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妙儿接过纸笺:“好,你在这儿等我,我去去就来。”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但见妙儿拎着裙摆小跑出来,行至近前,面含喜色道:“恩王唤梨娘子进去呢!”
晏怀微随着妙儿往书房走,妙儿看起来颇有些兴奋,一路上叽叽喳喳:“梨娘子实在是有本事!果真如你所说,恩王看了那张纸就让我来唤你。你都写了些什么?”
“也没什么,不过是为恩王填了一首《眼儿媚》,也不知他喜不喜欢。”晏怀微语带怯意。
“定是喜欢的!你是不晓得我刚才拿着字纸进去的时候,他的脸色有多吓人。我入府这么久,从未见恩王如此。可是等他看了娘子的字纸,一下子就高兴起来,这便让我来唤娘子。”
“恩王真的高兴?”
“高兴!可高兴了!”
二人低声聊着,直至书房门外。妙儿打了个手势,示意晏怀微自己进去。晏怀微忽觉有些紧张,站在门外深吸了两口气,这才推门入内。
待进了书房她才发觉,原来妙儿也是个很会坑蒙拐骗的主——此刻的赵清存看起来与“高兴”二字简直半点不沾边。
他神色阴郁地倚着房内那张髹漆靠背躺椅,手里捏着扑了香粉的词纸正在看。晏怀微进来向他拜万福,他却没分出半个眼神给她。
眼下的赵清存就像个生闷气的孩子,不说话也不动,让人不知他究竟想怎样。
他不动,晏怀微就只能自己动了。
“今日之事都是妾的不对,”晏怀微又拜了个万福,而后柔声解释着,“妾白日里并非帮着那齐耀祖说话,只是殿下当时怒火太炽,妾忧心您失了分寸。齐耀祖有押司之职傍身,到底是衙门里的人,若是真将他弄残弄死了,妾怕您不好向官家交待。”
赵清存终于将眼睛从词笺上移开,冷冰冰地向着晏怀微看过来。
不知为何,现在的晏怀微很怕赵清存用这样深邃清冷的目光看自己。晏怀微想,也许是因为她心里揣着诡计,不似从前那般爱恨自如、清白坦荡,故而才对赵清存的眼神愈发敏感。
“会唱吗?”
正胡思乱想着,忽听赵清存开口问她。
晏怀微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赵清存是问她会不会唱《眼儿媚》的调子。
“妾唱得不好。”
赵清存将手中词笺递给她,强硬地说了一个字:“唱。”
晏怀微拒绝不得,只能接过词笺,清了清嗓子,婉转唱起:
“中夜银河淌珠帘,郎在梦魂间。春心无赖,相思无诉,丑胜无盐。”
“闲将清月挼纤指,风入袖翩翩。应愁烟驿,应怜逝水,应醉齐宣。”
她唱得并不如何好听——声音太过轻柔,又因为跳江后曾大病一场,导致嗓音喑哑,再加上紧张,整首《眼儿媚》都唱得颤巍巍,叫魂似的。
可赵清存却浑然不觉,仍旧以手支额,半阖着眼眸认真听着。
晏怀微知道,他听懂了。
这首词里一共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钟离春,一个是齐宣王。
钟离春乃青史留名的丑王后。因她是战国时期齐国无盐邑人,所以史书上又将其唤作“钟无盐”。可她不仅是丑女,亦是颇为人称道的才女。
彼时正是齐宣王当政之时,钟离春立志要做王后,主动向齐宣王自荐枕席。与此同时,她还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劝谏宣王当以家国为重。
可喜的是,齐宣王被她说服了,不仅立她为后,还痛改前非,使得齐国蒸蒸日上。
在后世文人的辞赋当中,形容美人可言“貌比西子”,形容丑女便说“丑胜无盐”。
晏怀微的这首《眼儿媚》,自比为丑女钟离春,又将赵清存比作齐宣王。可她却并非从劝谏的角度来写,而是从婉丽灵妙的景色和缠绵悱恻的情意入手,令人读来只觉温柔欢喜,不会烦厌。
——之前那首《荷叶杯》是在骂人,现在这首《眼儿媚》端的是在撒娇。
待一曲唱完,赵清存的面色终于雨霁天晴,唇边浮起一抹浅笑:
“梨娘子总能让我惊喜。娘子嬉笑怒骂皆成词,堪比江淹妙笔。无论青史上的人事物,亦或户牖外的春夏秋,所有这些在娘子笔下都能翻出花儿来。娘子的才学,赵某钦佩不已。”
晏怀微见赵清存终于笑了,心内略舒口气,却仍是不敢放松。
“茗如适才来此对我说了些事,是关于你的,”赵清存话锋一转,“我原以为梨娘子白日受了惊吓,此刻应该只想歇着。可你却这个时辰来找我,是想做什么?”
晏怀微忽地想起今日赵惇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你可要好好讨他欢心”。
仔细想想,赵惇说得并无错,她就应该先把赵清存捧得至高无上,之后再让他摔至惨痛深渊。
于是便开口答道:“妾是来讨殿下欢心的。”
“你想如何讨我欢心?”赵清存面无表情地反问,一双幽深眼眸一瞬不瞬地盯着晏怀微。
“妾……妾可以……”
晏怀微自己也不知该怎样讨男人欢心。她从来没讨过,根本不会讨,也不想讨。她不用抬头都知道,赵清存此刻又用他那双深邃眼眸看着自己,直看得人呼吸紊乱,心都快要跳出来。
说不出来那就不说了,她干脆把牙一咬,快步上前,在赵清存膝边跪下,猫儿一样小心翼翼地将手搭在他膝上。
赵清存垂眸看着这个跪在自己腿边的女人,好半晌没说话。
片刻后,他将手盖在晏怀微的手上,轻声说:“妙果寺进香之事……说谎,不好。”
晏怀微心头大骇,下意识要将手抽回。哪知赵清存却比她反应更快,猛然用力攥住了她受伤的手指,骇得晏怀微一声尖叫脱口而出。
若说疼,倒也不如何疼。此时此刻,比疼更折磨晏怀微的其实是羞愧和恐慌。
羞愧于赵清存知道她又撒谎了,她骗樊茗如,说恩王让她去妙果寺进香;恐慌于她不知道赵清存接下来将会怎样处置她,不知道赵清存会不会容忍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谎。
看着眼前女子越来越白的脸色,赵清存忽地松开了紧攥的手,又将她受伤的手指牵至眼前仔细看了看,并无大碍。
“疼吗?”赵清存问道。
“……疼。”晏怀微感觉自己的声音都在打颤。
“左边的木箧里放着一盒药膏,你去拿来。”赵清存轻抬下颌,示意书案方向。
晏怀微忍着手指和膝盖的疼痛,起身去书案旁的木箧里翻了翻,还真找到了。那药膏装在一个小金奁内,看起来十分珍贵。
待晏怀微将药膏捧至赵清存面前,赵清存坐正身子,又拉着女先生坐在身边。他从小金奁内抠出一些膏药,执起对方的手,轻轻为她涂在伤处。
“吴太医灵药铺的伤药,药效甚佳。每日用两次,三日之内必然伤愈。”
“多谢殿下。”晏怀微低着头不敢看赵清存。
“倒是我该多谢你今日去妙果寺为我进香。涂完这些药膏,就回去睡吧。”赵清存这话说得晏怀微心里又是一抽一抽,分辩不出他究竟是在阴阳怪气还是真情实意。
“回……哪儿?”晏怀微紧张地问。
“自然是回晴光斋。”
从戌时三刻赴死一样来到景明院,至戌时末拿着一奁金贵的伤药离开,前前后后不过大半个时辰,晏怀微却感觉像过了大半年似的。
贴金纱灯在脚前照出浅浅步影,她孤负夜色向来路上走。灯影混着心绪一起摇晃,让她倏然生出一种错觉,觉得这脚步好像并非踩在地上,而是踩在自己的心事之上,绵软的、飘忽的、无可奈何的,一踩便陷落。
她能感觉到赵清存对女先生梨枝的好,但梨枝是梨枝,晏怀微是晏怀微。
她不仅恨齐耀祖,也恨赵清存。她和赵清存,恩是恩,恨是恨。恩要报,债要偿,一码归一码。
在书房的时候,她对赵清存说因为担心他盛怒之下失了分寸打伤齐耀祖,所以才阻拦他。
其实根本不是。
沉甸甸的黑夜压在晏怀微的眼睛上,压得她低着头,只能将心里话说给脚下那一大片阴影:
“赵清存,我才不是为了你,我为的只是我自己。你和齐耀祖最好就这样狗咬狗一直咬下去,直到互相把对方咬死。”
——赵清存,见你败伤,我才痛快。
-----------------------
第21章
《醉公子》(入v二章合一之一)
之后的半个月, 赵清存仍是忙进忙出样子,卯时离府酉时回,好一个披星戴月的郎君。
晏怀微已有许多日子连赵清存的影子都没见上了。周夫人和樊茗如都说他在帮官家筹措一桩大事, 可究竟是什么大事, 却无人肯告知这个身份卑微的女先生。
晏怀微不是没猜测过,但思来想去皆无头绪。
赵清存所办之事必然与治国理政无关——大宋祖宗家法,赵清存的身份是不能关涉朝政的,就算他与赵昚再如何兄弟情笃都不行。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但见妙儿拎着裙摆小跑出来,行至近前,面含喜色道:“恩王唤梨娘子进去呢!”
晏怀微随着妙儿往书房走,妙儿看起来颇有些兴奋,一路上叽叽喳喳:“梨娘子实在是有本事!果真如你所说,恩王看了那张纸就让我来唤你。你都写了些什么?”
“也没什么,不过是为恩王填了一首《眼儿媚》,也不知他喜不喜欢。”晏怀微语带怯意。
“定是喜欢的!你是不晓得我刚才拿着字纸进去的时候,他的脸色有多吓人。我入府这么久,从未见恩王如此。可是等他看了娘子的字纸,一下子就高兴起来,这便让我来唤娘子。”
“恩王真的高兴?”
“高兴!可高兴了!”
二人低声聊着,直至书房门外。妙儿打了个手势,示意晏怀微自己进去。晏怀微忽觉有些紧张,站在门外深吸了两口气,这才推门入内。
待进了书房她才发觉,原来妙儿也是个很会坑蒙拐骗的主——此刻的赵清存看起来与“高兴”二字简直半点不沾边。
他神色阴郁地倚着房内那张髹漆靠背躺椅,手里捏着扑了香粉的词纸正在看。晏怀微进来向他拜万福,他却没分出半个眼神给她。
眼下的赵清存就像个生闷气的孩子,不说话也不动,让人不知他究竟想怎样。
他不动,晏怀微就只能自己动了。
“今日之事都是妾的不对,”晏怀微又拜了个万福,而后柔声解释着,“妾白日里并非帮着那齐耀祖说话,只是殿下当时怒火太炽,妾忧心您失了分寸。齐耀祖有押司之职傍身,到底是衙门里的人,若是真将他弄残弄死了,妾怕您不好向官家交待。”
赵清存终于将眼睛从词笺上移开,冷冰冰地向着晏怀微看过来。
不知为何,现在的晏怀微很怕赵清存用这样深邃清冷的目光看自己。晏怀微想,也许是因为她心里揣着诡计,不似从前那般爱恨自如、清白坦荡,故而才对赵清存的眼神愈发敏感。
“会唱吗?”
正胡思乱想着,忽听赵清存开口问她。
晏怀微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赵清存是问她会不会唱《眼儿媚》的调子。
“妾唱得不好。”
赵清存将手中词笺递给她,强硬地说了一个字:“唱。”
晏怀微拒绝不得,只能接过词笺,清了清嗓子,婉转唱起:
“中夜银河淌珠帘,郎在梦魂间。春心无赖,相思无诉,丑胜无盐。”
“闲将清月挼纤指,风入袖翩翩。应愁烟驿,应怜逝水,应醉齐宣。”
她唱得并不如何好听——声音太过轻柔,又因为跳江后曾大病一场,导致嗓音喑哑,再加上紧张,整首《眼儿媚》都唱得颤巍巍,叫魂似的。
可赵清存却浑然不觉,仍旧以手支额,半阖着眼眸认真听着。
晏怀微知道,他听懂了。
这首词里一共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钟离春,一个是齐宣王。
钟离春乃青史留名的丑王后。因她是战国时期齐国无盐邑人,所以史书上又将其唤作“钟无盐”。可她不仅是丑女,亦是颇为人称道的才女。
彼时正是齐宣王当政之时,钟离春立志要做王后,主动向齐宣王自荐枕席。与此同时,她还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劝谏宣王当以家国为重。
可喜的是,齐宣王被她说服了,不仅立她为后,还痛改前非,使得齐国蒸蒸日上。
在后世文人的辞赋当中,形容美人可言“貌比西子”,形容丑女便说“丑胜无盐”。
晏怀微的这首《眼儿媚》,自比为丑女钟离春,又将赵清存比作齐宣王。可她却并非从劝谏的角度来写,而是从婉丽灵妙的景色和缠绵悱恻的情意入手,令人读来只觉温柔欢喜,不会烦厌。
——之前那首《荷叶杯》是在骂人,现在这首《眼儿媚》端的是在撒娇。
待一曲唱完,赵清存的面色终于雨霁天晴,唇边浮起一抹浅笑:
“梨娘子总能让我惊喜。娘子嬉笑怒骂皆成词,堪比江淹妙笔。无论青史上的人事物,亦或户牖外的春夏秋,所有这些在娘子笔下都能翻出花儿来。娘子的才学,赵某钦佩不已。”
晏怀微见赵清存终于笑了,心内略舒口气,却仍是不敢放松。
“茗如适才来此对我说了些事,是关于你的,”赵清存话锋一转,“我原以为梨娘子白日受了惊吓,此刻应该只想歇着。可你却这个时辰来找我,是想做什么?”
晏怀微忽地想起今日赵惇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你可要好好讨他欢心”。
仔细想想,赵惇说得并无错,她就应该先把赵清存捧得至高无上,之后再让他摔至惨痛深渊。
于是便开口答道:“妾是来讨殿下欢心的。”
“你想如何讨我欢心?”赵清存面无表情地反问,一双幽深眼眸一瞬不瞬地盯着晏怀微。
“妾……妾可以……”
晏怀微自己也不知该怎样讨男人欢心。她从来没讨过,根本不会讨,也不想讨。她不用抬头都知道,赵清存此刻又用他那双深邃眼眸看着自己,直看得人呼吸紊乱,心都快要跳出来。
说不出来那就不说了,她干脆把牙一咬,快步上前,在赵清存膝边跪下,猫儿一样小心翼翼地将手搭在他膝上。
赵清存垂眸看着这个跪在自己腿边的女人,好半晌没说话。
片刻后,他将手盖在晏怀微的手上,轻声说:“妙果寺进香之事……说谎,不好。”
晏怀微心头大骇,下意识要将手抽回。哪知赵清存却比她反应更快,猛然用力攥住了她受伤的手指,骇得晏怀微一声尖叫脱口而出。
若说疼,倒也不如何疼。此时此刻,比疼更折磨晏怀微的其实是羞愧和恐慌。
羞愧于赵清存知道她又撒谎了,她骗樊茗如,说恩王让她去妙果寺进香;恐慌于她不知道赵清存接下来将会怎样处置她,不知道赵清存会不会容忍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谎。
看着眼前女子越来越白的脸色,赵清存忽地松开了紧攥的手,又将她受伤的手指牵至眼前仔细看了看,并无大碍。
“疼吗?”赵清存问道。
“……疼。”晏怀微感觉自己的声音都在打颤。
“左边的木箧里放着一盒药膏,你去拿来。”赵清存轻抬下颌,示意书案方向。
晏怀微忍着手指和膝盖的疼痛,起身去书案旁的木箧里翻了翻,还真找到了。那药膏装在一个小金奁内,看起来十分珍贵。
待晏怀微将药膏捧至赵清存面前,赵清存坐正身子,又拉着女先生坐在身边。他从小金奁内抠出一些膏药,执起对方的手,轻轻为她涂在伤处。
“吴太医灵药铺的伤药,药效甚佳。每日用两次,三日之内必然伤愈。”
“多谢殿下。”晏怀微低着头不敢看赵清存。
“倒是我该多谢你今日去妙果寺为我进香。涂完这些药膏,就回去睡吧。”赵清存这话说得晏怀微心里又是一抽一抽,分辩不出他究竟是在阴阳怪气还是真情实意。
“回……哪儿?”晏怀微紧张地问。
“自然是回晴光斋。”
从戌时三刻赴死一样来到景明院,至戌时末拿着一奁金贵的伤药离开,前前后后不过大半个时辰,晏怀微却感觉像过了大半年似的。
贴金纱灯在脚前照出浅浅步影,她孤负夜色向来路上走。灯影混着心绪一起摇晃,让她倏然生出一种错觉,觉得这脚步好像并非踩在地上,而是踩在自己的心事之上,绵软的、飘忽的、无可奈何的,一踩便陷落。
她能感觉到赵清存对女先生梨枝的好,但梨枝是梨枝,晏怀微是晏怀微。
她不仅恨齐耀祖,也恨赵清存。她和赵清存,恩是恩,恨是恨。恩要报,债要偿,一码归一码。
在书房的时候,她对赵清存说因为担心他盛怒之下失了分寸打伤齐耀祖,所以才阻拦他。
其实根本不是。
沉甸甸的黑夜压在晏怀微的眼睛上,压得她低着头,只能将心里话说给脚下那一大片阴影:
“赵清存,我才不是为了你,我为的只是我自己。你和齐耀祖最好就这样狗咬狗一直咬下去,直到互相把对方咬死。”
——赵清存,见你败伤,我才痛快。
-----------------------
第21章
《醉公子》(入v二章合一之一)
之后的半个月, 赵清存仍是忙进忙出样子,卯时离府酉时回,好一个披星戴月的郎君。
晏怀微已有许多日子连赵清存的影子都没见上了。周夫人和樊茗如都说他在帮官家筹措一桩大事, 可究竟是什么大事, 却无人肯告知这个身份卑微的女先生。
晏怀微不是没猜测过,但思来想去皆无头绪。
赵清存所办之事必然与治国理政无关——大宋祖宗家法,赵清存的身份是不能关涉朝政的,就算他与赵昚再如何兄弟情笃都不行。