在整个山头,笼罩着每一户人家,他们对着月亮祈愿,月亮给予他们无私的庇佑。
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吃饭,吃完把菜端了下去,只留下月饼和果子,每人年前都放着一碗米酒,阿眠暗搓搓的看着,闻着味却不能喝。
“明年说不准在哪里过中秋呢。”陆母看着月亮感叹了一句。
她这一辈子过了半,竟然对未来有了迷茫的感觉。
林言拿着一块月饼吃:“肯定是在家里过,无论在哪里,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我们的家。”
陆鹤明看向他,轻轻嗯了一声。
陆母望着月亮愣神的想,若是没有林言,还真可能明年不在一起过中秋。
大郎是有本事的,这些日子经常见到他的同窗宋磊,柳之昂……前两日还去家里送了节礼,嘴里面上都是对陆鹤明的夸赞,那他来年院试大抵是没什么问题的。
考上了就会去府城,家里的银子可能会紧巴点,但应该也够用。
现下有了林言,是个有主意的,赚了银子也不乱花,也愿意供大郎读书。
这样的日子,已经美满了。
-
过了中秋,一家人整理了两大驴车的东西去镇上。
要不是林言拦着,陆母恨不得把箱笼都搬过去,此刻还依依不舍的检查门窗呢。
林言把东西放到驴车上,回头喊她:“阿娘走吧。”
陆母一走一回头,林言哭笑不得,上前拽住她:“你要是舍不得,明天我们就回来。”
陆母听这话白了他一眼,林言一脸傻笑。
虽然都收拾了一遍,但是真到了镇上,还得重新归置收拾一遍。
林言和陆母又忙了一天,才算真正弄好。
招牌是陆鹤明提的字,整了一个幡子挂着,这也是林言学人家面铺做的。
若是做个牌匾,又费事又费钱,这样简单又省事,下雨还能收回家去。
天气热,林言还让人做了一个遮阳棚,这样客人歇着的时候也凉快点,把所有的东西收拾好,林言又去检查了一下豆芽和米酒的情况。
看了一下都还好,才钻进屋里干他的事。
卧室的桌子早早就准备好了,床铺也都弄好了,晚上可以直接睡。
林言把纸裁成巴掌大小,上面统一写了:陆家米酒铺今日开业,前三日购买者只需八成价!
另一面写了:凡购买者皆可参与抽奖!
总共写了五十份左右,镇上也不是人人都识字,就算给了也不懂什么意思,还不如让人口口相传。
写的差不多,林言弄整齐,喊了阿眠一声:“我们去街头买饮子喝怎么样?”
阿眠眼神蹭的一下亮了:“真的嘛?”
林言嘘了一声:“小声点,别让阿娘听见。”
阿眠点点头,两个人对视一眼,一本正经又偷感十足的往外走。
陆母刚把铺子又整理一遍,打算回来歇会儿呢就看到两人鬼鬼祟祟的样子。
“咳……阿娘,你今天累了一天了,咱们就不辛苦做饭了,我和阿眠去街头买点卤肉回来吃。”
陆母狐疑地盯着他:“真的?”
林言快速的点了点头:“真的!”
“那去吧……”陆母打着身上的灰,猛地回头:“不许买饮子喝知道没?”
陆母算是发现了,林言颇为喜欢那些饮子,一开始只以为不经常来镇上嘴馋,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单纯想喝。
又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哪能天天喝?
林言看了阿眠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嘴里嗯了一声,两人就好像没了精气神的往外走。
陆母在后面笑两个人,好歹是自己的孩子,眼皮一抬,就知道要干什么坏事。
“哥么,是不是喝不了饮子了?那能吃一碗酥山吗?”
林言一脸无奈的看着他,简直是异想天开啊,饮子都不让喝,更何况是酥山?
“算了,我明日给你做好吃的,今日先不吃了,不然阿娘要骂我们的!”
阿眠听完哦了一声,兴致不高,不过能出来溜达一会儿也挺好的,这两日就只能在家里看书,烦闷的很。
林言牵着他的手,一边往街头走,一边四处看着,像是在找什么人。
“哥么?你在看什么?”
“我在找人。”
“找什么人?”
林言看到远处一个瘸子少年,眼神亮了一下:“走吧,找到了。”
少年旁边躺着一个老头,头发花白,了无生气的躺在一张草席上。
“求求各位好心人,给我点银子救救我阿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